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西晋文风演变:永嘉文学观念揭秘

西晋文风演变:永嘉文学观念揭秘

时间:2023-11-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虽然,永嘉时代“贵黄老、尚虚谈”的名士创作的平淡之体多被历史淘汰,但我们还可以从刘琨、卢谌的作品中寻找情坠玄理的平淡诗体的影子。在“元康之放”的玄风中,刘琨受其熏染在所难免。饰奖驽猥,方驾骏珍。日效忠,飞声有汉。一再表明自己“唯道是杖”的人生态度。

西晋文风演变:永嘉文学观念揭秘

四、“情坠玄理”:永嘉文学观念的嬗变

钟嵘《诗品序》中论述道:“永嘉时,贵黄老,稍尚虚谈。于时篇什,理过其辞,淡乎寡味。”(256)但到底永嘉时期的平淡之风是什么样的呢?虽然,永嘉时代“贵黄老、尚虚谈”的名士创作的平淡之体多被历史淘汰,但我们还可以从刘琨、卢谌的作品中寻找情坠玄理的平淡诗体的影子。

刘琨青年时期曾参与贾谧的“二十四友”集团,且与石崇交好。石崇对刘琨兄弟有救命之恩。在“元康之放”的玄风中,刘琨受其熏染在所难免。《答卢谌诗八章·并书》:“昔在少壮,未尝检括。远慕老庄之齐物,近嘉阮生之放旷。怪厚薄何从而生,哀乐何由而至。”后来遭永嘉之乱,民族危亡之际,激发出刘琨的爱国主义精神和贞刚之气。“然后知聃周之为虚诞,嗣宗之为妄作也。”虽然思想上发生了转向,但“善为凄戾之词,自有清拔之气”的文风上不可能彻底涤除玄风的影子。《答卢谌诗》:“厄运初遘,阳爻在六。乾象栋倾,坤仪舟覆。横厉纠纷,群妖竞逐。火燎神州,洪流华域。彼黍离离,彼稷育育。哀我皇晋,痛心在目。”以《周易》的“阳爻在六。乾象栋倾,坤仪舟覆”等卦象来起句。“天地无心,万物同途。祸淫莫验,福善则虚。逆有全邑,义无完都。英蕊夏落,毒卉冬敷。如彼龟玉,韫椟毁诸。刍狗之谈,其最得乎。”第二首诗更为明显,“刍狗之谈”用典于《老子》。李善注引《老子》曰:“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李善注曰:“结刍为狗也,言天地不爱万物,类祭祀之弃刍狗也。然此与谈老者不同,彼美而此怨耳。”(257)通观全诗确有怨情,然而尚化用《老子》言,可见其仍受玄风的影响。刘琨诗文的“清拔之气”,充满了感发志意的力量。这都来自于“英雄失路,万绪悲凉”(沈德潜《古诗源》语)。叶枫宇先生解释说:“正是刘琨从早年只顾个人私利的人生观中摆脱出来,开始关注国家与民众利益,完成人格升华后的产物。”(258)

如果说刘琨已经从“平淡之体”的文风中突破出来的话,而卢谌则更濡染于其中,不能自拔。卢谌将玄学内化成了“委运随化、与时舒卷”的人生哲学。其处世之态度有通过《答刘司空书并诗》呈现出来。“故吏从事中郎卢谌死罪,死罪!谌禀性短弱,当世罕任。因其自然,用安静退。在木阙不材之资,处雁乏善鸣之分。卷异蘧子,愚殊甯生。匠者时眄,不免馔宾。尝自思惟,因缘运会,得蒙接事,自奉清尘,于今五稔。谟明之效不著,候人之讥已彰。大雅含弘,量苞山薮。加以待接弥优,款眷逾昵,与运筹之谋,厕燕私之欢。绸缪之旨,有同骨肉,其为知己,古人冈喻。昔聂政殉严遂之顾,荆轲慕燕丹之义。意气之间,糜躯不悔。虽微达节谓之可庶,然苟曰有情,孰能不怀?故委身之日,夷险已之。事与愿违,当忝外役。遂去左右,收迹府朝。盖本同末异,杨朱兴哀;始素终玄,墨翟垂涕。分乖之际,咸可叹慨;致感之途,或迫于兹。亦奚必临路而后长号,睹丝而后歔欷哉?是以仰惟先情,俯览今遇。感存念亡,触物增眷。《易》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书非尽言之器,言非尽意之具矣。况言有不得至于尽意,书有不得至于尽言邪?不胜猥懑!谨贡诗一篇,抑不足以揄扬弘美,亦以摅其所抱而已。若公肆大惠,遂其厚恩,锡以咳唾之音,慰其违离之意,则所谓咸池酬于北里,夜光报于鱼目。谌之愿也,非所敢望也。谌死罪,死罪。”此封书信开篇以玄明志,由于本性暗弱,只能“因之自然,用安静退”。无法像刘琨所期望的而愧疚万分。“则所谓咸池酬于北里,夜光报于鱼目。”(259)卢谌是在骨子里继承了玄学的委运随化精神,自然会“乖琨心”的。《晋书·卢谌传》:“谌字子谅,清敏有理思,好《老》《庄》,善属文。”“值中原丧乱……注《庄子》。”

卢谌《答刘琨诗》:

浚哲惟皇,绍熙有晋。振厥弛维,光阐远韵。有来斯雍,

至止伊顺。三台摛朗,四狱增峻。伊谌陋宗,昔遘嘉惠。

申以婚姻,著以累世。义等休戚,好同兴废。孰云匪谐,

如乐之契。王室丧师,私门播迁。望公归之,视险忽艰。

兹愿不遂,中路阻颠。仰悲先意,俯思身愆。大钧载运,

良辰遂往。譬彼日月,迅过俯仰。感今惟昔,口存心想。

借曰如昨,忽为畴曩。畴曩伊何,逝者弥疏。温温恭人,

慎终如初。览彼遗音,恤此穷孤。譬彼樛木,蔓葛以敷。

妙哉蔓葛,得讬樛木。叶不云布,华不星烛。承侔卞和,

质非荆璞。眷同尤良,用乏骥img38。承亦既笃,眷亦既亲。

饰奖驽猥,方驾骏珍。弼谐靡成,良谟莫陈。无觊狐赵,

有与五臣。五臣奚与,契阔百罹。身经险阻,足蹈幽遐。

义由恩深,分随昵加。绸缪委心,自同匪他。昔在暇日,

妙寻通理。尤彼意气,狭是节士。情以体生,感以情起。

趣舍同要,穷达斯已。由余片言,秦人是惮。日img39效忠,

飞声有汉。桓桓抚军,古贤作冠。来牧幽都,济厥涂炭。

涂炭既济,寇挫民阜。谬其疲隶,授之朝右。上惧任大,

下欣施厚。实祗高明,敢忘所守。相彼反哺,尚在翔禽。

孰是人斯,而忍斯心。每凭山海,庶觌高深。遐眺存亡,

缅成飞沈。长徽已缨,逝将徙举。收迹西践,衔哀东顾。

曷云途辽,曾不咫步。岂不夙夜,谓行多露。绵绵女萝,

施于松标。禀泽洪干,晞阳丰条。根浅难固,茎弱易凋。

操彼纤质,承此冲飙。纤质实微,冲飙斯值。谁谓言精,

致在赏意。不见得鱼,亦忘厥饵。遗其形骸,寄之深识。

先民颐意,潜山隐几。仰熙丹崖,俯澡绿水。无求于和,

自附众美。慷慨遐踪,有愧高旨。爰造异论,肝胆楚越。

惟同大观,万途一辙。死生既齐,荣辱奚别。处其玄根,

廓焉靡结。福为祸始,祸作福阶。天地盈虚,寒暑周回。

夫差不祀,衅在胜齐。句践作伯,祚自会稽。邈矣达度,

唯道是杖。形有未泰,神无不畅。如川之流,如渊之量。

上弘栋隆,下塞民望。

此诗的前十章历叙投奔刘琨的艰辛和受刘琨恩遇。后十章言己为段匹img40征调,“桓桓抚军,古贤作冠。来牧幽都,济厥涂炭”以为段匹img41可济涂炭之祸。宽慰刘琨能“遗其形骸,寄之深识。”尤其后五章,充满了玄味。一再表明自己“唯道是杖”的人生态度。“形变随时化,神感因物作。澹乎至人心,恬然存玄漠”(《时兴诗》),是其处世的原则。

钟嵘《诗品》中论郭璞诗:“宪章潘岳,文体相辉,彪炳可玩。始变永嘉平淡之体,故称中兴第一。《翰林》以为诗首。但《游仙》之作,词多慷慨,乖远玄宗。其云:‘奈何虎豹姿。’又云:‘戢翼栖榛梗。’乃是坎img42咏怀,非列仙之趣也。”(260)钟嵘正是将郭璞作为西晋走出永嘉平淡之体的关键人物。其实,郭璞本人的诗作中依然能看到永嘉前后“平淡诗风”的影子。如郭璞的《与王使君诗》:“道有亏盈,运亦凌替。茫茫百六,孰知其弊。蠢蠢中华,遘此虐戾。遗黎其咨,天未忘惠。云谁之眷,在我命代。”《赠温峤诗》:“言以忘得,交以淡成。同匪伊和,惟我与生。尔神余契,我怀子情。携手一壑,安知尘冥。”

总之,随着西晋元康年间“八王之乱”,引发了“五胡乱华”,西晋文士的政治幻想破灭,西晋的大多文士命殒其间。还有不少的文士纷纷遁隐而去。尤其是“永嘉之乱”,衣冠南渡。作为西晋的思想意识形态的玄学也在元康、永嘉年间出现了日常化、生活化的倾向。永嘉前后的玄学已经淡化正始玄学的批判精神,成为追求自适的哲学依据。汉末以来,文士身上浓郁的生命焦虑感被稀释在玄理之中。将死亡悲切之情“委运大化中”,生活化的玄学消弭了人生的功名焦虑感。从诗歌内部的演变发展来看,永嘉前后的文士在文学追求新变。他们多上承正始,中越元康,为文学寻求新的发展。永嘉以后,文学观念由“缘情”进入了“尚理”的新领域,文风趋于平淡,至东晋,玄言诗蔚然成风。正如邓仕樑《两晋诗论》所说:“大抵潘陆诸贤,出于建安为多,过江玄风,则导源正始。”(261)

【注释】

(1)[唐]房玄龄:《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81页。

(2)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1959年,第292页。

(3)徐震堮:《世说新语校笺》,中华书局,1984年,第106页。

(4)[唐]房玄龄:《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1360页。

(5)[唐]房玄龄:《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1360—1361页。

(6)鲁迅:《魏晋风度及药与酒及文章之关系》,见《鲁迅学术论著》,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381页。

(7)[唐]房玄龄:《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1317页。

(8)[唐]房玄龄:《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1317页。

(9)[唐]房玄龄:《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1317页。

(10)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1959年,第623—624页。

(11)[唐]房玄龄:《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2509页。

(12)[唐]房玄龄:《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1361页。

(13)[唐]房玄龄:《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997页。

(14)据陆侃如:《中古文学系年》考证:“此时为安东将军及卫将军者甚多,惟司马昭兼历此二职,故疑玄所参者为昭军。”中华书局,1985年。

(15)范文澜:《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第674页。

(16)范文澜:《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第66页。

(17)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98页。

(18)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99页。

(19)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99页。

(20)刘师培:《中国中古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第11页。

(21)鲁迅:《魏晋风度及药与酒及文章之关系》,见《鲁迅学术论著》,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374页。

(22)范文澜:《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第66—67页。

(23)王澧华:《两晋诗风》,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34页。

(24)范文澜:《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第102页。

(25)参见郑州大学吴雪伶:《傅玄文学研究》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

(26)王运熙、王国安:《乐府诗集导读》,巴蜀书社,1999年,第51页。

(27)范文澜:《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第102页。

(28)范文澜:《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第66—67页。

(29)陈延杰:《诗品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第33页。

(30)陈延杰:《诗品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第33页。

(31)陈延杰:《诗品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第26页。

(32)范文澜:《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第47—48页。

(33)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中华书局,1958年,第1721页。

(34)汤用彤:《魏晋玄学论稿》,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57页。

(35)卢盛江:《魏晋玄学与中国文学》,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2年,第317页。

(36)卢盛江:《魏晋玄学与中国文学》,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2年,第319页。

(37)叶枫宇:《西晋作家的人格和文风》,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第50页。

(38)周悦:《魏晋六朝文学尚“清”成因与特色》,《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年第4期,第110页。

(39)蒋寅:《古典诗学的现代诠释》,中华书局,2003年,第37页。

(40)藤佐利行:《西晋文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191页。

(41)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1959年,第1328—1329页。

(42)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1959年,第1354页。

(43)房玄龄:《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957页。

(44)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丛》,三联书店,1955年,第364页。

(45)《拟古诗十二首》的写作时代尚未确证。姜亮夫先生:《陆平原年谱》考证:“机在入洛前作者。”毛庆先生:《怎样评价陆机的拟古诗》则认为《拟古诗十二首》应作于华亭时代,即是作于太康年间。刘好运先生:《陆士衡文集校注》则持相反意见,以为:“可以基本断定为入洛后所作。”从《拟古诗十二首》的情感向度看,应为陆机在华亭时作。

(46)萧统编、李善注:《文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761页。

(47)范文澜:《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第102页。

(48)陈延杰:《诗品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第17页。陆机《拟古诗》原有十四首,《文选》录十二首,故今存十二首。

(49)陈延杰:《诗品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第24页。

(50)范文澜:《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第700—701页。

(51)徐震堮:《世说新语校笺》,中华书局,1984年,第143页。

(52)黄葵点校:《陆云集》,中华书局,1988年,第142页。

(53)[唐]房玄龄:《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1272页。

(54)叶枫宇:《西晋作家的人格和文风》,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第288页。

(55)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1959年,第1041页。

(56)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1959年,第1034页。

(57)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1959年,第1077页。

(58)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1959年,第901—902页。

(59)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1959年,第1027页。

(60)陈寿《三国志》:“时晋文王为魏相国,以周有全国之功,封阳城亭侯。又下书辟周,周发汉中,困疾不进。”

(61)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1959年,第1031页。

(62)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1959年,第1032页。

(63)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1959年,第1008页。

(64)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1959年,第1009页。

(65)[唐]房玄龄:《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2331页。

(66)[唐]房玄龄:《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2137页。

(67)陈寿《三国志·谯周传》有:“五年,予尝为本郡中正,清定事讫,求休还家,往与周别。”第1033页。

(68)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1959年,第1078页。

(69)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1959年,第1177页。

(70)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1959年,第1256页。

(71)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1959年,第1256页。

(72)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1959年,第1256—1257页。

(73)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1959年,第1174页。

(74)[唐]房玄龄:《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1487页。

(75)[唐]房玄龄:《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2346—2347页。

(76)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1959年,第1159页。

(77)蒋方先生在《陆机、陆云仕晋宦迹考》中考辨出陆云入洛应在太康四年(283)。《湖北大学学报》(社科版)1995第3期拙作《陆云任太子舍人时间与〈盛德颂〉》一文,据陆云作品为内证,坐实了陆云在洛的时间为太康五年(284)。

(78)[唐]房玄龄:《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1473页。

(79)[唐]房玄龄:《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1467页。

(80)[唐]房玄龄:《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1811页。

(81)姜亮夫:《陆士衡年谱》,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

(82)[唐]房玄龄:《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1815页。

(83)[唐]房玄龄:《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1824页。

(84)经徐震堮笺注,应为太子舍人。

(85)徐震堮:《世说新语校笺》,中华书局,1984年,第397页。

(86)[唐]房玄龄:《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1832页。

(87)徐震堮:《世说新语校笺》,中华书局,1984年,第345页。

(88)刘运好:《陆士衡文集校注》,凤凰出版社,2007年,第1256页。

(89)黄葵点校:《陆云集》,中华书局,1988年,第168页。

(90)李善注:《文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1713页。

(91)李善注:《文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1713页。

(92)李善注:《文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1148页。

(93)[唐]房玄龄:《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2436页。

(94)黄葵点校:《陆云集》,中华书局,1988年,第165页。

(95)黄葵点校:《陆云集》,中华书局,1988年,第168页。

(96)《太平御览》:卷四四四引。

(97)[唐]房玄龄:《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1881页。

(98)[唐]房玄龄:《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80页。

(99)[唐]房玄龄:《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1457页。

(100)[唐]房玄龄:《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1458页。

(101)[唐]房玄龄:《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742页。

(102)[唐]房玄龄:《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742—743页。

(103)见拙作《陆机仕厉宦迹考》一文。

(104)[唐]房玄龄:《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1510页。

(105)[唐]房玄龄:《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1518页。

(106)[唐]房玄龄:《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1535页。

(107)[唐]房玄龄:《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742页。

(108)[唐]房玄龄:《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1535—1537页。

(109)曹旭:《诗品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170—189页。

(110)转引于王澧华:《两晋诗风》,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26页。当然,林田之助的论述也是不严密的。张华对西晋元康时代文坛形成的作用甚大。太康时期,陆机尚在上海华亭一带闭门勤学,直到太康末年,才来到洛阳,与张华有所接触。张华直到元康时代才成为文坛巨子和领袖。元康时代,老一辈作家傅玄早已过世(傅玄卒于咸宁四年278)。张华无论从资历、年龄,还是官职上,都成为领袖人物。

(111)[唐]房玄龄:《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1074页。(www.daowen.com)

(112)干宝著,王绍楹校注:《搜神记》,中华书局,1979,第219页。

(113)[唐]房玄龄:《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2375页。

(114)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晋文》,中华书局,1958年,第1791页。

(115)黄葵点校:《陆云集》,中华书局,1988年,第142页。

(116)[唐]房玄龄:《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1074页。

(117)[唐]房玄龄:《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1481页。

(118)徐震堮:《世说新语校笺》,中华书局,1984年,第235页。

(119)[唐]房玄龄:《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1482页。

(120)徐震堮:《世说新语校笺》,中华书局,1984年,第48—49页。

(121)叶枫宇:《西晋作家的人格和文风》,三联书店,2006年,第205页。

(122)[唐]房玄龄:《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1074页。

(123)徐震堮:《世说新语校笺》,中华书局,1984年,第277页。

(124)[唐]房玄龄:《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1021页。

(125)[唐]房玄龄:《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1929页。

(126)[唐]房玄龄:《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1070页。

(127)[唐]房玄龄:《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1070页。

(128)[唐]房玄龄:《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1286页。

(129)罗宗强著:《玄学与魏晋士人心态》,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74页。

(130)[唐]房玄龄:《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1070页。

(131)[唐]房玄龄:《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1070页。

(132)[唐]房玄龄:《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1070页。

(133)[唐]房玄龄:《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1070页。

(134)[唐]房玄龄:《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1832页。

(135)[唐]房玄龄:《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2432页。

(136)[唐]房玄龄:《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1482页。

(137)黄葵点校:《陆云集》,中华书局,1988年,第138页。

(138)黄葵点校:《陆云集》,中华书局,1988年,第138页。

(139)黄葵点校:《陆云集》,中华书局,1988年,第144页。

(140)[唐]房玄龄:《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1173页。

(141)[唐]房玄龄:《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1173页。

(142)参见张爱波:《西晋士风与诗歌》一书中对“二十四友集团”性质的考辨。齐鲁书社,2006年。

(143)[唐]房玄龄:《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1504页。

(144)[唐]房玄龄:《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1004页。

(145)[唐]房玄龄:《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1006页。

(146)[唐]房玄龄:《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1006页。

(147)[唐]房玄龄:《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1006页。

(148)[唐]房玄龄:《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1006页。

(149)[唐]房玄龄:《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1006页。

(150)[唐]房玄龄:《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1473页。

(151)金涛声:《陆机集》,中华书局,1982年,第38页。

(152)金涛声:《陆机集》,中华书局,1982年,第18页。

(153)[唐]房玄龄:《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1173页。

(154)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2年,第629页。

(155)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2年,第630页。

(156)徐震堮:《世说新语校笺》,中华书局,1984年,第243—244页。

(157)[唐]房玄龄:《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1077页。

(158)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2年,第629页。

(159)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2年,第630页。

(160)徐震堮:《世说新语校笺》,中华书局,1984年,第291页。

(161)徐震堮:《世说新语校笺》,中华书局,1984年,第337页。

(162)[唐]房玄龄:《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1679页。

(163)徐震堮:《世说新语校笺》,中华书局,1984年,第494页。

(164)徐震堮:《世说新语校笺》,中华书局,1984年,第493—494页。

(165)徐震堮:《世说新语校笺》,中华书局,1984年,第268页。

(166)参见廖炳惠编著:《关键词200:文学与批评研究的通用词汇编》,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13页。

(167)赵敏俐等主编:《中国古代诗歌研究——从〈诗经〉到元曲的艺术生产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334页。

(168)范文澜:《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第616页。

(169)王瑶:《中古文学史论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167页。

(170)李善注:《文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761页。

(171)王瑶:《中古文学史论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259页。

(172)[唐]房玄龄:《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2376页。

(173)[唐]房玄龄:《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2376页。

(174)[唐]房玄龄:《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2377页。

(175)范文澜:《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第674页。

(176)周唯一:《魏晋赠答诗的基本模式及艺术文化特征》,《衡阳师专学报》,1995年第4期。

(177)逯钦立:《先秦两汉南北朝诗·全晋诗》,第577页。

(178)逯钦立:《先秦两汉南北朝诗·全晋诗》,第569页。

(179)陈延杰:《诗品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第1页。

(180)逯钦立:《先秦两汉南北朝诗·全晋诗》,第577页。

(181)逯钦立:《先秦两汉南北朝诗·全晋诗》,第570页。

(182)李善注:《文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1132页。

(183)[唐]房玄龄:《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1073页。

(184)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1959年,第1144页。

(185)陆云:《上吴王表》云:“昔淮南太妃当安膺,臣兄比下墨(案:此三字应为衍文)机时为郎中令从行。’”陆云表中称“昔”,可知他任此职是在陆机离去之后。吴王晏在陆机转尚书郎后,征陆云为郎中令。《表》中有“先帝背世,曾未十年”一语。“先帝”指武帝司马炎,卒于永熙元年(290)夏。“曾未十年”是已近而未至的说法,故此表写在元康九年(299)的可能性较大。《表》称“服事以来,往荐三年”;以此上推而至元康六年(296),应在陆机去吴入为尚书郎之后。吴王晏在永康元年(300)秋因受淮南王允的牵累而改封宾徒县王;若以此为下限,可推知陆云之任吴王郎中令是在元康六年至永康元年之间(296—300)。参见拙作《陆士龙年谱》。

(186)陆机的《拟古诗十二首》,就是华亭时期作五言诗标本

(187)陈延杰:《诗品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第2—3页。

(188)[唐]房玄龄:《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1073页。

(189)陆机《与弟清河云诗》与陆云《答兄平原诗》。

(190)参见拙作《华亭鹤唳与拟古诗十二首》一文。文章分析陆机“拟古诗十二首”的情感向度基本上围绕着“出处”展开的。陆机和《古诗十九首》汉末游子的心理发生了同质感应。陆机在“思妇诗”中清醒地意识到自己入洛寻求功名的抉择后要付出很大的思乡之苦。

(191)范文澜:《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第673—674页。

(192)范文澜:《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第102页。

(193)黄葵点校:《陆云集》,中华书局,1988年,第138页。

(194)参见拙作《理论的升腾与创作的迂回——从陆机的诗歌创作看〈文赋〉的“诗缘情”观念》一文。

(195)李泽厚:《美的历程》,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年,第89页。

(196)黄葵点校:《陆云集》,中华书局,1988年,第136页。

(197)参见张少康:《文赋集释》,中华书局,2002年,第107—112页。

(198)胡大雷:《中古诗人抒情方式的演进》,中华书局,2003年,第131页。

(199)陈延杰:《诗品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第17页。

(200)宇文所安:《史中有史(上)从编辑〈剑桥中国文学史〉谈起》,见《读书》,2008年第5期。

(201)马茂元:《古诗十九首初探》,陕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7页。

(202)宇文所安:《史中有史(下)从编辑〈剑桥中国文学史〉谈起》,见《读书》,2008年第6期。

(203)龚鹏程:《文学散步》,汉光文化事业公司,1985年,第176页。

(204)梅家岭:《汉魏六朝文学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3页。

(205)参见拙作《陆机的天道疏离感》,《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

(206)参见拙作《陆机的人格心态探微》,《宝鸡文理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

(207)姜剑云:《太康文学研究》,中华书局,2003年,第60页。

(208)叶枫宇:《西晋作家的人格与文风》,三联书店,2006年,第106页。

(209)马茂元:《古诗十九首初探》,陕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18页。

(210)叶维廉:《中国诗学(增订版)》,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第28页。

(211)叶维廉:《中国诗学(增订版)》,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第28页。

(212)陈延杰:《诗品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第27页。

(213)郭绍虞:《沧浪诗话校释》,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第138页。

(214)陈延杰:《诗品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第1页。

(215)王澧华:《两晋诗风》中,梳理了“平淡之体”在元康时代的两种先声源头,一是“王武子辈”诗与中原平淡诗风;二是“守道不竞”之士与“清静寡欲”的诗。虽极力挖掘了“平淡之体”的源头,但也有扩大化的嫌疑。其实,不只是守道不竞的文士染上了玄理之风,就连“乾没不已”的潘岳、石崇等人,以至于像陆机这样的正直之士,在功名受挫后,就会以玄风之文来慰藉失落的情感世界。

(216)王济现存的诗作有《平吴后三月三日华林园诗》《从事华林诗》《答何劭诗》四首,后三首诗且有残缺。见逯钦立:《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

(217)如陈道贵《东晋诗歌论稿》第四章《玄风消歇与诗风新变》中的论述(见安徽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87页)以及赵微《西晋玄言诗滞缓的原因》(见《南通大学学报》2006年第6期)。

(218)陈延杰:《诗品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第60页。

(219)参见拙作《西晋玄学宗致与诗学主潮》一文。

(220)徐震堮:《世说新语校笺》,中华书局,1984年,第44页。

(221)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中华书局,1983年;徐震堮:《世说新语校笺》,中华书局,1984年;杨勇:《世说新语校笺》,中华书局,2006年。

(222)徐震堮:《世说新语校笺》,中华书局,1984年,第108页。

(223)徐震堮:《世说新语校笺》,中华书局,1984年,第108—109页。

(224)徐震堮:《世说新语校笺》,中华书局,1984年,第109页。

(225)徐震堮:《世说新语校笺》,中华书局,1984年,第109—110页。

(226)徐震堮:《世说新语校笺》,中华书局,1984年,第110—111页。

(227)徐震堮:《世说新语校笺》,中华书局,1984年,第137页。

(228)徐震堮:《世说新语校笺》,中华书局,1984年,第110页。

(229)徐震堮:《世说新语校笺》,中华书局,1984年,第110页。

(230)徐震堮:《世说新语校笺》,中华书局,1984年,第140页。

(231)[唐]房玄龄:《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1397页。

(232)徐震堮:《世说新语校笺》,中华书局,1984年,第112页。

(233)参见汤用彤:《魏晋玄学论稿》,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汤一介:《郭象与魏晋玄学》,湖北人民出版社,1983年。

(234)徐震堮:《世说新语校笺》,中华书局,1984年,第45页。

(235)田余庆:《东晋门阀政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67页。

(236)徐震堮:《世说新语校笺》,中华书局,1984年,第14页。

(237)徐震堮:《世说新语校笺》,中华书局,1984年,第394页。

(238)参见孔繁:《魏晋玄谈》对王澄、毕卓等人行为的论述。辽宁教育出版社,1991年。

(239)徐震堮:《世说新语校笺》,中华书局,1984年,第394页。

(240)徐震堮:《世说新语校笺》,中华书局,1984年,第394页。

(241)王澧华《两晋诗风》一书第四章第三节“贵黄老、尚虚谈”之辈与“中原平淡之体”中,据《世说新语》,梳理出了西晋永嘉年间崇尚玄谈的名士。包括王衍、乐广、郭象、庾敳、卫玠、阮修、阮瞻等人。

(242)孔繁:《魏晋玄谈》,辽宁教育出版社,1991年,第141页。

(243)许学夷:《诗源辨体》,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第96页。

(244)参见吴云:《魏晋南北朝文学研究》,2001年,第299页。

(245)据钟嵘:《诗品》记载:“《翰林》以为诗首”可知。

(246)见《世说新语·文学》刘孝标注引。

(247)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中华书局,2007年,第312页。

(248)[唐]房玄龄:《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1899页。

(249)[唐]房玄龄:《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1500页。

(250)[唐]房玄龄:《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1899页。

(251)古代有钟嵘为主的,认为郭璞的《游仙诗》“非列仙之趣也”。明代陆时雍、陈祚明、清代沈德潜等从之。今人黄侃、程千帆、游国恩、叶嘉莹、张海明等也这样认为。而清人叶矫然则认为郭璞的《游仙诗》属“列仙之趣”。今人郑振铎台湾学者林文月等赞成之。参见陈道贵《东晋诗歌论稿》,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21页。

(252)参见陈道贵:《东晋诗歌论稿》,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24页。

(253)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中华书局,2007年,第311—312页。

(254)范文澜:《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第67页。

(255)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中华书局,2007年,第311—312页。

(256)陈延杰:《诗品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第1页。

(257)萧统编,李善注:《文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1171页。

(258)叶枫宇:《西晋作家的人格和文风》,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第265页。

(259)见逯钦立:《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

(260)陈延杰:《诗品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第38—39页。

(261)邓仕樑:《两晋诗论》,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72年,第17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