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拉德和米勒的趋避冲突理论】
趋避冲突图解
趋避冲突(approach-avoidance conflict)又称正负冲突,是心理冲突的一种,指同一目标对于个体同时具有趋近和逃避的心态。这一目标可以满足人的某些需求,但同时又会构成某些威胁,既有吸引力又有排斥力,使人陷入进退两难的心理困境。
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的观点来看,冲突是适应不良的重要特征。美国心理学家多拉德和米勒(Dollard和Miller)用动物实验研究过四种冲突。个体必须同时出现的两个具有同等吸引的目标进行选择时所产生的“鱼与熊掌”难以取舍的冲突,称为双趋冲突(approach-approach conflict)。个体必须对同时出现的两个具有同样强度的否定目标进行选择时所产生的冲突,称为双避冲突(avoidance-avoidance conflict)。例如学习差的学生视读书为畏途,对考试失败又十分害怕,两者都想逃避,但他必须选择其一。个体同时被同一目标物所吸引和排斥时所产生的冲突,称为趋避冲突。例如,大学生既想担任学生干部使自己得到实际锻炼,又怕占时太多而影响学习的这种两难选择。再如,旅游本是一件对人很有吸引力的活动,但人们常常害怕耗费时间、精力和钱财而不愿意去。双重趋避冲突(double approach-avoidance conflict)是指个体同时对两个目标产生趋避冲突的矛盾心理。多拉德和米勒对趋避冲突的主要特征作了如下描述:
(1)越接近目标,趋近正向目标的倾向越强。
(2)越接近目标,回避恐惧刺激的倾向越强。
(3)随着接近目标,回避负向目标的力量逐渐超过趋近正向目标的力量。(www.daowen.com)
(4)趋近或回避倾向的强度直接随它们所依赖的驱力的变化而变化。
(5)在学习的渐近线底下,增加强化次数将提高被强化反应的倾向。
(6)当两个不相容的反应发生冲突时,较强的反应将会发生。
上图概括了趋避冲突的一些特征。从图上可以看出,只要趋近梯度(approach gradient)高于回避梯度(或离避梯度)(avoidance gradient),那么这个人就将趋近目标;但是一旦回避梯度高于趋近梯度,这个人就会回避目标。因此,一个人离开目标愈远,趋近梯度就变得愈高,他就会产生强烈的趋近倾向。但是,当一个人趋近目标时,回避倾向随之提高,最后又超过趋近倾向。这时,这个人又畏缩不前了。因此在两个梯度的交叉点上将出现犹豫不决。
┈┈┈┈┈┈┈┈┈┈┈┈┈┈┈┈┈┈┈┈┈┈┈┈┈┈┈┈┈┈┈┈┈┈┈┈┈
(原文出自黄希庭著:《人格心理学》,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295~297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