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产品内国际分工研究:动因、机制与效应

产品内国际分工研究:动因、机制与效应

时间:2023-11-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二次科技革命推动了欧、美、日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快速增长,国际分工的中心也从英国变为一组国家,发达国家相互之间互为市场,在经济部门之内的国际分工得到了初步发展。他在其代表作《国富论》中提出了自己的国际分工与自由贸易理论。

产品内国际分工研究:动因、机制与效应

第三次科技革命所带来的生产力飞跃,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经济活动的技术基础,使得国际分工模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国际市场日益走向一体化(Integration)的同时,国际生产的形式却逐渐走向非一体化(Disintegration)。产业间分工(Inter-industry Specification)日益为产业内分工(Intra-industry Specification)乃至产品内国际分工(International Intra-product Specialization)所取代。国际分工的深化给世界经济理论研究带来了更多的研究课题,也使得近年来产品内国际分工理论获得了广阔发展空间。本章以科技和生产力发展为主线,从实践和理论两个纬度廓清了国际分工由产业间国际分工到产业内国际分工,再到产品内国际分工的发展轨迹,并通过对产品内国际分工内涵、现实形态等内容的界定和梳理,为进一步深入探讨产品内国际分工理清思路。

一、国际分工的发展阶段

国际分工是“国与国之间在广义生产中所形成的产业分工与产品生产过程的分工,是超越国民经济疆界的社会分工,是国民生产之间的分工”。[1]国际分工的产生和发展主要取决于两个条件:一是自然条件,包括气候、资源、土壤、国土面积等;二是社会经济条件,包括各国的科技和生产力发展水平,国内市场的大小,人口的多寡和社会经济结构。其中,生产力的发展是促使国际分工发生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科技的进步是国际分工得以发生和发展的直接原因。

国际分工的发展大体上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1.国际分工的萌芽阶段(16~18世纪中叶)

中世纪之前,社会经济形态的主要特征表现为生产力水平低下,商品经济不发达,“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形态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中世纪开始,欧洲城市兴起,推动了手工业农业的进一步分离,从而使商品经济有了较快的发展。这一时期,尽管存在少量的以满足贵族消费为目的的跨国奢侈品贸易,但由于规模较小,没有形成有规模的生产,因此难以形成真正的国际贸易。15世纪末的“地理大发现”和随后的殖民地开拓,促进了手工业向工场手工业过渡,也初步形成了宗主国与殖民地之间,建立在各国不同的自然条件基础上的分工初级形式。但总体而言,国与国之间的经济联系微弱,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市场,整个世界的分工还未形成体系。

2.国际分工的形成阶段(18世纪60年代~19世纪60年代)

18世纪60年代,发端于英国而后波及西欧和北美的第一次产业革命,作为人类历史的分水岭,开辟了人类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新纪元,使得人类从此彻底摆脱了技术、社会生产缓慢发展的时代,而进入技术、社会生产迅速发展的新时代。第一次科技革命使人类从手工工场时期迈入了大机器工业时代,从而使生产力与生产规模空前提高,也使供给规模不断扩大与国家内部市场相对饱和的矛盾不断突出和激化,最终导致机器大工业日益脱离本国基地,完全依赖于世界市场和国际贸易。这一时期,西欧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空前提高,使其社会分工空前加深,也促进了国际分工最初形态的形成———英、法等率先进入工业化国家与其他农业国家之间的工、农产业间国际分工。

3.国际分工的发展阶段(19世纪中叶到第二次世界大战)

19世纪下半叶,德美两个资本主义的后起之秀率先发动了第二次产业革命,之后又波及其他西方国家,这一进程直到20世纪初才告以结束。“电气化”是第二次产业革命的基本特征,它使钢铁、电气、机械汽车石油、采煤、化学建筑等工业迅猛扩张,也大大促进了新国际分工体系的迅速发展。发达国家经济发展造成的本国资本相对过剩推动了资本输出的发展,从而将发展中国家卷入世界资本主义生产体系,也使宗主国同殖民地、工业品生产国同初级产品生产国之间的产业间分工日益加深。第二次科技革命推动了欧、美、日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快速增长,国际分工的中心也从英国变为一组国家,发达国家相互之间互为市场,在经济部门之内的国际分工得到了初步发展。

4.国际分工的深化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二战”后,世界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战争期间及战后形成的科学技术发展高潮,促成了一系列新兴产业部门的形成和快速发展,第三次产业革命随之兴起。第三次产业革命直接导致了一系列社会新兴工业部门的诞生,如高分子合成工业、原子能工业、电子工业、宇航工业等。它使社会分工的形式和趋向更加复杂化和专业化、精细化,原来的生产部门逐步划分为更多更细的部门。在越来越多的生产领域中,以国内市场为界限的生产已经不符合规模经济的要求,从而导致不同型号规格的产品专业化、零配件与部件的专业化和生产工序流程的专业化,形成一个任何单一国家都不可能独自生产出本国所需全部零部件的局面。这就促使国际分工在世界范围内开始重新分化与组合,在一国国内部门之间的分工逐渐向部门内部分工发展的同时,越来越多产品的工序流程开始跨越国界形成产品内国际分工。

二、国际分工理论的发展概述

国际分工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基础,国际分工理论和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也是互为促进、密不可分的,因此,在经济理论发展过程中,经常出现国际分工理论和国际贸易理论相互交织于同一经济学家同一学说中的现象。从亚当·斯密在《国富论》(1776)中提出国际分工与自由贸易理论开始,国际分工和贸易理论的演进至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其发展过程经历了古典阶段、新古典阶段、新贸易理论阶段和竞争优势理论阶段,每一阶段的理论都反映了当时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发展的时代特征。

1.古典阶段

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说和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说是国际分工理论在创立阶段,即古典阶段的代表学说。经济学重要奠基人之一的亚当·斯密(Adam Smith)也是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理论的创始者。他在其代表作《国富论》中提出了自己的国际分工与自由贸易理论。斯密为了反对当时流行于欧洲各国的重商主义贸易差额论和保护贸易政策,发展出了对后来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理论产生重要影响的绝对优势理论。该理论认为,国际分工的基础是有利的自然禀赋或后天形成的有利的生产条件,它们使每个国家都有适宜生产某些特定产品的绝对有利生产条件,从而使该国生产某些特定产品的成本绝对低于他国。如果各国都按照各自有利的自然禀赋或生产条件进行专业化生产,然后彼此进行交换,将会使各国的资源、劳动力和资本得到最有效的利用,并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增加物质财富。该理论的一个必要前提是一国必须在某种产品生产上占绝对优势,因此该理论被称为绝对优势理论(Theory of Absolute Advantage),又称绝对成本说(Theory of Absolute Cost)或地域分工说(Theory of Territorial Division of Labor)。绝对优势理论最明显的局限性在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互利性被限制在绝对成本优势的范围内。

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在绝对成本理论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比较优势理论(Compared with Advantage Theory),又称比较成本说(Theory of Comparative Cost)。该理论论证了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基础不限于绝对成本差异,只要各国之间产品在生产成本上存在着相对差异(即“比较成本”差异),就可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按照绝对优势理论,国际分工应该按照地域、自然条件及绝对的成本差异进行,即一个国家输出的商品一定是生产上具有绝对优势,生产成本绝对低于他国的商品。比较优势理论进一步发展了这一观点,认为每个国家要生产的商品并不限于本国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当一个国家同他国相比,即使在所有产品生产上都不具有绝对优势,也可生产那些利益较大或不利较小的商品。通过国际贸易,在资本和劳动力不变的情况下,生产总量将增加,如此形成的国际分工对贸易各国都有利。李嘉图认为,在资本与劳动力在国际间不能自由流动的情况下,按照比较优势理论进行国际分工可使劳动配置更合理,可增加生产总额,对贸易各国均有利,但其前提必须是完全的自由贸易。按照比较成本差异进行国际分工,各国生产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行贸易,就可获得比较利益。简言之,比较成本理论的核心思想就是:国家在国际分工的选择上“两优相权取其重,两劣相权取其轻”。

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说和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说都没有解决两国分工利益分配的问题,即国际商品交换比率的确定。19世纪中期,李嘉图的学生英国经济学家约翰·司徒亚特·穆勒(John Stuart Mill)在其代表作《政治经济学原理》(Principles of Political Economy)一书中用“相互需求原理”回答了分工利益分配问题。首先,穆勒补充了国际分工为分工双方带来利益的范围问题。穆勒认为,分工双方得利的范围介于双方各自国内商品交换比率这个上下限之间。也就是说,存在一个对双方有利的交换比率变动的客观界限,超过这个界限,国际分工便不会发生。其次,穆勒补充说明了分工利益如何进行分配的问题。穆勒认为,贸易条件越接近于本国国内交换比例,其所获得的分工利益就越少;反之,越接近于对方国内交换比例,其所获得的分工利益则越多。

2.新古典阶段

古典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理论在西方经济学界占据支配地位达一个世纪之久。直到20世纪30年代,两位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Eil Filip Heckscher)和他的学生伯尔蒂尔·俄林(Beltil Gotthard-Ohlin)创建了生产要素禀赋理论,才使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理论进入新古典阶段。

俄林在1933年出版了《区际贸易和国际贸易》,在继承和发扬赫克歇尔主要观点的基础上,创立较为完整的要素禀赋学说(Factor Endowment Theory),他们的理论通常被称为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又称赫克歇尔—俄林原理(The Heckscher Ohlin Theorem,H-O原理)。赫克歇尔—俄林理论的三个基本结论为:首先,价格差别是国际贸易的直接原因,而产生商品价格差别的根本原因则是各国的生产要素禀赋的差异。其次,每个国家利用本国相对丰富的生产要素从事商品生产,就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而利用相对稀少的生产要素从事商品生产,就处于比较不利的地位。因此,各国在国际贸易中趋向于出口该国相对丰裕和便宜的要素密集型的商品,进口该国相对稀缺和昂贵的要素密集型商品。再次,商品贸易一般趋于消除生产要素收入的国际差别,导致国际间商品价格和要素价格趋于均等化。[2]

生产要素禀赋理论继承并发展了传统的古典比较成本理论,进一步巩固了比较优势学说的经典理论地位,伯尔蒂尔·俄林也因此获得197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生产要素禀赋学说不仅说明了比较成本的决定因素,而且也进一步说明了要素价格的变动以及收入分配,即不同国家不同的要素禀赋是国际分工与贸易发生的原因,并且国际贸易将会最终导致各国生产要素的相对价格和绝对价格的均等化,这就是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Factor-Price Equalization Theory)。1949年,美国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萨缪尔逊(P.A.Samuelson)在其《再论国际要素价格均等》一文中证明并进一步发展了这个理论,他认为国际要素价格均等化不仅是一种趋势,而且是一种必然。由于萨缪尔逊对赫克歇尔—俄林原理的发展,这个理论也被称为赫—俄—萨模型(HO-S Theorem)。

1951年,美国著名经济学家里昂惕夫(Wassily W.Leontief)利用美国1947年的数据对赫克歇尔—俄林理论进行经验检验。由于美国是世界上资本最丰裕的国家,里昂惕夫期望能得出美国出口资本密集型商品、进口劳动密集型商品的结论。然而,里昂惕夫的检验结果却与赫克歇尔—俄林理论的预测完全相反,美国进口的是资本密集型商品,出口的反而是劳动密集型商品。这就是著名的里昂惕夫悖论(the Leontief Paradox),又称“里昂惕夫之谜”。

里昂惕夫验证结论的发表使西方经济学界大为震惊,也强烈地刺激人们去广泛和深入探求一种能解释这一结果的理论,产生一系列关于里昂惕夫之谜的有价值的研究,从而推动了新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的发展。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便是美国经济学家雷蒙德·弗农(Raymond Vernon)和刘易斯·威尔士(Louis Wells)提出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Theory of Product Life Cycle)。

1966年,弗农在美国《经济学季刊》上发表了《产品周期中的国际贸易与国际投资》一文,该文首次提出了“产品生命周期”的概念。该理论认为,制成品的生命周期可以大致划分为五个阶段:①引入期(Introduction);②成长期(Expension);③成熟期(Maturity);④销售下降期(Sales Decline);⑤衰亡期(Demise)。在产品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各国在国际分工与贸易中的地位是不同的,而不同国家间技术差距是产生国际分工与贸易的重要原因之一。威尔士在此基础上,引入了市场营销学中的“产品生命”理论,具体描述了因技术差距产生国际贸易的过程。他们的研究将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引至国际贸易理论之中,形成了国际贸易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该理论以产品在其“生命”的不同阶段、不同的国家生产和出口,来解释国际贸易的流动方向,将市场营销学的产品生命周期与国际贸易理论结合起来,使比较优势理论从静态发展为动态。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用各阶段产品要素密集度的变化,阐释比较优势在发达国和后进国之间的转化。在创新和成长阶段,拥有丰富研究和发展要素的国家或厂商可以在一段时间里占有优势并大量出口;到了新产品进入标准化阶段以后,工资代替技术成为决定成本的主要因素,贸易比较利益便由创新国转移到了仿制国;到衰亡阶段时,仿制国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创新国则成为进口国。

3.新贸易理论阶段

古典、新古典分工理论分析的是产业间分工(Inter-industry Specification),而新贸易理论分析的则主要是产业内分工(Intra-industry Specification)。以保罗·克鲁格曼(Paul Krugman)为代表的一批经济学家吸收以往国际贸易理论的合理因素,创建了一个新的分析框架,这便是产业内贸易理论(Theory in Industry Trade)。该理论利用产业组织和市场结构理论来解释国际贸易新现象,用不完全竞争、规模报酬递增、产品差异化等概念和思想来构造新的贸易理论模型,分析了国际产业内贸易的基础,从而发展出一套崭新的国际分工理论。

产业内贸易理论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经验分析阶段。主要包括1960年佛得恩(P.J.Verdoom)对“荷比卢经济同盟”集团内贸易格局的研究;巴拉萨(B.Balassa)对欧共体成员制成品贸易情况的分析;小岛清(K.Kojima)对发达国家间横向制成品贸易的关注。第二阶段是理论研究阶段。里程碑是格鲁贝尔(H.G.Grubel)和劳埃德(P.J.Loyd)于1975年编写的《产业内贸易:差别化产品国际贸易的理论与度量》,这是最早的关于产业内贸易理论的专著。在这本书中,作者修正了H-O模型中的某些前提条件,把贸易中有关的费用引入模型,解释了部分产业内贸易现象。第三阶段是丰富发展阶段。主要理论模型有:20世纪70年代末,迪克西特(A.K.Dixlt)、斯蒂格利茨(J.E.Stiglitz)、克鲁格曼(P.Krugman)等创立了新张伯伦模型,把张伯伦的垄断竞争理论运用到产业内贸易领域;20世纪80年代初,布兰德(J.Brander)而和克鲁格曼(P.Krugman)为解释标准化产品的产业内贸易现象建立的差别模型。

4.竞争优势理论阶段

20世纪80年代,由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Michael Porter)提出的竞争优势理论异军突起,引发了理论界对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关系的激烈讨论,也将国际分工与贸易理论推向一个新的高度。竞争优势(Competitive Advantage)开始成为解释国际分工的重要概念,并被引入国际分工的研究。

从1980年起,波特陆续出版了《竞争战略》(Competitive Strategy)(1980年)、《竞争优势》(Competitive Advantage)(1985年)和《国家竞争优势》(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1990年)等多部著作,系统地阐述了竞争优势理论。竞争优势理论在对传统比较优势理论继承发扬的基础上,实现了战后国际分工贸易理论两大发展脉络的融合。波特认为:“竞争优势有两种形式:成本领先和标新立异。”[3]他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进一步将竞争优势表述为:“企业要在国际竞技场上获胜,它的竞争优势不外是以较低的生产成本或者与众不同的产品特性来取得最佳价格。”[4]可见,波特的竞争优势既包含了一个国家的初始比较优势———主要取决于资源禀赋,又包含了后发比较优势和潜在比较优势———主要取决于是否具有创新的制度、组织和理念,因此从本质上看,竞争优势与比较优势都揭示了国际分工与贸易的直接原因,而竞争优势理论客观上是对比较优势来源解释中所包含的众多理论的归纳与整合。

一、产品内分工

“国际分工既是世界市场和世界经济形成的最基本动因,也是一国国际贸易和国际经济作用的最核心基础。”[5]从18世纪60年代逐渐形成国际分工理论至今的二百多年时间里,国际分工理论已经经历了由产业间国际分工理论到产业内国际分工理论,再到产品内国际分工理论不断深化的历程。20世纪末的最后10年,国际化生产取代国际贸易成为连接国与国经济的“桥梁”,并由此确立了生产一体化作为当代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和经济全球化核心纽带的坚实地位。伴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和世界科技的进步,国际分工深化发展,国际经济领域出现了一个引人注目的新现象,即产品制造过程中包含的不同工序和环节被分散到不同国家进行,从而形成了以工序、环节为对象的新型国际分工形态。

在经济理论界,对这种全球生产价值链切片式地分布于若干个国家和地区的现象,早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就开始引起一些学者(Balassa,1967;Findlay,1978)的注意。如今,对产品内分工的研究,可以说已经吸引了当前最杰出的国际贸易理论工作者的广泛注意,并成为西方国际经济领域最热门的研究领域之一。从现有的文献来看,诸多学者各自从不同的研究角度对这一国际经济现象进行了概括,目前尚无被大家一致接受的统一概念,主要的术语包括外包(Outsourcing by Katz &Murphy,1992;Feenstra &Hanson,1996;Grossman &Helpman,2002)、生产地址分离(De-localization by Ixamer,1996)、片段化(Fragmentalion by Jones &Keirzkowsk,1997;Arndt &Keirzkowski,2001)、产品内分工(Intra-product Specialization by Arndt,1997;1998)、中间品贸易(Intra-mediate Trade by Antweiler &Trefler, 2002)、垂直专业化(Vertical Specialization by Hummels,Tshii &Yi,2001)、价值链分离(Slicing the Value Chain by Krugman,1995)等。

近年来,我国国内学者对这种新分工形态的常用表述为产品内分工(卢锋,2004;田文,2006)、产品内国际分工(金芳,2006)和垂直专业化(刘志彪、刘晓昶,2001;盛文军,2002)。[6]垂直专业化这一术语最早由Balassa提出,Hummels、Papoport和Yi在此基础上不断进行完善。按照Hummels、Papoport和Yi的定义,[7]垂直专业化分工(Vertical Specialization)须满足以下三个条件:①一种最终产品的生产过程由多个连续的可分解的过程或环节(Multiple Sequential Stages)构成;②至少有两个以上的国家分别在产品生产过程的某一阶段从事专业化生产;③至少有一个国家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投入品是通过进口取得的,其产出的部分产品又被出口。图2-1是这一定义的简单流程。从国内外学者对产品内国际分工的描述来看,产品内国际分工实质上就是产业组织理论所讨论的垂直专业化。在产业组织理论中,垂直主要是指在产品生产过程中上下游企业之间的纵向关系,垂直专业化则指上下游企业进行分工与合作,各自在产品生产价值链的某个阶段进行专业化生产。

图2-1 垂直专业化示意图

资料来源:Hummels David,Ishii Jun,Yi Kei-Mu.The Nature and Growth of Vertical Specialization in World Trade[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2001(1).

按照卢锋(2004)的定义,产品内分工(Intra-product Specialization)是“一种特殊的经济国际化过程或展开结构,其核心内涵是特定产品生产过程不同工序或区段通过空间分散化展开形成跨区或跨国性的生产链条或体系,因而有越来越多国家参与特定产品生产过程不同环节或区段的生产或供应活动”。[8]显然,产品内国际分工与垂直专业化的含义是基本一致的。本书从传统分工概念———产业间分工(Inter-industry Specification)、产业内分工(Intra-industry Specification)的逻辑发展出发,参照Arndt的命名,[9]并参考卢锋教授、金芳研究员的定义,将这一现象概括为产品内国际分工(International Intraproduct Specialization)。

当垂直专业化的关系跨越国界,上下游企业位于不同国家时,就形成了产品内国际分工,上游企业供应给下游企业的中间投入品就成为产品内贸易的主要内容,我们采用产品内国际分工与产品内贸易的概念,主要是为了将其与产业间分工与贸易、产业内分工与贸易概念相对照。但从对产品内国际分工所涉及的产业组织的分析研究来看,借用产业组织理论中的垂直专业化来研究,在知识的衔接与概念的运用上却更为方便,因而在本书及后面相关部分,我们还将借用垂直专业化理论对产品内国际分工的一些现象进行分析,但在表述上将其统称为产品内国际分工。

二、产品内国际分工的概念

产品内国际分工(International Intra-product Specialization)是一种特殊的经济国际化过程或国际分工结构,其核心内涵是:特定产品生产过程中不同工序、不同区段在空间上分散化展开,分布到不同区域,每个国家专业化于产品生产价值链的特定环节,最终形成跨区域或跨国家的生产链节体系。如图2 -2所示,特定的产品内国际分工链节完成整个价值链生产过程中的特定工序,并通过外部联系同其他工序、区段在空间上分散展开,共同完成产品生产。定义是研究的基础与起点,为了保持与现有研究成果的一致,我们对概念中所涉及的几个子概念参照卢锋(2004)的界定方法加以确定。[10]

图2-2 产品内国际分工示意图

1.产品

产品是指社会经济系统在一定时期产出的具有满足消费者某种或多种消费需要的商品,其中既包括一般商品和服务,又涵盖了由产品内国际分工所带来的“片断化商品和服务”。[11]伴随着生产全球化和国际分工深化的发展,服务贸易正日渐成为一种重要的贸易形式,如今,生产力进步的直接效果是将之前非贸易的服务变为了可贸易的服务外包,特定商品生产链条中一些服务环节也在空间上分散化展开,并分布到不同国家。一些研究表明[12]服务对于产品内国际分工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2.一级产品与二级产品

产品区分为一级产品和二级产品。一级产品(Product of the First Order)是能独立发挥某种消费和生产功能的商品。按照消费主体的不同,一级产品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家庭、政府等消费主体能够直接消费使用的最终产品;另一类是厂商之间相互提供的用于生产的机器、设备等资本品。

二级产品(Product of the Second Order)在自身形态上不具备独立的消费和生产功能,但是通过组装、连接或加工等程序,以原生或转换形态构成一级产品的特定组成部分。按照消费客体的不同,二级产品也可以分为两个子类:一类是零件、部件、配件、子系统组件或模块等通常称为中间产品的物品,统称为零件类二级产品(Product of the Second Order in Form of Parts);另一类是原料如棉花、木材、化纤、钢材和其他金属等,统称为原料类二级产品(Product of the Second Order in Form of Raw Materials)。

3.生产过程

与上文中产品的概念相对应,我们采用广义的生产概念,因此,生产过程包含产品设计、制造、流通并最后到达消费对象的整个流程,即包含现代管理学价值链概念所涵盖的所有经济活动。按照这种界定方法,特定价值链条中的生产过程既包括处于中游的狭义的生产环节,又包括上游研发设计和下游流通营销等“生产”活动。

三、产品内国际分工相关概念辨析

1.产品内分工与产品内国际分工

产品内分工是国际分工深化的结果,是同一产业内同一产品的不同生产阶段、生产环节之间的分工,其实质是生产布局的区位选择,既可由国家内部的不同企业来承担,也可以在国际间进行。

依据分工外延边界的不同,存在两种类型的产品内分工:一类是产品内国内分工,表示特定产品不同工序或区段在一个国家内部的不同区域空间分散化。例如20世纪90年代我国的自行车制造业,组成自行车的数百个零部件的生产被分散在国内不同的企业来完成,属于国内产品内分工。另一类是国际间的产品内分工,即特定产品不同工序或区段在不同国家之间的空间分散化,如目前的电脑生产中不同工序或区段被分散在中国、美国、日本、韩国……数以千计的企业中完成,从而形成发达的国际分工网络,属于产品内国际分工。如图2-2所示,国内产品内分工的外部联系限于一国之内,而国际产品内分工的外部联系跨越国界。应当进一步说明的是,国内产品内分工与国际产品内分工并不存在一成不变的严格界限,随着技术、贸易条件的变化,两者产品内分工形式可以相互转化。严格地讲,产品内分工在商品经济开始的初期,企业之间存在生产联系时就已经存在,而产品内国际分工则是全球化高度发展的结果,因此,两者在内涵上存在较大差异。在本书中,除非有特殊说明,我们只集中讨论产品内国际分工。

2.产业间分工、产业内分工与产品内国际分工

产业间分工(Inter-industry Specialization)和产业内分工(Intra-industry Specialization)是与产业间贸易(Inter-industry Trade)和产业内贸易(Intra-industry Trade)相联系的。产业间贸易、产业内贸易是传统国际贸易理论分析的两类基本贸易类型,前者通常由绝对优势和比较优势原理来解释,后者则主要由规模经济因素来说明。国际分工理论与国际贸易理论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从分工和贸易之间的对称关系看,两种标准贸易形态背后实际上暗含了两种分工形态:产业间分工是由要素结构和相对价格差异决定的国际分工,产业内分工则主要是由偏好多样性和规模经济派生的国际分工(见表2-1)。

表2-1 国际分工模式的多层次化格局

续表

资料来源:根据朱有为、张向阳:《价值链模块化、国际分工与制造业升级》,《国际贸易问题》2005年第9期内容整理。

产业内贸易是国际分工进入产业内部的结果,也是产业内部分工的表现形式。产业内分工有两种基本形式(Spence,1976;Dixit &Stiglitz,1977;Krugman,1979;Lancaster,1980):水平专业化(Horizontal Specialization)产业内分工和垂直专业化(Vertical Specialization)产业内分工(见表2-1)。水平专业化分工就是产品从附加值和技术水平来看,没有明显的差异,主要是基于产品的品牌、设计、质量、性能、售后服务等方面差异化的分工。这种分工主要发生在发达国家之间,其存在主要是因为在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中包括对产品多样化的偏好。垂直性产品专业化分工是基于产品在附加值和技术水平方面存在明显差异的分工。在同一类产品中有高附加值产品、高功能产品、高级产品和低附加值产品、低功能产品和低级产品,通常,发达国家出口高附加值产品、高功能产品、高级产品,发展中国家出口低附加值产品、低功能产品和低级产品。

产品内国际分工是同一产品内部不同生产工序的分工,从字面意义上讲,由于产品内国际分工与产品相联系,而同一产品必然属于同一产业,因此,产品内国际分工也可以看做产业内分工的一种特殊形态。但是,由于产品内国际分工中的产品“分裂”成彼此独立的生产工序或部件既可以散落在同一产业中,也可以分布于许多不同的产业间,因此,鉴于国际贸易理论对行业内贸易和分工概念的标准理解,产品内国际分工又是产业间分工的深化和发展。简言之,产品内国际分工既可以通过产业间分工方式来建构,也可以通过产业内分工扩展方式来实现,甚至兼而有之,因而包含了产业内和产业间分工两种形态。

图2-3 产业间、产业内分工与产品内国际分工的关系

图2-3说明产品内国际分工与标准国际贸易理论上述两种分工的关系。圆圈(B)表示经典的斯密、李嘉图类型的产业间分工。圆圈(A)(A=A1+A2+A3)表示本书讨论的以生产工序和区段为基本对象的产品内国际分工。圆圈(A)和圆圈(B)的交叉区域(A2)表示在概念上同属于产品内国际分工与产业间分工的活动,如甲国从乙国进口农产品原料,加工为制成品后在本国销售或销往第三国这类传统国际分工贸易形态,同时具有产业间和产品内的两重分工性质。圆圈(A)和圆圈(C)的交叉区域(A3)表示在概念上同属于产品内国际分工与产业内分工的活动,[13]如甲国从乙国进口OEM的服装,经重新包装后在本国销售或销往第三国这类国际分工贸易形态,同时具有产业内和产品内的两重分工性质。圆圈(A1)表示混合的产品内分工形态,即同一产品的不同工序被分布于产业间和产业内,产业内分工与产业间分工兼而有之的一种形态,这也是产品内国际分工最为普遍的一种形态。也正因为如此,产业内分工和产业间分工的动因如要素禀赋、需求偏好、规模经济等都可以用来解释特定类型产品内国际分工的成因。

四、产品内国际分工的生产模式与贸易模式

1.产品内国际分工的生产模式

按照生产组织方式的不同,产品内国际分工框架内有两种主要生产模式:一种是连续阶段型生产(Sequential Stages of Production)模式;另一种是放射型生产(Radial Production)模式。[14]在连续阶段型生产模式中,从原材料供应商开始,依次经过产品的每一加工阶段,增加产品价值,并在最后阶段组装零部件销售最终的产品。通常某一产品的不同生产阶段对生产要素的要求是不同的,因此一些生产阶段是劳动密集型生产,而另一些则是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生产。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较低端的生产阶段通常会在原材料成本低、劳动力相对丰富的国家进行,中端的生产阶段在中等收入、成本相对较低的国家进行,这种国家的技术一般比较先进,最后生产阶段在技术熟练、相对富裕而且对最终产品有较大市场需求的国家进行。放射型生产模式中,往往存在一个跨国公司(领导厂商,flagship),作为生产的组织者该公司拥有商标,并为附属企业提供生产设计、工程等业务支持,中间产品的生产将会有组织地分配给很多生产厂商,这些生产厂商既可以是国外的公司也可能是本地企业,既可以是跨国公司的子公司也可能是外部分包商。中间产品的生产,是各个生产企业相互协调同步进行的,最终组装这些零件并在当地市场销售或出口到其他国家。

2.产品内国际分工的贸易模式

产品内国际分工生产模式形成了国际市场范围内上下游产业“链节”之间的纵向协作关系,上游生产环节与下游生产环节的协作通过二级产品来实现。通常,这些二级产品的交流需要通过贸易形式来完成,依据贸易形式的不同,既可以由跨国公司内部实现,也可以通过市场在不同国家间的非关联企业间完成,由此,产品内国际分工可被分为两种贸易模式:

(1)公司间贸易。由多个国家的多个产权相互独立的公司共同组成上下游产业生产链条。如国家1的公司A生产中间产品,并出口到国家2的公司B;公司B结合本国的资金、劳动和国内生产的其他投入品,生产出另一种中间产品,这些中间产品除部分用于国家2国内销售外,其他的均出口给国家3,由国家3的公司C进行进一步加工,并出口到国家4……依次类推。这种公司间的垂直专业化分工既是国际间企业的分工与协作,也是国家间同一产业的分工与协作。现实中这样的例子很多。如澳大利亚出产的羊皮被出口到意大利,由意大利的某公司把毛皮加工成皮革,再出口到中国用于制造高档皮鞋,这些高档皮鞋由法国的某家公司重新包装后再出口到其他国家。

(2)公司内贸易。一家跨国公司贯穿于多个国家,通过国际直接投资等方式实现全球化的战略安排,把产品价值链各环节分别设置在不同国家,在跨国公司总部的统一管理和协调下,其在各个国家的子公司分别完成整个产品生产流程的特定阶段。如位于日本的丰田(Toyota)汽车公司总部发布指令,由位于中国的天津丰田发动机公司生产发动机并出口到泰国,泰国的丰田子公司将来自中国的发动机和来自其他地区的零部件组装成汽车,用于本地销售和供应亚洲市场。

一、产品内国际分工的现实形态

按照产品内国际分工的两种实现模式,产品内国际分工既可以通过所有权方式,将同属于一个企业分布在不同国家的分支机构组织起来,通过企业内部行政管理的方式来达到;也可以通过非所有权方式通过市场调节,将分布于不同国家彼此独立的企业组织起来完成。因而,产品内国际分工同时包含了企业间(Inter-firm Specialization)和企业内分工(Intra-firm Specialization)两种形态。

以所有权方式实现的产品内国际分工又可以分为两种形态:一种是通过对外直接投资,把某些生产环节转移到国外的分支机构,国内仍然保留部分工序和区段,形成企业内部的产品内国际分工构架;另一种则是通过并购国外某些企业,从事特定环节和工序生产,形成产品内国际分工。这两种分工形态的共同特点是,通过一个母公司所有权控制手段,实现产品生产过程的内部协调。

非所有权方式实现的产品内国际分工,是凭借市场机制来实现生产的相互协调,但这类协调手段较多采用相对稳定但又不同于企业内控制的网络方式来实现,因而与经典的科斯型市场协调方式存在某种区别(卢锋,2004)。换言之,产品内国际分工所派生的频繁经济交往(市场交易),使交易成本降低对实现其有效运转具有重要影响;然而强调降低交易成本的动机和努力,没有像经典企业组织理论预测的那样,实际导向资产控制和企业内协调,而是在很多场合出现了介于科斯型企业间和企业内协调的中间形态———“虚拟企业”,凸显出网络联系对协调市场活动的重要性,并使网络因素成为当代企业竞争战略的一个重要内容。在这种“虚拟企业”的运作方式下,跨境外包(Foreign Outsourcing)事实上成为联系非所有权方式产品内国际分工的联系纽带。

外包(Outsourcing),是针对传统的企业内部寻源(Insourcing)而言的,其基本含义是“从外部寻找资源”,我们称将企业的非核心业务委托给其他国家或关税地区的活动为跨境外包。作为一种管理模式,外包具有整合利用其外部最优秀的专业化资源,从而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充分发挥自身核心竞争力和增强企业对环境迅速应变能力的作用。当通信、运输、服务等外部条件允许时,企业全球范围内寻求外包资源便使外包开始转化为跨境外包,从而实现产品内国际分工。在现实经济条件下,和Outsourcing相关联的一些概念很多,例如,外购、外协、外部合约(Contracting out)、合约制造(Contract Manufacturing,又称合同制造)、专用化(Privatising)、定牌生产(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e,OEM)等,这些相关概念尽管纷繁多样,但都是外包的现实表现形式,当这种外包跨国界进行时就成为产品内国际分工。

1.外购

这类外购部件是指对产品性能和精度起重要作用的各种机械、电器、电子元器件。如齿轮、轴承、压缩机、晶体管、集成电路、继电器、温控器等。这类外购货品,通常是企业(分供方)按国、部或企业标准进行生产的。企业(供方)按分供方产品技术标准进行订货或采购,除进货时进行检验外,还必须按一定的程序和方法进行采购质量控制。

2.外协

这类外购货品完全按企业(供方)提出的图样、技术条件或实物进行订货和生产。这类外购货品的情况差异很大,有技术含量很高,加工难度很大,对主机产品性能有重大影响的零部件,也有形状简单的金属或塑料加工件。

3.合约制造

合约制造或称合同制造,这类外购是采购成品或某些集成部件,然后用于最后组装或直接销售,也是企业向外部采购的一种方式。一般专业合约制造厂商具有以下一些特征:在工艺方面具有较强的专业性,设备、相关装备独特;或者具有较全面的工艺装备;而产能颇具规模优势。所加工制造的产品由主体企业(OEM)完成设计,零部件型号、规格及其部分供应商亦由主体企业指定。其制造系统具有较高的柔性,普遍采用精益生产模式;同时拓展性、适用性较广泛,可同时承接加工不同顾客的产品或部件。这一特点既是内部高效管理的结果,同时也反映出供应商对某一顾客的依赖性明显降低,独立性增强。承担制造的产品内容往往是某一最终产品或某一系统集成,如个人电脑整机装配、通信电源单元、电脑主板和显示器或汽车ABS制动系统、底盘等。具备较强的技术和综合服务能力,随着合约制造在范围和深度上的不断延伸,这一点越来越明显,即供应商不但承担加工职能,还越来越多地提供售后技术支持、直接送货到最终用户等后勤服务。目前,合约制造已逐渐成为许多跨国企业外部采购的一种重要模式。

4.定牌生产

定牌生产指卖方按买方的要求在其出售的商品或包装上标明买方指定的商标和牌号。在国际或国内贸易中,很多世界著名的大品牌工业品厂家允许其他非知名厂家生产经营其品牌产品,而由本公司派技术人员监督产品生产并最终进行质量检验,甚至在境外有多国多家厂商经营同一品牌产品。有许多大百货商店、超级市场和专业商店,在其经营的商品中,也有一部分商品使用该店专有的商标和牌名,这部分商品即是由商店要求有关厂商定牌生产的。在国际贸易中,定牌商品有的在其定牌商标下标明产地,有的则不标明产地和生产厂商。

采用OEM战略的目的一般主要在于两个方面:第一是为了集中企业资源提高核心竞争力而将非本企业核心业务交由其他专业企业完成。如爱立信公司委托Flextronic公司定牌生产手机。第二是为了快速进入某一产业,采取定牌加工的方式。TCL无论是当初进入彩电领域,还是近年进入冰箱、洗衣机等白色家电领域,都是先采用定牌生产方式,即“先有市场,再建工厂”。目前,与OEM类似的经营方式还有ODM和OBM。[15]

二、产品内国际分工的测度

1.产品内国际分工的常见测度方法

在产品内国际分工的研究中,对产品内国际分工程度的度量是进行定量分析的基础,然而,由于产品内国际分工覆盖范围广,实现模式和表现形式又都复杂多样,因此,对其进行准确细致的测度一直是产品内国际分工研究的难点。

产品内国际分工的主要特征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跨境外包,因此,对于产品内国际分工的测度一般是围绕跨境外包展开的,[16]但是在具体的测度方法上存在差别。Campa和Goldberg(1997),Yeats(2001),Hummels (2001),刘志彪(2001),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课题组(2005)等国内外诸多学者尝试用中间品投入贸易或零部件贸易近似衡量跨境外包。这是因为中间品贸易是加工贸易中间投入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占据了商品贸易的很大份额。中间品贸易量越大,也就意味着企业利用中间投入从事装配或代工活动也越频繁,跨境外包(产品内国际分工)程度也越高。正如Feenstra(1998)所描绘的,经济全球化中贸易一体化与一个产品的垂直分离之间是一种共生的关系,随着中间投入品贸易比例的上升,外包程度也在提高。因此,中间品贸易的迅速上升,可以解释制造业产品内国际分工这一重要现象,中间品贸易一体化与产品内国际分工之间是双向促进的关系,目前,学术界对国际外包的度量主要存在以下几种方法。(www.daowen.com)

第一种方法是通过海关统计数据进行度量,直接计算出零部件贸易(Trade in Parts and Components)的数据。这种方法是最通用的,多数学者都采用这种方法研究产品内国际现象,如Feenstra &Hanson(1996,1997,1998),Ronald Jones,Henry Kierzkowski &Chen Lurong(2005)。但是由于第一版的SITC没有区分零部件和最终产品,第二版的SITC虽然增加了大量的零部件贸易统计,但是由于采用该方法统计的国家不够普遍以及统计的产品种类不够全面,还远不能达到满意的程度。此外,一些学者还利用中间品构造一些统计量来间接显示产品内国际分工程度。如Feenstra和Hanson (1996)在分析美国制造业生产活动外包对技术工人工资的影响时,也引入中间品进口量,它们用中间品进口占非能源原材料购买总量的比例来测度外包程度。

第二种方法是通过加工贸易间接度量外包(Feenstra &Hanson,2005)。由于发展中国家的加工贸易发展迅速,并且多是“两头在外”的来料加工、进料加工和来件组装装配业务,符合外包具有的零部件贸易特征,所以可以通过加工贸易数据来度量外包。为了有效利用外包数据进行分析,在研究中往往需要对数据进行一定的处理,设计某些指标。如Ingo Geishecker和Holger Gorg (2004)采用了广义和狭义外包的概念衡量国际外包。计算公式为:

式中:OUT表示外包;IMP为中间产品进口;Y为总产值;j表示某产业;t代表年份。某产业的狭义的外包是指从国外同一产业的中间品进口占国内该产业产值的比重,广义的外包计算中则包括了该产业从国外进口的所有中间品。

由于加工贸易在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中占有较大的比重,且统计数据比较完善,所以在研究发展中国家的外包现象时,这种方法较为适用。

第三种方法也涉及中间品进口的计算,但不同的是Hummels等人(1997)用垂直专业化(Vertical Specialization)程度来表示外包,并用进口投入品占总贸易额的比例来衡量垂直专业化程度,特别是一国在全球价值链中某些环节的专业化。当投入品进口到一国被加工,最后出口时出口价值体现的远远不止投入品在该国的附加值。该比例处于0~1,若投入品并非用于生产出口产品,则该比值等于0,若投入品全部用于出口品的生产,则比值等于1。这种计算方法易受产业链的不同阶段和最终产品相对价格的影响,而且方法较为粗糙,但该法数据容易获取,也便于实证,近年来,国内学者普遍采用这种方法来测度产品内国际分工。

2.I-O法测量VDI的方法

当前理论界一般采用VDI指标来测度产品内国际分工的程度,[17]I-O法测量VDI(Hummels,Ishii &Yi,2001)的基本思路是:当进口中间投入被用于生产商品出口时,就出现了生产的垂直分离(Vertical Disintegration)。因此衡量生产非一体化的基本方法,可以用出口产品中所包含的进口中间投入品的比例来反映,即VDI=(进口中间品价值/总产出)×出口价值。根据这一定义,一个产业i的垂直专业化水平为:

式中:Mi为i产业进口中间品金额;Yi为i产业总产出;Xi即i产业出口。Mi/Yi指的是i产业每一单位产出中所需要的进口中间品,即进口中间品对产出的贡献程度,所以乘上Xi即是衡量每单位出口中的中间进口品的贡献率。当i产业全部采用国产中间品或该产业没有出口时,则没有贸易发生,此时VS为零,当产出全部用于出口时,VS即为中间品进口量。

一个国家(地区)所有产业的垂直专业化程度VS可以表示为:

式中:n表示该国产业数。为了可以衡量一国在不同时间垂直专业化程度的变化,将VS值除以总出口,这样该国总出口中的VS份额就可以表示为:

式(2-3)可以进一步用矩阵表示为:

式中:μ=(1,1,1,…,1)为1×n维元素为1的向量;是进口的中间产品的依存系数矩阵,也即进口系数矩阵,其中元素aij表示一个单位的J部门出口所需要的来自i部门进口中间品的投入量表示n×1维的出口向量;n是产业部门数目;X是总出口。

进口投入品既可以被用于某一部门,也可以通过该部门的产出再被用于第二、第三部门作为中间投入……直至最终体现在出口商品中,这样进口投入品在作为出口被排除出国内经济体系前可能会在国内经历许多阶段的流通。考虑到进口投入品的所有这种直接和间接的循环使用效应,我们可以修正式(2-1)中的VS份额为:

式中:μ为1×n维的元素为1的向量;Am为n×n维的进口系数矩阵;I是单位矩阵;AD是n×n维的国内消耗系数矩阵;AD+Am=A,A为投入产出表的直接消耗系数矩阵;XV表示n×1维各部门出口向量;n是产业部门数目,m是各个产业部门出口之和;(I-AD-1是里昂惕夫逆矩阵,展开为I+(AD1+(AD2+(AD3+…+(AD)k,它表示各部门进口的中间产品在最终出口之前,经由第2、3、4……第n阶段体现在国内产出上的一种直接和间接的循环使用效应,也就是所谓的产业关联程度或波及效果。因此上述公式允许商品出口前在国内各个经济部门的循环流通。其中K表示中间品在国内经济体系中投入产出循环的次数。为国内消耗系数矩阵。其中bij为一单位j产业产出中所用到的国内i产业的中间品。

AD+Am=A,其中A为投入产出标的直接消耗系数矩阵。

这里必须指出,利用投入产出表中相对总体部门数据计算时,VDI真实水平有一定程度的偏离,部门划分越粗,VDI的精确性越低。越是靠近下游,中间品的投入比例越高,VDI指数越大;越是处在一个行业的早期阶段,VDI越小;价格上升,VDI下降。

产品内国际分工为跨国公司提供了崭新的全球化经营环境,使跨国公司突破了单一或分散的区域资源限制,形成跨国、跨区域的高度专业化国际分工和全球一体化国际生产运营,从而最大限度地获取全球资源整合效率。这里,我们以丰田(Toyota)汽车公司为背景,观察产品内国际分工条件下的跨国公司全球一体化经营状态,以便更为深刻地理解产品内国际分工这一国际分工新模式。

案例导读:丰田汽车公司全球化分工与整合[18]

2007年,丰田公司共生产949.8万辆汽车,比通用汽车公司多生产21.3万辆,这是丰田全球汽车年产量首次超过通用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生产厂商,从而进一步巩固了其在世界汽车工业中的地位。丰田公司在1937年成立至今的70多年时间里,从一家日本国内企业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跨国汽车生产企业。在这一过程中,丰田公司顺应产品内国际分工历史潮流开展全球化运营功不可没。

1.全球化布局

日本国内资源短缺、市场相对狭小,因此,为了推动本国经济发展,日本确立了外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以国际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扩大出口为中心,根据比较利益原则,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与之相适应,丰田公司多年来积极推进全球化经营战略,在全球范围内设置生产据点和销售点。1990年初,丰田公司开始使用新的车标,车标中有一个大椭圆,代表地球;中间由两个椭圆垂直组合成一个字母T,代表丰田公司,该标志清晰地表达了丰田公司的全球化意图。

1980年,丰田在9个国家有11家生产厂;1990年,其20家生产厂分布在14个国家;2003年,其生产厂已增加到46家,涉及26个国家。截止到2007年底,丰田在26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52个国外生产网点,在全球范围内开展汽车业务;全球31万名员工共同构成了一个全球整合的丰田全球化经营网络。此外,丰田通过160多个进口代理商和批发商,在全球170多个国家进行销售。

图2-4 丰田海外生产网点一览

资料来源:丰田公司网站(http://www.toyota.com.cn)。

表2-2 丰田海外生产机构

续表

续表

注:表示丰田汽车公司(包括相关公司)独资、表示合资、表示100%当地资本(不含各分工厂)。
资料来源:丰田公司网站(http://www.toyota.com.cn)。

2.全球化生产

1937年,丰田缔造者丰田喜一郎创建了丰田汽车公司。他的初衷不仅是因为预见到了汽车产业的巨大商机,而且也是为了实现其父亲丰田佐吉的遗愿:生产“日本制造”的汽车。时至今日,丰田汽车的生产网络已经拓展到全球26个国家和地区,它的大部分销售收入以及超过一半的生产由海外业务创造,早已超越纯粹“日本制造”的阶段。丰田汽车已然成为一家“全球公司”。

生产全球化方面,跨国公司与全球公司之间的本质区别是:跨国公司在母国之外的生产几乎完全是针对当地市场,其生产模式通常是母国生产厂在海外的翻版;而全球公司生产网点的布局并不只是着眼于生产点所在的市场,而是在通盘考虑全球市场的基础上对生产资源进行优化配置。

丰田公司的全球化过程也正是从跨国公司向全球公司的蜕变过程,这一过程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见图2-5)。

(1)国内公司阶段。在丰田公司全球化初期,丰田产品的主要消费市场在国内,而国外需求相对较小。此时,全部丰田汽车都由日本国内制造,国外市场的需求通过整车出口来满足。

(2)跨国公司阶段。伴随丰田海外市场的不断扩大,由于在当地生产有利于节约运费,能够更好地满足本地市场,因此,丰田公司在主要的海外市场区域设立生产基地,主要由海外生产基地来满足当地的市场需求。

(3)全球公司阶段。随着国际分工的日益深化,丰田海外市场需求已经超过国内市场。在产品内国际分工条件下,丰田获得了更为广阔的资源配置空间,丰田公司的全球化过程进入第三个阶段———在全球范围内建立更加富有效率的生产和供应系统。该阶段以丰田2004年8月正式开始实施全球战略———“国际多目标汽车计划”(International Multipurpose Vehicle,IMV)为标志。

图2-5 丰田全球产销组织方式变革

通常,丰田在海外生产的汽车都是以日本生产的车型为原型。IMV计划抛弃了这种传统理念,专门针对东盟、中南美和非洲等新兴市场开发出新的“全球”车型,并将配件采购、物流和生产安排在日本境外的四个国家(见图2-6):泰国、印度尼西亚、阿根廷和南非进行;主要零件的采购则分别由丰田的亚洲、拉丁美洲和南非等事业部负责;汽车制造所需柴油发动机在泰国制造,汽油发动机在菲律宾和印度制造,汽车组装则由泰国、印度尼西亚、阿根廷和南非的工厂完成。

图2-6 IMV计划中的全球生产系统

丰田公司实施IMV计划,把配件的当地采购比例提高到近100%,将汽车生产成本降低了25%,从而实现了制造工序在全球生产网络的优化配置。由于丰田公司提高了本地采购率,所以经常出现多个国家之间相互供应配件的情况,本地供货商等新客户也增加了。如何建立复杂的供应链,能否建立紧急情况下的反馈体制是IMV计划成功的关键。为此,丰田与配件供应商联合开发了可跨国交换配件信息的“全球SCM系统”,通过网络把向IMV提供配件的各国客户联系到一起,根据丰田各工厂的生产状况,由前期工序接收后期工序使用的配件,从而实现了配件的全球有效配置。

3.全球化研发

按照全球化深度的不同,丰田的全球化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销售全球化阶段、生产全球化阶段和研发全球化阶段。1992年,丰田公司提出“丰田基本理念”,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在各个领域不断开发和研究最尖端的科学技术,提供能满足全球顾客需求且充满魅力的产品和服务”。

截至2007年底,除在日本本土的5个研发机构外,丰田在全球设立了8个海外研发中心(见图2-7)。丰田采取“地域上分散、指挥控制上高度集中”的全球一体化研发体制,在研发、设计上体现出全球协同的特点。全球研发体系的总指挥部位于日本总部的丰田研发中心,该中心汇集了来自海外诸多丰田技术中心所获取的所有重要信息和数据,并由丰田总部研发中心统一调配,以供全球各地的丰田研发设计人员使用。丰田全球协同的研发机制在2006版丰田凯美瑞(Camry)的研发上得到了充分体现。研发这款车时,丰田动用了包括日本、中国大陆和中国台湾、美国、澳大利亚以及泰国6个国家或地区的研发人员,从而使2006版凯美瑞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全球车”。

图2-7 丰田海外研发网点一览

另外,丰田还通过聘用海外科技人才,与国外研究机构、大学、企业合作的方式,积极推进研发、设计国际化。通过与全球各地的研发、设计主体的紧密合作,不断推陈出新,以最快的速度设计生产符合当地生活和消费习惯的汽车。美国一家公司调查数据显示,美国汽车制造商设计一款新车需要2~3年时间,而丰田公司只需1~1.5年。丰田全球一体化的研发网络已经成为丰田同欧美厂商竞争的制胜法宝之一。

表2-3 丰田海外研发机构

资料来源:TOYOTA IN THE WORLD 2008.

图2-8 丰田公司海外员工数(万人)

资料来源:丰田公司历年年报。

图2-9 2007年丰田公司员工构成

资料来源:Toyota 2008年年报。

4.全球化管理

经过70余年的迅速发展,丰田汽车公司规模迅速扩大。截至2007年底,丰田全球员工总数已经超过31万人,产品在26个国家和地区的52个国外生产网点生产,17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销售。随着全球业务的急速扩大,丰田也不可避免地碰到大企业国际化过程中曾经或正在面临的组织僵化、效率降低、文化冲突、沟通协调难度加大等一系列问题。如何对高度国际化的企业进行有效管理,无疑成为摆在丰田管理者面前的大难题。

随着业务的全球化拓展,丰田原有决策机制的弊端日渐凸显出来。丰田公司员工分散在世界各地开展汽车业务,其决策权却仍然完全集中在总部。丰田的整个流程———从研发到产品规划,从生产到销售———均是在日本决策,然后再根据海外当地市场的情况进行微调。在当今风云多变的国际竞争环境下,这种决策和管理方式的效率已经越来越难以满足竞争的需要。在总部和海外当地业务公司之间建立有效的决策平衡机制,已经成为丰田必须解决的问题。近年来,为了适应业务发展全球化的需要,丰田逐渐开始对公司决策机制进行改革。原先完全由日本人把持的董事会被大幅精减,5名非日本籍经理被提拔为执行员,进入丰田执行委员会;与此同时,丰田扩大了海外事业部的决策权,使其能够在不受总部干涉的情况下负责丰田海外业务的日常管理,从而逐渐将决策机制由“中央集权决策机制”开始向“平衡决策机制”转化。

伴随着丰田汽车进入全球化时代,一方面,丰田得以在全球范围内广纳英才,推动公司内人力资源的全球优化配置;另一方面,如何充分挖掘和利用好这个人力资源宝库,如何对这支庞杂的员工队伍进行文化和管理整合,就切实地成为丰田管理者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为了促进企业内部的文化和管理整合,丰田成立了丰田学院,对丰田本土和海外公司的全球领导人候选者以及中层经理人进行培训,加深他们对丰田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和理解,将其培养成在全球范围内播植丰田之道的“高级传教士”。2003年7月,丰田在日本成立了丰田全球生产中心(PGC),其后又在美国、英国、泰国等地设立了多个类似的海外中心,作为丰田生产模式的“布道”机构,为海外关联企业培养大量一线技术骨干和中层车间经理,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因工作经验、地点和语言等差别所造成的产品质量差异,确保全球范围内丰田产品质量的一致性。

5.全球化成效

经过不懈的努力,丰田公司无论是生产、研发还是销售,都已经实现了全球化,取得了丰硕的成果。1998~2007年(见表2-4、表2-5),丰田汽车全球总产量增长了390多万辆,增长率达到84.2%。其中,日本本土市场生产量增长了106万辆,增长率为33.5%;而海外总生产量增长了284万辆,增长率为193.5%。同期,丰田汽车全球销量增长了378.8万辆,增长率为81.6%。其中,日本本土市场销量由1998年的171.1万辆减少到2007年的158.7万辆,增长率为负值;而同期海外市场销量增长了391.2万辆,增长率为133.5%。

表2-4 1998~2007年丰田各地生产量  单位:千辆

资料来源:TOYOTA IN THE WORLD 2008.

表2-5 1998~2007年丰田各地销售量  单位:千辆

资料来源:TOYOTA IN THE WORLD 2008.

由此可见,经过多年的全球化经营,丰田公司在日本本土市场增长缓慢甚至出现萎缩的情况下,充分利用国际分工新环境,仍然保持了强劲的发展势头(见图2-10、图2-11)。从收益上看,丰田来自海外的利润大幅提高(见图2-12)。2007年丰田来自海外的利润已经超过了日本国内,并且增长迅速。

图2-10 全球生产业绩

资料来源:丰田公司网站(http://www.toyota.com.cn)。

图2-11 全球销售业绩

资料来源:丰田公司网站(http://www.toyota.com.cn)。

图2-12 丰田利润来源地构成

资料来源:丰田公司2008年年报。

[1]张幼文、金芳:《世界经济学》,立信会计出版社,2004年。

[2]张二震:《国际贸易分工理论演变与发展述评》,《南京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

[3][美]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华夏出版社,1997年。

[4][美]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华夏出版社,2002年。

[5]金芳:《国际分工深化趋势及其对中国国际分工地位的影响》,《世界经济研究》2003年第3期。

[6]近年来,关于产品内国际分工的研究在国内日渐成为热点,诸多学者出于学科背景、研究角度等的不同对这种分工形式给予了不同的定义,常见的如产品内国际分工、垂直专业化、价值链国际分工、生产非一体化等,其中较为常见的是产品内国际分工和垂直专业化。

[7]Hummels David,Ishii Jun,Yi Kei-Mu.The Nature and Growth of Vertical Specialization in World Tr-ade[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2001(54).

[8]卢锋:《产品内国际分工:一个分析框架》,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No.C2004005),2004年。

[9]Arndt,Sven W.Globalization and the open economy.North American 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1997,Vo1.8,No.1.

[10]卢锋:《产品内国际分工:一个分析框架》,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No.C2004005),2004年。

[11]在产品内国际分工条件下,“产品”这一概念的外延扩大了,一些传统意义上的半成品,由于通过国际贸易来实现,也具有了“产品”的意义,为了便于研究,我们称前者为狭义的产品,后者则为广义的产品。

[12]Jones、Kierzkowiski(1990)和Jones、Henryk(2000)的研究都论证了服务活动对于展开产品内国际分工是十分重要的。

[13]这类分工通常是由贸易国之间要素禀赋差异引起的,贸易产品在要素投入方面有着很大的差异,因而克鲁格曼将之称为“伪产业内贸易”。然而,在国际贸易统计上,同一行业或产业内的零部件、中间产品以及最终加工产品通常都归属为同组商品,属产业内贸易。例如,一家美国公司在国内生产计算机芯片,这些芯片被运往亚洲国家并组装成计算机,然后其中一部分计算机又返销美国市场。尽管美国出口技术密集型计算机芯片,同时进口以劳动密集方式组装成的计算机整机,在贸易统计中这些计算机芯片和整机交易却都归为同一“计算机与相关设备”商品类,显然应属于产业内,甚至行业内贸易。这种由垂直专业化分工引起的产业内贸易普遍存在于发达国家和处于工业化过程中的发展中国家之间,并在跨国公司的推动下蓬勃发展,占世界贸易的比重也在不断提高。

[14]刘宇瑞:《从圆圈理论的角度分析国际垂直专业化》,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硕士论文,2005年。

[15]OEM(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ce,原始设备生产商)的基本含义是:按原单位(品牌单位)委托合同进行产品开发和制造,用原单位商标,由原单位销售或经营的合作经营生产方式。ODM(Original Design Manufactuce,原始设计制造商)可以为客户提供从产品研发、设计制造到后期维护的全部服务,客户只需向ODM服务商提出产品的功能、性能甚至只需提供产品的构思,ODM服务商就可以将产品从设想变为现实。某些制造商设计出产品后,会被别的企业看中,要求配上该企业自己的品牌名称来生产、销售,或者做一些小的设计上的改动进行生产,并且以自己的品牌来销售。ODM的最大好处是减少了自己的研发时间。OBM(Original Brand Manufactuce,原始品牌制造商)即代工厂经营自有品牌,或者说生产商自行创立产品品牌,生产、销售拥有自主品牌的产品。由于代工厂做OBM要有完善的营销网络作支撑,渠道建设的费用很大,花费的精力也远比做OEM和ODM高,而且常会与自己OEM、ODM客户有所冲突。通常为保证大客户利益,代工厂很少大张旗鼓地去做OBM。通常认为,收购现有品牌、以特许经营方式获取品牌也可算为OBM的一环。

[16]产品内国际分工的实现模式有两种,由于所有权之内的产品内国际分工主要通过公司内贸易的方式来实现,因此情况较为复杂。从理论上讲,这些公司内贸易并不在跨境外包的范围内,但是,由于公司内贸易的相关数据难以获得,因此,学术界一般测度的是通过跨境外包实现的所有权之外的产品内国际分工。

[17]Hummels(2001)所提出的VS和VSI指数是用来测度垂直专业化水平的指数,如前文所述,垂直专业化与产品内国际分工在内涵上是基本一致的,因此,该指数也同样可以测度产品内国际分工的水平。

[18]本案例部分内容参考了金芳(2006)的研究成果,并且根据最新资料做了大量修改补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