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中国青年理解共识的方式

中国青年理解共识的方式

时间:2023-11-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在不同的理解中求共识什么是生活方式?[5]其实,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这里,恰恰是把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作为两个概念提出,告诉人们在考察生产方式时,不仅要考察“个人肉体存在的再生产”,而且要考察“他们的一定的生活方式”。生活方式这个概念,在通常的使用中往往有不同的层次。有时是指不同集体,如说某单位崇尚节俭,某单位挥霍浪费,这是揭示某个集体成员中共有的生活行为的特征。

中国青年理解共识的方式

2.在不同的理解中求共识

什么是生活方式?乍一说来,似乎不难明白:生活方式无非是人们生活活动的形式。然而稍作深究,即会发现人们对生活方式这一概念的理解却不尽相同。

有一种意见认为,生活方式其实质是人们如何享用消费资料的活动形式,即人们如何消费物质产品、精神产品以及如何消度闲暇时间的方式。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读本》一书中所作的定义是:“人们享用物质的、劳务的消费品和使用由他个人支配的自由时间有一定的方式,叫作生活方式。”

第二种意见认为,生活方式是人们生命活动方式的总和,它不限于日常生活的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而且包括人们参与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全部活动,如人们的生产劳动活动、精神文化活动、政治活动、社会交往活动、家庭活动等。

第三种意见认为,生活方式是人们生活水平、生活习惯与爱好、生活目的以及对待生活的态度等的总和,它是除物质活动以外的一切活动方式。有人将此定义为:“由人们使用物质生活资料和精神生活资料的目的所决定的生活内容、生活结构和生活态度,叫生活方式。”[2]

第四种意见认为,生活方式即行为方式。它不仅贯穿于享受消费资料和支配自己的自由时间,也不只是物质生产以外的活动,它应该贯穿于人们的社会生活、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消费生活、精神生活的过程中,也就是人的一切行为的过程中。一定社会的生活方式,就是一定社会人们的行为方式。这种行为方式,包括“生产什么、怎样生产”这样的内容。有人据此将生活方式定义为“一定的生产方式和社会制度在人们行为上的表现”。[3](www.daowen.com)

究竟何为生活方式?从上述几种见解中可以看到,对生活方式这一概念有广义和狭义的不同理解。广义的理解,是把人们参与社会生活各领域的全部活动形式,都纳入生活方式的范畴。狭义的理解,则将生活方式与生产方式相区别,把除物质资料活动以外的各种物质消费、精神消费和闲暇时间消度的活动形式,归于生活方式的范畴。

唯物史观在考察人的社会活动时,总是首先着眼于生产方式,认为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亦即社会生活所必需的物质资料的谋得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马克思说:“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4]可见马克思对生产方式和生产方式以外的生活方式二者是有区分的,他既指出了二者之间的联系,又说明了二者之间的不同,故而不能把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这两个概念混为一谈。有人认为,生活方式应当包含生产劳动的方式,并引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言论为据:“人们用以生产自己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方式,首先取决于他们得到的现成的和需要再生产的生活资料本身的特性。这种生产方式不仅应当从它是个人肉体存在的再生产这方面来加以考察。它在更大程度上是这些个人的一定的活动方式,表现他们生活的一定形式,他们的一定的生活方式。”[5]其实,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这里,恰恰是把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作为两个概念提出,告诉人们在考察生产方式时,不仅要考察“个人肉体存在的再生产”,而且要考察“他们的一定的生活方式”。

据此理解,我们可以说生活方式是相对于生产方式的独立概念。如果说生产方式指的是人们如何进行物质资料生产的方式,那么生活方式则是指人们如何享用生产出来的物质资料和劳动剩余时间的方式。生活方式,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人们享用物质资料和精神产品以及处理衣、食、住、行、用、消闲、交往、婚姻等日常生活方式的总和。

生活方式这个概念,在通常的使用中往往有不同的层次。有时是指个人,如说某某人生活简朴,某某人生活奢侈,这里讲的是某个具体人的生活行为的特征。有时是指不同集体,如说某单位崇尚节俭,某单位挥霍浪费,这是揭示某个集体成员中共有的生活行为的特征。有时是指某个民族或国家,如说某个民族为游牧式生活,某个民族为农耕式生活;某个国家服饰重视体现个性,某个国家服饰重视体现社会地位。然而,不论是在哪个层次上使用生活方式这个概念,其质的规定性都没有超出消费方式和消闲方式的范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