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区域开发空间模式演进理论
区域发展的空间组合战略模式包括点域发展战略模式、点轴发展战略模式、网络发展战略模式共三种类型,每一类战略模式的基本原理、地域组合形式及对区域发展的作用各不相同,下面分别进行论述。
一、点域开发模式
点域发展战略模式是区域经济发展初期阶段所采用的一种空间组织模式,这种模式建立的理论基础为增长极核理论,故点域发展战略模式也叫增长极战略模式。
(一)点域发展战略模式的基本思路
根据法国经济学家佩鲁(F.Per Doux)提出的增长极理论的基本观点,点域发展战略模式作为一种非均衡的空间组织模式,其基本思路可概括为以下几点。
1.点域发展战略模式中的增长点或增长极既包括产业增长极,也包括空间增长极
产业增长极如区域内部的战略重点产业,空间增长极如区域内部的战略重点区域。因此,区域发展中的增长极是一个同时包括战略重点产业和战略重点区域在内的复合型增长极。这种复合型增长极一般都是发展条件比较好、产业综合优势比较突出、区位条件好、投资环境较为优越、发展潜力巨大,并有望在短期内迅速崛起的点状区域,如城市、资源富集区、工业区、经济特区等,因而是决策者集中投资的重点受资产业与重点受资区域,通过复合型增长极的先期兴旺繁荣,带动周围地区经济的全面发展。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提出并执行的“鼓励一部分人和地区先富起来,进而带动周围地区及人们共同富裕”的区域发展政策,就是点域发展战略模式的实践反映。
2.点域发展战略模式中的产业增长点(极)既包括区域内部的主导产业,也包括与其密切相关的推动产业
按照杨吾扬先生的观点:“主导产业是具有先进技术的,在区域经济中起主要作用的企业,它的市场广大,具有区际意义且需求弹性高,与区内其他部门有很强的内在联系。主导产业是由于自然资源,区内外经济要求,甚至是机会形成的,但不是具有主导产业的地方都会形成增长极”……要形成区域发展增长极,还须有推动产业的配合。所谓推动产业就是与主导产业密切相关的、具有较先进的技术创新能力、巨大的发展潜力、较强的产业关联度、可促进产业综合体形成与发展的新兴产业,这些产业与主导产业形成联合化、序列化的技术、生产和经济联系,决定了区域的面貌。可见,推动产业和主导产业联合形成的产业综合体是增长极形成的前提,也是产业综合体壮大的动力源泉,它直接决定着增长极能否产生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进而决定着增长极能否隆起并带动周围地区的发展。
3.点域发展战略模式中的增长点既具有极化效应,又具有扩散效应
极化效应(Polarization Effects)是指经济活动及其要素向增长极集聚的过程,表现为增长极的生长与隆起运动,其生长的驱动力来源于创新能力很强的推动产业,推动产业将通过产业关联带动相关产业形成产业链,产业链拉动资金、劳动力、资源和人才、技术源源不断地流向增长极点,从而形成包括经济极化、产业极化、生产要素极化、功能极化和空间极化的复合型强劲增长极,在这个强劲增长极里成长与发展的企业部门一般都可达到单位投资成本降低和单位纯收益增加的效果。但不是集聚越浓越好,增长极越膨胀越好。根据生产力布局规律,集中与分散必须适度且要有机结合,在集中中要有分散,在分散中求集中,过度集中与过度分散都不利于经济发展。因此,点域发展战略模式还必须具有扩散效应(Spread Effects),表现为生产要素由增长极向周围地区的“倒流”或“外溢”过程。产生“倒流”或“外溢”的主要原因如下。
一是极化后的增长极的带动作用,随着增长极的发展,它将需要越来越多的原材料及其配套部门发展,必须依靠自身通过对外投资、技术转让、传统产业外泄、企业裂变外迁等途径,一方面,满足自身的进一步发展;另一方面,带动周围地区的发展。
二是产业结构高级化的需要,伴随增长极的进一步发展,增长中心的产业将呈现出由核心逐渐向外围地区推移的趋势,越是技术含量高的知识与技术密集型产业,越集中于增长极的核心地带,越是传统的低技术含量具有污染的初加工产业,越被淘汰出局,形成“产业结构的倒流”现象。
三是增长极过度极化的负面效应。由于过度极化,将会出现企业之间过度竞争(争水、争电、争地、争路、争资、争人等)和过度挤压,从而形成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失业率提高,环境污染严重等一系列“极化病”,这种“极化病”最终医治的途径是靠政府干预与增长极自动“疏散”相结合的方法加以解决。
4.点域发展战略模式是区域发展空间组合战略模式的最初存在形式,而非最终存在形式
其存在的时段为两大时段:一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二是新一轮区域再发展的初期阶段。随着经济发展阶段的变化,点域发展战略模式最终要被点轴发展战略模式和网络发展战略模式置换。
(二)点域发展战略模式的点类及组合形式
点域发展战略模式中增长点的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类。
1.城市
城市是最主要的增长点,特别是中心城市(城镇)是增长点中的增长点,是重中之重点。因为城市或城镇是一切生产要素和各种经济社会活动最集中的地区,也是发展基础相对雄厚、发展条件优越、具备集聚与扩散能力的地区。所以,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区域内部增长极的选择首先应把城市作为首选目标较为合理。典型的例子有法国大巴黎地区以巴黎作为增长点,中国的长江三角洲地区以上海、宁波、杭州三大城市为增长点。
2.经济特区
如我国设立的深圳、汕头、珠海、厦门、海南五大经济特区就可作为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
3.资源密集区
不同类型的资源区为不同的增长极,晋陕蒙煤炭富集区为我国煤炭生产增长极,新疆石油天然气资源富集区为我国石油天然气生产增长极,黄河上游水电富矿区为我国水电生产增长极,另有旅游增长极、人才增长极等。
4.开发区
开发区主要包括各类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工业园区、创新园区和各种不同类型经济发展综合试验区等。
在点域发展战略模式中,无论何种类型的增长极,都具有层次性。同一区域内部的增长极可以划分为一级增长极、二级增长极、三级增长极,甚至更多级的增长极。但同一区域内部的一级增长极一般只有一个。这些增长极的级别一般与城市的级别划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级别划分吻合一致。
点域发展战略模式中增长极的空间组合形式包括以下几种。
第一类为单核增长极战略模式,如武汉经济区就以武汉市为单核。
第二类为双核增长极战略模式,如成渝经济区以成都、重庆两大城市为双核,辽中南经济区以沈阳、大连两个城市为双核。
第三类为多核增长极战略模式,如我国以长江三角洲地区、首都经济圈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为增长极,首都经济圈地区又以北京、天津、唐山为增长极。从增长极核的动态推进方向来看,随着经济发展向广域和深域范围的不断推进,增长极核亦随之呈现出单极核开发——双极核开发——三极核开发——多极核开发这样一个累进式的转变过程。汕头经济特区的开发与发展就是我国点域发展战略模式运用的成功案例。
二、点轴开发模式
点轴发展战略模式是在点域发展战略模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空间组织模式,是区域发展空间组合战略模式的中间存在形式,亦非最终存在形式。
(一)点轴发展战略模式的基本思路
点轴开发模式是点轴系统理论的具体应用。点轴系统理论是生长在中国土地上的著名的经济地理学理论,最早由陆大道先生在1984年提出。它是在增长极理论、中心地理论和生长轴理论等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陆大道认为,“点轴”开发模式中的“点”是各级中心城市,是各级区域的集聚点;“轴”是在一定的方向上连接若干不同级别的中心城市而形成的相对密集的社会经济密集带。重点开发轴线一般是指重要线状基础设施束如交通干线、能源输送线、水源及通讯干线等经过附近有较强的社会经济实力和开发潜力的地带,这个地带的宽度因轴线的等级、长度和对区域的作用不同而有异,确定开发轴线的宽度,还要考察相对干线状基础设施束的距离及线状基础设施束的关系。
发展轴线的直接吸引范围在按“点—轴”系统进行开发时,一般为1~2个小时的车程,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发展轴的直接吸引范围会扩大,两个同级别的发展轴之间,除了有各自的直接吸引范围外,还有大面积的混合吸引范围,同时与两个发展轴联系。
点轴开发模式基本上符合生产力空间运动的客观规律,它通过重点轴线的开发和渐进扩散形式,更好地协调城市与区域及区域间的经济发展。
点轴开发模式认为,资源要素总是首先集中在少数区位条件较好的城市或企业,“点”(即增长极)形成的过程也就是极化的过程。生产要素在具有比较优势的点之间依托各类交通线路乃至动力供应线自由流通,这就形成了“轴”。轴一旦形成,对人口、产业等各类要素又具有了更强的极化效应,点轴所辐射地区的人流和物流迅速增加,生产和运输成本降低,区位条件和投资环境进一步改善,催生出新的经济增长点。点轴贯通,就形成了点轴系统。相较于增长极开发模式,点轴开发模式不仅注重点的带动和辐射作用,更侧重于轴在地区开发中的聚集和扩散效应。发展轴在不断地丰富之后,最后将成为一条发展地带。
特色经济的提出主要建立在优势理论基础之上,是综合了微观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和贸易理论于一体的新概念。1817年,李嘉图在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基础上提出相对优势理论,认为只要成本比率在各国存在差异,各国就能够生产各自的比较优势产品,并在国家间进行交换,通过贸易增进利益。特色经济是该理论的外延,依据生产要素禀赋的不同和商品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比重不同,各个区域主要发展若干项主导产业及其组织结构体系,从产业集聚和专业化分工中获得边际递增收益,削弱交易费用、制度费用等边际成本的影响,形成产业竞争力。
1.点轴发展战略模式的几何构成是由点和轴(线、带)两大部分有机组合而成
其中,点域部分完全与点域发展战略模式中的点的种质相同,即组成点轴发展战略模式中的点可以是城市、城镇,也可以是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特区等;轴线部分或由自然轴线(流域轴、海岸轴等)组成,或由人文轴线(铁路轴、高速公路轴、公路轴、边界轴等)组成,或由自然轴和人文轴共同交叉复合组成复合轴线。在点轴发展战略模式的两大组成要素中,点和轴密不可分,否则将分别转变成点域发展战略模式和轴线发展战略模式。
2.点轴发展战略模式中的点—轴系统同样既具有极化效应,亦具有扩散效应
点轴发展战略模式中的“点”是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强劲增长极,作为增长极发挥着其特有的极化功能与扩散功能;点轴发展战略模式中的“轴”是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强劲增长带。作为增长带,点轴系统首先是区域内部人口、城市、资金、人才、技术等各种经济社会要素的集聚带,是区域经济设施、社会设施的集中地带,是区域投资环境相对好的地区,点轴系统将通过“向轴”运动使轴线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脊线地带”,又将通过“离轴”运动带动轴线周围地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3.点轴发展战略模式中的轴线走向与自然轴和人文轴的实际走向相吻合一致,轴线具有不规则的特点(www.daowen.com)
这样既可以保证实现区域生产力布局与线状基础设施之间最佳的空间组合,避免其在运动过程中出现生产力布局的时空错位,又可保证点轴系统充分发挥极化与扩散功能,更早地成为拉动区域经济增长的战略重点区域。如我国沿海一级发展轴线的走向与形态与海岸线完全吻合,长江经济带发展轴线完全与长江干流走向一致,新亚欧大陆桥发展轴线完全与连云港到阿拉山口的铁路线走向一致,沿边发展轴线完全与我国内陆边界线的形态一致,京九发展轴线与京九铁路干线走向完全一致。
4.点轴发展战略模式具有等级层次性
点轴系统的层次性主要由中心城市的等级层次和轴线的等级层次共同决定,即一级增长极同一级发展轴线共同组成一级点轴发展轴线,二级增长极与二级发展轴线共同组成二级点轴发展轴线,依此类推。不同等级层次的点轴发展轴线有着效率不同的极化功能及扩散功能,因而对区域开发与发展有着大小不同的带动作用,各级发展轴线有机交叉配置,共同组成点轴发展战略模式。我国新世纪宏观经济布局中的一级发展轴线为沿海发展轴线和沿长江经济带发展轴线;二级发展轴线为新亚欧大陆桥(中国段)发展轴线,沿京广铁路线发展轴线,沿京九铁路发展轴线和沿南昆铁路发展轴线。其中“T”字形一级发展轴线与国家一级三大经济核心区有机结合在一起,形成全国一级点轴系统发展轴线,成为我国点轴发展战略模式中的最高层次。
(二)点轴发展战略模式中的点轴结构与组合形式
点轴发展战略模式中的点和轴是一对不可分割的统一体,但凡是有轴的地方必定有点,凡是有点的地方最终连成轴,所以,点轴发展战略模式的结构主要由发展轴线决定。轴线主要分为自然轴线、人文轴线和复合轴线三大类,其中自然轴线又可分为海岸带发展轴线、大江大河沿岸发展轴线、大湖沿岸及串珠状湖群沿线发展轴线和地貌走廊发展轴线;人文轴线又可分为铁路发展轴线、公路发展轴线、边界发展轴线等;由自然轴线和人文轴线共同组成的复合轴线又可分为海岸——铁路——公路发展轴线、铁路——公路发展轴线、大江大河——公路发展轴线、大江——铁路发展轴线、铁路——铁路发展轴线、公路——公路发展轴线等。区域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交通状况不同,地形地貌条件不同,发展轴线的组合形式不同。根据点轴发展战略模式中点、轴两大要素数量的增减变动关系,可将点轴组合形式分为单点单线轴、双点双线轴、多点单线轴、多点双线轴、多点多线轴、复合点轴等组合形式,这些组合形式在现实区域中客观存在着,其轴线的方向基本是平行或近似平行的,而当轴线与轴线之间出现大于45度以上的交叉时,点轴发展战略模式就逐渐演变为网络发展战略模式。我国新亚欧大陆桥(中国段)的开发类型就是点轴发展战略模式。
三、网络开发模式
“网络”(Network)的概念,早已在社会学、运筹学、地理学、经济学、神经生理学、现代传播学等学科中被广泛应用(Nohria和Eccles,1992)。依据网络经济学,网络是一种旨在获得和分享资源的制度安排(Koschatzky,1999),是一种在相互理解和信任的环境中处于同样等级层次的不同合作伙伴之间的一种长期关系。
所谓网络开发模式是指当区域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可以依托已经建立起来的点轴等级体系,使各级增长极对腹地经济发展的组织起先导作用,推动城乡经济一体化进程。同时,以各级轴线为基础,建立起要素的各类流通或传递网络,把各个地区连接在一起,逐步实现区域内经济一体化(郑长德,2001)。这里的网络是指一定区域内结点与结点之间及轴线之间经纬交织而发展成的点、线、面统一体。其中,结点是指区域内部的增长极,也就是各级中心城市和城镇,相互交叉的轴线则是指在结点间起连接作用的线状通道,比如铁路、公路、信息网络等基础设施。
网络发展战略模式是对点轴发展战略模式的横向延伸,是区域经济发展进入高级阶段所采用的一种模式,因而成为区域发展战略模式的最终存在形式。
(一)网络发展战略模式的基本思路
1.网络发展战略模式由结点和相互交叉的轴线共同构成
在区域发展研究中,网络是指一定区域内结点与结点之间的经济联系以及经济增长轴线与轴线之间,按照一定的经济技术规律经纬交织而发展成的点、线、面统一体。其中,结点是指区域内部的各级中心城市和城镇,它们充当着各级层次的经济增长极;相互交叉的轴线则是指在结点间起联结作用的线状通道,这些通道可以是河流、运河等自然通道,也可能是铁路、公路、管道、电力网、通讯(包括信息高速公路网)等基础设施类的人文通道。
2.网络发展战略模式是以点轴发展战略模式为基础的高层次终极发展
当特定区域通过点轴发展战略模式促使其经济发展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以后,区域和区域之间的增长极与增长极之间、轴线与轴线之间就会产生一系列经济技术合作,生产要素和资源配置开始跨区在更大范围的区域之间流动和重新配置。生产要素流动和资源配置过程客观要求对原有的增长极和发展轴线进行调整。要么与相邻区域的发展轴线相接成网,要么被新的增长极和发展轴线替代,以达到点轴系统的经济能量和生产能力向周围更大范围全面扩散。这种新旧点轴的连接和不断地渐进扩散,促使区域与区域之间、城市与城市之间形成更广泛的专业化分工与协作关系,逐渐在空间上形成以线状基础设施为主骨架的地域经济网络体系。
3.网络发展战略模式以区域均衡发展为目标
从效率与公平的角度分析,在区域发展初期,采用非均衡开发的点域发展战略模式,所追求的是区域发展的效率目标,通过区域的高效发展极点扩散带动周围低效率地区发展;区域发展进人中期阶段后,转而采用非均衡开发的点轴发展战略模式,所追求的目标转为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目标,通过区域内部不同地域单元之间的协调发展,带动整个区域得以持续稳定发展;区域发展进入高级阶段后,转而采用均衡发展的网络发展战略模式,所追求的是公平优先,兼顾效率的目标,通过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实现全体公民共同致富和不同区域单元共同繁荣富强,保证区域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由此可见,以区域均衡发展为目标的网络发展战略模式是区域发展战略模式的顶级模式,标志着区域第一轮发展过程的终结。然而,当这种均衡发展的网络开发持续一段时期之后,区域内部又会转入新一轮以点域发展、点轴发展为主的非平衡发展战略模式阶段,这是区域发展中均衡与非均衡过程相互作用的客观规律。
4.网络发展战略模式同样具有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但以扩散效应为主
因为网络中的每一个增长极和每一条发展轴线都是区域内部经济发展高梯度地区和生产要素高度集中的地区,极化效应已达到最高程度,网络发展过程将主要以扩散效应为主,这种扩散效应一直持续到结点与网上的经济发展梯度与非结点地区和网络内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势差缩小到最低幅度为止,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公平目标、均衡目标和可持续发展目标。
(二)网络发展战略模式的网络类型与中国网络型经济体系建设
网络发展战略模式中的网络类型包括自然网络、人工网络和混合网络三大类型。其中自然网络由海岸线、流域网等组成,人工网络由交通网、电网、市场网、信息网等组成,混合网由自然网和人工网交织而成。在区域发展实践中,很少有某种类型的网单独存在,而是常常表现为各种网络的相互叠加,这就是混合网。混合网是网络发展战略模式中最常见的一种网络类型,我国宏观经济布局的网络型经济体系是一种典型的混合网络体系。它由“三纵三横”主骨架构成,其中“三纵”发展轴线分别为:一是依托海洋通道和沿海城市,将东北、华北、华东、华南四个经济区有机联系在一起的沿海轴线;二是将华北、中南经济区联系在一起的京广铁路发展轴线;三是京九铁路发展轴线。“三横”发展轴线为:一是依托长江黄金水道,将华东、华中、西南经济区贯穿一起的沿长江发展轴线;二是将华东、华北、华中、西北经济区联系在一起,并联通中亚和欧洲的新亚欧大陆桥(中国段)发展轴线;三是旨在开发开放大西南地区,成为西南地区出海通道的南昆铁路发展轴线。在这六条经济发展轴线及其次级发展轴线交叉的结点上,分别是我国不同等级的经济增长极,如沿海轴线与沿江轴线交叉的结点是长江三角洲经济核心区,这是我国一级增长极,京广发展轴线与沿海轴线交叉的结点上是我国珠江三角洲经济核心区,是我国另一个国家一级经济增长极,京广轴线与沿江轴线交叉的结点上,是国家二级经济增长极武汉经济区,等等。
(三)区域网络开发模式的实践意义及评价
网络开发理论的最大特点在于它有利于缩小地区间发展差距,促进区域整体均衡发展。增长极开发、点轴开发都是以强调重点发展为特征,在一定时期内一定条件下会扩大地区发展差距,而网络开发是以均衡分散为特征,将增长极、增长轴的扩散向外推移。该理论一方面,要求对已有的传统产业进行改造、更新、扩散、转移;另一方面,又要求全面开发新区,以达到经济布局的平衡。新区开发一般也是采取点轴开发形式,而不是分散投资,全面铺开。这种新旧点轴的不断渐进扩散和经纬交织,逐渐在空间上形成一个经济网络体系。网络开发理论注重于推进城乡一体化,加快整个区域经济全面发展。因此,该理论应用的时机应选在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区域之间发展差距已经不大,区域经济实力已允许较全面地开发新区的时候。选取网络发展模式主要动因有两个:一是中心城市的生产成本日益加大,在利润最大化规律的作用下,生产要素向相对便宜的落后地区扩散和发展更加有利可图。二是当地政府的主动参与。政府加大了对不发达地区的基础设施投入,引导资金流向未开发地区,推进了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
从促进区域经济开发的角度审视,区域网络开发理论的局限性仍然是比较明显的。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网络开发理论忽视了不同区域在不同历史条件下开发中所面临的具体情况,把区域开发的条件和阶段人为的固定化、“模式化”,把区域开发模式的运用与区域发展阶段一一对应,这种认识过于武断和教条,不利于区域开发实践。其次,缺乏系统性区域开发的思路,即理论出发点和逻辑起点缺乏系统论的指导,没有真正有效的切入点,可操作性差。再次,以西部地区开发而言,如果把西部地区的主要大中城市及其所辖郊区作为一个个增长极,把联结各个城市的公路和铁路等交通网络、通讯网络及信息网络作为网络联结通道,构成一个增长极网络。由于这些地区是西部发展条件相对最好的地方,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基础设施完善,科技创新能力强,西部的这些城市群地区也具备了适用网络开发模式的条件。但是这显然与目前网络开发模式的一些基本观点不一致。因此,认为网络开发模式是否必须要经历了极点开发和点轴开发阶段以后才能运用,这一观点尚缺乏必要的实证和实践检验,不能一概而论。
四、开发模式的动态演进
魏后凯(1998)认为区域经济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发展中呈现出增长极点开发、点轴开发和网络开发三个不同阶段。任何一个区域经济的发展,总是最先从一些点开始,然后沿着一定的轴线在空间上延伸。这些点既可以是一个城镇,也可以是由多个城镇所组成的群体,每个点都通过投入和产出方面的联系,对周围广大地区产生较大的乘数作用,从而促进和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点与点之间的经济联系及相互作用的结果往往在空间上沿着交通线连接成轴线,轴线的经纬交织形成经济网络。针对这一特点,落后地区应采取增长极点开发,发展中地区应采取点轴开发,而发达地区应采取网络开发。郑长德(2001)认为网络开发模式能够把区域内的各种要素、各种经济活动、各地区组织成为一个具有不同层次、功能各异、分工合作的经济系统,并能够把区外一些资源、要素纳入到区域经济系统之中,促进本区域经济的全面发展。这种模式一般适宜经济较发达的区域采用。曾菊新、冯绢和蔡靖方(2003)提出了以城镇网络化模式来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观点,认为城市化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函数,通过建立区域城镇网络,能够加速区域城市化进程,从而带动整个区域的发展。他们针对西部地区提出了重点突出走廊型网络化发展模式和区域性城镇网络化发展模式,以此推动西部城市化进程和区域开发。乔光平(2004)认为网络开发是强化网络已有点轴系统的延伸,提高区域各节点、各域面之间,特别是节点与域面之间生产要素交流的深度与广度,促进地区一体化发展,特别是城乡一体化发展,这是区域发展中的一种较完善的模式,是区域经济发展走向成熟的标志。
我国的区域开发政策是立足于区域差异,旨在促使资源在空间的优化配置、控制区域间发展水平和经济结构差距、协调区际之间关系、促进生产力布局逐渐平衡化的区域政策。我国从新中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前一直奉行的是区域均衡发展战略,即注重沿海与内地的均衡关系,平衡配置生产力。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以开发经济特区为标志,我国开始实施一种有重点的梯次非均衡发展战略。即将全国划分为东部、中部、西部3个经济地带,重点开发东部沿海,随后开放14个沿海城市和5个沿海经济开放区,在东部沿海地区由点到线、由线到面,形成南北向经济增长轴线和极线,向内地梯度推进,这是点轴开发理论在我国的具体化,主要是由沿海、沿江经济带带动的“T”字形发展战略。
为了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增强国民经济整体实力和发展后劲,使中国区域经济发展逐步走向可持续协调发展的轨道,改变以往的非均衡发展战略而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随着这些政策的相继实施及市场化的深入,区域空间的经济联系、社会相互作用联系、服务传输联系、信息联系以及政治、行政和组织联系等组成了错综复杂的联系网络。形成了“以线串点,以点带面”的开发思路,由此以各区域城市为点,主要是培育特大城市为增长极,以天然水路交通及错综复杂的信息流、资金流、技术流等为轴,通过极化和扩散效应带动整个区域发展。
(一)长江经济带开发
长江经济带主要是指东起上海、西至四川省攀枝花,其宽度为垂直于长江及其100~200千米范围的地带,并可延伸到西藏、云南、贵州等区域。长江经济带包括我国的上、中、下游产业群,可以说是中国的产业结构全图之一。长江经济带是我国继沿海国土开发主轴形成后又一条国土开发主轴。由于早期的“T”字形发展战略中只重视南北轴线的发展而忽视了东西轴线的发展,因此,造成了长江轴线上的中游城市和上游城市经济发展严重落后于沿海城市。
世界区域经济发展实践与政策的一个重要规律或原则就是:城市和交通干线的连接点和线是经济发展的最佳区位。长江经济带开发采取点—轴—网络方式推进,以成都、重庆、长沙、武汉、南昌、合肥、南京、杭州等省会城市和直辖市为一级节点城市,以一级节点城市之间由铁路、高速公路、水路、空路、管道、通信主干线等构成的连轴线为一级轴线;以地级城市为二级节点城市,一级节点城市与二级节点城市之间以及二级节点城市之间以同样的方式构成二级轴线,由节点城市和轴线构成网络,形成优势区位。呈点—轴—网络状展开。因此,长江下游形成了长三角城市群,主要由沪苏锡常、杭嘉湖、宁镇扬3个城市组群组成,特别是浦东新区的开发,使其成为上海甚至整个长三角的重要增长极;长江中游将形成以武汉为中心的中部城市群,囊括九江、南昌、合肥、湖南的长株潭,这将是中部崛起的引擎;长江上游形成了以重庆为中心的沿长江城市组群与西部以成都为中心的沿宝成、成昆交通走廊的城市组群以及连接重庆与成都之间的中部城市组群。
(二)陇海—兰新经济带开发
陇海—兰新经济带主要是指东起江苏连云港,西至新疆阿拉山口,其宽度垂直于陇海—兰新铁路及其100~150千米范围的地带构成的国土区域。陇海—兰新经济带开发采取的是点—轴方式推进,以陇海—兰新铁路和同方向的高速公路、通信干线为轴,以连云港、郑州、西安、兰州、西宁、银川、乌鲁木齐、阿拉山口等城市为节点,同时串联了中原城市群、关中城市群等,整体上呈珠串状展开。
(三)南昆经济带开发
南昆经济带是指以南昆铁路为轴,同时借助澜沧江—湄公河流经东南亚的区位优势、丰富的水能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旅游资源,以南宁、昆明、红果、贵阳等城市为节点,南昆经济带的开发加强了同东盟国家的经济交流,有助于中南半岛经济圈的形成。
(四)珠三角城市群的飞跃
珠三角城市群有国际大都市香港、国家级大都市广州、区域性大都市深圳、珠海和澳门,形成了港深、澳珠和广州3个城市组群。城市群内部已经形成铁路、公路、运河、海运、航空等多种运输方式组成的立体交通网:京广、京九、广梅汕、广茂湛等铁路,广深、广佛、广花、惠深等高速公路和7条国道,广州、深圳、珠海、肇庆等港口,广州、深圳、珠海机场。香港是世界第三大海港和国际航空中心,澳门也是重要的海港。在高密度的城市群交通运输网络中,国家级大都市、区域性大都市、地区性中心城市和地方中心城市成为该网络的节点,连接各节点的形状基础设施所形成的城市发展轴成为城市群空间联系的重要通道,从而促进了珠三角城市群的飞跃式发展。
(五)关中—天水经济区将构成西三角经济圈
2009年6月25日,国务院批准《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详细方案公布。关中—天水经济区是《国家西部大开发“十一五”规划》中提出的三大重点经济区之一。关中—天水经济区规划的范围包括陕西省西安、咸阳、铜川、渭南、宝鸡、商洛部分县、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和甘肃省天水市,总面积约6.96万千米2,规划期为2009—2020年,定位是西部及北方内陆地区的“龙头区”。
西三角经济圈全称是西部川陕渝陇金三角,包括以重庆为中心的成渝城市群、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城市群、以兰州为中心的西兰银(西宁、兰州、银川等)城市群。其区域大致包括重庆市、成都市、西安市和兰州市及其周边地区,包含约60座城市。目前经济圈经济总量近2万多亿元,约占西部经济总量的40%。东有长三角,南有珠三角,北有环渤海,西三角经济圈与东南北三地形成呼应之势。重庆城市群、成都城市群、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城市群、西兰银城市群相联合,大西南与大西北集中发展,西三角经济圈有利于带动西部大开发的进一步深化。作为西部内陆的增长极,可以和东部三大都市圈抗衡。
关中—天水经济区在高新技术、装备制造业、能源、矿产资源、军工科技、飞机制造、绿色农业和旅游产业等方面有着较好的基础。与成渝经济区互动、互补、协调发展。此外,西三角科技实力雄厚,拥有三大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二十几所国家级科研基地、100余所普通高等院校,在航天航空、石油化工、机械装备、电子通讯、软件设计、光电、生物医药、软件、新材料、环保、机电一体化等领域拥有强大优势。国家西部大开发“十一五”发展规划确定将成渝经济区、关中—天水经济区、北部湾经济区建成带动和支撑西部大开发的三大战略高地。根据2008年的统计数据,西三角经济圈的经济总量,是我国除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经济区外最大的一个经济区,因而,有更多专家和政府官员对其成为我国经济第四增长极寄予厚望。
点轴开发模式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使整个国家区域形成了整体性、层次性特征,在很大程度上通过特大城市等增长极推动了区域开发,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形成了一大批国家级城市群和地区城市群,使我国的区域竞争力不断增强。但根据“2008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显示,城市群综合竞争力指数排前6位的是,长三角城市群为13.0686、珠三角城市群为12.8362、京津唐城市群为8.22686、山东半岛城市群为2.92866、辽中南城市群为2.16435、成渝城市群为1.74762,通过这些数据发现,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点基本在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唐,这3个城市群的竞争力之所以远远超过其他城市群,除了其原先所具备的雄厚产业基础、区位优势和政策倾斜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城市群内部节点城市规模大,特别是有一个甚至多个超大城市,极好地发挥了增长极作用,布局合理,而且节点与节点之间距离适中并且有高密度的高速公路连接,经济互补性高,大大节省运输成本和时间成本,增长极的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沿轴线推进,形成了高密度的人流、物流和信息流。点轴开发模式起到了很强的推动作用。
其他区域的点轴开发模式在实施过程中,往往会忽视交通轴线的质量与等级,忽视了交通轴线上城市节点规模与发展水平以及由城市规模决定了人流、物流、信息流的数量、密度与质量。我国区域开发的一般情况是轴线上的多数城镇规模较小、等级相近、分布较散、经济实力有限,其节点和中介作用难以发挥。轴线延伸的距离较长、轴线等级不高,导致空间和时间成本不能有限缩短,城镇之间空间相互作用较弱,经济活动难以沿线的延伸而形成地理空间上的集聚,也难以形成具有一定规模和强度的人员、物资、信息的线状流动。
因此,我国在今后的区域开发中,可借鉴珠三角城市群发展经验,根据区域自身条件,尝试注重大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核心地位和引领作用,特别是以一个或两个特大城市作为地区经济的核心,从更大的空间范围去认识现代城市的集聚效应与增长潜能,正确处理好空间节点与域面的关系。发展战略的制定与实施更多地在大中城市节点展开,区域发展要以城市节点为依托,同时加快城市增长极之间的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建设,形成“节点城市—三级轴线”开发模式,即以省级城市为一级节点城市、地级城市为二级节点城市、县级城市为三级节点城市;相应的连接一级节点城市之间的轴线以及连接一级节点城市和国际市场的轴线是一级轴线,连接一级节点城市与二级节点城市之间的轴线和二级节点城市之间的轴线是二级轴线,连接二级节点城市与三级节点城市之间的轴线和三级节点城市之间的轴线是三级轴线,从而形成空间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快速协调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