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高校网络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影响与调控策略

高校网络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影响与调控策略

时间:2023-11-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网络正在以其独特的存在和运行方式,冲击和消解传统的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模式,重塑当代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全新范式。那么,互联网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有怎样的影响,影响程度和效果如何,对此又该采取什么调控策略?

高校网络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影响与调控策略

一、网络对大学政治社会化的影响与调控策略[1]

大众传媒在公民政治社会化的过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它发挥着灌输政治知识、引导政治舆论、树立政治典型、激发政治参与等功能。互联网作为继报纸、广播和电视之后出现的“第四媒体”,以其海量的信息、快捷的传播速度以及交互式的传播方式给传播业带来了深刻的变革,已然成为当代公民政治社会化的重要平台。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CNIC)统计,截至2012年6月底,中国网民总数已达到5.38亿人,互联网普及率为39.9%。其中,大专、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网民占21.6%。大学生是青年群体重要而特殊的组成部分,作为网络青年的急先锋,其政治社会化受互联网影响的程度就更加深刻。网络正在以其独特的存在和运行方式,冲击和消解传统的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模式,重塑当代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全新范式。那么,互联网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有怎样的影响,影响程度和效果如何,对此又该采取什么调控策略?我们通过对浙江省7所高校近2000名大学生的问卷调查,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一)问题的提出:互联网与政治社会化

1.政治社会化的概念与论域

“社会化”是社会学和人类学上的术语,出现于19世纪末期。在社会学上,它是指人们通过社会互动,形成人的社会属性,实现人的社会生活,促使和保持社会的一致性的过程。社会化的内容非常广泛,主要包括传授基本的生活知识和劳动技能、灌输生活目标和培养价值观念、认识自己的地位和角色、教导和学习行为规范等内容,可划分为性别角色社会化、道德社会化、政治社会化、职业社会化、民族社会化等类型。[2]

一般认为,“政治社会化”这一概念最早由戴维·伊斯顿和杰克·丹尼斯于1958年提出,由赫伯特·海曼在1959年出版的《政治社会化:政治行为心理学的研究》一书中首次系统地加以论述。也有学者认为,“政治社会化”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美国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针对公民政治教育开展的研究。[3]自此,“政治社会化”逐渐成为西方政治学研究的重要领域,并经历了以儿童和青少年的政治社会化、以人的一生的政治社会化、以苏东国家政治制度的转变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三个阶段。

我们认为,政治社会化的终极目标源于“社会化”又超越了“社会化”。一方面,在普遍交往理性的驱使下,人们倾向于把自己与他人同时当作目的,并付诸理解、商谈、合作等具有利他性的普遍交往行为。由此,完全个私化的“自然人”转化为理性的“社会人”,这就为政治社会化提供了必要前提和基础。另一方面,政治社会化又超越了个体社会化的成果,它把“社会人”再向前推进一步,指向最能体现人的本真的政治本质,从而使“社会人”转化为“公共人”,即所谓的“公民”。“公共人”的核心是公民的政治人格,它在行为上主要体现为对公共事务的关注和参与。[4]

国内外学者对“政治社会化”的释义主要有以下两种观点:

第一,从微观上看,政治社会化是人们学习政治知识和政治技能的过程。例如,戴维·伊斯顿和杰克·丹尼斯指出,“政治社会化是人们获得其政治倾向和行为模式的成长过程,它是社会将关于政治的知识、态度、规范、价值取向等从一代传到下一代的方式”[5]格林斯坦认为,“就狭义而言,政治社会化是负责政治教育的机构对政治知识、政治价值与政治实践的反复灌输”;“就广义而言,是一生中每一阶段的各种政治学习,包括直接的政治学习和名义上不属于政治的学习,如社会态度的学习,以及对政治有关的获得个性特征的学习”[6]。兰顿认为,“政治社会化是人们把自己所属的社会团体对社会的信仰和观念融合到自己的态度和行为模式中去的过程,是政治社会代代相传政治文化的方式”[7]

第二,从宏观上看,政治社会化是政治文化维持和变迁的过程。例如,阿尔蒙德和鲍威尔认为,“政治社会化是政治文化形成、维持和改变的过程。每个政治体系有某些执行政治社会化功能的结构,它们影响政治态度、灌输政治价值观念,把政治技能传授给公民和精英人物”[8]。国内学者陈秉公认为,“公民政治社会化是政治文化实现的过程,是指一定的政治统治体系为了维护其政治统治,通过一定的渠道将政治文化传授给社会成员的过程”[9]。张关宏、胡雨春认为,“政治社会化就是政治文化的形成、维持和改变的过程,也就是一个社会内政治取向模式的学习、传播、继承的过程”[10]

此外,也有学者主张将宏观与微观视角统一起来,例如,国内学者施雪华认为,“政治社会化是人们通过学习和接受一定的政治文化而获得政治雏形,形成政治人格的过程,同时也是一定的政治文化传播的过程,两者是有机的统一”[11]

从论域上审视,政治社会化研究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研究社会个体学习政治知识、获得政治取向,形成和完善政治人格,以适应政治生活的过程;二是研究政治文化的传播、代际传递和变迁的方式和过程;三是研究政治体系的运行过程及与政治社会化的关系。我国学者李元书认为,上述三个领域可以具体化为七项内容,即:政治文化的传递与变迁;培养、完善政治人格与政治自我的实现;政治角色的获得和扮演;教导和获得政治技能;政治社会化的过程和途径;政治体系与政治社会化;政治文化、政治体制的整体剧变与政治社会化。[12]这大体上能概括出西方,尤其是美国政治社会化研究的主要领域。但是,应该指出的是,在西方政治社会化研究的发展进程中,一方面存在着一个由注重家庭、同辈群体与政治社会化的关系转向于重视大众传媒与政治社会化的关联这样的变化过程,并且越来越关注传媒的作用;另一方面,他们虽然亦对政治社会化做了跨文化的比较,但其研究之重心仍然放在自己的社会,比较是为了分析本国的政治社会化问题,而对于中国本土政治社会化研究成果较少。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政治社会化是一个持续不断的社会成员与政治体系(包括政治文化)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互动过程,它包含政治系统主客体之间两个运动过程的辩证统一:一方面,政治社会化是社会成员通过各种途径学习政治文化,获得政治知识、政治价值观、政治参与倾向,从而形成政治人格,成为政治人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个体是政治社会化的主体,因此要特别注意的是个体的政治心理发展规律、社会环境对其的制约和影响。另一方面,政治社会化又是政治系统塑造和调控其成员的政治心理和政治意识的过程,是政治文化的教育、传播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社会是政治社会化的主体,而个体则成为客体。只有相当数量的社会成员接受某种共同的政治文化模式,才能真正形成政治社会,产生统一的政治共同体。

2.网络与大学生政治社会化

互联网作为一种全新的传播媒介,有着以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多元化、全球化、个人化、高效化、多媒体化、零成本化为标志的生存状态,以交互性、虚拟性、学习性、直接性、即时性、竞争性、选择性、创造性为标志的动作模式,以多边性、全时性、等时性、广容性、脆弱性、易检性、垄断性、共享性为标志的机制特质。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CNIC)统计,截至2012年6月底,中国网民总数已达到5.38亿人,互联网普及率在稳步上升(见图2-1)。

img1

图2-1 中国网民规模与普及率

数据来源:《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2年7月)》,见http://www.cnnic.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1207/P020120723477451202474.pdf。

从学历结构上看(见图2-2),大专、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网民占21.6%。作为网络青年的急先锋,大学生在政治社会化进程中受到互联网的影响较为深刻。

但是,从现有的文献来看,关于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定量研究不多,现有的定量研究成果集中在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状况研究和影响因素研究上,如华正学通过对浙江部分高校的调查分析,归纳了当代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特点。[13]作为政治社会化重要管道的网络媒体研究,也主要局限于理论探讨,鲜有实证研究成果。例如,张啸尘阐述了网络技术对政治社会化的正面和负面影响;[14]郑碧强着眼于青年群体,探讨了网络对其政治社会化的正反两方面作用,[15]张昆从传播学和政治学的角度系统阐述了网络传媒对于政治社会化的作用。[16]总而观之,学者们的观点是:网络对政治社会化来说是一柄“双刃剑”,网络海量的信息资源增进了民众对政治知识的理解,同时,网络信息的多元化也冲击了主流的政治价值观。遗憾的是,上述成果多停留在理论层面,缺乏实效性和针对性。对于大学生群体而言,网络在哪些层面上影响着政治社会化?影响程度和效果如何?对此又该怎样应对?要回答上述问题,亟须实证研究。

img2

图2-2 中国网民学历结构

数据来源:《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2年7月)》,见http://www.cnnic.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1207/P020120723477451202474.pdf。

(二)网络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影响

1.研究设计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对象为浙江省7所高校的近2000名大学生。这7所高校分别为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浙江工商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宁波大学、浙江财经学院、浙江海洋学院。其中,浙江大学为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其余6所为省属普通高校。本次调查发放、回收问卷时间历经3周,随机发放2000份问卷,发放时充分考虑到了专业和年级的合理分布,回收1811份问卷,回收率达90.55%。回收数据运用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本问卷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旨在了解受试大学生的个人特质、家庭状况以及网络使用情况。在对大学生上网频率的调查中,笔者将其分为三个等级:(1)低频率上网者:每周上网少于1天者;(2)中频率上网者:每周上网1~3天者;(3)高频率上网者:每周上网4天或多于4天者。但是,上网频率高并不能代表其频繁地关注网络政治信息。因此,笔者又设置“参加网络政治问题讨论的次数”和“在网络上浏览政治问题的频率”两个问题进行测试。为了进一步考察互联网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各个维度的影响,本研究将受试者上网频率作为自变量进行单因子差异分析(ANOVA检验),研究不同频率上网者在政治社会化各维度的差异。

第二部分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程度进行测量。本研究将“政治社会化”操作化为政治知识、政治价值观和政治参与倾向三部分。在政治知识方面,主要测量受试大学生对中外政治体制、时事政治的了解程度。政治知识题共15题,以选择题的形式测试,每道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每题答对计1分,答错计0分(见表2-1)。

表2-1 政治知识题目(0~15分)

img3

政治价值观方面,主要考察受试大学生对国家主流价值观的认同程度,包括国家认同、政治体制认同、政策认同、政治理性、西方价值观认同和民主与法制观念。该部分共17题,测试时分为“非常不同意”、“不同意”、“无所谓”、“同意”、“非常同意”5个维度,按1~5的顺序记分,得分越高则其政治价值观越倾向于政府倡导的主流价值观(见表2-2)。

表2-2 政治价值倾向题目(17~84分)

img4

续表

img5

政治参与倾向方面,主要考察受试大学生对政治参与的态度以及参与知识的了解程度,分为政治效能、参与态度、权利义务观、对表达意愿的途径的了解等几个方面,共13题,分为“非常不同意”、“不同意”、“无所谓”、“同意”、“非常同意”5个维度,按1~5的顺序记分,答案越符合主流观点则得分越高,说明受试大学生越倾向于以党和政府认可或者倡导的方式参与政治(见表2-3)。

表2-3 政治参与倾向题目(13~26分)

img6

续表(www.daowen.com)

img7

2.总体分析

表2-4描述了大学生在政治社会化三个维度上的得分情况。为了便于理解和比较,笔者按照百分制对平均得分进行了换算。

表2-4 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状况总体分析

img8

续表

img9

由表2-4可知:

其一,在政治知识方面:受试大学生在政治知识方面平均得分为73分,其中对时事问题的回答正确率平均超过75%,对政治体制问题的回答正确率平均为70%,达到中等偏上的水平,当然,这与大学生良好的教育水平相关。

其二,在政治价值观方面:受试大学生的平均得分为73分,可见,多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与政府所倡导的主流价值相去不远。在各子项目中,国家认同项的平均得分最高,达到84分,这说明民族主义爱国主义在当代大学生内心占据了不容置疑的地位。相比之下,政治理性的平均得分仅为54分,为所有子项最低。此外,政策认同与体制认同的平均得分相差8分。西方价值观认同、民主与法制观念两个子项目上的平均分为72分和77分,这说明大多数大学生在这两个项目上选择了同官方主流观点相近的立场。

其三,在政治参与倾向方面:受试大学生的平均得分为77分。在各子项目中,政治效能得分偏低(66分),其余各子项目得分都在80分以上,这表明大学生对官方倡导的主流立场认同度很高。

3.相关分析

本调查统计结果显示:在1811份回收的有效问卷中,低频率上网者(每周上网少于1天者)为476人,占总人数的26.3%;中频率上网者(每周上网1~3天者)有688人,占总人数的38.0%;高频率上网者(每周上网4天或多于4天者)647人,占总人数的35.7%。在上网者当中,从未参加网络政治问题讨论的受试者人数比例达60.5%,28%的受试者参加过1~2次讨论,5.9%的受试者参加过3~4次,5.6%的受试者参加过5次以上。对于“在网络上浏览政治问题的频率”这一问题上,58%的受试者选择“从不”或“每周少于1天”,选择“每周4天以上”的只有15.5%。由此可见,尽管大学生的上网频率很高,但用于了解政治、参与政治的比率却相对较低,这从某种程度上削弱了互联网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影响。

为了进一步考察互联网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各个维度的影响,笔者选择上网频率作为自变量进行单因子差异分析(ANOVA检验),研究不同频率上网者在政治知识、政治价值倾向和政治参与倾向上的差异(见表2-5)。

表2-5 不同上网频率者政治社会化得分均值的单因子差异分析

img10

注:*表示p<0.05,**表示p<0.01。

在表2-5中,低频率和中频率标星号者意味着其与高频率上网者相比,该项平均得分通过了ANOVA检验。由表可知:

其一,在政治知识方面:不同上网频率的大学生在得分上没有显著差异。但是,网络传媒对大学生时事知识的了解影响显著,高频率上网者时事知识的得分平均比低频率上网者高出0.38分,通过检验的显著性水平为0.01。

其二,在政治价值观方面:高频率上网者和低频率、中频率上网者的总分存在显著差异,通过了ANOVA检验,上网频率高的受测者得分最低。由此可见,上网频率高的大学生的政治价值观更偏离主流,这在某种程度上说明,高频率上网者在政治价值观方面受到较多网络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这种影响集中体现在高频率上网者对当前政府的认同感较低,而在国家认同、西方价值观认同、民主与法制观念方面,不同上网频率的大学生的得分没有显著差异。

其三,在政治参与倾向方面:高频率上网大学生的总分低于中频率、低频率上网者,分别通过显著性水平为0.01和0.05的检验。在子项上,与低频率、中频率上网者相比,高频率上网者在政治效能、权利义务观两项上的得分偏低,均通过ANOVA检验;在参与意愿和表达意愿途径的了解方面,中频率上网者的得分偏高,高频率上网者与中频率上网者的比较通过了检验。这在某种程度上表明,相对低频率和中频率上网者,上网频率高的人,并不重视自身的权利和义务,在对表达意愿途径的了解方面也没有显出优势。

(三)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调控策略

通过上述分析得知,尽管网络传媒对大学生了解时事知识影响显著,具有成为大学生政治社会化重要平台的潜能,但就目前的状况而言,大学生利用互联网了解政治、参与政治的比率却相对较低,互联网与大学生政治价值观偏离主流密切相关,而且可能降低大学生对当前政府体制、政策和政治的认同。可以说,互联网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作用是双重的,积极和消极的影响共存。要促进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正向发展,就必须对互联网积极的方面作进一步的引导和利用,同时对互联网的消极作用作进一步的限制,找出促进网络环境中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正向发展的有效的措施,有针对性地解决互联网的负向影响。

1.加强我国主流网络媒体建设,提高大学生对网络的信任度

通过调查可知,网络传媒对大学生政治知识水平的影响是正面且有效的,因此,应该充分利用网络传播政治信息的丰富性、实时性和便捷性,向大学生传播准确客观的政治信息,提高大学生的政治知识水平。大学生对“在获取的政治信息中,主流媒体的可信度胜于小道消息”这道题目的回答中,有64.8%的受试者选择“同意”或“非常同意”,这表明多数大学生更信任主流媒体的政治信息。主导政治信息和文化是统治阶级政治思想的集中的反映,它是否具有随着社会政治生活的发展而不断赋予自己内在的活力,是否具有对于社会成员巨大的吸引力,以及是否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段被广泛、深入地教育和传播,关系着其能否得到社会成员广泛的认同和支持,关系着政治共同体的稳定。我们应该认识到,互联网是主导政治信息和文化传播以及汲取新鲜血液不断增强自身生命力的重要渠道,也是大学生接受、学习、内化主导政治信息和文化的重要场所。因此,要促进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正向良性发展,必须加强我国主流网络媒体建设,增加我国主流政治信息和文化的网上传播优势与吸引力。

其一,加强红色网站建设,丰富、美化、优化网络信息资源。加强主流政治文化传播,主要途径就是要办好红色网站,占领网络阵地。为此应牢固树立强烈的阵地意识,用正确、积极、健康的思想文化和先进理论占领网络制高点,打造一批以社会主义主流政治意识为主要内容的红色网站,以科学的理论武装大学生,以正确的舆论引导大学生,以高尚的精神塑造大学生,以优秀的作品鼓舞大学生。首先,应在党委领导下,成立各部门协同配合的领导小组,加强对红色网站建设的领导,配备专门的技术人员,加大经费和设备的投入,开设网上党校、团校、理论学习、事实政策、“两课”辅导与答疑、校务公开等解决学生思想理论与实际问题的栏目。其次,红色网站要有鲜明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要大力宣扬无产阶级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大力弘扬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再者,要不断采用新的网络技术,不断维护和更新网站内容,增强红色网站的服务功能。充分利用网站BBS和聊天室,围绕国内外重大事件,结合大学生的思想实际,邀请专家学者开办网上学术论坛和学术讲座,与大学生进行实时互动交流,掌握其思想动态,引导他们正确分析和判断问题,提高政治社会化的质量。

其二,大力开发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软件,构筑网上思想政治教育阵地。政治社会化与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既有联系,又相互区别,但在本质上是一致的。政治教育在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也叫政治社会化或叫公民教育。正如美国教育部国际研究学院院长所言:“我们学校的任务就是教学生政治社会化技术,或者叫公民技术。中国叫思想政治教育,我们叫公民教育,叫政治社会化。”[17]可见,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的建设,对于促进网络环境中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正向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要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软件的开发,精心设计富有时代特点、具有较强感染力、影响力和吸引力的教育软件,使之成为集德育性、知识性、交互性、趣味性和仿真性于一体的电子教材,感染和影响大学生。在软件的开发上,必须体现出系统教育性、生动活泼性和主流意识形态性的要求,形式丰富多彩,内容切合实际,立场坚定鲜明。在软件的设计上,必须根据青年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针对他们关心的热点、焦点和难点进行制作,通过形象生动的网络语言和网页设计,将文字、数据、声音、图像、动画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在愉悦和轻松的方式下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学生,从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巩固思想政治教育在网上的阵地。

2.加强政府对网络媒体的监管,构建健康有序的网络政治环境

本次调查也统计了大学生对于网络言论自由的态度。同意网络言论自由不受限制的人数最多,而有这种观点的人政治价值得分相对其他人群而言处于较低水平。不同意该判断的受试者的政治价值平均得分为63.47,而同意和无所谓的受试者的平均得分为60.08和60.15,通过了ANOVA显著性检验。尽管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是我国宪法第35条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但是国内外学者普遍提出从保护公民隐私权、名誉权以及维护善良风俗的角度出发,应该对言论自由加以限制,言论自由必须建立在符合法律规定的基础上。[18]网络传媒的可信度之所以低,很大程度上也是由于网络政治环境的混乱。这一方面是由网络自身存在的缺陷所造成的,另一方面,则是由于部分网络主体利用网络提供的便利条件从事危害个人和社会的网络行为,而相应的网络监管措施却并不得力。因此,应该加强对网络言论的监督,构建健康有序的网络政治环境。

其一,严密监控网上政治类信息动向。各级政府网络管理部门应设立专门的机构,配备专门的人员,投入专门的经费监控政治信息流向,特别是对不良政治信息的来源、渠道和去向要形成严密的追踪与挖掘机制,为下一步的过滤和降低有害性处理提供有利的条件;各网络运营商和服务商应按照国家公布的《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规定的禁止发布的九类信息进行严密的监控,对有害信息要一查到底;要广泛发动社会个体对抵制网络不良政治信息的积极性,对于接触到的不良政治信息及时向网络管理部门反映情况,提高监控的效率和效果;对法律规定应承担相应监控义务而没有履行职责或履行职责效果较差的,要依据法律规定给予严肃的处理,以显监控的有效性。

其二,技术屏蔽不实政治信息,防止不良政治文化的泛滥。加强网络监控技术,以技术手段直接从源头上截住有害政治信息的传播,控制不良政治行为,是净化目前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网络政治环境的又一有效手段。首先,应配备相应的专业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网络管理人员应积极利用网络技术对互联网政治信息进行积极监控,并及时做出处置,防止有害政治信息进入大学生的视野。其次,要建立系统完备的监控检查体系。网络管理部门应建立起科学、开放、完善的监管机制,做到条理清楚,责任明确,落实到具体的部门和个人,形成对互联网监管的合力。再者,要积极开发和研究相应的软件,借鉴国外同行在网络监管方面的先进经验和技术,对互联网进行网址拦截、文字拦截、图像审查、程序屏蔽,有效地阻拦黑色和灰色政治信息,控制不良政治行为。

其三,制定网络法规规范人们网上的政治参与行为。加强网络法制建设,以法律手段规范政治行为和政治信息的传播,是净化目前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网络政治环境的有效手段之一。首先,要端正思想,提高意识,充分认识到依法保障和促进互联网政治信息传播和规范网络政治行为的重要意义。其次,要加强和完善网络立法,进一步加大《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互联网站从事登载新闻业务管理暂行规定》、《互联网出版管理暂行规定》、《互联网文化管理暂行规定》等法规的宣传贯彻力度,根据现实和将来的需要修改和制定网上信息发布规范、网上信息审查监督等法规,从而使我国网络的运行进一步走向制度化、法律化。同时,严格网络执法和司法,积极运用法律手段对互联网进行管理和规范,坚决打击和处罚违法的群体和个人,努力打击网络犯罪,维护和规范互联网的正常运行。

3.加强对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引导,构建宽松合理的政治交往关系

统计分析表明,网络的政治讨论无法代替现实中的政治参与,大学生长期接触网络会导致对网络的技术依赖,形成只适用于虚拟环境的网络思维,这不利于大学生将来参与政治实践。因此,要积极开展大学生网上政治信息获取和政治参与的引导,引导他们有效地进行政治学习,正确地获取政治信息,提高认识和判断政治现象的能力,形成健康的政治心理和人格,自觉遵守网络法律法规,理性地进行政治参与,形成宽松而合理的政治交往关系。

其一,引导大学生提高互联网政治行为的道德自律。道德作为治理社会的一种有效手段在网络环境中同样不能缺少。因此,通过提高大学生自身的道德自律,从内部规范他们的行为的做法变得十分必要。这就要加强对大学生的网上政治道德教育,形成对道德的正确认识,增强道德判断能力,树立正确科学的政治价值观、网络观,自觉抵制不良的网上政治行为,健康、文明地使用网络。

其二,引导大学生在现实社会的实践中去磨炼政治技能,提高政治经验,锻炼政治思维。互联网政治参与毕竟只是对现实政治参与的一个模拟,只有在现实中直接从事政治活动,大学生才能获得直观的政治经验,才能使政治技能得到实质性的提高,才能使政治思维真正具有创造性。因此,要大力提倡和积极组织指导大学生参与各种形式的政治实践,特别是校园政治活动,使大学生认识社会,了解国情民意,学习正确认识和处理各种复杂的政治关系和政治问题,积累政治经验,为未来从事社会政治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

其三,引导大学生形成宽松而合理的政治交往关系。首先,要引导大学生正确地利用互联网进行政治交往,建立符合社会要求的政治关系,正确地鉴别和判断各种政治交往对象,提高警惕,避免与政治思想偏激、反动和图谋不轨的人建立政治交往关系,以免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甚至是别有用心的控制。同时,不能过多地沉溺于网络虚拟政治交往,而忽视现实社会政治交往的重要性。只有在现实社会中才能掌握政治交往的真正内涵,提高政治交往的真实技能技巧。其次,要引导大学生尽可能地利用互联网扩展自己的政治交往范围,不要局限于狭小的政治群体之中,要尽量实现在各种政治群体之间的跨越,建立结构合理、要素完善的政治交往圈,以利于在与不同政治对象和政治群体的交往过程中,博采众长,汲取各方面的营养,学习各具特色的政治经验为我所用,在广阔而宽松的政治环境中促进政治社会化的顺利进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