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困难的医患关系成因和应对策略
(一)困难的医患关系及成因
1.在技术及互动过程方面
主要表现在语言不通、文化障碍、病人记忆力缺损或认知障碍、时间不足、医师疲倦或分心、病人某些沟通(沉默不语、欲言又止、不知所言)激怒医师,医师使用较多的医学术语。
2.病人难以启齿的话题
如在性、虐待(性)、药物滥用、家庭秘密(婚外情、堕胎)等方面。
3.医师难以启齿的话题
虐待(性)以及不同意前一位医师的意见。
4.医师的期望未被医患关系满足
主要包括被病人需要的欲望,提供照顾得到的满足感,处理重大生物医学问题遇到的挑战,病人合作与满意的水平。
5.医师常规(家庭、文化、社会、伦理、种族)受到病人的挑战
包括病人详细询问医师的建议,要求额外的检查和治疗,引用非医学专业出版物的特殊医疗建议,想信偏方,不按医嘱执行等。
6.病人方面的问题
如病人对治疗目标有不切合实际的期望,对诊断有不同的看法。病人有特殊的人格特征,如忧郁症、恐慌症、身心疾病等。
(二)困难医患关系的处理
1.保持对病人的专业情感
医师应基于善意,保持慈善动机,去对待每一个病人。一旦受到挫折,应该自问几个问题:病人哪种行为引起自己的不悦?病人的行为目的是什么?医师本人哪种行为引起病人不悦?
2.使用有效的沟通和交谈技巧
医师要有心理和社会学方面的知识,要通过病人和病患家属的反馈改善自己沟通的技巧。另外,应探究并顺应病人的沟通方式,必要时请家属协助沟通;医师还应具备有效使用宽心治疗技巧的能力。
3.医师必须注意病人是否患有精神病
首先医师应有辨别精神病病人的技术,必要时向家属查清病人的精神状况。
二、棘手病人
(一)概述
1.定义
棘手病人(difficult patients)是指基层医师难与其形成行之有效的医患关系的病人。这些病患者因其内在的心理社会因素,导致医患关系较差,治疗效果不好,形成疑难杂症,甚至产生不愉快。
2.医疗结果
首先,基层医疗中的棘手病人可能是医师挫折感、心情低落的原因之一,医师常常害怕看到他们,而且能形成医师困扰,甚至导致医疗纠纷。另外,棘手病人可能常换医师或同时看几位医师,常坚持昂贵的药物治疗和检查,导致医疗费用浪费,增加医源性伤害的风险。
(二)棘手病人的临床表现
1.躯体化病人
此类病人以“身体状况”来表达个人的心理压力与不适,诉说自己有问题,以避免责任,或获取他人的关心,有些模仿父母或他人,常误导医师治疗方向。
2.长期受苦、自虐而又拒绝受助的病人
此类病人求医行为表示内心有“持续生病感觉”,有“一直需要受照顾”需求,这些人四处求医,积极接受所有可能得到而并非必要的检查与诊断方法;或虽然不断抱怨“治疗无效”,但仍持续向同一位医师求诊,使好心想帮助他的医师倍生挫折感。
3.挑情病人(seductive patients)
富有戏剧性、过度情绪化、做作、善变、喜欢引起他人的注意。此类病人依据“习惯”向医师表现性吸引力,目的在于表达自己,渴望获得支持、保护,并非真正想挑起“男女之情”。但如是异性,尤其是女性病人,往往造成男医师的同样情绪。
4.被动、依赖、对医师过多要求的病人
此类病人常提出过分要求,看诊次数多,在医师休息时间要求就诊,要求过多的检查、药物,使医师感到讨厌。(www.daowen.com)
5.让医师痛恨的病人(borderline personality)
此类病人同时看诊多位医师,对医师的评价两极化,当新病人极力赞美初诊医师时,同时又对曾看过诊的医师表现出强烈的不满。
6.过度警觉且多疑的病人
此类病人往往对人采取不敢信任的态度,总认为人是自私的,总是存心不良,只顾自己不顾他人,结果变得敏感、多疑、总有戒备之心。这类病人会对别人的“理解、同情”产生疑问,“他(她)为什么对我这么好?”,从而造成医患之间的隔离。
(三)如何处理基层医疗棘手病人
处理这些病人,首先是医师能辨别出病患的内在情况,然后致力发展可以提高医疗效率、支持病人情感或需要的关系网络。
1.躯体化的处理技巧
对早期具有躯体化的病患,医师可以教育病患对自己的“疾病”有全面性了解,进行“支持性心理咨询”,增强病患处理压力的能力。如果躯体化已经固化,此时可尝试变换工作方式,将病患视为“完整的人”,探讨其生活史、期望、感受、与家庭一起进行探讨病患“内在痛苦”,帮助其渡过难关。
Mc Daniel提出处理躯体化的原则:
(1)一开始处理病人问题,就要评估“生物医学”与“心理社会”的组合因素。
(2)诱导病患叙述症状,但不能让症状主导会谈。
(3)发展与病人“共同努力”的协作关系,千万避免医师是万能的权威的观点。
(4)定期约诊病人,不依病人病情变化为诊治时期。
(5)和家庭保持积极联系,构成协调网络。
(6)探讨病人最近遭受生活压力事件。
(7)以功能变化而不是症状改变来评价治疗效果。
2.磋商(negotiation)技巧
(1)医师引导病人提出病人“对疾病的解释”和“疾病带来的问题”。
(2)医师用通俗的语言提出医师“对疾病的解释”。
(3)发展共同的对“疾病的解释”。
(4)病人对医师的建议可以接受、拒绝,如拒绝应转诊。
(5)双方监督执行其协商的建议性治疗方案。
3.宽心治疗(reassurance therapy)
宽心治疗如使用得当,可以有效地缓解病人面对死亡与残障产生的焦虑。实行步骤如下:
(1)让病人详细描述症状。
(2)诱导出症状的情感和内涵。如合乎现实的恐惧、不合理的害怕等。
(3)适度和完善的身体检查。
(4)确立诊断,包括“非生物医学”的病理生理解释。特别需要医师提供宽心及沟通的诊断:与心理压力、情感有关的诊断包括慢性病、紧张性头痛,明确的精神病诊断,包括广泛性焦虑症。
(5)以自信的态度向病人详细解释症状的意义。
(6)以表达宽心与支持做终结。
尽量保护病人避免不必要的检查、药物和手术。
基层医师要保持“平常心”,避免反转移反应,即对病人赞美之词还以过度的喜悦反应,或以怒气面孔面对病人挑斗之词。
努力提高诊断精神疾病的能力。
善用医疗团队力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