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研究:当代文化哲学形态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研究:当代文化哲学形态

时间:2023-11-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新时期、新阶段应该怎样加深认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理论的提出正是对这一重大历史性课题的理论回应,它们构成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的当代形态。这是总结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行动指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研究:当代文化哲学形态

经济全球化浪潮日渐深入,尤其是中国正式加人WTO,全球价值观念和体系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在新时期、新阶段应该怎样加深认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理论的提出正是对这一重大历史性课题的理论回应,它们构成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的当代形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体现了现时代的精神,它是当代社会主义文化观的创新与发展,是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社会主义文化自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政治、经济、文化的全方位发展与进步,从人的内在需要的角度,以发展的眼光看小康,丰富小康社会的文化内涵是人的深层需求,建设文化小康则是我们的时代诉求。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精神的维度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三个代表”的文化哲学诠释

人类社会进入新世纪后,世界政治格局发生了急剧变化,经济全球化浪潮扑面而来,知识经济发展势头方兴未艾,科技领域革命性的突破层出不穷。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事业正在蓬勃发展,使党面临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在新时期、新阶段应该怎样加深认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正是对这一重大历史性课题的理论回应: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总结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行动指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体现了现时代的精神,它是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社会主义文化自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当代社会主义文化观发展到一个新的历史高度。

1.全球化背景下的社会主义文化自觉

在经济全球化浪潮奔涌而来的新时代,引导全国人民树立对中华文化的自觉意识,并在此基础上努力开展文化创新的实践,是我党先进文化建设与发展的重要任务和光荣使命。

文化自觉,是指知识分子进行文化反省、文化创造和文化实践中所体现出来的一种文化主体意识和文化心态。在特定的文化转型和文化自我批判时代,一些先知先觉的知识分子往往能对自身文化进行深刻的自我反省和自我批判,从而对旧文化的没落和新文化的诞生有清醒而充分的认识,能深切地体认到自身的历史文化使命,并努力付诸实践。在这些先知先觉者身上呈现出一种文化使命的历史担当精神、文化承传精神与文化创造精神,它们构成了人类文化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在此种意义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集中体现了我党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的高度自觉。

“三个代表”的文化自觉首先表现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建设社会主义的文化自觉。社会主义是在世界历史的深化中所形成的理论、实践与制度。从历史观的高度看,社会主义价值与经济全球性有着内在契合性。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二十多年的发展过程,也是对外开放与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过程,也是参与经济全球化过程。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我们初步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基本问题,通过改革和创新,我国以开放的姿态融入世界现代化进程,与世界形成了良性互动关系,从而在社会发展中取得了辉煌进步。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将会呈现出一种复杂而多变的态势。为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特点,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从而在新世纪实现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

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机遇和挑战并存。一方面,社会主义为经济全球化注入了新的活力与生机,经济全球化为社会主义价值的弘扬提供更加广阔的历史舞台。随着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特别是加入WTO,我国同世界各国间的经济、科技、文化交流更加广泛。这既为我们学习和借鉴外国先进科技和优秀文化成果提供了便利条件,为我们集中力量加快经济发展,增强综合国力,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也为我们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了有利条件。另一方面,世界正在向多极化方向发展。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在经济、科技和军事领域的明显优势,积极对我国进行文化渗透和文化扩张,“西强我弱”的格局短期内不会发生根本改变。我们将长期面临西方敌对势力对我进行意识形态渗透的压力,抵御“西化”、“分化”和“和平演变”的任务十分艰巨。

应该看到,机遇和挑战是辩证的、相对的,面对挑战,善于应对,可以变挑战为机遇,变不利为有利。“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从正面给予了明确的回答,它是中国文化应对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要求,是中国共产党对WTO的自觉回应。“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是全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自觉担当,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为我党当前的文化使命。

文化自觉不仅要求对自己民族文化有探刻的认识,而且还要了解世界文化,并深人了解世界文化与自身文化的关系。这就是说,中国共产党人的文化自觉不仅仅是文化使命的担当,还需有一种文化承传精神和文化创造精神。经济全球化浪潮汹涌澎湃,影响到了政治、文化等领域,冲击到了民族和国家的观念,种种矛盾和冲突难以避免。在这种情况下,要善于吸取一切优秀文化来发展和丰富自己,同时要继承自己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以形成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先进文化。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必定是与历史发展方向相一致的,必定是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相适合的,也必定是健康向上,能够凝聚人心、鼓舞斗志的。在当代中国,这种文化只能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社会主义文化决不会在经济全球化中一帆风顺地发展。面对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复杂局面,只有抓住机遇,迎接挑战,选择和构建合理的发展战略才能使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走向世界。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也只有将“三个代表”的文化自觉转化为全民族的文化自觉,让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果敢地站出来,自觉承担起复兴中华文化的伟大使命,才能使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走向辉煌。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个文化有机整体

在文化哲学的理论视野中,“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还表现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社会主义文化观的自觉创新。“三个代表”的重要论断,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互为因果的文化有机整体,它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化全球化的战略决策

首先,先进生产力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物质基础。

只有认真分析和把握我们所处的时代和我国国情,特别是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状况,才能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真正落实到党的建设和党的全部工作上。面对21世纪,党只有更加敏锐地把握先进生产力发展的特点趋势和要求,并在正确路线方针政策和体制基础上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才能真正跟上时代而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从而保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先进性,保持社会主义文化的生机和活力。江泽民《在庆祝建党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先进生产力不断取代落后生产力的历史进程。”能够紧跟时代潮流、充分体现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文化,就是先进文化。

其次,先进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方向。

先进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又是推动人类社会前进的巨大动力,它顺应历史潮流,反映时代精神,代表社会发展方向,体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以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不断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不断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在庆祝建党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江泽民同志强调:“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中国文化建设的基本方向,应该体现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而不是已被历史证明是落伍的或者是陈腐的文化方向。

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必须坚持和巩固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引导文化形态的多样化发展。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这是不能动摇的。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不动摇,是我们党在21世纪继续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创造性地进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政治保证。同时,我们又不能教条式地对待马克思主义,而要在实践中与时俱进,根据新的实践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只有这样,才能为新世纪中国文化发展开辟广阔的空间。因此,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既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又要有丰富多样的内容和形式,与世界上各种文明和文化形态相互影响。

第三,人民群众是先进文化的创造者,更好地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终极目标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创造者。我们致力于推进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致力于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建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是为了更好地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无论在过去、现在、还是将来,这都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也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最终目的,它要求中国先进文化建设必需具有高度的人文关怀。

加强先进文化建设,是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重要体现,也是我党先进性的集中体现。我们党80多年的历史经验充分说明,什么时候真正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党和群众的联系就会更加密切,党的事业就能兴旺发达;反之,党和群众的联系就会受到损害,党的事业也会面临挫折。应该清醒地看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能不能始终代表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建设高度的物质文明,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生活需要,关系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党的惠业的兴衰成败;能不能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建设高度的精神文明,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同样关系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党的事业的兴衰成败。我们必须从这样的高度充分认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增强做好文化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总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个文化有机整体。人民群众是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是先进生产力的主体承担者。要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要体现先进生产力和最大多数人民群众的文化要求。先进生产力的发展也离不开教育、科学、文化的发展,离不开人民群众的集体参与。在当代中国,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来衡量和检验文化工作的成果。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归根到底要看是否体现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和社会的前进方向,是否为先进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要看是否反映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提高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要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审视文化领域各项工作,符合的就毫不动摇地坚持,不完全符合的就积极调整补充,不符合的就实事求是地加以纠正。

3.“三个代表”与中国文化的时代性与民族性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化走向全球

化的战略决策。“三个代表”,关键在于能否代表和如何代表全球化背景下的社会主义文化自觉与文化创新。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充分体现文化的民族性和时代性,发扬与时俱进的精神,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积极推动文化创新,这是新时期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原则。

经济全球化深刻体现着人类社会的整体性追求,反映着时代的基本精神即共时性。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其价值的意蕴有着丰富的个性体现。这种共时性和个性的辩证统一也就是文化的民族性和时代性的统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集中体现了文化的民族性和时代性的统一。因而,我国在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并非把外国的经验、特点生硬地搬到中国,还要结合中国的特点加以改造和创新。

经济全球化中文化的整合要保持本民族文化的特色,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归根到底就是建设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动力和精神支撑,是民族文化的最本质、最深刻的体现。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的一项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的全过程,纳人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体现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全部实践中,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文化首先是民族的、区域的,同时也是人类的、全球的。所以,文化不但具有民族性、区域性,也具有人类性、世界性。各民族文化、各国家文化都有自己生长的土壤与环境,都有各自适宜的活动与发展空间。因此,各国文化都有自己的个性与特征。参与经济全球化,决不能以丧失自我主体性、固有特色和国家的利益作为代价。“三个代表”的核心理念就是“中国特色”,立足中国、服务中国才是其本质精神。我国尤其不能以牺牲社会主义这一经过中国人百年探索、斗争而确立的制度作为代价。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活力与动力,就在于实现中国与世界的比较、互动,在与世界交流中寻求自我发展。任何一个民族、任何一个国家的文化,都经历着不断筛选和相互学习、相互融合的过程。所以文化的多样性及其发展的活力永远是在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交流、借鉴和融合中实现的。各种文明共存共赢,每个民族的文化进步都必须在开放条件下实现。150多年来,日本人的认真、勤奋和服,到美国人的竞争、热情、英雄主义和明星崇拜,从德国人的精密、严谨和质量第一,到印度人的哲学爱好抽象思维,各民族以独特的文化优势,作用于经济活动,创造了不同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经济全球化格局下发展的互补性需求,促使不同民族在文化上取长补短。

正因如此,开放才能兴旺,共存才能共赢。这种文化的互补,既体现在价值观念互补的层面上,也体现在文学艺术、科学技术、伦理道德的互补层面上,而且还有超越单个民族的全人类意义。因此我们要反对另一种片面的主张,就是搞文化的国粹主义、排外主义,拒绝向其他文化学习。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文化繁荣发展的不竭动力。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强调,必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邓小平同志强调:世界形势日新月异,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很快。不以新的思想、观点去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江泽民同志也强调: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如果不顾历史条件和现实情况的变化,拘泥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特定历史条件下、针对具体情况做出的某些个别论断和具体行动纲领,我们就会因为思想脱离实际而不能顺利前进,甚至发生失误。全党同志要坚持从新的实际出发,以改革的精神研究和解决党的建设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使党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充满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党中央三代领导集体的核心在不同历史时期所强调的共同理念,就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世界在变化,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在推进,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在发展,迫切要求我们在文化上不断打开新视野、开拓新境界。要立足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着眼世界文化发展前沿,不断从健康有益的外来文化中、从与时俱进的最新实践中,汲取营养和力量,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不断开拓能够极大促进我国先进文化发展的新途径,使中华文化历久弥新、充满生机。

坚持民族性和时代性的统一,也是发展先进文化的必然要求。我们正处在一个伟大变革的时代,正从事着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孕育和发展与这个伟大事业相称的先进文化,是时代的要求和人民的呼唤。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过去、现在、将来都是我们的神圣使命和历史责任。我们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党的十六大的要求,秉承一种文化使命的自觉,坚定不移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让中华民族文化以深厚的东方底蕴、鲜明的时代特色、绚丽多彩的中国气派展现在世界文化舞台。

()小康社会的文化解读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决不仅仅是追求经济目标,实现单纯GDP的增长,而是政治、经济、文化的全方位发展与进步。从人的内在需要的角度,以发展的眼光看小康,丰富小康社会的文化内涵是人的深层需求,建设文化小康则是我们的时代诉求。党的十六大报告也反复强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因此,考察人们对文化小康的渴望和企盼,明晰小康社会的文化内涵,加强小康社会的文化建设,其意义十分重大。

1.“小康社会”的文化渊源

小康社会是一个历史范畴。“小康”一词,最早见于《诗经:“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它指的是安乐、富足、稳定的社会状态或生活状态。这是小康的一般性含义,后世学者大多在此意义上运用它。如《金史完颜仲德传》云:“仲德招集散亡,得军数万,依山为栅,屯田积谷,人多归焉。一方独得小康,号命明肃,至路不拾遗。”又如明郑岳《秋日偕社友游溪声阁》诗云:“农家收稿秸,禾稼已登场。幸兹岁颇熟,闾阎得小康。”清代纪昀在《阅微草堂笔记狐妻》中讲述了一个穷困的盐户娶得狐妻后生活奔“小康”的故事。

作为一种社会模式,小康”最早在西汉礼记礼运》中得到系统阐述,成为仅次于“大同的理想社会模式。小康社会是一个政教修明、王道畅行的理想社会:“大道之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仪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此六君子,未有不谨于礼者也。以著其义,以考其信,著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如有不如此者,在执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尽管历史上从未有过这样的王道盛世,但小康思想在中国民间却影响深远,盛行千年而不衰,成为普通百姓对美好生活追求的目标。当然,相对于“大道行也,天下为公”的“大同之世”,小康社会仍处于较低层次,“大同”的理想才是人们孜孜以求的终极目标。故朱熹在《向芗林文集后序》中强调:“不可蘧以小康而遂忘大计也。”

“小康社会”的现代意义的获得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事情。邓小平立足于中国国情,放眼发展大势,赋予“小康”以时代性涵义,使之成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概念。1979126,邓小平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使用“小康”来描述中国式的现代化。他说:“我们要实现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现代化。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到本世纪末,中国的四个现代化即使达到了某种目标……中国到那时也还是一个小康的状态。”1984,他又进一步补充说:“所谓小康,从国民生产总值来说,就是年人均达到八百美元。”

19829,党的十二大把小康作为主要奋斗目标和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阶段性标志。“从1981年到本世纪末的20,我国经济建设总的奋斗目标是,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力争使全国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番……人民物质生活可以达到小康水平。”1987年党的十三大正式将实现小康列为“三步走”发展战略的第二步目标。199012,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审议并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对小康的内涵作了详细的描述,“所谓小康水平,是指在温饱的基础上,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达到丰衣足食……。”

如果说,1979年以来我们对“小康”的认识还只是停留在一个偏重于物质生活的富足上,那么,党的十五大报告则首次提出了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使命。相对于“小康之家”、“小康状态”、“小康水平”,小康社会着眼于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是一个更加宽广、更加文明、更加殷实、更加开明的理念。至此,古老的“小康”赢得了全新的时代内涵。

199710,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现在完全可以有把握地说,我们党在改革开放初期提出的本世纪末达到小康的目标,能够如期实现。在中国这样一个十多亿人口的国度里,进入和建设小康社会,是一件有伟大意义的事情。这将为国家长治久安打下新的基础,为更加有力地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新的起点。”2002118,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进一步明确了今后二十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我们要在本世纪头20,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当然,我们现在达到的小康还只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还是一个偏重于物质消费的小康。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除了注重物质生活提高外,还特别注意人们的精神生活、以及生活环境的改善等方面,实现社会全面进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追求的是物质、政治、精神和生态文明的共同发展,尤其是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的现代化社会,它表明中国共产党对社会发展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境界。

总之,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个中国化了的文化命题。这个命题根据邓小平同志关于小康的一系列论述,总结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经验,借用了千百年来中国人民所熟悉的“小康”概念,又赋予崭新的含义,使其成为一个与现代化紧密联系、内容丰富、衡量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阶段、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水平的科学概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个集历史继承性和时代创新性于一身的命题,带来了一种深刻的文化认同感,既便于人民群众形象生动地接受和理解,又有利于发挥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感召力和凝聚力,团结人民群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共同奋斗。

2.“文化小康”的时代诉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小康,在本质上是一种文化小康。所谓文化小康,简而言之,指未来小康社会应有丰富的文化内涵、高尚的文化品位和文化目标,它不仅是建设全面小康的内在需要,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时代诉求。小康社会是一个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相统一的社会,她不仅是物质上的富足,还必须有富足后的思考和进取;她不仅有精神上的崇高,还必须有保障道德和社会文明的政治文明。小康社会对中国人民来说无疑具有深厚的感染力和感召力的。因为她向人民展示的是一个富庶、文明、体面、民主、秩序的文化化的社会,有着深刻的文化内蕴。

“小康”最早的含义是丰衣足食,主要是指走出温饱线以后的相对富足的状态,有衣食住行等等基本生活层面的指标。但从“小康社会”而言,就绝非只是物质财富方面的含义,其中还有政治、文化等等诸多方面的内容。文化小康是人的发展的需要。按照马斯洛阶梯式需求的理论,人在获得物质生活的相对满足之后,必定要追求更高层次的文化需求、情感需求、人际需求、价值认同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等方面的满足。俄国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如果没有文化财富———知识、文学、艺术、音乐以及各种形式表现出来的美,那么生活就会变得暗淡、狭隘,从而失去了真正的人的幸福。”

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就是一个综合性的指标,包括了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各方面。国家统计局副局长贺铿谈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是要建设水平较高的全面的小康社会。1991年国家统计局与计划、财政、卫生、教育等12个部门的研究人员组成了课题组,按照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小康社会的内涵确定了16个基本监测指标和小康临界值:1.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500(1980年的价格和汇率的计算,2500元相当于900美元);2.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2400;3.农民人均纯收入1200;4.城镇住房人均使用面积12平方米;5.农村钢木结构住房人均使用面积15平方米;6.人均蛋白质日摄入量75;7.城市每人拥有铺路面积8平方米;8.农村通公路行政村比重85%;9.恩格尔系数50%;10.成人识字率85%;11.人均预期寿命70;12.婴儿死亡率3.1%;13.教育娱乐支出比重11%;14.电视机普及率100%;15.森林覆盖率15%;16.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基本合格县比重100%。这些指标及临界值是从中国当时的实际出发,参照了国际标准确定的,但与全面小康社会比较,不但标准较低,指标描述的范围也还不够全面。

用综合评分方法对这16个指标进行测算,1990年全国小康实现标准为48%,2000年为96%。分地区看,东部地区基本实现,中部地区实现78%,西部地区实现56%。我国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就是在这16个指标上达到一个新的水平。(www.daowen.com)

这里,对于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没有提出具体的量化指标,所以只能作为一个基本标准,今后,我们要在进一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社会文化方面的评价指标体系。那么,小康社会的文化内涵、文化目标是什么呢?

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明确指

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文化目标:“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基层民主更加健全,社会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消除文盲。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小康社会的文化内涵也有了丰富的指向性,从小康社会这一较高的起点而言,其文化内涵总体来看可包括以下一些内容。

首先,小康社会是现代社会文明发展的高级形态。小康社会应该是学习型的社会,在新世纪,“终身学习”、“学习型社会”、这些扑面而来的全新理念,不但成为全世界有识之士的共识,而且迅速成为普通人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小康社会应该是人类文明的高级形态,在小康社会里,人们尊重知识,崇尚文明,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艺术素质,道德水准比较高,有较强的公共意识和审美能力,讲究诚信、遵纪守法。在小康社会里,公民文化权力得到基本实现。公民应有的主体地位和责任意识得到保障。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消除文盲。随着科教兴国战略力度的加大,社会力量参与办学,我国大学入学率到2005年可以达到15%,2020年我国进入小康社会时有可能超过20%,达到25%

其次,小康社会是文化生活质量总体提升的社会。随着小康社会的加快建设,文化生活质量的提高成为必然趋势。这其中包括高雅艺术活动的举办,具有广泛影响和知名度的文化节庆,较高层次的艺术教育等。中新网626日电:“到2020,在生活消费结构中,我国城镇居民用于精神文化娱乐教育费用的支出比重将比目前提高一倍左右,消费结构从目前生存需要转变为发展需要。”近几年城镇居民用于文化教育娱乐休闲的支出有明显提高,加上医疗保健和交通通讯人均消费额,其占消费支出的比重已由1995年的16.7%上升到30%左右,农村居民由13.6%上升至25%左右。全国文化事业蓬勃发展,各种表演团体、场所、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站遍布全国,广播电视覆盖率已达93%94%,现代歌舞厅、各类新兴的游艺场所,满足了不同文化层次居民的文化需求。居民的精神生活已由过去的“单调乏味”向“丰富多彩”转变。

再次,小康社会是人的文化素质走向现代化的社会。小康社会是现代化的社会,这是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人的集体共识。现代化的内容包括经济现代化、政治现代化、文化现代化、社会结构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人是社会现代化的主体和实际承担者,因而经济现代化、政治现代化、文化现代化、社会结构现代化都离不开人的现代化,离不开人的文化素质的现代化。从人的文化素质的整体看,我们认为,它主要包括科学文化素质(科学文化知识、科学文化能力)、思想素质(政治热情、公民意识、经济意识、法律意识、信心状况、人际态度)、道德素质、文化心理素质(人生价值取向、成就动机、文化价值心理取向、社会心理承受力等)、现代性(现代习性、现代科学意识、现代进取精神等)。未来小康社会是人的现代化的社会,其文化指标的确定应参照人的文化素质的各项具体内容来设定,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最后,小康社会是以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当然,小康社会的文化内涵还包括其他许多方面的内容。但总起来讲,对这种文化内涵的理解必须体现人的尺度,文化的尺度,要以人为本,要落实在文化与人的主体性建构的广泛而深刻的联系中。归根到底,小康社会文化内涵必须落实到以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一根本理念中去。

3.建设小康文化的哲学思考

未来的小康社会文化生活什么样?应该是与物质生活更加富裕相对应的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文化形态更加多样,精神面貌更加积极向上。

先让我们看一看身边随处可见而又司空见惯的一组镜头吧:贴满城市的黑膏药广告;在欣赏交响乐时肆无忌惮地吞云吐雾、大声喧哗;市场上黄碟泛滥、盗版横行;城市广场及小景缺少文化品位;文化设施落后及文化场所随意被挤占……诸如此类。尽管我们的现代化建设成绩斐然,但人们的文化素质、精神格调及文化品位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无法设想,20年后,如果仍带着这些不文明、少文化的痼疾和文化建设的一块块硬伤,我们怎么能够迈入小康社会的门槛?笔者认为,建设小康文化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在经济全球化浪潮奔涌而来的新时代,引导全国人民对全面建设小康文化有一种文化自觉意识,并在此基础上努力开展文化创新的实践,是小康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和光荣使命。

文化自觉,是指知识分子进行文化反省、文化创造和文化实践中所体现出来的一种文化主体意识和文化心态。在特定的文化转型和文化自我批判时代,一些先知先觉的知识分子往往能对自身文化进行深刻的自我反省和自我批判,从而对旧文化的没落和新文化的诞生有清醒而充分的认识,能深切地体认到自身的历史文化使命,并努力付诸实践。在这些先知先觉者身上呈现出一种文化使命的历史担当精神、文化承传精神与文化创造精神,它们构成了人类文化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正是在此种意义上,小康社会的文化建设迫切呼唤一种主体自觉,呼唤一种文化自觉担当精神。小康社会的文化自觉是一种历史的自觉,即要我们知晓小康文化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当然,我们还需要一种哲学的自觉,即对小康文化保持一种理性的反思和批判精神,它包含着对小康社会理想的建构和对小康文化理想的憧憬。

其次,大力加强先进文化建设。发展先进文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组成部分。十六大明确提出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的文化,努力改造落后的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让尽可能多的先进文化占领市场,这是我们文化工作者的重要历史使命。我们往往看重物质文明飞速进步的一面,却往往忽视思想文化对生产力发展的反作用。落后的思想文化观念,不能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不仅无助于物质生产的进步,反而会成为束缚和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桎梏,从而使物质文明的建设成果付诸东流。传统文化中“小富即安”的思想,使多少曾经辉煌的企业和颇有成就的企业家,满足于眼前利益、既得利益,不思进取,居安而不思危,最终被市场经济淘汰出局。而在海外,也有一些靠拥有石油、金矿、钻石等天然资源暴富的国家,其经济和生活水平也一度增长很快,但由于缺少文化的支撑,相当部分的民众贪图享受、社会风气奢靡、政府不思进取,最后整个国家丧失了竞争力,国民经济最终也垮了下来。这些教训,实在是发人深省。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整个社会的精神文化观念,更表现为一种“软”的生产力,它不仅潜在地对社会物质领域发生作用,而且往往可能产生更大的威力和效力。

在当今时代,文化特别是先进文化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一种极其重要的力量。21世纪前20年的中国,正经历着从传统农村经济时代向工业经济时代的历史性变革,这一转变尚未完成,向知识经济时代的转变又已经开始。这是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全方位的转变。先进文化,其本质是发展和创新。先进文化就是要为新的时代建立新的社会价值体系与行为方式,并使之成为全体社会成员普遍认同的价值取向与行为准则,从而为新时代的到来提供源源不断的强大动力。而这种强大的精神动力,还能够促进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使小康社会变成真正的学习型社会,从而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共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三,继续推行科教兴国战略,创建中国的学习化社会。小康社会离不开小康文化。这种文化的建立既需要发展科学教育事业、强化道德意识、繁荣文艺创作、丰富文化舞台、推动文化创新等相应的措施,同时更需要我们每个人的自觉努力,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

小康社会是学习化社会。“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美国学者阿尔文.托夫勒在上个世纪90年代这样说。面对以几何速度不断翻新的信息洪流,一个希望获得成功的人,应该具备的素质不再是他已经掌握了多少知识,而是他能否用最短的时间最高的效率,学习最新知识的能力。在小康社会里,我们学习是为了生存,知识就是力量,终身学习应成为一种生活方式。1995年教科文组织的21世纪教育委员会又提出报告《学习:财富蕴藏其中》提示:“终身学习是打开21世纪光明之门的钥匙。”我们期望每一个人都自觉地行动起来,努力创建中国的学习化社会,形成一个人人学习、时时学习、事事学习、处处学习的“学习化社会”。应当指出,形成学习化社会,是社会进步的结果,是社会发展到高一级形态的标志。中国人正在悄悄改变自己的面貌,一步步走向学习化社会,走向文化小康,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和谐社会的精神维度

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指出:“一个社会能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没有良好的道德规范,是无法实现社会和谐的。要切实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不断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锦涛同志的讲话,指明了精神文化建设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它也使我们深刻地认识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除了政治建设的维度和经济建设的维度,还有精神建设当代维度。随着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和谐社会的精神文化建设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1.人文关怀:和谐社会的精神诉求

继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命题后,200512,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又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思路。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而坚持以人为本,必须体现人文关怀,要要尊重人,理解人和关心人。坚持以人为本,本质上是要把关注的目光从片面追求物质的增长和财富的积累,逐渐转移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尤其是精神发展上来。和谐社会对人的价值和自由的尊重,本身就是一种人文关怀,它以“关爱人、服务人、教育人、凝聚人”为核心内容,尤其表现为在人人平等的基础上对贫弱者的关怀和照顾。和谐社会已成为人性栖息和人格升华的精神家园。

和谐社会的人文关怀是时代发展的要求。追求人文关怀是人的自我发展的内在需求。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振奋了人们的精神,增强了人们创造新生活的信心,激烈的竞争、复杂的利益关系和层出不穷的新情况、新问题,也使人们的情感世界产生某些躁动和不安。应该看到,“物质至上”和“精神失落”是伴随工业文明发展的一股暗流,特别是资本主义在物质财富猛增的同时,造成了价值理想的缺失、“心灵的漂泊”、“意义的失落”和“道德的沦丧”。和谐社会的建设,呼唤着文化的人文关怀。我们应吸取历史教训,始终重视精神建设,重视人文终极关怀,使人获得精神上的慰藉感、充实感、崇高感和超越感,从而提升精神境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当前和谐社会的建设中,人在人文精神向度上的发展更具优先性。

人文关怀是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中国要想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仍然保持健康、稳定和快速发展的势头,就必须重视社会良性运行的软因素,为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营造一个更加宽松和谐的人文环境。近年来,马加爵连环杀人案、贩毒、自杀式炸弹袭击等恶性事件的发生,以一种极端形态间接地折射了我们的社会精神状态。建设和谐社会,既需要物质建设、制度建设,更需要精神建设。我们在大力推进经济、法治与民主建设的同时,也要采取更加积极有效的对策推进精神建设。

人文关怀是文明进步的时代体现。人文关怀思想的产生与人类文明发展相伴随。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周易》中就有“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关乎天文,以察时变,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的阐述。现在,人文关怀已经从原来的侧重教化,发展为进一步强化对人的主体地位的肯定和尊重,对人性的合理需求、生存状态和生活质量等的关注和保障。因此,无论是从过去和现在来看,人文关怀都是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表征。

人文关怀不仅涉及经济、政治、文化各个领域,而且关系人、社会和自然各个层面,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人文关怀更多地体现在精神维度上,它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一个良好的人文条件。人文关怀在精神层面集中体现为人文精神。它是对人的价值的肯定,是对人之所以为人在理论和实践方面的回答,是对人类精神诉求的探讨和提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的是一种实实在在的人文关怀,比如对教育公平、文化公平等问题的关怀。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公平问题十分严峻。教育公平,主要是教育机会平等。对每一个公民而言,接受公平的教育,不仅是一种个人的追求,而且是政府为减少失业救济、贫困补助等财政性支出采取的战略措施。美国智囊机构兰德(Rand)公司1999年教育研究报告(Closingthe Education Gap: Benefits and costs)的主要结论是:教育公平,能够给政府创造巨额的财政收入,给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这也许是个人、社会和政府关注教育公平的根本原因之一。高校收费标准已经逼近、在部分地区甚至超过了我国广大普通居民的承受能力。调查发现,平均每个大学生每年费用在1万元左右,4年大学需要四五万元。2004年我国城镇居民年平均纯收入和农民年平均纯收入分别为9422元和2936,以此计算,供养一个大学生,需要一个城镇居民4.2年纯收入,需要一个农民13.6年纯收入,这还没有考虑吃饭、穿衣、医疗、养老等费用。据调查,25.5%的学生表示“不愿再升入大学”,原因是“家庭负担不了上大学的费用”。一项涉及37所高校、7万名学生的调查表明,农民子女的比例随着院校层次的升高而降低。《我国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的研究》也显示,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国家重点大学,20世纪90年代以来招收的新学生中,农村学生的比例呈下降趋势。我们呼唤教育公平,是因为只有确保起点公平,过程公平,才能最终实现社会公平。如果农民和城市低收入者的教育负担沉重如山,让孩子读书就像押宝,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就将很难实现。缩小教育差距理应成为公共政策的重大命题。让教育公平重返时代重心,不仅是和谐社会人文关怀的题中之意,更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

与教育公平紧密相关的是对文化公平问题。王蒙认为,在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同时,应运用国家与社会力量,使农村、西部地区、老少边穷地区与城市民工、下岗人员、残疾人等,获得更多的文化教育与学习机会,力争实现文化共享与文化平等。给农民工送文化,是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举措,对于城市和农村来说都是双赢。这种深切的关怀所带来的影响,不仅是凝聚了人心,更是将理解、关心、帮助、扶持等素养通过行动,一点点渗入了民族血液,成为构筑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的重要注解。古往今来,人们对美好社会都有一种期待,希望在一个充满人文关怀的社会里,每一个人都享受着精神的安宁、人伦的快乐和审美的愉悦,共同生活在一个和谐的家园里。

2.心灵和谐:和谐社会的精神基石

人类所有的活动都要受到人心的支配,因此,和谐社会建设最后表现为心灵建设,和谐社会是心灵和谐的社会。心灵和谐是和谐社会的精神基石。构建和谐社会要从我做起,我们要经常问自己,我还能为社会、为人类做点什么?和谐实质上是人心与自然之间和谐,人心与社会之间和谐,人心与人之间和谐,人心与自我的和谐。只有我们的心灵和谐了,才能构建起我们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

和谐社会更重要的内容是人的心灵的和谐,单单是“和谐”两个字就很令人神往。因为它包含了人类生活中许多美好的情愫。

它或者是一种沟通,一种亲近,一种和睦;它或者还是一种理解,一种支撑,甚至有时是一种相逢一笑,尽释前嫌。总之它是由人来完成的一种精神的行为,所以和谐应该是一种心灵的境界,是衣食无忧、安居乐业的人们更高层次的追求。

构建和谐社会,当从心灵建设入手,提升人们的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从而达到社会环境的和谐美好,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心灵相通,和谐共存,在社会大家庭中,我们亲密无间,互通有无,为构建和谐社会自觉地奉献自己的力量。实现心灵和谐,就是要让社会成员心灵充实,提升精神境界,保持思想上的和谐。思想和谐,其主要表现是思考问题冷静、全面、理性,心态平和,做事中允,以双赢为目的,而不是损人利己。人大代表彭富春教授指出,当前,有三种思潮影响我们的生活:一是虚无主义,不相信任何东西,心灵沙漠;二是享乐主义、消费主义,使人极端自私自利;三是技术崇拜,技术确实可以解决很多问题,但不能解决一切问题,尤其是社会和人的问题。对于社会和每个人来说,最根本的是爱心,爱人类、爱自然、爱国家,也就是博爱。如果能够懂得爱与被爱,拥有爱和感受爱的能力,就不会有心理问题,就会达到心灵和谐。

实现心灵和谐,品质和谐也十分必要。品质和谐的核心是能正确处理公与私的关系。正确的原则应当是既要考虑个人利益,也要考虑集体利益,应当是二者利益都要兼顾到。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固然重要,但对所利之人并非是好事,有些人可能因此而培养了一种更利己的心态,专等着利人之人来利己。所以,无偿奉献的另一端就是无偿占有,其结果是一些人实现了公,而另一些人却满足了私。由于大家对利益的追求都是平等的,所以,每一个人都应与别人一样平等的看待自己的利益追求。奉献固然重要,但必须考虑整体合理性,应当有利于推动社会总体福利水平的提高,其中也包括自己的福利在内。当然,也不能借此把自己的利益看的比别人的利益要重要的多,这里仍然是要平等的对待自己和别人的利益关系。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应是处理问题的基本原则。

品质不和谐往往会带来诸多心理问题。在我们这个社会,人们的心理变得不那么平衡,很多平时看起来很正常的人,常常会因为一些事情不顺心就走向极端:打工者为讨要工资而扬言跳楼,大学生一言不合就锤杀同学,有人因失恋而杀害女友全家,有人为仇富而绑架勒索……这些现象让我感到非常困惑。我们的生活在变好,社会在进步,可为什么我们却失去了内心的安宁与满足?现在提出要构建和谐社会,我想心理健康应当是社会和谐的必要条件吧。

社会竞争激烈,缺乏安全感,贫富差距和社会不公的存在,这些的确是导致一些人心理失衡的客观原因,但主观上没有及时调整心态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实践证明,社会能否和谐的关键在于人心是否和谐。心理出现的问题,就是精神自我出现问题,人在生活中才会遇到困难和问题。如,没有皮鞋穿草鞋照样可以走路。可有许多人穿上草鞋却“不会走路了”,理由是,大街上没有穿草鞋的人。这就是人心发生问题。心不和谐,和谐从何而来?当前,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自杀、凶杀等一些反常或恶性事件不时见诸报端,它们在特定的环境下就可能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隐忧。和谐社会,人人共享;构建和谐,人人有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健康稳定的社会心理。

也许,我们可借助文学艺术作品等所特有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功能,作用于人的精神和心理层面,引导人们的精神消费,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和审美情趣,调节人们的情感和心理,促进全体社会成员人格、意志、品格的完善,形成积极、健康、宽容的心态,为和谐社会营造良好的心理基础和社会氛围。心理健康问题与健全的人格紧密联系,心灵和谐更需要人格的和谐。人格和谐指人的灵与肉的和谐,也就是人的肉体追求与精神追求的平衡与协调。肉体的有限性与精神的无限性是一对永恒的矛盾,这种有限与无限的不对称,其结果往往造成人格的分裂和精神的失常。

人是心灵与肉体的结合体。上帝在造人的时候也煞费苦心,上帝把心灵安放在人的肉体之中,显然是要让人高于其他一切动物,要用心灵去指导人类的生活,心灵是什么?心灵是一盏亮灯。当我们心灵迷失的时候,这盏灯就会照亮漫漫人生路,有了心灵这盏亮灯就会看清人生的真面目,即使面对歧路岔道也会自主地作出自己的选择。人类大部分的悲剧都是由心魔所致。和谐从一开始便以其灵魂功能滋润人们的思想和心灵,并分别在人类的智慧和人性中扎根发芽,为和谐人格的形成奠定精神基础。未来社会是一个越来越和谐的社会,心灵的和谐将成为一种充满了温情和诗意的社会主流。

3.和而不同:和谐社会的精神旨归

和谐社会的精神和谐,不仅包含着个体内在精神的和谐(心灵和谐),而且包含着公共精神的和谐。公共精神的和谐,主要指主流意识形态、公共道德、民族精神、大众文化之间的和谐。但和谐并不等于相同,《论语路》中君子和而不同”,讲的是大家在一起要保持和谐融洽的关系,但是可以发表不同的观点。和谐社会的美妙不在于无差别境界”,而恰恰在于面对矛盾丛生的社会万象,人们之间能够化干戈为玉帛,和气生财,和睦万家。

公共精神的和谐,首先是先进文化是主流。建设和谐社会是一项系统工程,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重塑理想精神,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共同的理想信念。共同的理想信念是不同的社会群体为了相互一致的根本利益而各尽所能、各得其所的精神纽带,最能充分激发人的创造活力和精神动力。

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可以确保和谐社会发展方向的正确性和目标模式的科学性。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意识形态领域的和谐,即指导思想的一元化和精神文化多样性的统一,“多”总是统一于“一”之中,作为一个和谐社会,不可能缺乏其内在的某种价值统一性。缺乏统一性的多样性必然导致相对主义的盛行,价值理想的覆灭。当前社会上耻言理想、蔑视道德、躲避崇高、告别革命、诋毁传统、不要纪律、见义不为、见死不救、惟利是图等现象的蔓延并非偶然。这些现象与我们向往的和谐社会是背道而驰的。着眼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和人的全面发展,我们必须自觉地走出狭小的自我天地,然后,在自我价值的追求过程中重塑全社会所认同的理想精神。这种理想精神应是从现实出发的个人对自身价值的意识,对国家前途、命运的关注,成为鼓励人们快乐地执着于追求价值理想的一种动力。象古希腊求真、求美,古希伯莱坚持信仰,中国自古以来的仁爱精神,都无不激励着人们积极向善,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围。

从根本上看,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和良好的道德规范,和谐便无从谈起。道德建设无疑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工程。我国的伦理传统是私德相当发达,所以习惯奉行“爱有差等”的原则来处理公共道德生活,依据对象与自己亲疏远近的不同来承担不同的道德责任,这对于流动性空前增强、交往范围不断扩大、公共生活领域越来越大的当今社会必将产生不良影响甚或是侵害(,“搭便车”、“开后门”、破坏生态、污染环境等),因此要求我们要改变观念,奉行“博爱无类”的原则来处理公共道德生活,培养公德理念,填补公德缺失造成的伤害。

社会公德起着“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作用,我们要努力营造以和谐为基调的舆论导向和社会氛围,塑造美好的人性。并通过媒介的广泛传播把人性美重新辐射到社会的角角落落,并让人们懂得,在人们的“精神家园”中,德性是如此的重要。修养自己,完善德性,“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这世界就会变成美好人间”。社会公德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社会和谐的重要的道义基础。因此,我们要大力倡导以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德,提倡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热爱集体,热心公益,扶贫帮困,培养公民的公德意识,树立“和谐社会人人有责”的理念,积极营造“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良好氛围。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需要我们每一个人都多一份宽容。“宽宏大量成大事,小肚鸡肠难成事。”纵观古往今来那些成就大事的人,他们无不具有包容天下的广阔胸怀,无不善于在“不同”中谋统一、在和谐中聚力量。

在我们看来,和谐社会还应该是民族精神高扬的社会。民族精神是民族的脊梁,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没有强大的国防,一打就垮,但没有强大的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不打就垮。现在不少年轻人崇洋媚外,自我失落,甚至表现出一些劣根性,让人痛心和担忧。因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新形势对我们提出的迫切要求。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绵延5000余年,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在全球化的浪潮中,我们既不要让欧美文化统领青少年的价值观,也不能以狭隘的民族主义面对世界。我们应该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此外,大众文化的建设也应当受到关注。随着现代传播媒介的发展,精英主义已日渐式微,雅俗界限日趋模糊,大众文化已成为当今文化的主流。在广播、电影、电视、音像、互联网等的技术发展上形成的文化产业,还使得与大众传播媒介密切相关的大众文化因有强大的经济实力作后盾而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广泛性和影响力。这一方面意味着日益众多的普通人的精神需求可以得到满足,另一方面也可能使文化由于资本的渗入而趋向媚俗,从而失去其精神价值。正是因为如此,才需要将道德因素注入大众文化中,用大众文化之长扬道德之长,从而在主流的大众文化中,为人们重建起与和谐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新的精神家园。我们要努力创作思想性与娱乐性兼具、雅俗共赏、老少皆宜的好作品,坚持不懈地对大众文化施以人文关怀与人文提升,积极有效地赋予大众文化以尽可能多的精神价值、道德品位、文明素质与思想内涵,使大众文化在不断地汲取、扬弃与升华中走向完美与成熟。一本好书、一台好戏、一首好歌、一场好电影……只要是体现了一种人文关怀,无论哪种文艺形式,都能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颗棋子,发挥其作用。思想文化战线要坚持“二为”方向,贯彻“双百”方针,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以和谐的社会文化促进社会和文化的和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