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既在宏观层面就人口结构转变与体育发展的关系进行了论述,也从微观层面上对空巢老人、知识分子、农民工等少数群体的体育参与情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本书在借助“人力资本理论”、“人口红利理论”、“女性主义理论”以及“阶层分析理论”等就人口结构转变对体育发展的影响进行理论性分析的同时,也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我国农民工人口的体育参与情况及其制约因素进行了实证性研究。
本书在立足体育学理论对体育发展的未来趋势进行探索的同时,也积极地借助人口学、社会学以及经济学等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综合分析了人口转变、社会转型与经济转轨等因素对体育发展的影响。
在国内有关人口结构与体育发展关系的研究中,“就体育人口谈结构”的研究相对较多,而“从人口结构看体育”的研究则相对较少,尤其是从宏观层面系统地论述人口结构转变对体育发展影响的研究在目前仍处于缺失状态,而本书恰恰弥补了这一缺失。
国内学者在探讨人口结构与体育发展的关系时,倾向于单纯地描述参与体育锻炼人群的人口结构特征,而往往忽略了这种体育参与对人口结构本身的反向影响,这种研究思路其实是单向性的。本书则采用双向性的研究思路,即在考察体育锻炼人群的人口结构特征的同时,也注重考察参与体育锻炼对人口结构的反向影响,这样的研究思路有利于全面地认识人口结构转变与体育发展的关系。
第一,本书从人力资本理论的视角分析了我国人口老龄化加速背景下,提高国民体育健身投入的重要意义,提出了“将体育发展重心逐步转移到群众体育上来,进而为经济发展提供健康的劳动力资源,是未来体育事业所应承担的首要任务”、“以社区体育为核心构建我国群众体育组织管理的新形式”等观点。
第二,本书从人口红利理论的视角分析了我国青少年人口比例不断下降带给竞技体育发展的挑战,提出了“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第一次人口红利’正在消失”、“我国未来的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应该是以学校培养为主导,以政府、俱乐部和家庭培养为辅的多元化培养模式”等观点。(www.daowen.com)
第三,本书从女性主义的视角分析了体育参与在促进我国两性平等、提高女性生育能力、维持人口再生产安全等方面的作用,提出了“建立从善待女性、帮助女性弱势群体到公平对待女性、强化女性利益的体育公共决策机制”、“建立一个国家层面的女性体育社团组织来对全国的女性体育社团进行指导”等观点。
第四,本书从家庭结构安全的视角分析了“少子化时代”促进我国独生子女一代体质健康的重要意义,提出了“政府应将提升独生子女一代的体质健康水平作为其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组织部分”、“强制性调整我国中小学各个学科的课时比重,逐步将学校体育纳入到学生升入学的考核指标体系内”等观点。
第五,本书从社会阶层理论的视角分析了我国阶层分化的趋势及其带来的影响,提出了“保护底层人群的体育参与权利对于缓解我国日益严重的阶层冲突具有重要意义”、“政府部门应积极建立底层人群的体育利益补偿机制”等观点。
第六,本书从发展经济学的视角分析了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背景,并论述了开展农民体育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意义,提出了“将群众体育的发展策略由城镇优先发展转变为城镇与农村协调发展”、“理顺区县、乡镇与农村三级体育组织管理体系的权责,将群众体育的组织管理工作延伸到农村”等观点。
第七,本书从国家文化安全的视角分析了区域人口流动加速对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影响,提出了“弘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保护国家文化安全是体育事业所面临的又一难题”、“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纳入到学校体育课程内”等观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