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陇南自然灾害预防和对策研究成果

陇南自然灾害预防和对策研究成果

时间:2023-11-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气象灾害的预防及对策面对气象灾害频发易发的趋势,气象灾害的监测预警、防御和应急救援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需求不相适应的矛盾日益突出,气象灾害防御的形势更加严峻。结合我市实际,陇南气象灾害的预防应采取非工程性措施和工程性措施两种对策。

陇南自然灾害预防和对策研究成果

第一节 气象灾害的预防及对策

面对气象灾害频发易发的趋势,气象灾害的监测预警、防御和应急救援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需求不相适应的矛盾日益突出,气象灾害防御的形势更加严峻。结合我市实际,陇南气象灾害的预防应采取非工程性措施和工程性措施两种对策。

一、非工程性措施

(一)建立防灾减灾指挥系统

通过建立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平台,完善应急响应工作机制,形成“科学决策、统一指挥、分级管理、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气象灾害应急救援体系,以不断提高政府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应急平台包括应急日常值守、预案管理、信息共享(实现各相关部门间气象灾害信息实时快速交换网络)、应急处置、指挥调度等功能,实现智能化和数据化,确保决策的科学性。当监测到可能有重大灾情发生时,应及时成立相应的气象灾害防御临时指挥部,指挥机构要迅速反应,根据灾害应急预案,及时向有关单位发布各类预警信息,布置防灾减灾工作。

(二)建立气象灾害综合探测系统

建立结构合理、布局适当、功能齐备的气象灾害综合探测系统,是有效预防预警各类气象灾害的根本措施。调整、优化气象站网布局,实现对气象灾害,尤其是对重点区域主要气象灾害的全天候、高时空分辨率、高精度的综合立体性连续监测,通过建设卫星雷达信息接收处理系统、实时气象报警系统以及多要素区域自动站、远程监控设备的布设等,以全面提高气象灾害的综合监测能力。

(三)建立和完善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业务系统

要进一步做好灾害性、关键性、转折性重大天气监测和预警,以及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预测,建立和完善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业务系统,加强精细化预报能力建设,实行从灾害性天气预报向气象灾害预报的转变。

提高气象灾害精细化预报警报质量,完善气象预报预警业务流程,实时发布灾害性天气和气象灾害的种类、强度和落区的警报,开展跨部门、跨地区气象灾害联防,大力发展交通气象、航空气象、农业气象、地质灾害气象、林业气象、水文气象、环境气象、电力气象等灾害预警和评估系统。

开拓预警信息发布和接收渠道。依托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平台,大力推广手机短信、电视、广播、“村村通”大喇叭、电子显示屏等发布渠道,解决信息发布,接受渠道不畅的问题,及时将预警信息传递到村到户。

建立和完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完善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制度,充分利用各类现代化媒体、通信工具和通信资源,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多种渠道,使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及时有效传递给公众,尤其是人员密集场所的群众,以扩大预警信息公众覆盖面。

(四)加强和完善气象灾害防御措施

1.关于暴雨灾害的防御:一是做好暴雨的预报警报,根据预报及时做好暴雨来临前的各项防御措施;二是认真检查防洪工程,发现隐患,立即整改。在洪涝高风险区,应提高水利设施的防御标准,降低暴雨洪涝灾害发生的风险性;三是居住在病险水库下游、山体易滑坡和低洼地带、存在安全隐患房屋等危险区域的人群,遇洪涝灾害应及时转移避让;四是应切实做好滑坡、泥石流等次生地质灾害的防御。(www.daowen.com)

2.关于干旱灾害的防御:一是重视干旱监测预报,开展土壤墒情监测。对于干旱灾害高风险区,开展干旱预测,实现旱灾的监测预警。二是对于将出现或已出现旱情的地区进行调查,开展干旱状况评估,指导适时开展人工增雨作业,合理开发利用空中水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减少干旱损失。三是加强设施农业旱涝墒情专项服务,推广应用先进的喷灌、滴灌等节水灌溉技术,建设滴灌示范工程,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3.关于冰雹灾害的防御:一是加强气象雷达跟踪探测,开展冰雹等强对流天气预报技术研究,探索冰雹临近预报,进一步提高预报准确率。二是通过人工影响天气,不断减轻冰雹危害。

二、工程性措施

(一)防汛抗旱工程

尽快完成全市一区八县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健全完善各类水利设施建设。对防洪工程开展综合治理,修筑堤防,整治河道,合理采取蓄、泄、滞、分等工程措施。整修水库和抗旱提水工程,切实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在山区着力发展各类投资少、见效快的小型水利工程建设。

(二)人工影响天气工程

气候变化和环境影响,近年来我市旱灾和雹灾发生频繁。为了合理开发和利用空中水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应加大人工影响天气工程建设投入力度,加强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能力建设,提高对干旱、冰雹、森林草原火灾等灾害的人工影响天气应急作业水平。

(三)应急避险工程

各县(区)、乡镇、行政村要根据当地实际,利用学校、广场、公园、空旷高地等地点,设立气象灾害应急避灾点,设置明确标示,规定紧急转移路线;避险场所要求地势较高、不受山洪和地质灾害影响、交通便利、防雷设施检测合格、能抵御重大灾害性天气的袭击,医疗救治、电力供应、救灾物资均有保障。

(四)信息网络工程

建立气象灾害监测资料实时传输网络;完善国家、省、市、县气象高速宽带网和气象会商系统;完善气象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建立基于GIS的气象灾害决策服务系统;完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平台和防汛抗旱指挥部信息网络工程建设。

(五)应急保障工程

加强应急保障工程建设,完善应急保障机制;充分利用公共突发事件应急平台,实施全程监测预警,提供跟踪气象服务,为应急处置、决策服务提供科学支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