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儿科医患关系问题与对策

儿科医患关系问题与对策

时间:2023-11-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0日下午,江苏省卫生厅和南京市卫生局联合召开新闻通气会,公布调查结果,认定医院对于徐宝宝的救治措施完全合理。最后第三方调查组认定南京“患儿死亡事件”医方失职,值班医生被吊销医师执照并开除,南京市儿童医院的院长、党委书记及其他相关医护人员共11人,也受到严厉处分,赔偿家长51万元。

儿科医患关系问题与对策

一、儿科医患关系的特点

儿科素有“哑科”之称,说的就是小儿语言表达能力差,对症状的描述不是太准确。由于小儿脏腑功能发育不完善,抗病力低下,有着起病急、病情变化快的特点。相同的临床症状在不同的年龄阶段的病因也各不相同。就诊时精神紧张而哭闹不安,尤其是有过看病、吃药、打针体验的患儿,面对医生更是紧张或恐惧,现在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家长缺乏疾病知识,孩子生病非常担忧情绪紧张在所难免,但是有个别家长对医生不信任,责难医生。当然有时也确实是我们医生工作不认真,缺乏必要的沟通技巧导致医患纠纷。

二、儿科医患沟通技巧

因此对儿科医生的沟通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首先要掌握不同年龄患儿的心理特点,根据不同患儿特点,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沟通。对年龄较小的说话要轻柔,动作宜轻巧、敏捷、熟练,以减少刺激言,同时配合抚触给予无微不至的关爱和呵护,与患儿建立感情。年龄稍大些要鼓励和解释为主,维护孩子的自尊心,使其配合诊疗。除此之外要注意和患儿家长的沟通,在儿科家长在医患关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关键作用。虽然生病的是孩子,但父母的感觉却比自己生病还要着急。因此,与患儿的沟通很大程度上讲是与患儿家长的沟通,这就要求医护人员应充分理解和体谅患儿父母及亲属的心情,要学会换位思考。由于小儿对病症的表述能力差,所以医生要认真听取家长的叙述,及时准确对病情做出判断,及时用通俗易通的语言告知家长孩子的真实情况,取得家长的支持。最后强调的是医疗技术和责任心,是儿科医护人员起码素质的要求。下面的案例很能说明这个问题。

三、儿科医患沟通案例

案例1:媒体第三方调查的方法处理医患纠纷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五个月大的婴儿宝宝,因为眼部发炎于2009 年11月3号下午到南京市儿童医院住院治疗,次日凌晨5点停止呼吸。孩子家长认为,在孩子病情不断恶化的情况下,值班医生是因为打游戏、睡觉等原因,没有给孩子及时治疗,导致孩子身亡。10日下午,江苏省卫生厅和南京市卫生局联合召开新闻通气会,公布调查结果,认定医院对于徐宝宝的救治措施完全合理。医院方面没有过错。一时间各大媒体纷纷为家长声援,徐宝宝的母亲说,3号晚上7点,在值班医生唯一一次去病床前看过徐宝宝后,孩子还在继续哭闹,而且声音越来越小,眼睛开始流出褐色的液体。4号凌晨1点,孩子父母请护士把已经睡觉的值班医生喊起来,抱着孩子去请他再看看,他用棉签给孩子处理了一下伤口,继续睡觉。但是此后,孩子病情持续恶化,到凌晨2点以后,呼吸越来越微弱。最后第三方调查组认定南京“患儿死亡事件”医方失职,值班医生被吊销医师执照并开除,南京市儿童医院的院长、党委书记及其他相关医护人员共11人,也受到严厉处分,赔偿家长51万元。

沟通技巧:

(1)值班医生上班时间上网玩下围棋游戏,家长数次反映宝宝病情变化置之不理,导致严重后果。(www.daowen.com)

(2)对眼眶蜂窝组织炎可引起颅内并发症或败血症而危及生命认识不到位,凭着侥幸心理,思想上不够重视,观察病情不仔细。对患儿态度冷漠,没有从患儿和家长角度考虑问题。

(3)这个案例开了媒体第三方提前介入调查的先河。市政府新闻发言人说以后可以采用第三方调查的方法处理医患纠纷。后来很多地方采用了第三方处理医患纠纷的方法。

案例2:有错必纠

患儿,五岁,因发热39度,妈妈带她来医院看病,医生看了血象说是病毒性感冒,吃点药就好。妈妈说已经吃了两天感冒药体温从38度上升到39度,孩子说头疼,求求医生再好好看看吧。医生再次详细检查发现时手足口病无菌性脑炎,立即隔离治疗。医生事后真诚向患儿家长道歉,幸亏家长的提醒,才没有耽误病情。因为治疗及时,患儿很快痊愈出院,没有留下后遗症。

沟通技巧:

(1)医生注意倾听家长的主诉,重新认真检查了患儿的情况,发现自己的诊断失误,立即改正。真诚道歉取得谅解。

(2)救治积极,取得了家长的信任。不仅是杜绝了一次医患纠纷,更是改变了一个患儿的一生。体会到作为一个医生的责任重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