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中国资源环境现状总体评价
5.1.1 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存量匮乏
自然资源是指自然界中所有能够为人类利用的物质和能量。它分为可再生性资源和不可再生性资源。前者如空气、太阳能、风力、潮汐能等,后者如矿石、石油和煤炭等。工业生产使用的资源和能源绝大多数具有不可再生性和数量有限性的特点。
据有关统计,中国已经探明的矿产资源总量较大,从人均角度看,中国资源占有量不足,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58%,居世界第53位。除了有色金属和稀土矿,中国大多数人均资源都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中国人均国土面积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3;中国的人均耕地面积1.4亩,只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3,一些沿海省市的人均耕地不足0.8亩,低于世界公认的警戒线;中国的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4,人均水资源量排在世界第109位;45种主要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人均矿产资源排在世界第80位,其中人均煤炭资源仅及世界平均水平的1/2,石油和天然气等优质能源的人均储量更是分别只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1%和4.5%。目前中国的主要矿产资源已经出现储量增长远低于开采量增长,开采量增长又低于消费量增长,国内资源保障程度快速下降,新增部分主要依赖进口的局面,资源供给压力愈来愈大。
5.1.2 资源分布不均且质量差别悬殊
在气候、地理、地质、生物等多种作用力的共同影响下,中国资源在空间分布上具有很大的差异:矿产资源方面,从西部高原到东部山地丘陵地带呈现逐渐减少趋势;水资源方面,南方比北方多,东部比西部多;耕地资源方面,山区、丘陵比较少,平原、盆地比较多,东部地区多于西部地区。然而,中国的工业大多分布在沿海地区,沿海地区在水资源、农业资源方面较为丰富,但在能源、矿产资源上却严重缺乏。另外,在质量上,中国资源差别也很悬殊,其中很大部分是低质资源:中低产田在全部耕地中占2/3左右,大部分属于盐碱、风沙干旱、红壤、涝洼等耕地;高、中、低产草场面积在所有天然草场中大体各占1/3;中国矿产资源大多是贫矿,例如,全国铁矿的95%、磷矿的19%属于贫矿。同时,部分特大型矿床是半生、共生的综合性矿床,在资源分选、冶炼、分离等方面都存在技术难题。再加上生产设备、技术落后,管理水平不高,资源浪费现象非常普遍,总的矿产资源回收率仅为30%~50%。
5.1.3 资源利用率低下且能耗高增长(www.daowen.com)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民经济保持高速增长,能源生产与消费也随之大幅度增加。据统计,1980—2000年,中国GDP翻两番,能源消耗也增长一倍。进入新世纪,中国工业化加速发展阶段到来,能源需求在城市化、重化工业化和消费升级的推动下快速增长。2001—2005年,中国能耗增长速度高于GDP的增长速度,一次性能源消费弹性系数达到2.9的高水平。数据显示,按照2000年的价格计算,中国“十五”期间GDP总量增加约5.8万亿元。2001年,中国能源消费总量为13.8亿t标准煤,到2005年增加到22.5亿t标准煤,5年内增长了62.2%,8.7亿t的增量是中国改革开放之前20年的能源消费增量之和。在此期间,中国煤炭以每年2亿t,电力建设以每年数万千瓦的速度增长。2003年,一些地区开始采取拉闸限电的方式缓解电力短缺。同时,环境问题也因为能源消费引起的污染排放而变得日趋严重。为了落实科学发展观,完成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目标,针对“十五”期间产生的资源、能源和环境问题,中国在“十一五”规划中第一次提出了明确的节能目标和环保约束性指标,即单位GDP能耗降低20%和污染物排放降低10%。为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将2010年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26亿t标准煤以下。然而2006年,中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已经达到24.6亿t标准煤,单位GDP能耗不降反升。如不采取必要的措施,以这种趋势下去,2010年中国能源消费总量比2000年增加1.2倍,达到30亿t,2020年则将远远高于30亿t。到那时,能源危机和环境危机将会同时出现。总之,一方面中国资源、能源不足,另一方面却存在资源、能源浪费。中国的能源利用率比世界先进国家大约低10个百分点,只有33.4%,劳动生产率仅为对方的几十分之一。中国单位GDP能耗是印度的2.8倍,美国的6倍,日本的7倍。其中,煤炭资源回收率仅为32%。
5.1.4 环境污染严重导致生态破坏加剧
环境污染是人类向自然界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自然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向环境排放废物的速度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伴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中国能源需求迅速增长,矿物燃料大规模使用所引起的废物排放已经超过了环境承载能力,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制约着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发展。资源的约束还有可能通过从国外进口得到缓解,但生态环境一旦遭到破坏则需要漫长的修复过程,所花费的成本可能比能源消耗带来的经济收益还要大。2005年1月27日,在瑞士达沃斯正式发布了评估世界各国(地区)环境质量的“环境可持续指数”。在全球144个国家和地区中,芬兰位居第一,挪威、乌拉圭、瑞典、冰岛分别位居第二到第五,中国位居第133位。当前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环境污染严重。中国的污水日排放量为世界第一,排污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十几倍,80%以上未经处理,流经城市的河段受到严重污染,湖泊出现富营养化,近3亿农村人饮用不合格水。2006年中国环境状况公告显示:全国地表水属中度污染,国内7大水系196条河流中,四、五类水质占28%,全国已有70%的河流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近1/4的河流因污染不能用于灌溉,75%的湖泊被严重污染,城市水域受污染率高达90%以上。全国113个重点城市中,58%的空气质量劣于三级;9.1%的城市空气污染严重。数据显示,受工业“三废”污染的耕地面积达1.5亿亩,污水灌溉污染耕地3 250万亩,1/3的国土被酸雨污染。全国SO2排放量已从2001年的1 947.8万t增加至2006年的2 588.8万t,工业粉尘排放总量从1 069.8万t增加至1 078.4万t。空气污染达到了令人难以接受的水平,空气中的SO2至少是安全水平的两倍,呼吸系统疾病更易流行。江苏太湖和安徽巢湖的蓝藻大规模集中爆发和2006年的松花江污染事件正是长期水污染问题不断恶化、积重难返的表现。2006年发生严重环境污染事故161起,接近2005年的两倍,几乎平均每两天一起,环境投诉达60万人次,比2005年增加30%。中国卫生部2007年5月8日公布的2006年城乡居民主要死亡原因表明,恶性肿瘤已成为首要死因,中国城乡癌症死亡率分别以18.6%和23.1%的速度迅速攀升。中国污染物排放总量居高不下,已超过环境容量,环境质量令人担忧,环境污染事故进入高发期。而温室气体排放从总量看,2009年中国CO2排放量已位居世界第2位。预计到2020年,CO2排放量要在2000年的基础上增加1.32倍;从人均水平来看,目前中国人均CO2排放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到2025年可能达到世界平均水平,尽管仍低于发达国家的人均排放量,但已丧失人均排放水平低这个优势。CH4、NO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也居世界前列。从排放强度来看,由于技术和设备相对落后、陈旧,能源消费强度大,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也比较高。全世界20个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中国城市占去一半。
第二,生态破坏加剧。近几年来,尽管以水土流失、土地沙化、土壤盐渍化为特征的土地退化现象局部有所控制,但整体恶化趋势未根本改变。植被质量低、生态功能弱的现象并未扭转。许多河流开发利用率超过生态警戒线,流域生态功能失调,地下水超采严重。沙化土地面积以每年3 436km2的速度增加。森林数量增长,质量下降。全国天然草原出现退化。据2006年中国环境状况公告分析,全国90%的可利用天然草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退化,每年还以上百万公顷的速度递增。林地呈现数量型增长与质量型下降并存的局面。湿地破坏严重。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
由于粗放型增长所引发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给中国经济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据世界银行测算,中国空气和水污染造成的损失将占GDP的8%。另据中科院测算,环境污染使中国发展成本比世界平均水平高7%,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的损失占GDP的15%。环保总局的生态状况调查表明,西部9省区生态破坏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占到当地GDP的1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