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及其理论模型简介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及其理论模型简介

时间:2023-11-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库兹涅茨曲线是由经济学家西蒙·库兹涅茨于1955年提出来的。于是,他们在1995年发表的“Economic Growth and the Economic”一文中提出了被称为“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假说,认为在一国或地区的发展过程中,特别是在工业化过程中,环境质量存在先恶化后改善的情况(见上图)。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及其理论模型简介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

库兹涅茨曲线是由经济学家西蒙·库兹涅茨于1955年提出来的。库兹涅茨提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收入差距先扩大再缩小,人均收入与收入不公之间呈倒“U”形关系,后人将这种反映人均收入与收入分配之间相关关系的曲线称为库兹涅茨曲线(EKC)。1990年,美国经济学家格鲁斯曼和克鲁格研究发现,环境质量与经济增长之间也存在这种倒“U”形关系,即污染程度随人均国民收入增长先增长而后下降,其峰值大约位于中等收入阶段。于是,他们在1995年发表的“Economic Growth and the Economic”一文中提出了被称为“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的假说,认为在一国或地区的发展过程中,特别是在工业化过程中,环境质量存在先恶化后改善的情况(见上图)。

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阶段,人们利用资源与排放废物较少,环境污染远未超出环境的自净能力,因而环境质量较好。随着经济发展进程加快,尤其是大规模的工业运动加快了资源消耗速率,增加了废弃物排放量,使用较低效率和较“污染的”生产技术,强调物质产出,而忽视或完全不顾经济成长的环境后果,这些都导致了环境污染的加剧,并最终超过安全警戒线,直至图中高峰E点。其后,随着经济进一步发展,人均国民收入增加,人们对舒适环境的需求增加。环境意识提高,转而使用较清洁的生产技术,同时技术进步和雄厚的经济实力使得人们有能力进行更彻底的环境保护活动,这些都将导致环境污染的减少,环境改善随之出现,进而走上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道路。

然而,环境容量(即环境容纳污染物的数量)是有限的,正是环境容量的有限性导致其成为稀缺性的“资源”,并决定了存在一个环境承载阈值。环境承载阈值是指在某一时期某种状态条件下,某地区的环境所能承受的人类综合活动的阈值。当环境净化功能难以满足人类生产、生活排放污染物的需要问题特别严重时,大量超过环境容量的污染会积累在环境中,一旦超过了承载阈值,不可逆的环境退化最终将引起生态环境系统的崩溃。(www.daowen.com)

生态承载阈值与环境污染

值得注意的是,环境承载阈值将随着污染和破坏的不断扩大而降低。人类经济系统从自然生态系统输入大量的物质(其中有许多是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并向自然生态系统输出大量废弃的东西,使得有利用价值的资源急剧减少,而人类经济系统输入输出结构的巨大差异,导致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离异。系统结构的破坏使系统自我调节能力降低,进而降低了承载阈值(见上图)。

┈┈┈┈┈┈┈┈┈┈┈┈┈┈┈┈┈┈┈┈┈┈┈┈┈┈┈┈┈┈┈┈┈┈┈┈┈

(原文出自张扬等著:《循环经济概论》,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17~319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