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宁波港航物流服务体系研究:SWOT分析及成果

宁波港航物流服务体系研究:SWOT分析及成果

时间:2023-11-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港口、航运的发展为航运服务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为下一步宁波港口的转型发展积蓄了动力。省市政府高度重视宁波港航业的发展。

宁波港航物流服务体系研究:SWOT分析及成果

第三节 宁波港航服务业发展的SWOT分析

宁波发展港航服务业既存在着区位、港口、集疏运、产业基础、城际合作和政策等方面的优势,也存在着航运要素集聚不足、高端航运服务业发展滞后、港口物流总体水平不高、口岸环境有待完善、发展方式有待转变等的劣势,同时还面临着来自内外部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一、优势

宁波发展港航服务业存在着区位、港口、集疏运等基本条件优势,同时存在着港航业迅猛发展的产业基础优势,良好的沪甬城际合作和对接优势,以及国家、省市的政策汇集优势等。

(一)区位优势良好

宁波港口地处大陆海岸线中部,长江三角洲南翼,是南北海运和长江东西水运的T型航线交汇点,地理位置优越。对内沟通长江、京杭运河,覆盖整个华东地区及长江流域,对外直达釜山、神户、香港、高雄、新加坡等著名港口,且均在1000海里以内,港口区位优势明显,是我国集装箱远洋运输的理想集散地。

杭州湾大桥的建成进一步提升了宁波港口的区位优势,使长三角地区“V”字型的路网格局发生质的变化,形成宁波—上海—杭州新的三角地区,使宁波由端点城市演变成通过式的区域中心城市,进一步缩短了与上海的距离,有利于更好地接受上海的辐射和带动。

(二)港口条件优越

宁波港口自然条件得天独厚,是天然深水良港,具有良好的深水岸线资源优势,有舟山群岛作为天然屏障,避风条件极好,港域“水深流顺风浪小,不冻不淤陆域大”,年作业天数为350天,不受气候影响。

宁波港口是我国大型和特大型深水泊位最多的港口,万吨级以上泊位74个,10万吨级以上大型深水泊位17个,最大靠泊能力为30万吨级,大榭港区最大可停靠45万吨巨轮。2010年世界最大的集装箱船舶(总箱位14028TEU)顺利靠泊宁波港口。

(三)集疏运条件优越

宁波港口后方集疏运畅通快捷。通过几年的大交通建设,宁波港口已初步形成水、公、铁、空、管等多种运输方式的立体集疏运网络体系。公路运输便捷,绕城高速、杭甬高速、甬金高速、甬台温高速、杭州湾大桥和金塘大桥、在建的象山港大桥等将全面构成“一环六射”的高速公路对外通道。铁路动脉畅通,直达码头前沿(北仑港区、镇海港区),通过萧甬线与全国铁路网络联成一体,甬台温铁路全面建成通车,作为国家18个铁路集装箱中心站之一的宁波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已于2010年开工建设。宁波港口已经在江西、湖南等内陆地区建设“无水港”,将腹地延伸到内陆,着力发展海铁联运,海铁联运优势明显。宁波机场的功能不断完善,已升格为4E机场。杭甬运河宁波段已按计划实现全线通航。宁波港口的综合集疏运条件得到不断优化,城市承载能力不断提升,公路、铁路优势明显。

(四)港航业发展迅猛

宁波港航业发展具有“起步早、基础好、发展快、空间大”的特点,已具有相当大的规模,形成了积聚力和辐射力,近年来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010年宁波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41217万吨(如图3-1所示),为2000年的近4倍,即在10年内翻了两番。1990年宁波港口的集装箱业务才刚刚起步,2000年宁波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尚不到100万TEU,仅为90.2万TEU,在世界上的排名还相当落后,2010年完成了1300.4万TEU(如图3-2所示),为2000年的近15倍,在短短10年间翻了近四番,已居国内第3位、世界第6位,宁波港口的国际地位不断提升,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发展成就令人振奋。

img27

图3-1 1978—2010年宁波港口货物吞吐量增长趋势

航运要素加快集聚,全市共有港口经营企业250多家,从事国际海运业及辅助业企业393家。全球排名前20位的班轮公司均落户宁波,港口集装箱航线达到213条,其中国际远洋干线111条、近洋支线50条,每月900多个航班。与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0多个港口通航。港口、航运的发展为航运服务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为下一步宁波港口的转型发展积蓄了动力。

img28

图3-2 1991—2010年宁波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增长趋势

(五)政策优势汇集

国家对宁波港口的发展寄予了厚望,国家领导人多次到宁波港口视察和指导。2009年国务院发布的《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将宁波列为全国21个物流节点城市之一,为宁波港口物流业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

省市政府高度重视宁波港航业的发展。浙江省历届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和宁波港航业的发展,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港航强省”战略,积极推进以宁波—舟山港为中心,以温州港、台州港和嘉兴港为两翼的海港布局体系。宁波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港口的发展,先后提出了“以港兴市”、“建设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的发展战略,在物流“准入、税收、技术、人才、投资、扶持、通关、管理”等方面出台政策和措施,以促进宁波港口发展。

此外,宁波为计划单列市,宁波具有省级经济金融管理权限的优势,有利于发挥“航运+金融”的叠加优势,为宁波航运服务业发展提供了保障和支撑。

(六)沪甬合作基础良好

宁波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南翼重要的港口城市,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重要的组成部分。近几年在长三角高层领导会谈机制、十六城市联席会议和上海组合港管委会办公室建立的长三角地区港航发展协调机制之下,宁波、上海在港口业务、航线布局、集疏运体系、运价协调等方面已经建立了经常沟通渠道,重大问题不定期进行磋商。2010年3月宁波港股份有限公司和上海国际港务集团合资成立了上海港航投资有限公司,首次在资本层面实现实质性合作,宁波也由此成为在长三角诸多城市中第一个主动开启融合发展、互补共赢的合作征程的港口城市。宁波港口与上海港的实质性合作为下一步在更多领域深层次合作奠定了基础,有利于宁波融入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过程,加快发展港航服务业。

二、劣势

宁波也存在着一些发展港航服务业的劣势,如航运要素集聚不足、高端航运服务业发展滞后、港口物流总体水平不高、口岸环境有待改善、基础产业的发展方式有待进一步转变等。

(一)航运要素集聚不足

目前,在宁波进行登记的船舶数量少,不利于航运企业总部和船舶相关服务业的集聚;而且实力强、产出大的航运、货运企业不多,更缺少附加值高的航运信息、金融、保险等专业服务企业;缺乏拥有国际代表性和国际公认的国际海事和航运组织,难以在制定国际标准和规则时发出强有力的声音。

宁波船舶交易、船舶管理、航运经纪、船舶融资、航运保险、航运咨询、航运仲裁等高端航运服务业发展还比较滞后,航运要素集聚不足,航运服务环境不够完善,航运服务功能亟须提升,高端航运服务人才匮乏,金融机构的扶持力度较弱,总体上与国际先进港口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与宁波港口的大港地位不相符。

(二)高端航运服务业发展滞后

航运金融方面,宁波的航运金融服务业刚刚起步,总体上还停留在相对传统和分散的阶段,大部分银行没有设立专门的航运金融部门,宁波还没有专门以船舶贷款为主业的银行。从业务来看,主要是与进出口贸易、船舶购置、港口建设相关的融资、结算汇兑和货运、财产保险等传统金融产品,还没有形成系统化、专业化的产品线;产品服务的单一也体现了在甬银行业在航运金融上的局限性,并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行业风险对宁波航运业的影响;从功能来看,主要还是被动适应客户要求,而不是主动引导需求,为客户提供个性化、增值型的金融服务;从服务主体看,很多金融机构还缺少专门从事航运金融的部门和胜任的专业人才,不能满足大量航运、造船、物流企业的发展需求,还不能适应宁波建设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的需要。国际上现有的大型船公司在宁波开展航运服务,所设立的分支机构主要从事货源的组织,而其船舶融资、船舶保险以及资金的结算管理等业务全部安排在境外。国内中资大型船公司的船舶融资、船舶保险也大都在境外运作。由于缺乏专业的船舶融资租赁公司,不利于通过多种形式开展船舶租赁,中小企业难以获得贷款或融资优惠。另外部分融资租赁公司,如上海远东国际租赁在宁波地区开设有船舶融资租赁业务,但业务量不大,未设分公司或办事处。

航运保险方面,宁波有天安保险、阳光保险、太平洋保险有限公司等宁波分公司开设航运保险业务,但主要业务大体被上海总部控制。(www.daowen.com)

海事仲裁方面,主要有宁波海事法院,但因其是驻甬机构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年审判案件屈指可数,还需进一步强化其在航运服务业中的作用。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驻宁波办事处,基本没有业务。因此,海事法律服务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海事司法服务体系建设还没有得到充分重视,协同执法的大海事司法服务格局还远未形成,海事中介服务业发展滞后。

人才培养体系尚需完善。港口及航运培训业不发达,在甬院校的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不能满足需要,高层次、综合性港口物流培训体系尚未建立。

(三)港口物流总体水平不高

目前宁波港口物流已经形成了较大的规模,占到宁波市物流业总产值的70%,但是港口物流的总体水平不是很高,需要积极地加快转型升级。需要积极地实现六个转变,即从传统要素投入向创新驱动转变,企业群体由“低、小、窄”向“高、大、专”转变,价值链由低端向高端转变,物流布局由分散向系统网络化转变,市场领域由单一本地市场为主向多层次宽领域转变,港口物流由分散向综合协调转变。需要大力发展商贸物流,促进贸易便利化、信息化,增加附加值。

此外,尽管宁波已经开通了到江西、湖南等地的海铁联运业务,成效正在逐步显现,但工作中推进仍面临不少难题:一是海铁联运的宣传不到位,内陆客户不了解。二是环节较多、运输时间长,由于铁路本身运力紧张,加编和减编班列有实际困难,目前通往市外的铁路运行环节较多,如宁波北仑港区铁路到南昌的货物列车,由于分属不同的铁路局(分局)管辖,需要调换三次车头才能到达,时间上又不能保证,制约了海铁联运便捷优势的发挥。三是配套设施不全,能全程办理铁路集装箱运输和中转手续的部门和人员较少。四是铁路价格机制不合理,铁路运输价格优势不明显。

港口物流功能也有待进一步提升,如存在着现代物流观念不强,产业整体发展水平较低;物流业组织化程度不高,整体综合竞争力不强;物流企业规模普遍较小,物流基础性工作薄弱;物流人才匮乏,物流发展的软环境需要进一步改善等问题。

(四)口岸环境亟待完善

口岸的体制机制亟待深化改革,通关机制的调整和改革势在必行,口岸一体化发展亟须推进。浙江省是全国少有的一个省两个海关、两个国检、两个海事部门,这种管理体制造成服务效率低,口岸的通关制度需要调整,口岸环境还需进一步完善,整体服务功能和水平有待完善和提高。此外,电子口岸建设滞后,一关三检联检部门的信息无法共享。还存在检验检疫部门总体人员不足,查验的设施、综合性的查验的场所比较滞后等问题。

(五)发展方式有待进一步转变

劳动力、土地及优惠政策等成本因素仍然是宁波航运业的主要竞争优势,对业务、技术和组织进行创新的动力相对缺乏,而来自城市交通、公路运能、土地供给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压力加大。宁波港口在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国家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有待于进一步明确和强调,国家、省市层面对宁波港口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不但从传统产业上支持宁波港口做大做强,而且应进一步支持宁波现代航运服务业加快发展。

三、面临的机遇

宁波发展港航服务业虽然存在着上述这些劣势,但其面临的机遇也是明显的,必须充分认识和把握这些机遇。

(一)腹地经济增长对宁波航运服务业发展提供了动力

中国经济贸易持续快速增长将是宁波港口发展最主要的动力。根据世界银行预测,到2020年中国的贸易进出口量将达到世界总量的10%,2040年中国和日本的综合国内生产总值将超过美国,由此将带来海运量的大幅度增长。长三角地区又是中国经济发展最快最稳的地区之一,先进制造业的发展水平居全国前列,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势头十分强劲,正成为航运业发展的“超级引擎”。随着东部率先、中部崛起、西部开发战略的实施,国家进一步加大了对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中西部地区未来经济的快速增长必然为宁波港航业发展提供货源支撑,也必然会带动航运服务业发展。

(二)长江黄金水道建设为宁波港口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腹地经济资源支持

发挥长江黄金水道作用,振兴长江水运,是党中央和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在国家有关部委和沿江七省市地方政府的共同推进下,这项工作正在逐步加紧深化。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主要任务是服务长三角,服务长江流域,服务全国。长江流域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主要纵深腹地,长江航运兴旺发达了,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发展就有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宁波港口作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也增强了下步发展的动力,从而更好地服务中西部经济发展。

(三)国家发展战略和规划带来重大战略机遇

2008年9月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了把长江三角洲地区建设成为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门户、全球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的战略目标,提出了加快以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金融中心为主的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要求,宁波具有特殊优势和城市地位,作为长三角亚太国际门户的主要城市,能够在建设打造亚太重要国际门户中发挥特殊作用,为宁波港发展航运服务业带来了难得机遇。

2009年2月,国家在应对金融危机的过程中出台了《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提出了大力发展物流业的要求,规划中将宁波列为21个全国物流节点城市之一,宁波港航业发展面临重大的战略机遇。

2009年4月14日,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标志着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由硬件能力建设为主转向硬件能力建设与软实力建设并举的功能转型阶段,为进一步加快推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指明了方向,明确了任务,也带来了新的重大战略机遇。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航运中心,是国家赋予上海的重大使命,也为长三角城市借势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宁波正处于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全面推进宁波融入上海“两个中心”建设,有利于宁波更好地承接上海辐射,进一步完善金融体系、壮大金融产业,加快建设区域性国际金融服务中心,有利于促进上海港、宁波港两大港口的“强强联合”,提升港口物流发展水平,全面提升金融、航运等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

2010年5月24日,国务院正式批准实施《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明确了长江三角洲地区发展的战略定位,即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门户、全球重要的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中心、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到2015年,长三角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到2020年,力争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规划》对切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在推进建设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门户、全球重要的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中心、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进程中,长三角港口和航运的发展具有重要核心地位和作用,为加快宁波航运服务业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战略机遇。

四、面临的挑战

宁波发展港航服务业特别是高端航运服务业所面临的挑战和竞争压力来自于多个层面,也是不容忽视的。特别是在制定发展战略和策略时必须加以充分考虑。

(一)国际竞争加剧

尽管近年来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国际地位和作用不断提升,但面临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目前国际港口之间的竞争方式已经从优化扩大港口硬件设施和通过能力为主,转向以提升港口软环境和服务功能为主。竞争已经转到了全方位、高层次、涵盖众多相关部门的综合竞争。东北亚国际枢纽港的竞争仍比较激烈,譬如釜山规划要建成21世纪环太平洋中心,计划投资60亿美元建设新港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洋山深水港区的开港引发了韩国对釜山港会沦为二流港口的担忧,韩国有关部门提出釜山港实施“自由港”等应对措施强化其竞争实力。日本的神户确定建成“21世纪亚洲母港”的战略目标。此外,新加坡、我国香港地区、我国台湾地区等周边国家和地区也纷纷加大建设以提升附加价值为主要目标的自由贸易港区的步伐,这都使宁波港口面临着强大的国际竞争压力。

(二)周边港口的竞争压力

长三角地区港口密布,各港口各货种泊位齐全,功能雷同,竞争在所难免。宁波港口与上海港既是合作又是竞争的关系,上海港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主体港口,凭借地缘优势、金融中心的独特地位,以及日趋完善的集疏运体系,其经济腹地覆盖了长三角、华东地区及我国沿江区域,其发展仍比较强势。尤其随着上海“两个中心”建设的推进,国家赋予了上海众多先行先试的政策,政策优势明显,其现代航运集疏运体系、现代航运服务体系政策措施正在加快推进之中,宁波港口在航运服务业发展上与之竞争还有很多不足,需要错位发展,优势互补。其次是来自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北翼港口的竞争,近年来苏州港、连云港港及沿长江等主要港口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大宗货物吞吐量持续增长,集装箱吞吐量增幅居长三角乃至全国首位。并且随着港口建设技术的不断提高,大量人工深水港不断涌现,特别是随着长江12.5米深水航道向上延伸至南京工程的推进,将极大提升长江沿线港口船舶大型化步伐,长三角地区集装箱和大宗散货的运输格局将会发生重大变化,运输组织将发生调整,进而减少对宁波港口的转运需求,对宁波港口的深水资源优势也是挑战。

(三)国内外经济形势不稳对宁波港航业发展带来冲击

当前正处在后金融危机时代的经济复苏时期,仍面临欧元债务危机、国际贸易壁垒、汇率波动、世界各国经济复苏步伐不平衡等复杂国际经济形势,经济复苏不确定性增强,外贸形势不容乐观,不确定性因素增加,对宁波港口航运业的发展带来冲击,对港口生产的持续快速复苏和快速增长提出了挑战。

(四)高端航运服务业发展基础薄弱

总体而言,上海国际航运中心高端航运服务业发展与伦敦、香港、新加坡航运中心还有一定差距,航运服务功能有待完善,航运要素集聚效应不强。宁波港口是参与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亚太国际重要门户建设的重要力量,但其高端航运服务业发展比较欠缺,发展基础比较薄弱,主要包括航运金融服务不足;航运保险总额较低;航运法律服务比较薄弱,相关地方性法规几乎处于空白状态;高端航运服务人才匮乏等。宁波航运服务业发展特别是高端航运服务还面临不少挑战,需加快发展,从而整体提升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国际竞争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