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价值?
从词源上说,“价值”最初的意思是“掩盖、保护、加固”,后来演化成“可珍贵的、可重视的”等。“价值”这个词最初在经济学中使用,指的是商品交换中那个内在的共同的东西,用来反映商品中凝聚的人的一般劳动。
哲学史上关于价值问题的探讨也由来已久。马克思说:“‘价值’这个普通的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这段话至少表达了三个意思:价值形成的基础源自于主体的需要,价值形成的条件是客体具有满足主体需要的属性,价值形成的实质是主客体之间需要与满足关系的不断生成。
因此,作为哲学范畴,价值揭示的是人(主体)的需要与满足人的需要的外界物(客体)之间的一种关系,是一个主客体关系的范畴,是指具有特定属性的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一个事物有没有价值,主要是看它能不能满足主体的某种需要。如果某种事物能满足主体的一定需要,具有对人而言的某种有用性,对于主体的生存发展有积极的肯定的意义,这种事物就是有价值的。反之,如果某种事物不能满足主体的需要,甚至妨碍主体实现某种需要,对于主体具有消极的否定的意义,就会被主体认为是无用的甚至有害的,即无价值的。一种事物或现象满足主体需要的程度越高、有用性越大,其价值也就越大,反之,价值就越小。
价值反映的是主客体的一种相互关系。价值作为哲学范畴,是对价值的最一般本质的科学抽象,它不同于某种具体的价值形态,也区别于具体科学中的价值概念。比如哲学上的价值与经济学中的价值,不仅表示的关系不同,而且其价值大小的评判标准也不同。哲学上的价值表示的是一种主客体关系,是对价值的最一般本质的抽象。而经济学中的价值指的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它表示的是商品生产者相互交换劳动的关系,即商品经济条件下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哲学上的价值是主客体之间的效用关系,那么,判定一种事物是否有价值、价值大与小,当然就要考虑主体的需要和利益。由于主体的需要和利益是千差万别的,面对同一个客体,不同的主体从不同的需要和利益出发,会得出不同的甚至相反的价值评价。所以哲学上的价值评价带有很明显的主观性。但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这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所以商品的价值大小不是由任何个人的主观意愿决定的。
(二)价值的基本特征
首先,价值具有客观性。价值的客观性在于主体需要的客观性和满足需要过程及条件的客观性。价值主体需要的满足,价值关系的成立,只有在价值客体的存在及其具有相应属性的前提下,才是可能的。“缘木求鱼”、“无米之炊”,是毫无根据的。这表明了价值具有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
其次,价值具有主体性特征。人的实践具有能动的创造性,人在实践中不仅可以能动地认识世界,而且可以能动性地创造世界。正是人的这种能动的创造性,才能满足人类本身存在和发展的需要。所以,价值关系不是自然而然发生的,它在根本上是人的实践所创造的。在实践中,主体性尺度是价值关系的特质。价值首先表现和反映的是人与对象、主体与客体关系中的“主体尺度”。因此,人的实践的创造性是价值主体性的最突出表现,价值关系产生的基础是主体的创造性的实践关系。
再次,价值具有多样性、多层次性,价值关系是复杂的。价值由于主体需要因人而异、因环境而异,所以,不同的人对同一客体或同一个人对不同的客体往往形成不同的价值关系。人和物或人和人形成的价值关系是很复杂的,是不断发生变化的,我们要对不同的价值关系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同时,价值按照区分的标准不同,也是多元的,可以分为正价值,负价值;人的价值,物的价值;物质价值,精神价值;经济价值,政治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对个体的价值,对社会、对集体的价值等等。
第四,人的价值具有二重性。价值可以分为物的价值和人的价值两种不同类型,但是人的价值还有不同于物的价值的独特特征。物一般都是作为价值客体而存在的,而人却既是价值客体又是价值主体,有着双重身份。作为主体,人有自身的需要,是价值享受者;同时人作为价值客体,又具有通过实践活动而创造物质的和精神的财富来满足自身和他人需要的特性,人又是价值的创造者。因此,人既是享受者,又是创造者,是享受和创造的统一,是目的和手段的统一。
最后,价值具有社会历史性。由于人的实践具有社会性和历史性,因此人在实践中的需要以及需要满足的形式都表现出社会性和历史性,这就决定了价值的社会历史性的特点。人的价值尤其如此。人的价值就存在于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需要与满足需要的关系中,并且通过这种关系表现出来。如果离开了他人和社会的需要,孤立的个人是无所谓“价值”的。而且人的价值能力,是在长期的社会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人也只有在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过程中,才能实现他的价值。
(三)价值评价
价值表现的是客体的属性与满足主体需要的效用关系。而价值
评价则是主体对客体是否能够满足主体需要及其程度的评价,是对价值的估价和判断,是客体和主体需要之间的关系在意识中的反映,它是对价值的认知、情感体验和意志或理性要求的一种集中表现。当我们对一件事物表现出来喜欢或厌恶、赞赏或批评、亲近或排斥等各种态度时,实际上就是一种评价了。
就价值和价值评价的关系来看,价值是客观的,它潜在地决定着人们评价活动的全过程,表现在对价值的认识、创造以及抉择的活动中。也就是说,价值决定着价值评价。但是,主体在评价价值的时候都有一定的知识或社会因素背景,所以虽然价值决定价值评价,但相反,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完全有可能发生价值评价的偏差,把有价值的说成是无价值的,把无价值的说成是有价值的,把小价值说成是大价值的,把大价值说成是小价值的。但是无论人们的评价怎样,并不能真正改变价值评价客体本身真实的价值,而只会影响人们对价值评价客体本身真实价值的认识和实践。同时,价值评价具有明显的主体性。在人们对精神或物质领域的各类客体进行价值评价时,人们的阶级立场、知识水平、心理状态和理性预期起着决定的作用。因此,价值评价随着主体,即人的利益和需要而转移。但另一方面,人们又非常需要正确的价值评价来指导人们的生活和实践,人们只有通过价值评价才能认识价值,把握价值,实现价值,进而运用价值。所以价值评价又是把握和利用价值的重要手段。
评价以主客体的价值关系为认识对象,以获得关于客体对于主体的意义的认识为目的,正因如此,评价与科学认知一样有真假问题,评价活动正确反映客观的价值关系,评价就是真的,否则就是假的。同时,科学认知是价值评价的基础和前提。但另一方面,价值评价本身与科学认知又是有区别的。首先,科学认知反映的是客观事物本身,而价值评价反映的是主体和客体间的需要与满足的效用关系,相对于前者来说,价值评价所需要考虑的因素要复杂得多。其次,科学认知是不依主体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认识活动,它要求真实、客观地反映事物本身的发展状况,而价值评价具有先在性,也就是说虽然也受客观因素的制约,但它是以主体的本身的需要为标准来衡量对象的价值,会掺杂许多主观因素,不同的价值关系就产生不同的价值评价。再次,科学认知的最终目的是揭示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为人们改造世界提供客观尺度。而价值评价的最终目的则是揭示客体能否满足主体的需要及其满足程度,为人们改造世界提供方向和目标。
(四)价值评价的标准(www.daowen.com)
在价值评价活动中,评价标准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对于同样一个价值客体人们的评价却往往不同,最主要最常见的原因就是彼此所持标准的不同。
由于价值评价是主体在对客体属性、本质和规律认识的基础上,把自身需要的内在尺度运用于客体,对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进行的评判,所以,一个科学的合理的价值评价、价值认识,必须符合两项基本要求:一是对客体状况的正确认识;二是对主体需要的正确认识。对客体实际状况的正确认识,是形成科学的价值评价的基础和前提;对主体本身实际需要的正确认识,是形成科学的价值评价的必要条件。
这一要求决定了我们在确定科学、合理的价值评价标准时应首先确立主体原则。一方面,在确立评价标准时,不仅要研究客体的情况,更要研究主体本身及其需要的情况;在客体既定的情况下,能否深刻理解和把握主体及其需要成为问题的关键。另一方面,在一定社会条件下,主体及其需要都是具体的、历史的,是有差异性的,这就要求我们在确立标准时必须顾及主体及其需要的具体性和历史性,顾及不同主体之间的差异性。在当代中国社会历史条件下,应该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为价值评价标准,自觉抵制金钱标准、能力标准、权力标准等各种错误评价标准。只有那些既有利于社会发展,又对个人或群体有意义的需要,才是真正符合主体利益的具有客观必然性的需要。凡是能够满足最广大人民群众需要的,就是有价值的;否则就是无价值的。
与此同时,价值关系本身又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与之相适应,评价标准也必须遵循系统原则,才能正确反映价值关系及其发展规律。因此,我们要从整体性出发,注意评价标准的全面性和完整性,反对片面性;从价值关系的结构性、层次性出发,在其范围内进行评价,避免超出这个范围而犯错误;最后还要着眼于价值关系的发展,使评价标准本身也随之不断发展、不断创新。
总之,价值评价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我们应该在实践活动中来判断价值。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应该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体系,应该由发展的实践来检验,这样才能保证价值评价活动的真实性、客观性。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价值观,就是建立在科学的实践观的基础之上的,实践的观点是理解各种价值现象的钥匙。人和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是在现实的人同客体的实际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即在社会实践中确立的。实践是具有社会历史性的,因此,价值在本质上也是一个社会历史的范畴,不存在永恒不变的价值标准和价值体系。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价值问题上反对任何超历史的观点,认为对任何社会现象的评价都不能离开当时的历史条件。是否有利于当时人们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进步,是否与人民、人类整体的要求和利益相一致,才是衡量社会现象的价值尺度。
参考文献:
[1]李醒民,价值的定义及其特性[J],哲学动态,2006年第1期
[2]牧口常三郎著,马俊峰、江畅译,价值哲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
[3]李德顺,价值论———种主体性的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年
[4]王玉梁,价值哲学新探[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
[5]李连科,价值哲学引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
[6]陈新汉,评价导论———认识论的一个新领域[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
[7]孙伟平,事实和价值[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8]费多益,作为哲学范畴的“价值”[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0年第12期
[9]袁贵仁,价值哲学引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