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时间:2023-11-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生态文明”首次写入报告。十七大报告首次则提出生态文明,这是我们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的一次升华。随着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的树立,必将有利于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党的十七大指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之一是建设生态文明,要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报告还强调,要使“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首次写入报告。从十二大到十五大,我们党一直强调,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十六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十七大报告首次则提出生态文明,这是我们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的一次升华。体现了党对改善民生的高度关注,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战略选择。随着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的树立,必将有利于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从哲学层面审视人与自然、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生态支持能力的关系,反思当代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困境,构想合理的发展观念和发展方式,对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的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呼唤生态文明

1.世界生态环境和资源的危机

当今的生态问题已影响到人类社会的每一空间,如何对待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是人类社会发展要解决好的首要问题。

首先,自然资源方面的负重,超出了自然界对自然资源的供给能力和再生能力。在人类对自然资源大规模的、掠夺性的索取中,一些不可再生资源已耗损殆尽,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自然资源,石油、煤等已严重短缺。由BP(英国石油)2005629日发布的《BP世界能源统计2005》显示,2004年世界石油消费量的增长创1976年以来的新高,以目前的开采速度计算,全球石油储量可供生产40多年,天然气和煤炭则分别可以供应67年和164年。这也使得“自然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尽”的神话宣告破灭。而一些可循环、可再生资源,如水资源、生物资源等远远不能满足人类生产、生活的需要。人口增长、生态环境的破坏(即森林被毁、土壤退化等因素导致对水的吸收保护能力下降,雨季大水泛滥,而旱季严重缺水,流入海洋的雨水增加)全球气候变暖以及水污染日益严重,天然水资源被工业废水农业废水以及生活污水所污染。许多大量河流、湖泊的水已不再适于人类生活使用,地下水也在不同程度上受到污染,这种种因素使得水资源严重短缺。世界上四分之一以上人口缺少清洁、安全的用水,每年有160万人口因为缺乏安全用水和卫生条件而死亡(其中大部分为儿童),更有预测表明,2025年全球缺水人口将超过30亿。而且,由于地球变暖,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据记载,地球上共存在5亿种物种,到目前尚存的仅有500—1000万种(另说300万种)。据估计,到本世纪末,约有100万种生物将从地球上消失,这将直接造成生物链的破坏,动摇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这一切都表明工业文明的发展已经超出了自然界对自然资源的供给能力、再生能力,使工业文明的发展陷入困境。

其次,自然环境方面的负重,超出了自然界对自然环境的“自净能力”。在工业文明以前,由于人类生产、生活的范围和规模是有限的,人类生产、生活活动所带来的废弃物还没有超出自然环境的自我恢复能力,这时,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不良影响是通过自然界内部的自我调节机制恢复的。进入工业文明时代后,人类生产、生活活动产生的大量有害物质直接排入自然环境,如工业废渣、废气、废液,农药化学方面造成的污染,放射性物质的辐射、废热造成的污染,各种病菌、病毒造成的污染等等。江河湖海普遍受污染,湖泊出现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大气污染非常严重,工业生产与人类生活排放的三废,导致空气中COSO,SH化合物,NH化合物,NO化合物,CH化合物等多种废气和微尘,污染了清洁的大气形成酸沉降,带来一系列危害。世界三大酸雨沉降区象北美、欧洲、中国,加拿大等几乎全部湖泊都受到沉降危害,80%人口生活在酸沉降区。耕地面积也在迅速减少,全世界的可耕地面积,每年减少3亿亩。受水土流失和干旱威胁的土地高达390亿亩,每年沙化900万亩。全球100多个国家、三分之一陆地、45亿公顷土地受沙漠威胁,每年有2700万公顷土地沙化,600万公顷土地变成沙漠,到本世纪末,有人预测地球上沙漠要增加一倍。这些污染已经超出了自然环境的自我恢复能力,使环境不断恶化,不仅破坏我们的生活质量,而且直接威胁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2.我国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峻

由于我国人口多,人均资源不足,自然资源面临枯竭的危险,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协调发展和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据统计,我国人均不可再生资源储备不到世界平均值的1/2,单位产值资源消耗率约为世界平均值的3;我国的人均森林面积不到世界的1/10,我国的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名列世界122位。我国的生态环境先天脆弱,粗放型经济发展长期对自然资源无节制的索取以及污染物毫无顾忌的排放,使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例如,我国2000年工业废气排放量是14万亿立方米,2002年又增加了28%,达到18万亿立方米,向大气中排放的废气和工业气体急剧增加,形成危害极大的酸雨,并破坏臭氧层,形成的臭氧空洞使地面紫外线辐射增强,给人们健康带来极大威胁。因植被的破坏,我国每年水土流失量达50亿吨,相当于每年在全国所有耕地上剥去10毫米的沃土。我国土地沙化面积已达174万平方公里,每年仍以3400多平方公里扩展,18个省的47个县近4亿人口的耕地和家园正在受到不同程度的荒漠化威胁。我国是世界上13个贫水国家之一,许多江河湖泊还被严重污染。目前,我国的废水排放总量超过环境容量82%,七大江河水系的劣五类水质占40.9%,75%的湖泊出现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据统计,全国600座城市中有400多座城市缺水,其中110个城市严重缺水。公害事件和重大疾病频频发生。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长期超量开采地下水,我国已有50个城市发生了地面沉降,全国沉降面积48万多平方公里,采矿地区的地面塌陷情况也十分严重。由于生态系统的失衡,使许多起源于动物的疾病在人类中大肆蔓延,SARS、禽流感等。环境恶化已经危害了群众的健康和社会安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如果不采取坚决措施,那么环境问题将日益突出,有的甚至无法逆转,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这样势必影响小康社会的建设成果和中华民族的长远利益。正视资源危机和生态危机,制定环保政策,推行环保措施刻不容缓。

3.生态文明的内涵和特征

所谓生态文明,是相对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的一种社会经济形态,指人类能够自觉把一切社会经济活动都纳入地球生物圈系统的良性循环运动,它追求人类与环境和谐统一、协调发展,追求人与自然的互惠共生、同步发展的自觉和谐,人类文明的一次大飞跃,是比工业文明更进步、更高级的人类文明新形态。

生态文明的主要特点体现在:

首先,生态文明要求物质生产生态化,即要求人们把现代科技成果与传统工农业技术的精华结合起来,建立具有生态合理性的社会物质生产体系,使资源的消耗速度不超过替代资源的开发速度,实现资源的循环和重复利用,将污染物排放量控制在自然系统的自我净化能力阈值之内。其次,生态文明要求生活方式生态化,即要求人们不能只顾自己不断膨胀的物质需求而不顾其他生命的生存需要,应该从全人类的整体利益和未来利益出发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再次,生态文明要求社会制度生态化。在政治制度方面,应该把资源和环境问题纳入政治结构。政府直接参与管理并将其列入社会发展和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和具体计划;在经济制度方面,应坚持把资源与环境的保护与治理作为经济发展的目标与衡量发展水平的尺度,在估算经济增长速度,除了计算物质资本的成本外,还要核算损耗的自然资本,使生态环境的质量成为衡量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准。

()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为指导,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

1.马克思主义关于生态文明的观点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的核心问题,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问题。马克思认为:“迄今为止的一切历史观……把人对自然界的关系从历史中排除出去,因而造成自然界和历史的对立。”马克思恩格斯把人与自然的关系纳入历史,作为历史的现实基础问题来认识,并在此基础上将人和自然、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奠定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的哲学基础。

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包括三个基本方面:

第一,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从本体论的角度揭示了自然与人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认为,从本体论上来说,人起源于自然界,是自然界分化的产物,是自然界的一员,对自然界有高度的依赖性,因为“人直接是自然的存在物。”连同我们的血、肉、头脑都属于自然界并存在于自然界之中。”人的理性再深邃,精神境界再高尚,能动性再巨大,都不能摆脱对自然的依赖和被制约性。对此,马克思形象地指出:“自然界就他本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身体。人靠自然界来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形影不离的身体。说人的物质生活和人的精神生活同自然界不可分离,就等于说,自然同自己本身不可分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是自然界的产物,是自然界的组成部分,自然是人生存和发展的前提;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自然界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前提,而人类社会是自然界这个有机体中能动地发挥巨大作用的部分。这就从本体论上将人与自然统一起来,为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指明了总体方向:人与自然是和谐共生、互惠互利的统一体,保护自然就是保护人类自身,因此,在与自然打交道时,要尊重自然、爱护自然。

第二,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揭示了人类与自然的一致性,决定了人类要与自然共同进化,谐调发展。(www.daowen.com)

自然界是人类产生和发展的基础,而人又通过自己的活动将自己从自然界中提升出来,通过自己的活动能动地改造着自然。马克思说:“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人和自然是处于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的统一体中。由于人类的存在自然所隐藏的物的有用性才得以体现;同样,由于自然的存在人类才得以生存和发展。人类在正确认识自然规律的基础上,能动地支配自身的行为,能动地改造自然环境,在实践中实现了两者的一致性。二者之间的一致性也决定了人类要与自然共同进化,谐调发展。

第三,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告诉我们,人类必须要尊重自然规律,按照自然规律办事。

人类对自然规律是一个由无知到知之,由知之甚少到知之较多,由不会利用到科学利用的过程。人类只有认识自然规律,遵循自然规律,自然才会向着利于人类社会的方向发展。马克思说:“人在生产中只能像自然本身那样发挥作用,就是说只能改变物质的形态。”就是说,在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过程中,人并不是以自己为中心来使对象无条件地服从,而是根据人与自然都必须遵循的规律来“中介、调整和控制”这个物质交换过程。人类只有按照自然规律办事,否则就会遭到自然的报复。马克思说:“不以伟大的自然规律为依据的人类计划,只会带来灾难。”在实践中,人类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把自然规律与人类本性需要相结合,以自然界生态系统的平衡规律为前提,把人类的生产和消费置于生态系统所能承受的范围,自然才会向着利于人类社会的方向发展。

2.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思路

生态文明建设是可持续发展和保障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实现的必然要求,也是人类在经历了大自然的惩罚之后做出的必然选择。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向世人展示了一副自然与人、自然与社会相互作用和辨证统一的图景,从而为当代生态文明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为人们从根本上、战略上解决当代严峻的生态问题提供了依据和思路的启发,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建设生态文明的对策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正确处理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关系,树立把经济发展和保护生态统一起来的可持续发展观。

中国的现代化道路、发展的紧迫性使我们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

,但我们面临的严峻生态现状要求我们必须把经济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辨证地统一起来,在发展生产力与保护生态环境两者的良性循环中实现“双赢”的理性选择。发展生产力应以维护人和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为前提条件,在发展生产力的同时注意维护生态潜力。把经济增长限制在生态允许的限度内。同时,尽可能提高对自然力的利用效率,由一次利用变为重复利用,由低效能利用改变为高效利用。例如,可以发展绿色产业,实现以矿物质染料为动力向太阳能、氢能为动力的新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积极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利用科学技术,改进生产工艺,实现清洁生产,即实现“原料→产品→废料→产品”的生产模式,使企业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并减少废料与污染物质的生产和排放,使工业生产和环境保护相容。把保护环境与促进经济发展有效地统一起来,以促进经济和社会谐调发展。

第二,更新人们的生活观念,树立合理消费观念

要更新人们的生活观念,建立与环境保护相一致的价值观体系,首要一点就是要树立合理消费观念,首先要倡导适度消费。在传统观念,生活的改善几乎等同于物质享受的增多,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发展就意味着无休止地增加物质消费。在当前,要倡导一种以节俭为特征、以满足基本需要为目标的适度消费,以减少对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破坏;其次要倡导绿色消费。如果公众在购买商品和满足消费时青睐于绿色产品,则必然使生产企业采用绿色生态技术,提供对环境无害或危害较小的绿色产品,这就会间接达到提高资源和能源利用率,减少废料及污染物排放的目的。

第三,加快环境法制建设进程,为生态文明提供有力保障。

首先要制定和完善生态保护与建设的法律法规。建设生态文明,是一项全新的事业,急需建立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制定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强的生态保护与建设的法律法规,并且,立法必须以循环经济理念为指导,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和维护生态环境安全为目标。其次,要提高法律监督水平,为生态文明建设营造良好的秩序。要充分发挥各级环境监察机构的作用,加大行政执法力度,特别要加强对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破坏问题的执法检查。一方面加强对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生态环境执法的监督,防止其出现不作为、乱作为以及执法不规范的问题,一方面加强对生态破坏行为的打击力度,通过强有力的司法保障,使生态文明建设规范、有序地进行。

第四,教育和惩处相结合,强化全民生态环境意识。

培养全民生态环境意识,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在人、环境、发展这三者之间,只有人是能动性最强的因素,而人的活动总是在一定的思想指导下进行的。因而,必须通过生态环境意识教育,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深入人心,让“尊重自然、保护生态”成为全民的自觉行动。近年来,尽管我国加大了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力度和执法力度,但是全国性的公众环境意识远未形成。目前,公众对生态环境的关注停留在日常生活环境的较多,仅仅处于一个自我保护型的意识水平。更有某些地区为了局部经济的发展,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置若罔闻,有法不依,违法不究。强化全民生态环境意识,必须要坚持教育与惩处相结合。一方面加大对破坏生态环境的打击力度,一方面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地在全社会进行环境知识、环境意识教育,宣传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提高公民生态意识。

参考文献:

[1]张琳.论生态文明观[J].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13(2):231-235.

[2]伍瑛.生态文明的内涵与特征[J].生态经济,2000,2:38-4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