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中国企业管理层激励机制问题分析

中国企业管理层激励机制问题分析

时间:2023-11-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3本章小结中国经济转轨时期企业管理层特别是国有企业的管理层激励存在很多问题,如契约双方恶意合谋的问题、激励与约束错位的问题、声誉激励的弱化导致隐性激励的效果难以充分发挥的问题等,契约理论为分析并试图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10]详见陈银娥:《激励契约理论评述》,《经济学动态》,2003年第9期。

中国企业管理层激励机制问题分析

2.3本章小结

中国经济转轨时期企业管理层特别是国有企业的管理层激励存在很多问题,如契约双方恶意合谋的问题、激励与约束错位的问题、声誉激励的弱化导致隐性激励的效果难以充分发挥的问题等,契约理论为分析并试图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中国国有企业管理层激励体系中的问题存在于中国特殊的制度环境,并引发其他社会经济问题。已有较多文献分析中国国有企业管理层激励体系中的问题,但有些问题似乎不能从已有的著述中得出清晰的结论,例如为什么在中国存在隐性激励弱化的情况?影响声誉机制发挥作用的因素有哪些?国有企业经理人员机会主义行为扩张的制度成因是什么?这些问题都需要进行深入和系统的探讨。以下两章我们将探讨如何通过契约设计抑制机会主义行为,并以中国制度变迁为分析背景,考察现代契约设计理论在研究中国转型经济中的具体运用。

【注释】

[1]详见张学源:《不完整契约与决策权配置》,《管理世界》,2002年第10期。

[2]详见陈志俊:《不完全契约理论前沿述评》,《经济学动态》,2000年第12期。

[3]详见科斯、哈特、斯蒂格利茨:《契约经济学》,李风圣主译,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4页。

[4]详见贾明德、李灵燕:《契约的不完全性与敲竹杠问题》,《经济学动态》,2002年第7期。

[5]有关这方面的情况详见苏启林:《契约理论的争论与整合》,《经济学动态》,2004年第9期。

[6]详见王小龙:《经济转型与激励机制——政府致力于私人交易中的契约设计》,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7]见科斯、哈特、斯蒂格利茨:《契约经济学》,李风圣译,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4页。

[8]详见陈银娥:《激励契约理论评述》,《经济学动态》,2003年第9期。

[9]有关这方面的情况详见邵建平、曹凌燕:《威胁激励的理论与应用研究》,《管理现代化》,2003年第3期。认为当传统的正向激励不能有效发挥个体积极性时,可采取威胁激励来减少个体的既得利益。因为这时人们对意外损失的关注程度大大超过意外收益,所以组织可以在不花费成本的前提下实现更为有效、持久的激励效果。

[10]详见陈银娥:《激励契约理论评述》,《经济学动态》,2003年第9期。(www.daowen.com)

[11]Milgrom,P.&Robert,J.,1992,Economics,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Englewood Cliffs,Prentice-Hall.

[12]详见张跃平等:《委托—代理激励理论实证研究综述》,《经济学动态》,2003年第6期。

[13]Holmstrom,B.&Milgrom,P.,1994,“The Firm as Incentive System”,American Economic Review,84,972~991.

[14]Grossman,S.,O.Hart.Corporate Financial Structure and Managerial Incentives.In:J.McCall.The Economics of Information and Uncertainty.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2.

[15]DENIS D J,DENIS D K.Performance Changes Following Top Management Dismissals.Journal of Finance,1995,(50):1029-1058.

[16]Kandel,E.&Lazear,E.,1992,“Peer Pressure and Partnerships”,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00,801~817.

[17]Che,Y.&Yoo,S.,2001,“Optimal Incentives for Teams”,American Economic Review,91,525~541.

[18]Geest,G.,Siegers,J.&Vandenberghe A.,2001,“The Expectation Measure,Labor Contracts,and the Incentive to Work Hard”,International Review of Law and Economics,21,1~21.

[19]Hamilton,B.,Nickerson,J.&Owan,H.,2003,“Team Incentives and Worker Heterogeneity: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Impact of Teams on Productivity and Participation”,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ics,111,465~497.

[20]有关方面的情况详见黄群慧、李春琦:《报酬、声誉和经营者长期化行为的激励》,《中国工业经济》,2001年第1期。也可参阅李春琦:《国有企业经营者的声誉激励问题研究》,《财经研究》,2002年第12期。

[21]详见李军林:《声誉、控制权与博弈均衡——一个关于国有企业经营绩效的博弈分析框架》,《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2年第8期。

[22]见周志强、孟庆红:《产权安排与企业家精神》,《Journal of Yunnan Finance&Economics University》,第19卷,第6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