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rley和Latane的旁观者效应理论】
影响助人行为的心理历程
旁观者现象是由John Darley和Bibb Latane首先在实验室进行研究的。
旁观者效应(bystander effect)是一种社会心理学现象,指在紧急情况时由于有他人在场而没有对受害者提供帮助的情况。救助行为出现的可能与在场旁观人数成反比,即旁观人数越多,救助行为出现的可能性就越小。助人行为(helping behavior)是指在社会行为中利人而不求回报的行为。在社会生活中,以利人为生活目标者,称为利他主义(altruism)者。助人或利人行为一向被视为人性之美德,也是历来实施国民教育的首要目的。然而,在现今充满暴戾之气的社会上,害人行为到处可见,而助人行为却鲜有,甚至见人濒死而不救,看到失火而袖手,此等社会冷漠现象在心理学上如何解释?
这是一个极难回答的问题。虽然多年来社会学家、宗教家、教育家以及心理学家们一直为此问题而担忧并寻求答案,然而迄今为止并没有获得问题解决之道。从社会心理学的观点讨论这一重要问题时,探讨的是面临有人陷入危机情境时,影响个人肯否援手救人的有哪些心理因素?对于这个问题,曾有心理学家以图解的方式,在假设的危机发生需人救助的情境下,逐步分析影响个人助人行为的心理因素(见上图)。
图中表现出两种重要意义:其一,助人行为并非是刺激引起的立即反应,助人行为乃是个人认知思考的历程。其二,在面对有人陷入危机的情境时,影响助人行为的心理因素,可视为五个抉择性的关键,亦可视为五个步骤。每一关键有两个可能的“非此即彼”的选择;如决定施予救助,则以纵向箭头表示(表示继续思考或实际行动);如决定不予救助,则以横向箭头表示(表示放弃救助,不再继续思考)。(www.daowen.com)
由图中的五个步骤看,其中第一与第四个步骤,均不需要解释。个人未注意到危险事件发生,或自知缺少救助所需能力,所以放弃救助。至于第五步骤采取何种救助行动,则将视实际情况而异。其中最重要的是第二与第三两个步骤。因为其中隐含着相当重要的心理学意义,有必要做进一步补充解释。
先看第二步,注意到危机事件以后,要靠个人的社会知觉来判断该危机事件的性质。有时事件性质明确,如所见者是一学童倒地,头破血流,路人多数都会设法救助;但如所见者是一酗酒醉汉,且也倒地受伤,多数人可能不会伸出援手。原因是个人对危机情境的社会知觉不同,由此所引起的同情心也不同所致。儿童受伤被人解释为受害者,酗酒醉汉受伤被人视为“自作自受”。有时候事件不明确,个人无法凭社会知觉判断危机事件的性质,自然就不能立即决定是否施予救助。例如,深更半夜听见邻居家有女子哭声,很难断定是强盗抢劫,还是夫妻打架。在此种情境下,邻人既很少有人会趋前探问,也很少有人打电话报警。而事实上很多危机事件就是在此种情境下,因无人救助而造成严重后果。
再看第三步,第三步是决定救助行为的关键。决定是否施予救助,不再是危机事件中的人需不需要救助,而是个人自己考虑是否伸出援手。假如路遇学童倒地受伤时,现场只有你一个人,你会觉得见义勇为之事是责无旁贷的;此时如弃之不顾,你会感到不安。假如危机现场同时出现数人,见义勇为者就不容易出现。何以至此?心理学家对此现象有两种解释:其一,危机情境中有多人在场时,每个人与事件之间的关系都变成了旁观者,于是“袖手旁观”与“旁观者袖手”成了同样意义。因此,危机现场中人数愈多,救助行为出现的可能性反而愈少,于是出现了旁观者效应。旁观者效应产生的原因,乃是由于旁观者增多减低了每个人的责任感,因此,心理学家也称此一现象为旁观者冷漠(bystander apathy)。其二,危机情境中多人在场时,每个在场者的责任感减低;每个人都可能认为,自己不伸手救助,别人可能会伸手救助。如大家人心同此,结果可能无人伸手救助。心理学家称此种心理现象为责任分散(diffusion of responsibility)。以上两种解释可对现今都市社会人虽多而助人行为反而少见的现象提供说明。
┈┈┈┈┈┈┈┈┈┈┈┈┈┈┈┈┈┈┈┈┈┈┈┈┈┈┈┈┈┈┈┈┈┈┈┈┈
(原文出自张春兴著:《现代心理学:现代人研究自身问题的科学》(第二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447~449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