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宁波港航信息化发展:物流服务体系研究成果

宁波港航信息化发展:物流服务体系研究成果

时间:2023-11-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港航信息化发展概述近年来,世界港航业继续快速发展,提高效率是摆在港航企业面前一个严峻的问题,信息化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手段,港航信息平台是推进港航信息化的重要措施。该系统的应用不但促进了我国水运行业信息化的建设,同时也为中国电子口岸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宁波港航信息化发展:物流服务体系研究成果

第一节 港航信息化发展概述

近年来,世界港航业继续快速发展,提高效率是摆在港航企业面前一个严峻的问题,信息化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手段,港航信息平台是推进港航信息化的重要措施。

一、港航信息化含义及特点

港口是物流运输的重要汇接点,是地区和国家间物资交换的枢纽,是信息的汇集地。港口也是信息汇集的口岸,据计算,每一笔实物交易产生十次以上的信息交换。因此,信息化对于港口具有重要的作用。

港口决定物流信息的通畅,庞大的货物集散运输带来密集的信息流量,对信息流的处理方式和效率会影响港口的运作效率、货物的在港周转时间和整个社会的运作效率,只有依靠信息化才能高效准确地处理信息流。港口信息系统是社会物流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港口是发展现代物流业的重要平台,而信息系统是现代物流业的主要技术支撑。可以说,没有现代信息技术,现代物流就无从谈起。港口的信息化也就是社会大物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现代物流发展加速,港口不再仅具有传统的装卸、仓储、中转功能,而成为经济、贸易、金融发展的催化剂,港口对周围地区和腹地产生巨大的辐射功能推动地区乃至世界经济和贸易的发展。为了充分发挥现代供应链物流重要节点作用,越来越多的港口正在向现代综合物流中心发展。在这样的环境下,世界各地的港口处于严密而有序的国际化经济网络中,在追求高效益的同时,不断谋求对己有利的竞争环境和竞争地位。港航信息化建设在提高港航管理水平、促进管理现代化、转变经营机制、建立现代港口企业制度、有效降低成本、加快技术进步、增强市场竞争力、提高经济效益等方面都有着重要意义,是带动港口各项工作创新和功能升级的突破口。

信息化是指以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为主导,信息资源为核心,信息网络为基础,信息产业为支撑,信息人才为依托,法规、政策、标准为保障的综合体系。港航信息化是港航管理现代化和企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高效便捷的现代化港口,需要信息化建设的支持。信息化建设需要以先进的管理组织结构为基础,将技术、人力和业务进行有效的结合,从而实现业务流程信息化。

港航信息化是指现代化港口发展过程中,为了达到货主、港口企业、口岸监管部门、港航行政管理部门以及社会其他部门之间大量、及时的信息交流、互动;为了更精确、高效地完成船舶进出港、货物装卸、货物集疏运等生产活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充分开发和利用港口内部与外部的各种信息,进行统一协调的转变过程。

港航信息化具有以下特点:(1)港航信息化的基础是管理。港航信息化的基础是港航的管理、服务方式和运行模式,而不是信息化技术本身,其中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仅仅是港航信息化的实现手段之一。(2)港航信息化建设是动态发展的,随着港航发展需求、管理理念、实现手段等因素的发展而发展。(3)港航信息化是一项集成技术。建设信息化的关键点在于信息的集成、共享和互动,即实现将关键的、准确的数据及时地传输给相应的管理者和企业主体,为港航管理和生产过程中各方的信息交流提供便利,并使管理和生产效率得到提高。(4)港航信息化是一项系统工程。信息化建设是一项人机合一的有层次的系统工程,包括港航管理部门、企业管理层和员工对港航信息化的理解和接受程度,决策、组织管理信息化,经营、服务手段信息化,流程信息化等。(5)港航信息化的实现是一个过程。即包含了人才培养、咨询服务、方案设计、设备采购、网络建设、系统建设、应用培训、二次开发等过程。

二、国内外港航信息技术应用及信息化发展趋势

港航信息化是提升港口管理层次的前提,也是发展现代港口的先决条件。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管理现代化、信息化已成为现代港航建设与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港口依靠天然的区位优势、信息中心地位、高效的信息技术,为客户提供高效的增值服务;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手段,使运输、装卸、仓储、包装、流通加工、配送及信息处理等活动实现全程的可视化、自动化、无纸化和智能化。

(一)国内港航信息技术应用及信息化发展趋势

我国港航信息化建设从20世纪80年代起步,走过了管理信息系统(MIS)开发、电子数据交换(EDI)和国际互联网(Internet)应用等几个发展阶段。近年来国家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促使港口业务发展迅速,无论是内陆港还是沿海港口,都对港航信息化建设提出新要求,建设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港航系统成为港口城市发展的方向。总体来说,国内港航信息起步较晚,发展的速度很快,但是由于各地方经济发展不平衡,各个行业发展不均衡,所以国内港航信息化发展出现了多层次、个体无序发展趋势。

1.港航信息技术应用情况

通过多年来的建设,我国港航企业信息化建设局面发生了很大变化,行业信息技术应用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积累了大量的、丰富的水路运输管理信息资源,这些信息资源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成为我国水运信息的宝贵财富。

(1)航运基础设施建设的信息化有了实质性的进展

CAD(Computer Aided Design,计算机辅助设计)、GIS(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地理信息系统)、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等技术已经在规划、勘察、设计等方面全面应用,企业内生产管理已基本实现计算机化,相当一部分单位已经利用局域网和互联网开展网上联合设计。

(2)港航企业生产管理信息化水平比较高

我国枢纽港口和运输企业,都建设了与国内外客户沟通的信息网络平台和具有企业特色的网页。我国年吞吐量超过亿吨的港口,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早,计算机应用面广,已基本实现了生产业务管理、专用码头管理的信息化或智能化,安全调度的视频化和港口管理数字化。

(3)中国电子口岸EDI系统的应用日益深入

近10年来,港航EDI网络系统的应用由基本运输伙伴的信息共享,逐步扩展到政府监督控制部门及其银行、仓储等领域,效益显著,在国内外运输领域都有较大影响。目前连接的用户群体有运输伙伴、政府监管部门、仓储、生产企业和银行等。该系统的应用不但促进了我国水运行业信息化的建设,同时也为中国电子口岸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4)港口电子商务和物流系统发展迅速

自2004年以来,港口作为物流和信息流的枢纽,具备了建设港口物流信息系统及电子商务服务系统的得天独厚的优势。在EDI系统的基础上,港口由作为部门、企业间的信息中介,发展到能提供信息转换、传递、存证等增值服务。一般都按照港口所在城市所提出的“以港兴市”的发展新战略,建设港口统一的“物流信息及电子商务服务系统”,这也是现代国际港口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构建以港口“物流信息及电子商务服务系统”为核心的区域经济的骨干信息网络,提高口岸的物流数字化水平,实现现代物流执法监管部门、生产作业单位、代理服务和运输行业的信息化、网络化,提高口岸通关效率,提高区域物流速率,降低物流成本,以信息化带动口岸国际化,实现口岸物流的跨越式发展,全面提升城市和港口的竞争实力,促进港口和贸易相关单位的加快发展。

(5)生产调度视频系统的应用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自2003年以来,我国一些大型沿海港口建立了一流的生产调度指挥中心。该系统涵盖了引航、拖轮、码头生产调度等多个业务流程,为港口生产实现了“三调合一”的目标。世界各地的参观者络绎不绝,对于该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发挥的巨大作用纷纷称奇,并加以效仿。该系统融合了计算机软件、GPS卫星定位、GIS、无线数据通讯GPRS(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应用、AIS(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System,船舶自动识别系统)、航海地理学、视频监控等多种技术领域。

2.港航信息化发展重点

随着港航企业转变发展方式,港航企业管理的复杂性增加,加快信息化建设显得尤为紧迫,从不同的角度看,可以梳理出以下三个发展重点:

从管理角度看,应结合港航管理模式和战略目标,加强信息化规划和管理,借鉴先进港航信息化经验,实现口岸信息化和港航社区系统建设的进一步发展。

从生产角度看,应结合精益生产和业务协同的理念,推进信息化建设和升级,随着口岸环境的优化客户服务的变化,港航相关企业生产越来越向精益化的方向发展。

从技术的角度,应结合信息技术和业务需求的发展,促进研究成果实用化。信息技术发展迅猛,港航信息化部门应不断审视技术发展趋势,及时调整策略。先进信息技术对港口提升生产效率作用巨大。RFID、OCR、GPRS、GPS、GIS等技术的综合使用,可以使得道口、岸桥、场桥自动化作业,极大地提高码头作业效率。当前国内最为普遍使用的智能化无人道口,就是结合OCR、RFID、红外装置等技术的综合应用产品。基于GPS的定位技术、基于RFID的实时定位技术都有使用。同时无线网络覆盖使得机械设备终端和作业人员手持终端能实现实时交互,提升了作业效率。智能算法在生产调度运用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国外港口信息化发展现状

目前,世界各大港口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如EDI(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电子数据交换)、VTS(Vessel Traffic Services System)船舶交通服务系统)以及堆场智能化管理技术等,不断提高其管理水平和运作效率,港口业务逐步向专业化、规范化、标准化迈进。

1.港航信息技术应用

(1)鹿特丹港航信息化现状

欧洲第一大港鹿特丹港处在世界上最繁忙的大西洋海上运输线和莱茵河水系运输线的交接口,是典型的河口港,兼有海港和河港的特点。鹿特丹港采用无人操纵的自动化系统,全面应用EDI技术。EDI服务系统除了传统的信息传送外,其子系统“INTIS”已成功推广了“电子商务网络”。所有贸易和运输环节中的用户都可以很容易地登陆INTIS网络。目前,与鹿特丹港有业务往来的公司基本使用INTIS网络。通过这一信息化的公共服务平台,达到船方、货方、代理方、港方和其他海关税务、银行、保险等多方资源及时共享和高效运作,实现无纸化作业流程,使其港口竞争力得到进一步增强,并使其继续保持欧洲第一大港的地位。

(2)汉堡港航信息化状况

汉堡港位于汉堡市内,易北河右岸,被喻为德国“通往世界的大门”,是德国最重要的海港和最大的外贸过境地,港口的集装箱转运量仅次于鹿特丹,是欧洲第二大集装箱港。

汉堡港于1983年就投资建设EDI中心,可传输海运行业中使用的各种业务信息以及处理200多种格式与海运有关的电子单证。使用汉堡港EDI中心的有200多家用户。该EDI中心有80多条通讯线路,包括分组网、专线及拨号线。该系统不仅能在港内进行数据交换,而且可用于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的协作,是货主选择最佳运输方案的手段。汉堡港EDI中心主要功能有货代使用的单证系统、理货使用的单证系统、海关通讯系统、船舶信息系统、危险品信息系统、集装箱管理系统、船代集装箱多式联运网络、国际通讯桥梁

高新技术在汉堡港内应用十分广泛,使汉堡港不仅能够提供高效的服务,而且能够满足各类客户的个性化需求。拥有的庞大信息网,能够在世界各主要大港之间实现数据自动交换。高效的信息化管理方式大大增强了港口的运作效率,使得汉堡港历经数百年而长盛不衰。

(3)新加坡港航信息化状况

新加坡港——全球海运中心,它联系着世界上的200家船运公司和123个国家的600个港口,拥有4个集装箱码头,平均每天处理60艘船、8000辆拖车和50000个集装箱。新加坡具有“一流港口设施、一流网络技术、一流物流人才”,从而能够提供世界一流的港口服务。目前,新加坡港集装箱吞吐量近3000万TEU,多年位居世界第一位。(www.daowen.com)

新加坡港斥巨资在信息科技运用上,目前有超过350个应用系统在处理港埠管理、规划与作业上,其主要系统有PORTNET负责对外的电子数据通讯与交换。PORTNET所提供的服务,主要有数据库查询服务,包括船舶靠港时程、货柜/货物清单、货柜/货物追踪及化学危险品数据库等;提供海运相关信息,船舶动态数据;电子文件交换,货柜舱单、危险品申报、靠港申请及出港时程预报等通关自动化,透过贸易网络(TradeNet)关贸网络网网相连,可与政府国贸及签审机关作数据交换。

强大的技术支持,新加坡物流业充分体现了“高效”的含义。新加坡物流公司基本实现了整个运作过程的自动化,它们都设有高技术仓储设备、全自动立体仓库、无线扫描设备、自动提存系统等现代信息技术设备。

(4)安特卫普港航信息化状况

安特卫普港位于比利时北部沿海斯海尔德河下游右岸,有2条河底隧道相通,西距北海约50海里,东有阿尔贝特(ALBERT)运河直通马斯(MAAS)河,是比利时的最大海港。始建于13世纪,1460年成为欧洲第一个商业城市,并为欧洲北部的商业和交通中心。目前已发展为欧洲第二大港,也是世界著名的亿吨大港之一。

安特卫普港的物流发展模式属于共同出资型物流中心模式。该模式通常是以港口为依托,联合数家水、陆运输企业或以股份制形式组成现代物流中心,成为装卸、仓储、运输、配送、信息处理的统一体,开展一条龙、门到门、架到架的综合性服务。这种模式的优点是一方面可以解决港口资金缺乏的困境,另一方面通过与国内外先进的物流企业进行合作,更快地了解和掌握国际上现代化物流中心的经营和管理技术及运作方式。一般来说安特卫普港口物流的发展模式主要有这些特点:一是由港务局与私营企业共同投资;二是有着良好的基础设施;三是有着畅通的集疏运网络;四是有着高效的政府管理方式。

(5)西班牙港航信息化状况

20世纪90年代后期,西班牙人率先提出了“E-PORT”这一设想。他们提出要建设一个全球化的港口网络,将各港航信息系统纳入这一网络,以做到充分的信息共享。他们与新加坡港、美国迈阿密港以及墨西哥和北非的一些港口达成了共识,共同打造这一全球化的“E-PORT”。全球化的“E-PORT”的实现,首先要以全球各大港口自身的数字化为前提。

从1998年开始,瓦伦西亚港开发建设了SIC港航公共信息系统(简称SIC系统),该系统的建设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包括声音、图像、数据等多媒体服务,这一阶段主要实现港口基础信息的数字化,完成港航基础信息平台的建设;第二阶段包括联通各相关部门的EDI系统,这一阶段主要实现港航内部的数字化运作与管理,实现港航内部各部门的互联互通;第三阶段完成可与各政府部门、码头、船公司等用户进行数据交换的SIC系统,这一阶段主要实现港航内外的互联互通。SIC系统通过公共平台向各用户的应用系统提供信息共享的服务,便于各方及时获得所需数据和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有:港航管理服务、SIC用户的货物预订、进口提单采集、关税管理、完税信息、提货单管理、质保审核、终端管理、网页或电子资讯方式的访问等。这一覆盖物流链所有环节系统的运行,使得相关各方沟通更高效、成本更节约、差错率更低。

(6)澳大利亚港航信息化状况

澳大利亚港航企业以满足客户服务需求为信息系统建设的出发点,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供应链伙伴之间的信息沟通与共享。其港航信息化的特点:首先是广泛应用互联网建设物流信息平台;其次,将优化的物流运作流程融入软件,形成了比较成熟的标准化、模块化的物流与供应链软件产品;第三,公共物流信息平台的发展,为企业的信息沟通和降低信息化成本创造了条件。澳大利亚行业协会在物流标准的制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条形码、信息交换接口等方面建立了一套比较实用的标准,为物流信息系统的建设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2.港航信息化发展趋势

在国外,港航信息化发展已呈现出网络化、标准化、一体化、柔性化和国际化的趋势,信息技术在港航货物的装卸、储运、配送、运输和贸易等环节中得到广泛运用,形成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基于港航的信息网。

(1)信息化发展水平将对港航竞争力产生重要影响

从国际港航发展趋势来看,一个港航的信息化发展水平将成为港航竞争力中最为重要的条件之一。目前,国际大港基本都有较完善的港航信息系统,港航信息平台在不同程度上成为港航高效运作的生命保障线。

(2)通过港航信息系统实现全面服务

随着国际多式联运的发展与综合运输链复杂性的增加,现代港航信息服务成为全方位增值服务的发展方向。能不能安全、高效、低成本地提供港航服务,港航各项功能能否在最短的时间里实现,都离不开现代技术的支撑和保证。越来越多的港航企业通过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服务水平,推动以港航服务为中心的信息交流从目前的分散状态转变为集中状态。现代化的信息系统是港航现代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否提供实时追踪查询的、有统一标准数据接口的港航信息系统,实现“一站式”服务,将成为未来信息化发展的焦点。

(3)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更加广泛

今后,港航信息化建设、智能化技术应用的领域将更加广泛。例如美国新奥尔良港在20世纪90年代初建设的“全港自动化系统”。不仅实现港内应用系统集成,还加强了与外部应用系统的自动化连接,如电子化泊位申请系统、自动化船货清单系统和卸货计划系统等,深受客户欢迎。目前,釜山港成功实现了以无线射频识别(RFID)系统为基础的“Ubiquitous港”建设,该系统可以及时掌握货物移动路径,迅速安排装备和车辆,从而有望提高程序效率(44%)和港口生产效率(20%),每年为港口生产能力新增840tL韩元的收益。不仅如此,釜山港还建设了釜山数字物流系统,该系统融合了东北亚港口信息,使釜山港物流辐射范围得以扩大。在汉堡港的CTA码头,由码头前沿到堆场的集装箱的运送均由无人驾驶的自动导向运输车来操作,堆场上的集装箱由数控龙门吊自动装卸,外来进行运输的集卡司机只需要通过电子刷卡即可输入装载信息,通过自动化装卸系统实现货物的装卸。同样,在鹿特丹的ECT码头,由于装卸和运输设备先进,自动化和机械化程度高,整个港区几乎看不见码头工人。

可见,以条形码技术、自动识别技术、全球卫星定位技术、辅助决策技术、EDI技术等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必然成为未来港航生产、经营、管理的重要手段。

三、对宁波港航信息平台建设的启示

随着全球经济合作的进一步加深,港口的功能也在不断地提高,港口已经不再仅仅提供货物装卸、仓储和中转等简单功能,港口正由第三代港口向第四代港口转型,港口的发展对地区发展及辐射腹地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以港口带动地区物流发展已经成为必然。

(一)对宁波港信息化建设启示

在这样的环境下,港航信息化建设在提高港口管理水平、促进管理现代化、有效降低成本、加快技术进步、增强市场竞争力、提高经济效益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是带动港航各项工作创新和功能升级的突破口。学习借鉴国外港航信息化的先进理念、成功经验,可以促进宁波港加快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1.必须加快政府部门依法行政步伐

通过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明确政府的管理事权,政府依法行政,对运输市场进行有效的监管。在我国,由于体制和相关法规不健全,少数管理部门存在着重收费、轻管理,一些执法机构为了创收,存在以罚代管的行为,制约了水运行业的健康发展。

2.必须加快信息化管理步伐

信息化管理是进行港航管理的重要途径。信息化与高新技术的发展对港航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建设完善的信息系统与能满足客户需要的联合数据库系统,这已成为完善功能、增值效益的重要手段之一。

3.服务是港口信息化建设的核心

港航相关企业都应以满足客户服务需求为信息系统建设的出发点,通过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供应链伙伴之间的信息沟通与共享。必须将服务作为港口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围绕提高客户服务水平来改造港口管理模式与运作流程,建设合格的信息系统。

4.标准化是港航信息化建设的基础

我国物流市场还不成熟。物流信息系统在编码、文件格式、数据接口、EDI等相关方面已经出台了一部分标准,还有些地方标准和行业标准,但是很多企业还使用不同信息系统的接口,这成为制约信息化发展的瓶颈。因此,必须加强对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规划与管理,统一标准,建设现代化的港航信息网络系统。

5.应用是港航信息化建设的关键

从国外先进的发展经验来看,港口信息化建设的成功取决于三个方面:一是广泛应用互联网建设物流信息平台;二是将优化的物流运作流程融入软件,形成了比较成熟的标准化、模块化的物流与供应链软件产品;三是公共物流信息平台的发展,为企业的信息沟通和降低信息化成本创造了条件。

(二)对宁波港航信息平台建设启示

国外围绕港口进行的信息化技术应用,不仅提高了港口的作业效率,而且加强了与港口及航运中心的信息沟通,提高了效率,节约了成本,使得这些港口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针对宁波港航信息化建设,主要有四点启示:

第一,继续加强信息化建设步伐。把信息化建设与解决港口生产、经营、管理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把提高港口的作业效率、效益以及工作质量、管理水平作为计算机信息系统建设的目标;

第二,要积极发展区域性国际航运信息中心。加大力度进行宁波航运中心信息化建设,在目前已有的大通关与综合政务窗口服务平台,电子口岸与第四方物流平台,航运及服务企业集聚的窗口平台等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信息化体系。以提高效率,降低物流成本为准则,把宁波航运中心建设成为具有国际一流水准的区域性国际航运信息中心。

第三,完善港口口岸物流的供应链管理。港航物流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最行之有效的工具就是信息工具,从简单的货物搬运到物流的供应链发展,港航信息化建设的水平高低是关键。宁波港航信息化建设以口岸EDI为基础和起点,大力的发展企业咨询,企业信息技术改造和借用信息手段提高物流通关速度与效率,实现三网融合,数据共享。改变以往的数据反复输入及数据错误、数据不一致、效率低等现象。

第四,搞好企业信息知识普及。随着港口信息化的逐步开展和深化,要求所有从业人员在网络状态下工作。只有这样,船东、货主才能从港口信息化中受益,而实现这一点,就要求从业人员加强学习,注重知识更新。通过培养一批懂业务、熟悉网络技术的人才,更好地利用信息为企业的管理、决策、生产、经营服务,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