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当今最受青年欢迎的消闲活动

当今最受青年欢迎的消闲活动

时间:2023-11-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4.当今流行的青年消闲活动历史进入到90年代,青年人的消闲活动随着改革力度的加大、开放程度的加深和生活节奏的加快,出现了许多新的形式。风行的卡拉OK倘欲评选当今在青年中流行最广而且持续多年未衰的消闲活动,可能首属卡拉OK。可见,多数青年喜欢卡拉OK并非盲目赶时髦,而是有一定的理性的选择,几乎88%的青年都是因为这种娱乐形式能够满足自己的某种需求而乐于接受。

当今最受青年欢迎的消闲活动

4.当今流行的青年消闲活动

历史进入到90年代,青年人的消闲活动随着改革力度的加大、开放程度的加深和生活节奏的加快,出现了许多新的形式。一些从前闻所未闻的、不敢想或者没有想到的活动形式,以锐不可当之势进入闲暇生活领域,飞快地在青年中广为流行。

(1)风行的卡拉OK

倘欲评选当今在青年中流行最广而且持续多年未衰的消闲活动,可能首属卡拉OK。卡拉OK这种消闲形式,自80年代中后期初兴于我国的饭店、歌厅,只几年的时间就风靡全国,从饭店、歌厅涌向大大小小的舞厅、酒吧、餐馆、俱乐部,遍及工厂、机关、商店、学校和军营,如今又在走向家庭,被众多青年奉为时尚。

卡拉OK(KARAOKE)本起源于日本日语“卡拉”是“空”的意思,“OK”是乐队,其意是没有歌手的乐队,也有人称其为自动伴唱机。卡拉OK是采用伴唱机奏出有曲无歌的音乐,制造出音乐现场演奏的气氛,听众可随节奏进行演唱的一种娱乐。只要有一台录像机,一盘卡拉OK录像带,通过电视机就能在屏幕上出现配合音乐歌曲内容的场景、人物和唱词,给演唱者提供了愉快而方便的演唱条件,既可自娱自乐,亦可为他人欣赏。这种外来的娱乐消闲形式,究竟在我国青年中有多大范围的认同?从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一项“您是否喜欢卡拉OK这种娱乐形式”的调查统计中,可以得到了解。见下表:

不同地区青年是否喜欢卡拉OK统计表

从上表的统计可见,喜欢和比较喜欢卡拉OK这种娱乐形式的青年人数高达76.9%,而且各地区都没有显著的差别。一种娱乐形式,受青年欢迎的人数如此之众,范围如此之广,是任何其他娱乐形式难以比拟的。那么,青年人为什么如此钟爱卡拉OK呢?另一项“您喜欢卡拉OK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的调查,又深入一层对此作了了解。见下表:

不同地区青年喜欢卡拉OK主要原因统计表

调查统计表明,青年人喜欢卡拉OK的原因是多样的,但人数比例高居前两位的是“喜欢唱歌”(35.1%)和“抒发感情”(26.3%),其余依次为“广交朋友”(13.8%)、“表现自我”(12.6%)、“时髦”(3.9%),还有一些青年“说不清”(8.3%)。各地虽有一些差别,但差别都不悬殊。可见,多数青年喜欢卡拉OK并非盲目赶时髦,而是有一定的理性的选择,几乎88%的青年都是因为这种娱乐形式能够满足自己的某种需求而乐于接受。有的青年说:“这一调查问卷所设的选项分类,还不足以表达我们的意向,其实我们喜欢的原因并不只是某一个,不少人往往是几个原因兼而有之。正是由于这种娱乐形式兼有能够满足唱歌、抒发感情、表现自我和联络朋友的功能,所以对青年人有一种特别的魅力。

在不同类型青年的分别访谈中,我们发现青年职工比大、中学生兴致更浓。这里有经济收入方面的原因,更有紧张的工作之后需要有松弛和友谊的愿望。他们说:“这种娱乐形式挺有意思,想唱歌的可以在这里找到捧场的,既当歌手又当听众,下了班到这里换换脑子蛮好。”还有青年说:“到这里一唱,可以消除烦闷,增添情趣,去掉一份羞涩和压抑,增加一份勇敢和欢悦。”

卡拉OK是一种积极的娱乐形式,但又不能不对其潜在的问题有所警觉。来自香港1994年的一项调查指出,卡拉OK作为一项健康、廉价的消遣形式,是适合青少年的,可是青少年出入卡拉OK酒吧过于频繁,并且大肆挥霍,则会对他们产生不良影响,甚至对社会安定构成威胁。香港的有识之士已经发出呼吁:“卡拉OK并非总是“OK”。这样的问题,在内地的少数青年中不是没有表现。还有少数青年把玩卡拉OK等同于现代化,忽略了工作的勤奋和生活的必要节俭。一些社会人士因此也在向青年提出忠告:“卡拉OK不等于现代化,”“不要过度迷恋于卡拉OK”。

(2)从交际舞到迪斯科

文革”期间,交际舞被严厉禁止,当时的一代青年对交际舞相当陌生,以致国外有的报纸评说,世界上除梵蒂冈以外,唯一一个没有舞厅的国家便是中国。“文革”结束,改革刚兴的70年代末交际舞好像是一夜之间在各地突然冒出。成千上万的青年涌进公园,涌上街头,如痴如狂地围着一台手提录音机或几把吉他手舞足蹈,或者虔诚地在跟着几个老者学步。不久,文化宫、俱乐部、会议厅、体育馆、餐厅、礼堂、剧院,凡能供跳舞的地方纷纷装修舞会成了青年人很喜欢的一项消闲活动。1987年2月9日,文化部、公安部和工商总局联合颁布的《关于改进舞会管理问题的通知》,首先是要赋予舞会以合法的地位,并将舞会同“文明健康科学生活方式”和“安定活跃的工作和生活环境”相联系。

交际舞刚热不几年,沿海开放地区青年中又兴起了迪斯科和霹雳舞。霹雳舞由于难度过大又易于扭伤,未等普及就被青年人遗弃了。迪斯科却显示了很强的活力传入内地,传遍全国。不少城市夜幕降临的时候,街道旁的树荫里便可见到青年人扭动的身影,迪斯科舞厅也应势而兴。迪斯科舞厅里,高频闪电光,二氧化碳云雾,五彩转灯,快速的音乐旋律,震耳欲聋的音响,迎合了青年人喜欢快节奏、强刺激、粗犷而随心所欲的舞姿等需求。有的青年说:“迪斯科音乐的声响压倒了一切,一放个把小时不间歇,那才叫‘劲’。”他们认为:“这是一种休息大脑的方法,就像洗了一场桑那浴,当你在震耳欲聋的音乐声中尽情摇摆出一身透汗时,会感到混身惬意,头脑清醒。”

这种一度被人们视为青年人的专利、成老年人见之摇头的娱乐形式,不出几年却扩展到了成老年人之中,如今老年迪斯科队伍也在扩大,成了一种老幼咸宜的闲暇活动。在这项活动走向普及的过程中,已经有一些青年提出,舞厅音响的分贝、灯光的变幻、环境的高雅、门票的价格,需要有一定的控制和严格的管理。

(3)台球进入青年消闲圈

台球同网球高尔夫球保龄球,在国外都属于高级运动,可唯独台球在青年中有了流行。打台球又叫打弹子,相传起源于法国。以案子的大小分为美式落袋和司诺克两种,打法也不尽相同。从80年代末开始,一些城市的街头支出了台球桌,一些俱乐部甚至乡村的俱乐部也添置了台球案。为什么街头台球能够被青年接受?打台球的青年说:“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嘛,不能太讲究了,打一盘块把钱,既便宜又开心。”据统计,北京市的街头台球最高时曾达到3000多台,每天吸引着人数过万的各阶层青年。现在随着市容的整顿,大量已转入室内的营业厅,环境也有改善。一些知识青年更喜欢这种场所,虽然多交点钱,但他们说值得,台球是项高雅的娱乐,案子高档,环境也要相配。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的台球活动鱼龙混杂,来此消闲娱乐者不少,借此搞赌博的亦非个别。因此,加强社会管理已是不容忽视,要从社会的有序管理和提高青年素质两方面,使这一活动得以健康发展。

(4)广泛兴起的旅游潮

旅游这种消闲活动,在我国青年中兴起的时间并不长,但自实行工时制改革以来,日益广泛,一个青年旅游的热潮正在全国各地普遍兴起。

旅游,是一项闲暇活动,又是一种生活消费,它的发展,一决定于有没有空暇时间,二决定于有没有旅游的费用。正是我国人民收入不断提高和工时大幅度缩短这两大因素,有力地推动着旅游潮的高涨。据1994年的统计,我国国内旅游人数累计达5.24亿人次,内地到香港旅游也有126万人次,另有几十万人到澳门、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国家和地区旅游,在欧美等更远的国家也留下了中国旅游者的足迹。据预测,今后几年旅游者人数每年将以10%的比率增加。

青年是旅游者队伍中的主体。青年的旅游有两个新的特点:一是距离越来越远。休息日和节假日,他们已不满足于近距离的郊游,愿意远离家门,变换生活空间,投身大自然的怀抱领略自然风光,在各种新的环境中体验人生。国内旅游业的发展,旅游交通专线的增多,为青年的远距离旅游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一位青年职员在接受访问时说:“我每到双休日或假日,总有一些‘重大举措’。今年(1995)5月1日实行的第一个双休日,我去了黄山,饱览了天下第一奇山。”不少青年都在暗暗攒钱,准备有计划地远游更多的名山大川,甚至准备迈出国门作国际旅游。一些新婚青年男女,也把旅行结婚视为最佳的婚礼形式。二是个性化日益凸显。他们不太喜欢随大队人马观光浏览,更愿意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观光考察点,希望能发掘出自己独特的体验。他们不重食宿的豪华,更重猎奇、探险、探幽。凡带刺激性、风险性的旅游地点或项目,他们总是乐此不疲,以体验“无限风光在险峰”的快意。

专家们预测,21世纪将是全球性旅行时代。90年代世界旅游人数每年以3%的速度在递增。未来10年,人类社会将进入相对稳定的和平发展时期。随着经济的发展、个人收入的增多和消费模式的改变,许多国家出国旅游者已不再限于高消费阶层,越来越多的妇女、青年甚至少年也加入了这一行列。据统计,1991年日本出国游客中,女性增长率为38.7%,高于男性的19%。19岁以下的青少年平均年增长率达31%以上。1992年,日本有71.4万对青年结婚,其中有50万对新婚夫妇到海外度蜜月。美国和西欧发达的国家青年家庭双双旅游的人也不断增多。1992年,英国仅到亚洲太平洋地区旅游的人数就有39万。这股全球性的旅游潮,不会不对我国青年的出游愿望产生影响,尽管目前我国青年支撑旅游的经济实力尚在逐渐增强之中,但其总的趋势要求我国的社会发展尤其是旅游业的发展,要着眼未来,为青年旅游更高热潮的到来,创造条件,作好服务。(www.daowen.com)

(5)引人痴迷的游艺

电子技术的发展,为人们推出了一种新的娱乐工具——电子游艺机(或称电子游戏机)。一些思维敏捷的经营者很快瞄上这一新的生财之道,办起了电子游艺厅,而且发展速度极快,仅北京市1994年可统计到的就有440多家,而实际数字肯定还多,有人估计有1000家左右。其他城市的电子游艺厅、电子游戏机室的发展速度和规模,同北京大致相近。

游艺厅的顾客,70%以上是年龄在12—17岁之间的青少年。设在居民区或偏僻街道的电子游戏机室,光顾者几乎100%是青少年。不可否认,游艺厅的出现,为人们特别是为中小学生开辟了一个新的娱乐天地。在其发展的初期,青少年和社会的反应还是积极的,认为它对开发青少年的智力,提高反应能力,培养竞争获胜的成就感有一定的益处。然而时隔不久,它的消极面就显示出来了:中小学生由于心理尚不成熟,自我控制能力较差,玩游艺机极易入迷,而经营者的营业时间并无限制,以致不少学生因迷恋电子游艺而旷课、逃学。大多数游艺厅和游戏机室光线阴暗,空间狭小拥挤,通风不畅,空气污浊,屏幕图像不稳定,还有游艺机工作时发出的各种射线、电磁波、噪声,都对不少学生的发育成长产生不好的影响。至于游艺内容所夹杂的凶杀、暴力、赌博及至色情等情节和画面,更对中小学生的精神造成污染。有的青少年长期沉溺于游艺厅,需要交付大量的费用,当零花钱已不够开支又无其他收入时,就走上了偷摸抢的犯罪道路。福州市的统计,全市每天有2万名以上的青少年在玩电子游艺机,少者每天1—3小时,多者达4—5小时。抽查经常玩电子游艺的264名青少年,发现他们的眼睛受过量辐射线伤害,影响了视力,容易咳嗽,生气时爱眨眼和做怪动作,有20%出现皮疹,35%易动怒,13.5%精神不集中。不少个体经营者为了赚钱,竟对支付费用有困难的青少年采取记帐、抵押等手段,一些自控力差者因此更陷入“欲罢不能”的境地,帐欠多了就去偷窃。公安部门反映,偷窃违法的青少年中,有60%是玩电子游艺上瘾后导致的。

关于电子游艺的是与非,美国的一份杂志《儿童》认为,电子游戏是让小孩学会如何在现代复杂竞争社会中生存下去的重要手段。但美国《国际日报》则指出:“有孩子的家庭,几乎都要为孩子玩电子游戏的问题而烦恼,很耽心打电子游戏机而耽误读书。”日本《朝日新闻》提出警告:过于热衷电子游戏的青少年缺乏自制力、社会性较差、学习成绩退步,并且容易形成好斗和急躁的性格。

我国教育界和许多中、小学生的家长,对于电子游艺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已引起关注,并开始采取一些限制的手段。对于现有游艺厅的经营方式,学校教师和学生家长提出了许多批评意见,要求政府有关部门清理整顿游艺市场。新闻舆论也呼吁:加强电子游艺厅的管理,游艺厅的经营对象不应是中小学生而应是面向旅游者,要撤去居民区和学校近旁的游艺厅搬到商业区或旅游地,要限定营业时间并禁止16岁以下的青少年入内,游艺厅的环境要改善,内容要净化。

(6)点歌追星的狂热

爱好音乐,喜欢唱歌是青年的天赋。周恩来曾经说:歌声是青春活力的一个象征,哪里有青年,哪里就有歌声。唱歌和欣赏音乐,历来都是青年人闲暇生活中不能没有的内容,现在的变化是,已不满足于一般地唱和听,要唱卡拉OK,要到大庭广众中去唱;要听自己喜爱的,要到电台、电视台点歌同亿万观众一起听;钟情于流行歌曲,更钟情于演唱流行歌曲的“歌星”,出现如痴如狂的“追星族”。

青年对卡拉OK的喜好,前面已专有叙述和分析。近一两年,一些城市又冒出唱卡拉OK的新形式——露天歌摊。一些经营的摊主,在街头闹市或宽敞的地方,拉起电线,架起彩色电视机和录像机,放着卡拉OK录像带,招揽唱歌者,点唱一首两元钱。围着这些歌摊点唱者多为青年人,尤以学生和打工仔、打工妹居多。问及摊头点唱的一位青年自我感觉如何?他答:“到这里无拘无束,唱抒情的,唱摇滚的,各种文化层次的人都能来一展歌喉。唱错了,唱跑调了,也没人挑剔。大家彼此谁也不知道谁的底细,出点钱就图唱个高兴,没有什么顾虑。”各地文化部门对这种娱乐形式一般都不干预。昆明市一位区文化局长说:“这种群众自发的娱乐,我们是支持的。为了让其健康发展,我们对摆歌摊的具体时间、地点和内容作了必要的规定。”。

点歌,最早出现于80年代后期的广播电台,进入90年代,电视点歌却后来居上,很快出现在全国大大小小电视台的节目中。这种点歌形式,立刻吸引了千百万青年。据电台和电视台的统计,点歌者80—90%是青年,尤以大、中学生为多。他们认为,为新朋好友点上一首歌,最能表达自己的感情和美好的祝愿。有的中学生觉得在“广播里为朋友点歌,这样,刺激,好玩儿。这种以寄情为主,由听(观)众参与的点歌节目,不仅体现送歌者的热情,也比较准确反映了听歌者的需要,更使青年人能够获得自主感和参与欲的满足。然而,在点歌中出现了一些引人思虑的现象,播出的歌曲几乎都是一些流行歌曲、抒情歌曲和轻柔缠绵的爱情歌曲。高雅音乐和节奏铿锵有力的歌曲则极为罕见,因而传递给听众的音色是柔情多于激昂,伤感多于振奋,通俗多于优雅。这样,日复一日的视听薰陶,客观上起着一种不良的导向,使得不少青少年只恋于流行歌曲而生疏其他,潜移默化之中,培植了一批小“追星族”和“发烧友”。还有点歌中某些电台、电视台只求经济效益,缺乏必要的审查和严密的管理,一些不该播出的不健康的歌曲得以面世,一些借点歌中伤他人、破坏他人名誉和恋爱婚姻家庭关系的事端也屡有发生。因此,点歌节目如何走向健康有序的问题尖锐地提到了电台、电视台以及广大听众的面前。

生活丰富多彩,艺术也该万紫千红。点歌节目作为一个“载体”,可载之物岂止流行歌曲,千古传唱的歌曲精品,优雅动人的古典音乐,寓意深邃的诗词楹联,配以解说词的中外名画,著名影视剧的精彩片段,具有民族特色的曲艺戏剧,等等,都可列为点播的内容。如此更能满足广大听(观)众尤其是不同层次青年广泛的兴趣爱好,广大青年亦能从收听、收视中获得艺术享受和精品滋养。

“追星”,是90年代初都市流行语中的一个新词汇,其内涵是把演唱流行歌曲的歌手奉为崇拜偶像、追得如痴如狂的社会现象。追星的主体是青少年,最为执著和狂热的多为中学生。

正值青春期的少男少女,渴望成功,渴望社会认可,那些几乎是“一夜成名”的歌星,岂能不令他们羡慕崇拜。有人说,“追星”意味着青少年不甘平庸,渴求放射明星之光,这有助于检验和校正自己的人生目标。还有人说,“追星”意味着崇尚竞争,歌星大多数是经历顽强拼搏、激烈逐鹿的淘金大选之后走向辉煌,这对青少年的良性激励是显而易见的。这些看法不无道理。然而这里讲的只是“追星”的正面效应这一面,令人不安的是“追星”已露出不少的负面效应。

《大连日报》1993年秋的一则报道:香港歌星周某某飞抵该市,数百名手持花束的少男少女在机场迎候,当他们听说同机到达的还有一位名叫杨振宁的名人,纷纷探问:“杨先生是唱什么歌的?”此类令人啼笑皆非的事例,其他地方何尝没有。许多教师和家长反映当时有相当一部分中学生甚至还有小学生,“上课想明星,下课看明星(照片),放学路上侃明星,连做梦都离不开明星”。明星在这些青少年的心目中无限放大,而值得世人崇敬的科学家、艺术家、政治家、革命先驱、英雄模范等等却几无地位。一些少男少女不知爱迪生、牛顿、钱学森、华罗庚、周恩来、王铁人,但谈起那些歌星偶像却能如数家珍。他们不惜时间与精力去搜集歌星偶像的种种新闻、绯闻、秘闻,甚至对歌星们的星座、绰号、藉贯、身高、体重、生日、属相、初恋年龄乃至爱好与饮食,也要极力探明。他们的书本、钱包、相册、房间墙上、书桌玻璃板下……几乎无处不有“星”,看一次“星”的演出,同“星”握一握手,得到一张“星”签名的照片,都会使他们欣喜若狂,感到幸福无比。南京市1993年有3000多名青少年参加评选的“十大青春偶像”,港台歌星十占其九。《中国青年报》登载的一份资料显示一中学调查青少年的“理想与志向”,竟有60%的人答:“当一名歌星。”

如果是某一名或某若干名青少崇拜歌星,长大了想当歌星,本也无可厚非。现在是如此众多的青少年将歌星奉为偶像,就不能等闲视之了。当今中国人民和青年的最大追求,应当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如果把各行各业有成就的拔尖人才比喻为星,那么现代化事业不但需要有文艺方面的歌星、舞星和影星,还需要有振兴经济的星,发展文化事业的星,忠诚教育事业的星,献身科学技术的星,运动场上为国争光的体育明星,等等。时代需要的是群星的异彩纷呈,不能只是一种星的耀眼。现代化呼唤着各行各业人才竞出,不能只是歌星一花独放。青少年青春偶像的单一,不能不说是模仿心理的一种扭曲,在社会必将造成人才结构的失调,在个人也会造成“独木桥”上的盲目拥挤。

“追星”现象主要发生在青少年身上,但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又不能只从青少年那里寻找。青少年的人生取向尚未定型,社会舆论有着不可低估的人生导向作用。一个时期青少年热烈崇拜的对象,总是可以从那个时期的舆论褒贬中看到因果。近些年来,对社会舆论有巨大影响的广播、电视、报刊等传播媒介,对歌星包括港台歌星过于偏爱了。加之为了经济目的的所谓“包装”,他们的形象频频出现于电视屏幕,他们的音响制品大量进入千家万户,他们的绯闻秘闻连篇累牍见之于报刊,青少年耳濡目染,难免不为之倾倒。相比之下,对于以往人们景仰的英雄模范人物、建设和改革中的积极分子,忠诚教育的优秀教师、有突出贡献的科学家发明家,宣传报道却显得苍白无力,难道这不是社会为青少年提供范例的一个失衡。

“追星”现象该降温了!一方面是广大青少年要有理性的思考,体察社会的需要,倾听时代的呼唤;另一方面是社会要有正确的引导,匡正新闻舆论的偏颇,贴近青少年的内心世界,启迪青少年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广阔舞台选取走向成才的范例。

(7) 一种消闲的新方式——看展览

一项《京沪市民观展行为研究》的抽样调查显示,1994年京沪居民有21%的人参观过各种展览馆、博物馆、博览会和展销会,其中多数为青年。

在有一定文化素养的青年中,最近涌出一种新的消闲观念:到休假日,看看影视,唱唱卡拉OK,逛逛公园,固然是解除疲劳、调节情绪的好方式,而看各种展览,也可以使人开阔眼界,心旷神怡。他们因此把看展览也列为假日消闲的一项活动。

以往提起博物馆和展览馆,青年人有一种敬畏的心情,似乎那是研究人员出没的场所,看起来容易使人感到枯燥乏味。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青年人发现各种展览馆也在改变展览方式。参观过北京中国科技馆的青年欣喜地发现,这是一座可任你自由自在地操纵各种科学仪器的实践场所。走进展览大厅,各种显示科学定律和自然现象的展品,通过声、光、磁等方式进入参观者的感官,令人目不暇接。

知识青年喜爱看这样的展览,反映了一种时代发展的趋势。来自国外的信息,日本和美国对本国著名科学家所作的调查发现,他们在青少年时期都受过科学现象的启发,而这种启发往往都是来自科学技术博物馆。因此有不少科学家把他们的成就归功于早期经常出入科技馆的经历。俄国著名物理学家谢苗诺夫作过如此的预言:科学与文学、音乐一样,在未来的社会中将作为一种消遣活动,而成为民众的事;民众也需要把科学作为自己的方法和娱乐活动来掌握它,到那时,各个村镇都将建立起类似科学技术博物馆那样的机构,人们可以到那里按自己的兴趣进行种种实验和研究。这种预言,在中国今天的部分知识青年中,已在开始实践,有位参观者说:“博物馆、展览馆,也是休息日理想的去处之一,在这里可以得到一种高雅的享受,说不定哪天还能迸出一点发明创造的火花。”

看展览还有另一种场所,则近年来发展市场经济热潮中兴起的产品博览会和商品展览(销)会。由于展品比较集中,而且荟萃全国名优,既能饱眼福,又有导购的功能,很受欢迎。上海展览中心,上海商城,上海国贸大厦,北京展览馆,中国国际展览中心等展馆,在青年中的知名度日渐见高。“看展览去!”已经成为相当一部分青年消闲的常用语。展厅中,有琳琅满目的各种日用商店,也有豪华汽车、新式家用电器、高清晰度电视机、多媒体设备、各种款式新颖时装……吸引着青年观众。青年人说:“有些商品虽然时下买不起,但看还看得起,‘领领世面’也是好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