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与中国软实力的发展和提升
西安文理学院 孟 英
综合国力是一个国家竞争力的核心因素。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既包括由经济、科技、军事实力等表现出来的“硬实力”,也包括以文化、意识形态吸引力体现出来的“软实力”。软实力对内表现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对外表现为一个国家在意识形态、发展模式、民族文化、外交方针等方面被国际社会认可的程度。一个国家的硬实力和软实力同等重要,决定着其在世界上的地位和作用。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是中国经历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的30年。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新的壮丽史诗,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一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依托于经济发展和综合国力增强的巨大推动,中国软实力的发展和提升突飞猛进,同样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一、改革开放为中国软实力的提升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障
发展是硬道理。硬实力是软实力得以展现和发展的基础和前提。硬实力是软实力的物质基础和有效载体,是创造软实力的重要的物质条件;而软实力是硬实力的无形延伸。软实力能增加一个国家在世界受欢迎和认同的程度,有助于通过文化或是制度上的吸引力增强一个国家的硬实力。离开了硬实力的增强,软实力就无以附着,无以发挥其功能。任何软实力都是以硬实力为基础的,硬实力的快速发展能够为软实力的提升创造条件。中国之所以能够获得今天这样的国际地位,与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综合国力大幅提升密不可分。
20世纪70年代后期,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在这重大历史关头,在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领导和支持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总结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科学分析世界大势,准确把握时代主题和人民意愿,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实现了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伟大转折。这场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改革大开放,极大地调动了亿万人民的积极性,使我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我们党实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带领人民艰苦奋斗,推动我国以世界上少有的速度持续快速发展起来。国家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的发展,不仅使中国人民稳定地走上了富裕安康的广阔道路,而且为世界经济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通过这场伟大革命的洗礼,中华民族大踏步赶上了时代前进潮流,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我们党昂首阔步走在了时代前列。正如党的十七大报告所言,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以世界上少有的速度持续快速发展,国家的经济实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升。从1978年到2007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从3645亿元增长到246619亿元,年均增长9.8%,远远高于同时期世界平均3%左右的速度,增长近66.7倍,经济总量从世界第10位跃升至第4位;财政收入由1132.26亿元增加到51304.03亿元,2007年,进出口贸易总额位居世界第3位,利用外资规模居世界第3位,外汇储备居世界首位;30年来,我国迅速解决了13亿人的温饱问题,据中国农村贫困监测数据显示,从1978年到2007年,中国农村尚未解决温饱的绝对贫困人口数量已从2.5亿下降到1479万,减少幅度约为94.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了39.1倍;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了30倍。改革开放还大大促进了我国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发展,社会各项事业和社会文明程度取得长足进步。改革开放30年所奠定的物质基础和制度基础,使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综合国力日益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依托于经济发展和综合国力增强的巨大推动,中国软实力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和提升。
二、改革开放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焕发了生机和活力
改革开放30年,给中国带来了盛世和繁荣,促进了我国的全面发展、全面进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呈现出勃勃生机。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也使国际社会对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有了更多的理解和积极的评价。
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看,在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的情况下,国际敌对势力鼓吹“社会主义大失败”,企图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在世界上消灭共产主义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制度。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成为西方敌对势力实施“西化”、“分化”的主要目标,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加紧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渗透,灌输和推销西方资产阶级的经济、政治政策和价值观念。邓小平豪迈地宣称:“只要中国社会主义不倒,社会主义在世界将始终站得住。”[1]“社会主义经历一个长过程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但道路是曲折的。从一定意义上说,某些暂时复辟也是难以完全避免的规律性现象。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曲折,社会主义好像被削弱了,但人民经受锻炼,从中吸取教训,将促使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这番话表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英雄气概和坚定信念。
改革开放以来,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正是由于我们在实践中牢牢把握住既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这一关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成就斐然,举世瞩目。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出现了欣欣向荣的局面,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焕发出了勃勃生机和无限活力,这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低潮时期是一个伟大的奇迹。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不仅突破了苏联模式,而且正确对待和分析世界各种制度的优劣,通过及时了解世界范围内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发展趋势,大胆借鉴和利用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坚持不懈地推进对外开放,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包含着丰富的内涵而且具有自己的鲜明特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和创新,展示出了社会主义的复兴之路和希望之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国际社会主义事业的一大贡献,就是在中国这样一个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大国继续高举马克思主义的旗帜,坚持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探索了一条充满活力和生机的社会主义发展新道路,使社会主义的旗帜仍然在中华大地飘扬,这使人们看到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新的曙光和希望。这必然有助于世界上的共产党人和社会主义国家的人民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的信念,鼓舞人们继续探求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道路,从而推进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三、改革开放的发展模式为中国软实力增添了新的内涵
邓小平曾经指出:“我们的改革不仅在中国,而且在国际范围内也是一种实验,我们相信会成功。如果成功了,可以对世界上的社会主义事业和不发达国家的发展提供某些经验。”[2]他还强调,到21世纪中叶,中国将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不但是给占世界总人口四分之三的第三世界走出了一条路,更重要的是向人类表明,社会主义是必由之路,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3]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创造了经济增长速度的世界之最。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以自身的发展推动世界和平,中国的发展模式逐步得到国际社会认同。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提升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中国模式”已经成为世界瞩目的一种经济和政治现象。这无疑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形象和软实力,丰富了中国软实力的基本内涵。
在中国改革发展取得巨大成功的影响下,国际社会提出了“中国模式”的概念。2004年,英国著名思想库“伦敦外交政策中心”发表乔舒亚·库玻·雷默的一份名为《北京共识》的研究报告,报告从经济发展模式的高度对中国近30年来的飞跃式发展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并通过提出“北京共识”这一概念充分肯定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模式和发展道路。“北京共识”推出后,在全球引起巨大反响。有人甚至指出,来自中国的经验模式“北京共识”正日益取代来自美国的经验模式“华盛顿共识”,中国奇迹日益成为许多国际会议多次提到的话题。美国《新闻周刊》在2007年年终特稿中指出,2007年,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超过了美国,这至少是上个世纪30年代以来第一次有一个国家作到了这一点。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指出,中国经济发展形成的“中国模式”,堪称很好的经济学教材。很多美国政界人物开始意识到,如果中国要对美国构成威胁,那么这种威胁并非来自中国的经济、军事和地缘政治等方面,而是来自被忽视已久的中国模式。在俄罗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研究中国模式,在很多领域里自觉不自觉地借鉴中国的做法。
从社会主义运动的角度看,“中国模式”开辟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新路径。正如有人所讲的那样,“中国的经济改革和开放,为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的经济发展,打开了一条生路,也为全世界经济停滞、生产落后的国家作出了光辉的榜样。实行经济改革开放,在今天的地球上已形成一股风气,开创了第三世界国家摆脱贫困落后的新途径。”[4]中国模式对发展中国家来说,至少提供了一个有别于西方模式的应对全球化挑战、实现国家现代化的发展模式。近年来,许多发展中国家开始使用中国模式的概念,而世界银行、联合国的有关机构把中国作为“样板”向发展中国家推荐,一些发展中国家也确实将中国视为模仿对象。可以预见,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模式会对一些发展中国家产生很大的影响。前俄罗斯联邦共产党主席久加诺夫指出,中国模式就是:社会主义+中国民族传统+国家调控的市场+现代化技术和管理。[5]可见,社会主义在“中国模式”中是首要的东西,“中国模式”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影响将巨大而深远。
四、改革开放的成功极大地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www.daowen.com)
软实力具有强大的集结与整合功能。它依托强大的国家机器,通过有效的政治动员和政治组织,产生了仅靠物质手段、市场手段等所无法企及的力量,以及由这一力量鼓舞所产生的行动结果。它对经济、科技、军事等硬实力进行集结、整合,从而达到放大的功能;又可以对发展中的危机等负面因素进行有效控制,从而达到减轻与消除的目的。软实力是软性的号召力、影响力,但又具有刚性的力量。改革开放中遇到的种种考验,必须组织和动员全党全民的力量去克服。
如何在基础薄弱的东方大国实现经济追赶?如何凝聚13亿多人民的共同意志?如何让一个拥有7300多万成员的政党永葆生机活力?需要的是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民族凝聚力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中国强大的社会动员能力将全党和全国人民凝聚在一面旗帜之下,催生了亿万民众的创造活力,最终创造了中国发展的奇迹。这是我国根本制度优越性所在,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集中精力解决大问题,一心一意谋发展。这种软实力是一种理想的追求、思想的凝聚、理论的感召,其核心是民族凝聚力。这是中国强盛的基本归因,中国奇迹的答案就在这里。
改革开放30年间,在一波又一波的风浪面前,中国人埋着头,不争论,对于这条“中国特色发展道路”,虽然是“摸着石头过河”,但人们表现出了对党和政府充分的支持,对“中国特色发展道路”的极大认同。如果没有全体中国人在价值观上的认同,经济不可能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社会不可能全面进步和繁荣。如《孙子兵法》所言,“道者,令民于上同意,可与之死,可与之生,而不危也。”今天的中国,经历了拉萨3·14事件,经历了圣火传递闹场,经历了汶川大地震,经历了高水平有特色的奥运会,经历了同样精彩的残奥会……从中收获的正是无比可贵的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正是这种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给中国共产党注入了力量,使国家获得了安定。有了这种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中国才展现出了不可轻视的“软实力”,中国才是真正具备了成为一个大国的要素。在这种软实力之上,中国可以沉着应对两岸问题,讨论马英九在就职典礼上所强调的“生活方式与核心价值”。在这种软实力之上,中国可以跟达赖对话,也可以跟西方国家谈人权,谈民主。汶川大地震之后,中国开放的不仅是媒体,而且是自信的胸襟。我们看到了作为组织者的党和政府拥有的强大号召力,以及作为被组织者的广大群众因对党和政府的高度信赖而产生的巨大向心力。这就是民族凝聚力,是成就“中国奇迹”的软实力的力量。
五、改革开放为中国软实力发展提供了展现的世界平台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由封闭走向开放。基于对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潮流的清醒判断,我国的改革开放成功地抓住了第三次全球化浪潮的难得机遇,与世界形成了双向加强的互动关系。中国日益融入国际社会,积极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将中国的软实力资源传播到世界,融入世界,影响世界。
改革开放让我们有了举办奥运会的能力。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和残奥会的成功举办,给了我们向全世界展示这种繁荣的契机。奥运会这个大舞台,反映13亿中国人民对奥林匹克的由衷热情,显示中国体育健儿问鼎全球第一的雄厚实力,也展现中国改革开放30年所取得的经济奇迹……更重要的是,通过举办这次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奥运会,让世界了解了中国,让中国走进了世界,让中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与国际社会全方位接轨。
中国政府和人民在两个同样精彩的奥运会举办之际,向全世界展示了华夏的风采与中国发展的成就和实力,中国从此更加自信和堂堂正正地站在世界的面前。奥运会让中国人向世界展现了一个和平崛起的大国应有的一切:开放包容的国民心态,飞速发展的经济成就,日新月异的城市建设,越来越被大多数人所重视的环境保护,甚至开明宽容的政治环境。奥运会同样展示了中国的良好的国际形象,它给我们这个民族在新时期和世界的融合,学会国际规则,提供了空前的机遇。北京奥运会上的志愿者队伍引人注目,以往我们也派出志愿者到非洲,到一些不发达国家,从事农业,从事教育,但是这是第一次有这么多的人提供服务、帮助,而且是无偿的,实际是公民社会成熟的标志。志愿者活动的勃兴和公民社会的活跃,也成为软实力一个重要的标志。通过这次奥运会,中国不但向外界展示了它经过30年改革开放所积攒下的雄厚经济实力,更让世界见识了中国人的真挚、热情和日渐提高的国民素质,以及中国不断提升的软实力。
随着中国的发展,中华博大精深的文化艺术,激起了全世界对中华文化的兴趣,中国文化日益走向世界,一些国家开设了孔子学院。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的国际影响力逐渐增大,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重新对中华文化感兴趣。近年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令世界瞩目,而汶川大地震后中国政府的一系列快速有效的举措更是提升了世界各国对于中国的认识。更多此前的批评者对中国政府在地震发生后惊人的反应速度、信息公开和果断的开放,以及中国人民之间的仁爱互助精神表达了钦佩。中国人民在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灾活动中所展现的脊梁坚挺、永不言败的民族精神,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操以及人道主义的光芒,令海外媒体由衷赞叹。而中国政府允许世界各国媒体自由赴灾区采访的开明态度,以及接受并请求国际救援的以人为本的理念更是赢得了世界的普遍赞赏。
总而言之,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和平发展之势渐趋明显。这既是经济、科技、军事实力不断提升的过程,也是文化、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吸引力、亲和力不断增加的过程,也就是软实力不断发展与提升的过程。软实力的成长和积累,同样为中国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注释】
[1]《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46页。
[2]《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35、225页。
[3]《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35、225页。
[4]刘洪朝、蔡光荣:《外国要人名人看中国》,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年版,第154页。
[5]吴玉荣:《中国改革开放的世界解读》,载于《中国青年报》,2008年8月3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