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农村基层党组织对村民自治的影响及其建设成果

农村基层党组织对村民自治的影响及其建设成果

时间:2023-11-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完善村民自治,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也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一个重大而紧迫的课题。如何完善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本文以陕北H县的实际调查为依据,围绕如何发挥基层党组织在村民自治中的重要作用进行粗略的分析和探讨。

农村基层党组织对村民自治的影响及其建设成果

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及其对村民自治的影响

西安财经学院 陈晓莉

2007年恰逢《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行)》颁布20周年,经过20年的发展,中国农村村民自治的制度和运行机制基本建立,“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理念深入人心,通过社会自身的管理,达到社会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并由此启动了社会民主化的进程。以农村村委会选举为主要内容的村民自治实践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成为中国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村民自治也变为世人所关注的公共话题,随着中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等战略的实施,必将使村民自治的发展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完善村民自治,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也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一个重大而紧迫的课题。针对以上问题,积极思考在村委会实行直选后,如何突出村级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如何发挥党员在村民自治中的作用?如何完善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并使之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本文以陕北H县的实际调查为依据,围绕如何发挥基层党组织在村民自治中的重要作用进行粗略的分析和探讨。

一、党在领导农村基层民主建设中面临的新情况与新问题

(一)农村基层党组织地位和作用“边缘化

农村基层党组织地位和作用“边缘化”是指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在农村政治、经济、社会生活中的作用逐渐弱化,这在客观上降低了村党组织的作用。特别是随着农村市场经济战略性调整加速,农村大部分有文化、有能力的青壮年农民党员纷纷外出务工或从事个体、私营经济。2006年H县共有39万人外出,其中4187人为党员。由于这些党员常年处于“流动”状态,不过组织生活,不向党支部汇报工作,不能接受系统的党的培训,加之留守农村党员干部年龄结构老化,55岁以上的占24.5%,初中以下文化的占65.4%,这些都导致村干部队伍青黄不接、后继乏人的问题越来越突出。他们工作理念不新,工作方式陈旧,做群众工作的本领不高,部分党员还越来越注重经济上的利益,能够无私奉献、积极为群众服务的越来越少了;他们过于注重金钱上的利益,认为帮助别人就是栽了别人的摇钱树,丢了自己的聚宝盆。更有些农村干部认为当村干部吃亏,产生了“经济上没捞头,政治上没奔头,工作上吃苦头,和群众结对头,退下来没靠头”的消极思想;还有一些原本先进的党员也因害怕被人看做“傻瓜”而混同为普通群众,工作热情降低,不敢指出村务弊端,丧失了作为共产党员的先进模范带头作用。正因为如此,在我们走访各村的过程中也发现,入党已不再是人们积极向上的唯一精神追求,党员也不再是人们争相效仿的榜样,他们和普通群众一样平平淡淡,不再因为自己是党员而感到荣耀,更多时候他们往往以经济上的地位衡量自己,把其他人当做竞争对手,生怕别人致富超过自己,更谈不上为人民服务了!村民遇事也不再找党组织,要么上访,要么忍气吞声,因此基层组织越来越边缘化,越来越孤立,严重脱离了群众,广大村民也越来越落后,凝聚力锐减,小农阶级意识、利己主义严重,对基层党组织存在普遍的不满和排斥,农村基层党组织地位和作用被“边缘化”,使村民自治制度难以真正推行。

(二)农村基层组织教育和培训的形式化

H县自2003年以来,为落实共产党先进性教育,县民政局广泛开展远程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指导、督促各乡镇党委制定农村党员、村干部培训三年规划和年度培训计划,充分发挥乡镇党校、党员活动室、远程教育、电教网络等教育培训阵地的作用,利用冬夏闲暇时间,强化对农村党员干部的基本理论、政策法规、市场经济和科技知识的培训。然而在我们为期七天的调查走访中发现,大多农村基层党员教育都流于形式,并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各村的培训活动室大都大门紧闭,锁子已锈迹斑斑,院子杂草丛生、蚊虫乱飞,根本无人光顾,更谈不上什么教育活动的进行了。接受我们访谈的大多数村民根本不知道或根本不了解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从村干部方面也了解到,镇政府对此项教育的现状也只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县组织部要组织检查时通知各村打扫一下卫生就可以了。另外作为村民自治重要组织形式的村民代表会议、村民会议制度还很不规范,与推动民主法制密切相关的自治章程普遍没有制定,“自治”形同虚设;村务公开和上墙的制度及村规民约多数是几年前订立的,未作相应修改,某些规定已过时,个别条文与现代法律法规相抵触,还没有制订发展经济、减轻农民负担、壮大集体经济及精神文明建设的规划和计划;加之村级财务制度、村民参与民主监督、村委会加强自身建设等尚无章法,缺乏制约机制,或者制度已经写在纸上,落实乏力,使得农村基层组织各项教育活动和培训计划都形式化了。

(三)基层党组织对村民自治还存在较多的思想误区

在我们走访各村村干部的时候,经常听到“农民文化素质低,民主法制观念淡薄,实行村民自治的条件还不具备”、“村民自治容易引起混乱,不利于农村稳定”的观点,这种观点割裂了村民自治与农村稳定之间的关系,看不到恰恰只有村民自治才是促进农村根本稳定的途径,反而把一些非村民自治因素造成的不稳定,加罪于村民自治,把农村群众仅仅作为一种管理对象,而不是要引导农民当家做主、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此外还有部分干部对村民自治和村委会在直选上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认为村民自治就是村委会说了算;而有的党支部成员却认为党支部必须“领导一切”,导致了村支部与村委会关系紧张,形成了“两套班子、两套人马,各定各的调,各唱各的戏,内耗严重”的现状,难以形成合力,使村民自治成为“两委”领导地位上的争夺战,加上有的村党支部书记行为不正和村委会主任个人素质不高,使个别村支书和主任的关系恶化到势不两立的程度,在我们调查的几个村子中都曾经出现过因为争夺报销签字权以及村级账目混乱和印章保管问题引发的纠纷和冲突,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误导着基层党组织在村民自治中的工作方向,也破坏了基层党组织在群众中的领导形象。

二、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建设是村民自治成功推行的关键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有一批坚强有力的基层党组织来引领,要有一批奋发有为的农村带头人来推动,要有一批高素质的农民群众来实践。在新时期新阶段,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动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全国农村有乡镇党委375万个,村党组织64.5万个,乡镇、村党组织数约占全国基层党组织总数的19.7%;有农村党员3029万名,约占全国党员总数的43%。[1]这是我们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是带领农民群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力量,是顺利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和稳定的重要组织保证,也是促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朝着健康方向发展,支持和引导农民直接行使当家做主权利的根本保证。

农村党组织是党在农村最基层的组织,也是党在农村基层一切工作的落脚点,通过我们的调查走访得知,党在农村的各项工作任务的完成以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只能通过农村党组织这一政治资源,而不能通过其他任何别的组织资源,否则,就不能够最充分、最广泛地动员群众、依靠群众和造福群众,就有可能偏离甚至背离党的宗旨与目标。农村民兵组织以及其他经济合作组织尽管在一定的意义上联系着一部分群众,但是,它们的活动内容、目的与实际作用也是有限的,不能够最广泛地联系农民群众。因此,要在农村最充分、最广泛地代表农民群众的愿望和利益,维护和实现农民的利益,最主要和最根本的组织载体也只能够是农村党组织;通过我们的访谈也了解到,绝大多数群众对国家有关农村的各项政策的了解,诸如税费改革、小麦补贴等都是通过村大喇叭广播得知的;在农业种植结构的优化过程中,在各种良种来源渠道面前,群众最信任的还是由村委会或镇政府提供的品种,任何单位和个人的可信任度都不足以超过农村党组织,从某种意义上说,服务群众能力的高低就是农村党员先进性的重要衡量标准,服务群众能力越强,群众的认可程度越高,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也就越巩固。因此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先进性建设是引导村民自治成功推行的关键。

三、如何进一步发挥基层党员在村民自治中的重要作用

党员队伍的状况直接关系到党能否保持其自身的先进性,关系着党能否继续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关系着党在农村领导的实现和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但是目前农村基层党组织还存在很多问题,农村党的建设对于村民自治又如此重要,必须寻求解决的途径,基于此次调研,我们认为H县的做法值得借鉴。(www.daowen.com)

(一)培育人力资源推进村民自治机制运行

发挥基层党员在村民自治中的重要作用,归根结底都依赖于党员素质的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是培养新型农民、新型党员。培训新型农民党员不但是农村富裕、农民增收的基础,也是建设农村文明的基础。党员的知识文化进程越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就越快。可以引导农民通过学习政策、法律、农业实用技术增强发展的意识、文明的意识,这样自然而然改变那些不文明、落后的习俗。这就要求基层党组织主动承担起传播先进文化、传授科技信息的责任,认真学习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法律法规科学文化知识,要引导广大农民群众抛弃陋习,移风易俗,崇尚科学,倡导文明进步和谐生活,切实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因此,要强化党支部的领导核心地位,建立村党支部领导下的村民自治运行机制,保证村民自治健康有序地向前推进,健全和完善村级民主制度,促进村民自治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加强和改进村“两委”班子自身建设,不断提高领导、组织村民自治的能力和水平,就必须培养一批先进的农村基层党员,这是村民民主自治成功推行的关键,同时也是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一个永恒主题。

(二)创造村党支部发挥作用的良好环境

创造村党支部发挥作用的良好环境首先要加强村党支部自身建设。要充分发挥村党支部在村民自治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巩固和加强村党支部在村民自治中的领导核心地位,既靠法律、政策和制度保障,又靠加强自身建设。只有把党支部建设成坚强有力的战斗堡垒,才能领导和凝聚村级其他组织和全体村民,共同把村里的工作做好,这是领导好村民自治的根本和关键所在。我们从H县了解到目前各村普遍探索实行群众推荐、党员推荐、组织考察相结合的“两推一选”办法,公开选拔村党支部成员尤其是党支部书记,实践证明,这样有利于优秀人才、农村能人脱颖而出,能把那些怀为民之心、思富民之策、兴乐民之举的党员及时选上来,用起来,有利于提高党支部的威信,有利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使村党支部的产生像村委会一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受到农民群众的普遍欢迎。

创造村党支部发挥作用的良好环境还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力量,深入群众,了解群众,倾听人民群众的呼声,了解群众的真实想法,做群众的知心人。只有这样,才能透彻了解群众的心思,真切感受群众的情绪,如实反映群众的意见,并科学地分析这些意见,从各种意见中梳理出代表绝大多数群众根本利益的意见,排列出最能反映绝大多数群众愿望和要求的问题,作为制定决策的依据,确定工作的方向。另外还要集思广益,主动让群众参与重大问题的决策,通过这些有效形式,将人民群众及各方面的意见集中起来,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这样既增强了群众的主人翁意识,又能密切与群众的联系,为党支部进一步开展工作提供必要的路径。

(三)接受群众监督提升干部素质

进一步发挥基层党员在村民自治中的重要作用,就要使基层党员自觉接受群众监督,积极探索建立“干部经常受教育,农民长期得实惠”的有效途径。基层党员能否长久有效地保持其先进性,为人民群众出力、办事、找出路,既要靠自律又要靠监督,既要靠党内监督又要靠群众监督。因此要建立党员在一定范围内定期向群众报告思想和工作的制度,接受群众的民主评议,没有公开性的民主是可笑的。党员来自于人民群众,生活在人民群众之中,他们的思想和工作状况如何,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得怎么样,人民群众是最有资格进行评判的。因此,除通过党内民主生活会的形式进行党内评议之外,还应在一定范围内定期向群众报告自己的思想和工作情况,接受群众的评议。全体党员和党外群众根据每一名党员这段时间的表现,或进行无记名评议,或分组进行民主评议。在评议过程中,要鼓励大家本着对集体负责和对自己负责的态度对每一名党员作出公正的、实事求是的评价。要切实做好评议情况的反馈和处理工作,对每一名党员的评议情况,通过一定的形式及时反馈给本人,对表现好的党员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号召大家向他们学习,借评议工作树起自己身边的典型,使大家学有目标、赶有方向。对思想落后,工作较差的党员给予批评教育,问题特别严重的通过组织程序给予严肃处理。

从H县民政局了解到,为贯彻落实民主监督、民主管理,该县自2003年以来成立了村务公开、村务监督管理小组,坚持每年开展民主评议,要求各村村党支部本着“心要诚、面要广”的原则和“不怕揭丑,不怕亮短”的精神,通过召开座谈会、个别谈话、发放征求意见表、公开热线电话、设立意见箱、开通局域网等形式,广泛征求群众意见,让他们评议党员,评议村中事务、经济发展和基础建设。据不完全统计,2006年该县10个试点单位先后发放各类征求意见表15018份,有效收回13798份,召开各类型座谈会598次,走访群众3424次,征求意见建议3999条,对镇党委提出的有6大类7786条,对各村党支部提出的有5大类4223条,对村级党员队伍提出1789条,此外各试点单位共落实整改措施1077条,解决群众意见最大、反映最强烈的突出问题269个,密切了群众联系,纯洁了干部队伍,创造了村党支部持续发挥作用的良好环境,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调动了群众投身村民自治的热情,同时也提高了自身素质。

(四)积极发展经济,带领群众致富

我们从H县民政局了解到,截至目前,H县建立了各类党群共富组织1000余个,参与党员6800余人,农村经济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一村一业、一村一品、一村一特初步形成规模,全县涌现出种植专业村126个、养殖专业村79个,加工专业村也达33个,党在群众中的威信得到恢复和提高,据统计,被列为培养对象的致富能手中已有1892人向党组织递交了申请书,其中1132人被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先进性教育培养的158名村级后备干部,有49人经过村民民主推选走上村级领导岗位。在村级基础设施建设中,以及在农业税取消后的车船拥有税、水费的收缴过程中,基层党组织及党员都发挥着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建立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村民自治运行机制,对于扎实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夯实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促进农村的改革、发展与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党领导下的村民自治能够顺利成功推行,关键还是靠党自身的先进性得到充分发挥,只有把这些日夜和百姓生活在一起的基层党员的先进性培养和发挥出来,并落到实处,才能把村民自治摆正方向,求得发展。

【注释】

[1]贺国强:《大力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坚强组织保证》,载于《求是》2006年第7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