理论教育 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基于社会学视角的分析和思考

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基于社会学视角的分析和思考

时间:2023-11-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是,随着中国经济转型进入攻坚阶段,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愈发严峻,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面临一毕业就失业的危险。中国地域广阔、人口聚集不均、地区各种因素差异明显决定着我国的就业形势在不同地区的差异性,人才需求也因而显出一定的地区差异。

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基于社会学视角的分析和思考

四、社会学视阈下大学就业难的原因及其对策[15]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越来越多的青年人获得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但是,随着中国经济转型进入攻坚阶段,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愈发严峻,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面临一毕业就失业的危险。由于大学毕业生的高人力资本存量得益于政府、社会、家庭、个人的长期人力资本投资,劳动力市场的任何波动都会引致人力资本投资的损失,并对经济增长产生消极影响。因此,基于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现实考虑和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前瞻性战略思考,社会各方面都应该加大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关注。

(一)当前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总体形势

目前,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已经是一个不争的现象,且有可能越来越难的趋势。据统计,201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超过640万,这些高校学子的就业问题成为社会和学校关注的焦点。美国教育社会学家马丁·特罗教授提出了工业化国家高等教育发展三阶段论的著名学说,即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高等教育的发展将从精英化经大众化到普及化。在精英教育阶段,高等教育是稀缺资源乃至社会特权;在大众教育阶段,高等教育大众化是现代工业社会的必然要求;普及高等教育,则是走向信息社会的必由之路。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我们的高等教育走出象牙宝塔,走向社会大众,但这同时也造成了我国高校在连续几年的扩招之后所面临的高校毕业生高存量、高膨胀,这给昔日被誉为“国之栋梁”、“天之骄子”的大学生就业带来不小的压力。目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待业率已达到15%左右,远高于社会平均失业率,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已经引起了党和政府以及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近两年,由于政府的政策支持力度加大,社会关注程度提高等,大学生的出路拓宽。目前来看,大学生就业形势没有继续恶化下去。但是我们可以看到,目前纾解大学生就业危机的诸多做法依然同我们当初大学扩招时的寅吃卯粮的动机是相似的。高中生毕业没办法就业就去上大学,大学生毕业了就业难可以缓一缓去读硕士、博士。可是,如此这般,未来的职场很有可能出现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的局面。经常听到招聘人员说:这么多求职的毕业生,我们实在无法筛选,是求职的毕业生逼着我们抬高用人标准。由此可见,大学毕业生就业人数的增加,促使毕业生就业市场发生了新变化,毕业生就业逐渐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使广大毕业生面临更加激烈的就业竞争环境

(二)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1.体制因素

目前,我国仍处在计划经济市场经济转型的过渡时期,经济和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应该说,不仅大学生存在就业难的问题,而且全社会都存在就业难的问题,国内就业结构总体上并不平衡。一是地理不平衡性。中国地域广阔、人口聚集不均、地区各种因素差异明显决定着我国的就业形势在不同地区的差异性,人才需求也因而显出一定的地区差异。二是结构性矛盾突出,买方市场形成,长短线专业的矛盾一时难以根本解决。不同学科、不同专业取向就业乐观度差异明显。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对大学生实行的是“统、包、管”的一条龙服务,由各级政府下达分配方案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人才资源配置完全依靠单纯的国家指令性手段来实现。这种就业制度符合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对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人才资源同其他资源一样要纳入市场化配置,通过供求关系的变化,调整人才在各行业、各部门的配置,实现人才资源效益的最大化。然而,与经济体制改革的速度相比,人才资源配置体系的建设则显得滞后而缓慢,集中表现为:行政机关人才接近饱和,且基本处于封闭状态;事业单位没有完全的用人自主权,因事设岗、因岗聘人,并没有在实际工作中真正得到实施;企业效益差,发展后劲不足,人才需求不旺。

再者,现行的人事制度尚不能与毕业生市场化的择业机制相协调。一些毕业生好不容易找到了合适的单位,却在协议的签订、报到手续的办理、档案关系的转接等方面得不到人事制度的支持与认可。之所以造成这种局面,最重要的原因在于户籍关系的制约,尤其是大学毕业生到一些中小城市和城镇的民营企业、私营企业及其他非公有制企业就业时,由于户籍制度的限制而难以落实人事关系。现行的人事制度对人才流动也产生了严重束缚。毕业生一旦进入一个单位,其档案和户籍关系就在一定程度上“固定”化了,使得毕业生的正常流动变得十分困难,对毕业生的就业选择产生了负面影响,强化了“一次就业定终身”的传统观念,一些毕业生宁可选择“待业”或“失业”,也不匆忙选择就业。大学就业难的一个原因是,现在大学生都想往大城市跑,或者往发达地区跑。为什么会这样呢?那是因为相比较而言,流入地区要么生活设施好,要么就业机会多。通常流入地区这两种条件都具备,因为资本也是只往生活设施好的地方跑。这里还隐含两方面因素:一是硬环境,是当地的生产以及生活设施条件好;二是软环境,就是当地的优惠政策好,对企业的扶助好。而通常一个具有较好的软环境和硬环境的地区,一般而言不是自然生成的,或者说不是通过竞争的市场经济得来的,而是中央和地方政府有意而为之的。可以认为,从一定程度上讲,这是计划的产物,可以划归到计划经济当中。从一定层面上讲,是否给一个地区拨钱发展当地的基础设施,是否给当地优惠政策,主要依赖于政府的抉择。国家贫穷时厚此薄彼是正常的,发展总有先后,也为了节省资源,甚至有着其他诸如战略上的考虑因素。但当国家富裕起来时,厚此薄彼的各个对象如果还不改变,这样发展下去就不是节省资源了,反而是浪费资源。可见,体制方面的不合理之处已成为制约大学生就业的突出因素。

2.观念因素

目前,计划经济的影子还在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社会对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认识不足、重视不够,“人才强国”的战略思想还没有深入人心,人才资源也要通过市场配置和优化的意识还没有完全形成,积极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到基层干事创业社会舆论、社会环境还处于萌芽状态。作为人才市场主体的大中专毕业生和用人单位还没有完全进入市场择业选人,人才中介机构数量少,且服务项目还处于初级的、低级的水平。这些都对大学生就业造成了无形的障碍。就毕业生而言,很多人不是从实际出发,选择最能发挥专长、最能实现自己人生价值岗位,而是盲目追求大城市、大单位、高工资,认为基层单位待遇低、工作繁琐、辛苦,处理微观的具体事务的时间多,参与宏观管理、决策的机会少,到基层就业对自己来说是大材小用,主观上不愿到基层工作。即便有少数人自愿到基层就业,其目的也仅仅是解决暂时的生活困难,并不是真正想到基层有一番作为。我们经常听到有些大学生抱怨说:“我本来不想回来,是父母让我回来的”,“我是在外面多方努力不成,才迫不得已回来的”……这些说法,反映了大学生们的一种普遍心态。此外,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往往受到来自于家长、用人单位和社会的影响。就家长而言,往往把高考时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期待延续、转化为毕业时望子女有一份稳定的、社会地位较高的工作,很多家长对“就业”的理解还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国家分配、有一个固定的岗位、有一份稳定的收入、工资由财政核发”的层面,在子女就业问题上,“等、靠、要”的意识浓,自主择业、主动接受市场挑选的观念淡薄,认为大学毕业生不需要参加公开招考、招聘和人才交流,不需要到市场上自主择业,国家自会做出妥善的安置。还有的家长虚荣心作祟,认为子女在大城市、大单位工作,自己脸上也有光,在基层工作,则感觉低人一等。这些观念导致家长们从心理上不愿让子女到基层就业,客观上造成了“有的人没事干、有的事没人干”的怪圈。

3.我国现行教育制度中存在的弊端

前些年,高校中出现了一种盲目的“升格热”,学院升为大学,专科升为本科,不论条件,盲目追求“大”;同时,不问社会是否需要,在专业设置上一味追求“多”,这样做的结果,使高校的教学内容、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脱节,培养的学生不是社会迫切需要的复合型、实用型人才,缺乏适应社会的广博知识和实践能力。按理说,扩大招生能使更多的学生接受更高级的教育,从而增加其生存和适应工作的能力,同时推迟就业高峰。然而,在短期内急剧扩招的情况下,毕业生的总数一下子增多了许多,在抵消一部分就业压力后,往往还会产生新的或积累更大的就业压力。扩招前已经存在选择性就业问题,扩招后随着毕业生数量的急剧增加,这一问题更加突出。

再者,高校内教学内容、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脱节,学历结构和专业结构设置不合理。从学历结构来看,一般而言,同等条件下,学历越高,在激烈的求职竞争中,成功的砝码就越重,然而目前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学历优势并没有给自己带来就业优势。专业结构性矛盾则与一时一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布局乃至一定的发展时期有着密切的联系,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方,其人才需求的范围就广,反之,其需求范围就窄;某一地方某一时期发展某项产业,该地对相关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量就大;一定时期,社会需求量大的专业,其毕业生就业率就高,反之则低。就目前我国社会转型期的大趋势看,高校专业设置做出调整是一种必然。一方面,新型产业不断涌现,与此相应的应用型、技能型、复合型或综合型的高级人才供不应求;另一方面,单一型、学术型的高级人才往往会供过于求。此外,从不同专业学生的就业形势也可以看出专业调整的必要性。

4.大学生自身的因素(www.daowen.com)

在毕业生就业市场上,企业往往更看重学生的素质。如今一些大学生的素质不适应社会的需要,比如专业思想不稳定,知识结构不合理,专业面过窄,实际动手能力较差,缺乏创新精神,等等。有些大学毕业生人格特征不健全,如就业挫折承受力差,竞争与进取精神不够,合作性和冒险性较差,独立性不高,盲从和依赖心理普遍存在,等等。此外,一部分学生的择业观念脱离社会实际,有的过于自负、盲目攀比,有的缺乏吃苦精神和创业意识。从我们开展的一项针对2000名大学毕业生的问卷调查可以看出他们的择业观。对于薪金,65%以上的毕业生期望月工资在2000元以上,31%的毕业生期望月工资在3000元以上;对于工作地点,70%的毕业生期望在直辖市或沿海开放地区工作;对于工作岗位,接近60%的毕业生希望到国家机关和三资企业工作,其中36%的毕业生希望从事公务员的职业。但在近期内,劳动力市场对人员的需求结构中,政府机关的需求非常小。作为刚刚毕业的大学生,不可把追求薪资待遇、工作的稳定性等当做主要目标,应该更注重个人能力的发展,并且要把焦点放在真心追求的终极目标,而非放在次要目标,这样的能力是“自我超越”的基石。

5.用人单位方面原因

就用人单位而言,观念陈旧,导致用人机制落后。首先,部分用人单位招聘人才,不是从工作需要出发,而是不切实际地提出高学历、高要求,一些同样优秀但学历层次相对较低的人才因此被拒之门外,实际情况是,被聘用的不一定是最合适的,被淘汰的也不一定是不合格的。其次,用人过程中,只能进、不能出、只能上、不能下,缺乏必要的奖勤罚懒的激励竞争机制和优胜劣汰的进出交流机制,特别是在一些实行聘用制的事业单位和改制企业,经营管理者的权力没有得到有效的监管和约束,进人唯亲、任人唯亲的现象时有发生。再者,一些用人单位在招聘过程中盲目地设置各种障碍。其中最常见就是工作经验的要求,性别、身高等生理条件的要求,等等。一些用人单位在招聘时,对专业的要求也十分苛刻,而事实上大学的很多专业在课程设置上都有相似之处,甚至可以说相同的课程多,不同的课程少,但是用人单位似乎对名称更加信赖,明明可以胜任,却因为不是所招聘的专业而拒之门外,充分体现了用人单位的无知与盲目。

(三)大学生就业难的纾解之道

1.深化体制改革,为大学生就业提供政策支持

在解决大学生就业的难题上,政府要充当指导者、协调者的角色,积极为毕业生提供支持。首先,要建立和培育现代型人才市场,充分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以现有的政府部门设立的人才中介服务机构为基础,以完善委托人事代理、委托招考、招聘、人才测评、人才供求信息的收集与发布、人才信息网络建设、人才推荐、人才派遣等服务为突破口,逐步建立功能齐全、作用充分、市场化运作的人才市场,促进人才市场供需主体到位。同时,政府应加强人才市场的软环境建设,最大限度地为大学生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择业环境,为他们提供一个建功立业的舞台。青年高失业率及不稳定就业的加剧与青年对工作意识的了解不充分密切相关,为此,政府应该对高校学生就业指导、公共职业培训等项目进行支持。

就业的结构性难题是全球性难题。任何国家都难以完全依靠市场机制来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这需要国家通过有效的政策刺激以促进劳动力市场实现均衡。政府、高校和用人单位三方合作机制也同样适用于大学生就业指导体系的完善。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借鉴英国日本的经验,建立大学生就业信息系统,并与全国各地的劳动力市场信息系统联网,与各高等教育机构之间也联网,构成一个完整系统;建立职业指导机构,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自我评估、职业开发以及制定工作寻找战略,为学生提供平等、充分的信息与指导服务,以帮助学生进行职业决策,让他们能够将职业规划战略融入其终生规划之中。

2.加强宣传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大学生在找工作前应建立明确的职业定位。职业定位就是在了解自我的基础上确定自己的职业方向与目标,并制定相应的计划,避免就业的盲目性,降低就业失败的可能性,为个人走向职业成功提供最有效的途径和方法。做好职业定位,首先要了解自我。正确评价自己的核心价值观念、个性特点、天赋能力、缺陷、性格、气质、兴趣等,问问自己想干什么,能干什么。对自己各方面能力进行摸底,了解自己能力的大小,明确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根据其他应聘者的经验、经历,选择推断未来可能的工作方向,从而彻底解决“我能干什么”的问题。其次,要了解职业。包括职业的工作内容、知识要求、技能要求、经验要求、性格要求、工作环境、工作角色等。每一个毕业生要仔细地分析比较自己和职业要求的差距,根据自己的特点仔细地权衡选择不同目标的利弊得失,认真思考自己要做什么,能做什么,想从事哪个专业领域的工作,朝哪个方向发展,从而避免求职时的盲目和错失良机。

3.深化教育制度改革,调整教学内容,与时代接轨

教育制度改革一定要在招生规模、专业设置、教学内容三个方面合理地进行。原教育部部长周济说,各地院校招生和专业设置要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科学合理地调整专业设置和专业招生规模,对就业率连续三年低于省、自治区、直辖市平均水平的专业应减少或停止招生计划,对不符合市场和社会需要的专业应予以撤销。此外,教学内容上要保持与时代同步。有些院校为了保持专业教育的稳定性,所用的教材还是十几、二十几年前的教材,学生学到的知识还没有出校门就落伍了,找工作焉有不难之理。扩招要有理有利,专业设置要考虑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教学内容要经常保持更新。

4.就大学生自己而言,要形成合理知识结构,增加就业筹码

随着社会就业竞争压力的日益加剧,就业的“门槛”越来越高,“知识不够用”和“能力不足”是导致大学生不适应工作的主要因素。面对这种形势,大学生应按照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不断塑造和发展自己,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增加就业筹码。一个人的知识结构应该是动态的、可变的,能够根据社会需要进行定向调整,以保持知识结构的弹性。有些毕业生知识面很窄,不能胜任工作要求;有的则渴望涉足很多领域,但博而不专,外强中干,结果一事无成。大学生要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一方面要向书本学习,一方面要向实践学习;既要不断地进行知识调节,防止知识老化,还要增强目标性,防止与自己专业方向无关的知识比例过大,以致降低自己的专业岗位能力。

令人欣慰的是,国家和社会目前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和支持。比如,研究生扩招虽不能从根本上化解就业危机,却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眼下大学生就业的严峻形势。同时,社会上对大学生的认识也更冷静客观,不切实际的高期望少了,无情的嘲讽也少了。相信只要大家都能理性面对并积极探索应对之道,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解决也就指日可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