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区域合作的基础性框架
一、区域合作与竞争
(一)国外文献综述
1.区域合作:以分工和贸易为基础的研究
对区域合作的最早研究源于对国家和地区间分工和贸易合作的研究。亚当·斯密以分工可以促进劳动生产力为逻辑起点,进而分析了国家间的分工模式,认为各国可利用在生产某种产品上的绝对优势来进行专业化生产并用以交换其他产品,从而增进双方利益,这就是绝对优势理论。大卫·李嘉图在斯密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比较优势理论,他将地域分工的基础扩展到地区间存在的成本相对差异,他认为各地区可以利用在不同产品生产上的比较优势进行地域分工,并各自从中获利。20世纪初,赫克歇尔和俄林的资源禀赋理论提出了新的观点。该理论把地域分工、区域贸易、生产要素禀赋三者紧密结合,认为导致产品比较成本差异的关键是各地区拥有的要素资源比例不同,各地区应集中生产密集使用本地区相对丰裕要素的产品,并且通过国际贸易实现双方共赢。波斯勒提出的技术差距理论认为,技术实际上是一种生产要素,并且实际的科技水准一直在提高,但是在各个国家的发展水平不一样,这种技术上的差距可以使技术领先的国家具有技术上的比较优势,从而出口技术密集型产品。随着技术被进口国的模仿,这种比较优势消失,由此引起的贸易也就结束了,由于技术变动包含了时间因素,技术差距理论被看成是对H—O理论的动态扩展。艾萨德的要素替代理论认为,在分析区域生产优势时,不能简单地按统一的成本项目进行比较,必须按各区域最佳投入组合方式计算出的成本进行比较。在要素可替代的情况下,比较优势由要素边际替代率和各种要素在不同地区的价格共同决定。该理论特别适用于研究发展水平和收入水平相近,结构类似的区域间的分工合作问题。保罗·克鲁格曼提出的规模经济贸易理论认为,规模收益递增为国际贸易直接提供了基础,当某一产品的生产发生规模收益递增时,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单位产品因成本递减而取得成本优势,由此导致专业化生产并出口这一产品。在同行业产品间贸易条件下,比较优势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规模经济,二是产品差异化。
2.区域合作:以投资为基础的研究
由海默最早提出的垄断优势论认为对外投资是由资金优势、技术优势、规模优势、组织管理优势和信誉和商标优势决定的,他强调内部规模经济深化横向一体化的优势,外部规模经济强化纵向一体化的优势。垄断优势是开展国际投资的必要主观条件。雷蒙·弗龙从动态角度,提出了“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产品生命是指市场上的营销生命,产品和人的生命一样,要经历形成、成长、成熟、衰退这样的周期,而这个周期在不同技术水平的国家里,发生的时间和过程是不一样的,其间存在一个较大的差距和时差,正是这一时差,表现为不同国家在技术上的差距,它反映了同一产品在不同国家市场上的竞争地位的差异,从而决定了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变化。为了便于区分,弗农把这些国家依次分成创新国家(一般为最发达国家)、一般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该理论将跨国公司建立在长期技术优势基础上的对外投资过程分为四个阶段:第一,新工艺、新产品初始阶段;第二,产品生产成熟阶段;第三,对外直接投资代替出口的过渡阶段;第四,对外直接投资的产品返销国内阶段。邓宁提出的国际生产折中理论认为,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具体形态和发展程度取决于三方面优势的整合结果:第一,若外国企业想要在另一国家进行生产,与当地企业竞争,必须拥有所有权优势(又称企业优势、垄断优势、竞争优势等),而且这些优势足以补偿国外生产经营的附加成本;第二,企业对其优势进行跨国转移时,必须考虑到内部组织和外部市场两种转移途径,只有当前者所带来的经济利益较后者大时,对外直接投资才可能发生;第三,区位优势,即企业把在母国生产的中间产品从空间上转移到别国,并同该国的生产要素或其他中间产品结合以后,能够获得最佳利益时,才会在国外进行投资和生产。国际生产折中理论对跨国公司的运作有指导作用,它促使企业领导层形成更全面的决策思想,用整体观念去考察与所有权、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相联系的各种因素,以及其他诸多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可以减少企业决策上的失误。小岛清提出的比较优势论从宏观经济因素入手,认为对外直接投资应该从投资国已经或即将陷于比较劣势的产业,即边际产业依次进行。比较优势理论突出了以下三方面内容:第一,摒弃了“市场不完全竞争”的观点,提出了从投资国的具体情况出发,据以制定切实可行的对外投资策略。第二,摒弃了“垄断优势”的观点,强调了比较优势的原则,继续维护传统的国际分工原理。第三,摒弃了“贸易替代型”的观点,提出了“贸易创造型”的发展战略。
3.区域合作:基于新视角的研究
随着区域合作领域的不断扩大,区域合作内容的不断丰富,区域合作理论也不断得到丰富和扩充。理查德·库拍首次阐述了相互依赖理论。该理论认为,相互依赖是二战后国际关系的发展趋势,这种依赖是双方间的传递,而不是单方向的。一国的经济增长将会导致其与其他国家或国际关系敏感性的增强。各国之间相互依赖缘于三个方面:一是政治军事力量制衡,二是经济技术的发展使各国都具备了各自的特殊优势,三是一系列世界范围内的重大问题必须由世界各国共同面对。上述研究虽然是针对国家提出的,但其中的第二条和第三条完全适用于国内。新要素学说丰富和发展了生产要素禀赋论,其中舒尔茨提出的人力资本学认为,劳动力实质上是一种不同质的生产要素,当人们通过对劳动力进行投资,使一定量的资本与劳动力结合,就会使劳动力质量升华,从而产生出一种新要素—人力资本。人力资本的形成主要来自教育投资和卫生保健投资。经济欠发达国家之所以落后,根本原因在于人力资本的匮乏而非物质资本的短缺。弗里曼首次提出了国家创新概念。此后,纳尔逊、佩特尔和波特等经济学家又从不同的角度进一步深化和丰富了国家创新系统理论。国家创新系统是指有利于促进一个国家研究开发、引进、运用、扩散各种新技术的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机构所组成的网络,以及与此相关的一系列国家制度。经过不断发展,该理论已成为集企业、大学研究机构、知识流动、中介机构和政府五大要素为一体的综合系统理论。
(二)国内文献综述
1.区域合作:对合作内容的研究
孙久文、叶裕民(2003)将经济合作分为四个主要方面,分别是工业贸易合作、资金合作、劳务合作以及科学技术合作。其中工业贸易合作包括生产合作和加工贸易合作,资金合作包括直接投资合作和间接投资合作,劳务合作包括纯粹的劳务贸易、信息咨询业务和旅游业合作,科学技术合作包括科技研发合作、技术贸易合作和技术转让与技术援助三大类。张可云(2005)提出未来区域合作的主要工作有四方面:第一,完善并加强对区域合作的管理,特别是加强区域管理方面的法律建设;第二,强化企业主导型区域合作,政府主导型合作要让位于企业主导型合作;第三,通过多层次的合作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政府要为企业跨区域活动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第四,通过城市扩散带动区域整体发展,重视城市圈与经济带的发展。张秀生(2007)总结出区域合作的内容包括四个方面:第一,基础设施开发合作,即发达地区通过资金和技术参与落后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合作;第二,自然资源开发合作,即发达地区提供资金和技术帮助落后地区开发资源,进而提供产品到市场销售的合作;第三,智力开发合作,即发达地区的师资力量、人才的办学优势与落后地区潜在的、庞大的教育市场的合作;第四,经济技术开发合作,即在高新技术产业化、企业品牌创造、技术改造等方面,区域间开展灵活多样、互惠互利的经济技术合作。
2.区域合作:对合作模式的研究
上海财经大学区域经济研究中心(2003)的报告中,将中国区域合作模式从宏观上分为大都市经济圈的区域合作模式和东西部区域经济合作模式。其中大都市圈合作模式分别介绍了长江三角洲地区合作、珠江三角洲地区合作和环渤海湾区域合作三种模式。东西部合作模式中介绍了流域经济一体化模式、工业园区合作模式和宁夏华西村合作模式。龙永等(2004)的研究针对西部资源跨区域合作问题,认为合作模式的具体形式有:一是以项目为核心,采取BOT(建设——经营——转让)模式进行合作,政府做好技术经济分析,然后面向国内外企业公开招标;二是发挥税收和其他经济或政策杠杆作用,引导其他地区的资金、技术、高级人才向西部资源地区流动,在增值税、营业税、所得税方面给予优惠或减免,延长税收优惠政策期限;三是有效运用资本市场,在资本市场上筹措资金,加大企业改制重组力度,促进更多企业上市,形成“资金——技术——人才”的良性循环;四是在存量合作方面,采取非资本合作模式,例如采用租赁方式将西部资产存量转让于东部等地区生产使用。
3.区域合作:对合作发展趋势的研究
李世华(2006)认为,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区域合作将加快发展,其主要发展趋势有四个方面。一是区域合作朝着长期稳定的方向发展,区域之间必然在产品的生产和开发,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新技术的开发和利用以及资金、人才等方面,通过协议或合同形式,建立起长期的、较紧密的稳固合作关系。二是区域合作向多方位、多形式方向发展,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包括区域之间进行经济联系和联合,实现生产要素在更大范围上结合。三是区域合作向名优产品聚集,向产品系列化方向发展,合作区域为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必然向名优产品生产的区域聚集,组成强有力的经济联合体。四是区域合作向科技型方向发展,区域合作逐步由物资联合、协作向生产和科研合作方向发展,科研单位与生产经营单位广泛结合,推动“科技——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丁导民(2007)在研究新时期区域合作中提出了区域合作的三个趋势:一是区域组织的品牌化,区域组织将走突出特色、打造品牌、提升形象的道路;二是区域组织合作的专业化,区域合作将走向专业部门的专项对接合作;三是区域组织合作的规范化,成立规范的专业协调机构,形成统一有效的推进机制。张秀生(2007)认为中国区域合作将有以下三方面的发展趋势:第一,加入WTO后,国际市场国内化、国内市场国际化的趋势进一步明显,必然促使各地内外开放的深化,新一轮中国区域经济合作将大规模推进,在扩大地区之间开放领域和开放程度基础上的全方位、多层次的区域合作全面铺开,区域一体化步伐有所加快。第二,企业成为区域经济合作的主体,跨区域的产业集团化发展趋势加强。尤其会发展五种类型的企业集团:一是以贸易为主、多种形态相结合的综合型商社式企业集团;二是以制造业为主的跨国公司式企业集团;三是以金融业为主的融资型企业集团;四是以国际级高新技术开发区为依托的科技型企业集团;五是以交通运输业为主的物流型企业集团。第三,区域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加快,区域合作格局逐步由垂直型向水平型转变。沿海地区将向技术和资金密集型方向发展,中西部则在发展劳动和资源密集型工业上有较大优势。
(三)对国内外文献的评价
1.对国外文献的评价
以分工和贸易为基础的地区合作理论,从斯密开始,经李嘉图、俄林、波斯勒等发展,对贸易的动因有了较为完整的描述,他们所阐述的不同地区间分工合作以及贸易的基础因素,如今仍然能有力的解释区域间的某些合作现象,因此对研究一国内部特别是资源优势明显的区域间合作仍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但从严格意义上看,它并非现代意义上的区域合作理论。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为国家和地区之间进行经济合作提供了更广泛、更有力的理论解释,特别是对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和国际技术转移三者的选择问题的研究和对边际产业转移的研究,对区域合作的模式、类型、内容等有着广泛而深入的影响,这些也成为研究区域合作问题的重要参考资料。但这些理论过于强调区域间的资金合作,过于强调投资的意义,而忽略了区域合作的广泛性。新时期所产生的相互依赖理论和人力资本理论等新理论,对新时期要素的内涵进行了充分的挖掘,它们更加强调知识、技术和创新在区域合作中的重要作用,为区域合作中的知识、技术合作提供了有益借鉴。
2.对国内文献的评价
研究区域合作内容的文献,有些从政府、组织和企业的角度进行分类,有的从贸易、资金和技术的角度进行分类,虽然他们所论述的角度各有不同,但基本上包含了区域合作的主要方面。但这些研究大多为宏观层次的研究,即在国家层次上的区域合作,而忽视了一个国家内的小区域合作。对区域合作模式的研究,有的分析了东部地区的区域合作模式,有的借鉴了国外的区域合作模式,这些模式虽然对区域合作有着良好的启迪作用,但没有把已有的成功的区域合作模式与正在积极探索区域合作的地区的实践结合起来。对未来区域合作趋势的分析文献,在总结当代区域合作的基础上,结合区域合作的新理论,认为未来区域合作中合作领域广、技术含量高、品牌效应强等特点将更加突出,这是符合未来区域合作的发展规律的。
(四)竞争是自然界演进的动力,也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源泉
1.竞争的含义和竞争的发展
竞争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或群体在一定范围内,为了夺取其所共同需要的对象而展开较量的过程。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竞争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中。举手投足,放眼四周,竞争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在自然界,动物间的“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植物界的争水分、争阳光、争养料都是竞争。在人类社会中竞争更是表现得多姿多彩:商品供求、学术争鸣、艺术表演、体育竞技、政府选举、军备竞赛、求职应试、科研创新……这些活动无一不是有强烈的竞争性。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部竞争史。从人类社会诞生的那天起,人类为了谋取生存,就一直存在着竞争。人类社会的历史本身就是一部竞争史,竞争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前进。
在原始社会,由于人类尚处在一种“自然状态”,即“直接的、单纯的、动物的存在”(黑格尔.历史哲学.上海世纪出版集团,1999.)还未摆脱动物的本能,因而其行动在很大程度上受着生物本能的驱策和制约,往往难以节制自己的欲望,难以对自己的行为进行理性思考和道德的约束,所以原始社会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仍是一种生存竞争。这种竞争如同生物界的生存竞争一样,是一种弱肉强食的野蛮竞争,但它却使强者得到更多的生存权利,从而使提升后代的整体竞争能力有了可能,进而推动了原始人的不断进化和原始社会的发展。
从原始社会末期的父系氏族公社时期开始,随着部落、部落联盟、国家的形成和发育,大大小小的集团为了争夺本身的利益而进行暴力的竞争。整个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朝代兴亡、战火迭起,竞争的侧重点在于铁血战火、权力之争,竞争异常激烈,血雨腥风。但由于这一阶段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商品经济不发达,产品交换的范围较狭小,加之封建社会的城市中各种手工业者通过多种途径限制外来的竞争者和本地从业人员间的相互竞争,因而经济竞争有一定的萌芽但却未得到充分发展。
到了资本主义社会,自然经济被商品经济所取代,因此竞争的侧重点由权力之争转向经济的竞争。经济竞争极大地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就其发展阶段而言,这种竞争迄今为止主要经历了自由竞争和垄断竞争两个阶段。自由竞争是资本主义制度下以资本在各企业或各部门之间可以自由转移为特征的竞争,主要是从18世纪后半期到19世纪70年代。在自由竞争阶段,资本家共同按照平均利润的原则来剥削和瓜分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19世纪70年代起,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发展到顶峰,并开始向它的最高阶段——垄断竞争过渡,到20世纪初,这一过渡初步完成。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虽然仍存在着竞争关系,但垄断限制了自由竞争,这时的竞争是垄断凌驾其上、与之并存的竞争。资本主义激烈的经济竞争促进了其经济的迅猛发展。正如新自由主义学派的经济理论家路维德希·艾哈德(前联邦德国的经济部长、总理)所言:“竞争是获致繁荣和保证繁荣最有效的手段,只有竞争才能使作为消费者的人们从经济发展中受到实惠。”
在社会主义社会,经济竞争也占主体地位,它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展开的竞争。社会主义竞争不仅不同于小商品经济条件下的竞争,也不同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的竞争。由于社会财富已为人民所有,因此在竞争中整个社会财富可以合理地、充分有效地被使用。国家可以通过计划、经济、行政和法律的手段加强宏观调控,从而大大减少盲目竞争造成的企业利益的损害和社会资源的浪费,达到微观经济利益和宏观经济效益的统一。社会主义竞争是在国家政策和法令允许的范围内进行的,它既受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和国民经济规律的制约,又受国家经济法规体系的约束,这就要求竞争各方在谋求各自利益时,不能以不正当手段侵害国家利益和其他企业、个人的利益。
2.竞争的要素
一般意义上的竞争通常由竞争者、竞争目标、竞争策略和竞争场四个要素组成。
竞争者指的是参与竞争的主体。任何一种竞争都是在竞争者之间进行的,竞争的展开和终结,竞争的胜败和竞争的强度等都取决于竞争者。竞争者必须有两方或两方以上才能成立,因为若只有一方参与,就没有对手,也就不存在竞争。不同的竞争中竞争者的含义是不同的,少则一个人,多至一个团体、一个企业,乃至一个国家,只要是为了某个共同的目标和利益参加竞争的,我们都可将其视为一个竞争者来对待。通常情况下,竞争要素中的竞争者还必须是一个完整的竞争者,即竞争者应是一位思维健康、善于选择最佳行动路线的理性的决策者,同时拥有一定的竞争实力,也即在一定的范围内、一定程度上能自由地制定及选择自己的行动策略。在竞争中,如果竞争的一方没有制定、选择竞争策略的自由和权利,也缺乏实施这些策略的实力,那么他在竞争中必然失败,我们也不能将之称为竞争者了。
竞争目标是指竞争者的竞争行为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也是诱发竞争动机的外部条件,是竞争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竞争目标在竞争中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竞争者首先为自己的竞争行为预先设定一个明确的目标,并根据这个目标来指导和调节自己的竞争行为,从而使自己的行为结果达到或接近这个目标。因此,竞争目标是竞争活动的依据,制定一个正确的竞争目标,是人们参与竞争的首要问题。竞争目标也是指引人们奋进的航标,它为竞争参与者指明了一定时期内总的竞争方向和任务,使人们在复杂、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看清航向,循标前进。竞争目标更是保持竞争者行动一致的旗帜。在群体竞争中必须有一个统一的目标来规范和约束每一个竞争参与者的行为,使整个群体都朝着一个既定的目标前进,竞争目标还是控制和调节具体竞争行动的尺度。人们的竞争行动是否偏离方向,是否达到目标,都要有竞争目标这个尺度来检验和度量。竞争目标对竞争者行为的上述调节作用,要求每一个竞争者在竞争活动中应正确地选择竞争目标,而适度地选择竞争目标则关系到竞争的强度。对竞争参与者而言,竞争目标的选择必须是有挑战性的,也即对自己而言必须是要有能力,但要经过努力才能实现的目标,对竞争对手而言则是应该能够诱导它参与竞争的目标。因此,在选择具体的竞争目标时,必须详细了解和研究竞争双方的优劣势和竞争实力,并充分考虑竞争环境这一客观因素的制约。
竞争策略是指竞争者针对竞争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所制定的相应对策和决策。制定正确的竞争策略是竞争者在既定的内外部条件和制订正确的竞争目标后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竞争者要在竞争活动中取胜,一定要有正确的竞争策略。竞争策略的成功是最大的成功,竞争策略的失误是最大的失误。竞争的胜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策略制订的质量及策略选择的质量。制订正确、完整的竞争策略,首先应有明确的竞争目标,其次要对竞争中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充分的估计和分析,并相应制订出一系列对应决策。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迈克尔·波特在他的经典著作《竞争战略》中指出,产业资本家在制订正确的产业投资竞争策略时,要充分考虑以下五种竞争作用力:第一,进入威胁。进入威胁的大小又取决于以下因素:一是进入壁垒,主要存在着规模经济、产品歧异、资本需求、转换成本、获得分销渠道、与规模无关的成本劣势和政府政策七种壁垒源;二是预期的报复,即潜在的进入者对现有竞争对手的反击预期也将对进入的威胁产生影响,并会因此扼制进入;三是进入扼制价格,即当进入者设想其克服结构性进入壁垒及承受遭到报复的风险时的代价恰好为进入带来的(进入者所预测的)潜在报酬所平衡时的现行价格结构,如果现行价格水准高于进入扼制价格,则进入者将预计其通过产业侵入可获得平均水准以上的利润,这时就将会出现进入;四是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进入壁垒的特点,如进入壁垒会随条件的变化而变化,有此竞争者具有某些资源使其在克服壁垒时所付出的成本比其他进入者少,等等;五是进入壁垒的经验与规模。上述五种因素共同构成了影响竞争强度的第一种竞争作用力。第二,现有竞争对手间争夺的激烈程度。它又受下列因素的影响:众多的或势均力敌的竞争对手、产业增长的快慢、固定成本或库存成本的高低、歧异或转换成本的丰缺、大幅度增容的代价、形形色色的竞争对手、战略利益大小、退出壁垒的大小,等等。第三,替代产品的压力。应当引起极大重视的替代品包括:一是具有改善产品价格、性价比从而排挤原产业产品的趋势;二是这些替代产品是由盈利很高的产业生产的。第四,买方砍价实力。如果出现如下情况,某一买方集团就是强有力的:一是相对于卖方的销售量而言,购买是大批量的和集中进行的;二是买方从产业中购买的产品占其成本或购买数额的相当大一部分;三是从产业中购买标准的或非歧异性产品;四是买方转换成本低;五是买方赢利低;六是买方采取后向整合的现实威胁;七是产品对买方产品的质量及服务无重大影响;八是购买者掌握充分的信息。第五,供方砍价实力。具有下述特点的供方集团将更强有力:一是供方产业由几个公司支配,且其中集中化的程度比买方产业高;二是供方在向某产业销售中不必与替代产品竞争;三是该产业并非供方集团的主要客户;四是供方产品是买方业务的主要投入品;五是供方集团的产品已经歧异化或已建立起转换成本;六是供方集团表现出前向整合的现实威胁。上述五种竞争作用是竞争者制定正确的竞争策略时应深入分析的因素,也是制定竞争策略的出发点和基础。
竞争场是指竞争者展开较量的舞台,也就是竞争者活动的空间和范围。竞争场之所以成为竞争的要素是因为只有进入竞争场里的竞争者,才能参与竞争。而对那些想参加竞争,但却因主客观条件不具备的潜在竞争者来讲,只有他们从竞争场外进入竞争场内,才能成为真正的竞争者。从不同的角度来看,竞争场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一是开放型竞争场和封闭型竞争场。开放型竞争场是指竞争者进入或退出都比较自由,客观上没有多少进出障碍,这样可以达到动态平衡,从而实现适度竞争,有利于竞争向健康方向发展。封闭性竞争场的进出并不自由,且人为设置了许多障碍以阻止竞争者的进出,从而很难实现动态平衡,并导致竞争不足或竞争过度,甚至造成垄断。二是有秩序竞争场和无秩序竞争场。有秩序竞争场是指竞争场内的各项规章制度比较齐全,竞争者在竞争场里的活动受到有关规章制度的约束,因此竞争就有可能健康、文明地进行。无秩序竞争场是指竞争场的规章制度不健全或根本没有,竞争者的活动没有规章的约束,这样常常会出现破坏性的野蛮竞争。三是大竞争场和小竞争场。由于竞争目标有大小之分、整体与部分之分,因此参与争夺大目标、整体目标而进入的竞争场是大竞争场,它风险大、难驾驭,同时对竞争者而言有更大的刺激性。反之,与大竞争场相对的则是小竞争场。
上述构成竞争的四个要素中,竞争者是策略的制订者,以获得最大利益值作为竞争的目标,并以此为准绳作出抉择。竞争目标源于竞争者的需要,是竞争者行动的方向。竞争策略则是竞争者为达到竞争目标运用的手段和工具,是竞争的表现形式。竞争场是竞争者为实现竞争目标而展开竞争活动的空间和范围。在四个要素中,竞争者是竞争的核心,没有竞争者就无所谓竞争目标、竞争策略和竞争场。当然只有竞争者,没有其他三个要素,也展开不了竞争,这四者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整体。
3.竞争的作用和竞争规则
竞争的本质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也是竞争活动遵循的一条普遍规律。竞争的这种优胜劣汰的根本属性使它既是一种激励机制,又是一种淘汰机制。作为激励机制,它使竞争获胜者实现竞争目标,相应的需求也得到满足。作为淘汰机制,它使竞争失败者失去竞争目标,需要得不到满足。正是在竞争这种获胜奖赏的刺激和失败淘汰的压力下,才迫使社会成员不断进取,奋力向前,超越他人,从而最终融汇成社会进步的巨大浪潮,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因此,竞争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社会进步之母,特别是公平的、文明的竞争对于推动社会发展有巨大的作用,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能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人尽其才。竞争的环境和竞争行为对人的潜能的发挥、良好品质的形成和人才的成长,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首先,竞争有利于造就人才。在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下,竞争者要生存、胜出,最终实现自身的价值,就必须下苦功,勤学苦练,努力提高自己的素质,从而增强其竞争力。其次,竞争有利发现人才。在竞争场上的角逐中,能取胜的必定是竞争力强的一方,因此,通过公平的竞争,就能发现和鉴别一批真正具有竞争力的竞争者。再次,竞争有利于人才的择优使用。通过竞争,能发现竞争者的长处和短处,从而做到扬长避短、人尽其才。二是能推动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在经济领域中,公正、公平的竞争迫使生产者千方百计降低产品的成本,提高产品的质量,改善产品的服务,不断创新,以提高生产的效率和效益,从而使社会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和最佳的配置,促进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三是能促进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文化的不断繁荣。在公正、公平的竞争环境中,先进的技术、科学的理论能迅速被社会所承认、接受,因此新技术、新知识、新的理论就能层出不穷,在实践中还十分有利于文化艺术的推陈出新和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从而促进文化艺术工作者不断创造新的艺术珍品,达到繁荣文化事业的效果。四是能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由于竞争能促使竞争的参与者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因此竞争能提高整个群体素质和战斗力。而群体之间的竞争,又有利于加强群体内部的团结,增强群体的内在凝聚力,从而使群体的合力和竞争力进一步提高。无论是群体内竞争,还是群体间的竞争,还能产生一种社会标准化效益,即获胜的部分竞争者会逐渐形成一种为他人学习和模仿的社会标准,从而带动和引导人们的行为。总之,竞争能提高群体的战斗力,促使群体的结构、组织和内部运行机制向好的方面转化。各种不同形式、不同规模和层次的竞争,成为整个人类社会进步的基本动力。
从上面的论述中不难发现,竞争的作用是十分巨大的,但并非所有的竞争都能发挥上述作用。一切不公平的竞争不仅不能促进人才的脱颖而出、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反而会埋没和扼杀人才,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阻滞社会的进步。只有公平竞争的环境,才能使竞争的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而确保实现公平竞争的必要条件是要有共同的竞争道德和公正、严密的竞争规则。竞争道德是竞争者所遵循的道德伦理和传统习惯,竞争规则则是指按照一定的程序制定出来的竞争者必须遵守的准则,如法律、条例、规定、办法、规章、章程、细则、条约、约定等。竞争如果没有规则的约束,我们就无法判断竞争行为的对错,就无法避免野蛮竞争和垄断,因此,竞争需要规则,没有规则就不可能有人类所需要的理性竞争。竞争需要规则,而规则则应该公正,这是因为规则的公正性是公平竞争的前提,只有规则公正,才有可能实现公平竞争。公平竞争,不仅要求有公平的规则,还要求有公平的环境作保障。公平规则需要具备平等性、协调性、严密性和可操作性这几个最基本的要求,公平的环境则是指公平竞争要有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如要有完善的市场体系、有健全的市场监督和评价机制、有完备的市场竞争法律法规体系等。因此,我们在发挥竞争机制的作用时,应同时着力于竞争规则的制定和竞争环境的改善。
(五)经济竞争是现代市场经济的本质属性
经济竞争是指经济主体在市场上为实现自身的经济利益和既定目标而不断进行的角逐过程。它有三个标志:一是存在一个赖以生存的市场;二是存在至少两个以上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三是竞争参与者之间是相互对立、互相制约的,即一方经济利益和既定目标实现程度越大,另一方的实现程度就越小,从而受到的强制压力也就越大。只有在这种情况下,经济主体之间才真正处于我们称之为竞争的态势之中。经济竞争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为了获得或保持竞争优势,竞争参与者要不断改变他们的行为变量,如降低成本、改进质量、改变销售方式、加强广告宣传等。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先锋企业还不满足于这些仅仅属于改善性质的基本手段,而是通过尝试生产要素的新组合这种生产过程创新来大幅降低成本,通过运用新技术的产品创新来提供市场上没有的新产品,从而取得牢固的竞争优势。先锋企业通过创新所获得的优先利润和市场优势地位,对其他企业形成了巨大刺激和压力。为了改变自身在竞争中所处的不利地位,其他企业便会模仿先锋企业。当这一过程普遍化后,又会有一些企业开始新一轮的创新活动,随之而来的是其他企业新一轮的模仿过程。如此往复,经济竞争也就表现为一种周期性的、波浪式的动态发展过程。经济竞争同时也是一种探索和发现的过程。竞争参与者总在不断寻找和开发新的市场机会、开拓新的生产要素组合方式、提供新的产品、探索新的企业组织形式和内部管理方式以及最佳的企业规模,而诱导他们采取上述行为的动因则是获取先行者利润,这也从另一方面反映出经济竞争本质上体现的是竞争者相互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
经济竞争也是市场经济有效运行的前提和基础,经济竞争的功能就是保证市场经济的有效运行,实现国民经济运行的目标。具体来说,经济竞争的功能主要表现为:一是适应与协调功能。即在市场经济中,独立的经济主体在生产和消费上的分散经济决策,是通过市场价格和竞争机制的作用相互协调为一体的。处于竞争之中的经济主体出于追求自身的经济利益和市场竞争的巨大压力,必然会对市场价格信号的变化作出灵活的反应,最终实现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和资源的最佳利用。竞争的这种适应与协调功能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调节社会生产或实现资源合理配置。二是刺激与创新功能。即每一个竞争参与者为了获得超过竞争对手的优先利润,都会尝试进行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从而促进技术进步。而竞争参与者的模仿过程,又会促进技术的扩散和推广,带动整个社会技术水平的提高。竞争的刺激和创新功能具体表现为提高经济效益和推动技术进步的功能。三是分配和监督功能。即在竞争性市场经济体制中,市场上的初次收入分配遵循效率原则,任何一方都不可能长期地靠牺牲他方利益占据并非由自身效率形成的市场优先地位,而只能靠自己在市场上的贡献和效率超越竞争对手。竞争的这种分配功能客观上也对竞争参与者形成监督,它阻止了非效率收入的形成,偶尔形成的与效率不相应的高额利润,也会通过竞争而消失。竞争的这种分配与监督功能是实现资源合理配置的有效保证。
经济竞争发挥有效功能作用需要一定的条件,这些条件就是经济竞争的前提。它们主要包括:一个完备的市场经济法律体系,它明确规定了经济竞争的行为规则、活动范围和竞争后果;一个有效的货币制度,它要保持币值的相对稳定;促进和保护竞争的有关政策、机构和措施;一个完备的市场体系与合理的市场结构,必要的信息媒介传播手段以及资本、人力、物资的流动的条件,它们促进和保证市场信息的迅速传播与反馈以及生产要素的灵活流动。在所有上述经济竞争的前提中,保证市场的进出自由是尤为重要的一条。
从不同的角度看,经济竞争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从功能上看,可分为有效竞争和无效竞争(毁灭性竞争);从规范上看,有效率竞争和非效率竞争;从程度上看,有完全竞争、不完全竞争和垄断竞争;从参与者上看,有生产者之间的竞争、消费者之间的竞争和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竞争;从过程上看,有自由竞争与国家调节的竞争;从范围上看,有同一部门的竞争和不同部门之间的竞争以及潜在竞争和替代竞争;从内容上看,有价格竞争与非价格竞争,在非价格竞争中,又可分为质量竞争、销售竞争、服务竞争、附加条件竞争和广告竞争等。
二、区域合作组织
世纪交替之际,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两大潮流日益深化,合作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主流。以信息化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推动了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形成了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趋势,成为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的重要背景。
经济全球化要求冲破商品和生产要素流动的地域和国界障碍,推进贸易自由化、金融国际化、跨国公司生产和销售全球一体化,这使得世界经济整体性不断增强,区域之间的依存度不断提高。同时,经济全球化也加剧了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城市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和各国之间的利益的难以协调,促使了一些地域相邻、利益追求经协调趋于一致的国家和地区,率先走向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道路。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背景下,区域经济合作呈现着范围不断发展、程度不断加深、层次不断提高的发展新趋势。其表现为地区壁垒的逐渐减少使区域经济合作的范围越来越宽广,参与经济合作的国家和地区不断增多,经济合作的广泛性得到充分体现;区域经济合作的组织方式和发展途径具有多样化、多层次的特点,发达国家之间、发展中国家之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都形成了多种形式的经济合作;区域经济合作的领域也不断扩大、深化,从资金、技术、劳务等的合作到建立共同市场、联合开采自然矿产业、合作开发科学技术等;区域合作的类型也多元化,有宏观和微观经济合作、多边和双边经济合作、垂直型与水平型经济合作等。放眼世界,从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东盟、东非西非共同体到新澳自由贸易区,全球具有一体化性质的区域经济组织已超过40个,所包含及正在申请的国家达100多个。随着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加快了融入区域合作潮流的步伐。2001年,我国加入了WTO;2003年6月和10月,为推动香港和澳门的繁荣稳定,内地与香港和澳门分别签订了CEPA协议,加快推进内地与港澳经济的紧密联合;2002年,我国又与东盟签订协议,准备在2010年正式启动中国——东盟(“10+1”)自由贸易区。
我国新一轮区域经济合作在扩大地区之间开放领域和开放程度基础上的全方位、多层次的区域合作全面铺开。经验表明,越是区域差异大的地区,合作的可能性越大。发展区域经济取决于市场需求放大要素、资源互补要素和制度协调要素的有机整合。综观全国,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唐分别开始了新一轮的合纵连横……三大都市经济圈的迅速崛起,正在悄然改变着中国改革、开放、发展的格局。发达地区,如长三角、珠三角的区域合作向纵深发展,并逐渐过渡到以国际大都市圈经济一体化模式,即在现代化基础设施、城市发展、市场建设、产业和生态环境等方面实现一体化发展,全面实现区域经济现代化。同时,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在自然资源开发、基础设施建设、旅游资源开发等方面,积极开展优势互补,实现更大范围的联合与合作。为了实现自身的更快发展,区域内的每个成员,都在如何形成地区内统一市场、实现区域经济的紧密联系和合作上有着强烈诉求。形成地区内统一市场,实现区域内经济的紧密联系和合作,成为某一特定区域融入外部经济的必然选择。
“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健全市场机制、合作机制、互助机制和扶持机制。这“四大机制”是实现区域协调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今后推进区域协调发展中需要着力加强的具体工作。其中市场机制是根本途径,合作机制是重要途径,互助机制和扶持机制是有益的补充。区域发展不均衡是自然的、历史的、经济的和政治的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由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突出表现在发达地区由于有财力对土地费用等要素价格进行补贴,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资金在区域间的自由流动。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推进区域协调发展,首先必须打破地区封锁,加快建立全国统一市场,实现生产要素在区域间自由流动和产业转移,不能再靠行政命令调拨资源、靠计划安排项目来实现。市场机制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根本途径。合作机制是在区域之间,由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机制。因此,合作机制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我国中西部地区具有资源优势,东部地区具有资金、技术和人才优势,东部地区的资金、技术和人才优势与中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结合起来,促进东部地区那些主要依靠中西部资源的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既可以避免资源大跨度大规模调动,降低全社会运输成本和交易成本,提高整体经济效益,也可以带动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要探索建立制度化的区域合作机制,开展多层次、多形式、多领域的区域合作。要加强统筹协调,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方面加强协作,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要充分发挥政府和中介机构的作用,建立区域合作的服务体系,鼓励区域合作方式创新。
三、区域合作机制
区域合作机制包括三个层面的内容:一是合作的原则,二是合作的组织机构,三是组织机构的决策与执行程序。
国际上主要的区域一体化组织主要有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美洲自由贸易区、东南亚国家联盟、东盟自由贸易区、非洲统一组织、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亚欧联系新体系等。国际上较成熟的区域合作组织的成功经验,可以为晋陕豫黄河金三角经济区合作机制的建设提供借鉴。
欧盟的前身是欧洲经济共同体。其宗旨是加强成员国经济的联合,制定共同的经济政策,实现商品、劳务、资本、人员的自由流动,实现成员国的经济、社会进步。组织机构:部长理事会是最高决策和立法机构,主要任务是制定具体的政策,负责协调成员国的经济政策,对执委会提出的政策建议、法规草案有决定权。执行委员会是常设的执行机构,贯彻实施共同体条约和共同体的各项决议,向决策机构提出建议,开展国际联系与国际谈判,负责日常事务。欧盟自成立以来,在经济一体化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已基本实现了《罗马条约》的目标,建立了工业品关税同盟,制定共同的对外贸易政策,共同的财政政策,建立欧洲内部统一市场,建立欧洲货币体系与货币联盟。随着1999年欧洲统一货币的发行,使得欧洲在政治、经济上日益统一。
北美自由贸易区是1992年8月12日由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在1992年2月17日签署的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基础上宣布成立的。北美自由贸易区是一个包括3.6亿人口、每年6万多亿美元国民生产总值的区域一体化组织。其宗旨是取消贸易壁垒,创造公平竞争条件,增加投资机会,保护知识产权,建立执行协定和解决争端的有效机制,促进合作。根据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三国将在15年内逐步取消货物和劳务贸易以及资本流动的所有关税和壁垒。协定涉及市场准入、贸易、法规、服务业、投资和知识产权等方面。北美自由贸易区的三国中,美国、加拿大为发达国家,墨西哥为发展中国家,因而,经济上既有互补性和相互依存性,又有不对称性。
东南亚国家联盟简称东盟,属于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1967年8月成立于曼谷。东盟成员国有: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以上为创始国)、文莱(1984年1月加入)、越南(1995年加入)、缅甸、老挝(1997年7月23日加入)。总部设在雅加达,东盟的目标是建立包括柬埔寨在内的十国集团。其宗旨是通过共同努力来促进本地区经济增长、文化进步和社会发展,在平等与合作的基础上建立一个和平、繁荣的东南亚国家共同体,促进本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加强与其他经济组织的联系与合作。组织机构:最高决策机构是外长会议,每年举行一次例会,并举行特别会议;经济部长和劳工部长会议不定期举行;首脑会议不定期举行;常务委员会为执行机构,下设9个常设委员会和8个特别委员会;常设秘书处是行政总部,秘书长由成员国轮流担任,任期两年。
东盟每3年召开1次正式首脑会议,两次正式首脑会议期间每年召开1次非正式会议,就重大问题和发展方向做出决策。东盟外长会议是制定东盟基本政策的机构,由东盟各国外长组成,每年轮流在成员国举行。而东盟与对话国外长会议在每年的外长会议后召开,由东盟国家外长与其对话的外长出席,就重大的国际政治和经济问题交换意见。 目前,东盟已逐步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具有活力的区域性组织,并在地区和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是非洲最大的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1975年5月28日成立,总部设在拉各斯。其宗旨是促进成员国之间在经济、社会、文化各方面的合作与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维持经济稳定,加强相互间联系,促进非洲的进步和发展。组织机构:最高权力机构是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每年至少开会一次,负责确保对共同体的总领导,监督共同体的各项行政职能。部长理事会由成员国各派两人组成,负责就总政策问题向首脑会议提出建议,指导下属机构工作,批准预算。执行秘书处负责处理日常事务。附属机构有4个技术与专业委员会以及法庭与共同体的金融组织——合作补偿与发展基金董事会。
四、启示
从以上区域经济合作组织的合作机制运行成绩,我们探索国内经济合作组织得到了如下启示。
启示一:区域合作能使区域组织内各成员保持并提高竞争力。
区域合作能使区域内各成员保持并提高竞争力,从而促进整个区域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20世纪90年代,美国迫于欧洲和日本经济竞争,改变了不搞区域经济组织的想法,力图利用建立北美自由贸易区,并通过参与国的经济合作和区域一体化,推进区域经济发展,提升本国在国际经济中的地位。十多年的发展证明,发达地区想要保持较强的国际竞争力,最重要是使本地区一直处于国际经济发展的主流地位,极力避免边缘化。保持区域经济的主流地位就必须融入某个区域一体化组织(自由贸易区、经济圈),应尽量在这个大区域中证据重要地位或者核心地位。在我国的跨区域合作中,例如泛珠三角区域合作,通过由粤港澳合作形成的大珠三角的发达区域的主导和带动,在经济一体化中继续保持和提升自己的国际竞争力。
启示二:区域合作以经贸为主,通过协议循序渐进发展。
上述的国际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在组织内部成员在经贸上都享有一定的优惠政策。例如北美自由贸易区由于是由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建立的自由贸易区,有关协议国对实现区域内自由贸易采取了以合作协议来逐步推进的方式。各协议国签订了大量的双边和多边协议,主要内容包括:消除关税和削减非关税壁垒、开放服务贸易、便利和贸易有关的投资,以及实行原产地原则等,还包括劳工(NAALC)、环境(NAAEC)等附属协定。考虑到不同国家的发展水平,主要协议条款规定在10年内逐步消除所有贸易和投资限制,对几个敏感行业的过渡期为15年。这是一个复杂的国际协议框架,它提供了一整套的规则和制度框架来管理三国间的贸易和投资关系,同时提供了吸纳新成员和采用新的争端解决程序的机制,这是先前其他国际经济协定中都不具备的。这样一种事先确定制度和法律框架的合作,对我国的跨区域合作是有借鉴意义的。
启示三:区域合作注重产业一体化中的分工协作。
产业的分工与协作是区域经济组织得以顺利运行的基础,也是区域经济组织合作的重要表现。如北美自由贸易区的成立,将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共同纳入一个产业一体化中的分工协作体制。最明显的是加拿大的原材料、墨西哥的劳动力与美国的技术管理相结合,形成了以美国为轴心的生产和加工一体化。其中美、加生产一体化主要表现为水平的产业内分工,如两国在飞机和汽车制造、钢铁、食品加工、化学品和布料加工业等形成了更密切的产业内联系。而美、墨生产一体化的行业主要集中在电器、汽车和服装这几个行业,带有明显的垂直的产业内分工的特点,主要是美国将零部件运到墨加工后再返回美国。这种产业一体化中的分工协作体制使各国的产业优势得到更大的发挥,这对我国的跨区域合作是很有启示的。
启示四:注重对相对落后地区的扶持、建立消除地区差距和贫困的机制。
促进区域合作的协调发展比较典型的是欧盟,在区域经济组织内部建立了消除地区差距和贫困的机制。有效地促进了欧盟成员国的协调发展。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也注意到各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在合作协议中也有对相对的落后国家产业的保护和一定的扶持,但对墨西哥这个发展中国家来说,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发展对其消除贫困来说,并没有提供帮助。据有关数据显示,十年来墨西哥的贫困问题不仅没有消除,反而更加严重。当然,墨西哥的贫困问题并不一定是NAFTA带来的后果,但这一机制中缺乏对解决贫困问题的协议却是事实。因此对落后地区的扶持重在建立消除地区差距和贫困的机制。而这一问题是我国在建立跨区域合作组织中应该考虑的。
启示五:区域合作组织机构的完善是区域合作得以顺利开展的基础。
不论是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还是东盟、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等,他们都有比较科学、完善的组织机构。通过不同层级的决策体系,来解决区域经济合作组织中存在的问题,协调各成员国之间的关系。这对区域合作的有序进行非常重要。我国的区域合作组织,在合作机制的构建中也充分考虑到这一点,但从完善的角度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第二节 构建黄河金三角经济区区域合作机制中存在的主要障碍
黄河金三角总面积5.8万千米2,总人口约1 700万。该区域位于黄河中游,地处我国中部、西部结合带,是华北、西北、中原的结合部,也是山西、陕西、河南三省的接壤地区,还处在陇海经济带中段。黄河金三角在全国大流通中起到承东启西、沟通南北的作用,既可优先接受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辐射和产业转移,聚集自身的发展能力,又可以此为平台辐射中西部地区广大市场。探索省际边缘区协调发展的机制和对策,对全国推进市场化进程、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具有较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对我国中西部地区加快发展也具有战略导向上的必要性和经济发展上的迫切性。
黄河金三角经济区自西部大开发总体规划中提出后,一直处于启而未动的状态,并没有实质性的进展。借鉴成熟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的成功经验,结合黄河金三角经济区特殊的区情,本节将对这一问题展开分析。
一、行政区划的障碍
“国家将行政领土分级划分为若干区域,以便在各级区域范围内设立相应的一级政权机关,实现对全国统一管理,这便是行政区划。国家设置各级政权机关,实现对全国的管理而划成的区域,则叫行政区域。”由于政绩考核和地方利益驱动,各级政府在政策任何价值取向上,逃脱不了利益本地化趋向。“每个区域分域分别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结果却是两不得利,本位理性可以导致整体非理性。”黄河金三角经济区所在的三个省级行政区在行政级别、地区情报、中央及地方的政策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程度的类同,从行政级别上看,陕西、河南、山西都属于省级行政区域,在行政级别上处于平等地位,各省区期望在经济区的合作中享有平等地位的同时,也期望能担任领头羊的地位。因此,任何一方谋求主导地位的欲望都将造成合作的失衡;从地方权益看(此处的权益是指中央的政策倾向),实施西部大开发后,西部各省都从中央得到了相应的优惠政策,但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各省区获得的优惠政策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别,可以预见,各省区绝不会为实现区域合作及构建区域合作机制而对既得利益作出让步;从地方利益看,地方政府难以摆脱地方利益,由此而产生的商品无法流动、生产要素流动受阻、争夺资源等问题层出不穷。行政壁垒在跨区域的合作中不可避免,成为省际与省际之间区域合作机制建立的“一道看不见的墙”。
二、体制的制约
区域之间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是区域合作的最基本内容。而金三角经济区内的要素流动在相当程度上受到体制的制约。
我们知道,黄河金三角经济区的劳动力市场化程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由于黄河金三角经济区的以传统农业为主的产业结构,传统农业吸纳了大量劳动力,这一部分劳动力只有一小部分在短期外出打工,成为劳动力市场的供给者;从资本要素的配置机制来看,一方面,金三角经济区的公有制金融机构在资金配置方面仍然占绝对优势,按市场规则运作的各种股份制银行、商业银行、企业财务公司、农村信用合作社等在吸收存款、发放贷款、吸纳的就业人员方面所占比例都不高。另一方面,我国的存贷款利率基本上由中央银行决定。导致资本市场化程度较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经济区内的产品和土地等生产要素市场化程度。因此,黄河金三角经济区在经济市场化的核心领域——生产要素市场化方面的发展步伐低于全国水平,基于要素市场化的总体经济市场化程度也相对滞后。另一方面,我国正处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后期,而黄河金三角经济区则处于转型中期。这一时期,从全国来看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建立。黄河金三角经济区作为我国西部地区的重要构成部分,无论是在发展市场经济,还是在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方面都滞后于东部地区。这不仅表现在黄河金三角经济区的市场化进程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更反映在它相对单一的所有者结构上。(www.daowen.com)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所有制结构由单一公有制为主转变为多种所有制并存。极大地改变了过去由于过多过快发展国家所有制经济造成的所有制结构失衡状况,突破了由此造成的阻碍经济发展的制度“瓶颈”。所有者结构属于生产关系范畴,金三角经济区经济比较落后,存在多层次的生产力,与此相适应,金三角经济区所有制结构也应具有较大的多元性。然而,黄河金三角经济区的所有制结构中公有制经济占比重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非公有制经济比重较低。从全国平均水平来看,非公有制经济所占比重已经超过公有制经济,而黄河金三角经济区的公有制经济却占到3/4。
实际上,在区域特别是欠发达区域开发中,市场机制作用的大小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程度对区域合作成功与否有关键作用。黄河金三角经济区这种公有制占绝对比重的所有制结构极大地制约着其开发、开放和合作。黄河金三角经济区所有制结构的单一性构成了其合作的制度约束,导致非市场的行政力量和经济力量结合起来,共同阻滞着整个经济区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提高。进而阻碍着生产力发展和社会福利,形成区域合作的体制性障碍。
三、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
区域经济的合作的前提是该区域成员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具体表现在各成员地区的工业化水平、城市化程度。黄河金三角经济区工业化水平和城市化程度影响着区域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具体表现在:全国经济发展整体上处于工业化中期,黄河金三角经济区经济发展则处于工业化前期,产业结构由以落后农业为主的传统结构向以现代工业为主的工业化结构转变。从城市化水平来看,黄河金三角经济区也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从经济增长看,在新中国成立初期,黄河金三角经济区的人均GDP接近全国平均水平,经济增长速度较慢。在整个计划经济时期,黄河金三角经济区的人均GDP虽然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二者差距不大。1978年以后,随着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推进,黄河金三角经济区的人均GDP在迅速增长的同时,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呈扩大趋势。黄河金三角经济区的发展滞后于全国。黄河金三角经济区不仅与全国差距较大,经济区内部发展也不平衡。随着我国市场化改革的深入,黄河金三角经济区内部发展差距也不断扩大,2007年渭南市、运城市、三门峡市人均GDP分别为7 372元/人、12 407元/人、23 294元/人,2008年渭南市、运城市、三门峡市的人均GDP分别为9 535元/人、13 441元/人、29 515元/人。黄河金三角经济区是全国经济较落后的地区之一,因此,加快黄河金三角经济区的发展,推动其开发开放,缩小黄河金三角经济区与全国其他地区和黄河金三角经济区内部经济发展差距,在现阶段尤为重要和紧迫。
四、产业专业化程度低
区域分工合作的基础是产业专业化程度,只有在产业专业化的基础上才能形成产业集聚,带来区域分工合作效益。一般地,区域产业的专业化直接反映区域条件优势转化为现实优势的程度及该产业在全国市场份额的大小,间接地反映出其竞争优势。区域产业专业化程度直接影响到区域分工合作的产业选择,由于自然和历史的原因,黄河金三角经济区在资源、产业和市场上存在较大的相似性。
根据表9—1,黄河金三角经济区应立足该地区现有的工业结构,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与周边地区错位发展的原则,以园区建设为载体,以煤、有色金属、盐化、电力、机械制造、医药等具有比较优势的工业为主导,加快产业集聚,逐步形成具有地区竞争力的工业体系。
表9—1 黄河金三角经济区比较优势产业分布
黄河金三角经济区作为我国西部开发的重要区域,区域内部各省区之间在地理区位方面紧密相连,在历史上就存在着密切的社会、经济、文化联系,是我国与东南亚国家之间进行经济合作的前缘地区,各省区之间具备区域分工合作的地理区位环境和社会经济条件。地方政府之间也存在着推动区域经济合作的积极性,特别是在推动各省区毗邻区域经济发展方面更是存在着区域分工合作的可能性和必要性。然而,黄河金三角经济区在产业分工合作中的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并没有充分发挥出来,主要存在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其一,黄河金三角经济区产业同构化特征明显,容易导致产业之间的恶性竞争。在以往的经济发展过程中,渭南、运城、三门峡三市仅从狭隘的地域经济出发,各自为政,自成体系,从而造成重复引进、重复投资、重复生产的现象十分严重,最终导致三市之间产业结构严重趋同,分工协作程度弱化。尽管三市的资源和经济技术环境存在差别,但在工业产品结构中,相似程度却较高,趋同化涉及的产业和产品众多,从初级产品到终端产品,再到支柱产业,目前还有继续增加的趋势。
产业结构趋同化问题给黄河金三角区经济发展带来了突出问题:一是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严重,造成低技术生产能力过剩、高技术含量产品的生产能力又十分不足;二是加大了企业生产经营成本,不利于提高产业集中度和整体竞争能力;三是阻碍了地区优势的发挥,加剧了三市之间的恶性竞争,并进一步恶化了生态环境。
其二,黄河金三角经济区的比较优势产业与竞争优势产业“错位”。使得经济区内产业的资源配置效率低,难以形成规模经济效益。黄河金三角经济区内具有相对优势的生产要素,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利用,相关产业的竞争优势也未凸现出来。黄河金三角经济区是我国能源、矿产、特色农业、旅游资源极为丰富的地区,合理的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能够提供资源开发的集约化程度,为资源开发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和资本、技术支持。然而,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产业的不对应,使得金三角经济区产业配置效率低,不利于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效率的提高。
其三,黄河金三角经济区内产业关联没有形成,衰退产业、比较优势弱化产业、比较劣势产业阻碍了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发展。在黄河金三角经济区中一些具有比较优势的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产业,例如有色金属采选业,出现亏损与衰退现象,难以培育接续产业;二是某些区域专业化程度高、产品销售收入在产品销售收入总额中所占比例高的产业,例如能源、化工业的市场竞争力弱,难以继续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
其四,地方政府之间的非理性政绩竞争已经成为约束黄河金三角经济区产业分工合作的主要体制障碍,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区域市场分割与垄断、低水平重复建设、生态环境恶化。随着经济区域内部与经济区域之间分工合作的深化和产业分工网络的发展,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体化程度会逐渐提高,产业的市场竞争力和资源配置效率会发生变化,区域分工合作的产业选择必须做出相应调整以适应区域开发特别是跨行政区经济开发的新要求,要求地方政府之间进行紧密的分工合作。目前,金三角经济区还缺乏一个统一协调的地方政府间的协调机制,地方政府官员为了向上级充分显示政绩,在区域经济增长速度、地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投资、争取中央优惠政策支持等方面展开竞争,增加了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发展的制度障碍。
五、交通基础设施的制约
交通基础设施对区域开发特别是欠发达区域开发与合作有着重要影响。也是区域合作的十分重要的条件。这是因为,交通基础设施不仅可以降低生产要素的流动成本,促进劳动力、资本和信息等要素的流动,还可以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密切它与其他地区的经济联系,引导区域经济结构和经济活动地域空间布局不断优化。
实际上,交通运输的发展对黄河金三角经济区合作机制的建立有着关键性影响。金三角经济区地域辽阔,人口众多,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通过发展交通运输有利于推进黄河金三角经济区的开放,促进经济区区内区外的合作,实现整个经济区的协调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黄河金三角经济区交通基础设施、运输装备和客货运输总量规模迅速扩展,虽然一个颇具规模的现代交通运输系统已初步形成,但黄河金三角经济区交通运输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金三角经济区交通运输的基础脆弱,承受需求波动的弹性较小,尤其是当前没有足够的空间改善运输质量,交通运输仍是区域经济发展薄弱环节。表现在:交通基础设施总量不足,交通基础设施标准低。金三角经济区高速公路里程少、国道不能全面对接,路网连接水平低,密度低,跨区域干线运输通道不足,通达深度不够;交通运输结构性矛盾突出,地区间发展不平衡。缺少主导市场发展的大型公路运输企业,现代物流刚刚起步。极大地制约着区域之间要素的自由流动。
第三节 黄河金三角经济区区域合作机制构建的基本思路
一、构建黄河金三角经济区合作机制的基本原则
(一)平等、协调原则
合作机制内各成员省区地位平等,不仅是区域合作存在的必要条件,也是区域协调发展的内在要求。在区域合作过程中,矛盾和冲突在所难免,解决的基本思路在于各成员增强了解,以平等为基础进行多层次、宽领域的协商。黄河金三角经济区由省级行政单位组成,行政地位上的同级,也必然使各成员间更注重合作机制内部的平等性。同时,各成员在经济实力上相对于落后全国平均水平,也对黄河金三角经济区合作机制的协调程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互信、互利原则
合作机制中各成员省区凝聚力的提高离不开互信和互利。互信是合作的基础,互利是合作的目的。各成员在黄河金三角经济区合作机制内应本着互信的精神,增进友谊、增进往来,加强交流,在交流与合作中实现互信。同时,黄河金三角经济区合作应努力探求各方的共同利益,寻找利益交汇点。因此,坚持互信是合作的基点,也是实现互利的根本出路。
(三)政府引导与市场主导相结合的原则
黄河金三角经济区是中央在西部大开发中提出的重点开发的区域之一。黄河金三角经济区特殊的提出背景和存在的现实难题。政府引导的作用显得十分突出。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区域间的合作受市场影响越来越大。现代市场经济要求发挥市场和政府的双重作用,市场是资源配置的基础,政府起着宏观调控的作用。
因此,黄河金三角经济区的合作必须在政府引导下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在合作机制构建及运作中,也应充分重视非官方合作组织和机构的作用。
二、构建黄河金三角经济区的具体思路
在遵循上述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发展黄河金三角经济区、构建区域合作机制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具有重大的现实价值。
(一)建立中央专门机构
我国作为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的国家,中央的统一协调作用必然在黄河金三角经济区区域合作机制中发挥显著作用。借鉴中国境内其他合作组织发展的经验,中央应当就黄河金三角经济区区域合作设立专门的委员会或其他类似机构,发挥中央特有的作用。专门机构主要解决区域与国家全局之间、成员之间发展的不协调性问题,发挥权威性、稳定性、灵活性的优势,避免区域发展的无政府状态,避免区域发展与特定成员实际发展状况的冲突,避免区域合作与中央政策规划相矛盾。同时,中央专门机构在行使职权的过程中,要注意区域发展的自主协商,防止政府权力对黄河金三角经济区的过度干预。
(二)召开黄河金三角经济区区域合作联席会议
黄河金三角经济区区域合作的发展是能脱离成员间充分了解和协商,合作要求通过相关机制为其提供必要的中介。借鉴国内外区域合作组织的先进经验,黄河金三角经济区区域合作需要建立系统的联席会议机制。主要应分为五个层次:第一层次为地区行政长官会议,每年至少召开一次;第二层次为部门负责人会议,每年至少召开一次;第三层次为常设代表委员会,主要负责处理合作的日常事务;第四层次为各专门委员会和工作组,负责具体领域的工作;第五层次为执行委员会,主要负责具体合作事项的运行状况调查、监督和执行。在这种联席机制中,首先由常设代表会制定合作项目计划,然后部门负责人会议讨论并从中挑选后报行政长官会议确定,最后报各省人大通过,以便进入实施阶段。各专门委员会和工作组主要对常设委员会提出的专业性问题和具体项目负责评价和进行可行性分析。执行委员会主要行使监督职责,对不承担规定义务的成员通过特定方式督促其尽快履行。
(三)制定黄河金三角经济区区域合作规范
黄河金三角经济区合作机制的顺利构建和实施需要制度规范的保障,必须从中央和地方两方面规范黄河金三角经济区的区域合作行为,构建稳固的区域合作机制,以保证合作的效率:第一,制定完整、细致、务实的合作发展计划,从短期、中长期和长期三个层面对区域合作的目标和具体运行进行规划;第二,制定平等、兼顾、有效的协调规范,从中央协调和区域内协调出发,建立两套层级不同的协调机制,保证合作协调的有序性;第三,制定切实可行的监督约束规范体系。黄河金三角区域合作主要建立在成员间互信的基础上,但也必须具有完备的监督约束机制。保证区域合作的顺利、公平。
(四)建立与区外组织的合作机制
黄河金三角经济区的发展离不开与世界的联系,必然会与现在存在的区域合作组织产生千丝万缕的关系。因此,除了区域组织之间的合作机制外,还要考虑到与其他经济组织的合作机制。
目前,我国区域经济格局中的八大经济区已经出台,包括东北地区、北部沿海地区、东部沿海地区、南部沿海地区、黄河中游地区、长江中游地区、西南地区和大西北地区。黄河金三角经济区与这些区域间的联系相对国外区域合作组织显得略为紧密。因为地理位置相近,之间的差异并不是很大,因此,在合作中的摩擦相对较少。
目前,黄河金三角经济区区域合作关于打开市场壁垒、政策壁垒等方面还没有具体的协调机制,最重要的是区域内各方要认识到打破地区封锁的紧迫性,建立统一的市场规则。
三、黄河金三角经济区区域合作的内容和形式
(一)合作内容
黄河金三角经济区区域合作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政府联盟:黄河金三角经济区域合作是在打破传统的行政区划的基础上进行的,过去,我国各省市之间存在着严重的区域分割现象,各地区间根本不能做到资源共享、人才互动、经济共荣。这主要是由于地方政府官员的狭隘领导观念以及地方自利思想所导致的。金三角经济区的区域合作正是针对政府之间的问题所提出的,所以黄河金三角经济区的区域合作首先应该是政府之间的联盟。
产业联盟:所谓产业联盟就是指各省市间的产业进行大的动作,联合起来,组成大产业、强产业。黄河金三角经济区由于资源禀赋雷同,产业之间的互补性较差,同质性明显。随着我国各领域的全面放开,各国资本势必大举涌入我们比较薄弱的产业,要提升整体竞争力,就必须进行区域间的产业联盟。
知识和信息联盟:知识联盟有两个显著的特征。第一,学习和创造知识是联盟的中心目标。第二,知识联盟的参与者的范围极其广泛。知识联盟是一种全新的知识集约关系,知识联盟的最初原型是产品联盟,同时这种联盟发展链的高级阶段也有助于降低风险、削减成本、提高市场开发速度等,更重要的是知识联盟还有助于参与者学习、创造新的能力。知识联盟可以是战术上的,也可以是战略上的。一个简单的知识联盟可以帮助企业在它有限的业务领域内建立新的技能,这是一种战术方法。当一个企业同顾客、供应商、劳动力组织、大学和其他组织之间建立大批知识联盟,并且彼此加强联系、互相促进,支持企业的长远目标,这时的知识联盟就具有战略性。区域合作最为关键的还要做到信息互动、信息平台的共同打造。这样才能够使得各省区之间有效沟通,互利互惠。黄河金三角经济区区域合作机制的建立,不能脱离知识信息联盟这个框架。知识信息的互通有利于区域合作的顺利完成。
城市联盟:黄河金三角经济区是我国区域布局的一个典型的以点带面、以线串点的实例。其建设本身就是围绕渭南、运城、三门峡三大核心城市展开,通过城市之间的合作,形成一个合理的增长极体系。因此,在黄河金三角经济区区域合作中城市之间的合作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它紧密了城市之间的联系,能够在技术、信息、人才等方面进行沟通,促进区域合作的深入。
生态联盟:黄河金三角经济区的开发与建设面临着经济发展和生态重建的双重任务,在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过程中,既要保护生态环境的平衡,又要担负着重建生态的历史任务。因此,在合作中组成生态联盟是至关重要的。
社会联盟:动员社会力量,发挥各界人士作用,组成阵容强大的社会联盟。这不仅有利于黄河金三角区域合作的顺利实施,而且为社会稳定发展也能够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
教育文化联盟:社会发展,教育先行,黄河金三角经济区合作作为一个合作区域也如此。只有组成教育文化联盟,才能保证所需要人才、技术等的及时供应,也有利于形成一个共同的文化氛围,真正融入彼此,成为一个区域整体。“教育资源联姻,知识财富共享”将作为形成新的城市群、城市圈和城市带的“标准协议”,相当于互联网中的TCP/IP。充分优化各城市在科技指标、基础设施和区位特征等方面的资源,形成良好的技术创新体系布局;教育文化联盟,构成教育纽带,形成具有集合效应的城市群,直接促进技术创新发展的三大条件:“能力条件、基础条件和区位条件”形成。
(二)合作推进层次
一是“黄河金三角经济区论坛”,通过各种层面的论坛形式,探讨合作的相关内容,取得共识,这是合作建立的基础。
二是“政府渠道合作”,利用政府间互相交流合作,建立政府间的合作通道。
三是“公共政策共享”,政府间确立一些合作规则,这是合作的重要基础,进而也可以上升到政府战略层面。
四是“全面国家战略层次”,在前几种形式合作的基础上,上升到国家战略层次。
五是“社会化层次”,调动社会各界的积极性,促使各界人士参与到黄河金三角经济区合作区(组织)的建设上来。
六是“民间认同层次”,即只有民间都认同了,目的也就达到了。这是区域合作的最高阶段。
四、通过加强黄河金三角经济区的产业分工与合作
推进合作机制的建立在中国地区开发,特别是西部欠发达地区跨行政经济区开发过程中的重要思路。要实现有效的合作,只有充分发挥产业的区域专业化比较优势,不断扩展产业的区域分工网络和市场化水平,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市场化发展,使产业的区域内部与外部分工与合作演进能够在更为广阔而合理的经济地域空间优化配置机制并提高配置效率。因此,选择怎样的途径,实现黄河金三角经济区产业的分工与合作,建立合理的产业分工合作体系,从而全面推进经济区合作机制的建立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第一,根据经济区的资源禀赋优势,遵循市场导向的原则,培育经济区内优势产业。黄河金三角经济区在能源化工、有色金属冶炼、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电业、林果加工业等产业的区域专业化程度相对较高,能够发挥本经济区的专业化比较优势,具有一定的市场竞争力,是推动本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可以作为本经济区与其他经济区分工合作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先导产业。黄河金三角经济区虽然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但也不能单纯以其成本和资源优势来确立自己的分工合作战略,否则将会陷入“比较利益陷阱”之中。因此,在参与分工合作的同时,必须推动工业技术进步,以便从动态上把握自身的比较优势,培植具有竞争力的优势产业。
第二,制定合理的区域内产业分工与合作战略,实现区域内产业之间的协调发展。随着国家西部开发战略的进一步实施和推进,以及区域经济发展中市场化程度的进一步提高,黄河金三角经济区各省区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和经济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各行政管辖区域之间的分工合作具有一定的市场条件和经济基础。在黄河金三角经济区,各地区之间既存在市场与产业的互补性,又存在市场与产业竞争,特别是在基础原材料工业、能源工业、旅游业等领域表现更为明显,具备开展经济区内部分工合作的资源禀赋条件与市场条件。应着力发展有色金属新型材料、以机械制造为中心的装备制造、新型能源、电力及煤和煤化工业、以苹果生产及加工为龙头的现代农业、文化旅游业和现代物流业。为试验区着力培育发展的六大支撑产业,以此促进金黄河三角经济区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
第三,利用经济区的相对优势产业,参与跨区域、跨国界分工与合作,逐步建立起经济区在全国分工体系中的地位。黄河金三角经济区作为国家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区域。与太原经济圈、大西安经济圈、中原城市群都有着天然的联系。基于全国的产业区位商测算也显示出了黄河金三角经济区在全国范围内具有相当的产业比较优势。因此,黄河金三角经济区具有与其他经济区域的分工合作的产业基础,特别是与太原经济圈、大西安经济圈的分工合作中的产业联系已经十分明显。
第四,建立黄河金三角经济区区内的利益协调机制。消除区域封锁与垄断,通过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促进经济区一体化发展。黄河金三角经济区的开发是一个典型的跨区域分工与合作。产业分工合作是经济区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有利于区内利益协调机制的构建,减少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摩擦和冲突,调整区域之间的经济关系,消除地方保护主义和重复建设现象。因此,在经济区的产业分工合作中,既要考虑到各省区的利益,又要照顾经济区内整体产业的利益。区内产业分工合作体系的建立要在国家的产业政策的指导下,以产业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为基础,根据产业特点和区位差异,合理地调整产业分工。优化区域生产力布局结构,避免重复投资和恶性竞争,加强地方政府在跨区域公共产品投资方面的分工合作关系,提高地方政府公共产品投资效率。
参考文献
[1] 涂妍.资源、区域、协调[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2] 亚当·斯密.国富论[M].郭大力,王亚南.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9.
[3] 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M].丰俊功.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9.
[4] 孙久文,叶裕民.区域经济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5] 张可云.区域经济政策[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6] 张秀生.区域经济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7] 黑格尔.历史哲学[M].上海:世纪出版集团,1999.
[8] 李世华.略论区域合作[J].理论视野.2006(3).
[9] 丁导民.新时期区域组织合作模式发展趋向分析[J].宁波经济.2007(1).
[10] 陆大道,等.中国区域发展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11] 浦兴祖.当代中国政治制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
[12] 黄乃文.珠澳经济关系的博弈分析[J].发展策略.2002(11).
[13] 韩永文.市场经济竞争、信用与法治[J].价格理论与实践.2001(1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