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弗勒和洛基奇的波纹效果模型】
Ⅰ波纹效果
波纹效果是研究传播效果的一种理论。德弗勒和鲍尔—洛基奇是从大众媒介与社会、受众三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关系(即媒介依赖论)上提出波纹效果的观点的。波纹效果论(见图Ⅰ)显然是他们在《大众媒介效果的依赖模式》一文中描述的倒金字塔结构效果论(见图Ⅱ)的一种超越。在结构效果中,他们把效果分为:认识的效果、感情的效果、行为的效果。在波纹效果中,除上述三种基本效果之外,图表还显示了宏观和微观的效果,个人的、人际的、组织的、系统(部门)的、社会的效果。在新理论中,“大众媒介被看做是积极参与处于社会行动的社会、集团、组织、家庭和个人层次上的维持、变化与冲突过程的信息系统”,它的传播活动总会引起由小到大、由大到小;或者由高到低、由低到高;或者或大或小、或高或低的不同层面的认识、感情和行为上的反应。
Ⅱ结构效果
他们进一步解释说:波纹效果图“显示了媒介依赖关系的变化产生的波纹效果,它始于旋斗上端的媒介在社会中的位置,螺旋下降贯穿于媒介系统与各社会系统、组织和人际网络的依赖关系,直至个人的依赖关系。高层发生的效果变化将影响所有低层的依赖关系。所以媒介系统的社会作用的变化,在社会行动的所有层次都会有所波及。这种作用的变化具有增大各社会系统、组织、人际网络和个人的媒介依赖性的效果”。(www.daowen.com)
波纹效果论的进一步拓展,不仅有助于人们正确认识大众媒介与现有的五个层面之间相互依赖的效果关系,而且有助于解释跨国的甚至全球层面上的效果关系。因此,波纹效果论比之其他大多数综合性的效果理论,它不仅具有更大的优越性和普遍性,而且更适合于对付当今的大众传播和即将兴起的以电脑为主体的互动传播问题。
┈┈┈┈┈┈┈┈┈┈┈┈┈┈┈┈┈┈┈┈┈┈┈┈┈┈┈┈┈┈┈┈┈┈┈┈┈
(原文出自邵培仁著:《传播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261~263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