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新农村文化建设:党的十六大以来的发展

新农村文化建设:党的十六大以来的发展

时间:2023-11-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党的十六大以来新农村文化建设发展契机的思考西北大学黄玲“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概念,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提出过。笔者认为,乡风文明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也是大力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关键因素。而我国当前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则是农村文化建设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与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等不相适应。

新农村文化建设:党的十六大以来的发展

党的十六大以来新农村文化建设发展契机的思考

西北大学 黄 玲

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概念,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提出过。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国提出“小康社会”概念,其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则是在新的历史背景中,在全新理念指导下的一次农村综合变革的新起点。会议提出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握好“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要求,稳步扎实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笔者认为,乡风文明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也是大力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关键因素。

一、农村战略地位的不断提升

自从2004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13万亿元,二、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85%以上,财政收入2.6万亿元,我国就已经初步具备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经济实力。因此,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2004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要下决心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十六届五中全会更是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会上通过的“十一五规划中进一步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等重大方针政策,其工作的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而要完成这一系列任务,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是关键。因此发展农村文化,全面提高农民素质,也成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重要前提。事实上从2003年我国开始提出整体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工作重点就在农村。建立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县乡政府在新农村建设中一个新的职能定位。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要从农民最迫切的需要出发,从基层政府最应该做到也能够做到的地方入手,保证基本的投入,完善基本的设施,建立基本的队伍,开展基本的活动。要从完善县级文化馆和图书馆、乡镇文化站、行政村文化活动室入手,逐步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应该尽快建立农村公共文化投入的效益评估机制,防止地方政府将国家的文化投入不是用于农村文化建设,而是在城市里大搞文化形象工程。由此可见国家对农村文化建设问题的重视。此后,中央政府又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将新时期农村文化建设提升到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在涉及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命题中也有提及“加大投入力度,加强社区和乡村文化设施建设”。

政府的政策制定给出了农村文化建设的发展目标,如何就这一目标的实现制定可行的方案措施,不光是政府,也是农民、文化工作部门和文化中介组织需要考虑的问题,因为这四者是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政府不光在政策上起了一个引导的作用,并且从财政上加大对农村文化事业的投入,如2006年对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对其中的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课本和补助寄宿生生活费,2007年对全国农村普遍实行这一政策。2006年至2010年,中央与地方各级财政五年间将累计新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约2182亿元。此外,国家还将加大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的力度,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扩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实施规模,提高补助标准,增强农民转产转岗就业能力。除了对教育的大力投入以外,国家继续推行“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的命名评选活动,这是文化部在全国开展的一项旨在弘扬民间艺术、促进其繁荣和发展的工作。1987年到2002年,文化部在全国范围内先后命名了323个“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开展了一系列活动,为推动民间艺术之乡文化和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全国已有各种类型的“民间艺术之乡”、“民间特色艺术之乡”400多个。此外还有农村电影放映“2131工程”,从2001年至2005年国家投入1015亿元资金,用于扶持全国尤其是西部地区农村电影事业的发展;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2005年国家计划完成对93926个新通电行政村和已通电50户以上自然村的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任务,使更多的农民通过电视了解世界。这些工程的实施,说明了国家对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视。

此外,学界对于这一问题也给予了高度关注。据不完全统计,从1995年到2007年,我国学界发表了关于农村文化建设研究的文章不下300篇,对当代我国农村文化建设的意义、特点和规律、建设目标、任务与内容、战略与对策等均有论及,并形成了以下几个研究热点:一是关于农村文化体制的研究,包括农村文化体制改革的目标设定、政府基层文化管理职能的转变、农村文化投融资体制的改革等;二是关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研究,包括当代农村公共文化生活的理论构建、农村公共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供给研究、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财政政策研究等;三是关于农村文化资源开发、保护和农村文化的产业发展研究,包括农村文化资源的类型研究、文化产业发展模式研究、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等。这些理论研究基本从各个层面探讨了我国农村新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发展的问题。这些文章的发表不光是推动了学界关于农村文化建设问题的探讨,更为重要的是它们能引起相关政府部门乃至每一个关心农村文化建设群体和个人的关注,凸显农村文化建设问题的重要性乃至不断提升这一问题的战略地位。显然也是给农村文化建设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只有被关注,才能赢得更多的发展机遇。

二、农村经济的发展为文化建设提供了物质保证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精神文明也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如此而言,新农村的文化建设自然也是要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的。而我国当前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则是农村文化建设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与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等不相适应。存在经济发展与文化建设脱节的现象,农村文化建设着眼点在于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的需求,最终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的确农村中出现的这一脱节现象不容忽视,但换个角度看,在发展了的农村经济的基础上再来谈农村文化建设,无疑也是有一定的可取性的。当然经济与文化并行不悖的发展是一种最佳的状态,那么在已经脱节的情况下,我们是不是可以从先行发展了的农村经济上寻求更多的推动文化发展的契机呢?

农村经济的发展为文化建设带来活力,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农村贫困地区连起码的一日一餐都无法保证,在饿着肚子的情况下来谈文化建设无异于天方夜谭。而现在随着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功,我国农村极端贫困人口已从1978年的2.5亿减少到2003年底的2900万,贫困发生率从30%降低到3%左右,农村人口的温饱问题基本解决。随着农村耕作技术的改进,生产工具的更新换代,这些也在知识层面对农民提出了要求,传统的“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耕画面已经不能适应21世纪农村发展的需要。因而农民在面对生产力不断进步,提高自身经济收益的压力下,也不得不将一部分精力转入对自身素质的提高上,这样自然地也就带动了农村的文化建设。虽然据调查显示,2005年,农民家庭的平均文化消费支出仅有871.77元,占全部平均开支(10989.46元)的7.93%,在所有开支项目中排在最后。[1]这显然不是一个高的比例,这主要还与农村接受文化形式的限制性有关,由于农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制不完善,农民的业余文化活动多以现代文化形式为主。从农民自有的文化设备情况来看,普及率最高的是电视机,约90.5%的农民家庭拥有一台或多台电视,62.4%的农民家庭拥有一台或多台VCD或DVD机。随着电视机在农民家庭中的普及和国家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的快速推进,调查结果显示,约74%的农民所在村庄已连通有线电视网络[2],另有24.1%的农民家庭安装了卫星接收设备,能够在家中上网的农民家庭也达到了0.9%[3]。由于这些现代设备在获取文化上的经济性、便利性和可获取性,会降低农民在书刊上的投入以及降低农民对传统文化活动的兴趣。无怪乎有人提出农村文化边缘化的概念,认为农村文化在现代文化的冲击下日益萧条,提出要保护传统文化的呼声。这个问题也日益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这是需要多方关注,特别是政府部门要加大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投入。从农民获取现代文化的方式来看,显然是经济发展后的产物,电视的普及,网络的联通,缩小了农村与外界的联系,让农民看到了农村与城市的差别,了解了国家对新农村建设的投入,在科教兴国的大背景下,农民感受到自身知识的薄弱,有提高自身素质的内在要求。因而,处在经济发展的大洪流之中,站在已有的物质基础之上,农村文化建设的内在动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三、农民文化建设主体意识得到增强(www.daowen.com)

在新农村建设中,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文化建设应该与经济建设并行不悖,任何一方的缺失都可能导致新农村建设的失败。只有生长在深厚文化土壤上的经济,才能稳固而可持续。GDP本身的增长并不必然增加人们的幸福感,物质的增长应当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必要条件,为文化的繁荣提供养分。历史也告诉我们,掌握先进文化的民族,即使在武力上暂时被落后民族所征服,终将在文化上同化落后民族。正是因为充分认识到这点,薄弱环节的农村文化建设更是得到了我党的高度重视。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素质的提高无疑意味着国家整体素质的提高。作为农村文化建设核心主体的农民,在改革开放浪潮中文化建设的意识不断增强,这与政府部门的支持和农民自身主体意识的觉醒是分不开的。

当前我国政府文化主管部门在按照政府主导、社会承办、市场化运行相结合的总体思路下,工作重点逐渐由对农村文化建设管理向农村文化建设服务转变。致力于整合农村文化管理,服务部门资源,建立农村文化建设监测体系,及时总结农村文化建设中的新经验,解决突出的困难和问题;同时要适应农村文化市场要求,在与从事文化的企事业单位分离等问题上,避免以往建设中过于关注为农民送演出、送戏、送书、送科技,这样做的弊端在于很难把文化送到所有的村,即使送到了,也往往是“蜻蜓点水”,“来了就热闹、人走茶就凉”,难以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的“文化温饱”。这种“喂食式”的帮助,忽视了市场的作用,也忽视了农民的主体地位,而且农民的选择余地也不大,自然参与的热情也就不是很高。

农民是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这是大家一致的观点。如何来唤醒以及增强农民的文化主体意识,如何让农民由农村文化建设的边缘走到中心,这才是更为重要的问题。这就需要当前的文化产品提供者、制造者、传播者去熟悉农村、了解农村,而不是以为想当然的情况就是农民的情况,以为自己的喜好就是农民的喜好。毛泽东早在1942年《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就旗帜鲜明地提出“我们的文艺是为什么人的”这一问题,他指出我们的文艺应当为最为广大的人民服务,最为广大的人民是指占全人口90%以上的人民,是工人、农民、兵士和城市小资产阶级。而要为最广大的人民服务,就要深入工农兵群众,就要以占全人口90%以上的最广大群众的目前利益和将来利益的统一为出发点,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去表现群众的生活。那时的文艺作品说的是农民的语言,反映的是农民身边的事情,让农民感到亲切自然,自然也就赢得了农民的支持,而当时的延安也成为文化的“圣地”。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中,已经明确提出要提供更多更好的农村题材文化产品。加强选题规划和内容建设,把农村题材纳入舞台艺术生产、电影和电视剧制作、各类书刊和音像制品出版计划,保证农村题材文艺作品在出品总量中占一定比例。宣传文化领域的有关专项资金要加大对农村题材重点选题的资助力度,每年推出一批反映当代农村生活、农民喜闻乐见的文艺精品。购买适合农村需要的优秀剧本版权,免费供给基层艺术团体使用、改编并为农民群众演出。这些意见的实行将会对农民主体意识的推进起到很大的作用。

另一方面农民的自主参与意识也不断得到体现。调查显示,农村一批文化程度较高、思想敏锐、富于改革和进取精神的中青年农民已经成为农村文化事业的主体。他们以农村文化市场为导向,组建各类农村民间职业剧团、农民业余文艺队或民间演出队等文化组织,采取适宜的文化活动形式,积极迎合本地及邻近地区农民的文化需求,成为农村文化专业户和农村文化精英。[4]其次,农民有能力也能够办好农村文化,如红白喜事、庙会香会所举办的仪式和戏歌表演,实际上就是农民在自娱自乐;农民在政府的大胆鼓励下自办适合当地实际的文化大院、文化室、图书室、农民书屋、电影放映队及演出小分队等,不但丰富了农民的文化生活,而且也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活跃了农村文化市场。如湖南文化信息网站上提供的消息称,在鼎城(位于常德市),1990年组建的海燕歌舞团从蔡家岗镇走出,发展成为今天具有资产逾百万元、演员45人、年演出收入70多万元的表演团体,10多年来在全国各地巡演,被行业内称之为“海燕现象”。草坪镇,11个民间演出团体,150多个专业演员,每年为农民演出2000多场次,观众达10多万人次,每晚半夜,外出演出剧团不约而同回到草坪镇,车队连绵,形成独特的“草坪半夜喧闹”景象……据粗略统计,目前全市农民自办文化团体648个,从业人员5869人,人年均收入超过6000元。农民的主体地位从中很好地体现出来,同时也说明了农民是能够扮演好主体的角色的。

综上所述,新农村的文化建设迎来了一个很好的发展契机,政府的高度重视是农村文化建设强大的后盾,农村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农民精神文化需求的增长,也为农村文化的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农民的主体地位的体现以及不断高涨的参与热情更是为文化建设注入了新鲜血液以及不竭的动力。相信借着政府和人民的共同努力,新农村文化建设将会迈入一片新的天地,最终也将取得新农村建设的成功。

【注释】

[1]全国农村文化联合调研课题组:《中国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分析与战略思考》,载于《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7(10)。

[2]聂华林、李莹华:《中国西部农村文化建设概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3]李牡丹、周批改:《农村文化事业发展滞后的原因分析与体制改革思路》,载于《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

[4]全国农村文化联合调研课题组:《中国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分析与战略思考》,载于《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1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