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人物形象分析
《西游记》中塑造得成功的艺术形象不太多,大多数人物都缺乏生气,但是成功的几个人物,血肉丰满,典型化程度较高。
孙悟空是作品的主要人物,也是所有中国古代小说中最成功,最为人所熟知,最受人喜爱的艺术形象之一。
孙悟空这个形象是哪里来的?有进口舶来和土生国产两种说法。
进口说的始作俑者是胡适。1923年,胡适在《西游记考证》中,提出孙悟空不是国货,乃是从印度传来的进口货。认为是印度史诗《罗摩衍那》中的那个神通广大的神猴哈奴曼的中国翻版。他说,“中国同印度有了一千多年的文化上的密切交往,印度人来中国的不计其数,这样一桩伟大的哈奴曼故事,是不会不传到中国来的,所以我假定哈奴曼是孙行者的根本。”郑振铎在《西游记的演化》中表示同意。陈寅恪先生也肯定孙悟空与印度传说中的猴王有关系。全国解放后,这种说法渐趋沉寂。但是1978年中印在长期的隔绝后恢复交往,这种说法又活跃起来。顾子欣和季羡林又重新提出。(13)尤其是季先生以其深厚的梵文和古印度史的功底,考论了孙悟空与哈奴曼的关系。说道:“尽管有人否定这一点,但是他那种随意变形的广大神通,汉译佛经里可以找到,在《罗摩衍那》中同样可以找到。”
国产说的首倡者是鲁迅。在胡适的进口说发表后不久,鲁迅就提出反驳。他说:“我以为《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正类无支祁(传说中禹治水时的淮河水怪,状如猿猴)。”他提出了三条理由反驳:一是作《西游记》的人没有看过佛经,二是中国所译的佛经中没有这种形象,三是作者吴承恩看过不少唐人传奇,故受影响不少。(14)其后冯沅君和吴晓铃等,还有北大的《中国古代小说史稿》也都不同意进口说。金克木在《梵语文学》中认为,两个神猴的形象是不同的,而且汉译佛经中没有提到这个神猴和他的大闹魔宫,加之史诗这一段闹宫又是晚出成分,所以两个神猴故事还不能证明有什么关系,并且《罗摩衍那》至今还没有译成我国语言。刘毓忱在一书中认为,两个神猴的相似只是巧合,世界文学史上这种例子不胜枚举如撒旦与孙悟空,普罗米修斯与鲧,包公与所罗门王等等,这是不约而同的。(15)
两派学说的领军人物都是学界泰斗,故难分高下。我个人同意胡适的看法。首先,无支祁像猿猴的说法产生很晚,是在佛教已经遍传中土以后。唐以后方有此传说。唐李公佐作《戎幕闲谈》,称自己得《古岳渎经》谓禹治水时将猿猴状的淮水神无支祁用铁链锁住。《古岳渎经》是他本人的杜撰。但是很可能他的这种说法有民间传说的根据。与李公佐同时的李肇在《唐国史补》中,也说到有人发现铁链入水中,穷之而得青猕猴。“后有验《山海经》云:‘水兽好为害,禹锁于军山之下,其名无支奇。’”今本《山海经》无,古本即便有,也看不出与神猴有什么关系;其次,作小说《西游记》的人看没看过佛经无关紧要,因为神猴的形象并不是他的发明创造,而是在早期取经故事《取经诗话》中已有神猴,后来的杂剧、平话等中间,神猴的形象与后来的小说《西游记》已非常相像了,这样,小说的作者无须阅读印度文本,只需利用中土原有的传统就行。何况说小说作者没有看过佛经没有证据。小说作者肯定看过佛经,作品中谈到佛理时相当纯熟;第三,汉译佛经中没有哈奴曼和《罗摩衍那》没有汉译也不意味着中土之人就一定不会知道这个神猴。中国古代与印度文化和商贸往来频繁,口头文学相互影响的可能性岂止是不能排除,简直是必然存在的,所以这个在印度妇孺皆知的形象流入中国,怎么就非要说没有可能呢?
孙悟空形象虽然深受人们喜爱,但是性格内涵相对比较单纯,其特点是敢于反抗,武艺高强,忠心耿耿,机智幽默。而这个形象具有的意义,却可以给读者多方面的启示。
这个形象蕴含有深刻的思想意义。毫无疑问,作者给这个形象赋予了“为理想献身”的楷模式英雄人物的色彩,让他更多的体现了传统文化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积极精神;同时也让他作为接受正确的“思想改造”的一个象征。人要追求积极的理想,这是作者肯定的,但是追求时要有规范,要符合社会的整体利益,而不能一味胡来。
这样,前七回和后边的描写虽有统一性,但其蕴含的思想意义显然是不同的。前七回从石猴出世一直写到被佛祖压到五指山下。从作者本意上讲,他是写未经污染的心猿如何一念之起,为了长生久生,而去求法,堕入左道旁门,最后终于受到现世报。以此说明“心生而种种魔生”佛理。而不求法也不行,虽说不生魔,但却不能超出六道轮回。但今天的读者在其中往往能够读出对自由的向往和自然社会对个人的压制。人初生时,只有维持生命延续的基本需求,而随着年龄的增加,各种欲望和要求随之而生。而自然和社会当然不可能满足所有人的所有愿望,使人的欲望和追求不得不受到限制。而人的本质就是自由,因此必然与环境发生冲突。当然最后,总是个人要做更大的妥协。在作品中大闹天宫的故事中,我们看到的正是这样一个结论。但不能说这种争取自由的斗争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只有在向自然和社会的抗争中,人类才能不断地由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前进,就像解析几何中的双曲线方程一样,总在不断地接近终极目标。
后九十三回是历险记母题。作者是想以取经过程说明修禅过程的艰难,需要随时战胜外界和自身的干扰限制,一心一意勇往直前,最终便能皆大欢喜,修行成佛。不过我们在阅读时,也同阅读其他历险记作品一样,可以受到个两个启示:一个是比较浅显的,这就是幸福的生活、崇高的境界和完善的人格,不可能轻而易举地获致,必须经历千难万险;另一层则比较隐秘。历险记的情节发展过程实际上正与马克思对神话的论断一样,是人们渴望借助非自然的力量也实现在现实中不可能实现的事情,象征着人们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前进的过程,可以激励人们对自由必将战胜不自由的信念。顺便说一句,绝大多数神话都可以归入历险记母题。
而孙悟空形象所具有的美学意义也不容忽视,这个神话人物并不是一个现实中可能存在的人物,但是有着现实的依据,否则就不可能得到读者的喜爱和认同。
他是一个天产的石猴,却生活在一个与人类相似的社会里,又曾先后进入过仙界和佛界。因此他既是猴,又是人,还是神。动物性、人性和神性在他身上统一起来。作者就是紧扣这三点来写这个人物的。他没有离开这个人物的动物属性。毛脸雷公嘴,罗圈腿,拐子步。三十四回师徒几人被金角大王拿住,他变成小妖脱身,站在旁边,八戒在上边吊着说:“你虽变了头脸,还不曾变得屁股,那屁股上两块红不是?我因此认得你。”这实际上是作者在写这个人物时的一个基本原则,时时不忘他是个猴子,因此无论任何时候都不放弃这一点。即便变成了庙宇,但尾巴还是没有办法变掉,只好放在后边当了个旗杆,因而被二郎神识破。不仅外貌上,而且行为上也是抓耳挠腮,好动不好静,一刻也不安生,与猪八戒能偷懒就偷懒,不爱动弹对比强烈。在车迟国斗法,要赛坐禅,他一听就慌了,说自己是踢天弄井,搅海翻江,担山赶月,换斗移星样样都行,但就怕坐禅。就是把自己锁在铁柱子上,也还要爬上爬下。作者正是这样,让读者时时不忘他是个猴子。这比《取经诗话》中那个猴子变的白衣秀士,当然生动多了。而他又具有喜怒哀乐等人之常情,特别是从一个对既定社会秩序进行敌意反抗的不屈不挠的英雄脱变成为正义事业勇于献身的英雄,这其中的种种作为能够激发人们奋发进取、积极向上的精神,与颓废消极不相干。而常人具有的一些性格特点,也是他具备的,如乐观幽默,争强好胜,好戴高帽,喜欢吹牛说大话等,也非常容易引起读者的亲切感,在他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在读者眼中,他只不过是个长相奇特、活泼好动的家伙而已。同时,他也是一个神,手中有一根重一万三千五百斤的定海神针金箍棒,又善能降妖伏魔,上天入地,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还有七十二般变化,大能顶天立地,小能变成苍蝇,钻进铁扇公主的肚皮里……作者几乎把一切所能想到的神通都赋予了他。猴神人三者就是这样完美地结合到了这个艺术形象上,离开了任何一点,都不会再是这一个了。而且这三点都有了共名,如这小家伙捣得像个孙猴子,说的就是猴;而这家伙机灵得像个孙悟空,说的是人;而这个能得像孙悟空,说的又是神。在中国以往的文学画廊中,还没有任何一个形象能做到这一点。
在神话魔怪小说中,这个形象的出现,标志着我国浪漫主义文学的重大突破,也是一个重大的收获,也是中国古代审美史上的重大进展。
在作品中猪八戒这个人物也具有独特的思想意义和美学意义。他与孙悟空和唐僧各据三角形的一个角,构成了鲜明的对比,互相映衬,相得益彰。他与孙悟空都是用虚幻的手法精心塑造出的非现实人物,但有着现实的依据。正如谢肇淛所说,孙悟空是“心之神”,尽管他躁动不安,但总是在追求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其间难免走弯路,但只要加以引导约束,就能达到至高至纯的人生境界。而猪八戒则是“意之驰”,表现了对现实生活享受的向往,安于现状,不求上进。这两种心态,都不利于人生境界的提升。但与躁动的“心猿”相比,猪八戒身上常常体现出的消极情绪,更不利于人生境界的提升。因为前者毕竟是一种推动力,而后者则多是一种制动力。两者都基于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孙悟空更多地体现了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因素,如不畏艰险,勇往直前,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的气概,这种宗教献身主义精神是积极的,与传统文化中的积极人生理想是一致的,给人以昂扬向上的力量,因此他是一个英雄主义的角色。但猪八戒则较多地体现了传统文化中的消极因素。这是一个享乐主义的典型,这是小农经济下劳动者的共同特点,他既拥有这类人的美德,也具有这类人的毛病。(www.daowen.com)
这个人最突出的毛病是自私自利,在任何情况下,总先考虑自己的利益,这就规定了他性格中的几个弱点。
首先是鼠目寸光,做事只看到眼前利益,毫无远见。取经成佛,他也知道是功德无量的大好事,因此在观音的劝度下,同意随唐僧上西天取经。但他当和尚,不是像孙悟空那样有了改邪归正、追求解脱的巨大危机感和迫切愿望,而归根到底,仍是一种功利主义的考虑。所以他刚一被孙悟空收服,受了剃度,成为和尚,准备随唐僧前往西天时,就透露出他安于一日三餐、老婆相伴热炕头的生活而不愿出家的思想,“丈人啊,你好生看待我浑家,只怕我们取不成经,好来还俗,照旧与你做女婿过活。”受到孙悟空的怒斥后又解释道:“哥呵,不是我胡说,只恐一时间有些儿差池,却不是和尚误了做,老婆误了娶,两下里都耽搁了?”而在取经路上,他也是个地地道道的机会主义者,一逢困难,就打退堂鼓,要分了行李,依旧回高老庄当女婿。
其次是懒惰。这在作品中显得非常突出,能偷懒就偷懒,让他巡山,他找个地方躲起来睡觉。
在作品中他最突出的弱点就是色欲。按照中国传统的伦理观念,男女关系方面的污点是英雄人物所必须避免的,在作品中,唐僧是出于戒律,比如在女儿国和蜘蛛精处,他坚决不上床,说明他对自己凡人的七情六欲并没有从根本上屏除,还没有到坐怀不乱的境界。而孙悟空是英雄性格使然,不好女色。而猪八戒则不然,是色胆包天的主儿。作者突出描写了他的这个弱点。在前生,他身为天蓬元帅,因酒后调戏了月中嫦娥,才被罚下凡。虽说错投了猪胎,但是本性难改。他之所以入赘,不是为传宗接代,只是为了满足色欲。而在取经路上,他在这方面是错误不断。在观音邀骊山老母等四女试唐僧一行,只有他最积极,甚至说如果别人拒绝招赘,他不仅可以一人娶三个女儿,甚至连丈母娘都可以一并娶了,在蜘蛛精洗澡时他又大胆骚扰。
还有,他的自私。在取经路上,别人为求佛法义无反顾,而他竟偷偷攒私房钱,换成银子塞在耳孔里。
但他也具有小生产者的优点。虽然经常在没人监督的情况下偷懒,但取经路上最重的活总是由他承担。全部的行李由他从头挑到尾。荆棘岭上开路,八百里荆棘一夜平,稀柿洞变成大猪,一路拱净污秽,立了大功。
他的个性色彩也很丰富。如果说,孙悟空是猴神人的结合,那么作者在写这个人物时,就写了他的猪神人的特点。他食量大得惊人,整天就是惦记着吃,一见食物就抢着吃。在寇员外家吃斋,一顿把后三天的饭都吃了不说,临走时还把那馒头、卷儿、饼子、烧果满满地笼了两袖。这就是抓住了猪贪吃的一面。当然,这样看这个人物,还有些表面化,作者又写了他的呆头呆脑与小聪明的结合。人们经常说某某笨得像猪一样,但是也有国家的警方将猪驯服成搜毒能手,也就是说,自然的猪本身就具有这两个特点。不管孙悟空还是唐僧,都把他叫做呆子或夯货,他确实也够呆头呆脑的。孙悟空在降服他时,一棒打破云栈洞的大门,他高声怒骂道:“你这个弼马瘟,着实惫懒,与你有甚相干,你把我大门打破?你且去看看律条,打进大门而入,该个杂犯死罪哩。”在你死我活的搏斗前,还煞有介事地与想要他命的对手讲这种理,真是十足的迂腐不堪。他去波月洞找师父,洞主黄袍怪笑道:“是有一个唐僧在我家,我也不曾怠慢他,安排下些人肉包儿与他吃,你们也进去吃一个子。”他连师父是佛教徒只吃素不吃肉、何况人肉包子的常识都忘了,信以为真,真就要往进闯,幸好被沙僧拉住,头脑真是简单得可以,说他是呆子,真是一点也不过分。
但他的小机灵也不少。唐僧逐走孙悟空后被白骨精擒去,他无奈之下只好请孙悟空出山。孙悟空问他道,“你这个呆子,我临别之时,曾叮咛又叮咛,说道,‘若有妖魔捉住师父,你就说老孙是他大徒弟。’你怎么不说我?”猪八戒这时灵机一动,抓住孙悟空高傲自大、目空一切的弱点,信口胡编说:“哥呀,不说你还好哩,只为说你,他一发无状。”接着撒谎说:“我还有个大师兄,叫做孙行者,他神通广大,善能降妖。他来时叫你死无葬身之地!”那怪闻言,越加愤怒,骂道:“什么孙行者,我可怕他!他若来,我剥了他皮,抽了他筋,啃了他骨,吃了他心!饶他猴子瘦,我也把他剁炸着油烹。”这一节就是《西游记》中著名的义激猴王,果真把孙悟空气得暴跳如雷,当即决定出山。更显出他聪明的是乌鸡国除怪,那怪变成了唐僧,连孙悟空都识别不出,他居然出主意叫真唐僧念紧箍咒,结果使假唐僧原形毕露,他也借机让一向欺负自己的孙悟空吃了个哑巴亏,有苦难言。
他也是作品中最有喜剧性的人物。作者以喜剧性的游戏笔法来刻画这个人物,他性格中的这些喜剧性因素毫无疑问疑问是属于人的。作者以轻松的揶揄的心情来写这个他喜爱的角色。我经常在想,作者在写这个人物时,恐怕自己也经常忍俊不禁。他对这个人物的态度,是对一个心爱的顽童,看着他调皮捣蛋,时不时地闯些自己也收不了摊的祸。真是“最喜小儿无赖”。平顶山上巡逻,他偷懒贪睡,又欲编谎骗人。作者以妙趣横生的喜剧性笔法着意地加以描写。孙悟空变成的啄木鸟在他长嘴上啄了一下,他大叫妖怪,抡起钉耙,像堂·吉诃德与风车战斗一样,等到发现是啄木鸟,又自作聪明地猜测是鸟儿把自己的嘴错认为枯树找虫吃。后来又把三块青石当作唐僧、悟空和沙僧三人,进行编谎预演。作者对他的这些类似于顽童的恶习给予了善意地嘲笑。他在作品中编造的谎话,除了义激猴王外,从没有成功过,都是让人一眼就可识破的小把戏,因此又显出他的憨厚的一面。正是这种憨厚老实和他自以为聪明过人而力图表现之间的不协调,构成了他喜剧性格,他从不接受教训,因此笑话也不断。
这个人物代表着比孙悟空更为普遍的“国民性”。
唐僧是取经故事中的关键人物。他既是取经活动的实际领导者,也是一个不甘万死也要前往西天取得真经的虔诚的理想主义者。他向唐太宗保证说:“我这一去,定要捐躯努力,直到西天,如不到西天,不得真经,即死也不敢回国,永堕沉沦地狱。”其实在取经途中,他的苦难最大最多,一是因为其他几个人马都是神仙,有各种神通,只有他一个是肉体凡胎。二是所有的妖魔鬼怪都是冲着他那一身吃后可以长生不老的肉来的。但他坚持十四年,初衷不改,富有献身主义精神。同时,他又严持戒律,目不视恶声,耳不听淫声,心不起邪念,把那美貌娇容视为粪土,把金珠宝贝看作灰尘,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圣僧,甚至连妖魔也知道他是个“十世修行的好人”。
在取经集体中,他的核心作用是不可忽视的。认为他无足轻重的说法不符合作品的实际。他使三个出身于妖怪的徒弟不断地克服离心倾向,用坚定的信念鼓舞他们,终于完成了取经壮举。这一点连沙僧都看得很清楚,“世上只有唐僧取经,自来没有个孙行者取经之说。”孙悟空自己也对猪八戒说:“我和你只做得个拥护,保得他身在命在,替不得这些苦恼,也取不得经来。就是有能先去见了佛,那佛也不肯把经善与你我。”这都是强调唐僧在这个集体中无人可以取代的地位和作用。
但是读过作品的人,却对这个人物多少都有些讨厌。说起来还真是不少。他有着常人难以容忍的许多缺点。一是胆小懦弱。作品里每逢写到师徒一行走到穷山恶水时,总会写“那长老大惊失色”或“流下泪来”,已成套语。连猪八戒都曾说过他是“老大不济事”。二是无情无义,有时甚至显得很自私。孙悟空为了他可谓是舍生忘死,但他对孙悟空却是动不动就念紧箍咒,甚至把头箍得像个葫芦还不肯罢休。有次孙悟空对观音菩萨说:“我弟子舍身拼命,救解他那魔障,就如老虎口里夺脆骨,蛟龙背上揭生鳞。只指望归真正果,洗孽除邪。怎知那长老背义忘恩,直断一片善缘。”还曾当面埋怨师父道:“师父你老人家太没情义。为你取经,我费了多少殷勤劳苦,如今打死这两个毛贼,就倒叫他去告老孙。虽是我动手,却也是为你。”可谓切中要害。三是人妖颠倒,是非不明。他特别容易轻信他人,多次上了妖精的当,仍是执迷不悟,归根到底是因为他昏庸糊涂。在三个徒弟中,他最能靠得住的就是孙悟空,但他最不喜欢的还是孙悟空。就事业心来说,猪八戒最差,动不动就建议散摊分行李,但由于他嘴甜,爱打小报告翻是非,结果最赢得他的宠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