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张学良:口述历史研究,揭秘易帜背后

张学良:口述历史研究,揭秘易帜背后

更新时间:2025-01-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张学良口述实录富永孝子作南诚译1992年1月28日,在台北市北投区张学良府,我与张学良相见。当时的张学良已然91岁。张学良像是见到老友一般温和地将我请到室内,说明了字画、照片等之后,开始对我口述。这个易帜让张学良举世瞩目。张学良长达半年的苦恼终于有了回报。张学良的决断不只是有强化东北军内部的效果,也向各省显示了张学良的力量。周恩来去世后邓颖超在1990年,向张学良献上九十大寿的祝词。

张学良口述实录

富永孝子 作 南 诚 译

1992年1月28日,在台北市北投区张学良府,我与张学良相见。会见条件是“话题不涉及政治问题,采访时间为1小时,采访内容日后方可全文公开”。

但采访时,张学良自己就谈到了一些政治话题,而且时间也超过了2小时。

当时的张学良已然91岁。张学良对于我这个从杀害他父亲,并夺走他故乡沈阳的敌国来的人也面带微笑着欢迎我,并要和我握手。那是一双温暖而柔软的手。这个曾经被以论讹传讹错误地称为“反抗日本的马贼的儿子”的人,就在我的面前。我感到十分兴奋。

张学良像是见到老友一般温和地将我请到室内,说明了字画、照片等之后,开始对我口述。

我并没有问他问题,话题完全都是由他随心而走。所以内容上并没有连贯性,从日后的验证中也可以看到一些或是他记错的地方。以下,我把张学良所讲的话题分成“政治性”和“私人性”两部分,用标题归类整理,并加入我个人的看法。

政治性话题

一、1921年访日印象

“父亲命令我访日的时候,我是反对的。因为去日本留过学的学生都要求我‘不要去’。但是没有能够拒绝日本的招待,我是代表父亲去的。在宫中受到了欢迎,得到了很高的地位和勋章。陆海军带我到处参观,给我显示日本的军事能力。我比较排斥。但是,在实战上比起美国的战术,日本和德国的更加有效。我也学习了日本式的战术。

让我最高兴的是大仓喜七郎的招待。对于每天的公式活动和宴会,我已经很厌腻。所以大仓帮助我计划逃出。在上野的精养轩的宴会场我看到大仓招手示意,钻进了一个单间。在那里他为我准备了一套西服。我赶紧换好衣服,然后两个人就从窗口跳了下去。幸好没有被任何人发现,我们到了街上,他带我到比较好玩的地方去……”

1921年秋,张学良代父访日,参观了日本陆军的秋季大演习。他与同年出生的昭和天皇(当时还是皇太子)不可思议地酷似,所以留下了连当时的贞明皇后和军乐队都认错他们的小插曲。

大仓喜七郎是当时大仓财阀大仓喜八郎的长子。作为铁炮商而聚集大量财富的大仓喜八郎在日俄战争之前就打入了中国,与张作霖也有很深的交往。10年之间给张作霖融资250万日元,其代价就是获得在中国的特权。张学良和喜七郎同为二代,所以互相之间就有一些情投意合之处。

二、1925年11月郭松龄事件

“郭松龄事件是我与父亲对立的最悲惨的一件事。他从父亲的部下成为讲武堂教官。严厉地指导了当时做学生的我。他是一个战术优秀、人品也让我从心底尊敬的人。他成了我军队的参谋长,我的军队就不断地建立功勋。这并非我的功劳而是因为有他的帮助。但是他反对父亲同日本联手。我预感到他会谋反,但是我有自信不让他从我手掌中走出去。随着时光的流逝,事件发生了。虽然我受父亲之命去讨伐他,但是我准备让他逃到国外。我收到了他给我‘请照顾我的家人’的纸条。但是那时他连同他的夫人(韩淑秀)已被父亲的手下枪杀了。怕被父亲发现我把纸条扔了。我反省如果事前能够阻止他的谋反,那么,我的军队就可以避免互相残杀。失去了他,到今天仍然令我悲痛。”

说起郭松龄时,张学良的表情充满了悲痛,可以看出他深深地信赖着郭松龄这个人。

三、1928年 皇姑屯事件 东北易帜

“父亲被日本军炸死的时候,我在北京。我扮作列车司机奔赴沈阳。父亲已经去世,但是对外仍然保密以求善后。为了不引起林权助特使的注意而格外小心。林特使归国后在日本的报纸上发表意见:‘把张学良吸引到日本这边是不可能的。那个国家就如同日本的战国末期。’我则说:‘丰臣秀赖没有继承父亲秀吉的伟业,被德川家康所灭,我则决不会如秀赖般被毁灭。’

但是,继承父亲的张军阀,与日本和诸外国交涉,与蒋介石的通电,在国内的情势中如何决定进路……到易帜为止的半年我非常烦恼。”

我觉得张学良从日本的报纸中获得与日本方面的交涉反应这一点让人深思。特别让我惊讶的是,他把日本战国时代末期,丰臣、德川两家的抗争小插曲都说得很具体。后来调查汪睿《张学良情爱档案》及刘恩铭《张学良将军》时看到,这个小插曲是于凤至在杨、常处刑时说给张学良的,从而促成了杨常事件的发生。

1928年12月29日,张学良摆脱日本控制,在全省升起了青天白日旗。这个易帜让张学良举世瞩目。张学良长达半年的苦恼终于有了回报。

四、1929年1月10日 杨常事件

“处死杨、常时我也很烦恼。我反省没有能够阻止郭松龄事件。杨是我父亲的重臣,也是对日的窗口,因此反对我易帜。我接到通报说:杨购买了2万杆枪,常在吉林省将铁路的收入全部装进自己的口袋等。我与妻子相谈对策。她和杨夫人感情很好,所以她也很苦恼,最后也得不出结论。没办法只好从金库中取出银元,扔三次来决定。第三次让妻子去看。妻子哇的一声哭了出来。我决定了要处刑,把两位叫到老虎厅,让部下处刑。我扮演个坏角色,但是也防止了失掉更多的部下。”

张学良的决断不只是有强化东北军内部的效果,也向各省显示了张学良的力量。处刑是和妻子扔银元来决定,从这件事可知当时张学良作出决断的一个方法,既令人吃惊也饶有兴趣。

五、1936年4月9日 与周恩来的会面

“与周恩来第一次见面(延安天主教会)就注意到他的东北口音。他对我说‘少年时期,因为住在东北的伯父家里,所以受到了影响’。那里也是我的故乡,所以我们二人马上就敞开了胸怀。南开大学的张伯苓先生是我当校长的东北大学的理事,也是我与周恩来的恩师,周恩来是个值得信任的人,也有着崇高人格魅力。”

张学良并未谈及西安事变,但是通过对周恩来的敬意,可以看出解决事变的一个方面。周恩来因为张学良秘密地数次援助陷入困境的中国共产党,对其感恩,也对其充满敬意,曾多次要求蒋介石释放被囚禁的张学良。1961年12月,周恩来与妻子邓颖超一起召开西安事变25周年纪念大会,邀请了张学良的弟弟张学铭和张学思夫妻参加。周恩来去世后邓颖超在1990年,向张学良献上九十大寿的祝词。

六、天皇·秩父宫·乃木大将·本庄将军

“日本被投原子弹,(昭和)天皇宣告结束战争,我尊敬他。秩父宫(天皇的弟弟)也反对战争,两个人都是冒着被主张继续进行战争的军人们杀害的危险……

我也很尊敬作为武士的乃木大将。在旅顺从日本军人那里听到了日俄战争当时激战的详细报告。我非常感动,至今仍然能够背诵他的汉诗《尔灵山》。

关东军司令官本庄繁通过顾维钧对我道歉说:‘九一八事件时,我正在大连,对事件发生并不知情。’后来他将我在沈阳的财产用特别列车送到了北京。但是我认为‘不能接受敌人的好意’而送还给他。他真的是一个很好的友人。如果我有机会访问日本,首先想去他的坟前扫墓。”

张学良谈及天皇和秩父宫,我想应该是第一次。对于乃木大将的描述与自身的战场体验相重叠,感觉得出他对乃木的同情和同感。本庄也是张作霖深为信赖的日本陆军派遣的军事顾问。在《本庄繁日记》中,对处理九一八事变的后事都有记述;对要处理未能埋葬的张作霖的遗骸尤为挂心,亲自把遗骸安置在寺庙里等等。也有记述“决定将原帅府张家的私物全部送还”(1931年10月4日)。但是据说张学良运还沈阳的财产由于战时的混乱和掠夺而不知所踪。

七、日本·军人·战争

“我反抗日本的军国主义,侵略主义。日本的军人对于不听从自己主张的人,即使是日本人也要杀掉。不管是什么国家被军人掌握了一切就会有危险,日本政府在忠恕上缺乏恕。经济侵略也有必要好好计划。

我玩女人,赌博,吸食麻药,但是不管任何战争我都积极出战。但是河南之战(1927年)真的很悲惨。落荒而逃的民众,死伤者迭出,我亲身感受了战争的残酷。(战争)让我觉得厌倦。即使这样下一场战争也会迫近。我对妻子说‘不要对出门的我说任何话,不要动摇我的决心。我也不知道能否活着回来……’

军人做的事不是人该干的!”

张学良作为张家的长子无法抗拒地当了军人。这些是他经历多年战争所吐露的心声。

八、基督教·我的思想

“如今我是基督教徒。自从来到台湾学习了十年的基督教,经由宋美龄夫人和妻子一荻的推荐入教,也学习过佛教和儒教。儒教是以四书五经为基础的孔子的教诲,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以政治思想为中心。虽然适合于官吏,但是在救济个人则以基督教为上。‘爱人如己’,像爱自己一样爱别人。

我也研究过共产党的思想和明史,现在已经放弃。我在思想上的变化很大,去南京的时候已经做好了被处刑的心理准备。不管结果如何,我都不会觉得耻辱,做好了面对死亡决不后悔的准备。

我是一个乐天派,很能睡。即使知道明天会被处刑仍然会睡得很好。”

对于曾经立志做一名学者的张学良来说,在“严加管束”时期实现了其愿望是一件很讽刺的事情。他对于明史研究很有自信,曾向蒋介石提出想在大学里教书的愿望,被拒绝后开始渐渐远离明史。

曾经作为奉系军阀二代而君临东北的张学良,勇敢地战斗,逃避于游戏人间,麻药和女性。但是西安事变后被蒋介石关押长达半个世纪,他迷惑、痛苦、悲伤、心死,随后为了求得心安而加入基督教。

我见到的张学良,已然从人类所有的欲望与烦恼中解脱,直接让人感受到他人性最本质的部分。我感受到了他志向的正确、高洁、诚意和温柔。而很少有军阀长官般的强横,很容易相信别人,看不出别人的阴暗面。我觉得他并不是一个适合在充满权利和强欲的政治、战争场面生存的人。

个人性话题

一、母亲的死父子相克的悲剧

“11岁的时候我母亲就去世了,但并没有很寂寞。因为当时和众多的家人,将士们一同生活。父亲是我最尊敬的人,也很爱我,父亲的权利和财力使我的一步变成了两步三步。在YMCA学习英语,与西欧人交流,学习了西欧自由的思想和生活。因为感染结核吐血,被医师救回了性命,曾想当医师但遭到父亲的反对。想去北京大学或美国留学也被父亲反对。结果由于父亲的命令非但不能救人性命,反而变成了杀人的军人。(www.daowen.com)

也曾经强烈反对父亲决定的与于凤至的婚姻,但未能如愿。

郭松龄事件使我和父亲对立,是让我最伤心的一件事。”

张学良的母亲赵氏出生于农村,是一位忍耐力很强而又温顺的女性。在艰苦的生活中,爱护着子女,丈夫为了战斗长期不在,是她守护着家庭。张学良出生在逃离战火的马车上。赵氏没有看到张家在沈阳的荣华岁月,38岁时就死在新民县的旧居里。赵氏只留下了一张母子4人的照片,从这张照片众人才知道赵氏是一个富态、眼角温柔的美丽女性。

张作霖由于自身的文盲体验,因此给张学良选择了最好的师傅,给了他尽可能的教育。张学良相比中国的古典,更热衷于在YMCA学到的英语。聪明的张学良从聚集到那里的人们那里学到了自由的西欧思想,从生活习惯到运动项目全部都吸收,实践了。张学良的思考与父亲张作霖的军阀式的思维方式格格不入。

少年后期的强烈的自我意识膨胀,张学良对父亲的敬爱转变成反抗,张学良常常都苦于这种纠葛。最后父子相克的情绪呈现在郭松龄事件上。

从青年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这是个普遍性的现象,众多男性都是经过这个过程成长起来的。但是对张学良来说,就不能用家庭内的父子相克现象来解释,因为他包含着“抗日”这个军事、政治的重大问题。

就在将要解决父子对日问题方针的分歧时,发生了张作霖被日本陆军炸死的悲剧。

当时二十八岁的张学良继承领导了父亲的奉系军阀,第一次面对统帅大军阀的困难。所以在政治和外交手腕等方面都痛感到父亲的伟大。

从此开始了张学良作为二代的成长。

二、14岁的初次体验告白

“跟你说说我跟女人的事儿吧。我很早熟,十四岁的时候,被年长我3岁的亲戚的女性诱惑初尝了女性的滋味。自此每天都一定要与三四个女性发生关系。我很蔑视那些女性,另一方面又认真地烦恼着自己是不是性格异常者。但是至今为止没有一个女人拒绝过我。”

对于一个初次见面的女性,张学良突然之间向我道出了他和女性的初体验让我很惊讶。他的表情很严肃。他也许认为像我这样一个年过花甲,人生经验丰富的女性应该可以信赖吧。因此才将从未向别的媒体道出的内容说给我听。我觉察到这里隐藏着书写人间张学良的一些启示。我怀着对张学良的感谢,决定开始写《人间张学良和女人》。

在这个口述项目中,流露出张学良的女性观和自省心、孤独感等。在十四岁未成熟的时候受到女性的诱惑,因为对性的执著让他烦恼自己是否性格异常。但是他一方面冷静地观察着卖身的女性,另一方面,他也正面接受脱离少年期男性特有的私人烦恼,说出了由于没有人从旁教导而产生的不安和不满。这是不被人所知的张学良的一面,从中感觉到他渴望着一种疼爱。

经历了这些张学良长大了。之后他所爱的女性们都是聪明、受过良好教育的美女。他们互相承认对方,她们对张学良的人生起了很好的作用。被所有人认为是花花公子的张学良,并没有因为女性而毁灭,反而因为女性的爱和智慧而促使自己生存,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美名。可以说他是个很幸福的男人。当然也是因为他是一位人格、才能、容貌、地位等方面都很得天独厚的男人。

那么,他和什么样的女性,表演了什么样的戏剧性故事呢。

以下,关于广为人知的经历和小插曲,我们只谈及所需要部分。

三、妻子于凤至的幸与不幸

“15岁(1916年)的时候,受父亲之命,我与年长4岁的于凤至结婚。虽然向父亲极力反对说‘要自己选择妻子’,但是没有如愿。并不是因为讨厌她。相反的在结婚后我可以自由的玩乐,也没有要求她做贤妻良母,即使她有喜欢的人我也不嫉妒。”

对于凤至来说从一开始就缠绕着“不被爱的妻子”的命运。尽管这样她仍然把张家长男妻子的职责完成得很完美,没辜负公公张作霖的期待。当时她对15岁的毛头少年张学良也并不喜欢。但是母亲却教训说“学良还是个孩子,长大后会变成出色的人物”,为了张、于两家的共同繁荣她才嫁的。虽然成长在吉林省农村,但她却也是奉天女子师范学校的头名才媛。纤瘦的美女,被赞为闺秀。温和内敛而又内在坚韧,给人以冰冷的印象。她的书法与水墨画极为出色,表现了她的才能和性格。

做了父亲张作霖的后继者之后的张学良,在迷惑于决断之时就会听取于凤至的意见,于凤至是他不可或缺的力量。

四、始终热爱的赵一荻

“我给她添麻烦了,很感谢她。现在,她作为基督教的传教士,写书,也到监狱去慰问受刑的人。”

我在张学良府邸见到看病归来的赵一荻,被她的存在感折服。她高个儿,虽然只穿着黑色的长裙带着金耳环,但也掩盖不住她的美貌。具有中国美人典型的棱角分明的宽额头,半月形的细眉毛,笔挺的鼻梁,大而尖的福耳,细长的眼睛像要把人看穿,形状恰到好处的嘴角边没有丝毫笑意。发散着强烈气场的贵妇人一只手拄着拐杖行了注目礼后,就一步一步上了台阶,消失在居室里。好似电影的最后一幕。

一直目送她远去的张学良又开始讲了起来。约定好的一个小时早已过去,已达两个小时,但张学良并不在意。过了一会儿,秘书林渊泉在张学良的耳边低声私语,是赵一荻夫人传言会客时间已过,让他结束会见。“没关系,我不累……”张学良似乎意优未尽。我虽感遗憾,但仍辞别退了出来。

赵一荻就是这样关心着张学良的所有事情,对保持他的身心健康费尽心思。

五、憧憬宋美龄的25岁张学良

“这张画,我喜欢兰花,所以宋美龄夫人画给我的。她对我真的很照顾。与一荻能够结婚也多亏她的帮忙。”

张学良在府邸内首先向我介绍,挂在客厅中央暖炉上惹人注目的兰花水墨画。谈话中宋美龄的名字也屡屡登场,从口气中我感觉到其中渗透着敬爱之情。我更是注意到两张宋美龄的照片。一张是西安事变的时候,宋美龄为了救出被张学良和杨虎城拘捕的丈夫蒋介石,与顾问端纳从南京到达西安机场下机时所照的。宋美龄从悬梯下来时满面笑容的照片。在丈夫有可能被杀害的敌方降落,在那种紧迫的情况下,她却为何有这种笑容呢?她的视线前方正是出迎的张学良。宋美龄的笑容完全表示对张学良没有任何愤怒或是警戒心,完全信任着视线前方的张学良。我感觉很不可思议。

另外一张,是1936年10月30日蒋介石五十岁寿宴的纪念照片。以蒋介石、宋美龄为中心,左侧是张学良,右侧是阎锡山。宋美龄不是向着丈夫蒋介石而是向张学良的方向侧着脸。宋美龄的纪念照在很多情况下是都有意识向媒体而摆的姿势。这时的她也许是无意的,在我看来也是不可思议的。

解开这个谜团的是张学良后来的“口述文”,谈及1925年在上海与未婚的宋美龄相遇,张学良这样告白道:“如果我没有妻子一定会追求她的吧。”那时蒋介石已然去世。

1925年6月,张学良作为中外冲突五卅惨案的调停员率领东北军团进驻上海。宋美龄对于张学良的站台演讲,以及援助在上海的爱国学生和失业工人等,给予了热情的关注。在美国受过高等教育并且出身名门的宋美龄更是异常自豪。她也听说过张学良的传闻,但仍然为与传闻不同的张学良的高超见识和热情的爱国心动摇了心扉。

宋美龄在张学良会见外国记者时主动请缨担当翻译。围绕与英国和诸列强的外交问题进行了困难的调停与会见,她用英文支持着毫不卑怯、堂堂应对的张学良。仅仅两周的交流,竟然成为左右二人之后75年的纽带。

宋美龄在解决西安事变时的作用虽然得到了评价,那也是因为她非常信赖张学良的缘故吧。当丈夫蒋介石平安无恙地被张学良送还,蒋介石却要判其死刑,宋美龄保护张学良半个世纪以上的初衷也是源于她的爱吧。张学良长期囚禁中的日记里记录最多的是来自宋美龄的书信和食品以及其他张学良喜爱的生活物资,还有张学良对她的还礼。当时因为张学良视力减弱,宋美龄送来的美国最新带柄台灯三盏,可以收听短波的收音机等,在我访问台湾的时候张学良仍然使用着。水果、罐头、起司、黄油等,宋美龄在自己不在的时候也定期地指示人给张学良送去。

宋美龄对于顽固且权谋家、实力派的丈夫蒋介石,是用理性来爱的,对于纯粹、充满理想与教养的张学良,则是真心地爱过。对张学良用心地爱护也让她的心灵得到了一些平静吧!

六、被美貌的伯爵夫人艾达爱慕

“意大利大使齐亚诺伯爵夫人艾达很爱慕我。”

张学良很大方地道出这一点令我很惊讶。艾达是当时意大利首相墨索里尼的女儿,更是出了名的美女。19岁便做了外交官齐亚诺伯爵夫人,在出使北京期间对贵公子张学良一见钟情,毫不避嫌地缠着张学良。就连张学良也对这种猛烈的追求招架不住,却也不能毫不留情地拒绝她。在她充满爱意的提议和齐亚诺公爵的帮助下,张一家实现了欧洲旅行并与墨索里尼见了面。对于想实现国家统一的张学良,在墨索里尼首相那里直接获得意大利兴隆的秘诀,可以说直接影响到后来的西安事变。但是,张学良也很快意识到走向法西斯的毒害。

张学良口述道:“我听父亲说,艾达夫人曾经一边哭一边跟法国公使夫人诉说她很爱慕我。”但是艾达与丈夫去北京赴任在1930年。张作霖在1928年已经被炸死,这应该是张学良的记忆错误。但是,艾达热爱张学良却是众所周知的事实,这是张学良的一枚被一位有身份的白人女性爱慕的“勋章”。

结语

20世纪中国历史上的不幸英雄张学良,在他百年波澜万丈的人生中,始终都被女性们装点得色彩斑斓。两位妻子,如果把于凤至比作“月亮”,那么赵一荻则是“太阳”。更有宋美龄、艾达等女性们像闪闪的星星般围绕着张学良散发光辉。

女性们生存在爱张学良的光荣中,没有人恨他,也没有人伤害他。

这就是张学良真正的人性。

积累教养,压制私利、私欲的爱国者。潇洒的人道主义者张学良不仅是女性,更获得了很多外国人的信赖,他们对张学良一家给予了有形无形的支援。

在访问的最后,张学良对我说:“我想要访问故乡,为父亲扫墓。”从他看着远方的表情里,我感觉到了渴盼祖国和平统一的真情。

作者:日本纪实作家

译者:日本学术振兴会特别研究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