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动机理论:内在心理历程和动力来源的研究

动机理论:内在心理历程和动力来源的研究

时间:2023-11-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张春兴认为动机是引起并维持个体活动的内在心理历程。表4-20动机的定义历史观点对人类动机的第一项看法是本能论。作为动机理论的开端,本能论较适合解释动物行为,而难以全面解释人类的动机行为,因为它无法说明行为的来源并且难以被测量。需求驱力理论者认为人们因为需求而产生某种行为的动机与动力。第四种动机理论为激发理论。

动机理论:内在心理历程和动力来源的研究

一、何谓动机

动机是行为背后的解释,它是我们做某件事背后的理由。[7]学习动机背后隐藏着不同取向的学习目的,不仅与学习成就、学习持续性有紧密的关联,更影响到学习方式的选择与安排,以及对学习过程的要求与评价(学习满意度)。每个人在行为的背后隐藏着强弱不一且截然不同的动机,动机的类型影响着行为的持续与否,以及个人所愿意付出的努力,而个人付出的努力则关乎成败。因此,动机导致行为并且是成败的决定性因素之一。成败的另一项决定性因素是个人素质与能力。

动机如何定义?Ansubel(1968)认为动机是学习过程中的支持者。Munn(1969)提出动机是内在的动力,如兴趣、态度及渴慕,该动力可影响行为并造成行为的改变。Brown(1980)认为动机是一种驱动力,虽来自内在但其强度受环境制约。Keller(1983)认为动机影响人们对经验与目标的选择,及将为此所付出的努力程度。Woolfolk &Nicolich(1984)提出动机是一种力量,可指导个体行为的方向。Spranger(1985)认为,动机不仅能够使人产生行动、参与行动,甚至是改变过去旧有的习惯以及态度。Maehr &Archer(1987)提出动机是由意向、坚持、持续和努力构成。Loudon &Bitta(1993)认为动机是一种促使人们采取某种行为,以满足某种需求的力量。张春兴(1994)认为动机是引起并维持个体活动的内在心理历程。D9rnyei(2001)总结提出了解动机的重要性:了解动机就能够去解释人们为何决定采取何种行动,愿意持续该行动的时间长短,以及为了达成该行动而付出的努力程度。

表4-20 动机的定义

历史观点对人类动机的第一项看法是本能论。本能(instinct)是与生俱来的,它不需经过学习或模仿。本能的行为例如反射动作,其中眨眼属于单纯的本能行为,复杂的本能行为例如鸟儿生下来就会筑巢并照顾幼鸟。心理分析之父——弗罗伊德认为:人类的几项本能是动机的基础。这些本能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生存本能”(life instinct),包括个人和种族的生存、饥饿、口渴和性冲动等;二是“死亡本能”(death instinct),包括积极地侵略他人和自我毁灭等(林灵宏,1994)。作为动机理论的开端,本能论较适合解释动物行为,而难以全面解释人类的动机行为,因为它无法说明行为的来源并且难以被测量。“目前,本能论用在动物的行为上较多,不过其中的‘印记现象’(imprinting)有时会拿来描述婴儿发展中的一些特色。印记现象指个体出生不久,在‘关键期’(critical period)的一种本能性的特殊学习方式……”(Guy R.Lefrancois,1997)。

历史上对人类动机的第二项解释是享乐主义论(Psychological Hedonism)。享乐主义论者认为,人们的行为是为了追求快乐与逃避痛苦,但是如果要以享乐主义来解释人类行为的话,也有难处,因为首先要能定义快乐,并且确定哪些是快乐的哪些是痛苦的情况。因此,出现了第三种理论——需求驱力理论(Need-Drive Theories)。需求驱力理论提供了一个界定快乐与痛苦的方法,当需求被满足时快乐,反之则痛苦。需求驱力理论者认为人们因为需求而产生某种行为的动机与动力。动机是一股力量,这股力量来自内在的心理历程所形成的一种需求,需求促使个体采取行动。“当人们有某种需求产生,就会感到压力的存在,此时个体内心会出现一股驱力(drive),驱使个体采取某种行为以降低压力、或满足需求。”(林灵宏,1993;蔡瑞宇,1996;Loudon &Bitta,1993)动机的强弱影响到持续该行动的时间长短,以及为了达成该行动而必须付出的努力程度。

需求→驱力→行为

需求又可分为两种,举例来说,当我们肚子饿的时候,会对食物产生一种需求,而当吃过东西需求被满足之后则会感到满足的快乐,这是第一种需求。第二种需求是寻求好吃的东西,这时一定要在吃到非常好吃的东西时,才会感到满足,否则会有一种不满的情绪,于是这种对美食的需求驱策着寻找美食的行为,就成了寻找美食的动机了。需求分为生理需求与心理需求,或是称为效用(utilitarian)的需求与享乐(hedonic)的需求。前述的例子,肚子饿了吃东西属于生理需求,而寻找美食则从生理需求上升到了某种精神层次的心理需求。这二者之间的差异在于,生理需求可以被满足,心理需求则有永远不会完全被满足的倾向。“心理需求比生理需求更多是‘学习’而来的……包括了情感、归属、成就、独立、社会认同和自我尊重。”(Guy R.Lefrancois,1997)。

张春兴(1993)指出:个体首先感觉到需求的存在,这个需求可能是效用的需求,也可能是享乐的需求。在这两种不同的情况下,人们的现况与理想之间有差距存在,这个差距会产生压力,压力的大小决定了个体解决这个问题的急切程度;除了强度之外,压力也具有方向性,它是一种目标导向的行为,以满足特定的需求,动机性行为随动机的满足而告终止。故动机、动机性行为以及目的物之获得三者构成一个周期,称之为动机的周期(motivational cycle)。

Ausubel(1968)进一步将心里的需求分类,认为动机来自五种不同类型的需求:

(1)探索的需求——渴望了解未知的事物。

(2)操作的需求——操控环境以求有所改变。

(3)活动的需求——从事身体上或精神上的活动。

(4)激励的需求——需要思想、感情、周遭人事及环境的激励。

(5)知识的需求——对知识的渴望以及自我提升的需求。

第四种动机理论为激发理论。激发(arousal)是一项既是生理又是心理的概念。心理上而言,指警戒或专注,即清醒的程度,最低的激发状态是指一个人处于睡眠(或昏迷)状态,完全无法专注,最高的激发是指一个人极为清醒与警戒,再高则处于一种慌张或震惊的状态。伴随着这些心理状态(从睡眠到惊慌)交感神经系统也有明显不同的运作方式,这些情况都可以测量出来。(Guy R.Lefrancois,1997)。激发与动机的关系基于两项假设:第一是假设个体处于某种激发水平会有较佳的绩效表现。二是假设个体会以某种方式为正在进行的活动维持或接近一最佳的激发水平,太低的时候想办法调高,而太高的时候则会调低。激发水平太高会引发焦虑,反而阻碍学习,而太低则没有学习动力,无法专心学习。

Loudon &Bitta(1993)将动机分为以下四大类型:

(1)生理的或心理的(physiological vs.psychological):生理方面的动机是为满足生理需求,心理方面的动机则是为了达成心里的欲望。

(2)意识的或无意识的(conscious vs.unconscious):依个体自身对动机的知觉程度可分为有意识的动机以及无意识的动机。

(3)正向的或负向的(positive vs.negative):根据动机对个体行为的影响,可分为正向躯力和负向躯力,前者引导个体往某一目标前进,而后者则躯使个体远离某种结果。

(4)原生性或衍生性(primary vs.secondary):原生性的动机出自人类自发性的躯力,由需要或刺激引起;衍生性的动机主要来自经验的学习与社会文化的影响。

二、学习动机理论

建立在动机理论上的学习动机,比起心理学的动机研究更加关注于学习情况与学习成果。张春兴(1994)指出学习动机乃指引起学生学习活动,维持学习兴趣,并引导该学习活动趋向教师所设定目标的内在心理历程。按学生不同的目的,可将学习动机分为两类:第一类为原级动机,学生为求知或为个人成长而学习,其目的属于学习取向(learning goal);另一类为次级动机,学生为求高分而学习,为博得父母欢心或教师的赞许而学习,其目的属于表现取向(performance goal)(Huerta,1979)。

学习动机的理论分为三大类,分别属于三种不同的取向:

(1)行为取向——强调外在动机,例如赞美与奖励。

(2)人本取向——强调内在动机,例如发挥潜能。(www.daowen.com)

(3)认知取向——强调个人的知晓与理解。

在动机与学习动机理论的基础上,又发展出语言学习动机。语言学习动机是语言学习研究的重要研究方向,它与学习方式以及学习成果紧密相关。Nelson和Jakobovits(1970)指出,文化的传承主要是靠语言课程,而语言的学习需要不断的练习,而且练习还必须伴随动机而来,否则练习的效果不强。Brown (1980)从行为增强理论出发,将动机视为需求的满足,当特定的需求符合某个人,增强就会发生,例如学习外国语言能增强某个人的自尊心,自尊的增强本身即是本能需求行为的内在增强。

D9rnyei(1994a)提出语言既是一种沟通的符码系统,亦可成为课堂上所教授的一门科目。其次,语言牵涉到几乎所有的精神性活动/思考,是个体的认同中很重要的一个部分。此外,语言还是社会体系里最重要的管道与媒介,而且三者皆蕴含于语言使用社群的文化之中。因此,语言学习并非一个发生于真空的环境之下的过程,而是关系到学习者所处的个别环境与自身认知等各种因素,同时亦涉及了不同的人格特质与社会、文化结构组成。这清楚地解释了为何语言学习动机是一个十分复杂且庞大的概念,而语言学习也绝非只是熟稔某一项新信息、新知识如此单纯而已(田曼怡,2007)。

语言学习动机发展出各种理论模式,以下介绍本研究在学习动机部分主要参考的模式——“社会——教育理论模式”(socio-educational model)。此模式由加拿大学者Robert C.Gardner(1972)与他们的同事所提出,为外语学习动机相关模式中最早设立并广泛被引用的一种模式。“社会——教育理论模式从社会心理学的观点出发,探讨动机在语言学习中所扮演的角色和本质,开启了在语言学习领域中的动机研究。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社会——教育理论模式即成为语言学习动机研究的主流途径,深深地影响了该领域过去数十年的研究重心与方向,同时也启发了许多后进的研究者对于语言学习动机问题的关注。”(田曼怡,2008)。

社会教育模式提出第二语言习得成功的四个特征:社会与文化环境(social and cultural milieu)、个别差异(individual learner difference)、学习情境(the setting or context in which learning takes place)、语言学习成果(linguistics outcome),而这些都跟学习者的学习动机有关(陈美伶,2006;张玉茹,1996;田曼怡,2007)。

Gardner主张:语言学习动机仰赖于其语言习得的过程之中,对于该语言社群和设定目标所秉持的态度;因此,他们将语言学习动机分为工具型动机(instrumental motivation)与融合型动机(integrative motivation)两大类。工具型动机的目的性十分清楚,主要来自实际获益的考虑,例如:更好的工作前景、提高晋级加薪的机会等;而融合型动机涉及语言学习的情感因素,包括对目标语言的文化与社群保持正面的态度和相当程度的兴趣,并且希望与使用该语言的社群进行互动和交流,甚至是从中寻求认同,展现出对语言所代表之文化的渴望。以下详细说明工具型动机与融合型动机的区别:

1.工具型动机

工具型动机是学习者出于想要达成某种实际的目标而去从事语言学习的活动。持有工具型动机的学习者,其学习语言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功利性的价值,例如获得更好的职业、职位的晋升、更高的薪水或是能够阅读专业的文章、从事学术写作以及与外籍人士交谈、沟通等。学习某种语言是否能够帮助在学校的成绩上得高分,在工作职场中增加就职机会以及提高待遇,或是有能力使用该语言是否可以转化成为在社会阶层中向上流动的一种工具或沟通媒介,都是工具型动机的学习者在选择语言学习时的考虑重点。总体来说,工具型动机反映的是语言的实用性作为一种学习者的学习驱力,强调从事语言学习能够替学习者,获得哪些实际的好处和利益。

2.融合型动机

融合型动机是一种出于社会文化性的情感因素,而产生学习语言的渴望,希望能够与所学习语言的社群建立起认同和进行沟通交流(Noel、Clément &Pelletier,2001)。Gardner &Lambert提出在学习一个新语言的时候,如果学习者的动机倾向融合型,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会显得比较投入并且会表现出较强的动机与努力,因而学习的成就相对也会比较突出。研究发现融合型动机比工具型动机在第二语言的习得上更为长久,但多数人的第二语言习得动机是属于工具型。Gardner &Lambert虽然将语言学习动机概分为统合性动机与工具型动机两类,但并未断然地预设两者之间的关系为一种对立的形态,而且彼此之间也不具有排他的特性。事实上,融合型动机与工具型动机并不互斥,外语的学习很少单独靠工具型动机,大部分的情境都是两种动机的混合。

融合型的概念反映的是学习者在学习语言时,对于目标语言和其代表文化的正面观感。融合型动机的核心概念围绕在存在于学习者和所学习语言两者之间的情感联系之假设上,这层情感联系除了牵涉了目标语言的社会、文化和种族等面向之外,还包括了对于外国、外来事物和语言的广泛兴趣和喜好(D9rnyei, 1994a)。D9rnyei(1990)在探讨匈牙利年轻人学习外国语言之学习状况的研究中,对统合性动机进行了更细致的定义与说明,将其分为[8]对外国语言、文化和社群的兴趣;[9]增广见闻,开阔视野的渴望;[10]寻求新的刺激和挑战的渴望;[11]融入另一个社群、文化的渴望这四个次类(田曼怡,2007)。

三、汉语学习动机研究

国内对于外籍人士学习汉语方面的研究,从20世纪90年代作为开端,在近5年来明显增长许多,特别是采用问卷调查方式的实证研究,几乎都集中在近几年,说明汉语作为外语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并且在研究方法上趋向严谨。其中,与学习动机相关的研究,大致可分为三个方面:一是汉语学习动机的类型研究;二是如何强化学习动机的研究;三是学习动机与教学策略之间关联性的研究。以下分别举例介绍其相关的研究成果:

(1)学习动机的类型方面:徐子亮(2000)等人调查发现外国人学习汉语的动机包括掌握工具、升学、深造、研究、不明确等五种类型。①吕必松(2005)将外国留学生学习汉语的动机分为:职业、职业工具、学术、受教育和其他等五类动机。②冯小钉(2003)在《短期留学生学习动机的调查分析》中发现,多数短期留学生以工具型动机为主体,来华学习汉语的目的主要是以各种回报为出发点,其学习目的十分明确,就是把汉语作为工具,以寻找工作机会(孟伟,2007)。③

(2)学习动机的强化方面:夏明菊(2003)在《华侨学生汉语学习动机分析》一文中,提出引发并满足学生需要的重要性,重视学生需求能加强学生的学习动机。④贺阳(2008)在《汉语学习动机的激发与汉语国际传播》中提出汉语国际传播的首要任务在于不断扩大汉语学习者的群体,而要扩大汉语学习者的群体就必须能够激发人们的汉语学习动机,使得汉语有用且易学。[12]

(3)学习动机对教学策略的影响方面:高海洋(2001)研究学习动机、学习策略、焦虑对韩国学生HSK成绩的影响,发现融合型动机取向和工具型动机取向对第二语言学习都没有显著影响。[13]章石芳(2005)在《华语教学的内在动机诱导及教学策略》中,通过对东南亚华语教学对象的研究,分析了华语教学内在动机诱导的必要性和可行性。[14]习小卫(2008)在《汉语学习中的学习动问题浅析》一文中,谈及学习动机的分类与激发学习动机的教学模式。[15]

近年来,有更多学者以问卷方式的实证调查法,研究与汉语学习动机相关的主题,虽调查的面向各有不同,样本的选取也有待检验,但提出的研究成果对于日后研究来说仍是重要的参考,比起口号式的文章有更高的学术价值,在学术研究的道路上,是非常宝贵的文献,其研究发现简述如下:

龚莺(2004)在《日本学生汉语学习动机研究》中,以Gardner的社会心理学动机模式为基础,对43名北京汉语学院二年级的日本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考查学生个体因素和教师接近行为对学生动机因素产生的影响。研究发现在中国学习汉语的日本学生,融合型动机取向是主要的动机取向,它比工具型动机取向对学生的学习更重要。期望价值理论中的期望、价值因素和融合型动机取向和动机强度存在显著的相关性。[16]倪传斌(2007)在《外国留学生汉语的学习需求分析》研究中,发出900份问卷了解学生学习汉语的需求,以需求分析方式探知学生最希望的学习方式与细节;并另请教师作答,比较教师与学生想法的异同。在学生喜欢的教辅工具方面,研究发现学生最喜欢的教辅工具是电视录像电影,其次是文字材料和收音机[17]

孟伟(2007)在《外国留学生汉语学习动机及与成绩间关系的研究》中,将外国留学生学习汉语的动机分为六个维度:文化融入动机、学习情境动机、工具动机、外在压力动机、成果动机、教育动机。研究发现不同年龄、不同国籍、不同进修形式、不同汉语学习初始年龄与在中国学习汉语时间长短的不同,对学习动机的维度上存在差异;高年级外国留学生的汉语学习成绩与外在学习动机存在显著的负相关,说明高程度的学生其学习动机是为自己的知识增长,而非来自外在的压力。[18]

闻亭(2007)在《华裔与非华裔汉语学习者对待目的语群体态度及习得动机比较研究》中发现,华裔学生的学习动机偏向工具型动机,且对汉语的地位认同上明显高于非华裔的学生;而华裔与非华裔学生在融合型动机方面(如对中国文化的爱好以及参与中国人的活动等)并无显著差异。[19]黄年丰(2008)在《外国来华留学生学习动机调查和对策》的研究中,对华文学院80位汉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现汉语学习动机因不同的年龄、身份、学习目的以及到中国的时间长短而有所不同,总结出学习动机的多样性、关联性、可变性,并以J.M.Keller提出的ARCS动机设计模型,描述如何激发与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20]

值得一提的是,国外相关的实证调查研究从90年代就开始了,并且通常将汉语跟其他亚洲语言放在一起进行比较研究。例如:温晓虹(1997)在美国调查学习汉语的亚裔美国人和亚洲人的学习动机,发现他们的主要学习动机是来自对中国文化的内在兴趣,以及想要进一步了解自己祖先的文化。动机取向和期望价值理论的动机因素有显著相关,对学习目标的期望和工具型动机、动机强度之间也有显著相关。[21]Sung和Padilia(1998)调查了美国初、中级学生学习汉语、日语韩语的动机,研究发现初级水平学生的动机取向比中级水平的学生要高,女生的动机比男生要高,是否为华裔是影响动机的一个重要因素。[22]Jean SookRyu Yang(2003)在美国调查了学习汉语、日语、韩语的美国学生,发现融合型动机取向比工具型动机取向更重要,学生更愿意学习听说技能,而不是读写技能,性别、语言熟练度对动机取向有显著影响[23](龚莺,2004)。

JEN,T.C.(2001)对美国东岸六所高校185名华裔学生的汉语学习目的进行调查,发现学习目的包括满足学校要求、基于文化和语言的兴趣、源于华裔背景的兴趣、工具型兴趣、父母的压力和满足知识性好奇心等。郑丽芸(1997)将日本大学生学习汉语的目的分为四类:好奇型、盲目型、实用型、理想型。王志刚等(2004)对669名留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学习汉语的目的主要包括五类:了解中国、便于工作、接受更多教育、融入中国文化(华裔)、便于在中国旅游(华裔);华裔与非华裔的主要差异表现在融入性方面;教师尚未了解学生真实的学习目的(夏青,2007)。

表4-21 汉语学习动机的研究发现

续 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