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士林风操的消长与西晋文风演变
正如陈寅恪所说的,“西晋政权的出现,表明儒家贵族最终战胜非儒家的寒族。”(321)西晋是不可一世的骄傲士族肆意享受物质生活和追求感官刺激的时代,同时也是尽情展现士族风流的时代。受上层贵族士族的奢靡享乐之风的洗染,士林风操极为卑下。
西晋高门士族在司马氏的拉拢收罗下,进入到政权的核心阶层,得到了丰厚的政治待遇。因而,士族愈发地肆意起来。不过,士族在魏晋禅位中扮演的将他家之物盗给别家的行为,多少让人不齿。士族真正骄傲的资本是他们在一统天下中建立的不朽功绩。中原士族愈发骄傲起来。士族群体养成了一种骄傲和不屈的性格,《世说新语·方正》:“武帝语和峤曰:‘我欲先痛骂王武子,然后爵之。’峤曰:‘武子俊爽,恐不可屈。’帝遂召武子,苦责之,因曰:‘知愧不?’武子曰:‘尺布斗粟之谣,常为陛下耻之。他人能令疏亲,臣不能使亲疏,以此愧陛下。’”(322)王济的“俊爽”代表了整个士族的文化性格,就连在最高统治者晋武帝面前,士族都不为所屈,足见士族的骄傲。何况在对吴地的战败者面前,《晋书·周处传》:“及吴平,王浑登建邺,酾酒即酣,谓吴人曰:‘诸君亡国之余,得无戚乎?’处对曰:‘汉末分崩,三国鼎立,魏灭于前,吴亡于后,亡国之戚,凯惟一人?’浑有惭色。”(323)王浑为代表的士族在东吴军事战败者面前无情地奚落,早已忘记了魏晋政权嬗替中的尴尬处境。即使王浑受到东吴名士周处的反唇相讥,面有惭色,也改变不了北方士族群体的骄傲的姿态。在士族的心目中,西晋对东吴的军事胜利,不能归功于司马氏一姓。甚至认为伐吴之功,是士族智慧和勇决的结果。王浑和王濬二人的争功,很能表明他们的这种心迹。王濬在伐吴战争中无视晋武帝的最高权威,违背晋武帝的诏令,《晋书·王濬传》:“初,诏书使濬下建平,受杜预节度,至秣陵,受王浑节度。”(324)结果,王濬举帆直指,并借口说:“风利,不得泊也。”不受王浑的节制。晋武帝对王濬不受节制的行为表现得十分忍让,不同意将王濬收监,只是下诏以商讨的口吻和推心置腹的方式责让,“伐国事重,宜令有一。前诏使将军受安车将军浑节度,浑思谋深重,案甲以待将军。云何径前,不从浑命,违制昧利,甚失大义。将军功勋,简在朕心,当率由诏书,崇成王法,而于事终恃功肆意,朕将何以令天下?”(325)事后,晋武帝对王濬的违诏行为也未加追究。这不是说晋武帝的宽容大度,实际上,晋武帝考虑到自己的政权是需要得到士族群体的支持,故而不能得罪士族群体。尤其,其他士族在对待王濬争功问题上,“时人咸以濬功重报轻,博士秦秀、太子洗马孟康、前温令李密等并表讼濬之屈”,这让晋武帝不得不与之妥协。“帝乃迁濬镇军大将军,加散骑常侍,领后军将军。”(326)在王浑和王濬争功闹到不可开交的时候,王濬的亲戚范通教王濬将伐吴之功应归于晋武帝。“通曰:‘卿旋旆之日,角巾私第,口不言平吴之事。若有问者,辄曰:圣主之德,群帅之力,老夫何力之有焉!如斯,颜老之不伐,龚遂之雅对,将何以过之。蔺生所以屈廉颇,王浑能无愧乎!’”(327)实际上,范通教王濬将伐吴之功归于晋武帝,并非是为了维护皇权,而是以退为进的方式羞辱王浑而已。王濬并没有因为范通的启发,反思自己的行为,反而“以勋高位重,不复素业自居,乃玉食锦服,纵奢侈以自逸”。(328)王濬认为自己应该尽情纵欲享受玉食锦服的奢靡生活,就在于他为西晋建立了不朽的功勋。就连“博学多通,明于兴废之道”的杜预,也有这样的骄傲心理。他在伐吴战争中也立下了不朽的功勋,在灭吴之后,将自己的功勋刻在两块石碑上,并将其“一沈万山之下,一立岘山之上,曰:‘焉知此后不为陵谷乎!’”(329)这何尝不是士族的集体无意识心理体现。杜预在平吴之后,能“从容无事,乃耽思经籍,为《春秋左氏经传集解》。又参考众家谱第,谓之《释例》。又作《盟会图》《春秋长历》备成一家之学,比老乃成”(330)的精神,在西晋奢靡相尚的时代难能可贵。西晋士族在平吴之役中流露出功名自矜的骄傲精神,还表现在他们大力扶植吴蜀两地的人才。王濬在平吴之后,“其有辟引,多是蜀人,示不遗故旧也”(331),作出了一副奖掖人才的姿态。
西晋上层士族阶层正是凭借着在魏晋禅位和西晋一统天下中的巨大贡献,登上了西晋的政治舞台。他们又凭借着“九品中正”的选举制度,巩固着自己的政治和经济地位。他们无所顾忌地享受着胜利的果实,甚至肆意地追逐世俗的物质生活。石崇正是凭借着其父石苞在西晋建立的功勋,变得恣意奢靡。正如陈寅恪所说:“他的奢靡,是西晋豪族世家风俗淫僻的极端的表现。”(332)西晋士族群体中普遍流露着的集体无意识心理,即没有我们士族,就没有司马氏的王朝,没有我们士族,司马氏王朝就不可能一统乾坤。虽然司马氏沉重地打击了正始玄学和竹林七贤,宣扬儒教。但士族骨子里对玄学是青睐的。因为,玄学本身是要保护士族的既得利益,能给士族精神以极大的自由。他们在政治态度上是与司马氏王朝一致的,却在生活态度上不同于司马氏。晋武帝在建国后曾多次下令整饬奢靡风俗,而上层士族根本无视其诏令和法度。他们追求的是“身名俱泰”,即士族既要在国家社稷需要时义不容辞地担当起历史使命,建立不世之功业,又要及时享受生活,追求身体的快乐。石崇的人生理想就是如此,《世说新语·汰侈》:“石崇每与王敦入学戏,见颜、原象而叹曰:‘若与同升孔堂,去人何必有间!’王曰:‘不知余人云何,子贡去卿差近。’石正色云:‘士当令身名俱泰,何至以瓮牖语人!’”(333)石崇追求的“身名俱泰”的人生理想与玄学精神相通。正始时代的玄学大师王弼提倡“崇本息末”,将入世为宦看做“末”,将“任情适性”看做“本”,他提倡的本末关系是辩证的,如果离开了“末”,就无所谓“本”。也就是说,对士族群而言,如果失去了官位,失去了功业,那么,适意的“自然”生活就不存在了,甚至性命都不存在了。何晏就是明证。可以说,石崇正是魏晋士族士风的引导者,他的人生理想就是整个士族群体的人生理想。西晋士族在取得功名之后,绝不愿意受到儒家名教思想的约束。玄学中的“适性任情”的思想,正是士族从儒家名教的严重精神束缚当中挣脱出来的理论依据。或者说,玄学提倡的“任情适性”正是西晋士族人生哲学的内核。
正因如此,魏晋时代的士族们并不以奢靡为病,甚至津津乐道地欣赏着奢靡的行为。在他们看来,这正是他们的风流所在。《世说新语·企羡》:“王右军得人以《兰亭集序》方《金谷诗序》,又以己敌石崇,甚有欣色。”(334)东晋王羲之听到有人将他们的《兰亭集序》比作石崇的《金谷诗序》,将兰亭之游和石崇等人的金谷之游相媲美,认为自己已经超过了石崇等人,脸上流露出喜悦与兴奋。
似乎,奢靡挥霍与俭朴吝啬是一对矛盾的行为。其实,奢靡与吝啬如同是一枚钱币的正反两面一样。士族之所以奢侈豪华,是他们认为士族对社会的贡献极大,最有权利享受一切物质生活。他们在肆意的挥霍中,确证着士族的政治地位和文化身份。《世说新语·汰侈》:“王武子被责,移第北邙下。于时人多地贵,济好马射,买地作埒,编钱币地竟埒。时人号曰‘金沟’。”(335)王济以“金沟”来体现士族的排场,也借此向皇权抗议。《世说新语·规箴第十》:“王夷甫雅尚玄远,常疾其妇贪浊,口未尝言‘钱’。妇欲试之,令婢以钱绕床,不得行。夷甫晨起,见钱阂行,令婢:‘举阿堵物!’”(336)王衍之所以会如此,正是看不惯自己妻子的贪婪行为,更体现了“不为物累”的玄学精神和风度。在士族的心目中,只有奢侈极欲的生活排场,才足以体现出他们“不为情累,不为物累”的风度。而吝啬贪婪正好体现出士族对既得的政治地位和物质世界的留恋,想永久地占有这样的世界。王戎的“俭啬”应作如是观。《世说新语·俭啬》记载王戎、和峤等人的行为。
“王戎俭吝,其从子婚,与一单衣,后更责之。”
“司徒王戎既贵且富,区宅、僮牧,膏田水碓之属,洛下无比。契书鞅掌,每与夫人烛下散筹算计。”
“王戎有好李,卖之,恐人得其种,恒钻其核。”
“王戎女适裴,贷钱数万。女归,戎色不说,女遽还钱,乃释然。”
和峤性至俭,家有好李,王武子求之,与不过数十。王武子因其上直,率将少年能食之者,持斧诣园,饱共啖毕,伐之,送一车枝与和公,问曰:‘何如君李?’和既得,唯笑而已。
王戎、和峤等人的俭啬行为绝不能视为是他们的个人性格和行为,而是士族群体的另一种集体无意识心理的体现。因为,士族群体在西晋蹑居高位,甚至手握重兵,可以与皇权势力分庭抗礼,这是任何时代的皇权都不能容许的。士族深知此中利害,故而借挥霍和吝啬两种行为,向司马氏皇室表明,他们只是希望享受这样的物质世界而已,没有其他的政治野心,绝不会觊觎皇权地位。从东晋时代王敦、桓玄政治野心家的失败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士族并不支持和赞赏觊觎政权、取而代之的行为。
可以说,司马氏提倡的儒家伦理纲常,在士族社会中完全失效了。中下层的文士阶层受士族风气影响,显得浮躁竞进,干没不已。既缺乏正始时代如嵇康、阮籍伟岸的人格力量和深邃的批判精神,又缺乏建安文人如曹操、王粲的重整乾坤的社会责任感和独特的浪漫气质。西晋文士在世俗的世界中,寻找着个人的功名和前途。他们在“情”的世界中沉潜优游。这些文士由于出身寒族,深受士族的排挤和鄙视。从他们对士族身上的不良习气深恶痛绝,我们就能理解傅玄、傅咸、张华为什么会写下那些评判社会风俗的诗作。然而,士族的生活方式在当时对士人的诱惑太大了。西晋文士们一边痛加指责士族身上的种种习气,一边又被士族身上习气所诱惑,并时时效仿。他们的出处命运完全在士族手中掌握着。后世对左思批判“上品无寒门”的《咏史诗》十分看重,但对左思而言,要想在西晋士族社会中获得声誉,还需要那些影响士族舆论的高士来标榜。从家族地位上本已经是士族的陆机、陆云来说,由于士族的心理隔阂极大,他们很难顺利完成社会身份的认同。陆机、陆云的出处,还需要北方士族认同。因而,陆机入洛后,还要按照张华开出的名单,一一拜访北方的士族,更需要和炙手可热、声名狼藉的贾谧保持若即若离的关系。陆机在西晋士族社会中,其人格还算很高尚的。这与陆机的世家身份有关,陆机家族在东吴时代就是士族,无论是南方的士族还是北方的士族,他们的文化性格是相通的,骄傲而自负,难以使其屈服。所以,陆机敢在北方士族的鄙视中针锋相对,反唇相讥。陆机也抱着“志匡世难”的崇高理想,投身到“八王之乱”的政治漩涡中,敢在齐王冏权势熏天的时候,写下著名的《豪士赋》,来讽刺齐王冏。就连石崇这样的骄傲士族也不得不和政治人物贾谧交结,保护自己的政治地位和利益,何况像潘岳这样的诗人!潘岳也是在仕途艰难的政治背景下作出的无奈选择,在潘岳看来,只有卑躬屈膝于贾谧集团,也许才能给自己的仕途带来光明。潘岳甚至昧着良心和道义,协助贾谧集团去诬陷愍怀太子。可以说,潘岳投靠了贾谧集团之后,得到了一定的政治地位和盛名。但也丢掉了一个文人的良知和人格。其实,如果潘岳不是文人的话,也许不会被后世如此诟病。还有不少文士清醒地意识到祸乱将起,决然全身而退。如张翰、顾荣、张协、张载、张亢等。
试想,西晋时代的士人风操是如此卑下,整个西晋社会始终缺乏核心价值观,西晋文学焉能不表现了“情多而气少”的艺术风貌。他们的诗文追求华美绮靡,又何尝不是迎合士族奢靡世风的产物。从士人风操上看,西晋文学必然会经历“援气入情”到“缘情绮靡”再到“情坠玄理”的演变。
【注释】
(1)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1959年,第1226页。
(2)[唐]房玄龄:《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35页。
(3)[唐]房玄龄:《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50页。
(4)[唐]房玄龄:《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50页。
(5)[唐]房玄龄:《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54页。
(6)[唐]房玄龄:《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44页。
(7)[唐]房玄龄:《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1070页。
(8)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第二章“晋初情势”第一节“政俗之弊”中有很好的论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9)[唐]房玄龄:《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57页。
(10)[唐]房玄龄:《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57页。
(11)[唐]房玄龄:《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583页。
(12)[唐]房玄龄:《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679页。
(13)[唐]房玄龄:《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702—703页。
(14)[唐]房玄龄:《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684—685页。
(15)[唐]房玄龄:《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685页。
(16)[唐]房玄龄:《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685页。
(17)[唐]房玄龄:《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588—589页。
(18)[唐]房玄龄:《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56页。
(19)[唐]房玄龄:《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56页。
(20)[唐]房玄龄:《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57页。
(21)[唐]房玄龄:《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58页。
(22)[唐]房玄龄:《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63页。
(23)[唐]房玄龄:《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64页。
(24)[唐]房玄龄:《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1021页。
(25)[唐]房玄龄:《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1029页。
(26)[唐]房玄龄:《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1070页。
(27)[唐]房玄龄:《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70页。
(28)[唐]房玄龄:《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70—71页。
(29)陆侃如:《中古文学系年》中将夏侯湛的《离亲咏》及《江上泛歌》系于咸宁五年。并认为“疑是他曾以尚书郎随贾充征吴,而本传偶略”。中华书局,1985年,第685—686页。
(30)罗宏曾:《荆棘铜驼——西晋“八王之乱”》三联书店,1997年,第51页。
(31)[唐]房玄龄:《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133页。
(32)[唐]房玄龄:《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81页。
(33)陈延杰:《诗品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第1页。
(34)[唐]房玄龄:《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 1000页。
(35)如何曾等代表的奢华之风未能得到有效的遏制,如贾充等“朋党纷然”的局面未能取缔。
(36)[唐]房玄龄:《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108页。
(37)参见曹道衡:《从两首〈折杨柳〉看文人心态的变化》,《文学遗产》1995年第3期。
(38)[唐]房玄龄:《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1177页。
(39)[唐]房玄龄:《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1177页。
(40)[唐]房玄龄:《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81页。
(41)[唐]房玄龄:《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1177—1178页。
(42)[唐]房玄龄:《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1178页。
(43)[唐]房玄龄:《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1006页。
(44)[唐]房玄龄:《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2380页。
(45)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1959年,第1360页。
(46)[唐]房玄龄:《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1473页。
(47)李善注:《文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723页。
(48)参见姜剑云:《陆机入洛疑案新断》,《洛阳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
(49)[唐]房玄龄:《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1503页。
(50)[唐]房玄龄:《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90页。
(51)[唐]房玄龄:《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1072页。
(52)[唐]房玄龄:《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1072页。
(53)[唐]房玄龄:《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1072页。
(54)[唐]房玄龄:《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1072页。
(55)[唐]房玄龄:《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1458页。
(56)[唐]房玄龄:《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1459页。
(57)[唐]房玄龄:《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1459页。
(58)[唐]房玄龄:《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1174页。
(59)[唐]房玄龄:《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1043页。
(60)[唐]房玄龄:《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1042—1043页。
(61)[唐]房玄龄:《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1176页。
(62)[唐]房玄龄:《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964页。
(63)[唐]房玄龄:《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965页。
(64)[唐]房玄龄:《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1073页。
(65)[唐]房玄龄:《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1308页。
(66)[唐]房玄龄:《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1519页。
(67)[唐]房玄龄:《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1518页。
(68)[唐]房玄龄:《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2377页。
(69)徐震堮:《世说新语校笺》,中华书局,1984年,第135页。
(70)[唐]房玄龄:《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1434页。
(71)[唐]房玄龄:《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1473页。
(72)[唐]房玄龄:《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1679页。
(73)[唐]房玄龄:《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1515页。
(74)[唐]房玄龄《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1473页。
(75)[唐]房玄龄:《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1473页。
(76)金涛声:《陆机集》,中华书局,1982年,第114页。
(77)金涛声:《陆机集》,中华书局,1982年,第114页。
(78)[唐]房玄龄:《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1332页。
(79)[唐]房玄龄:《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1538页。
(80)[唐]房玄龄:《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1515页。
(81)[唐]房玄龄:《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1812页。
(82)[唐]房玄龄:《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2384页。
(83)[唐]房玄龄:《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2377页。
(84)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1959年,第1360页。
(85)[唐]房玄龄:《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1479页。
(86)[唐]房玄龄:《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1484页。
(87)黄葵点校:《陆云集》,中华书局,1988年,第6页。
(88)[唐]房玄龄:《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1484页。
(89)《晋书·陆云传》记载为大将军左司马,而陆云《岁暮赋序》曰:“转大将军右司马。”当以陆云叙述为正。
(90)[唐]房玄龄:《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1479页。
(91)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1959年,第1361页。
(92)佐藤利行:《西晋文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99页。
(93)[唐]房玄龄:《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2301页。
(94)[唐]房玄龄:《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1479页。
(95)[唐]房玄龄:《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1635页。
(96)[唐]房玄龄:《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108页。
(97)田余庆:《东晋门阀政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7页。
(98)王衍建议太傅司马越,任王衍弟弟王澄为荆州都督,任族弟王敦为青州都督。说:“荆州有江、汉之固,青州有负海之险,卿二人在外,而吾居中,足以为三窟矣。”王衍的规划,虽不能挽救败局,但对东晋偏安东南一隅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参见田余庆《东晋门阀政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99)[唐]房玄龄:《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1页。
(100)[唐]房玄龄:《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25页。
(101)徐震堮:《世说新语校笺》,中华书局,1984年,第418页。
(102)[唐]房玄龄:《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995—996页。
(103)刘运好:《魏晋哲学与诗学》,安徽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72页。
(104)[唐]房玄龄:《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988页。
(105)[唐]房玄龄:《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991页。
(106)徐震堮:《世说新语校笺》,中华书局,1984年,第94页。
(107)[唐]房玄龄:《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995—996页。
(108)[唐]房玄龄:《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997页。
(109)[唐]房玄龄:《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1317— 1318页。
(110)[唐]房玄龄:《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1317—1318页。
(111)[唐]房玄龄:《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1319—1320页。
(112)[唐]房玄龄:《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54页。
(113)[唐]房玄龄:《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1977页。
(114)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1959年,第441页。
(115)[唐]房玄龄:《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1191页。
(116)[唐]房玄龄:《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1202页。
(117)[唐]房玄龄:《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1215页。
(118)徐震堮:《世说新语校笺》,中华书局,1984年,第44页。
(119)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中华书局,1983年;徐震堮:《世说新语校笺》,中华书局,1984年;杨勇:《世说新语校笺》,中华书局,2006年。
(120)刘运好《魏晋哲学与诗学》中从晋武帝所言“举清远有礼之臣,此尤今之要也”,分析出此结论。
(121)[唐]房玄龄:《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1306页。
(122)[唐]房玄龄:《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1311—1312页。
(123)逯钦立:《先秦汉魏南北朝诗·全晋诗》,中华书局,1983年,第610—611页。
(124)逯钦立:《先秦汉魏南北朝诗·全晋诗》,中华书局,1983年,第554页。
(125)逯钦立:《先秦汉魏南北朝诗·全晋诗》,中华书局,1983年,第555页。
(126)逯钦立:《先秦汉魏南北朝诗·全晋诗》,中华书局,1983年,第613—614页。
(127)[唐]房玄龄:《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80页。
(128)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182页。
(129)汤用彤:《魏晋玄学论稿》,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其中有《王弼圣人有情义释》一文,专门讨论之。
(130)徐震堮:《世说新语校笺》,中华书局,1984年,第394页。
(131)参见叶枫宇:《西晋作家的人格与文风》傅玄人格的论述。
(132)参见叶枫宇:《西晋作家的人格与文风》张华人格的论述。
(133)《全晋文》。
(134)[唐]房玄龄:《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版。
(135)[唐]房玄龄:《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版。
(136)徐震堮:《世说新语校笺》,中华书局,1984年,第108页。
(137)徐震堮:《世说新语校笺》,中华书局,1984年,第108—109页。
(138)徐震堮:《世说新语校笺》,中华书局,1984年,第109页。
(139)徐震堮:《世说新语校笺》,中华书局,1984年,第109—110页。
(140)徐震堮:《世说新语校笺》,中华书局,1984年,第110—111页。
(141)徐震堮:《世说新语校笺》,中华书局,1984年,第110页。
(142)徐震堮:《世说新语校笺》,中华书局,1984年,第110页。
(143)徐震堮:《世说新语校笺》,中华书局,1984年,第140页。
(144)刘运好:《魏晋哲学与诗学》,安徽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91页。
(145)[唐]房玄龄:《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1397页。
(146)徐震堮:《世说新语校笺》,中华书局,1984年,第112页。
(147)参见汤用彤:《魏晋玄学论稿》,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汤一介:《郭象与魏晋玄学》,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1983年。
(148)徐震堮:《世说新语校笺》,中华书局,1984年,第45页。
(149)田余庆:《东晋门阀政治》,北京大学出版社,第167页。
(150)徐震堮:《世说新语校笺》,中华书局,1984年,第14页。
(151)徐震堮:《世说新语校笺》,中华书局,1984年,第394页。
(152)参见孔繁《魏晋玄谈》对王澄、毕卓等人行为的论述。辽宁教育出版社,1991年。
(153)徐震堮:《世说新语校笺》,中华书局,1984年,第394页。
(154)徐震堮:《世说新语校笺》,中华书局,1984年,第394页。
(155)刘敬叔:《异苑》,中华书局,1996年,第53页。
(156)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374页。
(157)王明:《道家与传统文化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第212页。
(158)参见王瑶先生《中古文学史论》中的《论希企隐逸之风》一文。
(159)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1959年,第 262页。
(160)陈寿:《三国志》裴注以为张修应为张衡。
(161)陈寿:《三国志》裴注以为张修应为张衡。(www.daowen.com)
(162)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1959年,第264页。
(163)范晔:《后汉书》,巴蜀书社,1997年,第988页。
(164)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1959年,第264页。
(165)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1959年,第264页。
(166)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1959年,第264页。
(167)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1959年,第263页。
(168)陈昌华:《曹操与道教及其游仙诗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46页。
(169)陈寿:《三国志·吴书》,中华书局,1959年,第1110页。
(170)陈寿:《三国志·魏书》,中华书局,1959年,第805页。
(171)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1959年,第262页。
(172)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1959年,第261—262页。
(173)陈寅恪:《金明馆丛稿初编》中《天师道与滨海地域之关系》一文。三联书店,2001年。
(174)徐震堮:《世说新语校笺》,中华书局,1984年,第493页。
(175)徐震堮:《世说新语校笺》,中华书局,1984年,第372页。
(176)徐震堮:《世说新语校笺》,中华书局,1984年,第372页。
(177)[唐]房玄龄:《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1068页。
(178)陈贵道:《东晋诗歌论稿》,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26页。
(179)王瑶:《中古文学史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116页。
(180)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第29页。
(181)王瑶:《中古文学史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116页。
(182)王瑶在《中古文学史论》的《论希企隐逸之风》认为玄学追求的超然世俗的思想是隐逸之风存在的思想根源,但未曾注意到道教神仙思想对隐逸的影响。
(183)叶枫宇:《西晋作家人格与风格》,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第163页。
(184)[唐]房玄龄:《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52页。
(185)[唐]房玄龄:《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61页。
(186)[唐]房玄龄:《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69页。
(187)[唐]房玄龄:《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80页。
(188)[唐]房玄龄:《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998页。
(189)徐震堮:《世说新语校笺》,中华书局,1984年,第469页。
(190)[唐]房玄龄:《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1206页。
(191)徐震堮:《世说新语校笺》,中华书局,1984年,第48页。
(192)[唐]房玄龄:《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1075页。
(193)徐震堮:《世说新语校笺》,中华书局,1984年,第470页。
(194)徐震堮:《世说新语校笺》,中华书局,1984年,第470页。
(195)徐震堮:《世说新语校笺》,中华书局,1984年,第470—471页。
(196)[唐]房玄龄:《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996页。
(197)徐震堮:《世说新语校笺》,中华书局,1984年,第467—468页。
(198)徐震堮:《世说新语校笺》,中华书局,1984年,第475页。
(199)徐震堮:《世说新语校笺》,中华书局,1984年,第397页。
(200)徐震堮:《世说新语校笺》,中华书局,1984年,第396页。
(201)干宝:《搜神记》,中华书局,1979年,第100页。
(202)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下),中华书局,1997年,第11页。
(203)[唐]房玄龄:《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751页。
(204)宁稼雨:《魏晋名士风流》,中华书局,2007年,第147页。
(205)[唐]房玄龄:《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998页。
(206)徐震堮:《世说新语校笺》,中华书局,1984年,第469页。
(207)徐震堮:《世说新语校笺》,中华书局,1984年,第468页。
(208)[唐]房玄龄:《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823页。
(209)[唐]房玄龄:《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825页。
(210)[唐]房玄龄:《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825页。
(211)[唐]房玄龄:《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823页。
(212)[唐]房玄龄:《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824页。
(213)[唐]房玄龄:《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824页。
(214)[唐]房玄龄:《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824页。
(215)[唐]房玄龄:《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1207页。
(216)徐震堮:《世说新语校笺》,中华书局,1984年,第491页。
(217)[唐]房玄龄:《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73页。
(218)[唐]房玄龄:《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1008页。
(219)[唐]房玄龄:《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908页。
(220)参考高罗佩:《中国古代房内考》,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
(221)[唐]房玄龄:《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1507页。
(222)王利器:《颜氏家训集解》,中华书局,1993年,第48—49页。
(223)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上),1997年,第616—617页。
(224)[唐]房玄龄:《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136页。
(225)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17页。
(226)宁稼雨:《魏晋名士风流》中“骄傲的士族”一章,分析了魏晋名士骄傲的贡献。中华书局,2007年。
(227)学者多认为在东吴灭亡后,作为政治和军事上的失败者,在文化上也成为失利者,似乎被迫接受北方文化。其实,西晋时代的诗人陆机“流誉京华”,受到北方的文坛领袖张华的盛赞,“篇篇称善”,正体现着北方士人在文化上高度认同。事实上,在南方文化下成长起来的陆机也成为西晋时代的代表诗人,与潘岳齐名。
(228)徐震堮:《世说新语校笺》,中华书局,1984年,第268页。
(229)徐震堮:《世说新语校笺》,中华书局,1984年,第268页。
(230)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1959年,第1219页。
(231)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1959年,第1219页。
(232)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1959年,第1219页。
(233)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1959年,第1221页。
(234)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1959年,第1221页。
(235)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1959年,第1221页。
(236)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1959年,第1221页。
(237)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1959年,第1221页。
(238)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1959年,第1223页。
(239)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1959年,第89页。
(240)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1959年,第1224页。
(241)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1959年,第1224页。
(242)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1959年,第1224页。
(243)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1959年,第1244页。
(244)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1959年,第1243页。
(245)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1959年,第 1243页。
(246)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1959年,第1244页。
(247)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1959年,第1246页。
(248)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1959年,第1246—1247页。
(249)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1959年,第1219页。
(250)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1959年,第1247页。
(251)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1959年,第1246页。
(252)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1959年,第1247页。
(253)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1959年,第1246页。
(254)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1959年,第1247页。
(255)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1959年,第1247页。
(256)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1959年,第1225页。
(257)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1959年,第1229页。
(258)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1959年,第1229页。
(259)徐震堮:《世说新语校笺》,中华书局,1984年,第15页。
(260)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1959年,第777页。
(261)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1959年,第1343页。
(262)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1959年,第1354页。
(263)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1959年,第1360页。
(264)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1959年,第1353页。
(265)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1959年,第1359页。
(266)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1959年,第1400页。
(267)徐震堮:《世说新语校笺》,中华书局,1984年,第302页。
(268)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1959年,第1328页。
(269)参见唐晏的:《两汉三国学案》,中华书局,1986年,第84—88页。
(270)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1959年,第1400页。
(271)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1959年,第1343页。
(272)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1959年,第1354页。
(273)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1959年,第1354页。
(274)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1959年,第1357页。
(275)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1959年,第1360页。
(276)徐震堮:《世说新语校笺》,中华书局,1984年,第236页。
(277)徐震堮:《世说新语校笺》,中华书局,1984年,第236—237页。
(278)徐震堮:《世说新语校笺》,中华书局,1984年,第235页。
(279)徐震堮:《世说新语校笺》,中华书局,1984年,第235页。
(280)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1959年,第650页。
(281)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1959年,第174页。
(282)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1959年,第650页。
(283)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1959年,第650页。
(284)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1959年,第652页。
(285)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1959年,第652页。
(286)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1959年,第653页。
(287)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1959年,第653页。
(288)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1959年,第653页。
(289)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1959年,第194页。
(290)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1959年,第195页。
(291)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1959年,第26页。
(292)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1959年,第367页。
(293)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1959年,第369页。
(294)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1959年,第369页。
(295)徐震堮:《世说新语校笺》,中华书局,1984年,第333页。
(296)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1959年,第679页。
(297)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1959年,第682页。
(298)徐震堮:《世说新语校笺》,中华书局,1984年,第103—104页。
(299)[唐]房玄龄:《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17页。
(300)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1959年,第796页。
(301)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1959年,第496页。
(302)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1959年,第3页。
(303)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1959年,第3页。
(304)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1959年,第77页。
(305)徐震堮:《世说新语校笺》,中华书局,1984年,第4—5页。
(306)徐震堮:《世说新语校笺》,中华书局,1984年,第5页。
(307)徐震堮:《世说新语校笺》,中华书局,1984年,第3页。
(308)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1959年,第3页。
(309)王夫之:《读通鉴论》,转引何满子《中古文人风采》,花城出版社,2007年,第74— 75页。
(310)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1959年,第419页。
(311)曹道衡:《南朝文学与北朝文学研究》,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77页。
(312)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1959年,第319页。
(313)徐震堮:《世说新语校笺》,中华书局,1984年,第393页。
(314)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1959年,第605页。
(315)徐震堮:《世说新语校笺》,中华书局,1984年,第107页。
(316)徐震堮:《世说新语校笺》,中华书局,1984年,第106页。
(317)[唐]房玄龄:《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1699页。
(318)宁稼雨:《魏晋名士风流》,中华书局,2007年,第48页。
(319)徐震堮:《世说新语校笺》,中华书局,1984年,第413页。
(320)徐震堮:《世说新语校笺》,中华书局,1984年,第396页。
(321)陈寅恪著,万绳楠整理:《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贵州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19页。
(322)徐震堮:《世说新语校笺》,中华书局,1984年,第162页。
(323)[唐]房玄龄:《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1770页。
(324)[唐]房玄龄:《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1210页。
(325)[唐]房玄龄:《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1210页。
(326)[唐]房玄龄:《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1216页。
(327)[唐]房玄龄:《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1216页。
(328)[唐]房玄龄:《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1216页。
(329)[唐]房玄龄:《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1031页。
(330)[唐]房玄龄:《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1031页。
(331)[唐]房玄龄:《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1216页。
(332)陈寅恪著,万绳楠整理:《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贵州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18页。
(333)徐震堮:《世说新语校笺》,中华书局,1984年,第472—473页。
(334)徐震堮:《世说新语校笺》,中华书局,1984年,第346页。
(335)徐震堮:《世说新语校笺》,中华书局,1984年,第472页。
(336)徐震堮:《世说新语校笺》,中华书局,1984年,第307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