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需要继续讨论的问题
中国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伴随着中国经济全面发展以及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的大幅度调整,各种因素交织在一起,试图从中分离出若干起主要作用的因素都是困难的事情,要设计出一个完美的、长期有效的改革方案更是不可能的事情。这也正是中国国有企业改革时而快速迈进、时而举步维艰的原因。在这种情况下,要获得有关国有企业管理各种因素的完整数据几乎是不可能的。由于难以取得可靠的数据,论文的实证分析方面尚有很多缺憾。特别是有关国有企业经理人管理绩效与激励方式之间关系的分析,因为数据取得上的困难以及涉及因素太多,因而得出的结论仍然是一般性的。这些结论的正确性还有待于中国国有企业改革实践的进展以及相关理论研究进展的检验。
管理层的产生渠道和方式直接关系着企业的生死存亡,企业领导人决策失误或贪污腐败等人为的因素是相当多企业亏损和破产的主要原因,因而建立中国的经理人市场势在必行。在中国经济发达地区,民营企业经理人市场已经步入良性运行轨道。但是如何建立起包括国有企业在内的统一的经理人市场仍然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本文在分析中虽然证明了经理人市场对国有企业管理层提高个人努力水平的隐性激励作用,但在分析如何建立起这样一个平台的问题上仍然显得苍白。这有客观的原因,因为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在性质上是不同的,不同企业管理层的责任也不相同,因而无法平等地在市场上竞争。但研究中理论分析的欠缺也是重要的原因。(www.daowen.com)
国有企业管理过程中的机会主义行为也是值得今后深入研究的问题。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相比最鲜明的特征就是其经营目标的多重性,既要追求经济效益,又要考虑社会效益,而民营企业往往更注重经济效益。经营目标的多重性导致企业运作过程中市场机制的弱化,而且由于制度设计上的复杂性从而导致其经营者的机会主义行为。特别是,如果激励和约束体系不完善,未来存在较多的不确定性,则更加会鼓励各种机会主义行为,例如偷懒、搭便车、代理人共谋等现象,造成了国有企业的低效率。在经济转轨过程中,部分企业经营者利用制度上的漏洞侵占国有资产,使很多国有企业运作陷入困境。如何克服这种机会主义行为,也需要从理论上作出深入分析,并为改革实践提供指导。大量文献从契约理论角度对机会主义现象进行了分析,但是将这些结论放到中国转轨时期国有企业改革的实践中时,其解释力往往会大打折扣,原因是中国国有企业涉及的因素更多,这些特殊的因素在企业运行中可能起着关键的作用,而这些因素在已有的文献中恰恰是被忽视的。如何将中国国有企业运行中的一些特殊因素(如中国文化因素)引入到契约理论的分析中来,并试图解决中国国有企业运行中的机会主义问题,是本人今后学习和研究的一个方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