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陇南自然灾害的特点
一、气象灾害的特点
陇南位于秦巴山区、青藏高原、黄土高原三大地形交汇区域,西部向青藏高原北侧边缘过渡,北部向陇中黄土高原过渡,东部与西秦岭和汉中盆地连接,南部向四川盆地过渡,整个地形西北高东南低。西秦岭和岷山两大山系分别从东西两方伸入全境,境内形成了高山峻岭与峡谷盆地相间的复杂地形;由于这种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环境,形成了陇南复杂独特的气候特点。
这种气候特点,其一是冬半年盛行干冷的西北气流,夏半年盛行暖湿的偏南气流,干冷同季,湿热同季,是我国东部季风气候的一部分;其二是气候垂直变化突出;其三是气候水平差异大;其四是气候坡向差明显;其五是地形小气候多样,民间有“高一丈,不一样”“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集四季气候于一时,聚南北生物于一身”之说。因此,造成陇南市气象灾害具有如下一些特点:①发生频率高;②干旱区域性广;③暴雨冰雹局地性和集中性强;④由此引发的次生灾害往往比较重。
一般地,全市暴雨分布很不规律,东西相差比较悬殊,以东南部最多,主要出现在成县、徽县、康县、两当和文县的碧口、蒿坪以东地区,暴雨出现几率较大,占暴雨出现日的80%以上。但是,宕昌、文县、武都山体陡峭的地方,只要气象站有短时十几毫米的降水记录,也会出现泥石流滑坡,造成灾情。而我市降雹的空间分布规律比较明显,基本上西北部多于东南部,并由西北向东南呈递减趋势,全市宕昌县降雹最为多见。春旱,白龙江流域、西汉水流域、徽成盆地出现频率基本相同,为48.6%~51.4%;其中,严重春旱占14.3%~20.0%。春末夏初旱,时空分布不均;白龙江流域出现频率最多,为44%,徽成盆地和西汉水流域出现频率基本相同,为31.0%~33.0%。全市各地伏旱、秋旱,出现频率基本相同,为50.0%~53.6%。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我市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的频率增大,暴雨、山洪、干旱、冰雹等灾害出现的频率也随之增大。气象灾害对我市经济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气象灾害对于农业、林业、水利、环境、能源、交通运输、电力、通讯等高敏感行业的影响度越来越大,造成的损失也越来越重,严重影响着这些国民经济行业的安全运行。
(一)陇南市暴雨灾害的特点
1.暴雨的标准
西北地区是我国降雨量最少的地区,暴雨的气候特征与湿润地区暴雨有较大差别,局地性、短历时暴雨相对较多,日降雨量达到50mm的机会很少。按此雨量定义暴雨,则西北暴雨极少,但实际上经常发生暴雨危害,其原因是西北地区容易出现相对较强的短历时暴雨,短历时强度相当可观,它引起的地面径流沿坡沟地形迅速下泻,常常汇集成局地洪水和泥石流,引发滑坡(这种情况在陇南最为明显)。为此,西北各省区都根据各自的经验重新划定了对当地有影响的强降水日雨标准。许多地方将日雨量≥25mm列为重要天气,或统称为大到暴雨。陇南降雨量在西北地区相对较多,是全省降水最多的地方,也是大雨、暴雨多发的地区;除白龙江上游以外,多数地方出现过大于100mm的大暴雨,而50~100mm的暴雨则更为常见。因而,陇南是全国的暴雨多发区之一,也是大暴雨的西部边缘和暴雨始发地之一,大雨、暴雨以及诱发的山洪、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危害巨大。目前,陇南在分析预报暴雨时仍沿用全国性暴雨日雨量标准(≥50mm/d)。
2.暴雨的时空分布特征
暴雨在我市出现的时间为5月至9月,其中7月至8月是陇南暴雨多发时期,80%的暴雨出现在这一时段。7月和8月出现暴雨的气候概率分别为3.6%和2.75%,占全年暴雨的比率分别为40.2%和30.8%;9月份次之,气候概率和比率分别为1.25%和14.0%;5月份暴雨出现最少,气候概率为0.5%,所占比率仅为5.6%;6月份暴雨的气候概率和比率分别为0.83%和9.3%;5月、6月出现暴雨的气候概率小于1,为夏半年暴雨出现的相对较少期。极个别的暴雨出现在4月份(2002),至于局地性暴雨(几个或十几个乡镇出现短时强降水而造成灾情的情况)在夏半年每年至少都有几次,但由于气象站较稀少,有正式记录的不多。陇南暴雨在空间分布上很不平衡,存在很大差异,逐月分析全市5-9月8县1区气象站1961年到2009年降水量资料表明(如表3-12),在过去49年间,全市暴雨主要出现在东部的成县、徽县、康县和两当,暴雨出现几率较大,占暴雨出现日的80%以上。
3.暴雨的局地性
全市出现区域性暴雨(3站或以上日雨量同时达到暴雨标准≥50mm/d)次数并不太多,且多出现在徽成盆地以及北部的西和、礼县。如7月份,出现大于2站/次的区域性暴雨,有15次出现在这一区域。在地形陡峻的武都、文县、宕昌则很少同时出现过暴雨,单站出现暴雨的次数最多,说明陇南暴雨局地性特征明显。从陇南市防汛办公室提供的灾情表明,陇南宕昌、文县、武都山体陡峭的地方,只要气象站有短时十几毫米的降水记录,则会出现泥石流滑坡,造成灾情。
4.暴雨的强度
暴雨的强度是造成暴雨危害性的主要原因。与国内其他地区相比,陇南暴雨的日平均强度较弱,全市24h最大雨量值在73~181mm之间,约为全国最大雨量值的4%~11%,约为西北地区最大雨量值的17%~31%;1h最大雨量值在37~73mm之间,约为全国最大雨量值的21%~42%,约为西北地区最大雨量值的47%~92%;10分钟最大雨量值约在16~25mm之间,约为全国最大雨量值的29%~47%,约为西北地区最大雨量值的31%~52%。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全市长历时日降水量与国内其他地区相比,强度较弱,明显低于国内水平,在西北地区也相对较弱,但短历时降雨强度与国内水平比较不是十分弱,在西北地区也比较强。这种历时短、强度大的暴雨,在山地面积占90%的陇南最容易造成洪水、泥石流和滑坡等灾害。加之现有测站网比较稀疏,有时不能测得真正的暴雨中心强度,用现有资料还不可能很好地反映降水强度,局地大暴雨甚至特大暴雨的记录均不是气象站观测。如1997年7月6日,水文站和雨量点记录,文县碧口、范坝降雨量分别为216.0mm和208.6mm;康县阳坝1997年7月6日210mm;成县水文站1964年7月20日209.9mm;特别是2000年5月31日宕昌的阿坞、木耳等二十六个乡镇发生局地暴雨,根据陇南市水文局测得31日18时30分至19时20分50分钟降水量为220mm,造成34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1.7亿元。这样的情况在国内也比较罕见,可见陇南短历时暴雨的强度还是比较大的。
(二)陇南市冰雹灾害的特点
1.冰雹的时空分布特征
全市每年从3月起至11月,几乎每个月都出现冰雹,而主要集中在4-8月;此间,降雹次数占总次数的73%,尤以5月、6月为最多,分别占总次数的18.6%和19%,4月次之,占总次数的16.9%。由于地理位置不同、气候特点本身存在差异,各地降雹的峰值月也不尽相同。宕昌、两当的峰值月为4月,文县、礼县为5月,徽县、西和、成县为6月,而武都、康县有两个峰值月,分别出现在5月、8月和5月、7月。全市冰雹初日最早出现在3月19日(宕昌1972),最迟出现在11月13日(宕昌1961)。全市降雹的空间分布规律比较明显,基本上西北部多于东南部,并由西北向东南呈递减趋势。对全市县区做一比较,宕昌县降雹最为多见,其年降雹几率高达93.3%,降雹次数占累年全市总次数的40.1%;两当县最少,仅占总次数的2.5%。
根据冰雹出现的年几率以及平均降雹日数可以绘制出降雹分布的轮廓图。由图不难看出我市冰雹分布的简单规律,这种分布和全区的地貌地形特点也有着较好的对应关系。正如群众所说:“雹打高山,霜杀湾湾。”往往是山区多于川区,寒冷地区多于温暖地区;地形起伏较大的是降雹的相对分散区,而起伏不太大的洼地是降雹的相对集中区,林区沿河川地带多为相对少雹区。
除了降雹的多寡在空间分布上有一定规律外,其出现的时间也有一定的统计规律。从全市降雹情况统计发现,全市各地平均降雹终日日期自东南向西北推迟;宕昌县终日最迟,成县则最早。
2.冰雹的主要源地及其运行路径
根据每年资料统计表明:影响我市的冰雹主要有4个源地:一是位于甘南高原的卓尼县和岷县交界的殷家山一带,二是位于华家岭西南侧的渭源县境,三是华家岭、漳县的绿根山,四是岷县蒲麻乡的蟠桃梁一带。(图40)
图40 陇南市冰雹分布轮廓图
由于冰雹的源地不同,因而其移入我市的路径也就不同,大体上可以将进入我市的冰雹路径按其移入方位划分为两大类:
①西北路
a.源于卓尼和岷县交界的殷家山一带,经岷县西江乡东南向下侵入,宕昌县境内;
b.由渭源县进入漳县,尔后东南下,经武山西南部进入礼县境内。
②北路
b.由漳县的绿根山和岷县蒲麻乡的蟠桃梁一带南移进入宕昌县境内后分两股,一股西北——东南下,影响韩院、好梯一带,经礼县侵入武都县鱼龙、甘泉乡一带;另一股直接南下,侵入武都庞磨、金厂、马街一带。
(三)陇南市旱灾的特点
1.春旱的特点
1)春旱的标准
甘肃省气象局规定:春季4-5月期间,连续两旬降水量偏少5成或以上,且旱段≥15天,为春旱标准。但这主要反映的是该时段气象干旱,由于干旱是长期降水偏少累计形成的结果。因此,为了客观反映我市农业生产实际干旱,我们通过反复分析研究,制定陇南春季旱涝定义如下:
时段为4-5月,公式为:
【CHij=ARij+BRij-CLij-DNij】
式中i=1,2,3,…,为陇南台站数,j=1,2,3,…,r为资料年代,CHij为春季旱涝指数,ARij为上年冬小麦秋播期8-10月的降水相对变率,BRij、CLij分别为冬小麦抽穗、灌浆、成熟生长关键时段4-5月的降水和蒸发的相对变率,DNij为冬小麦从播种到5月31日期间,两场透雨(一日降水量≥10.0mm,或2日降水量≥15.0mm)间最长间隔日数,即最长旱段的相对变率。通过反复分析农业生产实际,调整权重系数,定义春季旱涝标准为:
1级CHij<-0.6为重旱
2级-0.6≤CHij<-0.2为中旱
3级-0.2≤CHij<0为轻旱
4级0≤CHij<0.3为正常
5级0.3≤CHij<0.6为略湿
6级CHij≥0.6为偏湿
即:1-3级为有春旱,4级为正常,5-6级为无春旱。
2)春旱的时空演变特征
历史资料分析表明:陇南白龙江流域、西汉水流域、徽成盆地春旱出现频率基本相同,为48.6%~51.4%;其中,严重春旱占14.3%~20.0%。
白龙江流域历史上最严重的春旱出现在1971年,中心在武都;徽成盆地出现在1966年,中心在徽县;西汉水流域出现在1978年,中心在礼县;全市性最严重春旱出现在1995年,中心在徽县。
半个世纪以来,陇南市区域性春旱,以上世纪60年代后期到70年代为多,80年代偏湿,90年代以来春旱连年出现,并且多为大旱年份。
2.春末夏初干旱灾害的特点
1)春末夏初旱灾标准
甘肃省气象局规定:春末夏初5-6月期间,连续两旬降水量偏少5成或以上,且旱段≥35天,为春末夏初旱标准。但这主要反映的是该时段气象干旱,由于干旱是长期降水偏少累计形成的结果。因此,为了客观反映我市农业生产实际干旱,我们通过反复分析研究,制定陇南春末夏初旱涝定义如下:
春末夏初旱涝时段为5-6月,公式为:
【XHij=ARij+BRij-CLij-DNij】
式中i=1,2,3,…,为陇南台站数,j=1,2,3,…r,为资料年代,XHij为春末夏初旱涝指数,ARij为当年前期4月降水相对变率,BRij、CLij分别为当年春末夏初5-6月降水和蒸发的相对变率,DNij为当年春末夏初最长旱段的相对变率。通过反复分析农业生产实际,调整权重系数,定义春末夏初旱涝标准为:
1级XHij<-1.0为重旱
2级-1.0≤XHij<-0.7为中旱
3级-0.7≤XHij<-0.4为轻旱
4级-0.4≤XHij<0.4为正常
5级0.4≤XHij<1.0为偏涝
6级XHij≥1.0为大涝
即:1-3级为有春末夏初旱,4级为正常,5-6级为无春末夏初旱。
2)春末夏初旱灾时空演变特征
历史资料分析表明:陇南各区域春末夏初旱灾时空分布不均。其中,春末夏初旱白龙江流域出现频率最多,为44%;徽成盆地和西汉水流域出现频率基本相同,为31.0%~33.0%;全市性春末夏初旱出现频率为33.0%。
综合分析,历史上全市性最严重春末夏初旱出现在1966年,中心在徽县。并且全市严重春末夏初干旱存在着10年左右的周期。
3.伏旱灾害的特点
1)伏旱标准
甘肃省气象局规定:伏期7-8月期间,连续两旬降水量偏少5成或以上,且旱段≥15天,为伏旱标准,但这主要反映的是该时段气象干旱,由于干旱是长期降水偏少累计形成的结果。因此,为了客观反映我市农业生产实际干旱,我们通过反复分析研究,制定陇南伏期旱涝定义如下:
伏期旱涝时段为7-8月,公式为:
【FHij=ARij+BRij-CLij-DNij】
式中i=1,2,3,…,为陇南台站数,j=1,2,3,…r,为资料年代,FHij为伏期旱涝指数,ARij为当年前期6月降水相对变率,BRij、CLij分别为当年伏期7-8月降水和蒸发的相对变率,DNij为当年伏期最长旱段的相对变率。通过反复分析农业生产实际,调整权重系数,定义伏期旱涝标准为:
1级FHij≤-1.5为重旱
2级-1.5<FHij≤-0.5为中旱
3级-0.5<FHij≤0为轻旱
4级0<FHij≤0.5为正常
5级0.5<FHij≤1.5为偏涝
6级FHij>1.5为大涝
即:1-3级为有伏旱,4级为正常,5-6级为无伏旱。
2)伏旱时空演变特征(www.daowen.com)
历史资料分析表明:陇南伏期降水变率大,白龙江流域、西汉水流域、徽成盆地伏旱出现频率基本相同,为50.0%~53.6%。
综合分析陇南市半个世纪以来的伏期,20世纪70年代以旱为主,80年代少旱多涝,90年代以后大旱大涝。而历史上,全市性最严重伏旱出现在1997年,中心在武都。
4.秋旱的特点
1)秋旱标准
甘肃省气象局规定:秋季9-10月期间,连续两旬降水量偏少5成或以上,且旱段≥15天,为秋旱标准,但这主要反映的是该时段气象干旱,由于干旱是长期降水偏少累计形成的结果。因此,为了客观反映我市农业生产实际干旱,我们通过反复分析研究,制定陇南秋季旱涝定义如下:
秋季旱涝时段为9-10月,公式为:
【QHij=ARij+BRij-CLij-DNij】
式中i=1,2,3,…,为陇南台站数,j=1,2,3,…r,为资料年代,QHij为秋季旱涝指数,ARij为当年前期8月降水相对变率,BRij、CLij分别为当年秋季9-10月降水和蒸发量的相对变率,DNij为当年秋季最长旱段的相对变率。通过反复分析农业生产实际,调整权重系数,定义秋季旱涝标准为:
1级QHij≤-1.51为重旱
2级-1.51<QHij≤-0.51为中旱
3级-0.51<QHij≤-0.01为轻旱
4级-0.01<QHij≤0.50为正常
5级0.50<QHij≤1.50为偏涝
6级QHij>1.50为大涝
即:1-3级为有秋旱,4级为正常,5-6级为无秋旱。
2)秋旱时空演变特征
历史资料分析表明:陇南白龙江流域、西汉水流域、徽成盆地秋旱出现频率相同,为51.3%。历史上全市性最严重的秋旱出现在1997年,中心在武都。
20世纪半个世纪以来,陇南市秋季旱涝的总体状况是:60年代多涝少旱,70年代多旱少涝,80年代旱涝并举,90年代后多旱少涝。
二、洪涝灾害的特点
从洪涝灾害的发生机制来看,洪涝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区域性和可重复性。如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洪涝几乎全部都发生在夏季,并且成因也基本上相同。
同时,洪涝灾害具有很大的破坏性和普遍性。洪涝灾害不仅对社会有害,甚至能够严重危害相邻流域,造成水系变迁。但是,洪涝仍具有可防御性。人类不可能彻底根治洪涝灾害,但通过各种努力,可以尽可能地减轻灾害的影响。
三、泥石流灾害的特点
泥石流是山区沟谷中,由暴雨、冰雪融水等水源激发的,含有大量的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其特征往往突然爆发,浑浊的流体沿着陡峻山沟高速而下,在短时间内将大量泥沙、石块冲出沟外,在宽阔的堆积区浸流堆积,给人类生命财产造成重大危害。陇南泥石流灾害的特点是:
(一)分布面积大。陇南属全国四大泥石流集中暴发区之一。泥石流分布范围达7个县132个乡(镇),分布面积达13853.52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49.6%。主要分布在白龙江中游(两河口至临江)、西汉水中上游(盐关至毛坝),其次是白水江中下游(石鸡坝至蒿坪)和岷江中下游(官亭至两河口)地带,已查知的泥石流沟道有6230条。
陇南泥石流统计表 表1
(二)季节性明显、暴发频率高。陇南泥石流的暴发主要是受连续降雨、暴雨的激发。因此,泥石流发生的时间规律与降雨时间规律相一致,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一般发生在多雨的夏秋季节。据统计,发生在夏秋季节的泥石流灾害约占全年泥石流灾害的90%以上。泥石流灾害发生频率高,中小泥石流沟每年暴发2-4次,较大泥石流沟4~5年暴发一次。
(三)成片密集分布。泥石流以白龙江和西汉水沿岸最密,白龙江干流两河口至临江,不足200公里的沿江两岸就有泥石流沟1000条,平均每公里5条。最稠密段数武都城附近,在6000米长的江河两岸就有46条泥石流沟。白龙江一级支流中的泥石流发育仅次于干流,分布密度也较大。如北峪河流域面积432平方公里,内有泥石流沟70多条。西汉水中游在长300公里的河谷两岸,有大小泥石流沟4800多条,其中规模大、危害严重的有1000多条。
(四)突发性强、成灾快、破坏力大。陇南暴雨局地性强,加之泥石流沟大多坡面较陡,汇流极快,在短短的一两个小时甚至几十分钟就酿成灾害,泥石流所过之处面貌全非,灾害损失十分严重。例如宕昌2000年5月31日泥石流灾害,据宕昌气象站实测,阿坞乡50分钟最大降水量为110毫米,按降水强度分级属特大暴雨。阿坞乡东部的各条沟暴发泥石流,泥石流水头高度达5米多,沟道两岸数百间房屋被毁,顷刻间被夷为平地,变成“石海”。这次灾害造成34人死亡、受伤183人,经济损失1.7亿元。
四、滑坡灾害的特点
滑坡是指构成斜坡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失稳,沿着坡体内部软弱结构面(带)发生剪切而产生的整体性运动现象,是较为严重的一种山地灾害。滑坡在陇南分布广泛,危害巨大。其特点是:
(一)地域性强,呈带状集中分布。陇南滑坡分布广泛,遍及陇南市8县1区。据调查,全市已查知的滑坡体(包括滑坡群)共有12135处,滑坡分布的区域面积8664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31%。陇南滑坡地域分布不均,主要以集中带状形式分布于白龙江、白水江、西汉水深切河谷地带。据不完全统计,在白龙江河谷及其较大支沟中仅大型深层滑坡就有2000余处。
陇南各县主要滑坡统计表 (表2)
(二)季节性和周期性明显。据资料记载,滑坡一年四季都有发生,但主要发生期一般为4-11月份,且集中期为7-9月。陇南滑坡活动还与降雨周期性变化关系极为密切,灾害性降雨天气是许多滑坡的诱发因素。每年雨季都是滑坡的高发期,多雨年通常也是多灾年。1984年8月3日前后的暴雨期间,西和发生滑坡220处,礼县有180处。
(三)突发性强,危害性大。滑坡作为自然灾害的特殊性之一在于其致灾的瞬间性。一般情况下滑坡体要经过弹塑性变形、微裂变形、匀速变形等能量聚集阶段后才会过渡到加速变形和剧烈滑动阶段,有充足的预警预报时间。但有些滑坡受诱发因素的作用后,立即活动,可在数分钟内完成全部运动过程,致使灾害发生,这类滑坡危害性巨大。1975年7月,武都区透防乡黄土山发生滑坡,瞬间掩埋房屋40余间,死亡22人,其中一户4口之家全被压埋,无一人幸存。1982年7月7日3时35分,宕昌县化马乡(甘川公路367Km至368Km处)发生大滑坡,仅10分钟时间,岷江完全截流,甘川公路被淹,淹没农田800多亩,埋没线路电杆105根,通讯线路中断15小时,淹没三盘子水文站一座,造成1人死亡、1人受伤。
五、地震灾害的特点
(一)具有地质构造背景显著和复杂的特点
陇南地区位于青藏高原活动块体东缘,处在南北强震构造带北段与昆仑—秦岭构造带的交汇复合部位,为南北两侧的龙门山和六盘山晚新生代强烈挤压隆起构造区之间的过渡地带,也是不同方向与不同性质活动断裂之间构造转换的关键地区。
陇南地区在大地构造位置上,跨越了基底和盖层性质、变形强度及后期活动存在明显差异的3个一级大地构造单元区,即祁连褶皱系、秦岭褶皱系和松潘—甘孜褶皱系。处于地震地质较为复杂的区域,从地质构造、历史地震和监测显示,这一地区三角地块的特征较为显著。
总体上看,陇南地区的“主干活动断裂”大致呈北西西向、北东东向、近东西向和近南北向等多组,性质有逆断、左旋走滑和正断。其中,规模较大的断裂有:北西西向的东昆仑断裂东段,该断裂为一条大型左旋走滑断裂,其滑动速率从中段的10~12mm/a到东段衰减为3~5mm/a,断裂晚第四纪活动显著,曾发生过1937年花石峡7级地震和2001年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等,断裂东段则是未来的强震危险地带。
陇南及邻区的“西秦岭北缘断裂”也是本区一条重要的左旋走滑断裂,历史上曾发生过:①前47年陇西6级地震、②公元143年甘谷西7级地震、③公元734年天水7级地震、④1936年康乐6级地震等,是重要的强震断裂带。
“光盖山—迭山断裂”“迭部—白龙江断裂”和“临潭—宕昌断裂”是上述2条边界断裂之间的过渡断裂,也有多次中强以上地震发生,如白龙江断裂东段,前186年发生的武都7级地震。
此外,本区内还有一些规模较大的断裂,如“两当—江洛断裂”“康县—略阳断裂”和“光盖山—迭山断裂”等,是本区不同方向活动断裂之间的过渡断裂或构造转换断裂,晚第四纪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构造活动,具备发生6~7级地震的构造条件,也是本区重要的发震构造带。
陇南区域现代活动性构造体系范围,以及岩石性质引发地震、受控于地震状况,还不是十分清楚。目前仍然依据历史地震的分布来定性受控区域活动构造。研究显示,陇南区域的破坏性地震主要与北北东向构造带密切相关,是主要的活动构造和控震体系。现今地貌活动上,主要反映出:(一)松潘—平武;(二)文县安昌河—武都;(三)武山—舟曲;(四)天水—礼县。
本区北东东向的断裂主要有:“礼县—罗家堡断裂”“哈南—青山湾—稻畦子断裂”“两当—江洛断裂”等。上述断裂新活动的地质地貌表现较差,但是地震活动强度大,发生过2次8级大地震,其中“礼县—罗家堡断裂”,即是1654年天水南8级地震的发震断裂;“哈南—青山湾—稻畦子断裂”,则为1879年武都8级地震的发震断裂。
(二)具有历史和现今地震活动强烈活跃的特点
陇南及邻区的地震活动具有频度高、强度大的特点。有历史地震记载以来,迄今共记录到MS≥4.7地震46次,其中8.0级地震2次,7.0~7.9级地震4次,6.0~6.9级地震12次,5.0~5.9级地震24次,4.7~4.9级地震4次,最大地震为1654年7月21日甘肃天水南8.0级地震,以及1879年7月1日甘肃文县北武都南8.0级地震。
陇南是中国大陆地震活动最为强烈的地区之一,历史地震活动非常频繁,其活动的主要特征是集中性很高。因地处青藏高原东缘南北地震带中北段,地震活动在空间上多集中在本区域的东南部,大致沿区域主干活动断裂分布。
1.陇南及邻区750年以来M≥3.0级地震活动分布图(图41)
图41
2.甘肃东南部陇南及周边6级以上地震时空分布图(图42-45)
图42
图43
图44
图45
(三)“5·12”四川汶川强震对陇南破坏的显著特点
一是由于距离近,破坏程度严重。陇南市距离汶川震中300公里,距离北川县180公里,受灾最近区域距离汶川震中仅200公里,距离北川县仅100多公里,造成陇南一区八县全面严重受灾。由于本次地震属于浅源地震,震源深度约为14公里,造成的破坏相当严重。(图46)
图46
二是由于房屋抗震设防能力差,造成房屋破坏普遍严重。陇南山区由于经济条件较差,乡村民用房屋以砖木、土木房屋为主,抗震能力差,而这次地震我市烈度达8度到9度,大大超出该地区建筑抗震设防标准。因此,造成了大量房屋、特别是临近震中的房屋严重倒塌或损毁。
三是由于山地放大作用,导致山区受灾严重。陇南山地面积较大,构造地形复杂,很多村庄建于山坡地带,或有断层的滑坡体上,加之土质结构差,粘度小,破坏程度被放大。以武都区蒿坪村为例,该区基本烈度为8度,但由于该村建于山坡地带,地震强度被显著放大1度左右,导致村里房屋大多倒塌。从全市总体受灾情况看,高山、半山、断层滑坡体灾情重,建于半山坡、断层滑坡体和山顶上的房屋大部分被严重毁坏。
图47
图48
四是由于山地次生灾害频发,加重了灾区受灾程度。发生地震后,山体大块崩塌,或山体松动。加之灾区又多阵雨天气,造成大量的边坡垮塌,诱发了频繁的滑坡与泥石流,导致道路损毁或堵塞,交通不便,加重了灾区受灾程度。(图46)
五是由于余震不断,导致灾情被进一步加剧。主震后,余震频繁,震级较大,致使灾区出现裂缝的居民房屋倒塌;受损的水利工程、交通道路、电力设备、网络通讯等基础设施灾情加剧,不能正常使用。
六是由于强震余震造成的安全隐患较多。地震造成不少民房出现倾斜、裂缝,成为危房;生命线工程遭到破坏;城乡大面积校舍和部分企事业单位办公楼、厂房出现不同程度坍塌和裂缝;一些企业的高大建筑物出现断裂、错位、倾斜,存在的安全隐患较多,滑坡体、危险体多,排除安全隐患的任务相当艰巨。
六、生物灾害的特点
一是陇南生物灾害呈多样性且部分生物灾害危害严重。陇南市由于特殊的地理生态环境条件,生物灾害种类多且危害严重。粮食作物常发危害病虫害有32种,蔬菜上常发危害病虫害有30多种,果树主要病虫害有10多种。典型者如:小麦条锈病大流行,发病田减产达50%以上,甚至绝收;2011年,全市马铃薯晚疫病发生面积达69.3万亩,减产达35000吨。2011年,全市主要病虫草鼠等有害生物发生面积达862万亩(次)。
二是极强的区域性。例如:小麦条锈病菌在陇南既能越冬又能越夏,从而形成完整侵染循环,故陇南被称为锈病的“窝子”,也是全国小麦条锈病的“策源地”。
三是治理的艰巨性。由于陇南生物灾害本身的多样性,加之我市经济文化比较落后,致使治理有害生物在陇南显得十分艰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