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黄河金三角区域经济整合与发展研究结果

黄河金三角区域经济整合与发展研究结果

时间:2023-11-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是设立经济特区,加快对外开放,实行一系列优惠政策。所谓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就是指以西部大开发为切入点,试图以此求得东部沿海地区与内地共同富裕的总体性策划。

黄河金三角区域经济整合与发展研究结果

第二节 黄河三角区开发的宏观背景

一、我国区域开发战略的调整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是一种规律,世界上不同的国家(或地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我国由于幅员辽阔,也存在着区域经济发展极端不平衡的情况。因此,如何合理实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做到充分发挥地区优势以推动地区经济快速、健康和协调发展,从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构成了我国宏观经济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新中国成立后,处理不同区域的发展关系一直是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的主线。

(一)1950—1978年期间实施的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战略

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为首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面对极具殖民地半殖民地特征的区域经济严重失衡格局,为了新生政权的巩固、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和未来区域经济的良性运行,在处理发达的东部地区和落后地区之间的共同发展问题上,实施了“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的战略。虽然在1950—1978年政府的相关文献中,并没有明确提出“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战略”范畴,但这并不否定国家在此期间事实上实施的是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战略。这一时期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从1949年到1964年,为“内地建设战略”阶段,当时把内地建设作为区域战略的重点,期望通过有目的地布局工业来平衡全国的生产力布局,协调沿海和内地的关系。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950—1952年),在国家重点扶持下,内地开始了现代工业的起步阶段。“一五”计划时期(1953—1957年),国家在此期间动工兴建的限额以上的694个工业建设项目中,有472个分布在内地,占总额的68%“二五”计划时期(1958—1962年),国家除继续进行武钢包钢等基地建设外,同时积极进行西南、西北和三门峡周围地区以钢铁、有色金属和大型水电站为中心的新基地建设,继续进行新疆地区的石油、有色金属工业建设等。经济调整时期(1963—1965年),国家在充实和发展华北、东北地区重工业的同时,进一步加强了内地工业建设。

第二个阶段是从1966年到1970年,为“三线建设战略”阶段,当时基于国际环境的恶化和备战的考虑,集中力量进行大规模的“三线建设”,生产力布局跳跃式西移。“三五”计划(1966—1970年)和“四五”计划(1971—1975年)时期,国家转移到以备战为中心、以“三线”建设为重点的轨道上。“三五”时期,主要以西南为重点展开“三线”建设,“四五”时期,主要以“三西”(即豫西、鄂西、湘西)为重点展开“三线”建设。

第三个阶段是从1973年到1978年,为“战略调整”阶段,国家的产业布局开始由内地向东部,特别是向沿海经济发达区域逐步转移。“四五”后期到“五五”(1976—1980年)初期,国家投资布局重点开始逐步向东部沿海地区移动。据统计,“一五”至“四五”的20多年中,国家对中西部地区的基本建设投资合计超过60%,其中比重最高达到“三五”时期70%以上。

虽然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战略的实施对拓展中国生产力发展空间,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改变旧中国地区经济严重不平衡的格局,特别是建立以重工业为基础的相对完整的工业体系方面功不可没,但我们也应看到,由于对内地建设要求过急,投入了过多的力量,过分强调规模和速度,忽视经济效益,结果导致了严重的浪费和损失,降低了资源配置的效率。同时,这一战略脱离了发展和效率的主题,片面强调公平目标下地区之间的平衡,使得该战略最终不可能推动区域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相反还导致了区域内的共同贫困。因此,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战略并非是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成功选择。

(二)1979—1999年期间实施的区域经济倾斜发展战略(非均衡发展战略即沿海发展战略)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代表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重新审视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所面临的新的国际国内形势,提出了“非均衡发展战略”。从20世纪70年代末到90年代末,国家实行向东部沿海倾斜的区域政策,充分利用沿海地区的优势,推动东部地区率先改革开放,加快发展,国家主要采取两个方面的措施:一是直接加大国有投资的力度,在沿海地区配置一大批重点建设项目。自“五五”(1976—1980年)时期起,东部地区基建投资所占的比重逐期大幅度攀升,只是到90年代末期才开始下降。二是设立经济特区,加快对外开放,实行一系列优惠政策。面向国际市场,参与国际交换和国际竞争,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

事实证明,在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换的过程中,特别是在转换前期,中央政府的优惠政策犹如火车头,一动俱动,牵动方方面面共同托起沿海地区经济快速增长的平台。东部、中部、西部在全国GDP的比重不断变化。区域经济倾斜发展战略不仅表现为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呈扩大化趋势,且这种发展差距已经越过了警戒线,更重要的还表现为东部沿海地区的发展损害了内地自我发展能力,引起了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加,导致了人们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疑惑。虽然区域经济倾斜发展战略使我国在经济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从总体上看该战略同样不是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成功选择。

(三)20世纪末开始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即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战略)

20世纪90年代以后,以江泽民为代表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面对实施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战略所带来的地区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的趋势以及对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推进和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产生了一系列不良的影响,开始着手从总体上解决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关系,逐步确立了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所谓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就是指以西部大开发为切入点,试图以此求得东部沿海地区与内地共同富裕的总体性策划。

1995年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把“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作为今后15年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必须贯彻的一条重要方针。1996年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规划纲要》中,专设了题为“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一章,较为系统地阐述了此后15年国家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1997年党的“十五大”又对这种战略做了明确肯定,江泽民总书记所作的“十五大”报告就促进地区经济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问题进行了专门论述。2000年,党中央正式提出了“西部大开发战略”,并推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从此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实现了历史性的转变。

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吸取了均衡发展战略和非均衡发展战略的教训,又吸纳了两者的长处,具有五个显著特点:承认不平衡;适度倾斜;优势互补;全面开放;综合效益。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的重点是通过对西部的开发和建设,提高落后地区的发展水平,缩小地区差距,最终有利于我国向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迈进。它能够实现短期与长期、效率与公平、均衡与非均衡发展的有机统一。实施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从结果上讲,就是要实现由区域两极分化向区域共同富裕的历史性跨越。

(四)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推动各地区共同发展

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在认真总结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个历史时期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区域发展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针对存在的主要矛盾和突出问题,做出了一系列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决策和战略部署。党的“十六大”报告做出了“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和改造”的决策,200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随后还编制、公布了包括东北三省和内蒙古三市两盟(呼伦贝尔市、通辽市、赤峰市、兴安盟、锡林郭勒盟)145万千米2广袤地域的《东北地区振兴规划》。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了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发展战略,国家帮助国有企业卸掉历史包袱,加快改革、改组、改造步伐,扩大劳动就业,支持资源枯竭城市发展替代产业,老工业基地开始焕发新的生机。

2006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支持中部地区发挥承东启西和产业发展优势,抓好粮食主产区建设,发展能源和制造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立现代市场体系。

至此,我国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总体战略全面形成。在200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胡锦涛同志在报告中指出,经过多年努力探索,我们初步形成了各有侧重的区域发展战略,就是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实现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这是对多年来我们党在区域发展战略上的不懈探索所做出的科学总结。“十一五”规划正式把“坚持实施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确定为我国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党的“十七大”报告再次重申了这一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是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施非均衡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重大调整,但这种调整并不是向计划经济时期实行的均衡发展战略的回归,而是体现了充分发挥各地区的发展优势和潜力,促进区域间共同发展和统筹互动的非均衡协调发展的思路。所以,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是我国现阶段区域经济发展的最佳选择。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所谓全面发展,就应当包括各个地区的共同发展,而不仅仅是局部地区的发展。所谓协调发展,其中就包括区域之间发展的协调。而区域的协调发展,又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因为欠发达地区往往是资源丰富的地区,把这些地区的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能够为整个经济特别是发达地区的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资源能源支撑。

贯彻实施区域发展战略,对于我国顺利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两大宏伟目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十一五”时期,必须坚定不移地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通过继续发挥各地区的比较优势,加强薄弱环节,使地区经济、城乡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得到进一步缓解,地区间的社会发展差距进一步缩小,逐步形成公共服务和人民生活水平差距趋向缩小的区域协调发展态势。要加大转移支付和财政性投资的力度,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和边疆地区加快发展。健全市场经济机制,打破行政区划的限制,促进生产要素在区域间自由流动,健全合作机制,鼓励支持各地区开展多种形式的区域经济协作和技术、人才合作,形成东中西共同发展的格局。

二、西部大开发战略框架及其意义

西部大开发的范围包括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内蒙古、广西等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面积685万千米2,占全国的71. 4%。西部地区资源丰富,市场潜力大,战略位置重要。但由于自然、历史、社会等原因,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2/3,不到东部地区平均水平的40%,迫切需要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

(一)西部大开发的背景

支持西部地区开发建设,实现东西部地区协调发展,是我们党领导经济工作的一条重要方针,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西部大开发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正确分析我国形势,总揽全局,作出的面向21世纪的重大决策。

1.理论背景:邓小平关于“两个大局”的思想

西部大开发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按照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两个大局”的思想,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重要战略部署。邓小平同志曾指出:“沿海地区要加快对外开放,使这个拥有两亿人口的广大地带较快地先发展起来,从而带动内地更好地发展,这是一个事关大局的问题。内地要顾全这个大局。反过来,发展到一定的时候,又要求沿海拿出更多力量来帮助内地发展,这也是个大局。那时沿海也要服从这个大局。”(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77—278页)对于什么时候、在什么基础上把支持与促进西部地区发展,实施西部大开发提到日程上,邓小平同志也做了深入的思考,要求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并设想在本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的时候,突出地提出和解决东西部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同上,第373—374页)现在到了世纪之交的关键时刻,我国东部地区经过20年的高速发展,经济发展水平大大提高,实力大大增强,同时东西部经济发展上的差距依然存在,并有不断扩大的趋势。所以,目前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不仅有了条件,而且成为刻不容缓的事情。

2.经济背景:扩大国内经济需求的需要

此前实行的沿海地区发展战略有一个特点:外向型,即两头在外,对国外市场依赖很大。可是1997年爆发的金融危机使我国的外向型经济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出口大幅度下降,靠出口拉动国民经济发展看来指望不上了。同时国内市场需求不足的矛盾也越来越明显。特别是广大的西部地区,绝大多数地方的农民都有消费的意愿但没有消费的能力。一方面国外市场靠不上,另一方面又没有良性循环的国内大市场来支撑、缓解,在市场供求形势发生根本性变化的情况下,要保证21世纪的长远发展,必须实行以扩大内需为主的发展方针。全国人口中近1/4居住在西部地区,只有加快西部的发展,提高西部民众的收入水平,使庞大的潜在需求变成现实的市场需求,才能为经济增长开拓出更加广阔的市场空间。

3.政治背景:实现国家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强有力的保证

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实现,有赖于全国各地区的共同发展。只有东部地区的发展,而西部地区长期处于相对落后的境况,将影响全国经济的发展,拖整个经济发展的后腿。

4.社会背景:科学发展的需要

西部大开发是我国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内在要求。我国东、中、西部地区资源分布与要素禀赋各异,相互间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北煤南运、西油南输、西电东送、西棉东调、南菜北运……表明区际经济之间存在很高的关联度,加快西部地区的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才能保证国民经济整体发展对基础原材料和动力的需要,使整个经济继续保持较高的发展速度。另外,西部地区居长江、黄河、珠江等大江的上游,是国家生态屏障之所在。只有加快西部发展,使居于高山深谷者尽快从“越穷越垦、越垦越穷”的怪圈中走出来,大江大河及其中、下游地区的安全,全国生态环境的改善才有保证。

5.军事背景:实现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边防巩固的重要保证

我国55个少数民族,86%以上都聚居于西部和陆地边境地区,如果差距过大,将会使民族团结与和谐受到损害,不利于少数民族和边疆地区的稳定。从世界范围来看,许多国家的分裂和地区武装冲突的产生都与区域发展失衡有关。因此加快西部经济发展,使愈来愈多的民族聚居地区和边境地区走上繁荣之路,是巩固、加强民族大团结,增强民族凝聚力,保持边境安宁与社会政治稳定的重要基础。

(二)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框架

1.西部大开发的战略目标

实施西部大开发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历史任务,也是一项规模宏大的系统工程。既要有紧迫感,又要有长期奋斗的思想准备。总的战略目标是: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到21世纪中叶全国基本实现现代化时,从根本上改变西部地区相对落后的面貌,努力建成一个山川秀美、经济繁荣、社会进步、民族团结、人民富裕的新西部。21世纪头10年,力争使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特色经济和优势产业有较大发展,重点地带开发步伐明显加快,科技教育和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明显加强,改革开放出现新局面,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奠定坚实的基础。

2.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任务

2000年1月,国务院组成了以朱镕基总理任组长、温家宝副总理任副组长、国务院和中直19个相关部委主要负责人参加的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

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重点,首先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这是西部大开发的基础。水利方面,要尽快完成在建的大中型水利工程,加强水资源的开发与综合利用,始终把节水放在重要地位。抓紧南水北调的中线、东线方案的比较、论证工作,条件一旦成熟,就加快开工建设。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的前期论证工作也要抓紧进行。交通方面,“十五”期间至2010年,要以公路建设为重点,全面加强铁路、机场、天然气管道干线、内河航运建设。争取早日开发建设青藏铁路和出境铁路。同时要加强电网、通信和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建设。能源方面,“十五”期间,重点抓好“西气东输”工程和“西电东送”工程。逐步建设陕甘宁、塔里木、柴达木、川渝地区石油和天然气的开发、综合利用和外输基地。我国西部地区蕴藏着全国80%的水能资源,目前开发程度不到10%。要加快发展西南水电事业,构筑西南地区能源产业平台。积极推进电力管理体制和投融资体制改革,政企分开,多家办电,一家建网;厂、网分开,竞价上网。

二是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这是西部大开发的根本。要建设绿色屏障工程,大力加强生态环境的治理。西部地区水土流失面积占全国的80%以上,荒漠化面积占全国的90%以上。生态环境的恶化严重影响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要稳步推进“退耕还林还草”、绿化荒山荒漠、防沙治沙、天然林保护、天然草原的恢复与建设、加强水土流失的综合治理等各项生态工程建设。生态环境建设要与调整农村经济结构、改善广大农牧民生活紧密结合起来,使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

三是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快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这是西部大开发的关键。要从实际出发,面向国内外市场,培育优势产业,发展特色经济。开发比较优势明显、市场前景好的矿产资源和农牧业资源,逐步提高产品加工深度,建设优势资源产业基地。利用高技术产业改造传统产业,在有条件的地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规范发展旅游中介组织。加强旅游事业的管理,把旅游业及其相关服务业培育成为西部地区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继续大力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增加农民收入。在一定的时期内,农业在西部经济中仍然占较大比重,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要搞好农田水利建设,发展节水农业、生态农业、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畜牧业以及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打好农业的基础,增加农民收入。各级政府要把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当做首要任务来抓。

四是优先发展科技教育,加快人才的培养和引进,这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条件。西部大开发,人才是关键。全面提高人才素质,切实转变观念,加强人才的引进、使用和培养,加强东、西部地区之间的干部交流。加快实现西部地区的“普九教育”,发展职业教育,每一个省(区、市)至少要办好一所重点大学。为西部地区经济的大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提供各类人才保障。实施西部大开发,科技要先行。在西部地区加快推广一批先进适用技术。结合西部地区的自然条件和优势资源,发展一批有特色的高新技术。有条件的地方,要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当务之急是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科技工作要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科技成果要尽快转化为生产力。国防军工企业要努力走出一条军民结合的新路子。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首先要为当地的经济建设做好服务。在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比较集中的城市,努力实现经济和社会事业的跨越式发展。

五是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这是西部大开发的动力。实施西部大开发,要以改革开放为强大动力,加快建立并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提高西部地区对内对外开放水平。

六是实现社会全面进步,切实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这是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根本出发点。要坚持富民为本的原则,努力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进一步解决西部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大力建立和健全城镇居民社会保障制度,不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突出加强文化、卫生、体育、计划生育等社会事业,逐步使西部地区各族人民都能享受到最基本的公共服务。要以现有经济基础较好、人口较为密集、沿交通干线和城市枢纽地区,作为开发的重点区域。以线串点,以点带面,依托欧亚大陆桥、长江黄金水道、西南出海通道,促进西陇海经济带、长江上游经济带、昆贵南经济带的形成,在这些交通干线上重点发展一批中心城市。

3.西部大开发的基本原则

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过程中,一是要把只争朝夕的紧迫感与长期艰苦奋斗的思想结合起来。西部地区既要有长远蓝图,又要制定阶段性的目标和任务。二是要把突出重点与带动全面发展结合起来。西部地区幅员辽阔,开发不可能在面上全面铺开。一定要科学规划,选准实施重点,集中财力、物力,解决关系西部地区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以带动西部开发的全局。三是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结合起来。统筹考虑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促进西部地区经济、资源、生态、人口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四是要把西部开发与东、中部地区发展结合起来。东部有条件的地方要率先实现现代化,这样才有更多的力量支持和参加西部大开发。形成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相互支持、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五是要把发挥市场作用与实施宏观调控结合起来。各级政府要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提高办事效率,加强法制建设,保护投资者的利益,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中央政府要帮助西部地区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做好整个开发的总体规划和重大项目的衔接。六是要把国家和各方面的支持与西部地区干部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结合起来。国家要加大对西部地区资金投入和政策的支持,东部地区要加大对口支援的力度,扩大与西部地区的经济合作。但最重要的是,西部地区广大干部群众要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把开发建立在依靠自己力量的基点上。七是要把推进经济发展与实现社会全面进步结合起来。既要重视经济的发展,又要重视社会的全面进步,加快科技、教育、文化、体育、卫生等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

西部大开发既不能沿用传统计划经济时期的区域开发模式,也不能照搬东部地区的发展模式,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增强改革意识、开放意识和竞争意识,用创新的思维、创新的机制、创新的科技、实现西部地区的跨越式发展。

(三)西部大开发的意义(www.daowen.com)

党中央和国务院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审时度势,把加快西部地区的发展作为一项重大的战略任务,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对国家经济布局指向和区域经济政策做出调整,是非常及时和正确的,既具有现实意义,又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1.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实现共同富裕、加强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和边疆安全的战略举措

新中国成立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各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都取得了长足进展,东部地区由于具有较好的经济基础,有利的地理位置,加上国家政策的支持,现代化建设走在了全国的前列,经济和社会发展突飞猛进,人们普遍过上了小康生活。西部地区由于受历史、自然和区位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总体发展水平与东部相比,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近十几年来,这种差距还呈拉大趋势。在继续加快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不失时机地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对于逐步缩小地区间发展差距,加速实现全国各地区的共同繁荣和人民的共同富裕,保持全国社会稳定,将发挥重要作用。广大西部省区地处祖国边疆,是少数民族集中聚居的地方。多年来,国内外敌对势力对我国实行“分化”和“西化”,利用西部民族和宗教问题搞颠覆和分裂活动。维护和保持民族地区的稳定,挫败国内外敌对势力分裂我国的阴谋,很关键的一条,就是不断加快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增强整个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从根本上巩固社会稳定和边疆安宁的大好局面。

2.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扩大国内有效需求,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重要途径

国内有效需求不足,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在这种情况下,国内有相当一部分资金、技术和劳动力需要寻求新的生产领域、新的市场、新的发展空间。西部地区幅员辽阔,自然资源丰富,但发展水平较低,还蕴藏着巨大的投资机会、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发展潜力。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通过发展特色经济,可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并有效地扩大国内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

3.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客观需要

我国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与其他地区相比,西部地区的任务更为艰巨。加上千百年来频繁的战乱、自然灾害和各种人为的原因,西部地区的自然环境不断恶化,荒漠化年复一年地加剧,并有逐步向东推移的趋势。这不仅对西部地区,而且也给东部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严重的不利影响。因此,不遏制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就没有全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没有西部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没有西部地区的现代化,也就谈不上全国的现代化。

4.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适应世界范围结构调整,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迫切要求

当今世界经济的一个突出特点是,经济结构调整正在全球范围内广泛而深刻地进行,给各国经济发展带来深刻的影响。我们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严峻挑战。为了在新世纪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努力使我们发展得更快、更好,必须加快结构调整的步伐,不断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充分发挥这些地区市场潜力大、自然资源丰富和劳动力成本低的比较优势,为加快全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提供广阔的空间,为东部地区发展提供市场和能源、原材料支持,为东部地区的结构调整创造条件。

三、中部崛起战略框架及其意义

(一)中部崛起战略的提出及背景

中部地区包括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6省,面积占全国的10.7%,人口占全国的28%,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近19%,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相当于全国平均值的70%,不足东部发达地区的45%。中部地区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加快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区域和城乡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是我国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一项重大的战略任务。

“中部崛起”最早是在1988年由湖北省委吸收专家学者的建议,提出的一个地方发展目标。2003年,我国新一届政府对国家发展战略作了进一步的调整,强调要全面贯彻统筹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战略布局。2004年3月,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战略构想。2004年12月“中部崛起”作为2005年经济工作的六项任务之一被提出。2005年国家正式提出中部崛起发展战略,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初步制定出5个方面的政策支持中部崛起。2006年 2月国务院召开常务工作会议,研究中部崛起问题。2006年3月,十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将中部崛起作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在同期审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纲要》中,将促进中部地区崛起作为促进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区域总体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至此,“中部崛起”已经被提升到了国家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高度,成为与“东部开放”“西部开发”“振兴东北”等同时推进的国家区域发展战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纲要》提出,坚持实施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健全区域协调互动机制,形成合理的区域发展格局;中部地区要依托现有基础,提升产业层次,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在发挥承东启西和产业发展优势中崛起;并根据环境资源承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考虑未来我国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布局,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先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等四类主体功能区,以规范空间开发秩序,形成合理的空间开发结构。显然,国家在明确中部崛起在国家区域发展战略中的重要地位的同时,也指出了中部地区的战略发展方向。而中部的大部分地区应该属于重点开发甚至是优先开发的功能区,属于国家提倡大力开发的区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当前,从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都对国家中部崛起战略做出了积极响应。胡锦涛于2006年3月27日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专门研究部署中部崛起工作。中部六省省政府及地方政府纷纷提出地方性的社会经济发展战略构想,如河南省提出实现跨越式发展实现中部崛起,湖南提出走创新之路实现中部崛起,山西省提出加快建设新型工业化、特色城镇化进程,湖北省通过加大改革的力度与深度努力缩小与东部省区的差距,江西省通过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大力推进创新创业等方式促进省域经济的发展,安徽省通过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二)中部崛起的战略框架

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既是千载难逢的机遇,也面临着不可回避的挑战。中部地区崛起面临的主要制约因素表现在:一是粮食生产的基础还不牢靠,“三农”问题表现得尤为突出;二是产业发展的层次较低,经济结构调整任务繁重;三是经济发展方式比较粗放,自主创新能力比较弱;四是人口就业压力比较大,环境承载能力不强;五是开放水平还不够高,体制性的制约因素还不少。面对这些难题,要从中部地区及六省各自的实际出发,进一步理清思路,把握重点,强化措施,去破解难题,进而有序地推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

1.战略定位和努力方向

中部地区的战略定位和努力方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中已经有了明确的表述,就是“三个基地,一个枢纽”,即努力把中部地区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以及连接东西、纵贯南北的全国重要的综合交通运输枢纽。这是从全局角度对中部地区提出的要求,完全符合中部地区的实际,构成了促进中部崛起的基本骨架。

2.坚持以结构调整为中心

中部地区崛起的过程,就是一个经济结构从较低层次向较高层次跃迁的过程。这个经济结构,不仅包括产业结构,而且包括就业结构。中部地区现在已经具备实现这个跃迁的基本条件。但问题在于中部地区在实现这个跃迁的过程中,不能简单照搬东部地区乃至国外的现成经验,而必须走出具有中部特色的崛起之路。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一开始就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走统筹城乡发展的道路,坚持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的道路,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要有超前的眼光、创新的精神和新的举措。

3.致力于消除关键性制约因素

在推进经济结构跃迁的过程中,中部地区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诸多制约因素,比如市场、资金、技术、人才、环境、生态等。实施中部地区崛起,要在综合分析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的基础上,扬长避短,集中力量克服阻碍我们前进的短板问题和体制性障碍,不断为新的发展创造条件、积蓄力量。

4.着力解决好民生问题

亿万人民群众是中部地区崛起的力量源泉。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必须始终着眼于保护好、调动好、发挥好亿万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推进中部地区崛起的各项工作中,要始终把解决城乡居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摆在突出重要的位置。要使中部地区崛起的过程,成为不断改善民生的过程,成为凝聚人心、聚集民力的过程,成为亿万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

5.始终坚持改革开放

改革就是要消除体制性障碍,开放就是要赢得新的发展机会。有了这两条,中部崛起就如虎添翼。因此,能否坚持推进改革开放,是关系中部崛起成败的关键,也是面临的最大挑战。

(三)西部开发与中部崛起战略的关系

实施西部大开发、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是党中央、国务院从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出发相继做出的两项重大战略决策,是我国总体发展战略布局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良性互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分别在西部及中部地区的战略部署,提出的政策措施相互关联、相互协调,并具有一定的传承接续关系,是一脉相承的,但也存在以下三大区别。

1.总体要求不同

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格局中,对不同的地区有着不同的目标要求,国家对其支持和扶持的政策措施也有所区别。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属于贫困地区,是存在典型问题的地区。实施西部大开发,国家是以对贫困地区的扶持和促进开发为重点,其总体要求是实现“大开发”。中部地区,无论是自然条件还是人文条件,都优于西部,经济整体实力强于西部,只是自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战略以来,中部地区的增长速度相对放慢,在全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呈现下降趋势,中部地区的发展面临一些突出困难。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就是要采取措施逐步解决中部地区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使中部地区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其总体要求是促进其“崛起”,与西部地区实现“大开发”有着本质的区别。

2.发展定位不同

实施西部大开发的目标,国家将其定位为建成“新的西部地区”,这包括政治上和经济上两个方面的定位。从政治上讲,实施西部大开发是加强民族团结、保障边疆安全和社会稳定;从经济上讲,是改变西部地区相对贫穷落后的面貌,缩小地区差距,促进西部地区经济繁荣、社会进步、山川秀美、人民富裕。中央依据中部地区的特点和条件,将其发展定位为全国重要的“三个基地、一个枢纽”,即建成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在发挥承东启西和产业发展优势中崛起,这与实施西部大开发的目标定位有着明显的差别。

3.国家支持的主要方式不同

西部大开发战略国家使用的是“实施”,对中部地区崛起战略使用的是“促进”,二者的含义有一定差别,所提出的政策支持方式也有所不同。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国家从项目、资金、人才、税收等方面对西部地区予以重点扶持,并实行一系列优惠政策。而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政策,更加注重中部地区自主创新和发展能力建设,注重规划、政策的引导,国家主要起到“促进”的作用。同时,国家在西部各地区实行的政策是统一的,而根据中部地区实际,则采取了有差别的扶持政策。如“两个比照”等延伸扶持政策,明确了在中部执行的具体地区、产业和项目,不是在中部所有地区都比照执行。

(四)中部崛起的意义

中部六省地处华夏腹地,幅员广阔,人口众多,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一个天地钟毓、人杰地灵、物产丰富、资源富集、承东启西、连南贯北的宝地,在农业、能源、矿产资源、旅游、区位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由于中部所处的地理位置及其在全国经济发展战略格局中的重要地位,中部地区崛起对于我国平衡区域发展差异,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同时,我国已经进入工业化的中期阶段,而中部地区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快速提高的关键阶段,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是党中央、国务院从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出发做出的又一重大决策,对于形成中东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1.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资源安全的需要

中部地区是我国粮棉油主产区和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基地,具有明显的综合资源优势。我国的中长期发展面临着资源瓶颈等多方面的约束。加快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更加有效地发挥中部地区粮食生产、能源开发和资源接续等方面的优势,是保障实现国家总体战略的需要。

2.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需要

国家的整体发展和科学发展,有赖于各个区域比较优势的充分发挥。中部地区具有众多得天独厚的比较优势。但是,这些优势还没有完全发挥出来,在很多方面还表现为潜在的优势。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目的就是要将中部地区的各种优势有效地发挥出来,将潜在的比较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经济优势,加快中部地区的发展步伐,通过比较优势的交换和内需的扩大,为我国整体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3.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需要

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是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完整的战略框架,缺一不可。在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总体布局中,中部地区位于几何图形的中心,促进中部地区崛起,不仅对于区域均衡发展,而且对于承东启西、连南贯北,形成各大区域之间的良性互动机制,将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4.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让不同地区的人民共同分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由于种种原因,目前中部地区人民的生活水平和享受公共服务的水平还相对落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必将有利于缩小区域发展差距,有利于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有利于让中部地区的广大人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

四、基于宏观战略框架的黄河金三角区域开发战略分析

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同历史时期,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区域协调发展问题,并制定了一系列的战略、方针和措施。根据邓小平“两个大局”的构想,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把促进地区协调发展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并做出了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对指导和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形成提供了科学的思想基础,对实施区域协调发展进行了全面部署,形成了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党的“十七大”把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作为新时期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主要任务,把建立区域协调互动机制作为增强经济发展协调性的重要目标。

随着区域市场日益国际化和世界经济日益集团化和区域化,任何一个区域的总体开发战略都具有更大地域范围内的意义。因此,在确定一个区域所处的战略地位时,都必须将其置身于更大的地域层次之中,从宏观全局高度来认识本区的战略地位,明确其在较大地域范围或全国生产地域分工中所承担的职能。黄河金三角位于中西部经济带的交汇点,在确定其战略地位时,应从国内外经济背景及东部沿海地带等相关地域层次的总体发展战略与布局加以分析。

在确定区域总体开发的战略优势时,要从规划期内经济发展需要出发,对区内各种优势进行全面剖析,从宏观、整体和长远角度分析这些优势在全国战略全局中是否占优势,对比各种优势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整体效果和持续时间,绝不能盲目认为区内的有利条件就是战略优势,因此,要着重找出对全国或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全局性、长远性和方向性影响的优势(即竞争优势),并以此作为区域总体开发的根本立足点。根据本区实际情况,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优越的地理区位应是本区总体开发最为重要的战略优势,直接决定着其未来发展方向,应当不失时机地加以充分开发利用。在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进行协调发展综合试验,不仅对于该区域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实施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如果区域总体开发战略仅服从于全国或大区宏观经济战略,就没有地区特色,也就失去了区域总体开发战略的意义。因此,就需要从本区内部特征及外部环境相互关系上了解和分析总体开发的战略优势,以便扬长避短,制定出正确的有地区特色的区域总体开发战略。三省四市建立“国家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协调发展综合试验区”,就是要打破行政区划局限,建立有效的协调管理机制,建立环境统一保护、开发、利用、规划、建设的运行机制,加大环境保护和建设力度。同时,就建立健全区域法律法规进行探索,积累经验。通过建设试验区,最终在该区域实现“六个统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