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与文化有着天然的联系。青年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文化背景、文化土壤和文化氛围之中,社会文化生活必然会对青年的成长发生重大的影响。文化生活,可以传递知识信息,开发智力能力,获得艺术享受,陶冶思想情操,从而丰富人生的内涵,提高精神的品位,促进一代新人的健康成长。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物质生活的改善,青年人的文化生活也逐渐丰富了。阅读书籍、报刊,收看广播、电视,欣赏电影、音乐,参加各种群众性的文化、娱乐、体育活动,多彩多姿的文化生活,使青年人的文化需求获得了很大的满足。然而,青年人文化需求的期望值随同改革的深化和经济的增加也在不断攀升,对现有的文化生活又有不少的不满意之处。那么,当今青年对文化生活的满意度是一种什么状况呢?北京青年研究会1993年《北京市青年文化现状及发展》的大型调查表明,北京市青年对当前的文化生活状况感到“满意”和“比较满意”的人数比例为36.6%,而“不太满意”的有53.7%,还有11.4%的人“很不满意”。对文化生活不满意和不太满意的人数共有65.1%,可见北京市青年高期望的文化需求同现实文化生活之间有着多大的差距。
另有哈尔滨市同期的一份调查,也提供了来自青年的关于文化生活的信息。该调查中有一题问及“你感到你们那里的文化生活怎样?”回答“丰富”的人数比例为7.8%,“比较丰富”的为22.9%,“一般的”41.2%,“比较贫乏”的14.7%,“非常贫乏”的6.3%,“说不清”的7.1%。两份调查虽然来自不同的地区,但却显示了人数比例相近的满意和不满意。
青年人对文化生活的不满意,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社会文化设施的高档化与青年的经济实力存在反差。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各地都兴建了不少高档的、高消费的现代文化娱乐设施,而群众性的大众文化娱乐设施没有多少发展,甚至有萎缩的趋势。青年人的收入状况普遍不高,高档的文化娱乐设施因囊中羞涩进不去,能进去的大众文化娱乐设施又太少,因此对文化娱乐场所一股风地搞装饰,求豪华,眼睛只盯住少数富有者的现状不满,对因为自己的收入不高而难以参与文化活动不满意。
二是部分社会文化设施的“硬件”与“软件”之间存在反差。有些文化场所,更新了设备,添置了现代设施,消费档次也提高了,但文化活动的品位没有上去。青年人批评这种现象“是在高档次的现代设施里搞粗俗的低层次文化活动”。在这样的文化场所,即使花了钱,也得不到文化的薰陶和艺术的享受。青年人对社会文化设施建设中“硬件”与“软件”的不协调,造成文化生活的贫乏、单调也不满意。(www.daowen.com)
三是社会提供的文化产品同青年人的文化需求存在反差。文化产品在走向市场的过程中出现了一种只图经济利益不顾文化品位的偏误。有些文化产品的生产者,为了追求高额利润,不惜迎合低级趣味,粗制滥造,胡编乱印,使一些低劣的书籍、报刊、电影、电视、音响制品充斥于市,降低了整个社会的文化品位,也造成了青年文化选择上的困惑和不满足。
青年人在文化生活中的一些不满意,北京市青年研究会还从电影、电视、音乐、书报等方面作了具体的调查分析。从青年对电影的选择来看,有52.0%的人选择“国产电影好的不多,我主要看外国片和在家看电视”;44.6%的人选择“外国片娱乐性强,充满人情味,看外国电影使人感到轻松、过瘾”;35.5%的选择“外国片展示了另一个世界和另一种文化,使我的感觉总是新的”。也有一些人在“其他”栏写了如下的看法:“国产电影也有好作品”,“我喜欢我国五六十年代的电影”,“外国片也不是特别令人满意”。青年人对国产影片的不满意,普遍认为是“太做作”,“情节空洞”,“胡编乱造”,“文化品位有待提高”。
从电视节目的选择看,青年人表示“喜欢贴近社会生活,贴近青年的实际,具有较高娱乐价值和文化品位的电视节目”,“好的晚会和好的电视剧,都不愿错过”。同对外国电影的喜好一样,不少青年喜欢外国译制片和港台片,文化程度越高者对译制片喜好的程度也越高,他们说:“主要是看重外国片展示的另一种文化氛围和一种独特的生活方式以及外国人的幽默和豁达的人生态度。”“港台片情节动人,主人公命运跌宕起伏,很入戏。”希望国内能生产出更接近自己的生活、能引起思想情感共鸣的好作品。
从音乐的喜好上看,青年人既对流行歌曲情有独钟,又对国内歌坛的现状忧心忡忡。唱流行歌曲的歌手在青年中知名度很高,港台歌星更令一些少男少女崇拜有加,出现了一批狂热的“追星族”。据北京音乐台的调查,北京在校的青少年中60%的人有程度不同的追星心态,达到热烈程度的占10%。这种追星现象,在年龄较大的青年中即很少见,不少人认为港台歌曲形式和风格都比较单一,但又为大陆目前很少有特别能撼动青年心灵的歌手和词曲作家而抱憾。人们因此呼吁,有关方面要采取措施,积极扶持大陆歌曲包括流行歌曲的创作和发展,用自己的音乐(不单单指民乐)去撼动青年,在电台、电视台开设弘扬“大陆音乐”的音乐台或音乐专题节目。
从阅读的取向看,青年人喜欢的多为信息量大、时效性强、雅俗共赏的读物。他们说:现在是一个信息的时代,对现代青年来说,信息闭塞是可怕的,阅读就是开辟一条获取新信息的渠道。有些青年不满于目前出版界的出版状况,认为书籍报刊的出版好走极端,雅的太雅,俗的太俗,思想性和可读性总是结合不好,引不起阅读的兴趣。他们希望,多出版一些能满足青年广泛的求知要求、合乎青年阅读兴趣的读物,限制粗俗低劣读物的泛滥,清除图书市场的文化垃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