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膳食结构向讲营养优化
长期以来,我国食物消费基本属于“高谷物膳食”类型,总体营养水平比较低。其主要表现有:食物消费中优质蛋白质食物所占比例小,不仅动物性食物消费水平低,豆类食物消费水平也明显偏低,而且增长缓慢;在动物性食品中又是蛋白质含量较低而耗粮较多的猪肉比重高达80%,而蛋白质含量高,耗粮少的禽、蛋、奶、鱼类和食草性动物比重过低;存在一些不科学、不文明的消费习惯,本来就不多的优质食物又过度集中于节日消费或宴席消费,造成时而过剩,时而不足的营养不匀。
80年代以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习惯从只求吃饱转向重视吃好,有营养。膳食结构逐渐优化,食物中粮食的比重下降,鱼、肉、蛋、菜等副食品比重上升,粮食中粗粮的比重下降,优质粮比重上升,滋补食品和各种饮料开始流行。有人称此为“中国人的食谱变奏曲”,有人又将此喻为“发生在餐桌上的一场静悄悄的‘革命’”。据统计,1990年我国人均肉的消费量已达到20.1公斤,人均蛋的消费量达到6.3公斤,人均奶的消费量达到4.2公升,人均水产品消费量达到6.5公斤,比1978年都增加一倍以上。人均口粮消费从80年代后半期开始逐年下降,由1986年的253公斤下降到1990年的239公斤,平均每年下降3公斤多。食物中的主要营养素增长较快,到1990年,每人每日供给的热能达到2680大卡,蛋白质72.2克,脂肪56.8克,已接近世界平均水平。
进入90年代,膳食结构还在继续优化。1994年在北京召开的“营养与健康”国际研讨会上,中外营养学家对我国人民膳食结构的变化作出了满意的评价。1994年的数据表明,全国平均每人每天摄入热能2328千卡(城市高于农村约100千卡),消费蛋白质68克(城市比农村多11克)。由粮食来源的热能,城市从71%下降到60%,农村从87%下降到82%。由脂肪供给的热能,城市从26%增至30%,农村从13%增至15%。国际膳食组织使用BMI(人的体质指数)来衡量人体的热能摄入状况,并以18.5为界限值,18.5以下者为热能缺乏。我国城市青壮年的BMI均值男性为21.9,女性为22.2,农村青壮年男性为21.4,女性为21.7,热能摄入均已达到适宜水平。
根据我国到本世纪末实现小康目标的要求,我国政府在1993年制订并公布了《90年代中国食物结构改革与发展纲要》,提出2000年我国人民食物消费和营养的两大目标:(1)人均每日主要营养素供给量达到世界平均水平,其中热量2600大卡,蛋白质72克(优质蛋白质约占1/3),脂肪72克;(2)人均全年主要食物消费水平有较大提高,在坚持植物性食物为主、动物性食物为辅的食物模式的同时,重点提高动物性食物的消费水平。具体是口粮213公斤(其中豆类8公斤),肉类25公斤,蛋类10公斤,奶类6公斤,水产品9公斤,水果23公斤,蔬菜120公斤,食用植物油8公斤,食糖8公斤。
在这场静悄悄的“餐桌革命”中,青年人饮食习惯的改变尤其引人瞩目。他们的食物结构的变化,他们对营养的追求,总是走在其他年龄群体的前面。在“您对饮食最注重的是什么?”的一项全国规模调查中,青年人回答“讲究营养”的人数比例最高,占40.4%,其他回答为“方便省事”的占25.3%,回答“吃饱就行”的占23.4%,回答“吃遍人间美味的”占10.9%。可见,吃重营养已成为青年中的主流。而且这种重营养的程度,在教育科技界、机关和三资企业的青年中,比例更高,接近50%。“吃饱就行”的人数比例最高的是农村,为36.2%,高出平均值近13个百分点。回答这一个问题的地区差,见下表:
您对饮食最注重的是什么(www.daowen.com)
从上述统计可以看到,青年对饮食最注重营养的人数比例,在各地都是高居首位。但比例的大小又显示有地区差,首都和沿海省市高于内地省,如广东和吉林差距就有13个百分点。而“吃饱就行”的低标准要求的人数比例,又是内地省多于首都和沿海省市,如北京和吉林差距也有15个百分点。
同重营养相应的,是青年人的就餐方式,最喜欢的是“自己做”,占57.2%。其余“吃快餐”的为17.5%,“上饭馆”的为13.1%,“上食堂”的为12.2%。为什么当今青年的多数愿意“自己做”,在访谈中他们的回答是:“合口味,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需要增加营养。”也有人说“现在吃食堂、上饭馆太贵,自己做既省钱又实惠”。统计还表明,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吃快餐”这种就餐方式已受到相当一些青年的欢迎,占居第二位。可见,青年就餐方式的变化,同社会的生活节奏以及个人的经济收入水平是相关联的。详见下表:
您最喜欢的就餐方式是什么
青年人对于吃,近年又给添上了一层文化的色彩。上餐桌讲食文化;喝酒讲酒文化;饮茶讲茶文化;还有烹调文化、餐具文化等等,似乎不讲文化不足以显其味。其实,讲究吃的艺术的食文化,在我国是有历史传统的。孔夫子就讲“食不厌精,烩不厌细”。《吕氏春秋·本味篇》更有一段绝妙之词:“夫三群之虫,水居者腥,肉攫者臊,草食者膻。凡味之本,水最为始,五味三材,九沸九变。火为之纪,时疾时徐。灭腥除臊去膻,必以其胜,无失其理。调和之事,必以甘酸苦辛咸,先后多少,其齐甚微,皆有自起。鼎中之变,精妙微纤,口弗能言,志不能喻。若射御之微,阴阳之化,四时之数。放久而不弊,熟而不烂,甘而不哝,酸而不酷,咸而不减,辛而不烈,淡而不薄,肥而不月侯……”
食文化,也是人类文明的一个结晶,可惜的是在“吃喝玩乐”被当作资产阶级生活方式大加讨伐的年代,吃的艺术被丢弃了,食文化更是多年尘封。如今,在生活不断改善的改革年代,人们又讲起了吃的艺术、吃的文化,这是一种可喜的现象。既然是讲究食文化,那就要文化地吃,吃出点文化来,要同各种非文化现象划清界限,不要在文化的掩盖下滋生奢侈浪费、纵酒无度、公款吃喝、交酒肉朋友等非文化的丑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