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良口述历史的特色及价值——以唐德刚版《张学良口述历史》为例
张侃侃
张学良是中国近现代史上最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之一,在他三十六岁之前,曾数次改写中国历史的进程,尤其是他发动的西安事变,救中华民族于危难之中。在他幽禁期间,甚至是他以九十岁高龄重获自由后的时日里,他的生活更是多姿多彩、充满传奇。作为中国近现代历史的见证者、活化石,一直以来始终是政学两界乃至普通百姓关注的焦点人物,许多人想了解他、采访他、为他立传,终因种种原因而未成行,直至蒋氏父子辞世后,随着政治环境的逐步宽松,张学良才重新开始考虑做回忆录。从1990年年初接受唐德刚采访到2001年将军谢世的11年间,他又先后接受了日本NHK电视台、台湾华视、其他中外媒体记者、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口述历史小组成员等多次采访,与张学良口述历史相关的书籍也问世很多,受采访者身份、学识、经历、年龄、访问角度及张学良当时年龄、心态、所处环境的不同而各具特色、各显千秋。本文以唐德刚版《张学良口述历史》为例,来探讨张学良口述历史的特色魅力与历史价值,不当之处敬请方家指正。
唐德刚版《张学良口述历史》出台前后背景
张学良在找到唐德刚准备做口述历史之前曾拒绝很多人要他写回忆录的请求(尽管他以前曾有过写回忆录的计划),为了减少麻烦,甚至在1991年对采访他的“中国时报”记者表示:“我从不写回忆录,也不回想,《圣经》保罗说:‘忘却背后,努力向前’,我从来不往后看,我已经九十一岁了,脑子已经装满了,没有什么好回想的。”(1)由于特殊原因,他与唐德刚的合作是在秘密情况下进行的。张学良在看了唐德刚撰写的《李宗仁回忆录》后,派人找到唐德刚,说张学良想请他吃饭,在那次宴会上,张学良表示要请唐德刚为他写回忆录。后来因为唐德刚参加张学良九十寿辰的祝寿活动,有人推测唐将为张做回忆录,并在报纸上公布出来,张学良此时毕竟还在台湾,担心引起不必要的麻烦而使采访被迫中断,并有了上述的公开回应,再加上其他种种原因,没有完成全部预定计划,仅留下了不算完整的11盘录音带。大陆出版人从《环球时报》上读到一篇对唐德刚的专访《我帮张学良写回忆录》,意识到唐德刚手中应该存有当年的采访录音,尽管其实际内容仅仅是当年计划的一小部分,但认为其历史价值仍然十分珍贵,遂决定成书出版。几经周折,此书得以面世。
唐德刚版《张学良口述历史》特色魅力
1.随性而谈、随意而至、不经意间露出遍寻史书也不能得的真实
这些录音带是在台北北投张学良寓所、凯悦饭店、亚都饭店录制而成。此时张学良虽九十岁高龄,仍然思维敏捷、思路清晰,对过去的事情如数家珍,娓娓道来,对人物、事件的评价一针见血、入木三分。由于同龄的大多数人都已作古,许多事情对张学良来说已无须粉饰、遮掩或忌讳。张学良对唐教授不但是相见如故而且欣赏有加,加上唐教授多年从事近现代史教学研究工作,对这段历史了如指掌,因而这两位年龄加在一起有160岁的老翁之间的谈话畅所欲言、趣味横生,大有把酒话桑麻的意境。因为是以聊天的形式,谈话好多是在酒桌上进行,在这种轻松愉快的环境下,彼此双方都很放松,谈话无拘无束、信马由缰,谈端纳忽而又转到米勒,说起戒毒接着话题又转到墨索里尼,想到哪说到哪,不刻板、不教条、不拘泥,每一句话都是发自内心的自然流露,这同以往张学良接待各路记者或者公开讲话的风格大不相同,这里没有官话、没有官腔。不经意间,张学良还毫不隐讳地谈到女人、谈到自己以及顾维钧、叶公超年轻时的风流韵事。有时一个话题刚刚讲了几分钟,马上又跳到另外一个话题,彼此全无联系。但越是这样,其内容也就越丰富、越真实。此版口述史不仅原汁原味地呈现出张学良这种语言叙事风格,而且字里行间还时不时地冒出张学良那一口地道的东北土语,使一个活脱脱的张学良和一段令人难忘的历史跃然纸上,真情实感扑面而来,感觉张学良和那些平日里在树下打扑克、下象棋的老爷子没什么两样,或者干脆就是被一群人围着,在那吹牛。真实是此版口述历史的最大特色。
2.涉及人物史实众多、内容丰富、范围广阔、信息量极大
此版口述史虽然仅仅10万字,但从时间上跨越了两个世纪,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民俗、生活等各个方面,从张学良的家事到东北乃至全国的大事都有涉猎。人物方面涉及国共领导、民国人物、奉系、东北军将领及将军朋友、老师、同学、对手、家人等近百人。家人方面上自祖辈、父辈,下至儿子、孙子都有所交代;事件方面既有西安事变、九一八事变、两次直奉战争、郭松龄反奉、中原大战等重大事件的披露,也有对亲身经历的南口军纪案、汪精卫被刺等事件的详细描述。无论哪一件事都从自身亲历的视角去审视、去品读,既有对事件来龙去脉的简略交代,也有对事件的分析看法,中间还夹杂着自己的心得体会,言简意赅、一语中的。许多事件细节为首次披露,读起来过瘾,不像现在有些书,看起来厚厚的一本,读起来却味同嚼蜡,书中大部分内容让你有似曾相识之感,作者不过是换个书名,把几本书拿过来复制、粘贴,新瓶装旧酒而已。
3.褒贬他人、直言不讳,真知灼见、富于教益
张学良在口述史中对许多人物都有精辟的评价,他说,“中国现代人物,我最佩服的是周恩来”,“他也相当佩服我”(2)。他自述自己一生中只有两个长官:父亲张作霖和蒋介石,他评价他们俩是“我父亲这个人是有雄才,大略不如蒋介公;介公呢,他有大略,雄才不如我父亲”(3)。他评价蒋介石说“我认为他失败了”,“蒋先生这个人很顽固,很守旧,太守旧了!这么讲吧,我搁这么一句话批评他,假设能做皇帝他就做皇帝了……他认为我说的事都是对的,我做的事情就应该是对的,他就剩个派头……他不能容忍人家挑战他的权威……”(4)他说自己年轻的时候最佩服汪精卫以及李烈钧、胡汉民等革命家,认为汪精卫早年聪明、勇敢,口才很好,但后来看不起他。经历了“中央党部事件”后,他认为汪精卫的太太陈璧君“了不得”(5)。“这个女人也是厉害的,真正够国名党的资格。她坐在我前头,我不知道汪精卫怕她不,我看着都怕”(6)。他评价孙传芳是“血气既衰,戒之在得,不甘寂寞”(7)。他看不起吴佩孚,认为吴佩孚“西蜀无大将,廖化为先锋”,批评他“不会用兵”,是“没用的东西”(8)。认为“冯玉祥的军队很会打仗,比吴佩孚的军队还会打,但是不会活用,简单说也是没有军事才能”(9)。他评价郭松龄是“宁折不弯”,郭反奉前张学良是非常佩服他,郭军反奉失败后逃跑,张学良“很看不起他”(10)。他佩服杜月笙,“因为他是个人物”(11)。他批评蒋纬国“不但是来路不明甚至来路不清”(12)。还批评他人糊涂,不该说的话乱说。他批评国民党特务,他说“那特务就净胡扯蛋,正经事儿他也不知道。CC里做得更糟糕,后来他们那些个玩意我都看见了,胡说八道,根本没那回事情”(13)。在谈到抗战时期的四弟张学思时,他说“他本来是黄埔的学生……他很厉害,他是共产党,他在学校就是……国民党过去是大失败,他们同学好多是共产党”(14)。
4.公正客观地评价自己,纠正讹传,坦承错误,不文过饰非
公正客观地评价别人容易,而敢于正视自己缺点错误的人却并不多见,张学良则是这样的人,经过几十年的风雨和磨难,他发出“白发催年老,虚名误人深。主恩天高厚,世事如浮云”的感慨。他评价自己“不怕死、不贪生、不屈服、不卖国”(15)。他总结自己的人生是失败,是泄了气的英雄,“我的事情是到三十六岁,以后就没有了,真是三十六岁,从二十一岁到三十六岁,这就是我的生命”(16)。
在口述史中,他主动坦言九一八事变时,没有接到蒋介石的不抵抗命令,不抵抗命令是他自己下的。关于中原大战,他说“别人说‘扩大会议’的时候,我是帮蒋先生的忙。不是!是我的主张,我认为他那么做是不对的”(17)。
他坦陈自己年轻时骄傲,做事情不跟别人商量,也不考虑后果。他说自己在很年轻的时候就经历了郭松龄倒戈、与中央合作、主政北方等重大事件,可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差不多三分天下”,因而“自己骄傲了”,“没跟人家考虑好了”。“认为这个事情我当做,我就做!”他坦陈自己发动西安事变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停止内战,这里“没混过与我自己地位、利益有关的东西”(18)。
尽管他评价阎锡山是“老谋深算”,“没有什么感情”(19),但对于西安事变时有人说阎锡山给他发来电报,要他杀掉蒋介石一事则坚决否定,他说他没有收到这种电报,不知道。
他坦言“东北军是我的包袱”(20)。“我大错了一件事,就是杀了杨宇霆”(21)。他说“人家是吃喝嫖赌,我是吃喝嫖赌抽,我什么都干,我抽鸦片”(22)。
在谈到日本人想让他做傀儡时,他说“就连杨宇霆也想操纵我,都想操纵我,我这人不受操纵的,今天说一句话,就连蒋先生也想操纵我,我也是不受操纵的,我到今天我也不受操纵的。我有我自己的主意,我有我自己的见解。我这人做事就是这样,那时候我也不信基督教,我问心无愧,我就这么做,我不是为我自己”(23)。
三、历史、学术价值及社会价值
此版口述历史是源自民国史上许多重大历史事件的亲历者张学良的所见、所闻、所思,它是许多历史事件尤其是与张学良相关研究史料的最高终结。它对东北乃至全国近现代史研究;对于奉系、东北军史研究;对于张氏父子及张氏家族历史的研究以及民国历史人物、东北民俗的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作为历史老人,他的人生价值观,他对人生的感悟,他的人生经验、教训对我们后来者都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对于张氏家族历史的研究给出了最权威的答案,首次披露了许多细节,澄清了许多讹传
张学良在口述史中讲述了张家的起源、张作霖早年的经历,并详细解释了祖父张有财、大伯父张作泰、二伯父张作孚去世的原因、经过以及父亲张作霖和二伯父一起为他祖父报仇的经过,为张氏家族历史研究给出了最权威的答案。
关于于凤至,不仅明确指出于凤至比自己大3岁,还首次披露了于凤至早年得了重病中外医生束手无策时,于、张两家长辈商量想让于凤至的侄女做填房,遭到张学良拒绝的信息,张学良给出的理由是他现在娶她的侄女等于是催她死,他认为这也是于凤至病好后对张学良放纵不管的原因。这一事件的披露也让我们能够顺理成章地理解为什么深爱张学良的于凤至后来能够接纳赵一荻,并在晚年竟然同意与张学良解除婚约。
关于张学良的子女,因为全部旅居海外,国内学者对此了解掌握的并不多,涉及此方面的资料也是说法不一,以讹传讹的地方也相对较多,张学良对此也给出了明确的说法。于夫人生的三个儿子,长子因病去世葬在台湾;次子因吸烟较多、死于肺病在美国去世,葬于美国;三子早天,葬于沈阳。关于女儿张闾瑛、女婿陶鹏飞、儿子张闾琳及孙子、孙女的情况也都有较明确的交代,此外还提到了张学良兄弟、姐妹以及二伯父张作泰家庭子女等情况,为张氏家族后代成员的研究提供了便利条件。
2.为奉系、东北军乃至近现代史的研究提供了详尽的第一手资料
在口述史中,张学良追述了自己求学经过、军旅生涯,奉军的起源、两次直奉战争、郭松龄反奉、北伐战争、中东路事件、东北易帜、热河失守、下野出洋、西安事变等许多重大历史事件,揭示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内幕,颠覆了人们对一些史实的看法。关于辛亥革命时期张作霖是如何进入奉天并取得赵尔巽信任的经过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澄清了从前一些不实的说法。他说自己和杨宇霆不太和的原因是因为郭松龄。而郭松龄与杨矛盾是因为借钱等原因而闹翻。关于郭松龄倒戈反奉的原因、经过、结果等作了较详细的叙述。关于国民党的中常会具体内容没有谈,但披露了会前大家开玩笑,国民党论资历、年龄排座位以及因会议无聊而在会上作打油诗、传纸条等的细节,使我们能够近距离地了解国民党中常会的情况。在口述史中张学良详细地讲述了他与汪精卫之间的矛盾以及“中央党部事件”的来龙去脉,澄清了一些史实。
3.使原本呆板的历史变得鲜活、丰富和饱满
张学良在口述史中谈到父亲张作霖时,讲到生活中的几个细节。他说,父亲在时,大家不敢吃好的,叫他看见了就打,平常吃饭,厨房里就四个菜。张学良说自己很害怕和父亲一起吃饭,一个是吃饭时不能掉东西,饭粒掉桌子上得捡起来吃了;再一个是张作霖喜欢把自己爱吃的菜夹给对方,还说张作霖尤其喜欢吃蚕蛹和臭鸭蛋。他说张作相生活节俭,早晨吃鸡蛋酱时,一个鸡蛋还要剩一些留着中午再吃。通过这些生活细节的讲述,让我们更近距离地了解了张作霖、张作相,这些人物变得更加鲜活、真实,这段历史也愈加丰富和饱满,这是从任何史料、档案中也找寻不到的珍贵资料。
4.在口述史中,张学良时不时地会发出对人生的感慨、对后来者的人生忠告,读来亲切、感人、受益匪浅
读一本好书,如同与一个高尚的人交朋友,总是让人受益匪浅。读唐德刚版《张学良口述历史》,在让人了解张学良戎马倥偬、跌宕起伏的人生同时,也见证了一位宠辱不惊、淡泊名利、爱国爱民、勇于牺牲的民族英雄。前文提到张学良晚年曾发出“白发催年老,虚名误人深。主恩天高厚,世事如浮云”的人生感慨,这20字人生箴言是张学良历经许多重大历史事件、经历了50余载幽禁岁月,在先后研究了明史、哲学、佛学和神学后而得出的结论,是发自肺腑的人生感言。在追名逐利、物欲横流的当今世界里,这20个字看起来似乎有些格格不入,但仔细想想,在我们的身边,为了“虚名”而追逐一生的人难道少吗?“白发催年老”,耄耋老人的世纪箴言时刻警醒着我们,趁着我们头发尚未白、年龄尚未老,抓紧时间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不能为了虚名而空度一生!
张学良在讲述带兵打仗的经历时,感慨地说:“现在我已经九十岁了,人啊,主要是心情,心情要开朗、开放,不在乎。我不是说笑话,我这个人也许明天早上一枪就要把我枪决了,我今天晚上还睡我的大觉。”(24)张学良正是有了这种开朗、大度的胸怀,也才有了他百余岁的健康、长寿。张学良不仅心胸开阔而且风趣幽默,妙语连珠,他那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同样令人钦佩和赞叹,也给后人以启迪。
关于如何用人方面,在谈到国民党的特务时他有感而发,说“我管东三省,我从来不干那些事,我做事我要疑了你,我就不用你”(25)。他还感慨地说:“你怎么待人,人也怎么还你……君之视臣如土芥,臣之视君如寇仇。”(26)他还告诫年轻人,做事情要“问心无愧”(27)。(www.daowen.com)
此外,口述史中还谈到民国时期上层社会一些人的两性关系,以及东北老百姓挖人参、打猎,女人在夜间上炮台站岗放哨,蒙古王爷、清政府在东北出卖土地等有关民俗方面的回忆,对东北民俗、社会文化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意义。
目前的人物传记大概有三种,第一种是由传主本人自己撰写,第二种是由子女后代根据传主的口述或资料整理撰写,第三种是由传主口述、其他人整理撰写。无论是哪一种传记,由于人们世界观、方法论的不同,看待事物出发点、角度、侧重点的差异导致对同一事物有着不同的看法。此版口述历史属于第三种情况,尽管整理者力争保持张学良讲话的原汁原味,几乎不添加任何评论,但它也只能是“张学良眼中”的近现代史,而并不能说就是“全部真实”的历史。历史的真相还有待于我们进一步去挖掘。
张学良口述史就像一颗巨石投入近现代史的长河中,掀起了无数的浪花和涟漪,它从一个历史亲历者的角度让我们来了解和看待这段历史,受口述者张学良年龄、记忆偏差及一些主观因素的影响,有些口述史中涉及的时间、人名、地名、事件、人物间关系等还须进一步核实,倘以此为线索去挖掘、去探索,我们将会与历史真相的距离更近。
作者单位:张氏帅府博物馆
【注释】
(1)台湾《中国时报》,1991年3月11日。
(2)唐德刚:《张学良口述历史》,中国档案出版社2007年版,第124页。
(3)唐德刚:《张学良口述历史》,中国档案出版社2007年版,第123页。
(4)唐德刚:《张学良口述历史》,中国档案出版社2007年版,第123页。
(5)唐德刚:《张学良口述历史》,中国档案出版社2007年版,第101页。
(6)唐德刚:《张学良口述历史》,中国档案出版社2007年版,第102页。
(7)唐德刚:《张学良口述历史》,中国档案出版社2007年版,第84页。
(8)唐德刚:《张学良口述历史》,中国档案出版社2007年版,第55页。
(9)唐德刚:《张学良口述历史》,中国档案出版社2007年版,第55页。
(10)唐德刚:《张学良口述历史》,中国档案出版社2007年版,第62页。
(11)唐德刚:《张学良口述历史》,中国档案出版社2007年版,第103页。
(12)唐德刚:《张学良口述历史》,中国档案出版社2007年版,第136页。
(13)唐德刚:《张学良口述历史》,中国档案出版社2007年版,第126页。
(14)唐德刚:《张学良口述历史》,中国档案出版社2007年版,第59页。
(15)唐德刚:《张学良口述历史》,中国档案出版社2007年版,第123页。
(16)唐德刚:《张学良口述历史》,中国档案出版社2007年版,第122页。
(17)唐德刚:《张学良口述历史》,中国档案出版社2007年版,第121页。
(18)唐德刚:《张学良口述历史》,中国档案出版社2007年版,第125页。
(19)唐德刚:《张学良口述历史》,中国档案出版社2007年版,第105页。
(20)唐德刚:《张学良口述历史》,中国档案出版社2007年版,第104页。
(21)唐德刚:《张学良口述历史》,中国档案出版社2007年版,第74页。
(22)唐德刚:《张学良口述历史》,中国档案出版社2007年版,第83页。
(23)唐德刚:《张学良口述历史》,中国档案出版社2007年版,第49页。
(24)唐德刚:《张学良口述历史》,中国档案出版社2007年版,第125页。
(25)唐德刚:《张学良口述历史》,中国档案出版社2007年版,第126页。
(26)唐德刚:《张学良口述历史》,中国档案出版社2007年版,第126页。
(27)唐德刚:《张学良口述历史》,中国档案出版社2007年版,第127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