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产业结构及工业化评价

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产业结构及工业化评价

时间:2023-11-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区域产业结构与工业化评价一、区域产业结构内涵(一)区域产业结构的含义结构,在哲学中,是指不同类别或相同类别的不同层次按程度多少的顺序进行有机排列。(二)区域产业结构的特征一般地说,区域产业结构具有如下特征。总之,区域条件的多样性和动态性决定了区域产业结构的多样性。一般地,产业结构演进的理论也适合于研究区域产业结构,因而也是区域产业结构理论。

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产业结构及工业化评价

第一节 区域产业结构与工业化评价

一、区域产业结构内涵

(一)区域产业结构的含义

结构,在哲学中,是指不同类别或相同类别的不同层次按程度多少的顺序进行有机排列。经济学中的产业结构,是指国民经济中产业的构成及其相互关系。研究产业结构,主要是研究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两大部类之间的关系;从部门来看,主要是研究农业轻工业重工业建筑业商业服务业等部门之间的关系以及各产业部门的内部关系。产业结构存在狭义和广义之分。前者主要包括:构成产业总体的产业类型、组合方式,各产业之间的本质联系。各产业的技术基础、发展程度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后者除包括前者的内容外,还包括产业之间在数量比例上的关系,在空间上的分布结构等。

区域产业结构,是区域经济研究中借鉴产业结构的分析方法的结果,是产业结构内涵在区域经济中的应用,其内涵是指一个国家按照一定划分标准划分的经济区域内产业与产业之间的技术经济联系和数量比例关系。它是全国经济空间布局在特定区域的组合的结果。在特定区域内,之所以拥有某种类型的产业结构,是由该特定区域的优势和全国经济空间布局的总体要求所决定的。

(二)区域产业结构的特征

一般地说,区域产业结构具有如下特征。

1.条件制约性

区域经济条件影响和制约着区域产业结构,这种影响和制约作用尤其表现在对区域产业的类型和演化的影响上。比如,我国东部地区受能源、原材料的限制而无法发展或较少发展那些耗能高和耗材高的产业部门;老少边穷地区的人力资源劣势决定了它很少发展知识密集型产业。当然,区域经济条件也是相对的,变动的,随着条件的变化,区域产业结构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2.部门结构与空间结构的区域统一性

不同地区或同一地区的不同发展阶段,其产业结构一般是相异的。不同的产业结构可以大致体现产业结构的阶段性,不同的产业空间结构可以反映产业结构的空间特征,产业部门结构与产业空间结构二者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前者是后者的内容,后者是前者的空间表现形式,它们在区域产业结构上得以统一。

3.多样性

由于各区域所处地理位置、资源状况及经济发展阶段的不同,区域产业结构的类型和层次必然是多种多样的。诚然,任何地区的产业结构层次都会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地向高层次变化,但从区域空间结构上看也是在不断地变化的,由于变化节拍的差异,区域产业结构仍然是多样性的。总之,区域条件的多样性和动态性决定了区域产业结构的多样性。

4.开放性

区域产业结构的形成和演变,不仅受到区域内环境的影响,而且也受到区外环境的影响。它与区外不断进行着物质、技术、信息,人才和资金的交流。在现代社会条件下,区域产业的发展不可能是封闭的,总是在更大区域范围内,在劳动地域分工中担当不同的角色。区域产业结构的开放性要求我们在分析产业结构时,不能就区域论区域,要从大区、全国乃至世界的全局着眼。

二、区域产业结构演进

(一)区域产业结构演进理论

产业结构怎么演进,在其演进过程中存在哪些普遍性的规律,对于这些问题的回答就是产业结构演进理论。一般地,产业结构演进的理论也适合于研究区域产业结构,因而也是区域产业结构理论。

1.配第—克拉克定理

配第—克拉克定理是有关经济发展中就业人口在三次产业中分布结构变化的理论。它是由英国经济学家克拉克在威廉·配第的基础上,对20个国家的各部门劳动投入和总产出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计算之后得出的重要结论。

早在17世纪,英国经济学家威廉·配第研究了当时欧洲社会的生产和收入情况。通过对在各个不同产业劳动的劳动者收入差异的描述,他揭示了产业转移的方向、动因及后果。配第认为:“工业的收益比农业多得多,而商业的收益又比工业多得多。”产业收益的差异使不同产业劳动者的收入出现了差别,例如,“英国的农民每周劳动所得不过四先令,而海员通过工资、食品以及房屋等其他各种供应所得的收益多到十二先令,所以,一个海员实际上等于三个农民”。在配第看来,不同产业之间收入水平的差异,是促使劳动力在产业之间转移的动因。转移的方向是,从农业转移到手工业、商业和制造业。同时,配第还注意到,随着经济发展,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份额必然下降的历史趋势。

1940年,英国经济学家柯林·克拉克出版了《经济进步的条件》一书,进一步深化了配第的理论。他搜集和整理了若干国家按照年代的推移和劳动力在第一、二、三产业之间移动的统计资料,研究后发现: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均国民收入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移动,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向第三产业移动;经济越发展,国民收入水平越提高,劳动力在三产业间的分布状况是第一产业日益减少,第二次产业,尤其是第三次产业劳动力将不断增加。克拉克认为,劳动力之所以发生三次产业间的转移,完全是由于经济发展带来的各产业间收入出现差距所致。这不仅可以从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时间序列分析中得到印证,而且还可以从处于不同发展水平上的区域在同一时点的横断面比较中得到类似的结论: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越高的区域,农业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所占的比重相对就越小,而第二、三产业中劳动力所占的比重相对来说就越大;反之,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越低的区域,农业劳动力所占比重相对越大,而第二、三产业劳动力所占比重相对越小。后人把他们俩阐述经济发展同产业结构中劳动力结构演变关系的结论合称为“配第—克拉克定理”。

2.库兹涅茨的产业结构演变规律

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在继承克拉克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做了进一步的探讨。他从劳动力和国民收入在各产业间的分布变化两个方面,对产业结构的变化作了分析研究,并把三次产业分别称为“农业部门”(包括农、林、渔业等)、“工业部门”(包括矿业、制造业、建筑业、电力煤气、供水、运输、邮电等业)和“服务部门”(包括商业、银行、保险、不动产业、政府机关、国防及其他服务产业)。根据对各产业中相对国民收入变化趋势的分析,他得出了如下结论:其一,农业部门实现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以及农业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下降的趋势。其二,工业部门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大体是上升的;工业部门劳动力的比重则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其三,第三产业(服务业)的国民收入一般较难确定,甚至可能表现出下降趋势;但劳动力的比重几乎在所有国家都是呈上升趋势的,这就说明服务业具有很强的劳动力吸附特性,但服务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定很快。

3.霍夫曼定理

德国经济学家霍夫曼根据“配第—克拉克定理”中所归纳的经验性的经济规律以及库兹涅茨对产业结构演变规律的探讨,提出了著名的霍夫曼定理,以说明一个国家走上工业化的过程和动因。

(1)霍夫曼的工业产业分类。霍夫曼把工业产业分为三大类:一是消费资料产业,包括食品工业、纺织工业、皮革工业、家具工业等;二是资本资料产业,包括冶金业、运输机械工业、一般机械工业、化学工业等;三是其他产业,包括橡胶工业、木材工业、造纸工业、印刷工业等。如此分类的目的在于研究消费资料产业与资本资料产业的关系。

(2)霍夫曼系数。霍夫曼通过研究发现,随着工业化的不断推进,消费品部门与资本品产值之比呈现下降的趋势。霍夫曼认为,在工业化的第一阶段,消费资料工业的生产在制造业中占有统治地位,资本资料工业的生产是不发达的;到了工业化的第二阶段,与消费资料工业相比,资本资料工业获得较快的发展,但消费资料工业的规模,显然还比资本资料工业的规模大得多;在工业化的第三阶段,消费资料工业和资本资料工业的规模达到大致相等的状况;到工业化的第四阶段,资本资料工业的规模将大于消费资料工业的规模。

据此,他认为衡量经济发展的标准是“消费品部门与资本品部门之间净产值的比例”。(为便于统计,学者们多以轻工业总产值代替霍夫曼定理中的消费资料工业产值,以重工业总产值代替资本资料工业产值)这个比例后人称之为“霍夫曼系数”。

霍夫曼定理指的就是霍夫曼所论证的在工业化过程中霍夫曼系数不断下降的趋势。根据这一趋势,霍夫曼把工业化的过程分为如下四个阶段(表4—1)。

表4—1 各工业化阶段对应的霍夫曼系数

img13

4.罗斯托主导产业扩散效应理论

美国经济学家罗斯托认为,无论在任何时期,甚至在一个已经成熟并且持续成长的经济体系中,经济增长之所以能够保持,是因为为数不多的主导部门迅速扩大的结果,而且这种扩大对其他产业部门的发展能起促进作用,即产生了主导产业的扩散效应,包括回顾效应、旁侧效应和前向效应。罗斯托的这些理论被称为罗斯托主导产业扩散效应理论。

罗斯托还根据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将经济成长的过程划分为以下五个阶段:一是传统社会,包括牛顿之前的整个世界,当时不存在现代科学技术,生产力水平低下。二是为“起飞”创造前提的阶段,此时,近代科学技术开始在工农业中发生作用,占人口75%以上的劳动力逐渐从农业转移到工业、交通、商业和服务业,投资率的提高明显超过人口增长的水平。三是“起飞”阶段,相当于产业革命时期,积累率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率由5%增加到10%以上,有一种或几种经济主导部门带动国民经济的增长。四是向成熟挺进阶段,这时已经把一系列现代技术有效地应用于大部分资源,投资率达到10%~20%,由于技术的不断改进和新兴工业的迅速发展,经济结构也发生了变化。五是高额大众消费阶段,这时的工业已经高度发达,主导部门已经转移到耐用消费品和服务业部门。

(二)区域产业结构演进规律

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也就是区域产业结构演进的过程,区域产业结构在许多经济和非经济因素的作用下形成和变动,极大地影响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只有正确地把握区域产业结构变动的规律,才能制定恰当的区域产业政策,更好地发挥区域产业结构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因此,在考察区域产业结构演进理论的基础上,有必要对区域产业结构的演进规律进行分析。根据以往的研究,人们已经认识到的区域产业结构演进的规律如下。

1.产业按比例协调发展的规律

在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区域经济中存在许多产业部门,各产业部门只有配置必要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才能进行生产,而且生产资源只有按照一定的比例恰当配置,才能使各产业部门的产品正好能满足本部门和其他产业部门的生产和生活的需要,产业与产业之间的关系才能协调,产业结构才能合理,社会再生产才能顺利进行,区域经济才能协调高效发展。(www.daowen.com)

2.三次产业比重变动规律

随着经济的发展,三次产业在区域经济中的比重和地位会发生不断的变化,并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具体体现为第一产业逐步下降,第二、三产业依次逐步上升,区域产业结构类型由以第一产业为主的金字塔产业结构逐步向以第二产业为主的鼓型产业结构转变,再向以第三产业为主的倒金字塔形产业结构转变,这一变动规律又称为配第—克拉克规律。

3.工业化过程中的重工业化规律

这是指工业结构中由以轻工业为主转向以重工业为主的过程。工业化进程最初都是以轻纺工业起步的,随着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生产逐步从劳动密集型转向资金密集型的重化工业,并由此带来了对基础工业发展的要求。从一些工业先行国家的工业化过程来看,在完成了重工业化的任务后,其重工业化率(重工业占制造业的比重)基本上都能达到60%~65%。由于这一规律是先由霍夫曼发现并论证的,因而重工业化规律也称霍夫曼规律。

4.高加工度化和高附加值化规律

各种不同的产业,对劳动对象的加工程度是不同的。在工业发展的重工业化过程中,工业结构又表现为以原材料工业为中心转向以加工、装配工业为中心的发展趋势,这就是所谓的高加工度化过程。一般地,由于加工度越深,附加价值也越大,所以,高加工度化过程也被称之为高附加价值过程。

工业的高加工度化过程意味着工业化的进程。工业产品的加工程度不断加深,工业增长对原材料的依赖度逐渐下降,中间产品的利用能力不断增加,最终产品中附加价值的比重将日益提高,其结果既大大提高了工业的经济效益,诱导产业转换将沿着农业→轻纺工业→原料、燃料动力等基础工业为中心的重化工业→低度加工组装型重化工业→高度加工组装型重化工业→第三产业→信息工业的发展方向逐次递进。

5.生产要素密集型产业地位变动规律

按照生产要素密集度不同,产业可以划分为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这三种产业会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发生相应的变动和演进,存在着产业结构先是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然后转向以资本密集型为主,最后变为以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的演变规律。

这是因为随着工业化的进一步发展,以大规模的资本投入为基础的、以大型设备和大批量生产体制为特征的工业结构逐渐显示出了一系列的问题,如资源的大量消耗、环境的日益恶化,等等。在此背景下,工业先行国家开始了新一轮的大规模工业结构转化过程,在高加工度化阶段,工业的增长越来越多地依靠技术进步,技术开始取代资本,日益成为工业增长的主要生产要素。所以,工业的发展过程在其重心由轻工业向重工业转移,由原材料工业向加工装配工业转移的同时,从生产要素的角度而言,还经历了由劳动力集约型向资本集约型,进而向技术集约型工业转移的过程,这就是工业化过程中的技术集约化过程。从目前来看,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新材料技术、信息、生物、航空航天技术等高新技术工业已经获得了惊人的发展,据资料显示,在一些工业发达国家,高技术工业的净产值已超过传统工业,成为整个工业乃至于整个产业结构的支柱。

6.主导产业转换规律

主导产业是指在经济发展的一定阶段,具有很高的创新率,能迅速引入技术创新,对一定阶段的产业结构升级转换具有重大的关键性的导向和推动作用,并且本身增长率较高、带动力较强的成长型产业。与其他任何事物一样,主导产业并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有一个从萌芽到成长再到“主导”地位逐步确立的发展过程。这一发展过程不仅是动态的、演进的,而且有其自身的内在逻辑和规律。根据国外的经验,主导产业经历了农业——轻工业——以基础工业为重心的重工业——以高度加工业为重心的重工业——第三次产业——信息产业的演进。

(三)区域产业结构演进的特征

区域产业结构的演进与三次产业之间比例的变化是密切相关的,一个区域三次产业间的不同比例反映了该区域产业结构发展的不同阶段。

1.产业发展是渐变与激变的统一

新古典经济学的代表人物,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认为,经济发展是渐变过程,而产业的发展如前所述,是一种长期、动态的变化,不仅仅是量上的变化,更是一种质变,产业的发展是在连续性的渐变过程中蓄积能量再发生质变的过程。渐变与激变是统一的,渐变为激变蓄积能量,激变则是渐变的结果,并为渐变打开一个新的天地。

2.区域产业结构演进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在区域产业结构的演进过程中,不能也不应逾越某一阶段,跳越某个阶段,而只能采取措施缩短某些产业的某个过程,否则经济发展就会缺少基础,激变缺少力度,将不得不重回起点。在区域产业结构演进过程中,必须十分重视三大产业之间的协调关系。

(1)过早推进工业化,不利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由于三次产业间的比例关系反映的是区域产业结构的高度,这就会使一些区域为尽快实现工业化,在农业基础还不十分巩固的前提下,提早启动并加快工业化的步伐,以求尽早缩短与发达地区在三次产业比例上的差距。这样做的结果则往往导致因农业基础不扎实,农业无法为工业发展提供充裕的资本积累和廉价的劳动力;工业则可能失去农业、农村这一广大的市场,成为无本之源,从而在经济上呈现严重的“二元结构”问题。

(2)工业先行国的经验已经证明,即使进入到工业化时期,产业结构的演进也是需要在结构关系比较平稳的基础上进行的。工业发达国家农业比重的下降并没有削弱农业在整个产业结构中的基础地位,也没有影响到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之间的相互依存发展关系。

(3)“经济服务化阶段”应建立在强大的工、农业基础之上,建立在有丰富的工、农业提供的物质产品基础上,失去了这些,“经济服务化”将失去服务对象,导致“经济空洞化”。

三、工业化的含义及判断标准

(一)工业化的含义

一般地说,工业化是指工业产值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和工业劳动力在总劳动人口中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工业化的过程实质上是产业结构演进的过程。工业发展是工业化的显著特征之一,但工业化并不能狭隘地仅仅理解为工业发展。因为工业化是现代化的核心内容,是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工业发展绝不是孤立进行的,而是与农业现代化和服务业发展相辅相成的,总是以贸易的发展、市场范围的扩大和产权交易制度的完善等为依托的。在工业化进程中,主要表现为工业生产量的快速增长,新兴部门大量出现,高新技术广泛应用,劳动生产率大幅提高,城镇化水平和国民消费层次全面提升。因此,工业化的特征应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机器劳动代替手工劳动,即通常所说的“机械化”过程,这是工业化最本质的特征。二是工业化不仅包括工业本身的机械化和现代化,而且也包括农业的机械化和现代化,即全面工业化。三是工业化一方面能促进农业生产技术的革新和农业产量的增加;另一方面随着工业化程度的提高,农业产值在国民经济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下降。四是伴随工业化而来的是产业结构的成长,并将最终带动人们思想观念、文化素质等方面的总体变化。

相应地,一个地区的工业化,从表面上看,是工业在该地区的崛起形成、成长壮大、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而实质上,当代的地区工业化是指在新的科技革命推动下,以现代科技为动力,以新兴工业产业、高科技产业发展为导向、劳动聚集为代表的整个社会经济结构的一系列调整变革和重组、再造的过程。它不仅包括工业总量的扩张和工业比重的提高,而且包括工业和经济发展机制的改造与完善、地区产业协调化和产业结构高度化、地区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开发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以及由此带来的行为方式的科学化和现代化,地区经济结构、生产方式、社会结构、体制结构和物质福利等经济发展基本因素的改变或改善和由此而促进的地区经济、社会、科技、文化的全面进步及发展。总之,工业化实质上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综合的概念,它是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逾越的一个阶段。

(二)工业化与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关系

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及合理化过程,反映了经济的发展,而工业化反映的是经济发展的阶段。工业化的推进,为区域产业结构的合理化调整奠定了基础:首先,从产值结构看,工业化引发了农业比重的下降、制造业比重的上升及服务业比重上升;其次,从需求结构看,工业化促使需求构成发生变化,即农业和食品需求份额下降,工业品、生产品、社会基础设施及服务业的需求份额上升;再次,从投入结构看,初级产品投入减少,制成品投入增加;最后,从外贸结构看,初级产品的出口份额减少,制成品出口份额增加。这种贸易格局的变化,也有利于区域产业结构的变化及由工业化带来的以上四方面的结构变化,从而为区域产业结构的合理化调整奠定基础,形成契机。反过来,区域产业结构的合理化调整又对工业化进程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区域产业结构的合理化调整及其所带来的生产力进步和经济发展,是工业化过程的中心内容。

(三)工业化进程的衡量指标

1.霍夫曼系数

在产业结构演进理论中,我们曾提到霍夫曼定理,霍夫曼将工业化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其中霍夫曼系数处于4~6之间为工业化的第一阶段(消费资料工业占优的阶段),霍夫曼系数处于1. 5~3. 5之间为工业化的第二阶段(资本资料工业速度加快的阶段),霍夫曼系数处于0.5~1.5之间为工业化的第三阶段(资本资料工业与消费资料工业规模相当的阶段),霍夫曼系数稳定在1以下为工业化的第四阶段(资本资料工业占优的阶段)。

2.人均产值指标

钱纳里在《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中,通过对各种不同类型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相互关系的统计分析,将一国经济发展按人均GDP的变化分为准工业化阶段、工业化实现阶段和后工业化阶段三大阶段。其中,工业化实现阶段按人均GDP的变动又可以细分为工业化初级阶段、工业化中级阶段、工业化高级阶段3个分阶段。以1964年美元计,人均GDP介于200~400美元为工业化初级阶段,400~800美元为工业化中级阶段,800~1 500美元为工业化高级阶段。由于钱纳里研究的是20世纪60~70年代人均国民收入水平所反映的经济发展阶段,考虑到数据的可比性,本文需借助GDP平减指数将1964年的美元换算成2007年的美元水平。换言之,须将美国经济增长的物价波动因素予以扣除,以此来准确反映钱纳里时期的人均收入水平。根据《美国统计概要(2008)》公布的CPI指数变动情况,可以计算出2007年美元与1964年美元的折算因子为7.966(表4—2)。据此分别得出在2007年美元水平下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人均GDP变动水平。

表4—2 人均产值对应的工业化发展阶段

img14

资料来源:①钱纳里.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上海三联书店,1989。

     ②U.S.Census Bureau,Statistical Abstract of the United States:2008。

3.产业结构指标

美国经济学家西蒙·库兹涅茨通过研究认为,在工业化的初期阶段,第一产业的比重较大,第二产业的比重较小,第三产业因市场化程度较高比重较大;随着工业化的推进,第一产业比重持续下降,第二产业比重迅速上升,而第三产业比重只是缓慢提高。当第一产业比重下降到20%以下,第二产业的比重超过第三产业并在GDP中占最大份额时,工业化进入中期阶段;当第一产业比重下降到10%以下,第二产业比重上升到最高水平并保持稳定或有所下降时,工业化开始进人后期阶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