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区域合作的基础性框架
一、区域合作与竞争
(一)国外文献综述
1.区域合作:以分工和贸易为基础的研究
对区域合作的最早研究源于对国家和地区间分工和贸易合作的研究。亚当·斯密以分工可以促进劳动生产力为逻辑起点,进而分析了国家间的分工模式,认为各国可利用在生产某种产品上的绝对优势来进行专业化生产并用以交换其他产品,从而增进双方利益,这就是绝对优势理论。大卫·李嘉图在斯密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比较优势理论,他将地域分工的基础扩展到地区间存在的成本相对差异,他认为各地区可以利用在不同产品生产上的比较优势进行地域分工,并各自从中获利。20世纪初,赫克歇尔和俄林的资源禀赋理论提出了新的观点。该理论把地域分工、区域贸易、生产要素禀赋三者紧密结合,认为导致产品比较成本差异的关键是各地区拥有的要素资源比例不同,各地区应集中生产密集使用本地区相对丰裕要素的产品,并且通过国际贸易实现双方共赢。波斯勒提出的技术差距理论认为,技术实际上是一种生产要素,并且实际的科技水准一直在提高,但是在各个国家的发展水平不一样,这种技术上的差距可以使技术领先的国家具有技术上的比较优势,从而出口技术密集型产品。随着技术被进口国的模仿,这种比较优势消失,由此引起的贸易也就结束了,由于技术变动包含了时间因素,技术差距理论被看成是对H—O理论的动态扩展。艾萨德的要素替代理论认为,在分析区域生产优势时,不能简单地按统一的成本项目进行比较,必须按各区域最佳投入组合方式计算出的成本进行比较。在要素可替代的情况下,比较优势由要素边际替代率和各种要素在不同地区的价格共同决定。该理论特别适用于研究发展水平和收入水平相近,结构类似的区域间的分工合作问题。保罗·克鲁格曼提出的规模经济贸易理论认为,规模收益递增为国际贸易直接提供了基础,当某一产品的生产发生规模收益递增时,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单位产品因成本递减而取得成本优势,由此导致专业化生产并出口这一产品。在同行业产品间贸易条件下,比较优势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规模经济,二是产品差异化。
2.区域合作:以投资为基础的研究
由海默最早提出的垄断优势论认为对外投资是由资金优势、技术优势、规模优势、组织管理优势和信誉和商标优势决定的,他强调内部规模经济深化横向一体化的优势,外部规模经济强化纵向一体化的优势。垄断优势是开展国际投资的必要主观条件。雷蒙·弗龙从动态角度,提出了“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产品生命是指市场上的营销生命,产品和人的生命一样,要经历形成、成长、成熟、衰退这样的周期,而这个周期在不同技术水平的国家里,发生的时间和过程是不一样的,其间存在一个较大的差距和时差,正是这一时差,表现为不同国家在技术上的差距,它反映了同一产品在不同国家市场上的竞争地位的差异,从而决定了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变化。为了便于区分,弗农把这些国家依次分成创新国家(一般为最发达国家)、一般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该理论将跨国公司建立在长期技术优势基础上的对外投资过程分为四个阶段:第一,新工艺、新产品初始阶段;第二,产品生产成熟阶段;第三,对外直接投资代替出口的过渡阶段;第四,对外直接投资的产品返销国内阶段。邓宁提出的国际生产折中理论认为,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具体形态和发展程度取决于三方面优势的整合结果:第一,若外国企业想要在另一国家进行生产,与当地企业竞争,必须拥有所有权优势(又称企业优势、垄断优势、竞争优势等),而且这些优势足以补偿国外生产经营的附加成本;第二,企业对其优势进行跨国转移时,必须考虑到内部组织和外部市场两种转移途径,只有当前者所带来的经济利益较后者大时,对外直接投资才可能发生;第三,区位优势,即企业把在母国生产的中间产品从空间上转移到别国,并同该国的生产要素或其他中间产品结合以后,能够获得最佳利益时,才会在国外进行投资和生产。国际生产折中理论对跨国公司的运作有指导作用,它促使企业领导层形成更全面的决策思想,用整体观念去考察与所有权、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相联系的各种因素,以及其他诸多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可以减少企业决策上的失误。小岛清提出的比较优势论从宏观经济因素入手,认为对外直接投资应该从投资国已经或即将陷于比较劣势的产业,即边际产业依次进行。比较优势理论突出了以下三方面内容:第一,摒弃了“市场不完全竞争”的观点,提出了从投资国的具体情况出发,据以制定切实可行的对外投资策略。第二,摒弃了“垄断优势”的观点,强调了比较优势的原则,继续维护传统的国际分工原理。第三,摒弃了“贸易替代型”的观点,提出了“贸易创造型”的发展战略。
3.区域合作:基于新视角的研究
随着区域合作领域的不断扩大,区域合作内容的不断丰富,区域合作理论也不断得到丰富和扩充。理查德·库拍首次阐述了相互依赖理论。该理论认为,相互依赖是二战后国际关系的发展趋势,这种依赖是双方间的传递,而不是单方向的。一国的经济增长将会导致其与其他国家或国际关系敏感性的增强。各国之间相互依赖缘于三个方面:一是政治军事力量制衡,二是经济技术的发展使各国都具备了各自的特殊优势,三是一系列世界范围内的重大问题必须由世界各国共同面对。上述研究虽然是针对国家提出的,但其中的第二条和第三条完全适用于国内。新要素学说丰富和发展了生产要素禀赋论,其中舒尔茨提出的人力资本学认为,劳动力实质上是一种不同质的生产要素,当人们通过对劳动力进行投资,使一定量的资本与劳动力结合,就会使劳动力质量升华,从而产生出一种新要素—人力资本。人力资本的形成主要来自教育投资和卫生保健投资。经济欠发达国家之所以落后,根本原因在于人力资本的匮乏而非物质资本的短缺。弗里曼首次提出了国家创新概念。此后,纳尔逊、佩特尔和波特等经济学家又从不同的角度进一步深化和丰富了国家创新系统理论。国家创新系统是指有利于促进一个国家研究开发、引进、运用、扩散各种新技术的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机构所组成的网络,以及与此相关的一系列国家制度。经过不断发展,该理论已成为集企业、大学研究机构、知识流动、中介机构和政府五大要素为一体的综合系统理论。
(二)国内文献综述
1.区域合作:对合作内容的研究
孙久文、叶裕民(2003)将经济合作分为四个主要方面,分别是工业贸易合作、资金合作、劳务合作以及科学技术合作。其中工业贸易合作包括生产合作和加工贸易合作,资金合作包括直接投资合作和间接投资合作,劳务合作包括纯粹的劳务贸易、信息咨询业务和旅游业合作,科学技术合作包括科技研发合作、技术贸易合作和技术转让与技术援助三大类。张可云(2005)提出未来区域合作的主要工作有四方面:第一,完善并加强对区域合作的管理,特别是加强区域管理方面的法律建设;第二,强化企业主导型区域合作,政府主导型合作要让位于企业主导型合作;第三,通过多层次的合作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政府要为企业跨区域活动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第四,通过城市扩散带动区域整体发展,重视城市圈与经济带的发展。张秀生(2007)总结出区域合作的内容包括四个方面:第一,基础设施开发合作,即发达地区通过资金和技术参与落后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合作;第二,自然资源开发合作,即发达地区提供资金和技术帮助落后地区开发资源,进而提供产品到市场销售的合作;第三,智力开发合作,即发达地区的师资力量、人才的办学优势与落后地区潜在的、庞大的教育市场的合作;第四,经济技术开发合作,即在高新技术产业化、企业品牌创造、技术改造等方面,区域间开展灵活多样、互惠互利的经济技术合作。
2.区域合作:对合作模式的研究
上海财经大学区域经济研究中心(2003)的报告中,将中国区域合作模式从宏观上分为大都市经济圈的区域合作模式和东西部区域经济合作模式。其中大都市圈合作模式分别介绍了长江三角洲地区合作、珠江三角洲地区合作和环渤海湾区域合作三种模式。东西部合作模式中介绍了流域经济一体化模式、工业园区合作模式和宁夏华西村合作模式。龙永等(2004)的研究针对西部资源跨区域合作问题,认为合作模式的具体形式有:一是以项目为核心,采取BOT(建设——经营——转让)模式进行合作,政府做好技术经济分析,然后面向国内外企业公开招标;二是发挥税收和其他经济或政策杠杆作用,引导其他地区的资金、技术、高级人才向西部资源地区流动,在增值税、营业税、所得税方面给予优惠或减免,延长税收优惠政策期限;三是有效运用资本市场,在资本市场上筹措资金,加大企业改制重组力度,促进更多企业上市,形成“资金——技术——人才”的良性循环;四是在存量合作方面,采取非资本合作模式,例如采用租赁方式将西部资产存量转让于东部等地区生产使用。
3.区域合作:对合作发展趋势的研究
李世华(2006)认为,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区域合作将加快发展,其主要发展趋势有四个方面。一是区域合作朝着长期稳定的方向发展,区域之间必然在产品的生产和开发,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新技术的开发和利用以及资金、人才等方面,通过协议或合同形式,建立起长期的、较紧密的稳固合作关系。二是区域合作向多方位、多形式方向发展,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包括区域之间进行经济联系和联合,实现生产要素在更大范围上结合。三是区域合作向名优产品聚集,向产品系列化方向发展,合作区域为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必然向名优产品生产的区域聚集,组成强有力的经济联合体。四是区域合作向科技型方向发展,区域合作逐步由物资联合、协作向生产和科研合作方向发展,科研单位与生产经营单位广泛结合,推动“科技——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丁导民(2007)在研究新时期区域合作中提出了区域合作的三个趋势:一是区域组织的品牌化,区域组织将走突出特色、打造品牌、提升形象的道路;二是区域组织合作的专业化,区域合作将走向专业部门的专项对接合作;三是区域组织合作的规范化,成立规范的专业协调机构,形成统一有效的推进机制。张秀生(2007)认为中国区域合作将有以下三方面的发展趋势:第一,加入WTO后,国际市场国内化、国内市场国际化的趋势进一步明显,必然促使各地内外开放的深化,新一轮中国区域经济合作将大规模推进,在扩大地区之间开放领域和开放程度基础上的全方位、多层次的区域合作全面铺开,区域一体化步伐有所加快。第二,企业成为区域经济合作的主体,跨区域的产业集团化发展趋势加强。尤其会发展五种类型的企业集团:一是以贸易为主、多种形态相结合的综合型商社式企业集团;二是以制造业为主的跨国公司式企业集团;三是以金融业为主的融资型企业集团;四是以国际级高新技术开发区为依托的科技型企业集团;五是以交通运输业为主的物流型企业集团。第三,区域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加快,区域合作格局逐步由垂直型向水平型转变。沿海地区将向技术和资金密集型方向发展,中西部则在发展劳动和资源密集型工业上有较大优势。
(三)对国内外文献的评价
1.对国外文献的评价
以分工和贸易为基础的地区合作理论,从斯密开始,经李嘉图、俄林、波斯勒等发展,对贸易的动因有了较为完整的描述,他们所阐述的不同地区间分工合作以及贸易的基础因素,如今仍然能有力的解释区域间的某些合作现象,因此对研究一国内部特别是资源优势明显的区域间合作仍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但从严格意义上看,它并非现代意义上的区域合作理论。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为国家和地区之间进行经济合作提供了更广泛、更有力的理论解释,特别是对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和国际技术转移三者的选择问题的研究和对边际产业转移的研究,对区域合作的模式、类型、内容等有着广泛而深入的影响,这些也成为研究区域合作问题的重要参考资料。但这些理论过于强调区域间的资金合作,过于强调投资的意义,而忽略了区域合作的广泛性。新时期所产生的相互依赖理论和人力资本理论等新理论,对新时期要素的内涵进行了充分的挖掘,它们更加强调知识、技术和创新在区域合作中的重要作用,为区域合作中的知识、技术合作提供了有益借鉴。
2.对国内文献的评价
研究区域合作内容的文献,有些从政府、组织和企业的角度进行分类,有的从贸易、资金和技术的角度进行分类,虽然他们所论述的角度各有不同,但基本上包含了区域合作的主要方面。但这些研究大多为宏观层次的研究,即在国家层次上的区域合作,而忽视了一个国家内的小区域合作。对区域合作模式的研究,有的分析了东部地区的区域合作模式,有的借鉴了国外的区域合作模式,这些模式虽然对区域合作有着良好的启迪作用,但没有把已有的成功的区域合作模式与正在积极探索区域合作的地区的实践结合起来。对未来区域合作趋势的分析文献,在总结当代区域合作的基础上,结合区域合作的新理论,认为未来区域合作中合作领域广、技术含量高、品牌效应强等特点将更加突出,这是符合未来区域合作的发展规律的。
(四)竞争是自然界演进的动力,也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源泉
1.竞争的含义和竞争的发展
竞争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或群体在一定范围内,为了夺取其所共同需要的对象而展开较量的过程。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竞争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中。举手投足,放眼四周,竞争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在自然界,动物间的“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植物界的争水分、争阳光、争养料都是竞争。在人类社会中竞争更是表现得多姿多彩:商品供求、学术争鸣、艺术表演、体育竞技、政府选举、军备竞赛、求职应试、科研创新……这些活动无一不是有强烈的竞争性。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部竞争史。从人类社会诞生的那天起,人类为了谋取生存,就一直存在着竞争。人类社会的历史本身就是一部竞争史,竞争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前进。
在原始社会,由于人类尚处在一种“自然状态”,即“直接的、单纯的、动物的存在”(黑格尔.历史哲学.上海世纪出版集团,1999.)还未摆脱动物的本能,因而其行动在很大程度上受着生物本能的驱策和制约,往往难以节制自己的欲望,难以对自己的行为进行理性思考和道德的约束,所以原始社会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仍是一种生存竞争。这种竞争如同生物界的生存竞争一样,是一种弱肉强食的野蛮竞争,但它却使强者得到更多的生存权利,从而使提升后代的整体竞争能力有了可能,进而推动了原始人的不断进化和原始社会的发展。
从原始社会末期的父系氏族公社时期开始,随着部落、部落联盟、国家的形成和发育,大大小小的集团为了争夺本身的利益而进行暴力的竞争。整个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朝代兴亡、战火迭起,竞争的侧重点在于铁血战火、权力之争,竞争异常激烈,血雨腥风。但由于这一阶段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商品经济不发达,产品交换的范围较狭小,加之封建社会的城市中各种手工业者通过多种途径限制外来的竞争者和本地从业人员间的相互竞争,因而经济竞争有一定的萌芽但却未得到充分发展。
到了资本主义社会,自然经济被商品经济所取代,因此竞争的侧重点由权力之争转向经济的竞争。经济竞争极大地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就其发展阶段而言,这种竞争迄今为止主要经历了自由竞争和垄断竞争两个阶段。自由竞争是资本主义制度下以资本在各企业或各部门之间可以自由转移为特征的竞争,主要是从18世纪后半期到19世纪70年代。在自由竞争阶段,资本家共同按照平均利润的原则来剥削和瓜分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19世纪70年代起,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发展到顶峰,并开始向它的最高阶段——垄断竞争过渡,到20世纪初,这一过渡初步完成。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虽然仍存在着竞争关系,但垄断限制了自由竞争,这时的竞争是垄断凌驾其上、与之并存的竞争。资本主义激烈的经济竞争促进了其经济的迅猛发展。正如新自由主义学派的经济理论家路维德希·艾哈德(前联邦德国的经济部长、总理)所言:“竞争是获致繁荣和保证繁荣最有效的手段,只有竞争才能使作为消费者的人们从经济发展中受到实惠。”
在社会主义社会,经济竞争也占主体地位,它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展开的竞争。社会主义竞争不仅不同于小商品经济条件下的竞争,也不同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的竞争。由于社会财富已为人民所有,因此在竞争中整个社会财富可以合理地、充分有效地被使用。国家可以通过计划、经济、行政和法律的手段加强宏观调控,从而大大减少盲目竞争造成的企业利益的损害和社会资源的浪费,达到微观经济利益和宏观经济效益的统一。社会主义竞争是在国家政策和法令允许的范围内进行的,它既受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和国民经济规律的制约,又受国家经济法规体系的约束,这就要求竞争各方在谋求各自利益时,不能以不正当手段侵害国家利益和其他企业、个人的利益。
2.竞争的要素
一般意义上的竞争通常由竞争者、竞争目标、竞争策略和竞争场四个要素组成。
竞争者指的是参与竞争的主体。任何一种竞争都是在竞争者之间进行的,竞争的展开和终结,竞争的胜败和竞争的强度等都取决于竞争者。竞争者必须有两方或两方以上才能成立,因为若只有一方参与,就没有对手,也就不存在竞争。不同的竞争中竞争者的含义是不同的,少则一个人,多至一个团体、一个企业,乃至一个国家,只要是为了某个共同的目标和利益参加竞争的,我们都可将其视为一个竞争者来对待。通常情况下,竞争要素中的竞争者还必须是一个完整的竞争者,即竞争者应是一位思维健康、善于选择最佳行动路线的理性的决策者,同时拥有一定的竞争实力,也即在一定的范围内、一定程度上能自由地制定及选择自己的行动策略。在竞争中,如果竞争的一方没有制定、选择竞争策略的自由和权利,也缺乏实施这些策略的实力,那么他在竞争中必然失败,我们也不能将之称为竞争者了。
竞争目标是指竞争者的竞争行为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也是诱发竞争动机的外部条件,是竞争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竞争目标在竞争中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竞争者首先为自己的竞争行为预先设定一个明确的目标,并根据这个目标来指导和调节自己的竞争行为,从而使自己的行为结果达到或接近这个目标。因此,竞争目标是竞争活动的依据,制定一个正确的竞争目标,是人们参与竞争的首要问题。竞争目标也是指引人们奋进的航标,它为竞争参与者指明了一定时期内总的竞争方向和任务,使人们在复杂、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看清航向,循标前进。竞争目标更是保持竞争者行动一致的旗帜。在群体竞争中必须有一个统一的目标来规范和约束每一个竞争参与者的行为,使整个群体都朝着一个既定的目标前进,竞争目标还是控制和调节具体竞争行动的尺度。人们的竞争行动是否偏离方向,是否达到目标,都要有竞争目标这个尺度来检验和度量。竞争目标对竞争者行为的上述调节作用,要求每一个竞争者在竞争活动中应正确地选择竞争目标,而适度地选择竞争目标则关系到竞争的强度。对竞争参与者而言,竞争目标的选择必须是有挑战性的,也即对自己而言必须是要有能力,但要经过努力才能实现的目标,对竞争对手而言则是应该能够诱导它参与竞争的目标。因此,在选择具体的竞争目标时,必须详细了解和研究竞争双方的优劣势和竞争实力,并充分考虑竞争环境这一客观因素的制约。
竞争策略是指竞争者针对竞争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所制定的相应对策和决策。制定正确的竞争策略是竞争者在既定的内外部条件和制订正确的竞争目标后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竞争者要在竞争活动中取胜,一定要有正确的竞争策略。竞争策略的成功是最大的成功,竞争策略的失误是最大的失误。竞争的胜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策略制订的质量及策略选择的质量。制订正确、完整的竞争策略,首先应有明确的竞争目标,其次要对竞争中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充分的估计和分析,并相应制订出一系列对应决策。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迈克尔·波特在他的经典著作《竞争战略》中指出,产业资本家在制订正确的产业投资竞争策略时,要充分考虑以下五种竞争作用力:第一,进入威胁。进入威胁的大小又取决于以下因素:一是进入壁垒,主要存在着规模经济、产品歧异、资本需求、转换成本、获得分销渠道、与规模无关的成本劣势和政府政策七种壁垒源;二是预期的报复,即潜在的进入者对现有竞争对手的反击预期也将对进入的威胁产生影响,并会因此扼制进入;三是进入扼制价格,即当进入者设想其克服结构性进入壁垒及承受遭到报复的风险时的代价恰好为进入带来的(进入者所预测的)潜在报酬所平衡时的现行价格结构,如果现行价格水准高于进入扼制价格,则进入者将预计其通过产业侵入可获得平均水准以上的利润,这时就将会出现进入;四是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进入壁垒的特点,如进入壁垒会随条件的变化而变化,有此竞争者具有某些资源使其在克服壁垒时所付出的成本比其他进入者少,等等;五是进入壁垒的经验与规模。上述五种因素共同构成了影响竞争强度的第一种竞争作用力。第二,现有竞争对手间争夺的激烈程度。它又受下列因素的影响:众多的或势均力敌的竞争对手、产业增长的快慢、固定成本或库存成本的高低、歧异或转换成本的丰缺、大幅度增容的代价、形形色色的竞争对手、战略利益大小、退出壁垒的大小,等等。第三,替代产品的压力。应当引起极大重视的替代品包括:一是具有改善产品价格、性价比从而排挤原产业产品的趋势;二是这些替代产品是由盈利很高的产业生产的。第四,买方砍价实力。如果出现如下情况,某一买方集团就是强有力的:一是相对于卖方的销售量而言,购买是大批量的和集中进行的;二是买方从产业中购买的产品占其成本或购买数额的相当大一部分;三是从产业中购买标准的或非歧异性产品;四是买方转换成本低;五是买方赢利低;六是买方采取后向整合的现实威胁;七是产品对买方产品的质量及服务无重大影响;八是购买者掌握充分的信息。第五,供方砍价实力。具有下述特点的供方集团将更强有力:一是供方产业由几个公司支配,且其中集中化的程度比买方产业高;二是供方在向某产业销售中不必与替代产品竞争;三是该产业并非供方集团的主要客户;四是供方产品是买方业务的主要投入品;五是供方集团的产品已经歧异化或已建立起转换成本;六是供方集团表现出前向整合的现实威胁。上述五种竞争作用是竞争者制定正确的竞争策略时应深入分析的因素,也是制定竞争策略的出发点和基础。
竞争场是指竞争者展开较量的舞台,也就是竞争者活动的空间和范围。竞争场之所以成为竞争的要素是因为只有进入竞争场里的竞争者,才能参与竞争。而对那些想参加竞争,但却因主客观条件不具备的潜在竞争者来讲,只有他们从竞争场外进入竞争场内,才能成为真正的竞争者。从不同的角度来看,竞争场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一是开放型竞争场和封闭型竞争场。开放型竞争场是指竞争者进入或退出都比较自由,客观上没有多少进出障碍,这样可以达到动态平衡,从而实现适度竞争,有利于竞争向健康方向发展。封闭性竞争场的进出并不自由,且人为设置了许多障碍以阻止竞争者的进出,从而很难实现动态平衡,并导致竞争不足或竞争过度,甚至造成垄断。二是有秩序竞争场和无秩序竞争场。有秩序竞争场是指竞争场内的各项规章制度比较齐全,竞争者在竞争场里的活动受到有关规章制度的约束,因此竞争就有可能健康、文明地进行。无秩序竞争场是指竞争场的规章制度不健全或根本没有,竞争者的活动没有规章的约束,这样常常会出现破坏性的野蛮竞争。三是大竞争场和小竞争场。由于竞争目标有大小之分、整体与部分之分,因此参与争夺大目标、整体目标而进入的竞争场是大竞争场,它风险大、难驾驭,同时对竞争者而言有更大的刺激性。反之,与大竞争场相对的则是小竞争场。
上述构成竞争的四个要素中,竞争者是策略的制订者,以获得最大利益值作为竞争的目标,并以此为准绳作出抉择。竞争目标源于竞争者的需要,是竞争者行动的方向。竞争策略则是竞争者为达到竞争目标运用的手段和工具,是竞争的表现形式。竞争场是竞争者为实现竞争目标而展开竞争活动的空间和范围。在四个要素中,竞争者是竞争的核心,没有竞争者就无所谓竞争目标、竞争策略和竞争场。当然只有竞争者,没有其他三个要素,也展开不了竞争,这四者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整体。(www.daowen.com)
3.竞争的作用和竞争规则
竞争的本质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也是竞争活动遵循的一条普遍规律。竞争的这种优胜劣汰的根本属性使它既是一种激励机制,又是一种淘汰机制。作为激励机制,它使竞争获胜者实现竞争目标,相应的需求也得到满足。作为淘汰机制,它使竞争失败者失去竞争目标,需要得不到满足。正是在竞争这种获胜奖赏的刺激和失败淘汰的压力下,才迫使社会成员不断进取,奋力向前,超越他人,从而最终融汇成社会进步的巨大浪潮,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因此,竞争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社会进步之母,特别是公平的、文明的竞争对于推动社会发展有巨大的作用,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能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人尽其才。竞争的环境和竞争行为对人的潜能的发挥、良好品质的形成和人才的成长,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首先,竞争有利于造就人才。在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下,竞争者要生存、胜出,最终实现自身的价值,就必须下苦功,勤学苦练,努力提高自己的素质,从而增强其竞争力。其次,竞争有利发现人才。在竞争场上的角逐中,能取胜的必定是竞争力强的一方,因此,通过公平的竞争,就能发现和鉴别一批真正具有竞争力的竞争者。再次,竞争有利于人才的择优使用。通过竞争,能发现竞争者的长处和短处,从而做到扬长避短、人尽其才。二是能推动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在经济领域中,公正、公平的竞争迫使生产者千方百计降低产品的成本,提高产品的质量,改善产品的服务,不断创新,以提高生产的效率和效益,从而使社会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和最佳的配置,促进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三是能促进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文化的不断繁荣。在公正、公平的竞争环境中,先进的技术、科学的理论能迅速被社会所承认、接受,因此新技术、新知识、新的理论就能层出不穷,在实践中还十分有利于文化艺术的推陈出新和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从而促进文化艺术工作者不断创造新的艺术珍品,达到繁荣文化事业的效果。四是能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由于竞争能促使竞争的参与者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因此竞争能提高整个群体素质和战斗力。而群体之间的竞争,又有利于加强群体内部的团结,增强群体的内在凝聚力,从而使群体的合力和竞争力进一步提高。无论是群体内竞争,还是群体间的竞争,还能产生一种社会标准化效益,即获胜的部分竞争者会逐渐形成一种为他人学习和模仿的社会标准,从而带动和引导人们的行为。总之,竞争能提高群体的战斗力,促使群体的结构、组织和内部运行机制向好的方面转化。各种不同形式、不同规模和层次的竞争,成为整个人类社会进步的基本动力。
从上面的论述中不难发现,竞争的作用是十分巨大的,但并非所有的竞争都能发挥上述作用。一切不公平的竞争不仅不能促进人才的脱颖而出、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反而会埋没和扼杀人才,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阻滞社会的进步。只有公平竞争的环境,才能使竞争的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而确保实现公平竞争的必要条件是要有共同的竞争道德和公正、严密的竞争规则。竞争道德是竞争者所遵循的道德伦理和传统习惯,竞争规则则是指按照一定的程序制定出来的竞争者必须遵守的准则,如法律、条例、规定、办法、规章、章程、细则、条约、约定等。竞争如果没有规则的约束,我们就无法判断竞争行为的对错,就无法避免野蛮竞争和垄断,因此,竞争需要规则,没有规则就不可能有人类所需要的理性竞争。竞争需要规则,而规则则应该公正,这是因为规则的公正性是公平竞争的前提,只有规则公正,才有可能实现公平竞争。公平竞争,不仅要求有公平的规则,还要求有公平的环境作保障。公平规则需要具备平等性、协调性、严密性和可操作性这几个最基本的要求,公平的环境则是指公平竞争要有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如要有完善的市场体系、有健全的市场监督和评价机制、有完备的市场竞争法律法规体系等。因此,我们在发挥竞争机制的作用时,应同时着力于竞争规则的制定和竞争环境的改善。
(五)经济竞争是现代市场经济的本质属性
经济竞争是指经济主体在市场上为实现自身的经济利益和既定目标而不断进行的角逐过程。它有三个标志:一是存在一个赖以生存的市场;二是存在至少两个以上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三是竞争参与者之间是相互对立、互相制约的,即一方经济利益和既定目标实现程度越大,另一方的实现程度就越小,从而受到的强制压力也就越大。只有在这种情况下,经济主体之间才真正处于我们称之为竞争的态势之中。经济竞争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为了获得或保持竞争优势,竞争参与者要不断改变他们的行为变量,如降低成本、改进质量、改变销售方式、加强广告宣传等。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先锋企业还不满足于这些仅仅属于改善性质的基本手段,而是通过尝试生产要素的新组合这种生产过程创新来大幅降低成本,通过运用新技术的产品创新来提供市场上没有的新产品,从而取得牢固的竞争优势。先锋企业通过创新所获得的优先利润和市场优势地位,对其他企业形成了巨大刺激和压力。为了改变自身在竞争中所处的不利地位,其他企业便会模仿先锋企业。当这一过程普遍化后,又会有一些企业开始新一轮的创新活动,随之而来的是其他企业新一轮的模仿过程。如此往复,经济竞争也就表现为一种周期性的、波浪式的动态发展过程。经济竞争同时也是一种探索和发现的过程。竞争参与者总在不断寻找和开发新的市场机会、开拓新的生产要素组合方式、提供新的产品、探索新的企业组织形式和内部管理方式以及最佳的企业规模,而诱导他们采取上述行为的动因则是获取先行者利润,这也从另一方面反映出经济竞争本质上体现的是竞争者相互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
经济竞争也是市场经济有效运行的前提和基础,经济竞争的功能就是保证市场经济的有效运行,实现国民经济运行的目标。具体来说,经济竞争的功能主要表现为:一是适应与协调功能。即在市场经济中,独立的经济主体在生产和消费上的分散经济决策,是通过市场价格和竞争机制的作用相互协调为一体的。处于竞争之中的经济主体出于追求自身的经济利益和市场竞争的巨大压力,必然会对市场价格信号的变化作出灵活的反应,最终实现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和资源的最佳利用。竞争的这种适应与协调功能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调节社会生产或实现资源合理配置。二是刺激与创新功能。即每一个竞争参与者为了获得超过竞争对手的优先利润,都会尝试进行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从而促进技术进步。而竞争参与者的模仿过程,又会促进技术的扩散和推广,带动整个社会技术水平的提高。竞争的刺激和创新功能具体表现为提高经济效益和推动技术进步的功能。三是分配和监督功能。即在竞争性市场经济体制中,市场上的初次收入分配遵循效率原则,任何一方都不可能长期地靠牺牲他方利益占据并非由自身效率形成的市场优先地位,而只能靠自己在市场上的贡献和效率超越竞争对手。竞争的这种分配功能客观上也对竞争参与者形成监督,它阻止了非效率收入的形成,偶尔形成的与效率不相应的高额利润,也会通过竞争而消失。竞争的这种分配与监督功能是实现资源合理配置的有效保证。
经济竞争发挥有效功能作用需要一定的条件,这些条件就是经济竞争的前提。它们主要包括:一个完备的市场经济法律体系,它明确规定了经济竞争的行为规则、活动范围和竞争后果;一个有效的货币制度,它要保持币值的相对稳定;促进和保护竞争的有关政策、机构和措施;一个完备的市场体系与合理的市场结构,必要的信息媒介传播手段以及资本、人力、物资的流动的条件,它们促进和保证市场信息的迅速传播与反馈以及生产要素的灵活流动。在所有上述经济竞争的前提中,保证市场的进出自由是尤为重要的一条。
从不同的角度看,经济竞争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从功能上看,可分为有效竞争和无效竞争(毁灭性竞争);从规范上看,有效率竞争和非效率竞争;从程度上看,有完全竞争、不完全竞争和垄断竞争;从参与者上看,有生产者之间的竞争、消费者之间的竞争和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竞争;从过程上看,有自由竞争与国家调节的竞争;从范围上看,有同一部门的竞争和不同部门之间的竞争以及潜在竞争和替代竞争;从内容上看,有价格竞争与非价格竞争,在非价格竞争中,又可分为质量竞争、销售竞争、服务竞争、附加条件竞争和广告竞争等。
二、区域合作组织
世纪交替之际,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两大潮流日益深化,合作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主流。以信息化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推动了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形成了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趋势,成为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的重要背景。
经济全球化要求冲破商品和生产要素流动的地域和国界障碍,推进贸易自由化、金融国际化、跨国公司生产和销售全球一体化,这使得世界经济整体性不断增强,区域之间的依存度不断提高。同时,经济全球化也加剧了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城市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和各国之间的利益的难以协调,促使了一些地域相邻、利益追求经协调趋于一致的国家和地区,率先走向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道路。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背景下,区域经济合作呈现着范围不断发展、程度不断加深、层次不断提高的发展新趋势。其表现为地区壁垒的逐渐减少使区域经济合作的范围越来越宽广,参与经济合作的国家和地区不断增多,经济合作的广泛性得到充分体现;区域经济合作的组织方式和发展途径具有多样化、多层次的特点,发达国家之间、发展中国家之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都形成了多种形式的经济合作;区域经济合作的领域也不断扩大、深化,从资金、技术、劳务等的合作到建立共同市场、联合开采自然矿产业、合作开发科学技术等;区域合作的类型也多元化,有宏观和微观经济合作、多边和双边经济合作、垂直型与水平型经济合作等。放眼世界,从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东盟、东非西非共同体到新澳自由贸易区,全球具有一体化性质的区域经济组织已超过40个,所包含及正在申请的国家达100多个。随着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加快了融入区域合作潮流的步伐。2001年,我国加入了WTO;2003年6月和10月,为推动香港和澳门的繁荣稳定,内地与香港和澳门分别签订了CEPA协议,加快推进内地与港澳经济的紧密联合;2002年,我国又与东盟签订协议,准备在2010年正式启动中国——东盟(“10+1”)自由贸易区。
我国新一轮区域经济合作在扩大地区之间开放领域和开放程度基础上的全方位、多层次的区域合作全面铺开。经验表明,越是区域差异大的地区,合作的可能性越大。发展区域经济取决于市场需求放大要素、资源互补要素和制度协调要素的有机整合。综观全国,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唐分别开始了新一轮的合纵连横……三大都市经济圈的迅速崛起,正在悄然改变着中国改革、开放、发展的格局。发达地区,如长三角、珠三角的区域合作向纵深发展,并逐渐过渡到以国际大都市圈经济一体化模式,即在现代化基础设施、城市发展、市场建设、产业和生态环境等方面实现一体化发展,全面实现区域经济现代化。同时,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在自然资源开发、基础设施建设、旅游资源开发等方面,积极开展优势互补,实现更大范围的联合与合作。为了实现自身的更快发展,区域内的每个成员,都在如何形成地区内统一市场、实现区域经济的紧密联系和合作上有着强烈诉求。形成地区内统一市场,实现区域内经济的紧密联系和合作,成为某一特定区域融入外部经济的必然选择。
“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健全市场机制、合作机制、互助机制和扶持机制。这“四大机制”是实现区域协调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今后推进区域协调发展中需要着力加强的具体工作。其中市场机制是根本途径,合作机制是重要途径,互助机制和扶持机制是有益的补充。区域发展不均衡是自然的、历史的、经济的和政治的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由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突出表现在发达地区由于有财力对土地费用等要素价格进行补贴,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资金在区域间的自由流动。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推进区域协调发展,首先必须打破地区封锁,加快建立全国统一市场,实现生产要素在区域间自由流动和产业转移,不能再靠行政命令调拨资源、靠计划安排项目来实现。市场机制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根本途径。合作机制是在区域之间,由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机制。因此,合作机制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我国中西部地区具有资源优势,东部地区具有资金、技术和人才优势,东部地区的资金、技术和人才优势与中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结合起来,促进东部地区那些主要依靠中西部资源的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既可以避免资源大跨度大规模调动,降低全社会运输成本和交易成本,提高整体经济效益,也可以带动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要探索建立制度化的区域合作机制,开展多层次、多形式、多领域的区域合作。要加强统筹协调,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方面加强协作,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要充分发挥政府和中介机构的作用,建立区域合作的服务体系,鼓励区域合作方式创新。
三、区域合作机制
区域合作机制包括三个层面的内容:一是合作的原则,二是合作的组织机构,三是组织机构的决策与执行程序。
国际上主要的区域一体化组织主要有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美洲自由贸易区、东南亚国家联盟、东盟自由贸易区、非洲统一组织、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亚欧联系新体系等。国际上较成熟的区域合作组织的成功经验,可以为晋陕豫黄河金三角经济区合作机制的建设提供借鉴。
欧盟的前身是欧洲经济共同体。其宗旨是加强成员国经济的联合,制定共同的经济政策,实现商品、劳务、资本、人员的自由流动,实现成员国的经济、社会进步。组织机构:部长理事会是最高决策和立法机构,主要任务是制定具体的政策,负责协调成员国的经济政策,对执委会提出的政策建议、法规草案有决定权。执行委员会是常设的执行机构,贯彻实施共同体条约和共同体的各项决议,向决策机构提出建议,开展国际联系与国际谈判,负责日常事务。欧盟自成立以来,在经济一体化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已基本实现了《罗马条约》的目标,建立了工业品关税同盟,制定共同的对外贸易政策,共同的财政政策,建立欧洲内部统一市场,建立欧洲货币体系与货币联盟。随着1999年欧洲统一货币的发行,使得欧洲在政治、经济上日益统一。
北美自由贸易区是1992年8月12日由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在1992年2月17日签署的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基础上宣布成立的。北美自由贸易区是一个包括3.6亿人口、每年6万多亿美元国民生产总值的区域一体化组织。其宗旨是取消贸易壁垒,创造公平竞争条件,增加投资机会,保护知识产权,建立执行协定和解决争端的有效机制,促进合作。根据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三国将在15年内逐步取消货物和劳务贸易以及资本流动的所有关税和壁垒。协定涉及市场准入、贸易、法规、服务业、投资和知识产权等方面。北美自由贸易区的三国中,美国、加拿大为发达国家,墨西哥为发展中国家,因而,经济上既有互补性和相互依存性,又有不对称性。
东南亚国家联盟简称东盟,属于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1967年8月成立于曼谷。东盟成员国有: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以上为创始国)、文莱(1984年1月加入)、越南(1995年加入)、缅甸、老挝(1997年7月23日加入)。总部设在雅加达,东盟的目标是建立包括柬埔寨在内的十国集团。其宗旨是通过共同努力来促进本地区经济增长、文化进步和社会发展,在平等与合作的基础上建立一个和平、繁荣的东南亚国家共同体,促进本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加强与其他经济组织的联系与合作。组织机构:最高决策机构是外长会议,每年举行一次例会,并举行特别会议;经济部长和劳工部长会议不定期举行;首脑会议不定期举行;常务委员会为执行机构,下设9个常设委员会和8个特别委员会;常设秘书处是行政总部,秘书长由成员国轮流担任,任期两年。
东盟每3年召开1次正式首脑会议,两次正式首脑会议期间每年召开1次非正式会议,就重大问题和发展方向做出决策。东盟外长会议是制定东盟基本政策的机构,由东盟各国外长组成,每年轮流在成员国举行。而东盟与对话国外长会议在每年的外长会议后召开,由东盟国家外长与其对话的外长出席,就重大的国际政治和经济问题交换意见。 目前,东盟已逐步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具有活力的区域性组织,并在地区和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是非洲最大的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1975年5月28日成立,总部设在拉各斯。其宗旨是促进成员国之间在经济、社会、文化各方面的合作与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维持经济稳定,加强相互间联系,促进非洲的进步和发展。组织机构:最高权力机构是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每年至少开会一次,负责确保对共同体的总领导,监督共同体的各项行政职能。部长理事会由成员国各派两人组成,负责就总政策问题向首脑会议提出建议,指导下属机构工作,批准预算。执行秘书处负责处理日常事务。附属机构有4个技术与专业委员会以及法庭与共同体的金融组织——合作补偿与发展基金董事会。
四、启示
从以上区域经济合作组织的合作机制运行成绩,我们探索国内经济合作组织得到了如下启示。
启示一:区域合作能使区域组织内各成员保持并提高竞争力。
区域合作能使区域内各成员保持并提高竞争力,从而促进整个区域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20世纪90年代,美国迫于欧洲和日本经济竞争,改变了不搞区域经济组织的想法,力图利用建立北美自由贸易区,并通过参与国的经济合作和区域一体化,推进区域经济发展,提升本国在国际经济中的地位。十多年的发展证明,发达地区想要保持较强的国际竞争力,最重要是使本地区一直处于国际经济发展的主流地位,极力避免边缘化。保持区域经济的主流地位就必须融入某个区域一体化组织(自由贸易区、经济圈),应尽量在这个大区域中证据重要地位或者核心地位。在我国的跨区域合作中,例如泛珠三角区域合作,通过由粤港澳合作形成的大珠三角的发达区域的主导和带动,在经济一体化中继续保持和提升自己的国际竞争力。
启示二:区域合作以经贸为主,通过协议循序渐进发展。
上述的国际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在组织内部成员在经贸上都享有一定的优惠政策。例如北美自由贸易区由于是由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建立的自由贸易区,有关协议国对实现区域内自由贸易采取了以合作协议来逐步推进的方式。各协议国签订了大量的双边和多边协议,主要内容包括:消除关税和削减非关税壁垒、开放服务贸易、便利和贸易有关的投资,以及实行原产地原则等,还包括劳工(NAALC)、环境(NAAEC)等附属协定。考虑到不同国家的发展水平,主要协议条款规定在10年内逐步消除所有贸易和投资限制,对几个敏感行业的过渡期为15年。这是一个复杂的国际协议框架,它提供了一整套的规则和制度框架来管理三国间的贸易和投资关系,同时提供了吸纳新成员和采用新的争端解决程序的机制,这是先前其他国际经济协定中都不具备的。这样一种事先确定制度和法律框架的合作,对我国的跨区域合作是有借鉴意义的。
启示三:区域合作注重产业一体化中的分工协作。
产业的分工与协作是区域经济组织得以顺利运行的基础,也是区域经济组织合作的重要表现。如北美自由贸易区的成立,将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共同纳入一个产业一体化中的分工协作体制。最明显的是加拿大的原材料、墨西哥的劳动力与美国的技术管理相结合,形成了以美国为轴心的生产和加工一体化。其中美、加生产一体化主要表现为水平的产业内分工,如两国在飞机和汽车制造、钢铁、食品加工、化学品和布料加工业等形成了更密切的产业内联系。而美、墨生产一体化的行业主要集中在电器、汽车和服装这几个行业,带有明显的垂直的产业内分工的特点,主要是美国将零部件运到墨加工后再返回美国。这种产业一体化中的分工协作体制使各国的产业优势得到更大的发挥,这对我国的跨区域合作是很有启示的。
启示四:注重对相对落后地区的扶持、建立消除地区差距和贫困的机制。
促进区域合作的协调发展比较典型的是欧盟,在区域经济组织内部建立了消除地区差距和贫困的机制。有效地促进了欧盟成员国的协调发展。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也注意到各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在合作协议中也有对相对的落后国家产业的保护和一定的扶持,但对墨西哥这个发展中国家来说,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发展对其消除贫困来说,并没有提供帮助。据有关数据显示,十年来墨西哥的贫困问题不仅没有消除,反而更加严重。当然,墨西哥的贫困问题并不一定是NAFTA带来的后果,但这一机制中缺乏对解决贫困问题的协议却是事实。因此对落后地区的扶持重在建立消除地区差距和贫困的机制。而这一问题是我国在建立跨区域合作组织中应该考虑的。
启示五:区域合作组织机构的完善是区域合作得以顺利开展的基础。
不论是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还是东盟、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等,他们都有比较科学、完善的组织机构。通过不同层级的决策体系,来解决区域经济合作组织中存在的问题,协调各成员国之间的关系。这对区域合作的有序进行非常重要。我国的区域合作组织,在合作机制的构建中也充分考虑到这一点,但从完善的角度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