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为中国青年:面对平面人喜还是忧?

为中国青年:面对平面人喜还是忧?

时间:2023-11-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平面人”是喜还是忧综上所述,可以看到90年代青年的读书要求,是在向通俗化、生活化、多样化和实用性发展,如果对这样的趋势作全面分析,即可说是有喜有忧。我们把这种流于浅薄的青年称为“平面人”。这样的平面人如同一个平面,只有宽度、长度,没有深度,没有容量,只是无奈和浅薄。不读书之风已引起一些有识之士的忧虑并呼吁青年人不可沉溺于电视,而要遨游于书海。

为中国青年:面对平面人喜还是忧?

2.“平面人”是喜还是忧

综上所述,可以看到90年代青年的读书要求,是在向通俗化、生活化、多样化和实用性发展,如果对这样的趋势作全面分析,即可说是有喜有忧。

可喜之处在于,它同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相适应的一面,青年人在读书方面的求新,求实,符合时代的潮流;还在于它有助于青年的个性发展,使青年能够从个人的兴趣爱好出发作出有利于自身发展的选择,造就适应社会多种需要的人才。(www.daowen.com)

然而,对这一趋势如果随其发展而无必要的引导,又有使我们的一代青年有流于浅薄之患。这样的问题并非危言耸听,其实在西方一些国家已经出现,并已引起教育界的极大忧虑。我们把这种流于浅薄的青年称为“平面人”。这样的平面人如同一个平面,只有宽度、长度,没有深度,没有容量,只是无奈和浅薄。他们易受外界影响,易被扭曲,薄薄的一片,如同泡泡糖、风筝、薄雾。他们喜欢追求一时的快乐、快感、最容易认同流行文化大众文化,追赶潮流。这种人舍弃艰苦探求的深度,追求充满诱惑的五光十色的平面,懒惰的恶习、名牌的服饰、虚幻的自信使他们成为时代无根的一群。

西方社会学家马尔括斯(Marcuse)在他所著《一度空间的人》一书中提出,在大众传播和群众文化影响下,人容易变得无知,缺乏深度,容易受大众传播和群众文化的塑造和影响。他对西方青年读书报时间少于看影视时间,表示忧虑。这样的问题在今日的中国不是也显现了吗!北京市的一次抽查表明,青年信息来源的主要渠道,27.5%来源于电视,25.7%来源于报刊,21.1%来源于广播,而仅有0.8%来源于书籍。青年人有一种合上书本揿电钮的趋向,迷恋于时代的宠儿电视面前,热衷于直观的画面而冷落了书籍。不读书之风已引起一些有识之士的忧虑并呼吁青年人不可沉溺于电视,而要遨游于书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