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有待开发的青年住宅市场
住求有房,是当今我国青年尤其是城市青年最强烈的一项消费需求。其实何止中国,住房问题在世界各国,都已成为人类改善生活的重大困扰之一。据联合国的统计,目前世界上没有住房的人有10亿多,挤在居住条件恶劣的贫民窟中的也有几亿,还有1亿人露宿街头,无家可归。在非洲,60%以上的居民在拥挤的贫民窟里苦度岁月,在拉丁美洲至少有2000万青年和儿童露宿街头。在发展中国家,包括发达国家,都有为数可观的无家可归者。今天的西欧,无固定住所的人数至少有百万之众。
专家们认为,造成住房紧张的主要原因在于世界人口增长过快,而大量人口涌向城市,世界日益城市化,使城市住房更显紧张。1800年前后,城市人口不到世界总人口的3%。到1950年,猛升到25%。预计到2000年,世界城市人口将超过农村人口,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将达到这些国家总人口的3/4。住宅问题,在世界范围将是日趋紧张。第37届联合国大会确定1987年为“为无家可归者提供住所国际年(简称国际住房年)。1986年,包括中国在内的13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联合国登记参加国际住房年活动,并决定每年10月的第一个星期一为国际住房日,共同确认了一个最低目标:为每个贫困家庭提供一套住宅。
住宅不足在中国也是相当严峻的。在建立新中国的1949年,全国城市人均住房面积只有4平方米。建国后由于人口的急剧膨胀,从1949年的5.4亿人猛增到1995年的12亿,而住宅建设直到1978年以前相当缓慢,到1978年全国城市人均住房面积也只有4.55平方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投入大量资金,兴建大批住宅,全国城市人均住房面积迅速上升到1993年的8平方米。然而,由于长期遗留的缺口过大,住房难虽然逐步有所缓解,但在城市仍然比较紧张。具体情况见下列两个统计表:
全国人均居住面积演变(平方米)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城调总队 原载1993年9月9日《光明日报》
10城市人均居住面积(平方米)
资料来源:北京市统计局 原载1993年10月27日《光明日报》
中国城市人均居住面积,同发达国家人均十几个平方米相比差距很大,离2000年小康目标的人均8平方米也还有一段距离。住房不足,给各个年龄段的人都带来困难,但带来困难最大的是青年。青年人正是处在人生的成家时期,要结婚,要独立生活,就不能没有房子。而缺房子,却是当今青年的一个急迫问题。全国每年有2000万对青年男女结婚需要房,但能分到住房的为数不多,不少新婚男女往往不得不同父母挤住一处,父母处也无法挤入的只好怀里揣着结婚证等分房。据山东省的调查,35岁以下的青年知识分子平均住房面积为4平方米,结婚等房和已婚无房的缺房者,占青年知识分子总数的30%以上。北京市有一对新婚夫妇,婚后3年仍未分到住房,只好轮流到对方的集体宿舍团圆,他们戏称为“打游击”,生了孩子也随之“转战南北”,时而随母住集体宿舍,时而寄放奶奶或姥姥处。为此一些青年人常常感叹:“现在是娘子好找,房子难寻,找房子比找娘子还要难。”在各种征婚广告上,房子成了择偶的条件之一。为了住房而匆匆择偶成婚,也造成了一些不幸的婚姻。住房矛盾,已成为许多家庭纠纷的导火线,也是近年来青年夫妇离婚率上升的一大原因。
青年住房难的问题,在历次社会调查中都是引人注目的。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全国规模调查中,问到“您目前家庭居住状况如何?”相当多的青年是状况欠佳,具体数据见下表:
您目前家庭的居住状况如何?
由上表可见,目前我国青年的居住状况是相当困难的,“无房可住”和“十分拥挤”者达25.7%,加上“勉强凑和”者高达半数以上(56.8%)。难怪如今青年人常常因为没有房子而办不了婚事,感叹找房子比找娘子难。从地区情况看,这种难度内地大大高于沿海地区,如“无房可住”的人数内地比沿海地区比例高出3—4倍。从职业情况看,城市青年职工“无房可住”的比例最高,国营企业为18.8%,集体企业为22.6%,三资企业为17.4%,个体为22.7%;农村的比例最低,为6.7%,还不到城市青年职工比例的1/3。
《中国青年报》1995年的一项调查,问及“您对自家现在的住房满意吗?”来自青年的反馈是:回答“满意”的只有35%的人数;回答“不满意”的人数多达64.5%。“不满意”者是无房或居住面积狭小,也有一些是对居住条件、地理位置和租金过高不满意。有位无房的已婚青年道出了自己的苦恼:“一想到自己临近30的年纪,还往父母门下钻,心里就不舒坦。我们结合,按法律讲就是一个两口之家了,为什么不能算作‘我们家’而还得划在父母的户口簿下?左思右想,羞愧难当。”还有的青年说:“我的要求不高,只想和同辈人一起用自己的劳动,去挣得自己的居住空间,而不总是栖身于父辈的房檐下。”
住房难,已成为当今不少青年生活中的一大苦恼。解决住房问题,因此也被许多青年列为改善生活的一大目标。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全国规模调查,问到“您认为生活改善的主要目标是什么?”高达55.9%的青年把解决住宅问题列为改善生活的首要目标。见下表:
您认为改善生活的主要目标是什么?(www.daowen.com)
由上表可见,把改善居住条件列为改善生活的首要目标,在青年中有很大的普遍性。以往人们常认为居住条件差主要是在大城市,调查统计说明不尽如此,要求解决住宅问题,各地并无多大地区差别。较大的地区差,只是显示在改善生活的第二位目标的选项上。如经济比较发达地区,第二位目标为“旅游”(北京、上海、广东、海南、山东、辽宁),经济欠发达地区,第二目标则为“家电齐全”(广西、吉林、黑龙江)。
那么,当今青年人希望怎样解决自己的住宅问题呢?上述的调查有一栏问“您希望以什么方式解决住宅问题?”结果发现,当今青年愿意等待单位分配房的观念有了改变,愿意自购房和自建房的人数比例很高。见下表:
不同职业青年解决住宅问题的意愿
不同地区青年解决住宅问题的意愿
从不同职业青年的统计情况可见,不论从事何种职业的青年,多愿望以自购房和自建房的方式解决住宅问题,人数高达61.8%。其中,自建房积极性最高的是农村青年(61.4%)和个体青年(34.8%),集体企业、商贸服务业、国营企业和三资企业的青年居中;教育科技和机关青年最低。自购房积极性最高的是三资企业(40.8%)和教育科技青年(41.5%),其余依次为商贸服务业、个体、国营企业、集体企业的青年,农村和机关青年最低。而寄希望于分配公房的则以机关青年的比例为最高(57.2%),农村和个体青年最低。
不同地区青年的统计情况则表明,愿意自购房和自建房的人数比例,都在50%以上(上海略低,48.5%)。愿意自购房和自建房人数比例最高的是改革开放较早的沿海地区(广东70.2%,海南68.2%,广西79%),比例较低的多为内地省市。而寄希望于分配公房的,则以内地省市居高,改革开放较早的沿海地区都比较低。
《中国青年报》1995年的一项调查,青年人对如何改善现有的住房条件,40.9%的人寄希望于自己或配偶单位分房,40.1%的人打算自己攒钱买商品房,1.3%的人打算靠父母给自己要房,17.7%的人打算通过其他渠道解决。这一调查同样表明,现在青年的消费观有了改变,打算攒钱买房的人数在增多。
调查中另有一个提问:“当您有了余钱最愿意选择哪种处置方式?”青年人排列的顺序是:(1)留在手边方便用(44.6%);(2)存入银行生利息(28.8%);(3)买房子最可靠(7%);(4)买股票增值快(6.8%);(5)买债券利率高(5.4%);(6)吃光花净实惠(5.4%);(7)换成外币稳当(2%)。而且各地区的情况大体相同。具体见下表:
当您有了余钱最愿意选择哪种处置方式
上述调查显示,城市青年购买商品房的消费要求正在兴起,想买房的人数越来越多,是一个巨大的消费市场。青年人的这种意愿,同国家正在推行的住房制度改革是相一致的。
住房制度改革的主要意义,在于逐步使原先的社会福利性住房制度改变为住房商品化。社会福利性住房制度,就是实行住房供给制。住宅不作为商品和个人生活耐用消费品,而是作为由国家分配的人人有份的福利品。因此,人们包括青年人在那种制度下,都是习惯于依靠和等待单位分配住房,没有购买商品房的观念,消费热点集中在购置现代化的家用电器,用于住房的消费可说是微乎其微,无非是每月交点低廉的房租。据国外的有关资料,居民住房的支出占总收入的比例,发达国家平均为15%左右,人均国民收入1000美元左右的小康国家平均为11%,同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相仿的国家平均为8%,而我国仅为1.2%。因此在我国青年的生活中有一种奇特的现象,有些城市青年家庭现代设施齐全,成套家具加上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立体音响……应有尽有,但却拥挤堆置在一个狭小的居住空间。青年人说:“我们是吃饱了肚子,存下了票子,住不上房子。”在这样的情势下,住房制度改革就理所当然受到广大青年的欢迎,成为青年中的一个热门话题。
90年代初,广州社情民意研究中心等单位的调查显示,广州市青年对现行住房制度感到“不满意”者为46.2%,“不太满意”者为33.6%,两者合计达79.8%。而对住房制度的改革,60%的青年表示“赞成”,26.4%的青年表示“比较赞成”,两者合计达86.4%,“不赞成”和“不太赞成”者仅为4.7%,8.9%的青年表示“说不清”和“无所谓”。与此同期,上海市一项“住房状况和意向”的调查,则有84%的被调查者认为“住房制度由国家统包的纯社会福利性质应该改革”,因为这种制度不符合商品经济的发展要求,也不利于住房难问题的根本解决,对无房青年更少盼头。北京市统计局的一项抽样调查,有72%的被调查者认为有必要进行住房制度改革。房改,是顺市场经济的情,合青年人的心的。
然而,在一些深一层的调查中又发现,许多青年对房改有一种喜忧参半的心态。他们既欢迎房改,又有一些忧虑。对住宅商品化的忧虑主要有三:一是房源少,买不到。新建的商品房大多分散于市郊,上班和子女入托、上学极为不便;二是房价高,买不起,工薪阶层对那些高价房只能望房兴叹;三是房改步履维艰,社会福利性的制度改不彻底,买房就不如租房,因此买房的步子不轻易迈出。还有一些无房青年,对房地产开发中争相盖高级住宅、豪华别墅的现象非常不满。1995年,全国就有已建好的50万套花园别墅和5000万平方米商品住宅在翘首以盼等待买主,而工薪阶层承担得起的商品房却十分紧缺。对此,他们急切希望政府通过资金、税收等经济手段给以限制,鼓励房地产开发向“雪中送炭”方向发展,为缺房户多提供一些价格适当能为多数人承受的商品房。
有位著名的经济学家提出,房改的实质是要培养新的消费热点。改变目前的福利性工资和消费为货币化的工资和消费,其根本出路在于住房改革,并以此来拓宽消费领域。不培养住、行这样的消费热点,就不可能寻找到持久而有力的推动力。如此看来,开发青年的住宅市场,引导青年的住宅消费,既是解决青年住房难问题的出路所在,又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