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科学研究陇南重大自然灾害

科学研究陇南重大自然灾害

时间:2023-11-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科学认识自然灾害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序二)陇南市市长孙雪涛从科学角度严格地讲,山洪、泥石流乃至于地震等都是一种正常的自然现象,其发生发展都有内在规律,不以人类的意志而转移。在认识自然灾害规律,总结防范自然灾害经验方面,陇南人民是有发言权的。我们衷心希望通过本书的发行和普及阅读,进一步增强全市干部群众的防灾减灾意识,切实提高我们防灾减灾工作的能力与水平,不断促进和推动陇南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科学研究陇南重大自然灾害

科学认识自然灾害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序二)

陇南市市长 孙雪涛

从科学角度严格地讲,山洪泥石流乃至于地震等都是一种正常的自然现象,其发生发展都有内在规律,不以人类的意志而转移。如果没有伤害到人类和造成财产损失,也可以说没有构成自然灾害。从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来看,我们经历了敬畏、顺应自然到征服、改造自然,再到今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理念阶段。只有确立了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才有助于人类趋利避害;特别是有助于约束人类不合乎科学规律的任意改变自然的行为,从而有效地保护人类自己,促进人类文明和谐、健康、持续发展。

陇南山大沟深,地形地貌复杂,生存空间狭小,自然灾害易发多发。根据现有正史和方志记载来看,陇南历史上发生的每次重大自然灾害,都对陇南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了严重损失,深刻影响和制约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无论是发生于1837年(清道光十七年)的岷县大地震和1879年(清光绪五年)的武都特大地震,还是发生于1984年8月初的武都城区洪涝灾害、2008年的“5·12”特大地震、2010年成县“8·12”特大暴洪灾害,都给陇南人民留下了挥之不去的阴影。面对易发多发的自然灾害,陇南人民深刻吸取历史教训,在战胜自然灾害的艰难历程中,不断回顾历史、总结经验、认识规律,逐渐从消极应对、被动应付走向了主动研究、科学预警、有效预防,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轻灾害所造成的损失。

特别是近年以来,陇南历届党委、政府积极顺应自然规律,把保护生态环境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带领全市各级组织和人民群众积极应对和防范各类自然灾害,有效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实践证明,加强应对自然灾害知识的科普宣传,强化科学预警和预防机制建设,是实现有效预防自然灾害、减轻灾害损失的基础工作,而把生物措施、工程措施与现代科技措施相结合,是有效预防和应对自然灾害的重要手段。(www.daowen.com)

纵观人类历史,自然灾害的发生,虽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防范和应对自然灾害却有规律可循。千百年来,人类从捕鱼狩猎、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文明,到分族而居、春耕夏种、秋收冬获、固守家园的农业文明;从发明火车、劈山开矿、煤炭工厂的工业文明,到汽车飞机、高楼大厦、信息时代的都市文明;在寻求生存和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人类必然与自然界发生各种各样的关系,不可避免地会对自然环境造成破坏和影响。尤其是人们无限度地开垦田地、削山探矿、毁林开荒、破坏植被等违反自然规律的行为,是导致暴洪、泥石流、干旱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重要原因;而人类毫无节制地贪图现代科技所给予人们的安逸享受,人口剧增、都市膨胀、浪费能源、超量排放等行为,则是造成温室效应酸雨、全球变暖、冰川消融、冰架坍塌、海平面上升、灾害气候日益频繁的直接原因。因此,认识规律、遵循规律是我们有效防范自然灾害的重要前提,敬畏自然、尊重自然,是减少自然灾害发生的必然要求。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在认识自然灾害规律,总结防范自然灾害经验方面,陇南人民是有发言权的。金林和天佑同志长期在基层工作,多次经历了发生在本地区的地震、泥石流、暴洪等自然灾害,多次积极参与了防范、应对各种自然灾害的艰辛斗争,他们通过亲身经历、认真思考,从切实提高防灾减灾工作能力与水平,有效降低重大自然灾害所造成的人民生命财产损失的目的出发,在全面梳理历史记载、深入研究各种自然灾害的特点和成因的基础上,经过两年时间精心编撰的《陇南重大自然灾害研究》一书,在大家的期待中终于出版了;这不仅是我市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要收获,也是对于我市重大自然灾害历史的一次深度总结;对于宣传普及自然灾害常识,深化市情认知,推广科学预警成果,指导人们有效预防重大自然灾害,都将大有裨益。我们衷心希望通过本书的发行和普及阅读,进一步增强全市干部群众的防灾减灾意识,切实提高我们防灾减灾工作的能力与水平,不断促进和推动陇南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是为序。

2012年8月6日于武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