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际效用】
Ⅰ 总效用
Ⅱ 边际效用
边际效用(marginal utiility)是指消费者每增加一个单位所增加的满足程度。研究消费者行为的出发点是欲望。欲望(want)是指一种缺乏的感觉与求得满足的愿望。西方经济学家认为一种欲望,既要有不足之感又要有求足之愿,因此它是一种心理现象。19世纪的德国经济学家H.H.戈森(Gossen)曾提出两条关于欲望的规律:第一,欲望强度递减规律,即在一定时期内,一个人对某物品的欲望强度随着该物品的增加而减少;第二,享受递减规律,即随着欲望的满足,人所得的享受是递减的。相对于边际效用来说还有一个总效用。总效用(total utility)是指消费一定量某物品所得到的总满足程度。可以用总效用与边际效用来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见下表):
某物品的总效用与边际效用
假设表中的某物品为面包,当处于饥饿状态的甲在吃第一个面包时,那么面包相对于甲的边际效用为30,总效用为30。在吃完第一个面包后,甲的饥饿程度缓解,那么第二个面包相对第一个面包就没有那么大的效用,因此第二个面包的效用减少为20,总效用为两者之和50。以此类推,后面的面包效用会越来越小。根据此表可以做出总效用与边际效用曲线。(www.daowen.com)
在图Ⅰ总效用和图Ⅱ边际效用中,在这两个图中横轴0Q代表某物品的数量,纵轴0U代表效用。在图Ⅰ中,TU为总效用曲线,在图Ⅱ中,MU为边际效用曲线。从两个图中可以看出,随着某物品数量的增加,总效用一直是增加的,但边际效用却一直是减少的。这就是说,由于欲望强度与享受程度都是递减的,所以同一种物品的每一单位给消费者所带来的满足程度是不同的。随着所消费的某物品数量的增加,该物品对消费者的边际效用是递减的。一物品的边际效用随其数量的增加而减少,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于一切物品,所以这种边际效用递减的趋势被称为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西方经济学家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来解释需求定理。他们认为,消费者购买物品是为了得到效用,因此在进行购买时他总要比较一下他的货币支出与能获得的效用。如果消费者的货币收入是固定的,即每单位货币给他带来的效用都是相等的。那么,他对某物品愿意付出的价格就以该物品的边际效用为标准。如果边际效用大,消费者愿意付出较高的价格;如果边际效用小,消费者只愿付出较低的价格。随着消费者购买某物品数量的增加,该物品的边际效用递减。这样消费者愿意付出的价格也就降低。因此,消费者对某物品的需求量与价格呈反方面变动。
┈┈┈┈┈┈┈┈┈┈┈┈┈┈┈┈┈┈┈┈┈┈┈┈┈┈┈┈┈┈┈┈┈┈┈┈┈
(原文出自梁小民著:《西方经济学导论》(第三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6~28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