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改革开放30年:实践辉煌,成就非凡

改革开放30年:实践辉煌,成就非凡

时间:2023-11-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改革开放视阈下的中国文化陕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赵亮文化是国家的“软实力”,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代表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程度、发展水平和高度。改革开放30年,中华民族犹如钢铁长城一般坚不可摧!

改革开放30年:实践辉煌,成就非凡

改革开放视阈下的中国文化

陕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赵 亮

文化是国家的“软实力”,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代表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程度、发展水平和高度。在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繁荣和发展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具有全局性、战略性的地位和作用。把文化建设好、发展好,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重要使命。

一、改革开放促进了文化的繁荣发展

(一)传统文化得到应有的继承和发展,坚持了民族性

一是爱国主义传统的继承和发展。

爱国主义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内涵,是一个历史范畴,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具体内容。列宁说过:“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我们所讲的爱国主义,作为一种体现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深厚感情的崇高精神,是同促进历史发展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是同维护国家独立和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在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爱国主义主要表现为致力于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反动统治的斗争,把黑暗的旧中国改造成为光明的新中国。在现阶段,爱国主义主要表现为献身于建设和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事业,献身于促进祖国统一的事业。

改革开放30年,中华民族犹如钢铁长城一般坚不可摧!爱国主义精神无处不在!经过几代人的努力,经历了大大小小无数次的谈判,香港、澳门终于分别于1997年和1999年回到了祖国的怀抱。1998年面对南方历史罕见的特大洪水,2003年面对让人闻风丧胆的非典疫情,2008年面对十几个省份百年不遇的冰雪灾害以及近期遍及八个省份造成几乎灾难性破坏的大地震,中华儿女众志成城,手挽手将一个个磨难阻击在脚下!这些无一不是中华民族团结一心、患难与共的爱国主义精神、巨大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体现。

二是民本主义传统的继承和发展。

古代思想家传颂的民本思想自古便注重人民的地位和群众的利益。重民、爱民、保民是民本思想的基本要求,主要表现为体恤民情、洞察民意、顺应民心、重视人民的力量。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树立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便继承和发扬了民本主义的优良传统。

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我党融合科学发展观,提出的“以人为本”的基本思想,不断深化对民本主义的理解,卓有成效地抵制了现实社会中肆意践踏民意、损害群众利益、贪污腐败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和官僚主义的不良风气,更好地贯彻服务于民的社会理想,努力地为人民群众办好事、办实事,真正地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服务方针。

三是“和为贵”传统的继承和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注重整体的和谐统一,“以和为贵”的价值取向协调着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论语》中记载,孔子说,“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认为礼的运用贵在和谐,先王的治国之道,认为这是最好的,着重强调和谐的境界是人们追求的目标。

21世纪初,中国的崛起已经成为世界政治中最重要的因素,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闭幕,中国在世界舞台上受到空前的关注,对世界的吸引力和感召力也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在这样的国际大环境下,中国提出了“和谐世界”的主题,这一理念昭示着中国对外战略的转变,是调整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提升当代中国对世界深刻理解和战略选择的总体把握,它将以自信的大国心态,开阔的视野和博大的胸怀,不断拓展中国对外开放的国际发展空间。这一新的命题的提出,乃是着眼于“两个最大限度”:最大限度地增加世界的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世界的不和谐因素。

从思想渊源上看,和谐世界理念中的“和为贵”思想,不仅是对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弘扬,而且是对20世纪50年代的“和平共处”、80年代的“和平发展”、90年代的“新安全观”中的对话求安全、合作谋发展等共赢思想的丰富发展与具体应用,它们之间的核心部分是历史与现代的传承关系,是一个不断延承、深化、创新的过程。

(二)国家文化形态在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日益彰显,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坚持了战略发展方向

在当今世界,随着知识经济科技革命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文化和科技在整个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中作用的认识不断提高和深化,知识、文化、价值观念等在综合国力中的作用和地位日益突出。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以文化实力为核心的软实力影响着军事实力和经济实力的发挥。谁掌握了先进的知识和文化,谁就在日趋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中占据优势。

21世纪,文化与经济、政治和社会相互融合,文化与经济、科技一体化的趋势日益明显。对经济社会的发展来说,文化的内在驱动力比经济力、政治力具有更强的牵引作用,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文化要素作为一种软力量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成为一个制胜的关键因素。因此,在世纪之初,党中央审时度势,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早在1991年7月1日,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就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一崭新概念,指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是有机统一、不可分割的整体”。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在实践上进行了新的探索,加深了对文化工作规律性的认识,进一步丰富了文化发展战略思想的内容。

我国文化发展战略的原则包括文化发展与经济、政治、社会发展相协调的原则,即文化是一定时期经济、政治和社会的反映,又给予经济、政治、社会以巨大的反作用。党的十六大指出:“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凝聚力之中。”经济是社会发展的基础,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文化的发展要受到经济发展的制约。然而,在现代化社会发展中,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的支撑。经济的竞争,归根结底是文化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只有搞好文化建设,不断提高人的素质,经济发展才有后劲。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四位一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文化发展战略的制定必须坚持文化与经济、政治和社会协调发展的原则,这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是文化自身发展规律的重要体现。

(三)中国文化日益走向世界,为各国人民了解和尊敬,坚持了世界性

随着我国与俄罗斯国家间文化交流的频繁,在两国出现了许多丰富多彩的活动,最值得一提的便是2007年在俄罗斯成功举办的“中国年”。此次“中国年”是继“俄罗斯年”在中国成功举办后,中俄友好交往史上的又一盛事。毋庸置疑,中俄两国政府都大力支持双方开展交流活动,在近几年的时间里,涵盖两国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等各个领域的诸多活动相继登场。数以亿计的民众以各种方式参与其中,充分领略了友好邻邦的悠久历史、灿烂文化和辉煌成就。

我国于2000年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蕉赖利双广场举办的为期一个月的文化展以及2007年北京城市学院与西班牙布尔戈斯大学举办的中国文化展,充分地向全世界人民展现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1999年在华盛顿的“国家美术馆”展示的荟萃了中国从新石器时代到五代的234件文物珍品,2005年在位于日本首都东京森美术馆展示的反映汉末到盛唐中国哲学宗教、社会和艺术发展的中国文物展以及2007年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东亚博物馆展示的1000余件中国商代以来的文物珍品,这些无不令人叹为观止。

改革开放以来,在世界各地中国文化以其独特的东方风韵,令全球文化界为之震撼。这份由东方文化谱写的绚丽乐章源自于中国历史的悠久与辉煌,也依存于中国在世界经济舞台上日益卓越的表现。中国的发展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民众的目光。

二、改革开放为文化的繁荣发展提供了内在动因

(一)核心价值体系的形成为文化的繁荣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决定》的这一新思想、新观点,不仅把建设和谐文化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任务,而且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指明了方向。(www.daowen.com)

文化作为社会知识体系、价值观念及思维方法体系的统一,是通过一系列具体的文化形式体现和反映出来的。换言之,文化发展,必然反映一定社会的价值取向。当代中国文化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必然反映当代中国的核心价值。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当代中国文化的发展,符合思想道德建设先进性与广泛性相结合的要求,体现了全国人民共同的愿望和追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广泛的实用性和强势的整合力,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引领中国当代文化发展的作用,使先进文化得到弘扬,健康文化得到支持,落后文化得到改造,腐朽文化得到抵制。

(二)人文环境的构建为文化的繁荣发展提供了重要保证

在政治方面,党的十六大提出的“一切妨碍发展的思想观念都要坚决冲破,一切束缚发展的做法和规定都要坚决改变,一切影响发展的体制弊端都要坚决革除”的方针,为文化体制改革扫清了思想障碍。我们只有自觉地从那些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做法规定和体制弊端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才能顺应发展的潮流。WTO体制、私人资本介入文化领域所带来的利益多元化和我国政治环境的变化,都在客观上要求政府转变过去在这一领域“发号施令”的角色。政府由纯粹依靠行政手段构建和调控文化体制,逐渐过渡到借助市场和法制手段来督促文化,使之更好地为公众利益服务。

在经济方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总量已居发展中国家首位,世界排名也由第十位跃升到第四位。然而,由于长期一味追求GDP的片面增长而忽视了其他方面的全面协调发展,使社会、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发展与经济的飞速发展不相协调,出现了“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局面。为了更快发展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国家正在根据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不断地大力推进文化体制的改革。

在文化方面,当代中国文化体制的文化环境是由三种基本因素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流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和改革开放以来所形成的个性大众文化。这三种基本因素共时空地体现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之中。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主流文化作为当代中国主流文化,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结合在一起,围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一宏伟目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它具有时代性、开放性特点,贯彻宽容原则,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使文化园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现代化文化的核心是人的现代化,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一直着力于全民族思想文化素质的提高,这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主旋律。

(三)国家形象的重塑为文化的繁荣发展提供了坚强后盾

2006年6月,德国世界杯开幕式。中国年轻的钢琴家郎朗,为全世界超过30亿的观众诠释了李斯特的《匈牙利狂想曲》,被盛赞为“从这位中国男孩的身上听到世界上最美妙的声音”。

2007年9月25日,坐落在中国首都中心位置的国家大剧院,迎来了落成后的首场演出。炫目的外观,高科技的设计,巨大的容纳力……这个标志性的文化场馆向全世界人民展示着古老而又开放的中国文化的崛起,中国用文化塑造迷人多彩形象的宏大气魄,以及中国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激荡人心的风貌。

与此同时,“汉语热”在全球升温,海外学习中文的人数超过4000万,中国政府与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学校合作开设的“孔子学院”,已达170多所。

作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起草国之一,中国派代表团参加了两个公约的历次谈判。中国正积极地参与公共文化事务,为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表现着一个负责任大国的文化态度和担当意识。

(四)民族创新精神的培育为文化的繁荣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由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文化范式进入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新范式,文化事业出现了复苏和空前的繁荣,许多创作相继推出,有反映新时期春天的来临的作品,如短篇小说《班主任》、话剧曙光》、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及文学中出现的“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文学寻根”,美术中的“星星画展”、“八五美术运动”,电影中的《老井》、《红高粱》,其中有些作品在国际上获奖。在改革开放初,我国由体制改革激发的民族精神的创新,使中国文化市场得到承认,文化产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2006年10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坚持把创新精神贯穿到治国理政的各个环节,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才能得到发挥,保持创新热情,鼓励创新实践,完善创新机制,宽容创新挫折,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改革创新的事业。在新的历史阶段,只要我们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这一伟大工程,就一定能够带领人民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在新世纪新阶段谱写更加壮丽的新篇章。

三、改革开放为文化的进一步繁荣发展创设了广阔前景

(一)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必然对政治、经济、社会大繁荣大发展起到巨大推动作用

改革开放的30年,是中国融入世界、影响世界、国际地位不断提升的30年。从1978年开始,中国开启了与世界沟通、交往、合作的大门,我们不断学习和吸收世界先进的文明成果,也为世界文明不断作出贡献;在世界影响中国的同时,中国也在影响世界。至今我国的综合国力已大幅提升,世界上90%以上的国家已同我国建交,我国在国际事务和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指出:建立创新型国家,必须大力发扬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大力增强全民族的自强自尊精神,大力增强全社会的创造力。进入21世纪以来,文化因素越来越多地渗透进经济活动,使经济获得了新的发展形态和动力。人文精神越来越多地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中,形成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共生和谐的全面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观。文化与经济越融合,文化生产力的潜能越巨大,这也是一个国家在综合国力竞争中最根本的、最难替代和模仿的、最持久的和最核心的竞争优势。

(二)政治体制改革、经济形态的开放、社会生活的变化呼唤文化体制的改革

早在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就指出:“经济体制的改革,不仅会引起人们经济生活的重大变化,而且会引起人们生活方式和精神状态的重大变化。”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随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日益推进,当今社会出现了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多样化、社会生活方式多样化、社会组织形式多样化、就业岗位和就业形式多样化的现象。伴随着这些深刻复杂的社会变化,文化生长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体制环境、社会条件、传播手段以及文化工作的环境、任务、内容、形式、对象等等也随之发生变化。文化体制必须与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相适应。

文化因为其本身的意识形态特征,使得文化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紧密相连,具有政治性、敏感性。同时,文化产品的生产和服务不同于物质产品的生产和服务,它作用于人们的心灵,比如文化素养、思想道德等,看不见,摸不到,不像物质产品容易见成效;另外,文化又容易反复和多变。改革本身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必然要求进行利益调整、体制转换和观念更新,如果说经济体制改革还可以摸着石头过河,那么文化体制改革则要求尽可能减少反复。因为文化的意识形态特征容易使人们在反复中引起思想的混乱与不一致,带来信念的动摇与偏离。这也正是文化体制改革艰巨性和复杂性之所在。

(三)坚持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发展国家大文化形态是文化发展的必由之路

“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是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重要命题。以前我们在文化体制改革的目标上曾在不同背景下有不同认识:有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认识,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认识,也有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的新认识。当前,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认识比以前的认识更深刻,更全面。以前只涉及文化的本体,即作品和人,而现在则涉及经济与产业,涉及人的全面发展;以前只认识到现象,即作品、人才、繁荣等,现在认识到本质是在生产力层面,而在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是人。现在要调整的是体制与机制,是文化生产关系。这反映了我们党对文化体制改革的认识更加深入,已认识到事物的本质。因为文化生产力在当代不仅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的构成要素,而且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志。

发展文化生产力的途径就是要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手段。文化体制改革的目的就是通过制度创新,解放文化生产力,激发文化创造力,为社会主义文化的持续发展和长期繁荣提供制度保障。

作为一个有5000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回首中国的文化之路,充满辉煌。在这片广阔神奇的土地上,勤劳智慧的人民自强不息、百折不挠,在改造山河、追求幸福的不懈奋斗中,创造了饱蕴中华民族思想精髓和价值追求的灿烂文化。从儒家文明到唐诗宋词,从五四运动时期兴起的新文化到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生生不息,绵延不绝。

改革开放的30年是解放思想的30年,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30年,是披荆斩棘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道路的30年,是探索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的30年,是中国传承文化走向世界的30年。相信中国文化在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下必将有更加灿烂辉煌的明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