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黄河金三角区域产业分析及发展问题研究

黄河金三角区域产业分析及发展问题研究

时间:2023-11-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据统计,目前,渭南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已有223家,其中省级10家,国家级2家。(四)渭南第三产业概况渭南市第三产业的发展步伐由慢到快,产业内部构成也发生了较

黄河金三角区域产业分析及发展问题研究

第三节 黄河三角区核心区域产业分析

一、渭南核心区域产业及其结构

(一)渭南核心区产业结构现状

“九五”以来,特别是近年来,渭南大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使三次产业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2008年,全市生产总值突破500亿元大关,达到517.31亿元,完成年计划465亿元的111.2%,同比增长15.2%,比上年增加2.2个百分点,增速创建市以来新高(见表4—6)。其中第一产业完成96.26亿元,增长7.6%;第二产业完成243.46亿元,增长16.5%;第三产业完成177.59亿元,增长16.9%。

2008年,三大产业比例达到18.6:47.06:34.34,与1994年相比,第一产业下降14.1个百分点,第二、三产业分别提高了10.4个和3.7个百点。不过,与2010年三次产业比例达到14.6:53.1:32.3的目标相比,农业比重仍然过高,工业发展不足,服务业发展滞后。

表4—6 渭南2002—2008年产业结构变动趋势(单位:亿元)

img18

资料来源:渭南历年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二)渭南第一产业概况

渭南农业发展条件优越。渭南的光热水利、土地、人力资源,在发展农业产业化上优势独具。陕北、陕南、关中光照资源最好的是渭南。渭南有洛惠灌区、一级抽黄、二级抽黄,还有区域性的灌区,被称为关中的粮仓、棉仓。利用这种得天独厚的条件,渭南的蔬菜、果业、畜牧业等均有了长足的发展,渭南的农业结构得到优化,农民收入也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在以工业化带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理念的指导下,渭南加大项目建设招商引资力度,引进全国知名大型农业产业化企业,农业龙头企业快速发展。因为农业龙头企业越多,提供的农产品就会越丰富。据统计,目前,渭南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已有223家,其中省级10家,国家级2家。2008年全年采购农产品45.4万吨,加工农产品43万吨,总销售收入超过50亿元,带动农户总增收额6亿元以上。最后,渭南的农业专业合作社也有了大的发展。它使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根据市场的需求进行生产、加工和销售,从而成为调整农业结构、降低市场风险、实现农民增收的有力武器。2008年,渭南市的农业合作社销售农产品410万吨,辐射带动18.6万户社员,社员人均纯收入3851元,比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多1200元。截至2009年3月末,渭南市在工商部门注册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已达1018家,占全省的28%,居第一位,并呈现加速发展态势。

不过,渭南农业还存在着农村产业结构不尽合理的问题。第一产业总量大,初级农产品输出比例大、效益低,但还在农民人均纯收入中占到半数;第二产业基础薄弱,发展相对缓慢;第三产业刚刚起步,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低。而且渭南农业投入严重不足。农业发展到现阶段,要提高土地产出率,改善农产品品质,增强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发展涉农工业企业并提高其市场竞争力,都必须进一步加大对农业的投资力度。而目前在农业经营上,政府投资、信贷投资、民间投资都十分有限,农业生产经营缺乏风险保障机制,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发展都受到限制。此外,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和农村的社会化服务水平低,农业生产经营与市场需求缺乏有效衔接。这些都是渭南农业进一步发展要加以解决的问题。

(三)渭南第二产业概况

渭南工业在结构调整中有了长足发展。就拿2004年的情况来说,全市工业增加值达到83.3亿元,是1994年的4.32倍,年均增长15.8%。特别是市二次党代会以来,全市工业呈现增速强劲、效益提高、结构改善、带动作用增强的发展态势。2003年和2004年全市工业以年均20%以上的速度增长,工业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8.6%。目前,渭南市工业发展呈现有四个特点。一是形成了以能源化工冶金机械、食品、建材等为优势的产业发展格局。2004年六大优势产业产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的86.28%。果汁加工、现代医药已成为渭南两大新兴产业。二是形成了44户产值过亿元的骨干企业发展格局。2004年产值过亿元的工业企业的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的79.35%。其中,龙门钢铁集团、金堆城钼业公司、蒲城发电公司等7户企业产值均超过5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45.83%。三是形成了以10大产品为龙头的产品发展格局。在全市纳入统计的61种工业产品中,钼精粉、果汁、黄金、钢材、煤炭焦炭、发电量、化肥水泥、棉布等十类产品的销售产值约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销售产值的60%。禹龙牌钢材、渭河牌尿素、JDC牌钼精粉等22个工业产品成为陕西省名牌产品。四是形成了以“一区三园”为特色的区域发展格局。渭南高新区及韩城龙门生态工业园、澄城工业园、临渭产业园已成为渭南市工业经济增长最快的区域。2004年,韩城、澄城工业园实现的产值在全县(市)工业总产值中占到55%以上。

不过,从总体发展看,渭南工业总量和比重偏小,发展速度较慢,主导作用不突出,与渭南市优越的区位、丰富的资源和全国各地加速新型工业化进程的新形势不相适应。目前,渭南市工业总产值居全省第五,仅相当于山西运城的一半。工业增加值在GDP中的比重为33.64%,远远低于全国、全省和周边市的水平。从产业结构看,轻工业发展不足,加工业发展滞后,支柱产业不明显,产业关联度低,与特色化、专业化的发展趋势不相适应。重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占到86.82%,轻重工业比例严重失调。按照国家新的行业分类标准,制造业增加值在渭南市GDP中仅占14.88%,其中农产品加工业只占3%。在六大传统产业中,除能源、冶金工业外,其他产业的产值比重均在10%以下。从区域布局看,中心城市工业基础薄弱,县市之间发展不平衡,企业布点分散,产业集聚度低,与产业集群化和城市现代化的发展不相适应。渭南中心城市工业增加值在城市生产总值中仅占25.78%,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中仅占11.56%。全市十一个县市区中,只有韩城、华县工业增加值在GDP中的比重在50%以上,合阳、大荔两县还占不到20%。

(四)渭南第三产业概况

渭南市第三产业的发展步伐由慢到快,产业内部构成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2002—2006年期间,渭南的第三产业同比增速一直低于同期国民生产总值增长速度,对全市经济的发展贡献不明显。从2006年开始,第三产业的发展速度逐渐赶上并超过了国民生产总值的发展速度,第三产业对全市经济发展的贡献逐渐显现。从服务业内部各行业的构成看,传统服务业中的交通运输仓储邮电通讯业一直占据重要地位,2004年增加值占服务业比重为32.4%,比批发、零售贸易和餐饮业所占比重高出13个百分点。现代服务业所包括的行业中,2004年房地产业占10.7%,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及软件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居民服务、卫生、体育社会福利业、教育文艺及广播电影电视业及其他服务业等共占比重33.7%,纵向看均有所增长。横向看传统服务业所占比重仍然过高,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综合技术服务业及科学研究部门发展明显不足,作为现代经济生活重要组成部分的信息咨询、中介服务、物业管理等新兴的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另外,渭南缺乏发展服务业所需的专门人才。现代服务业,尤其是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专门人才。长期以来,渭南服务业的发展一直没能得到较好发展,服务业人才的培养也没跟上步子,加之渭南市地处西部内陆,收入水平过低,致使高层次人才短缺,人才外流现象严重,制约着现代服务业的进一步发展。

二、运城核心区域产业及其结构

(一)运城核心区产业结构总体状况

运城是传统的农业地区,新中国成立之初工业基础薄弱,第三产业以传统的批零贸易业、住宿餐饮业和居民服务业为主。1949年,运城的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91.4%,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分别仅占3.4%、5.2%。直到1978年,运城的产业结构仍然以农业为主,但农业在地区生产总值中所占份额已经大大下降,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41.2:26.4:32.4,与1949年相比,第一产业所占比重下降50.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上升2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上升27.2个百分点。

自改革开放以来,运城市产业结构逐步优化和升级,其明显标志是第一产业所占比重稳步下降,第二产业所占比重较大幅度提高,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平稳上升。1987年,运城的第二产业首次超过第一产业,三次产业比例由“一二三”演变为“二一三”。当年,三次产业比例为32:38.1:29.9。1997年,第三产业又超过第一产业,三次产业比例由“二一三”又演变为“二三一”。当年,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22.6:54.4:23.0。因此,改革开放以来,运城市的三次产业结构比例经历由“一二三”演变为“二一三”,再演变为“二三一”的历程。截至2008年年底,三次产业增加值在GDP中所占的比例调整为11.5:53.2: 35.3。同1978年相比,第一产业所占比重下降了29.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上升了26.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上升了3.1个百分点。30年来,尽管第一产业所占比重大幅度下降,但第一产业增加值由1978年的3.8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78.1亿元,增长了20.6倍;第二产业由2.5亿元增加到361.9亿元,增长了144.8倍;第三产业由3.0亿元增加到240.2亿元,增长了80多倍(见表4—7)。

表4—7 运城市1978年、2008年GDP构成

img19

尽管运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进展,但从经济发展的阶段性要求看,当前运城市产业结构仍存在着一些问题:从总体上看,第一产业不优,第二产业不强,第三产业比重偏小。产业内部构成上,第一产业基础脆弱,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不高,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较低,农民增收缓慢;第二产业发展方式粗放,产业结构偏重,高耗能、高污染的原材料工业比重偏大,冶金、焦炭、化工、电力等传统支柱产业占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80%,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不足;第三产业发展任务艰巨,中心城市和各县城基础功能薄弱,对农村的辐射带动力不强,县域发展不平衡,产业结构趋同。

(二)运城市第一产业变动趋势

改革开放前,运城的农业主要以种植业为主,林、牧、渔业所占比重很小。在种植业中,主要以粮、棉为主,其他经济作物所占份额很小。这是因为当时的农业生产主要是为了解决温饱问题,从而造成农作物主要以种植粮食为主的特征。这一点,可以从播种面积上得到说明。1978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609.3千公顷,占总播种面积808.8千公顷的75.3%;棉花种植面积151.7千公顷,占比18.8%,二者合计占总播种面积的94.1%;油料、水果、蔬菜等合计占5.9%。改革开放后,农村经济实行了一系列大变革大调整,这些变革极大地解放了农村劳动生产力,激发了农村活力,农村经济走上快速发展之路。此后,农村改革不断深化,尤其是“十五”以来,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粮食、水果、蔬菜、棉花、油料和畜牧业成为农业的主导产业。2008年完成农林牧渔总产值146.3亿元,其中农业产值116.8亿元,占比79.8%;林牧渔业产值29.5亿元,占比20.2%(见表4—8)。与1978年比较,农业产值所占比重下降了6.4个百分点;林牧渔业产值所占比重上升6.4个百分点。另一方面,运城主要农产品产量大幅度增加。1978年,运城的粮食产量仅为11.7亿千克,2008年,由于农业科技力度不断加大、农作物品种不断更新换代、农田水利设施不断加强,在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减少的情况下,粮食总产量仍然达到20.9亿千克,再创历史新高,是1978年的1.79倍。当年水果、蔬菜、棉花、油料产量分别达到24.17亿千克、10.85亿千克、0.99亿千克和0.21亿千克,分别是1978年的30.2倍、6.78倍、2.2倍和21倍。另外,运城畜牧业发展势头也很强劲。猪、牛、羊肉产量由1980年的0.36亿千克增加到2008年的1.13亿千克,增长2.14倍。主要农产品和畜产品产量的大幅度增加,不仅有效解决了长期困扰运城的农产品供应紧缺问题,而且主要农产品和畜产品还大量销往国际国内市场,为运城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加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表4—8 运城市1978年、2008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及构成

img20

不过,运城第一产业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这种矛盾主要表现在,农产品的供给结构与市场需求结构不相匹配,传统粗放型的种植业比重过大,而特色种植业、优质高产高效农业比重过小。由于品质不优,加工程度不高,不适应市场消费需求,部分农产品出现了卖难和大量积压的情况。这不仅挫伤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还影响了农民收入的提高。

(三)运城市第二产业变动趋势

改革开放前,运城的工业基础很弱,直到1978年,工业增加值仅有2.3亿元,占GDP的24.9%。进入新世纪以来,运城工业更是取得了长足发展,是以往任何时期都无法比拟的。2001—2008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由59.1亿元增加到266.6亿元,年均增长18.0%。冶金、焦炭、化工、电力成为工业的支柱产业,四大行业增加值占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80%。在工业快速增长的同时,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大幅度增加。2008年,运城发电量、原煤、焦炭、钢、化肥和水泥产量分别达到181.7亿千瓦时、91.0万吨、845. 4万吨、319.5万吨、79.1万吨和343.1万吨,与1978年相比,均有了长足的发展。从企业来看,运城工业企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并初步形成了以冶金、焦炭、电力、化工、医药、农副产品加工等为主的工业体系,产品结构趋于优化,一批有影响的拳头产品脱颖而出,拉动产品升级换代。运城市委、市政府重点培育的“四大方阵”企业已经成为工业经济的支柱产业。中铝山西分公司、海鑫、南风、关铝、中信机电、阳光、振兴、中条山有色、永济新时速等企业跨入全国大型企业行列。海鑫、通达、振兴、阳光等企业跻身全国民营企业500强行列。“奇强”“丰喜”“亚宝”“绛州澄泥砚”获中国驰名商标。(www.daowen.com)

然而,运城第二产业也存在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比如运城第二产业发展方式粗放,产业结构偏重,高耗能、高污染的原材料工业比重偏大。运城市的工业企业大多创办于80年代末90年代初,当时依赖于本省及周边地区丰富的煤、焦、铁等资源优势,发展了一批以冶金、焦炭、电力等为主的企业集团,这些企业集团曾为运城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但这些企业集团大多发展方式粗放,并且大多属于高耗能、高污染企业。随着国家对节能环保力度的加大以及对矿产资源加强管理,运城的工业经济发展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尤其是2008年四季度以来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更使运城经济雪上加霜,造受重创。因此,今后如何加快对传统主导产业进行深度开发、转型发展,是我们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四)运城市第三产业变动趋势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运城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综合实力的逐步增强,城乡居民收入的快速增加,消费水平和消费质量的提高,由此刺激和带动了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2008年,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40. 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是1978年的28.8倍,年均增长12.1 %。交通、文化、教育、旅游和医疗保健等消费占生活消费的比重不断上升,家电产品、通讯工具等连续更新换代,住房消费、汽车消费成为近年来的消费热点

从行业结构构成看,基础行业显著增强,瓶颈制约得到较大改善,传统的商业饮食交通运输、邮电通讯、文教卫生等行业不仅得到巩固和进一步发展,而且新兴第三产业,如金融、房地产、信息、咨询、旅游、社会和居民服务等行业蓬勃兴起,迅速壮大。2008年,交通运输业、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的比重分别为21.6%、 25.4%、 4. 8%、9. 7%,以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及软件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为主的营利性服务业占比重为16.2%,以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等为主的非营利性服务业占比重为22.2%。

表4—9 运城市第三产业增加值构成  单位:%

img21

运城市第三产业存在的不足:从第三产业内部构成看,运城市仍以传统的商业餐饮、交通运输业为主,而信息、咨询、科技、金融等新兴第三产业仍然发展不足。2008年,运城市批零贸易餐饮业、交通运输业增加值占GDP的47.0% ,而金融保险、房地产业增加值只占14.5%,这个比例甚至低于巴西15.3%(1995年)和墨西哥15.9%(1996年)的水平。在安排劳动力就业方面,服务业没有充分发挥劳动密集、大量吸收就业的作用。比如,2007年运城市从事第三产业的就业人员有62.7万人,占全部从业人员247万人的25.4%,低于全国2001年27.7%的比例。

三、三门峡核心区域产业及其结构

(一)三门峡产业结构现状

进入新世纪以来,三门峡产业结构不断得到优化,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从2000年的13.4:52.4:34.2变化为2008年的8.4:66.9:24.7,使三门峡市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了新突破,可持续发展经济体系初步形成。

三门峡市三次产业结构的演变明显呈现出了工业化快速发展的特征。从就业结构上看,第一产业就业人员所占比重继续减少,从2000年的59.9%下降到2008年的50.2%,而第三产业就业人员所占比重则从2000年的21.3%上升到2008年的26.8%。从这些变化可以看出三门峡市城市化进程在不断加快。

为不断壮大全市工业经济,提升全市经济的竞争力,三门峡市把发展重点放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上,壮大产业群,拉长产业链,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围绕壮大五大产业,以建成全省重要的能源、铝工业、煤化工、黄金深加工及有色金属综合利用、林果业生产加工五大产业基地为目标,加快资源型、原材料型工业向加工制造型、高新技术型工业转换步伐,切实提高产业竞争力。2008年,三门峡市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352.00亿元,相比于2002年的63.2亿元,增长了2.93倍,年均增长19.6%。在工业内部看,三门峡市的重点工业包括:①黄金工业:占全市工业比重的32%左右;②煤炭工业:占全市工业比重的15%;③铝工业:占全市工业比重的10%;④电力工业:占全市工业比重的13.2%。

农业方面,农业信息化建设带动三门峡市农业结出了累累硕果。信息化建设使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农业产业化水平稳步提高,标准化生产基地迅速发展,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大大加快,农村公共事业进一步发展。以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为例,在以信息化产业为先导的143个农业龙头企业,已辐射带动农户达26.8万户,实现销售收入18.1亿元、利税1.68亿元。其中湖滨果汁、灵宝果品集团、阿姆斯果汁、龙飞生物公司等4家企业还进入省级重点龙头企业行列。另外,以义华养殖、天顺肉牛、源滨果汁、金秋果业为代表的一批创汇龙头企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同时,以信息网络为纽带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也得到快速发展。截至目前,该市发展共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360个,资产总额2.6亿元,成员户均收入5670元。市级“十佳”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实现利润1000多万元,带动农户4.3万户。陕县过村果品协会入选河南省首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试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已经成为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门峡的第三产业,在省委、省政府连续出台的一系列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加快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政策措施的支持下,获得了稳步发展;三门峡市第三产业结构日臻完善、规模不断扩大、总量有效扩张、从业人员大幅增加,对于不断满足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服务性消费、推动第一、二产业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第三产业成为GDP和财政增长的主要拉动力。

从第三产业的发展态势看,三门峡的第三产业平稳增长,总量扩长,为三门峡市经济的较快发展作出了一定贡献。近年来,随着三门峡市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第三产业也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态势。2008年三门峡市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61.50亿元,与2002年相比,第三产业增加值总量增加90.37亿元,第三产业与第二产业一起正在成为推动三门峡市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第三产业已经成为三门峡市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第三产业的行业构成看,三门峡第三产业内部结构进一步优化。在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等传统第三产业总量不断扩大的同时,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居民和其他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新兴第三产业迅速崛起,比重不断增加。

从第三产业的就业结构看,第三产业已经成为吸纳劳动力就业的主渠道。三门峡市第三产业的较快发展,为社会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成为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和下岗职工的主要渠道。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在三次产业中的比重,由2000年的21.3%提升到2008年的26.1%,提高了4.8个百分点。可以说,第三产业已经成为吸纳社会劳动力就业的主要渠道,在就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存在的问题

三门峡产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可以从深层和表层两个角度进行分析。

从深层看,三门峡市存在着农民产业化水平低,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基础不稳;经济增长粗放,接替产业发育不足,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环境压力与经济增长的矛盾愈发突出;缺乏大企业、大集团,核心竞争力不强;城乡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就业和再就业压力大;科技创新和机制创新能力弱,产品技术含量低,核心技术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少,经济转型的困难重重;地区差距、城乡差距、居民收入差距大,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还不太适应等。

从经济运行的表层来看,三门峡市存在着工业企业流动资金不足问题非常突出,电力外送能力较弱,电力生产能力闲置;骨干企业亏损严重,市直工业下滑严重;小火电企业面临生存困难等。

(三)产业结构升级优化思路

1.加快工业结构调整步伐,促进产业升级

一是围绕五大基地,拉长产品链条,壮大优势产业。重点抓好在建重大工业项目的同时,积极围绕后续产品加快项目开发,重点引进无污染、高科技项目,促进优势产业做强做大。二是以市场为导向,积极培育新型先导产业。围绕老工业基地的基础,加快制造业项目的引进和建设,大力发展生物工程、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等高新技术产业和产品。三是加快工业园区建设,培育核心竞争力。重点抓好三门峡西工业园区、三门峡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加快市直工业振兴步伐;积极支持现有工业园区建设,逐步壮大带状工业走廊。

2.努力调节经济运行,确保运行质量和效益

一是抓好经济运行监测预警,为企业生产经营提供有效信息和决策依据。二是做好经济运行综合协调。做好煤炭产需衔接和电煤供应,确保重点用户以及新增发电机组用煤需求。大力开拓电力市场,进一步加强对发、输、用各环节的协调,确保骨干电厂发电小时不出现大幅下降。三是加强经济运行的引导服务。重点引导有色金属、电力、煤炭、机械、纺织等行业进行产品结构的适应性调整。继续完善铝电联营方案,努力为小电厂谋求发展空间。四是积极推动经济循环发展。加快有色、建材、冶金等高耗能行业和企业的技术改造,推进节能降耗。加大淘汰实心黏土砖力度,大力推广多层标准化厂房。积极推广义马等循环经济发展经验,逐步建立低投入、高产出、少污染的经济运行模式。围绕煤电铝果优势产业,尽快启动一批高起点、高效益、见效快的循环经济项目。强力推进电厂脱硫、机动车尾气治理、工业废水达标排放等专项整治活动,努力实现市区环境状况明显改善。

3.推进城镇化进程,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一是加快实施城镇带建设发展规划。重点抓好310沿线城镇隆起带发展规划以及副中心城市和城镇发展规划,着力发展故县、阳平、大王、观音堂、英豪、五里川、杜关等特色镇。二是集中力量抓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推进中心城市集中供热(气)、环境治理、城市供水和生态绿化四项工程,加快副中心城市、中心镇、小城镇建设,逐步拉大城市框架,完善功能,提高品位。三是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把非公有制经济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突破口,引导和支持县域经济发展工业园区,承接产业转移,增强综合实力。四是抓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继续调整农业结构,推动特色农业稳步发展,促进农业增效;积极组织农民外出务工,引导致富农民回乡兴业,推动农村二、三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发展农村经济;以发展农村公路、沼气建设为重点,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改善农村生活、生产、发展环境。五是加强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大力开展职业培训和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努力开发更多就业岗位。继续加快建立就业与失业保险、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的联动机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