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南宁市构建城乡一体化公共服务体系的路径选择
(一)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1.建立全覆盖、城乡一体的医疗保障制度
当前,全市医疗保障制度主要由《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及《新型农村医疗合作制度》构成。由于上述制度的建立是以城乡二元结构为基础,以不同人群为覆盖对象而设计的,因此上述制度在保障城乡居民基本医疗的同时,也加深了城乡医疗保障的差距。要彻底破城乡医疗保障差距则必须整合三大医保制度,构建覆盖、城乡一体化的医疗保障制度。鉴于南宁市目前的经济发展状况,地方经济实力,财政负担能力、医保覆盖面积等因素,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覆盖、城乡一体的医疗保障制度不可能一蹴而就,应采取渐进改革、分阶段推进的措施逐步实施:
第一阶段:继续完善三大医保制度。
(1)城镇医疗保险
应继续扩大城镇医疗保险的覆盖面。首先、应加大城镇医疗保险制度对个体工商业者、失业者、自由职业者(包括农民工)、失地农民等特殊群体中低收入者的覆盖力度,其个人参保人缴纳部分由民政部门全额补助,对于其中如低保户、残疾人等特困人员,按规定比例报销后仍有困难的,应有政府进行医疗救助。其次,在不断扩大城镇医疗保险制度覆盖面的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城市社区及街道组织的作用,以社区和街道组织为单位,将其所辖范围内的自由职业者、失业或工作不稳定的人员组织起来,由社区和街道对这些人员的医疗信息进行管理,同时以社区或街道的名义,以团体的形式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
健全费用控制机制。建立健全基本药物制度,同时实施公立医院基本药物由政府统一采购、集中配送和零差率销售,约束供方行为,切实解决老百姓看病贵的问题。
(2)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当前虽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的不断扩大,参合农民数量也不断增多,但是目前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仍然两个问题,制约了新农合效用的有效发挥。
新农合制度的起付线及封顶线设计仍不尽合理。当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起付线和报销封顶线设计其目的是降低进入门槛,最大程度的使农民能享受这一医疗保障制度。设立封顶线限制,是为了防止出现因补偿率过高而导致基金入不敷出的现象。但是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的收入不断增加,同时,药价的不断升高,医疗费用的不断上涨,目前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中起付线和报销封顶线的设计已不能有效的满足农民的医疗需求。因此,现阶段,政府应依据区域经济发展及农民收入水平的实际情况,适当扩大新农合基金的起付额度,扩大基金的总体规模,从而提高农民看病报销的范围和比例,使新农合真正起到帮助农民化解医疗风险的作用。
(3)新农合基金的管理仍需规范
目前,新农合基金的相关管理制度任不够规范,违规骗保及非法挪用、挤占基金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在新农合基金的管理上,首先,应采取分散审批权力,明确各部门责任的方式规避风险,增强基金使用的安全性。可尝试由各地的民政部门为所辖地区农民代办申报、缴款,由卫生部门对申报进行审核,由财政部门依据卫生部门的审核划拨基金的方案。其次,加强法制建设,确保新农合基金在使用管理上有法可依。使相关部门能依据法律来规范各级行政部门的行为,加强对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管,同时,对于出现的违法违规行为可以依靠法律进行严肃处理,杜绝浪费、非法挪用新农合基金的现象。
第二阶段:三大医保制度无缝衔接。
这一阶段着重妥善处理现行三大医保制度间的有效衔接与发展问题。
第一,分两步整合城乡医保制度,第一步打破城乡户籍界限,整合居民医保和新农合,在上述地区建立起统一筹资标准、参保补助和待遇水平的城乡一体化医疗保险体系。第二步,打破有无职业界限,进一步整合职工医保和城乡医保两大体系,在“制度、标准、管理和基金”方面做到“四统一”。第二,统一城乡财政补助,对参加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的人员以同样的补助标准。第三,按参保人员的经济状况设置不同档次,适应不同需要。第四,整合管理资源,实现城乡一体化管理,增强医疗保险制度的开发性、兼容性和互通性。最终实现医疗保险基金市级统筹、全域统筹结算,制度统一、标准一致的城乡一体化医疗保障制度。
2.完善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提供均质化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
(1)强化政府责任,加大财政投入
党的十七大把卫生工作定位于社会基础工作和重大民生问题,强调指出“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明确提出要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加强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建设。为此,政府相关部门,应将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的建设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民生工程,纳入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形成推动卫生事业加快发展的整体合力。应不断加大对农村卫生的投入力度,确保政府卫生投入增长幅度要高于经常性财政支出的增长幅度,使政府卫生投入占经常性财政支出的比重逐步提高。并将这一要求作为指标,列入各级政府财政工作绩效考核中,加以贯彻落实。同时,政府可设立农村卫生事业发展基金,主要用于农村医疗卫生机构的设施设备改善、人才建设和新技术、新项目引进和开发。制定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补贴政策,充分体现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公益性质。
(2)深化体制改革,完善运行机制
区、镇、村“三位一体”重新调整和合理整合农村卫生资源。乡(镇)一级卫生院按照“平等自愿、互惠互利”的原则,与县(区)人民医院签订托管合同,直接托管卫生院,并在乡(镇)卫生院难以覆盖的区域按照方便群众、便于管理的原则,每个行政村或3000~5000服务人口设置一个乡(镇)管理、村级使用的集体属性的标准化村卫生室,确保农村居民在15分钟内能就近获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这些措施是否具有可行性)。并由乡(镇)卫生院对村卫生室的行政、业务、人员、财务和药品购销等实行“五统一”管理,实现区、镇、村一体化管理。
(3)明确有关政策,加快人才培养
按照“科技兴医、人才强卫”的工作思路,进一步发挥城区优势卫生资源作用,实施以大带小、以强带弱、资源共用、利益共享的纵横联系。采取援赠医疗设备、人员培训、技术指导、巡回医疗、双向转诊、特色专科建设、合作管理等方式,加大对农村基层医疗机构的扶持力度。县级医院定期派出业务技术骨干到乡(镇)卫生院轮换坐诊,乡(镇)卫生院派技术骨干到村卫生室开展业务指导。县级政府相关部门应依据本地实际情况,落实镇、村卫生医疗机构人员绩效工资,并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医学院校大专以上的毕业生到乡(镇)卫生院工作。对到村卫生室工作的医学院校毕业生,优先解决待遇问题,给予定额补贴,在工资定级、职称晋升等方面予以倾斜。同时县级医疗卫生主管部门应认真制定落实镇村卫生医疗服务人员培训计划,定期开展镇、村医务人员继续教育和专业培训,免费组织镇、村医务人员到县级或市级医院进修提高专业水平。
(4)建立信息平台,加强长效管理
通过现代网络信息化工具和手段,改变过去单一的医院内部信息管理模式和条线信息管理体系,整合各种卫生信息资源,建立市、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共同参与的卫生系统专用局域网,方便信息共享和对接。同时应在各级医疗卫生平台,建设完善集临床远程会诊和培训教育为一体的数字化远程系统,成立远程会诊中心和培训中心,实现市、县级医疗机构与乡(镇)、村医疗机构之间的远程会诊和培训教育对接服务,充分发挥市、县级医疗卫生机构的人才技术优势,增强三级网络之间的相互联系。
(二)均衡配置城乡教育资源
当前,南宁市在统筹城乡教育资源,推进城乡教育事业均衡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着办学条件不均衡、师资素质不均衡、管理水平不均衡、教学质量不均衡四方面的难题,为此南宁市应该充分发挥首府的资源优势,重新整合、均衡配置城乡教育资源,并重点向农村倾斜,以城带乡、城乡互动,促进南宁市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
1.加大对镇村学校教育投入的力度
要深化当前农村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缩小城乡教育水平差距,建立适合农村教育发展的教育投入体制,从根本上为统筹城乡教育协调发展提供可靠的制度保障。第一,南宁市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应根据各县(区)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建立符合不同地区的农村教育财政分担体制。出台适应南宁市发展现状如《南宁市教育投法》等地方性法规,在规定南宁市教育的财政拨款的增长比例,应当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比例的基础上,用法律的形式明确各级政府鉴于经费的分担比例,并对各县(区)、镇村基础教育及职业教育的教育经费投入比例作出规定,以完善教育经费的保障、投入机制。第二,实施农村学校特别是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工程。在此可借鉴成都的经验,由市本级财政及各县(区)财政共同出资,按“投、建、管”三分离原则,遵循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风格、统一标准、统一投资的要求,新建和改建农村学校,提高南宁市农村学校的覆盖率,促进城乡教学硬件资源的均衡配置。第三,在南宁市范围内建立合理的教育转移支付制度。当前政府解决城乡间的教育投入差距最常用的手段就是教育转移支付制度。但现行的教育转移支付多属于用于校舍、教学仪器设备等方面的专项转移支付,无法完成缩小城乡教育发展差距的目标。因此,必须建立一种用于城乡之间教育经常性经费转移支付制度,新的教育转移支付制度应以倾斜农村为主、缩小城乡办学条件差距为目标,以各地区财政能力与财政需求为基础,扩大转移支付的覆盖面,以最大限度地缩小城乡教育发展差距。
2.统筹城乡师资,提高镇村学校教学质量
(1)完善教师配置制度,加强镇村师资队伍的建设
一是应建立健全基础教育学校及职业教育学校,教师全员聘任制度,积极推行资格准入、竞争上岗制度,定编定岗,大力拓宽教师来源渠道,逐步提高新聘教师的学历层次。
二是简化镇村学校内部管理层次和行政结构,严格核编控编,精简非教学人员,优化队伍结构。
三是落实村镇教师绩效工资制度,努力实现村镇教师与城市教师“同城同酬”,并对在偏远地区任教的教师给予岗位补贴,并按工作时间长短,逐步提升补贴金额。
四是完善监督评估机制。应加强对镇村学校的监督评估,有效规范各类学校的办学行为,同时建立竞争激励机制,促进镇村教师队伍素质的提高。
(2)实施交流互换机制,鼓励师资流动,实现师资资源共享
要整合教育专家资源,解决教师地区分布不合理的问题。应建立完善市、区(县)域内校长、骨干教师城乡交流制度。
第一,应积极探索在南宁市区(县)范围内依托一所或几所办学质量较高的学校,联合周围的若干学校建立学区。学区有统一领导,在学区内学校之间实现资源共享,尤其是学区内学校的教师应合理分配、流动,最大限度地保证学区内的每一所学校教育资源的均衡和共同发展。
第二,不断提高镇村学校的教学质量。应组建由市、区(县)级学校名师为主的讲师团定期到镇村学校进行业务指导,通过到实地听课、专家会诊、面授指导、专题讲座、教学示范等形式开展“名师带徒”工作,同时加大选派镇村学校的教师到教学质量优质的学校跟班进修的力度。力争使提高镇村学校教学质量的工作“纵向到底,横向到边”覆盖到每一所学校,每一个教师。
第三,要着力构建县(市、区)教研网络,定期开展教学研讨活动、课堂教学展示活动,为农村教师的业务交流构建有效的平台。对知名专家可采取预约服务、订单指导的方式进行,争取把最先进的教育理念、最有效的教育技术及时地传播到广大农村学校。对英语、信息技术、音乐、美术、体育等专任教师短缺的学科,可试行巡回教学制度,还可定期举办校长、教师论坛等。
第四,完善市、区(县)学校教师支教制度。定期选派优秀毕业生和抽调优秀中青年教师到办学薄弱的农村学校支教,优秀骨干教师定期、轮流到薄弱学校示教、挂职,并可考虑将城市教师赴乡村挂职经历纳入城市教师评职和晋级时的考核体系。(www.daowen.com)
(3)搭建教育信息资源平台,发展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
利用当前不断发展的网络技术,在城乡各级学校之间搭建教育信息资源平台,大力发展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南宁市各县(区)教育研究部门应通力合作建立教育资源网,以教育资源库的形式丰富有效的教育资源,为学校提供资源共享平台。此外镇村学校可依据实际情况不同建立“卫星教学收视点”及“计算机网络教室”,使农村学校教育信息化服务教育教学的水平不断提高,让农村学生更多地享受优质教育资源。同时,也为教师的备课与教学、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便利,以实现城市和乡村优质资源共享,使因需学习、因材施教变为现实。
(三)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和就业服务体系
1.做好农村就业人口调查摸底工作
为农民工建立电子档案,依托南宁市区、县各级就业服务平台,定期组织专人深入县、乡、村对农民工开展上门统计调查工作。对市内凡年满16周岁、在劳动年龄段内有就业能力和就业愿望的城乡劳动者按文化程度、职业技能状况、年龄结构、家庭收入等情况建立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监测系统,及时掌握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流向、流量、就业种类、就业状况等信息,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和预测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形势和趋势,为宏观决策和定期发布劳动力就业信息提供依据。
2.加大政府在引导农民工就业方面的力度
第一,要进一步完善城乡统一的公共就业服务网络布局,扩大信息网络覆盖面。构筑完整的市、县(区)、乡(镇)、社区四级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对于一些离县城较远、人群相对集居的乡(镇)、村(屯),集中建立1~2个劳动力市场。依据实际情况逐步推进远程见工系统的设立,最终使南宁市公共就业服务网络的每个节点都能开通远程见工服务。同时在全市劳务人员的主要输入地设立外派劳务办事机构。在用工地做好双向对接、市场调研、信息收集等工作,并为全市务工人员协调劳务纠纷,提供法律咨询等服务。并在南宁市外出打工人口比重较大的地区建立专职村级联络员制度,在其他地区建立兼职村级联络员制度。协助本村及上级就业服务机构做好劳动保障事务,劳动力培训和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等工作。第二,加大区外、境外劳务协作的力度。通过政府部门协作,加强区域劳务合作,提供各地区,尤其是东南沿海地区和城市,广西北部湾地区乃至境外特别是东盟各国的就业信息。利用网络技术,将本地就业信息发布平台与用工地就业信息发布平台进行对接,在网上及时发布用工地招聘信息,并开设远程见工系统,使农民工能在第一时间了解用工地的招聘信息,并及时就业。第三,根据农民工往往会通过自身的社会网络获取就业信息的特点,各级政府组织,尤其是农村基层组织,应通过定期走访、调研等方式,深入广大农民工之间广泛搜集农民工就业的地区、产业、职业等信息,并通过各种渠道关注这些地区、产业和职业的发展变化情况,提高农民工就业信息发布的有效性。此外,针对一些农村地区信息不畅的情况,各级地方政府可联合招聘会主办方,将招工信息和就业扶持政策印成宣传单,发放到每一个返乡农民工手中,同时交给村广播站,定期播放,使每一位农民工都能及时了解到真实有效的用工信息以及国家的各种就业扶持政策,方便农民工就业。
3.建立健全农民工职业培训体系
教育制度改革是提高农民综合素质的根本举措。但短期内,提高已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农民工的文化素质和职业素质,关键是要健全农民工职业培训体系。
(1)突出农民工职业培训的针对性
根据农村劳动者的不同文化和年龄结构,开展分层次培训。一方面以市场为导向,根据企业需求开展“因需培训”。以南宁市本地产业特点为切入点,对口设计培训项目;另一方面突出培训的有效性,针对农村劳动者特点,在培训方式上采用短班、长班、夜班、假日班等切合农民特点、体现灵活特点的弹性培训方式,加强与南宁市内外大公司、大企业以及优秀的职业学校交流合作,大力推行产教结合、校企合作、订单招生、定向培养,建立稳定的实习与就业基地。
(2)有计划有步骤的建立培训基地,拓宽培训机构覆盖面
按照“有法人资格,有申报鉴定资格,有劳务介绍服务”的基本要求,建立认定一批信誉好、具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的机构,作为城乡劳动者职业技能定点培训基地。同时可借鉴成都“9+1”培训机构建设经验,由市县两级财政出资,扶持市内口碑好教学质量高的职业技术学院在乡(镇)建立分院,拓宽职业技术培训的覆盖面,以满足产业发展和企业的用工需求。
(3)整合各类培训资源
政府应将市、县、区各级技校、职业中专、高职院校、成人教育院校及职业教育中心等各类培训资源依据“布局合理、资源共享”的原则进行有效整合,形成职业培训城镇、乡村“一盘棋”的局面。鼓励职业培训学校与各类用人单位、劳动力输入基地开展合作,形成政府、职业培训学校、用人单位、劳动力输入基地共同参与培训工作的联动模式,形成“政府统筹、行业配合、社会支持、个人参与”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机制。同时,应充分利用政府驻外机构、各培训机构及网络的信息资源,最大限度的收集各地,特别是沿海发达地区及用工大省大市的劳务需求信息,并将各类信息进行分析筛选,最后由政府指导部门将信息反馈到各类培训机构,用以指导培训工作。使培训在课程设置,内容编排上更具针对性,时效性,做到有组织、有规模、有目的地进行劳务输出,实现农村劳动力培训从自由型向组织型、分散型向规模型、流动型向稳定型转变,不断提升职业培训的质量和市场适应性,提高外出务工农民的素质和竞争力。
(4)建立长效培训机制
首先,是建立政府认证培训机构制度,依据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采用公开招标的方式,对各类培训机构的师资、教学质量、培训资质进行陪审、筛选,对具备一定实力,达到职业培训资质要求的培训机构颁发政府认证的职业培训许可证,并出台相关政策进一步扶持、鼓励这些培训机构扩大规模、进行规范化管理,不断提升区域内职业培训的质量。其次,适当扩大职业培训中政府补贴项目的范围,使更多的农民工能享受到职业培训资源。再次、鼓励各类培训机构重点开展职业资格类培训及专项技能培训,综合考量沿海发达省份用工地对农民工技能掌握的要求及农民工主要从业岗位的特点,以此作为培训课程设置的依据,将职前教育与在岗培训,长期培训与短期培训相衔接,突出培训的针对性,适用性,加强实际操作培训,确保培训质量。
4.加强劳动用工管理,切实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
第一,劳动部门要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要求企业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并加强对劳动合同签订情况和劳动合同内容的审查,对不签订劳动合同、合同条款不完备或者合同内容显失公平的用人单位要依法予以处罚。在欠薪高发行业和企业,建立工资保证金制度,坚持建设单位等在申请施工许可证前,按工程造价的一定比例缴纳保证金,存入农民工工资专用银行账户,用于工资支付以保障农民工按时足额获得劳动报酬。同时应加大劳动保障监察力度,扩大监察覆盖面,逐步健全工时、休息、休假等各项基础标准,科学合理地确定劳动定额,改善劳动者的工作环境和安全条件。
第二,规定用人单位对工资支付的周期、形式、标准、加班补偿等作出明文规定,并将工资支付情况备案,以备劳动部门的监督检查。
第三,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机构队伍建设,落实劳动保障监察工作经费,并加强农民工维权和法律援助体系建设。
第四,将农民工纳入其所在企业的工会组织中,并保证农民工能够充分行使民主权利,发挥工会组织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的作用。
(四)构建统筹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
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包括,而其中“养老保险制度、医疗保险制度及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构成了我国社保体系中的三个重点组成单元,在我国社会保障体系设计之初,由于经济、社会、文化、制度等因素,导致了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差异相当显著,也决定了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是艰巨的长期性任务。总体来说,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发展,既要相互协调又要区别对待,既要强化政府责任又要履行单位和个人义务,既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既重视制度建设又加强经办管理。当前,应该重点采取以下政策措施:
1.扩大社会保障体系的覆盖面
要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近期内应着重解决社会保障存在的层次低、范围小、覆盖面窄等问题。第一,扩大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覆盖面。政府加大对农村各项社会保障项目的财政支持力度,加快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与建设,拉近城乡社保待遇水平。同时,政府应适当控制城市社会保障水平的增长速度,将一些资源转移出来,适当提高农民参与社会保障的补助,支援促进农村社会保障水平的增长,提高农村各项社会保障制度对农民的吸引力。第二,继续扩大城市社保的覆盖面。将在城镇化进程中新迁入城市的人口和农民纳入城市社保体系范围。在职业保障层面上,城市社保部门应当设立相关法规规定,当企业或其他经济社会组织雇用新迁入城市的人口和农民工时,雇用劳动力超过一定期限(比如三个月的试用期),雇主和职工必须向当地的社会保障管理部门缴纳国家规定的、占职工工资一定比例的社会保障费,社会保障部门再按一定比例把款项分别注入职工个人账户和地区统筹账户,使新迁入城市的居民在职业保障(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上与现有城市公民纳入统一体系,逐渐累积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资金。对于自由职业者、自营业者,可以由自己向账户缴纳,同时政府给予小额的补贴。而在非职业保障层面上,城市应把新迁入的农村人口纳入城市的非职业保障体系(包括社会福利、社会救助和优抚安置以及自愿补充保障)。资金缺口部分由国家和地方政府承担,大部分来自于农民进入城市后耕地使用权的有偿转让。第三,由政府财政出资,对城市、农村中的低收入群体在缴费费率上实行“低门槛准入”的优惠做法,以是社会保障制度最大限度的覆盖到城乡的各个群体。
2.保障基金筹集问题
社会保障基金是农村保障制度建设的核心问题。总体上社会保障基金应由个人、集体、政府三方共同负担。作为政府行为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政府应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增大体制性、制度性的补助。各县(区)政府也要精简机构、节约开支、投入更多资金。同时,集体也必须依据自身情况承担一部分责任和义务。在个人出资方面,当前全市农村青壮年外出务工居多,农村务农青壮年劳动力比例逐年下降,土地利用率不高、甚至抛荒的现象日益严重。因此南宁市可以在土地流转方面进行尝试,解决农民个人社会保障资金问题。第一,农用地入股稳定农民收入。目前,城市富裕人口,对农家乐、采摘游等农村旅游需求十分兴旺,城市老人到郊区、景区养生的需求也非常强烈。可尝试允许农地投资建立旅游、休闲等产业,消除土地浪费、抛荒现象,产生农业、旅游、休闲等产业集约效应,既能改善农村的生活环境,稳定提高农民收入,又能给城市人口提供良好的休闲和发展空间。第二,土地经营权入股消除贫困。农村兴办企业,农民用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成为企业股东,每年有股利,还可以应聘为企业工人,每个月领工资。第三,以地产权换取社会保障。按城乡经济供求关系,适当确定农村土地、森林、湖泊等自然资源的价位,对迫切需要保障的特困农民、独生子女多老家庭,无力缴费的农民,以地产权换取社会保障。让他们稳定地取得最基本的生活来源。
3.管理服务简便化
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离不开统一、规范、简明、高效的社保经办管理服务网络机构和信息化管理服务手段。但目前,各级社保经办机构,在职能、设置、管理体制上仍存在政出多门,条块分割,职能模糊的现象。因此应建立由财政、劳动、人事、民政、卫生、银行等部门组成的农村社会保障委员会,负责规划、政策、实施办法的制定和资金征收、管理、经营、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以及资金保值增值的策划。并健全制度,强化管理,严格监督和检查,实行业务公开和信息定期发布制度,增加工作的透明度,实行岗位目标责任制,强化约束和激励机制,提高工作效率。同时,要加强农村社会保障组织建设,除县级应设立统一的农村社会保障经办机构外,还要在各乡(镇)设立专门的农村社会保障派出机构,统一经办农村社会保障工作,避免农民多头办事、徒劳往返,减轻农民事务负担。
综上所述,鉴于当前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状况,推进城乡社会保障的速度应当不同,不能追求整齐划一。当前,应该优先发展低保、养老、医疗等基本保障项目,扩大其覆盖率实现城乡统筹。并随着地区经济的不断发展,政府财政实力的不断增强,社会、文化、制度等制约因素的解决,按照整体规划、分层推进的理念,对现行社会保障体系进行梳理和调整,最终构筑筹资水平城乡一致,参保补助城乡一致,待遇水平城乡一致为目标的,层次多样化、法制化、一体化的现代社会保障体系。
(五)构建统筹城乡的社会治安服务体系
1.因地制宜、架构合理有效的城乡治安防控网络
第一,应在市内各行政区和县城城区,继续加大力度推行“网格化”防控模式。所谓“网”是指城区内纵横交错的各个主要街道,所谓“格”则是指以居委会为单位的各个社区,即每天由市、区、县公安局派出巡警和专职巡防员在网上巡线控段,各派出所包块控格,由社区民警和专职巡防员对居民小区进行全天候巡逻防控。2008年,南宁市公安局开展“网格化”巡逻,重点将警力投放在案件高发地段、高发部位、易发案重点部位的巡逻盘查,对各类多发性非法犯罪活动加强打击和防控。全市巡警支队投入“网格化”警力2.42万人次,查处治安案件1446起,破获刑事案件112起,逮捕131人,抓获逃犯16人,缴获非法枪支7支、仿真枪700支,管制刀具249把,接群众报警求助1030起,为民办好事1670件。[6]这种网格式的防控模式看得见、摸得着,极大地提高了群众的见警率,和突发案件的处理效率,可以有效地威慑不法分子,及时遏制违法犯罪活动。
第二,对于市区和县城外的各村、镇,由于人口密度小,居住分散,所在派出所警力不如市内充足的问题,除了应继续推行派出所民警包村包片的防控模式外,应将重点放在依靠群众,走群防群治的道路,政府应加大村、镇调处中心建设,强化调处职能,使群众之间因伤害引起的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防范在苗头。公安机关应起到组织和引导的作用,应经常不断的深入村镇,开展普法教育活动,强化村民的法律意识及自防意识。同时广泛发动村民群众,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自防和社会共防活动,在农村建立专职与兼职相结合、长期性与季节性相结合、义务性与有偿性相结合的夜间巡逻队,形成以巡警和派出所民警为骨干,协警和专业联防队为依托,社区(村)、镇内部单位保安、治安积极分子及机关党员干部为基础有机衔接、层次多样的群防群治治安防控网络。
2.加大投入,不断壮大专业防控队伍
构建城乡一体化的治安防控体系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因此应坚持“两条腿走路”。第一,应继续加强公安系统“三基”建设,特别是注重基层警务建设,努力达到基层所、队实有警力要占到所在公安机关或部门、警种总警力的85%以上的要求。并按照“精简机关、充实基层、贴近实战”的方针进一步精简机关人员,将精简出的警力更多的充实到派出所、社区警务室、驻村警务室等基层一线执法执勤实战单位。2008年南宁市公安局继续加大力度加大基层警务,加强了基层公安经费保障,全面解决全市派出所“三无”(无交通工具、无电脑、无通讯工具)的问题,并按照《关于全面实施社区和农村警务战略的工作方案》在全市范围内建立616个警务区,配备社区、驻村民警867人,建设警务室(站)377个(社区警务室208个、驻村警务室169个)。[7]加强基层警务建设,科学配置警力“由塔变桶”,将使老百姓在需要的时候,在最需要的地点,警力都能够以最快速度到达,以达到有效预防,减少重大恶性案件和治安灾害事故发生的目的。第二,应加大组建社会专职防控队伍的力度。每年应由市财政划拨一定的款项,组建专职防控队伍,并将经过培训的专职防控人员分派到各派出所、警务室,充实以防控民警为骨干的区域治安防控网络,这不仅有利于缓解警力不足的问题,同时有利于扩大治安防控网络的覆盖范围,使违法犯罪分子摄于这张大网,不敢轻易逾越“雷池”,减少城乡法案数量,缓解城乡治安压力。
3.强化技术防控力度,建立覆盖城乡的信息治安网络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也是第一防范力,科技防范具有一次投入、长期获益的特性,是加强防范工作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近年来,南宁市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外来人口不断增加,城市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为了应对逐渐递增的报警求助和日趋复杂的治安形势,在构建城乡一体治安防控体系时,应加大对技术防控的投入力度,应用各种先进的技术手段,完善治安防控网络。公安系统在完善指挥中心视频系统的建设工作,扩大监控面的同时,应注意加强与治安重点防控地区的合作,采取加装摄像头、增设监控器,并与公安局指挥中心视频系统联网等技术手段,使接受报警求助与掌握治安动态密切的结合,做到对重点区域实施实时视频监控。如南宁市兴宁区虎丘村,针对“城中村”治安防控的薄弱环节,虎丘村委投资11万多元,在村级主要交通路口和治安重点监控的村道巷口安装了16个摄像头,设置了2台监控器,由专职人员负责日常监控,将原有的治安巡防工作与视频监控系统结合起来,使虎丘村的治安局面在短期内得到了很大的改善。2009年上半年,虎丘村共协助公安机关破获刑事案件12起,其中重大刑事案件5起,一般刑事案件7起,协助查处治安案件48起,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49人。
在引入科技手段加强治安防控的同时,还应注意统筹信息资源,加强治安防控信息网络的建设,按照“优化配置,突出重点,条块结合,适应城乡,合理布建”的原则及基层派出所每个民警都掌握2~3个治安信息员的标准,在治安防控重点区域,重点行业公开招聘治安信息员。并在治安状况复杂的区域建立信息基点,从而形成动态对接、纵横交错、反应迅速、覆盖城乡的信息采集网络,保证信息传递的及时准确,使信息得以被及时分析研判,使治安防控体系的各个环节对违法犯罪活动和突发治安事件能在最短的时间内作出反应,并拿出应对措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