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经济整合的研究成果

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经济整合的研究成果

时间:2023-11-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据统计,目前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GDP约占全国GDP的18%,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的GDP约占全国GDP的10%,京津环渤海城市群的GDP约占全国GDP的9%,三大城市群的GDP共占全国GDP总量的37%。

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经济整合的研究成果

第三节 两大经济板块整合中的金三角区域

一、西部区域经济整合战略及现实

目前,我国的经济越来越向大城市群聚集,特别是向东部沿海的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京津环渤海地区三大城市群集聚。据统计,目前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GDP约占全国GDP的18%,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的GDP约占全国GDP的10%,京津环渤海城市群的GDP约占全国GDP的9%,三大城市群的GDP共占全国GDP总量的37%。据业内专家分析,在不久的将来,这三大城市群将会形成更大的经济空间,对我国经济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与此同时,在市场机制作用下,东部沿海地区与西部地区的差距也在持续扩大,如何加速西部经济的发展,逐步缩小东西部之间巨大的经济差距,不仅关系着西部地区的利益,同时也是贯彻科学发展观,保证整个国家长远经济利益的要求。

(一)西部区域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

从理论上讲,区域差距是市场经济条件下非均衡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发展中国家在有限资源条件下经济迅速增长的前提。但由于市场配置资源的集聚效应总是大于扩散效应,已经形成的地区差距必然趋于扩大,而且地区之间的经济势差越大,差距扩大的动能也就越大,差距扩大的趋势也就越难扭转。据有关统计测算,1978年东部与西部地区人均GDP的绝对差距为212.9元,相对差距系数为45.9%;到1991年,东西部人均GDP绝对差距上升为1133.5元,相对差距系数为46.4%。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中央突出强调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加大了对中西部地区的扶持力度,并开始着手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东西部相对差距变动幅度一度缩小,但差距仍在持续扩大。1999年东西部人均GDP绝对差距达到5 930.6元,相对差距系数为58.7%;到2002年,东西部人均GDP绝对差距进一步上升到8 066元,相对差距系数上升到60.5%。

值得注意的是,东西部之间的巨大差距远不止于经济发展的数量和水平,在反映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的数据背后,正在形成两种完全不同的区域经济格局。沿海都市圈经济上的一系列调整,使城市间的空间布局开始突破行政区划的分割朝着蛛网结构演进。这些变化意味着我国东部地区将围绕着几个大都市圈出现一个更有活力、更加开放,并通过在更广阔的空间层面进行优势整合的发展态势。这种趋势对西部的发展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挑战的一面。首先,一个更强、更有活力的东部,对西部的带动能力会更强。特别是东部地区产业的调整和升级,会促使一部分产业的重心加快向中西部的转移。但同时也要看到,东部的积极调整和迅速发展,意味着东西部之间的差距可能进一步拉大,而经济势差的扩大,激化效应也会相应增强。据国家工商总局公布的一份报告,2002年上半年,我国新登记的外商投资企业数同比增长26%,增长幅度是相当高的,名列前10位的广东、江苏、上海、山东、浙江、辽宁、福建、北京、天津、江西,占了全国新增外商投资企业数的73%,而10个省市中只有江西是中部地区,西部地区1个也没有。另据有关统计,截止到1999年年底,西部12个省区累计实际利用外资168亿美元,占全国同期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的5.5%。有关方面曾经分析,由于中央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以开放促开发,在政策上拓宽利用外资的渠道,放宽投资领域,“十五”期间西部地区将成为利用外资的重点区域。然而事实并非完全如此,2004年10月在国务院新闻发布会上,国务院西部开发办的负责人谈到,由于种种原因,西部地区利用外资的数量还很不够,虽然每年都有一点增长,但增长幅度不大,据中国网2001年10月14日统计,这几年西部利用的外资每年只占全国的4%左右。由于增长速度缓慢,西部地区利用外资的比重不仅没有提升,反而明显下降,当然更谈不上成为利用外资的重点区域了。

(二)西部经济区域布局的战略定位与产业选择

显然,在资源有限的前提下,西部地区相当一段时期内不可能从总体上缩小与东部地区的经济势差。但是如果集中有限资源,在一些基础较好、有条件的地区形成一定的经济高速发展带,并力求在较短的时期内迅速缩小这些地区与东部发达地区之间的差距,以局部优势打造与东部区域竞争力相对接近的经济平台,为东西部之间市场配置资源提供一个相对平衡的竞争基础,并非完全没有可能。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必须解决好西部经济的区域布局及其产业选择问题。

1.西部经济区域布局的战略定位

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区域布局既要考虑区域整合和聚集效应,形成局部地区的明显优势和高速增长的势头;同时又要考虑西部幅员辽阔,经济分散,交通不便,环境差异大的现实。因此,从整体上说,西部地区应该从三个层次上构建高速增长的经济圈,以带动整个地区的经济起飞。

第一层次:积极推进重庆、成都、西安等特大城市为核心的都市经济圈的发展。

西部地区虽然有一批具有相当基础和实力的城市,但缺乏具有现代经济中心功能、能够整合西部经济的特大城市,处于一种多强无超的局面。从目前来看,重庆、成都、西安是西部地区打造都市经济圈,综合基础和条件相对较好的选择。重庆虽然目前人均GDP的水平还比较低,综合经济实力不仅远远无法与上海、北京、天津等直辖市相比,即便在西部地区也不算很强,但它是直辖市,在地理位置上具有较为特殊的优势,又是国家长江库区经济扶持的重点,而且工业基础比较好,发展潜力很大。成都和西安在城市规模上是西部地区仅次于重庆的大城市,经济综合实力比较强,在教育科技方面也有较好的基础。特别要强调的是,如果能在西北地区形成以西安为中心,以高新技术产业、国防科技工业、航天工业、装备工业、机光电一体化、化学工业为基础,集商贸、金融、信息、科教和旅游为一体的高速发展经济圈;在西南地区形成以重庆——成都为中心,以电子信息汽车制造、国防工业、新材料工业为基础,集综合物流、商贸、金融、科教和旅游为一体的都市发达经济圈,对于平衡东西部之间的经济势差,拉动整个西部经济将会起到重要作用。

第二层次:在西部各省区大、中城市中择优发育一批中心城市,形成自身发展速度快、对周边扩散能力强的区域性经济中心。

西部地区一个很大的特点是地域辽阔,经济分散,没有连片的城市经济带,省会之间距离远而且交通条件差,相对隔离。因此,区域性经济中心的构建和培育,对整个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这个层面的布局涉及西部各省区条件较好的省会城市,如甘肃的兰州、云南的昆明、内蒙古的呼和浩特新疆的乌鲁木齐、广西的南宁以及贵州贵阳等一批城市。西部地区的这些省会城市,除了个别的弱一些以外,大部分都有较好的发展基础和一定的经济实力,有条件形成区域性经济中心。

西部地区的省会城市一般也是这些省区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它们的经济发展状况,对整个省区的经济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例如云南省,以昆明为中心,包括曲靖、玉溪、楚雄以及红河部分县市的滇中地区,人口约占全省总人口的60%左右,社会总产值占全省的80%左右,集中了约73%的工业生产力和90%的大中型企业,地方财政收入占全省的75%以上,并且拥有昆玉、昆楚、昆曲高速公路,开通了昆明至石林、大理、玉溪的城际间高速列车以及全省最发达的通讯信息系统,是云南经济实力最强、发展最具活力的地区。如果这个地区的经济能够迅速发展上去,整个云南的经济将会有一个大的起飞。

第三层次:将一部分具有产业基础和经济实力的中、小城市,顺势扩张提升,围绕区域经济中心形成城市经济网络。

这个层次实际上是区域范围内整体推进城市化的进程,西部各省区在经济发展的战略布局时都有相应的考虑。需要注意的是,对于不发达地区来说,在没有产业支撑的情况下,中小城市的发展不宜过早地放到战略位置上,更不能一哄而起。从云南的情况来看,除了昆明、曲靖、玉溪、楚雄等滇中地区以外,只有滇西的大理市、滇南红河的“个、开、蒙”(即云南的个旧、开远、蒙自)有一定的基础,其余地方还相差甚远。以综合实力分析,四川的攀枝花、绵阳,广西的柳州、桂林、梧州、北海,贵州的遵义、六盘水,陕西的宝鸡、咸阳,内蒙古的包头赤峰、通辽等,都有较好的基础。这些中小城市的发展,除了与区域经济中心连接形成城市经济网络,拉动整个地区经济的发展以外,还有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容纳不断转移出来的农村人口,成为工业化进程中农村人口转移的重要载体

上述三个层次虽然在经济规模上有较大的差距,但在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效率上处于相近水平。西部地区只有集中有限资源从三个层面同时构建和培育经济增长极,力求在局部地区形成规模效益,促进经济迅速增长,增强综合竞争力,在一定程度上平衡西部地区与东部发达地区之间的经济势差,同时增强对邻近地区的扩散作用,带动周边地区共同发展,形成以市场配置资源为基础的梯度区域协调发展的机制,才能从根本上扭转差距继续扩大的趋势。

2.西部地区高速增长经济圈的产业选择与聚集途径

西部地区构建和培育高速增长的经济圈,核心问题是产业发展。选择什么样的主导产业及其相关产业的布局,对于能否形成迅速增长的经济圈以及充分发挥对周边地区的带动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从目前来看,尽管西部地区的第一产业占GDP的份额已下降到24%以下,但近2/3的劳动力仍然滞留于贫瘠的土地上;第二产业增加值在西部GDP中的份额已经超过40%,在地区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也超过半数,但带有明显的资源型倾向,采掘工业和原材料工业在西部工业总产值中近40%,加工制造业的竞争力则普遍较弱。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传统工业产品买方市场出现后,西部制造工业中有27个行业在全国所占份额下降,其中有15个行业呈萎缩之势,工业行业结构出现逆转。在这样一种情况下,西部地区在主导产业及其相关产业的选择上不得不同时考虑两方面的要求:一方面,要能够体现发展特色经济的要求,即充分发挥不可流动资源配置上突出的比较优势;另一方面,就是产业关联度,即主导产业以及其他相关产业之间非竞争性经济联系的密切程度。

首先,西部地区的资源禀赋具有鲜明的特色,除了在石油、天然气的开采加工,水能资源和煤炭煤层气资源的开发加工,金属和非金属矿藏资源的开采加工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以外,西部特有的农畜产品、中药材和丰富多样的生物资源,也具有相当的发展潜力。特别要强调的是,近年来以雄伟壮丽的自然风光和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为支撑的旅游业迅速兴起,正在成为拉动西部地区第三产业快速增长的龙头产业。这些都是西部地区构建特色经济的产业基础。此外,西部地区在机电设备制造业方面拥有庞大的存量和相对较好的基础,通过资产重组和技术改造,也可以成为带动西部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事实上,以资源禀赋为基础的产业构建,正是多年来西部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而这种以不可流动资源配置的比较优势为基础的特色产业,有利于形成东、中、西部产业结构上的互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不发达地区在市场竞争中的劣势。

其次,西部的产业选择又不能仅仅考虑资源开发,在产业构建中还必须充分考虑产业的关联效应,考虑由资源开发而形成的连带产业的协调发展,以形成具有强大拉动作用的产业链。特别是构建西部地区高速发展的城市经济圈,必须把有限的资金集中投入到关联效应大的产业,同时充分考虑与之相连的其他产业的发展要求,考虑周边地区的经济基础和发展可能,避免形成“飞地”和“孤岛”经济,才能产生经济的聚集效应,也才能具有较大的扩散和带动作用。目前,西部地区的产业布局在这个方面的考虑相对薄弱,许多省区在产业布局上只考虑资源优势和现有基础,对产业之间的关联性缺乏系统科学的论证,没有形成规模化的产业链。显然,从构建高速、持续增长城市经济圈的要求看,这种状况是很难适应的。

除了产业选择以外,西部地区要形成具有规模效应的高速增长经济圈,还必须围绕着上述三个层次的城市区域实现产业和经济的聚集。而引入和培育发展主体,在东、中、西部的联动发展中形成支撑西部经济迅速增长的产业群,是在较短时期内实现产业和经济聚集的重要途径。东西部的经济技术合作,从20世纪70年代末到90年代中后期,一直是以商品贸易为主。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这种情况开始有所变化,跨区域的横向经济联合和投资逐步占据主体,特别是近年来,东部地区一批优强企业以多种方式先后进入西部。这些企业的进入,除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西部经济发展中的资金、技术、经营管理、市场拓展等方面约束以外,同时也逐步地改变着西部地区的产业构成和布局。西部地区要想尽快地把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并形成具有规模效应的产业群,以支撑经济圈的迅速增长,就必须敞开门户,走引入发展主体、东西联动发展的路子。

二、中部区域经济整合战略及现实

中部地区主要指地处我国内陆腹地的山西、河南、湖北、湖南、安徽、江西六省,总面积197万千米2,占全国面积的20%,人口3.61亿,占全国总人口的28.1%,是我国重要的能源、材料工业基地和农产品生产基地。改革开放以来,中部地区经济发展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其经济发展与东部地区差距逐渐拉大,同时,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发展措施的出台,西部地区与其经济发展差距也在不断缩小,中部地区面临着“中部塌陷”的危险。因此,分析当前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现状和问题,对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推动全国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现状和问题

1.“中部经济塌陷”的趋势仍在加强

据有关资料显示,2008上半年中部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较快,在一定程度上为中部地区崛起提供了良好支撑,但中部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很大一部分投向了能源原材料产业,表现为低层次水平,将来有可能造成产能过剩,影响到中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和经济持续平稳健康发展;中部地区社会消费品增长偏慢,六省均为20%左右,远低于全国45.55%的水平,与中部地区巨大的人口总量明显不相称;2008年上半年,中部地区对外贸易总量较少,在全国所占份额很低。

2.第一、三产业增长较快,产业结构仍需优化

2007年中部地区第一、二、三产业平均比例为14.57:49.75:35.68,低于全国平均比例11.7:49.2:39.1。在中部地区的产业结构中,第一、三产业增长较快。农业生产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良好势头,大多省份增长较快。第三产业也有较快增长,多为恢复性增长,产业结构进一步得到优化。在第一、三产业增长的同时,主导工业也有较快的增长,工业在中部地区经济主导作用日趋增强。

3.经济外向度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

据有关资料显示,2004年,中部地区经济外向度只有10.8%,低于全国平均水平70%,中部地区外商直接投资总额为61.6亿美元,仅占全国外商直接投资额的10.2%,人均外商直接投资额只相当于全国人均水平的36.4%。 由于中部地区没有国家支持西部地区和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优惠政策,也不具备东南沿海地区吸引外资的地理优势,引资明显缺乏吸引力。加上中部地区科技教育由于投入不足,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经济发展乏力。2003年,中部六省科技经费和R&D经费支出分别为460亿元和184亿元,各占全国的14.7%和12.0%,远远低于其生产总值占全国20%以上的水平。同时,中部六省平均每省的专利申请量和专利授权量分别为4 134件、2 172件,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这些都严重阻碍了科技发展水平的进步和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不利于中部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促进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对策

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中央对中部地区的关注和中部六省强烈的发展愿望,正成为中部崛起的强大动力。在当前经济环境下,中部地区要利用现有资源和优势,采取正确的发展战略,促进中部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

1.重点产业带动战略

中部地区要结合自身资源和比较优势,以特色主导产业、支柱产业拉动经济的持续增长。河南应以郑州为核心,以中原城市群建设为重点,强化交通枢纽地位,建设全国商品交易和原材料批发市场及物流基地,重点提升发展食品、商贸、能源、生物医药、生物能源、新型材料机械等产业。湖北应以武汉为中心,强化“宜—鄂”沿江的冶金电力、轻纺、光电、生物医药、食品等主导产业带,加强“汉—十”汽车、光、电一体化生产基地建设,重点培育武汉市的金融、保险、商贸、物流、房地产、科教、信息、技术咨询和产权交易等产业。湖南应以长沙为核心,加强“长、株、湘、潭”产业一体化基地建设,重点培育冶金、机械、卷烟、生物工程、食品等支柱产业。安徽应以合肥为核心,重点发展煤炭、冶金、机械和旅游业。江西以南昌为核心,重点培育汽车、机械、化工建材、旅游和食品等支柱产业。山西应以太原为核心,重点发展火电、煤炭工业、化工、冶金、机械等支柱产业。

2.新型工业化带动战略(www.daowen.com)

实施新型工业化带动战略,是中部地区崛起的必然选择。在实施新型工业化过程中,中部各省要注意结合自身资源和优势,发展基础好、有竞争力的产业,壮大支柱产业,培育有发展前景的重点产业。同时,也要跳出工业抓工业,发挥生产性服务业对工业发展的推动作用,加快金融、物流、现代商务等服务业的发展,为工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要重点发展培育产业集群,促进大企业、大集团与发展中小企业的有机结合和共同发展,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增加就业,提高人民收入。要合理规划推进工业园区、高新技术产业区的建设,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提升工业园区的竞争力,促进工业园区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要重视和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加强对企业家的培训和教育,形成企业家选拔和使用机制,营造有利于企业家成长和创业的良好社会环境,促进企业家创业。

3.自主创新带动战略

要充分发挥中部地区自身的科教人才优势,加大工业企业的技术改造力度,推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要加大科技投入,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强化企业自主创新的主体地位,建设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公共科技服务平台和孵化器建设,为企业技术创新服务。要树立自主创新主体意识,大力实施企业技术创新战略和项目带动战略,加大企业研发投入,鼓励企业加强国际合作,推动优势企业整合资金、技术、品牌、管理和人才等要素,延长产业链条,积极走向国际市场。要把推动自主创新和实施品牌战略相结合,以自主创新支撑品牌战略,以品牌战略带动自主创新,不断引进、吸收、开发先进技术和工艺,抢占自主创新制高点,逐步实现由简单生产和贴牌生产为主向自主创新、自有品牌为主转变。要采取多种办法培养和引进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和管理人才,形成一批优秀创新人才群体和创新团队,带动中部地区各省的技术创新。要保障科技创新可持续发展的多元化投入机制,设立创新基金支持企业自主创新。要激励企业家的自主创新行为,发挥企业家在创新中的作用。要加强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建设,促进科技成果在企业的转化和应用,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4.城市群带动战略

城市群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具有很强的聚集作用、辐射作用和示范作用。城市群的发展有利于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实现经济社会公平、协调发展,有利于实现区域经济的一体化,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湖北省要以武汉为中心,重点打造“1+8”城市圈;河南要以郑州为中心,构建中原城市群;江西要以南昌为中心,形成江西经济增长的核心区域;湖南则要以长沙为中心,构建长株潭经济一体化;安徽以合肥、芜湖等为中心,形成皖江城市带;山西以太原为中心形成大字形经济带,从而构建中部经济发展的六大增长极。同时,中部地区六省要注意构建城市群联动机制,对内加强沟通和联系,发挥统一规划和综合协调作用,加快区域之间要素的流动,增强城市群对中部地区的带动作用,促进中部地区经济快速增长。

三、横跨与连接:黄河金三角经济圈的战略定位

(一)黄河金三角经济圈区域形象建设的思路与设想

黄河金三角经济圈区域形象建设应站在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高度,突出区域特色,振奋区域精神,优化区域环境,提升区域实力,为将黄河金三角地区打造成承东启西、沟通南北、对周边地区具有较强辐射带动作用的我国第四个大经济圈——中部增长极而服务,为将黄河金三角建设为我国重要的能源和特色原材料生产基地,中西部交流的运输通道和物流枢纽,特色农林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以中华文化为核心的旅游精品目的地而服务。黄河金三角经济圈的整体形象取决于各行各业、方方面面及广大市民的具体形象。以下主要从人文形象、经济形象、政府形象和科教形象这四个较为典型的方面加以论述。

1.人文形象塑造

黄河金三角地区城市历史文化悠久,作为中华民族最早的发祥地之一,该地区文化底蕴深厚,名胜古迹众多。有万里黄河第一瀑的壶口瀑布、有四大名楼唯一位于北方的鹳雀楼、有西岳华山、有我国历史上建置最早的雄关要塞函谷关古战场,更是“秦晋之好”“唇亡齿寒”“假道伐虢”的发生地。独特的旅游资源为形成黄河金三角区域“中华根·黄河魂”旅游主体形象提供了条件。

2.经济形象塑造

(1)工业形象。黄河金三角经济圈建设应立足该地区现有的工业结构,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与周边地区错位发展的原则,以园区建设为载体,以煤、有色金属、盐化、电力、机械制造、医药等具有比较优势的工业为主导,加快产业集聚,逐步形成具有地区竞争力的工业体系。

(2)农业形象。黄河金三角经济圈建设应依靠沿河区位优势和农林资源条件,加大特色农业开发力度,推动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应学会运用科学技术改造和装备传统农业,从以下几个方面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规模:①以现有优势农产品——苹果为支撑,建设优质高效农产品种养殖带;②以农业科技示范园为载体,建设农业科技成果应用转化带;③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建设密集农产品加工带;④以完善基础配套设施为保障,建设农产品区域集散中心;⑤以产业融合发展为导向,建设现代观光农业开发带。

(3)第三产业形象

①旅游业。黄河金三角经济圈建设应充分利用该地区特有的旅游资源,通过区域协作,重点开发山、水、人文旅游景观及农业生态旅游项目,形成带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旅游线路和旅游品牌,注重提高旅游业附加值,使现代旅游业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②物流业。四市恰好处于陇海线中段,是中西交通的桥头堡,也是南北的分水岭,路网基础好,黄河金三角经济圈建设应充分利用交通节点优势和三省重点发展现代物流产业的政策优势,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一是要把第三方物流作为发展的重点,大力培育现代物流业的市场主体;二是要从物流设施、物流信息和物流业政策等方面努力构筑物流平台,为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三是要充分发挥黄河金三角地区水果、有机食品、无公害蔬菜等绿色产品优势,建立绿色产品物流体系;四是黄河金三角地区要规划建设临汾、运城、风陵渡、三门峡、灵宝、华山、渭南等7个物流节点和一批现代物流园区、专业物流中心及大型配送中心,统筹进出物资流时、流向、流量,形成合理对流,有效整合新型工业园区,发挥整体效益。

3.政府形象塑造

政府机构的形象是区域形象的直接体现,对形成良好的区域形象起着重要作用。良好的政府形象应是“小政府、大服务”。黄河金三角地区各级政府要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的意识,提高公务员素质,依法行政,塑造廉洁高效的外部形象,争取广大公众的信任和支持,形成良好和谐的社会政治局面。

4.科教形象塑造

(1)要多渠道筹措教育资金。一是加大政府对教育的投入,即通过政府在教育上的财政支出增加教育经费;二是鼓励和吸引民间教育投资,即在规范办学秩序、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鼓励并支持个人、企业和社区等各方面的社会力量投资办学,以缓解教育经费的不足及教育资源的稀缺。

(2)要优先发展基础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要重点加强基础教育的普及,全面推进九年制义务教育。在农村开办与农业生产和乡村工业发展相适应的职业教育,提高劳动者的技能水平。

(3)要适度发展高等教育。加快高等教育的发展速度和规模,重点培养社会与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各种专门人才。

(4)要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总之,黄河金三角经济圈区域形象建设是一项系统性、长期性、艰巨性工程,要求我们与时俱进、密切合作、准确定位、科学规划、科学设计、突出个性,把区域形象建设工作做好、做实;加强区域形象建设工作的实践与理论两个环节的研究,进一步拓展宏观管理视野,丰富和发展区域合作理念。

(二)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协调发展综合实验区的协作模式及路径选择

“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地区区域协调发展综合实验区”的出现是根据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推动区域协调发展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突破行政区划界限”的要求,在总结“晋陕豫黄河金三角经济协作区”22年区域经济合作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晋陕豫三省沿黄河的运城、临汾、渭南、三门峡等4个地级市经过协商后提出的新构想,该区域属于革命老区,区位条件优越,形成了承东启西、沟通南北的通道能力;特色产业体系基本完成,产业竞争力和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长期的区域合作构筑了密切的区域经济联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具备了建立区域协调发展综合试验区的基础条件。

1.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协调发展综合试验区的协作模式

有关专家认为,欠发达地区发展区域经济的有效协作途径是通过建立良好的产业环境,寻找和开发自身的比较优势,通过培育具有自生能力的企业和产业集群,最后形成具有自生能力的特色经济。采取“以点带面”“示范带动”的模式,不断加以探索,在发展的基础上,突出黄河金三角在全国地域分工中的地位,构筑区域内紧密的产业联系与合作;加快区域交通网络的对接协调资源开发和生态保护以及构建互动发展平台,真正促进区域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大力提升各城市的实力。最终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1)采用政府推动、市场导向、企业主导的区域经济合作模式。在政府层面,通过总结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区域发展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加快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步伐,制定科学的区域规划和区域政策,切实加强对该区域的发展的协调和指导作用;在市场层面,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突破行政区划界限,在关键环节争取突破,探索出符合区域经济实际的发展模式和制度安排,在新的起点上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

(2)采用“以点带面”的协作模式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根据环境的承载能力,发展基础和潜力,发挥比较优势,进一步明确区域发展的战略布局、功能定位以及政策导向,逐步形成区域间良性的互动的区域协调发展格局。

(3)打造区域特色产业体系。提高本区域在全国能源基地中的地位与作用。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提升煤炭生产集中度,稳步推进电力建设中电源点的建设;建设特色新型材料生产加工基地,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深抓循环经济的投入;同时利用四地市的丰富旅游资源,加强区域间的旅游合作,共同拓展客源市场;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在合理规划布局的基础上,重点培育区域性物流中心;在农业方面,依托金三角区域丰富的农产品资源优势,重点发展果品加工、肉类食品等农产品加工业,进一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4)推动基础设施网络对接。以建设区域快速交通网络为重点,推进黄河金三角区与城市间高速公路、国道、水路的全面对接,提高路网连接水平;同时通过加快区域信息共享平台建设,实现区域内多领域信息互通共享,推进信息网络建设。

(5)推动区域市场体系建设。建立区域内人才与劳动力市场同全国市场网络的联系渠道,发挥科教资源优势,构筑人力资源共享平台;加大金融合作力度,合理利用资金;加快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区域技术创新体系,加强区域技术市场建设。

2.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协调发展综合试验区的主要路径

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协调发展综合试验区,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作,需要长期不懈的艰苦努力,也需要有新视野、新理念和新路径。

(1)重新定位与更新发展理念。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应以争创区域协调发展综合试验区为契机,围绕发展理念开展一系列的关于转变发展观的专题学习和讲座,通过绩效考核,从体制上保证新发展理念的落实。

(2)积极争取成为接纳东部产业转移对接的重点区域。抓住东部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机遇,切实做好工业区的规划建设,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吸纳更多的生产要素向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地区集聚。使本区域成为接纳东部产业转移的重点聚集区。在接纳产业转移过程中,着力做好水电和环保设施的配套建设,发展好生产型服务业。延长工业产业链,积极鼓励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向工业区集群靠拢,提升产业层次。

(3)进一步深化区域合作机制。尽快完善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市长联席会议和联络员制度,按照区域合作的总体要求,建立四市有关职能部门沟通协调机制,制定区域性的行业标准,协调企业行动,增强整体的市场竞争能力。

(4)共同打造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新形象。区域形象的塑造有利于提升区域竞争力,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区域品牌,从而产生商机,促进区域发展。区域形象的塑造需要充分利用区域重要资源和无形资产,优化区域环境,需要充分利用区域重要的资源和无形资产,塑造区域自我,优化区域环境,提升区域实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