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马克思主义物质观与虚拟世界的关系研究

马克思主义物质观与虚拟世界的关系研究

时间:2023-11-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有人认为虚拟世界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了现实的物质世界,并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提出了挑战。如何认识虚拟世界与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关系?虚拟是以数字化方式构成的。虚拟世界是由虚拟技术构建的一个与现实物质世界相应的世界。其次,现实世界的事物具有运动性,虚拟世界中的事物不具有现实事物的运动特性,其表现出来的是物质运动的一种特殊形态。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有密切的内在联系,虚拟世界要以现实世界为基础。

马克思主义物质观与虚拟世界的关系研究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的,世界统一于物质。然而,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出现了虚拟技术,从构建出了虚拟世界。它在经济社会生活领域中的作用日益突出。有人认为虚拟世界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了现实的物质世界,并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提出了挑战。那么,虚拟世界究竟是什么东西?如何认识虚拟世界与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关系?这是我们必须认真作出回答的问题。

()什么是虚拟和虚拟世界

虚拟是指不以实体的形式存在,而是以数字化符号表达的一种客观存在。它是以声音、图像、文字等在计算机网络上呈现出来的事物存在的形式;它是一种场的存在,没有固定的形态,是一种看得到,但是摸不到的存在形式。对具体的实物,人们可描述它的空间三维性。而对虚拟的存在形式,人们则不能描述它的空间三维性。虚拟是以数字化方式构成的。所谓数字化,就是用01两位数字编码来表达和传输信息。无论是文字、图像还是声音,都可以转换成01组成的二进制字符串。它通过数字化方式为人类开拓出了一个虚拟世界。

虚拟存在和现实存在有区别,虚拟存在不是真实的存在,但它是以客观的存在为依据,所以“虚拟”并不等同于“虚假”和“虚无”。而“虚拟”和“虚幻”也是有区别的。虚幻是个人头脑中的幻想,没有可感知、可触摸的性质,是纯意识的产物,无法在其中从事实践活动。虚幻好比是“海市蜃楼”,可望而不可及。而虚拟虽带有虚幻的成份,但是在虚拟世界里,事物不仅可看、可听,还具有一定的可操作的性质。虚拟技术给人类的幻想插上了翅膀,使人类的想象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所以我们不能表面化地认为虚拟是无形的、看不到的和虚幻的,而要看到“虚拟”的实质———一种数字化符号存在的新形式。它虽然不具有直观可感的有形物质的特征,但它的的确确是一种客观的存在。例如虚拟图书馆,读者坐在电脑,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及需求,通过点击鼠标,随心所欲地在网络图书馆的书架上选择书籍,阅读感兴趣的任何一本书,遨游在书籍的海洋里。在这里,并没有实体的图书馆、书架和书本,但读者却可以在电脑前一页页翻阅图书,同时也可以在空白的地方做笔记,就如同在现实中手捧图书阅读一样。由此不难看出,虚拟虽然不是真实的物理世界,但是它不是虚无,更不是虚假。它带给我们的是真真切切的感觉。

虚拟技术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兴起的一种新型信息技术。虚拟技术是集计算机及互联网、图像、文字、音响、仿真、传感、显示等技术于一体。对客观现实进行数字化处理的一种综合技术。在这一技术中,人们可以进行一种虚拟的“数字化活动”,通过一些相应的物质技术手段,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外在环境,同时也“互动”地影响、改造自己。当然,这种虚拟活动都不过是人类生活实践通过某种方式的反映,都不过是人们现实生活实践的摹写、延伸。虚拟技术主要包括计算机模拟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以及人工智能等。事实上,这些技术彼此之间并非独立而是相互交叉甚至包含,严格地说计算机模拟技术就包含大部分其他技术,但由于所模拟的对象、范围和人机界面相互作用方式的不同,使得它们成了相对独立的学科。随着虚拟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普及,它在许多不同领域成功地应用,由此,人类在计算机的网络中建立起一个比真实世界更加丰富多彩的虚拟世界。

虚拟世界是通过虚拟技术,由计算机生成一种模拟的立体视觉的数据图形,用以再现某一特定的现实世界,或是展现一个带有某种程度构想的世界,这一再现的世界就是虚拟世界。计算机网络是虚拟世界产生的客观物质基础,这一产生过程为: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虚拟技术———虚拟世界。虚拟世界是一种能够高度逼真地模拟人在现实世界中的视、听、触等行为的世界。也就是说,虚拟世界是一种“模拟的世界”,如虚拟商场,虚拟大学,虚拟飞行器等。虚拟世界是由虚拟技术构建的一个与现实物质世界相应的世界。在虚拟世界里,我们面对的对象不是现实的自然事物、社会事物,而是一种数字化符号所代表的客体,这种数字化符号所代表的客体已经实现了对物质实体世界的超越。因此,概括地说,虚拟世界一方面是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的产物,另一方面又是对现实世界的再现和超越。

()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的关系

虚拟世界作为以数字化符号表现的客观存在是一种“人造的世界”,它与现实世界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的区别主要有:首先,现实世界中的事物是以实物形式存在的,它们是有形的、具体的物质形态存在的,有空间三维性,有一定的质量、体积等物理因素。而虚拟世界中的事物是以虚物形式存在的,没有具体的物质形态,没有现实的三维性,不存在什么质量、体积等物理因素。其次,现实世界的事物具有运动,虚拟世界中的事物不具有现实事物的运动特性,其表现出来的是物质运动的一种特殊形态。因为虚拟世界中的事物是人们对现实世界中的事物在特定时间和空间中认识结果的数字化再现,这种再现出来的事物只能是现实事物特定时空形态的僵化表现,因而并不具有现实事物所固有的运动特性。虽然在虚拟世界中,我们看到的事物和现象也是运动着的,但那只是由一系列特定时空事物和现象的状态图景连接而成的,就好比电影胶片是间断的,而影片是连续。在虚拟世界中,事物的运动正如电影放映一样,而不是现实事物的真正运动。再次,现实世界不具有“时空压缩性”和“时空延伸性”的特征,而虚拟世界具备这两个特征。在虚拟世界中,各种文本、声音、图像等信息形式均以数字的形式组织起来并进行传输,从而呈现出高速度和空间距离缩短甚至消失的性质,如发送电子邮件,可以在几秒钟之内到达大洋彼岸,这实际上就是时空压缩性的具体表现;而以网络聊天、文件传送和远程登录等虚拟性的网络行为,则在某种意义上代表了人们社会行动的时空范围的无限可伸延性质。

由上可见,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区别是显而易见的,它确实是不同于现实世界的一种物质存在形式,但是又不能把这种区别绝对化,不能割裂二者联系。从本质上说,虚拟世界离不开现实世界。

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有密切的内在联系,虚拟世界要以现实世界为基础。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虚拟世界是对现实世界的复制和再现。任何虚拟世界都是对现实世界的模拟,现实世界是虚拟世界的源泉和基础,离开了现实世界,虚拟世界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网络技术中的数字化虚拟是迄今为止虚拟化程度最高的虚拟,但是它也是以现实世界作为摹本和基础的,虚拟世界中的绝大部分内容和信息都是在现实世界中已经发生过的,或是将要发生的,或是有可能发生的。虚拟世界本质上是一种对现实世界的摹写和描述,是对现实世界的属性的复制和再现。虚拟世界是人们借助虚拟技术赋予其现实世界的属性并使这些属性能够被人的感觉所感知而实现的。因此,虚拟世界本质上是对现实世界所具有的属性的转录和反映,虚拟世界中的事物所具备的属性本质上均来源于特定的现实世界中的物质的属性。

第二,虚拟世界以现实世界为根基,是对现实世界的超越或创造。虚拟世界中展现的图像都是以现实世界为原型的,但它本身还创造出许多现实世界不存在的“事物”,展现出许多人们以前不曾发现的现实世界和属性,而这正是虚拟世界的魅力所在。比如,在虚拟世界中,人们可以实现对物质分子和原子层次的微观结构的直观观察甚至是操作,而这在现实世界中是难以实现的。但是虚拟世界对现实世界属性的这一种创造,本质上仍然依赖于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已知或未知的属性的深化。

第三,在虚拟世界中人类行动后果的有效性,最终还需要在现实世界中加以验证和实现。虚拟世界作为一种“人工的现实”,使得以其为平台而展开的虚拟行为具有了一种经验或体验的可重复性,但是对这样一种行动后果的客观有效性的确证,却是在虚拟世界里不能完成的,而必须通过人们现实世界中的活动来检验。比如你可以在虚拟世界中体验警察抓小偷的游戏,但这一行动体验的最终确证却是需要以现实世界中的人的反应来实现的。

()虚拟世界丰富深化马克思主义物质观

虚拟世界的出现为人类开拓一个全新的社会生活领域,它创造了不同于传统现实世界的数字化世界。因此,它极大拓展了人们社会生活的空间,改变了其社会生活的形式和面貌。同时,虚拟世界作为一种新的客观存在也极大丰富和深化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

1.虚拟世界使马克思主义物质范畴科学抽象范围得到了拓展(www.daowen.com)

20世纪初,列宁对物质范畴作出经典性的科学规定:“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仅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客观实在性是世界上一切具体物质形态最普遍、最根本的特性,它是对世界上无限多样、丰富多彩的各种物质形态、物质结构、物质关系的科学抽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这一物质观依据现代科学的发展,吸收其最新成果,将传统物质观念中的物质必备的质量特性、广延性、最小物质微粒、不可分割性等等予以剔除,而将场态存在、能量存在都看作是客观实在的又一具体存在形式,这样就可以拓展马克思主义物质范畴科学抽象的范围,并由此建立起与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相契合的科学的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虚拟世界就是展现在电磁场中电子化的世界。电磁场、电子本身就是物质涵义所涉及的范围,电子信息物是电子的质量转化为光子的能量时的呈现,这是电子信息物的物质物理基础,而电子信息物又是虚拟世界的物质基础,所以虚拟世界也从属于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范畴。

物质是对具体物质形态的概括,而电子信息物既不同于传统的可见可摸的具体形态,也不同于潜藏在人脑里的纯意识,而是呈现出虚拟形态的虚物。这里的虚物决不是纯精神的虚幻的无,而是有具体的物质微粒———电子作为其物质载体的。虚拟世界的物质基础是电子信息物,电子信息物就是电子化、数字化的虚拟物,它是实物电子化的对象性存在,这从根基上决定了它是客观存在的,具有客观实在性。马克思主义哲学意义上的物质是一种抽象和概括,恩格斯:“物质本身是纯粹的思想创造物和纯粹的抽象。当我们把各种有形存在着的事物概括在物质这一概念下的时候,我们是把它们的质的差异撇开了。因此,物质本身和各种特定的、实存的物质不同,它不是感性地存在着的东西。”“实物、物质无非是各种实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运动无非是一切可以从感觉上感知的运动形式的总和:像“物质”和“运动”这样的词无非是简称,我们就用这种简称把许多不同的、可以从感觉上感知的事物依照其共同的属性把握住。”与一切实物都是实实在在的实体存在相比,虚物虽然是客观存在的,但却没有实实在在的形体。正是虚拟世界的这一特点,使奠基于从具体的物质形态的实物基础上抽象概括出来的哲学上的物质概念,现在又从虚物基础上得到了新的抽象概括,这从一个全新的向度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内涵,即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范畴不仅包括实物,也包括虚物,虚拟世界是以虚物形式存在的客观实在。因此,虚拟世界的出现大大丰富深化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范畴。

2.虚拟世界是“实”和“虚”相统一的特殊的客观实在

虚拟世界作为一种新的客观存在,它既不是物理现实,也不是虚无,它是“实”与“虚”相结合的一种特殊的客观存在。虚拟世界“实”的一方面表现在它以客观物质为基础,电子信息物是虚拟世界的物质载体,离开了电子信息物,就不可能有虚拟世界的存在。因此我们说虚拟世界也好,虚拟存在也好,它们都是以客观物质为基础的;“实”的另一方面表现在虚拟世界中事物不是虚无,它是对现实世界的复制和模拟。比如虚拟尸体,在虚拟尸体解剖室里,学生可以在虚拟的尸体身上进行解剖,对“取下”的“脏器”可以接着观察研究。再比如网络商店,从自然物质意义上讲是不存在的,但人们的确可以在“里面”买到想要的商品。在这个层面上,虚拟世界则是有形意义上的“有”,人们可以直接从直觉、视觉甚至其它感官上感受到它的存在。所以虚拟世界中的“虚拟”不等于“虚无”。正因为如此,虚拟世界在当今时代对经济社会发展影响极大。就如比尔盖茨所说:虚拟世界将形成社会新的游乐场,新的工地和新的教室。它将取代有形的货币。它将吞并绝大多数现存的通信方式。它将成为我们的影集、我们的日记、我们的闹钟。它的多功能性就是它的力量所在,但这也意味着我们将极度依赖它。”

虚拟世界的“虚”表现为虚拟世界是没有实体的客观存在,不具有物理质料。在这一层面上,它是“虚”的,是一种仿造的客观实在,是一种就“自然物”而论的无。它不是由原子分子构成的物质,没有通常意义上的“自然质料”,它要么给人一种感官上的、心理上的满足,要么给人一种精神上的、意识上的满足,由于它缺乏必要的物质实体和内容,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不能给人提供一种现实的、实存的、生理上的需要。虽然虚拟的食物也有人工物质形态,但它们只是自然现实食物的虚拟物,人们不能用虚拟的食物充饥,不能用虚拟的饮料解渴,即使有可能产生“望梅止渴”的效果,那也只是短暂的心理作用,而不是真实的生理变化。正是因为虚拟世界有“虚”的成分,所以它是一种的特殊的客观实在。

3.虚拟世界具有物质和意识相结合的特点

虚拟世界具有物质的特性,同时它又是人类意识能动性的表现,只有从物质和意识相互作用上去理解虚拟世界,才能正确理解虚拟世界的物质性,才能更好地利用虚拟世界为我们的生产、生活服务

首先,虚拟世界具有物质的特性。如前所述,虚拟世界作为一种存在本身具有物质的属性,虚拟世界是一种特殊的客观存在,电子信息物是它的物质基础。同时虚拟世界也是对现实世界的复制、模拟。

其次,虚拟世界还体现出人类意识的能动性。虚拟世界之所以是人类意识能动性的体现,是因为虚拟世界是人们借助数字技术对现实世界属性的摹写和转录,并使这些物质属性能够被人的感觉所感知。它源于现实实在,又高于现实实在,在虚拟世界里可以完成现实世界里无法完成的事情。比如虚拟飞行器,它可以模拟出不同的气候,如狂风、暴雨等恶劣天气,还可以模拟出如平原、高原、沙漠、森林等不同的环境,利用这种装置对飞行员进行培训,使学员能够在不同的气候和环境等外界条件下进行试飞训练,为其在真正飞行过程中处理突发性事件打下良好的基础,而这正体现了虚拟世界具有人类意识的能动性。

虚拟世界的基础是客观物质,虚拟世界又不是简单的、一般意义上的物质,它是以虚物形式存在的客观实在。虚拟世界的存在又体现了人类意识的能动性。从这个意义上说,虚拟世界具有物质和意识相结合的特点。

参考文献:

[1]肖峰:《虚拟实在的本体论意义》,《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2期。

[2]盛旭:《论虚拟实在及其哲学意义》,《长春工业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3]徐世甫:《虚拟世界的本体论探析》,《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5年第2期。

[4]周书:《虚拟与虚拟存在的物质性基础》,《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第10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