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宁波港航物流服务体系现状及问题

宁波港航物流服务体系现状及问题

时间:2023-11-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十一五”期间,宁波港的陆路集疏运系统建设成效显著,并且在多式联运组织方面取得了良好的发展。

宁波港航物流服务体系现状及问题

第二节 宁波陆路集疏运系统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宁波港位于中国大陆海岸线中部,长江海口“T”型航线交汇点上,北有舟山群岛为天然屏障,30万吨级巨轮可自由进出,是中国大陆进出10万吨级以上超大型巨轮最多的深水良港。宁波港由北仑港区、镇海港区、大榭港区、穿山港区、甬江港区和梅山保税港区组成,是一个集内河港、河口港和海港于一体,大、中、小泊位配套的多功能、综合性的现代化大港,是中国大陆主要的集装箱矿石原油、液体化工中转存储基地,华东地区主要的煤炭、粮食等散杂货中转和储存基地。

2011年,宁波港拥有生产性泊位79座,其中万吨级以上大型深水泊位就有56座,是中国大陆大型和特大型深水泊位最多的港口。目前,宁波港已与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0多个港口有贸易运输往来。全球排名前20位航运公司全部登陆宁波港,形成了覆盖全球的236条集装箱班轮航线,月均集装箱航班达1300班。

宁波港口集疏运的方式主要有水运、公路、铁路、管道等。改革开放30多年来,宁波港货物吞吐量从214万吨增长到2011年的3.17亿吨,集装箱从1990年的2.2万TEU增长到2011年的超过1451.24万TEU,港口集疏运体系发展迅速。

2006年1月1日,宁波港和舟山港正式合并为宁波—舟山港,港口综合竞争力大大提升。本书所研究的“宁波港”特指宁波—舟山港的宁波港域,简称宁波港。

一、陆路集疏运系统的发展现状

陆路集疏运系统主要包括公路集疏运和铁路集疏运子系统。“十一五”期间,宁波港的陆路集疏运系统建设成效显著,并且在多式联运组织方面取得了良好的发展。

(一)公路集疏运系统

“十一五”期间,宁波港的公路运输体系建设成绩斐然。建成了杭州湾跨海大桥、大桥南连接线、绕城高速西段、大碶疏港高速、舟山大陆连岛工程金塘大桥宁波接线;完成了杭甬高速宁波段拓宽改造;开工建设绕城高速东段、象山港大桥及接线、穿山疏港高速公路;启动杭甬复线高速公路、杭州湾大桥至杭甬高速连接线项目前期工作等。

在疏港公路建设方面也取得了新突破。宁波穿山疏港高速公路于2009年年底开工建设,计划于2012年年底建成通车。穿山疏港高速公路位于宁波市北仑区境内,穿山疏港高速公路起点接穿山四期港区道路,是国家高速公路沈阳至海口的联络线宁波至金华高速公路的一段,是浙江省高速公路网“两纵两横十八连三绕三通道”中的“宁波绕城环线”的重要支线和宁波市高速公路网规划“一环五射三复三连三疏港”中的“三疏港”之一,也是宁波港口建设和发展以及与陆地和内地连通的重要枢纽工程。穿山疏港公路的建设能够完善宁波港口集疏运网络的通道,对于拓展宁波港口腹地、推进宁波港口开发建设,疏解北仑区、大榭开发区对外交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img16

图2-3 宁波主要公路分布

2011年11月28日,宁波绕城高速公路东段通车,形成“黄金一圈”。宁波绕城高速公路总里程为86公里,车辆在其中任何一个口子均可进出。宁波绕城高速公路作为宁波“一环六射”高速公路网主骨架,在整个疏港道路系统中处于核心和枢纽地位。目前,宁波主要公路分布情况如图2-3所示。

(二)铁路集疏运系统

“十一五”期间,宁波铁路实现了大跨越、大发展。完成了甬台温铁路宁波段建设,结束了宁波铁路末端的地位;完成萧甬铁路宁波段电气化改造;杭甬客运专线宁波段、宁波铁路货运北线、大榭铁路直线开工建设。目前,宁波既有的主要线路已经形成了“二干四支”格局,“二干”为萧甬铁路宁波段和甬台温铁路宁波段,“四支”分别为北仑支线、白沙支线、镇海支线、余慈支线。“十二五”期间,计划启动杭州湾跨海铁路桥建设,将进一步优化铁路运输网络。

宁波铁路现为萧甬铁路的终端,通过萧甬、浙赣、沪杭、宣杭线与全国铁路网连接。现有的铁路由萧甬线、北仑支线、洪镇支线组成,铁路总里程为186.7公里,其中运营里程102公里。宁波火车站分南站和东站,宁波火车南站目前在改造未开始营运。宁波火车东站是宁波铁路枢纽工程之一,是铁路宁波站改建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有多条与宁波相关的铁路新修建成,如甬台温铁路,自宁波至温州,途经奉化宁海、三门、临海、台州、温岭乐清、永嘉,全线长268公里,是一条以客运为主、客货兼顾的国家一级铁路,2009年8月1日开通货运,9月28日开通客运。温福铁路,自浙江温州至福建福州,途经浙江瑞安、平阳、苍南,福建福鼎霞浦、福安、宁德、罗源、连江,全长298公里,是一条由铁道部、福建省和浙江省合资建设的国家一级双线电气化铁路,2009年6月30日开通货运,9月28日开通客运。福厦铁路,北起福州,途经福清、莆田泉州、晋江,到达厦门,全长273公里,属国家一级双线电气化铁路干线,2009年12月31日开通货运,2010年4月26日开通客运。上述三条铁路是我国铁路中长期规划“四纵四横”主通道、沿海客运专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与正在建设的厦深铁路共同形成一条长三角通往珠三角的快速道,是宁波直达到温州、福州、厦门,直至深圳的一条快捷通道。甬金铁路已纳入国家《中国长期铁路网规划》,起自宁波,途经溪口、新昌、嵊州、东阳、义乌,到达金华,线路全长232公里,目前尚未动工。沪甬铁路(又称跨杭州湾铁路)位于杭州湾跨海(公路)大桥上游,向北连接嘉兴、上海,向南连接慈溪余姚区域引入宁波铁路枢纽,线路总长约150公里,目前正在规划之中。

(三)多式联运集疏运组织方式

宁波多式联运发展起步晚、运量少。宁波港集装箱的陆路集疏运仍以公路为主,2011年完成海铁联运箱量4.67万TEU,比例约为3%,与国际上一些知名大港20%~40%的比例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在“十一五”的后期,宁波海铁联运发展较快,海铁联运业务取得突破性进展,在保持江西、南昌海铁联运业务稳定运作的同时,加大对赣西和湖南等海铁联运市场的开发,逐步形成以内陆无水港为依托,以集装箱运输为主体,兼顾大宗货物运输,通达温州、义务、金华、衢州上饶鹰潭、南昌、武汉、重庆、成都、合肥等地的海铁联运体系。

总体上,宁波港已经初步构筑起以港口为中心,以铁路、高速公路、国省道主干线为骨架,海、陆、空多种运输方式协调发展的港口综合集疏运网络。陆上,杭州湾跨海大桥全线贯通,大碶疏港高速公路顺利通车,绕城高速公路东段、舟山大陆连岛工程宁波连接线、“五路四桥”项目快速推进。铁路方面,甬台温铁路已经投入使用,萧甬铁路电气化建设正在推进,货运北环线、宁波站改建、火车北站迁建、镇海大宗货物海铁联运物流枢纽港、邬隘集装箱中心站正在建设中。

二、“三位一体”港航物流服务体系的集疏运网络建设

集疏运网络是“三位一体”港航物流服务体系建设的基础保障,其建设重点包括港口基础设施、四大运输通道、物流园区三个方面。

(一)新增港口吞吐能力2.2亿吨(www.daowen.com)

通过老港区技术改造和码头设备技术更新,充分挖掘现有码头吞吐能力;尽快建成凉潭矿石、穿山煤炭码头5个泊位以及梅山港区集装箱码头5个泊位等项目;尽早开工建设马岙化工、鼠浪湖矿石等码头21个泊位,蛇移门、樱连门等4条10万吨级进港航道,以及佛渡、东霍山锚地等项目。

到2015年,新建万吨级以上泊位35个,货物年吞吐能力达到10亿吨,其中集装箱吞吐能力达到1800万标箱;新建10万吨级以上进港航道99公里;新增锚地75平方公里。

(二)拓展四大通道

加快集疏运网络运输通道建设,重点建设联通南北沿海、长江沿线、西南内陆、世界海洋四大运输通道。

联通南北沿海大通道。尽快建成嘉绍跨江通道、台金高速公路东延段、头门疏港公路;尽早开工甬台温高速公路复线、钱江通道北接线、杭长高速公路北延段等;加快六横至穿山疏港公路、杭州湾跨海铁路等项目的前期工作。

联通长江沿线大通道。面向浙江西部及长江沿线地区,尽快建成宁波穿山疏港高速公路、宁波绕城高速公路东段、宁波铁路枢纽货运换线等项目;尽早开工宁波集装箱中心站和大榭、穿山港区支线铁路等项目;加快宁波进港支线铁路等项目前期工作。

联通西南内陆大通道。面向浙江西南及江西等地区,尽快建成金温铁路扩能工程、九景衢铁路等项目;尽早开工杭新景高速公路建德至开化段等项目;加快龙浦高速公路等建设。

联通世界海洋大通道。面向亚太地区和全球,加强与世界前二十大班轮公司合作,增加与原油、矿石、煤炭、粮食主要产区国家的航线,加大航班密度;着力提升浙江省沿海远洋运力,争取“十二五”末运力总规模达到1900万载重吨;积极推动对台海上直航常态化。

(三)加快建设物流园区

“十二五“期间,一是大力推进交通运输部和浙江省共建的五大物流示范区(梅山、传化、义乌、绍兴、嘉兴)。二是积极培育温州、台州、舟山等地的物流园区建设,实现区内外交通顺畅、便捷。三是重点支持杭州、宁波和温州等国家重点综合运输枢纽建设。四是大力发展大宗商品专业物流和集装箱物流,深化港口联盟和无水港建设,加强水水中转和海铁联运,引导浙江及周边地区生成的集装箱向宁波—舟山港汇集,陆路集疏运的集装箱向水路集疏运转移,长江沿线和中西部地区生成的集装箱向浙江沿海港口汇集。五是加快宁波梅山保税港区建设,完善保税港区服务功能,争取扩大保税港区范围,发展国际物流业务和加工贸易。

三、陆路集疏运系统存在的问题

宁波的港口集疏运系统建设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但是针对于“三位一体”港航物流服务体系的建设需求,在集疏运系统结构、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港口集疏运方式单一,呈现结构性失衡

宁波港陆路集疏运过度依赖公路运输方式,特别是集装箱,公路运量占到了87%,而水运、铁路等方式的大运量优势没能得到发挥,道路运行压力很大。另外,在整个疏港公路网中,高快速路比例较低,与港口的关系较为薄弱。

(二)疏港交通与城市交通分离不够,存在较多重叠

宁波市北仑区是宁波港陆上集疏运系统的主要空间载体,目前北仑区的主要对外联系干道同时也是疏港主通道,缺乏专用的疏港道路体系,疏港交通、生产性交通和城市生活性交通存在较大的重叠,无法在空间上进行很好的分离;集卡交通、物流堆场对城市生活干扰较大。

(三)港口集疏运设施不够完善

疏港道路等级偏低,车道数不足,难以满足高效、快速的集疏运需求,高峰期间拥塞现象频频发生。宁波主要疏港公路分布在宁波市北仑区的中部和西部,而与东部的联系通道少,与港区往东发展的要求不匹配,穿山疏港公路贯通后将会等到改善。另外,缺乏配套的场地和设施,集装箱堆场和仓库多数都规模小且功能单一。

(四)港口发展和城市空间布局在交通上存在矛盾

近些年,宁波市北仑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对城市建设的需求不断提高,与港口集疏运之间的矛盾也日益突出。现代港口集疏运系统对城市发展产生了一些影响,诸如客货运交通在空间上混杂;区域交通通道割裂城市空间,影响城市空间拓展;通道的规划和建设增加了日益紧缺的土地资源的使用压力等。

这些问题亟须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才能够推进港口发展,满足“三位一体”港航物流服务系统中提出的建设“海陆联动集疏运网络”的需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