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新兴装备制造业发展与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研究

新兴装备制造业发展与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研究

时间:2023-11-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五章发展辽宁省新兴装备制造业的对策一、实施产业集群战略在现代经济发展中,特定产业向特定地理区域内的集聚,即所谓“集聚经济”,在推动企业、产业竞争力提高和区域经济增长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新兴装备制造业发展与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研究

第五章 发展辽宁省新兴装备制造业的对策

一、实施产业集群战略

在现代经济发展中,特定产业向特定地理区域内的集聚,即所谓“集聚经济”,在推动企业、产业竞争力提高和区域经济增长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辽宁省要积极推进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的建设,并贯彻到“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建设等重大经济战略的实施中去。

根据辽宁省新兴装备制造业发展现状以及辽宁各县市的经济发展情况,可确定辽宁省新兴装备制造业区域布局:

1.沈阳市装备制造业企业集群的构建

(1)沈阳市装备制造业企业集群的现状

沈阳市装备制造业在地理分布上主要集中于三个区域:铁西工业区是沈阳工业的核心区域,也是全国最大的重工业集聚区和装备制造业基地的突出代表,素有“东方鲁尔”之称;大东—沈海新型工业区是普通机械等传统工业的密集区,正在向以中场产业为特色的现代加工制造区方向发展,现代汽车行业发展尤为迅猛;浑南新区则是新规划的以高新技术装备制造产业为发展方向的区域。

作为沈阳装备制造业的中心区域,近半个世纪以来,沈阳铁西工业区曾创造出500多个中国第一的产品和技术。这里产业基础雄厚,工业门类齐全,配套能力强大。在装备制造行业,聚集了生产重型矿山机械、数控机床、输变电设备、超高压交联电缆、大型燃气电机、核电站用泵等一大批国家级重点骨干企业。沈阳铁西工业区是明显的基于产业链和价值链的装备制造业集群。以沈阳机床集团、沈阳重型机械集团、沈阳鼓风机股份有限公司等主要国有大型企业为核心制造企业,辅以中捷摇臂钻床厂、沈阳数字控制股份有限公司、沈阳气体压缩机股份有限公司、沈阳水泵有限公司、沈阳有色冶金机械有限公司、沈阳凿岩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沈阳模具有限公司等企业以及其他为上述企业提供配套产品、零部件和服务的数百家小型生产企业,形成具有价值链清晰、产业链完整的装备制造业集群。目前,在铁西工业区已设立了六个装备制造业产业园区:重矿机械制造工业园、通用机械环保设备制造工业园、数控机床制造工业园、零部件及模具制造工业园、轻型飞机及轨道交通工业园、新型材料制造工业园等。铁西新区装备制造业蓬勃发展,呈现出规模企业密集、单体规模大多、产业链粗长的突出特点。

作为沈阳两大老工业区之一的大东区已经聚集了50多家汽车生产及贸易企业,其中不乏华晨金杯、沈阳三菱等整车和发动机生产骨干企业。沈阳市及大东区的决策者把老工业区振兴的突破口放在了规模扩张快、拉动力强的汽车产业上,并开始探索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条件下发展汽车产业的新路子。2003年5月,德国宝马汽车在亚洲唯一的整车厂落户沈阳,2004年8月,通用汽车上海大举挥师北上,大东区内整车厂达到了四家。随着宝马、通用这样的世界一流汽车企业的进入,国内外一大批汽车配套及相关产业的企业纷至沓来。利用重大优势产业项目来辐射、带动、聚合产业集群,拉起积聚上下游企业的产业链条。目前,大东区已经拥有金杯、宝马、中华、上海通用四大整车厂,新光、三菱、华晨三大发动机厂和几十家零部件配套企业。大东区也已经形成了一个初具规模的汽车产业集群。

沈阳浑南新区与沈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一个机构两个牌子,于1988年6月成立,1991年3月被国务院首批批准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01年年初设立沈阳浑南新区,行使市级政府管理权限,实行“封闭管理,开放运作”的发展模式。目前,浑南新区基本确立了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体的产业基础。

目前,新区内形成了六大产业园:沈阳软件园、ATM产业园、数字医疗园、新材料产业园、新加坡产业园和日本产业园。新区汇聚了包括美国通用、康柏,加拿大北方电讯,比利时贝尔,日本东芝,NEC,韩国LG电子、SR集团,香港长江集团、新世界集团等600多家海外跨国公司。但是,浑南新区企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是基于地方政府的优惠政策和当地良好的基础设施。大制造企业之间的网络结构关系是一种弱链带,专业化分工协作的产业网络尚未形成。新区的产业发展是“只有企业没有产业”,企业往往是单兵作战,未形成企业集聚力量。企业进入新区的动因是来享受国家给予高新区的优惠政策,而非高新区企业聚集效应的向心力。区内企业之间业务关联不多,中小企业在某些产业环节向大企业提供专业化供应配套的也相对较少,区内主要企业的供应商和市场大都在区域外部,与本地联系较少,限制了浑南新区的产业集聚。

产业园区的集聚形成了本地化产业氛围,企业间的相互支持、信息交流、资源共享与优化创新能力的提升等已产生了协同效益,在产品研发、零部件加工、整机制造、协作配套及大型集体项目招标筹划等方面形成了专业化的配套协作体系,区域竞争力正从发挥主导产业优势向整合产业链的集群竞争优势转变。

目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工业园区应围绕提高配套能力,搞出一批“交钥匙”工程,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提高企业的市场赢利水平和竞争力。此外,还对装备制造企业侧重搞好产品的开发,形成拳头产品;搞好技术开发,采取收购国内外科技型企业等办法,提高产品的水平和竞争力;利用一切人才来加快发展,不惜代价吸引优秀人才向沈阳聚集,形成装备制造业人才高地;积极引进民营资本和外国资本,增强装备制造企业的发展活力。

总体来说,沈阳装备制造业具有一定程度的企业集群优势和企业集中优势,一些重大装备产品的行业集中度非常突出。如普通机械、专用设备和电气机械及器材等制造业,其主导产品在国内具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居于全国主导地位。

(2)沈阳市装备制造业企业集群的构建

通过以上分析,可将沈阳装备制造业定位为:以重大装备为特色的先进装备制造基地、中场产业的聚集地、工程公司的摇篮、装备供应基地和物流中心、装备研发中心、装备制造服务中心、接纳国际装备制造业转移和吸纳民营企业创业的平台。根据发展规划,未来几年,沈阳装备制造业应以沈西工业走廊沈阳装备制造业园区为重点,集中培育发展和壮大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较强核心竞争力的骨干企业,形成一批特色鲜明的工业园区,打造成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到2010年,沈阳装备制造业预计实现工业总产值4000亿元,年均递增30%。其中:机械装备制造业工业总产值达到1500亿元,年均增长率为22%;汽车及零部件业工业总产值达到1500亿元,年均增长率为25%;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工业总产值达到500亿元,年均增长率为35%;航空产业工业总产值达到500亿元,年均增长率为35%。

(3)完善企业集群的网络结构

沈阳市装备制造业企业集群存在着一些问题,最突出的就是中场产业的缺失。沈阳市大型制造业的中间产品配套对区域外依赖性很大,本地的中间产品生产制造不足以支撑装备制造业的发展。随着最终产品(整机)装备产业发展的趋缓,生产关键性、高功能零部件、元器件的中场产业的发展尤为重要。沈阳市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必须关注中场产业的发展,促成一大批高起点、“专业化”、大规模的“小巨人”型中场产业的制造企业,涵盖汽车零部件、电子元器件、机床功能部件、燃气轮机零件以及模具、铸锻件等行业。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中,中枢产业往往扮演着发动机的作用,与中枢产业的关联度直接决定集群网络效应的大小。以沈阳机床制造业为代表的普通机械制造业是沈阳装备制造业的中枢产业,与其他制造业均存在很强的关联度,知识外溢与关键技术共享程度都很高。加强沈阳市装备制造业集群产业间的关联度,必须首先关注并着力发展中枢产业—普通机械制造业,以此带动整个沈阳市装备制造业集群发展。

(4)增强企业集群之间的链接强度

装备制造业的聚集效应不仅体现众多装备制造企业集中摆放,而且体现在上下游产业链条不断延伸,环环相扣、相互配套、彼此共生。沈阳市装备制造业集群的内部诸要素间的链接程度不够,制造企业之间浅层次的经济、技术联系与装备制造业对产业关联的高度依赖不相适应。需要引导沈阳市装备制造业集群要素网络链接模式向基于产业链主导的模式发展,在装备制造核心企业之间搭建开放型、网络化的生产组织。增强企业间的横向联系和知识交流,强化生产企业与外部主体要素的互动,形成高效的装备制造企业协作模式。在集群内部建立以制造企业为主导的知识共享平台和装备制造业集群主体要素经常性的交流平台,推动本区域内以市场为基础的知识和人力资源流动与技术扩散。

(5)提升企业集群的创新能力

发展装备制造企业的首要任务是要搭建好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科技创新平台。R&D是装备制造业的灵魂,加强对技术创新源头——科研机构与制造企业之间的研发合作是集群网络发展的基础。推动本地各类机构对区域技术创新的参与,为装备制造业集群的技术扩散营造通畅的渠道。促使对装备制造各行业都有牵动作用的虚拟制造、嵌入式系统、成套设备集成、网络远程并行设计、产品数据管理等关键核心技术的联合攻关,将促进装备制造业的深层次集聚。

(6)加快工业园区建设

工业园区拥有良好的基础设施、服务环境和政策环境,是由政府统一规划的。在产业布局上,以铁西—张士工业带、浑南高技术开发区、大东—沈海工业区为载体,本着统筹规划、分步实施、优化结构、改造提升、发挥产业聚集效应的原则,塑造先进装备制造基地的新形象。

将铁西老工业区的改造与张士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建设有机融合,建设铁西—张士工业带,形成以重大成套装备为特色,以数控机床、输变电装备、石化装备、矿山冶金装备、环保装备、轻纺机械、模具、零部件、四大工艺专业化为重点的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示范区;以沈阳工业大学为核心,建设“装备制造业科技产业园”;大力加强环境建设,发展第三产业,重塑铁西装备制造业新形象。到2010年,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企业达到800户,产值超千亿元。经过五年的努力,沈阳要在沈西工业走廊内实现装备制造业的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这里将形成门类多、规模大、水平高、知名品牌众多、自主创新能力强、国际竞争力强的国家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

浑南高新技术开发区。在浑南高新技术开发区,建设先进制造技术产业园、软件产业园和先进材料技术园,重点抓好现代装备、数控设备、嵌入式软件、智能仪表、先进材料五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培育一批新兴企业,形成现代装备制造业企业群体。

大东—沈海新型工业区。重点发展汽车及其零部件、航空产品、燃气轮机、轨道交通装备、金属结构件加工等。

下一步应把无政府干预的重点放在促进企业股份制改造,实现于国内外大企业的强强联合上和中小企业的参资入股上,以更加灵活、优惠的政策吸引南方的配套加工企业,以工业园区作为集群式发展的“栖息地”,推动资本聚集。

(7)提高企业的工程成套能力

东北地区企业产品的配套能力和工程成套能力弱,是导致市场竞争力不强的重要因素,要改变这种现状,必须实现装备制造业从单机产品配套向产品成套,再向工程成套和工程总包的方向发展。通过依托实力雄厚的国有大企业、技术先进的世界500强企业和高等院所,有效整合资源,才能提升装备制造业工程成套和产品配套能力。

(8)培育装备制造业的领军企业

目前,沈阳应重点培育在2010年左右产值达百亿元企业,如沈阳机床集团,2005年机床集团实现产值60亿元,2006年预计完成产值80亿元;中国北方重工集团,由中国建材集团整合沈重集团和沈矿集团,组建中国北方重工集团。2005年,沈重集团和沈矿集团实现产值50亿元,很多这样的企业都有望发展成为百亿元的装备制造业龙头企业。

2.大连市装备制造业企业集群构建

大连是老工业城市,装备制造业具有百年多的历史。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形成了雄厚的装备工业基础,是大连市的支柱产业。大连市要明确目标,抢抓战略机遇,进一步发挥临海临港优势,着眼于提升国际竞争力,加快对装备制造业进行战略性调整,力争把大连建设成为我国重要的现代装备制造业基地。

(1)大连装备制造业的现状

目前,全市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企业340户,资产总额为737亿元,从业人员16.2万人;有船舶、机车、起重设备、重型设备、金切设备、柴油机、电机、轴承、制冷设备等14大类,3万多种产品。2005年,装备制造业完成工业总产值615.6亿元,同比增长31%。拥有一批重点装备工业企业,机车、新船重工、冰山、重工、起重、机床、瓦轴、电瓷、船阀、船推、耐酸泵、互感器12户企业在全国同行业中名列前茅。2004年,冰山、两船、大柴、瓦轴、重工、起重、机床、机车8户大型骨干企业的销售收入都在18亿元以上,其中冰山达到79.4亿元;中远船务、创新零部件、万宝至、THK、一重大连公司等54户企业超亿元。有比较完善的教育培训的体系和较雄厚的技术开发基础。全市拥有理工大学、铁道学院、大连大学、轻工学院等设有装备制造专业的院校和一批职业技术学校,有冰山、两船、机车、瓦轴、重工、起重、机床等11个国家级技术中心。产业工人素质较高,为装备制造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和壮大提供了人力资源和技术保证。

大连是我国重要的船舶制造基地。2004年造船总量158万吨,约占全国的20%。新船重工是国内最大的造船厂,能造VLCC(超大型油轮)、第五代集装箱船、21万吨FPSO(浮式生产储油轮)、海上钻井平台,是国内10万吨级以上大型船舶和海上工程的制造基地。

内燃机车一直位居全国第一位,大连机车车辆厂的产量和出口分别占全国的50%和80%以上,我国铁路五次大提速所需内燃机车有70%是机车厂生产的,也是国内唯一能生产内燃机车、电力机车、城市轻轨车辆的工厂。柴油机制造业基础比较雄厚。柴油机已形成船用、机车、汽车等柴油机系列产品。船用柴油机占国内市场份额的40%左右,汽车柴油发动机全国排第四位;还有创新零部件、亚明等37户竞争力较强的配套企业。

重大装备制造有较大优势。重工、起重的港口装卸设备,已形成从物料堆放、定位取料、场桥、岸桥到装卸船机等系列产品;销售收入连续三年位居全国同行业第一。物料堆放机械、起重设备,在国内位居前列;大型起重机市场占有率50%,翻车机市场占有率70%。叉车公司10~45吨大吨位叉车占全国市场的44%,45吨集装箱正面吊填补国内空白。互感器、化工设备、冶炼设备产量分别占东北三省的97.7%、60.9%和52.1%。

机床等通用设备制造能力在全国具有重要地位,机床的普通车床占国内市场的30%,组合机床及自动线全国第一,销售收入连续三年全国同业第一。冰山的组合式冷库、工业制冷设备、中央空调成套设备全国第一。瓦轴保持了国内最大轴承厂地位,铁路、汽车和冶金三大系列轴承国内市场占有率均在30%左右。

(2)大连装备制造业企业集群的发展思路

大连市装备制造业今后的发展思路是:坚持科学的发展观,既要立足当前,又要着眼长远;既要着眼于总量的扩大,更要注重产品水平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以市场为导向,以改革和技术创新为动力,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加快发展市场急需的重点产品,积极培育一批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大力推进行业组织结构优化和产业结构升级,不断提高全行业整体素质和装备国民经济的能力,走出一条新型工业化路子。

大连市确定的工作重点是:充分发挥大连发展装备制造业产业基础雄厚、临港临海、对外开放优势,紧紧抓住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大机遇,跟踪国内外市场的变化趋势,以六大产业链为重点,把大连建设成为我国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培育和发展一批重点产品、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打造拉大产业链。利用各种政策在建、开工和规划的装备制造业51项投资项目,完成投资总额为122亿元。通过这些项目的具体实施,重点解决装备业普遍存在的“三低两差”问题,使大连市的装备业、造船业总量和水平有一个明显的提升。2007年,全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工业总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不低于30%,达到1100亿元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300亿元以上,利税达到90亿元以上。

在大连市以国有大型企业大连造船重工有限责任公司、大连新船重工有限责任公司为主,配套企业为辅的海洋运输船制造业和船舶机械设备制造业产业集群等。

大连市在大连开发区内发展以大连冰山集团有限公司、瓦房店轴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龙头企业的冷冻设备、轴承、密封件等普通机械制造业产业集群,其中瓦房店轴承集团是全省20强装备制造企业之一,其国内市场份额为15%,世界行业排名13。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和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是辽宁装备制造业中技术含量和附加价值比较高、具有良好发展前景和潜力的行业,可以在大连市开发区促进东芝大连有限公司、日本电产(大连)有限公司等外商投资的以电机制造为主的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产业集群等。

辽宁省装备制造产业经过多年发展,已形成沈阳—大连沿线两个主要的装备生产基地,沿线有辽阳鞍山、瓦房店等较大的工业城市,从大的地理范围和装备制造产业的物流速度和效率上看,陆、海、空交通运输都极为便利,形成了较为合理的空间产业带。另外,还有沈大高速公路和优良的深水码头,这些非常有利于形成大范围的产业集群带。因此,要充分发挥沈阳中心城市的辐射作用和大连东北亚航运中心的开放优势,面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加快结构调整和体制创新,实现技术自主化、产业集群化、装备成套化、营销国际化,提高我省装备制造业专业化生产、社会化协作的水平,以基础、成套、运输设备为重点,提升辽宁装备制造业的整体实力。

二、增强技术创新能力

1.掌握先进技术作为装备制造业的技术基础和技术支撑

先进技术是装备制造业赢得竞争的主要方式,是装备制造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技术基础,是辽宁省实现装备制造业振兴的强大推动力。因此,必须大力发展和应用先进制造技术。先进制造技术主要包括现代设计技术、先进制造工艺和设备、制造信息化与自动化技术、制造系统管理技术和综合集成技术等方面。其中,先进制造工艺及设备技术是装备制造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制造过程的信息化程度直接影响制造产品的质量与效率。先进制造技术和制造过程信息化技术是我国装备制造业急需发展的基础,共性制造技术是提高装备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突破口。

推广以CAD为基础的现代设计技术,提高产品开发能力和新产品技术来源于国内技术所占的比重。全面普及CAD技术,实现制造业全面甩掉图板,CAD软件由二维为主向三维过渡,大力加强具有自主版权CAD应用软件的开发与应用,积极推广应用工业设计并行工程等新的设计技术及CAD/CAPP/CAE/CAM/ PDM集成技术,提高产品的整体设计水平和创新能力。

采用适用、先进的制造工艺和装备,提高生产能力和生产技术水平,改造老企业。适用、先进的制造工艺和装备是企业发展和应用先进制造技术的核心和基础。如果工艺和装备本身有缺陷,任何高级的自动化系统都不可能产生本质的改善。用适用、先进的制造工艺和装备改造老企业应注意以下四点:重点放在大量采用优质、高效、低耗、清洁的工艺和装备上,采用适度柔性的、可重组的工艺和装备,积极采用有人参与的、低成本自动化装备和系统;围绕核心技术、核心能力进行改造。

注重技术和系统的集成。单项技术的应用常常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因此,应把多项成熟技术的集成应用作为发展和应用先进制造技术的突破口。将CAD技术与CAE、CAPP、CAM、CAT、PDM集成起来,再与网络技术、ERP、电子商务等集成起来,是企业今后应追求的发展方向。应积极推进物流系统的合理化,它应是技术改造的重点。

实施先进生产模式和管理技术,推进企业重组。国内外的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新的生产模式和管理理念十分重要,但在国外被证明成功的生产模式和管理理念,我们不能生硬的照搬照套,必须从中国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适合中国文化氛围、能给中国带来巨大效益的生产模式和管理思想,推进企业的重组和改造。

2.采取“引创结合,自创为主”的技术创新模式

改变技术创新模式,由技术引进型向“引创结合,自创为主”的技术创新模式过渡。一方面“引创结合”可以采用与国外知名跨国公司联合设计、合作生产等方式来推进重大产品的研制和对核心技术开发,同时企业应当加强对国外技术的消化吸收工作,在吸收国外的先进技术后再进行自主创新,或者与用户、设计机构或者配套企业进行联合消化吸收,加快推进技术的国产化速度;另一方面,企业应当加强自主创新的能力,加大与科研院所、地方高校的合作,整合科技资源,实行产、学、研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原创性技术和产品的研究开发能力,研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

在各类科技计划中,增加原创性技术研究开发的比重,成立装备制造业技术发展基金,重点支持共性、基础性、关键性和竞争前技术的研究开发;加强对技术引进的宏观管理,选择一批重大装备的引进技术进行试点,由制造商、用户共同组成消化吸收创新小组,探索一条适合国情的由引进技术到自主创新的道路;有关部门要加强对企业技术引进工作的规范管理,对于引进后消化吸收创新资金、方案、力量不落实的项目不予批准。或者从大型科技企业中,分离出一支少而精的研究开发力量,切实把产业原创性技术、共性基础性技术的研究开发落到实处。

企业是技术创新的核心,是实施创新的主体。企业作为现代经济社会中承担物质生产、流通和交换的主要组织形式,是创新系统的运动中枢,面向市场,选择技术知识应用于生产的方向,并通过创新系统的传递机制,间接影响应用科学知识乃至基础科学知识的生产方向。因此,创新整个过程的实现必须通过企业对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来实现,必须突出企业在创新体系中的主体地位,通过深化改革,增强企业不断追求技术进步的内在动力,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研究开发、成果转化和科技投入的主体。

3.加大研发投入

装备制造业是资金密集和技术密集产业,因此发展装备制造业必须增加技术投入。企业应是技术投入和创新的主体,应支持大型重点装备制造业企业建立技术中心,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技术,提高资源整合和技术集成的能力,重点做好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工作,并在此基础上实现自主创新,并借此带动行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对行业中具有共性、关键性、前瞻性的技术,可以依托骨干企业,联合国内大专院校、研究院所与企业建立以资产、知识产权、科技成果为纽带的紧密合作的装备制造行业技术中心,并有针对性地组织研发活动,不断提高自主研发能力,增强技术储备和发展后劲,并在重点企业实现产业化。辽宁省应集中力量建设数控机床、船舶制造、电子信息等行业技术中心。

加大研发资金的投入。首先企业要增强创新意识,主动增加科技投入,保证R&D经费在年营业额的比重占2%以上,并逐年递增,实现自我积累、自我发展,在此基础上还要在国家产业政策指导下尽可能地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如吸引外资与民间资本,增加对技术研发的投入;也可以争取资本市场和风险投资的支持等。其次,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建立“辽宁省装备制造业研发基金”配合“专项”的实施,加大对国内外装备制造业技术发展动态与产业共性技术、国家优先发展的技术和重点高科技产业化项目的研究的投入,并为人才的交流培训、智力引进等提供资金。

在金融政策方面要着力解决创新风险分担和高科技企业的融资问题。除在经常性贷款项目中予以政策倾斜外,要特别注意发展风险投资,引导国内外技术风险投资机构和科技担保公司为辽宁省装备制造企业提供创业支持和资本经营服务。

设立“发展创新基金”,加大对辽宁省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技术改造的财政补贴。技术进步和研究与开发投入存在正的相关关系,世界上工业发达国家是科技投入最多的国家。科技投入的差距在一定程度也反映技术水平的差距。一般说来,发达国家企业的技术开发费占国家技术开发总经费(包括国家和企业)的60%~70%。辽宁省有必要对企业技术开发与技术创新的补贴政策进行调整。应模仿“能源交通重点建设基金”、“电力建设基金”和“铁路建设基金”等行业筹措行业发展基金的办法,为装备制造业科技投入设立“发展创新基金”,不分企业大小,均可以根据自己的创新活动,如对产品质量有重大改进,开发新产品,改进了生产工艺向政府申请一定比例的投入补贴。

4.科研院所重组

辽宁省装备制造业科研实力雄厚、人才济济,有着中国科学院系统的大院大所、驻沈高等院校、国家各部属科研院所、省属科研院所、市属科研院所,军工企业、国有企业、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所属研究机构等九路科技大军。但由于长期以来计划经济条块分割的惯性影响,各科研机构之间缺乏必要的信息沟通和协作配合,造成重复科研立项、科研设施闲置,科研开发人员较少交流、研讨、切磋,浪费了宝贵的科技创新资源。

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则,充分发挥政府宏观管理、经济调节、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的职能作用,打破体制和所有制的壁垒,充分挖掘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的重点实验室、研发中心、工程中心的潜能,发挥中国科学院沈阳分院的作用,重新整合科技研发和创新资源,建立开放性的区域创新体系,对重大科技项目组织联合攻关,联合在国家和省申报立项。引导支持军工技术向地方企业和民间产品转移,组建不同形式的科技经济联合体和新的股份制企业。注意发挥行业协会、学术组织、学科带头人的作用,组建虚拟科研机构,形成良性的科学研究机制、资源共享机制和工作协作机制,让科技创新的源泉充分涌流。

以优势互补、利益共享的原则,开展跨地区的科技经济联合,在国家科技部指导和支持下,尽快启动“东东合作”(东北地区和东部沿海地区)试点,着力促进苏、浙、闽、粤的民间资本与辽宁省装备制造业科技项目实现对接合作。同时,主动接轨北京、天津,联合长春、哈尔滨,展开环渤海区域的科技协作,构造政府间、民间、领域间的科技大联合态势。

从科技开发的组织形式上看,以企业为主,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所广泛参与、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产、学、研合作机构,是当今世界各国科技与经济相结合的成功经验,许多国家都有相应的鼓励、支持政策,推动产、学、研合作。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入,研究与开发机构出现国际化趋势。其主要表现是跨国公司纷纷联手结盟,在一些对自身发展具有战略意义的项目或领域中建立合伙关系,扩大技术交流,促进共同开发。为了尽快提高辽宁省装备制造业的技术水平,装备制造业企业一方面要与国内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组成技术开发联合体,要积极利用加入WTO这一有利时机,加强与跨国公司研究与开发机构的合作。目前,已有一定数量的跨国公司在辽宁省设立研究与开发机构,其目的不仅是为了接近市场、了解市场需求,而且也是为了利用辽宁省智力资源。因此,与跨国公司开展科技合作的可能性是存在的。政府应为产学研技术开发联合体设立“风险投资基金”,从资金上给予支持。

加速技术进步,提高技术创新能力。继续贯彻以市场换技术的原则,促进技贸结合,加强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在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的同时,加大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吸引研发人才。支持企业与科研单位合作和重组,建立研发中心。完善适应市场经济的技术创新体系。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的关键技术的研发、引进消化吸收,各级政府要加强组织指导和协调,加大支持力度。

因此,科研机构本质上的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体制应从根本上改变,而企业也必须建立自身的技术中心。相关科研机构应深入企业、了解企业、面向企业,才有可能对制造业的技术改进、技术发展有所作为,使之具有针对性,达到实际、可行、高水平,又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不断问世。装备制造业企业的技术中心,对指导生产、监督生产,达到优化产品质量,针对市场需求不断研究开发新的技术装备,提高市场竞争力,都将起着主动、积极、自主、高效的作用。

三、深化企业改革

1.完成企业改制工作

辽宁省装备制造业企业大多数是国有企业,虽然国有企业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有诸多的问题未能彻底解决。只有不断深化改革,推进制度创新,才能使企业真正做到自主经营、自我积累、自我发展,在市场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

第一,鼓励和推进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现产权主体多元化,建立健全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构建有效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股份制公司。

第二,加快分配体制改革,尤其是人才引进及激励制度。对于素质高的企业高级管理人员、科技人员、销售人员在分配制度上要实行必要的鼓励和倾斜政策,以便留住人才,引进人才。重视人力资本的价值,积极推行按劳分配和按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制度。充分调动经营管理者、专业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促进国有企业的发展。

首先,可以建立吸引人才的机制。通过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大力培育科技创新的文化氛围,鼓励冒险,激励创新,宽容失败,不唯职称,不唯学历,不唯身份,为科技人才施展抱负、创新创业、脱颖而出、大量涌现、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为辽宁省装备制造业先行振兴造就一支高素质、高层次、创新型的科技人才队伍。具体措施有:

①深化改革激励人才。加快辽宁省各类科研院所的股份化、民营化步伐,实现人才需求主体市场化,推动智力、技术、管理和无形资产资本化,资本人格化,激发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②优化环境吸引人才。从科研条件、工作环境和生活待遇等方面建立长效机制,吸引国内外的科技专家、紧缺型人才参与辽宁省装备制造业的研发和创业,并为此建立绿色通道制度。做好海外学子创业工作,在重点国家和地区建立留学人员信息网或联络站,采取团队引进、核心人才带动引进、高新技术项目开发引进等方式,建立符合留学人员特点的引进机制。

③突出主线培养人才。建立政府支持、企业和高校积极参与的多元化育才体制,大力培养一批面向辽宁省装备制造业的学术、技术和企业带头人以及一支高技能的技术工人队伍。同时,既要抓紧培育中青年科技专家和创业领班人,也要注意发挥老专家、老教授的作用。

④广开渠道交流人才。建立和完善多层次的专业技术人才市场,开通科技人才供求信息网络,促进人才最大限度地合理流动。

其次,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快培养辽宁省装备制造业发展所需人才。教育、劳动保障部门要根据辽宁省加快装备制造业发展的需求,制定人才专项培养规划。职业技术学院、经济干部管理学校、高级技工、第二技工学校等要根据规划和市场需求,调整专业设置,开设相关专业课程,建立多层次的装备制造业研发设计和管理人才培养体系,保证相关专业合理的招生规模和生源素质,实施高技能人才培养工程,加快培养装备制造业适用的高级技术工人。充分发挥现有人才的作用,积极开展定向和岗位培训及适用技术培训,使企业工人从单一技能型向技能和智能复合型转变。建立健全技能人才等级考核制度。实行就业准入,积极推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对国家规定技术工种实行持证上岗。要多种形式引进装备制造业急需的人才与智力。鼓励企业建立和完善人才培养与激励机制,挖掘现有人才的潜力。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在国内外装备制造业发达或人才密集的地区设立研发机构,探索引进人才和智力的新途径。

最后,真正实行政企分开,政府部门要从直接干预企业的经营管理中解脱出来,集中精力做好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和宏观调控。同时,可以成立行业协会组织。以行业协会作为政府与企业之间的桥梁,确实为企业当好参谋,做好服务。

2.扩大企业经营规模

装备制造业是资本密集型产业,要获得竞争优势就需要利用规模经济。目前,我省装备制造业企业的规模与国际跨国公司相比有很大的差距,规模经济难以实现。因此,在大力推进企业改制的同时,一要加强对国有资本和现有的装备制造业资源的整合力度,突出主业,促进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二要加速企业集团的联合,扩大优势企业的经营规模,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三是可以突破国有股份的比例限制,积极吸引外企和民营资本进入装备制造业,引进资金、技术、先进的管理方式,推进企业集团化改革,增强核心竞争能力。

3.发展“中场产业”

装备制造的“中场产业”主要由中小企业构成,为最终产品、成套设备、大型主机等提供零部件、元器件、中间材料等产品的制造业。“中场产业”是构建产业集群的关键所在,是装备制造业实现专业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的基础。我省在大力推进大型国有装备制造业改革的同时,还应注意“中场产业”的发展,积极推行外包制,开展纵向分工协作,使大量的中小企业更容易在大型核心装备制造企业的周围形成产业集群。政府除了要做好合理的产业规划外,更应当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用市场的手段促进中场产业的健康发展。另外,中小装备制造业企业也应当明确自身的比较优势,选择适合自身特点的产业,明确发展重点,生产“精、尖、特、优”产品,使企业向“小而专,专而精,精而优”的目标发展。

四、实施信息化

1.用信息化提升新兴装备制造业

信息技术的迅猛的发展对装备制造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企业业务流程的优化重组、管理的科学化,产品“机电一体化”,生产过程柔性化、自动化,企业内部信息的集成和共享,企业间信息的交流和制造资源的优化配置,供应链、营销系统的网络化等方面都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运用信息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应重点推广计算机辅助设计、并行设计、虚拟设计等先进设计技术;应用柔性制造单元(FMC)、柔性制造系统(FMS)等加工技术,大力推进精益生产、敏捷制造、智能制造、虚拟制造分散网络化制造等先进制造管理技术。

运用信息控制技术改造、提升加工过程控制和自动化水平。计算机集成制造(CIMS)是建立在现代管理模式基础之上的管理系统,它带来的典型管理模式包括:企业资源计划(ERP)、制造资源计划(MRP)、准时生产模式(JIP)、按类个别生产模式(OKP)、优化生产技术(OPT)、精益生产方式(LP)、基于并行工程的产品开发与生产管理模式等。这些管理模式为创新机制提供契机,促进产品开发模式的革命,推动了先进制造模式的建立。以CIMS为代表的制造业信息化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提高我省装备工业竞争力的一条重要途径。

用信息化手段提高企业研发流程和工艺流程效率。应用推广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工程(CAE)、快速原型制造(ERM),虚拟制造(VM)等,以改进工艺技术,提高工艺设备国产化程度,以及企业技术开发流程的效率、检测和工艺水平,缩短研发周期,建立产品开发的集成环境,有力地支持创新设计的快速实现,提高产品开发和竞标能力。

用信息技术提高产品的附加价值。围绕增加品种、改善质量、节能降耗、防治污染、提高要素生产率、促进产品换代和技术升级、提高生产率等方面使装备制造业在提升中得以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开发数控机床的智能化和网络化技术、机电一体化产品技术、网络制造管理的智能化数控加工技术、机器人技术、人工合成智能材料技术、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平台软件技术和新一代智能化传感器等高新技术。

用信息技术推进业务流程的优化重组和管理的科学化。用信息网络技术改造、提升企业资源管理系统(ERP)、企业供应链管理系统(SCM)、企业客户资源管理系统(CRM);用电子商务(EB)技术改造企业物流系统和采购、销售系统,进行全球化采购及网络化销售服务等。

2.加快装备制造业信息化建设

第一,发挥政府的领导和协调作用。一要加强政府有关部门间的相互协调,着重解决企业信息化工作中存在的共性问题;二要大力引导企业开展信息化工作,提高企业的信息化意识;三要从示范工程入手,选择若干重要的、典型的企业做试点,以便探索出一条企业信息化的路子。

第二,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要以网络建设为重点,加快宽带信息网络建设,逐步建立一个与国际、国内互联并覆盖全省的宽带化、个性化、智能化的信息网络,形成以公用网为主干、与专用网互联互通的信息高速公路,同时完善网络服务,提高我省网络的可靠性和运行速度,降低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成本。

第三,要继续完善政府的电子政务建设,构建开放的装备制造业信息网络平台。主要包括企业急需的各类科技与商业信息情报数据库、政府信息数据库、技术转让与交易数据库、专利数据库等公共信息平台建设。

第四,完善政策法规及标准化体系。信息技术及信息产业的发展带来了一系列在法律法规及标准体系上迫切需要解决的新问题,政府应尽快制定包括电子商务安全交易、知识产权和隐私权保护、网络管理和数据保护等方面的法规政策,修改现有法规,信息时代不相适应的部分,尽快同国际法接轨。同时,要对照WTO有关协议,建立统一、权威、规范的技术标准体系,促进企业信息化的健康发展。

第五,健全装备制造业信息化技术服务体系。通过政府支持、引导和市场竞争,逐步形成服务体系核心机构,建成组织网络化、功能社会化、服务产业化的服务体系。根据辽宁省中小制造业企业发展的需求,针对新形势下制造业信息化的发展趋势,采用新的机制,调动开发、中介、培训、软件和系统集成等多层次互补的专业化技术力量,通过社会化共性技术服务平台和网络化手段,为中小企业提供需求诊断、方案咨询、可行性论证、项目招标、产品测评、技术支持、人员培训、合作与交流等方面的专业化中介技术服务,加速推进制造业信息化进程。

第六,加大实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资金投入。企业实施信息化工程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投入巨大的人力、财力、物力,政府应当加大资金的扶持力度,给予企业必要的资金和金融支持。同时,企业必须根据生产、经营、管理的实际需要和信息化的基础,明确企业信息化的总体目标、分阶段任务,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和行动步骤,并从资金等方面予以确保。

第七,实施制造业企业信息化必须与企业管理制度创新相结合。企业推进制造业信息化的同时,必须在管理制度和体制上做出重大改革和创新,以信息化推进内部改革,以改革促进信息化的发展,实现了良性互动,真正实现企业的信息化。

第八,建立有效的人才激励机制。装备制造业信息化工程需要大批既懂制造技术,又懂信息技术和管理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因此,要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来解决人才缺乏的问题。如建立有效的用人、留人、育人制度,提高研发效益的奖励办法;高度重视和加强制造业信息化人才培训工作,并通过制度创新,如产权激励制度等调动人才特别是尖子人才的积极性。

五、实施绿色制造战略(www.daowen.com)

1.绿色制造的概念及内涵

绿色制造的概念及内涵在不断的发展和完善。美国制造工程师学会(CSME)蓝皮书(Green Manufacturing,1996)及中国学者刘飞(1998)均提出过绿色制造的有关定义。即绿色制造是综合考虑环境影响和资源利用效率的现代制造模式,借助各种先进技术对制造模式、制造资源、制造工艺、制造组织等进行不断的创新,其目标是使得产品从设计、制造、包装、运输、使用到报废处理的整个产品生命周期中,对环境的负影响为零或极小,资源耗费尽可能小,实现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协调优化。从绿色制造的定义可以看出,绿色制造具有不同于传统制造业模式的特征。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其一,绿色制造的制造哲理存在于产品生命周期的全过程,是供应、制造、消费等各子系统的集成,要求各子系统主体均遵循与环境相容的原则。各子系统之间存在相互依存与影响的关系,一旦某一子系统没有达到与环境相容的要求,则不能实现绿色制造。其二,绿色制造是以提高包括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在内的综合效益为目标,是以人为主体、综合计算机技术在内的各种先进技术及现代系统管理技术的制造模式,绿色制造强调人、技术、管理三者在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的有效集成。其三,绿色制造致力于包括制造模式、制造工艺、制造资源、制造组织等在内的各方面的创新。只有不断地利用新的技术包括管理科学、新的资源才能实现与环境相容。发展新兴装备制造业,就必须与高新科技紧密结合,发展绿色制造,达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

2.实施绿色制造方案

实施绿色制造战略,最根本的是要树立绿色理念。在此基础上,首先要实行生态化设计,对产品进行全生命周期的评价和规划。要尽快掌握减少产品的制造、使用过程中的能耗和废料,让产品在使用过程中便于拆卸,以及使用后便于废弃物处理和再生的技术、装备等。其次要开发新型绿色装备,即新型资源综合利用和环境、生态治理装备。包括:洁净煤技术装备、新型清洁能源汽车、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装备、高效能源转换技术装备、节水灌溉及生态农业装备、新型环保及生态治理技术装备。绿色制造还必须采用清洁生产技术。从绿色设计开始,采用清洁的能源和节能工艺,通过精密成型:无毒低毒工艺材料及工艺;低振动、低噪声、低辐射工艺设备生产出绿色的产品。同时,绿色包装技术、废弃物再生回用、技术二线部门的清洁生产和末端治理亦是必不可少的。

3.加强绿色制造技术的研究

针对辽宁省新兴装备制造业的发展现状,在装备制造业各行业,尤其是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电器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以及普通机械制造业,尽快掌握成熟、先进的绿色制造工艺,具体包括:

①成形制造技术。成形制造技术包括铸造、焊接、塑性加工等,目前它正从接近零件形状(Near Net Shapeless)向自接制成工件方向发展,这样就可以大大减少原材料和能源的消耗。

②干式加工技术及其应用。目前,干式加工的主要应用领域是机械加工行业,干切削加工、干磨削加工等。它简化了工艺,减少成本并消除了冷却液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如废液排放和回收等。作为一种新型的加工工艺,已经得到了世界各国的广泛注意和研究。

③迅速发展工艺模拟技术。工艺模拟技术主要应用于热加工过程,过去常常要做大量的实验才能初步控制和保证加工工件的质量,采用工艺模拟技术将数据模拟、物理模拟和专家系统相结合,确定最佳工艺参数,优化工艺方案,预测加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缺陷和防范措施,从而有效控制和保证加工工件的质量。

④新型制造技术。现在对制造技术本身来说,从产品的设计开始,直到产品的加工工艺、加工过程、质量检测、最后装配和包装,这些中间环节之间的界限已逐步淡化,逐渐趋向一体化,如现在CAD、CAPP、CAM的出现就使设计和制造成为一体。现在推出一种新型技术——快速原型零件制造技术(RPM),其设计突破了传统加工技术,采用材料去除的原则,而采用添加、累积的原理,这样就可以有效地减少材料消耗,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⑤网络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与制造业相结合构成敏捷制造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在制造业中的应用主要包括虚拟制造技术和虚拟公司(UC)两部分,虚拟制造技术就是在真正产品生产之前,在虚拟制造环境下生成软产品模型(Soft Prototype)来代替传统的硬样品(Hard Prototype)进行实验,对其性能的可制造性进行预测和评估,从而减少损耗,降低成本。

4.实施绿色营销战略

首先,绿色营销的核心是提倡绿色消费意识,进行以绿色产品为主要标志的市场开拓,营造绿色消费的群体意识,创造绿色消费的宏观环境。促销绿色产品,培育绿色文化。其次,实行绿色促销策略,在营销中要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促进经济与生态的协调发展。再次,通过绿色装备制造企业的形象战略来重塑现代装备制造企业。经过专家和环保技术人员不懈努力,以生态与经济协同发展的可持续发展观念逐渐深入人心,社会公众关注环保伟业,绿色产品及其经营者受到公众欢迎,绿色企业形象成为高素质企业形象的象征,而随着信息网络的发展、高新科技产品的开发、新型能源的开发利用,也为新兴装备制造企业绿色营销的实施、绿色形象的树立提供了条件。最后,还要重视产品开发和管理的可持续发展,进行现代装备制造企业的绿色创新。

六、科研成果产业化

1.更新观念,营造有利的环境

首先,辽宁省的政府机构及一些相关单位要更新观念,从思想上重视科研成果产业化的重要性,大力推行一些有利于推动装备制造业科研成果产业化的政策措施等。通过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从制度上推动科研成果产业化。其次,要推动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辽宁省装备制造业企业具有充足的人力、财力、物力资源,畅通的市场网络和高效的主体功能,高水平的科研成果与现代企业的结合,科研优势和主体功能的有机衔接,可以大大缩短成果转化和实现产业化的周期。最后,政府要加强科技成果的转化与推广的宏观指导。政府要制定相应的技术政策,发布符合实际的、切实可行的装备制造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指南,让全社会尤其是企业明确一个阶段内的可用技术、淘汰技术、可替代技术、限制技术、提倡技术、重点推广技术等,帮助企业制定规划,组织实施。

2.加大投入,促进科研成果产业化

在我国推广经费只有研究开发经费的1/300,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应开源节流,加大装备制造业的科技投入,更要重视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的投入,努力做到财政科技投入的增长速度要高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辽宁省应考虑建立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贷款机制,每年从技术改造费内划出2%~4%的贷款,金融部门另行挤出一部分贷款,重点安排和支持与产业、产品结构相适应的科技转化项目。装备制造业企业可以提取产品销售额的2%~5%的资金,用于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工作。各级政府在每年的科技三项费用中可以拿出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拿出一定的贴息资金用于支持高新技术成果的产业化。条件具备时,建立高新技术风险基金,对因采用国内外高新技术造成企业经济损失的可给予补偿。尽量吸引外资和社会闲散资金,通过各种渠道,筹措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资金。总体上要形成多渠道、多方位、多层次的科技成果产业化投入体系,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

另外,要充分培养优秀的科技人才,建立一支宏大的科技成果的转化与推广队伍,形成科技成果的转化与推广网络。市场经济以人为本,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离不开善于把科学理论转化为实用技术、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人才。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型人才应是科学家、工程师、企业家的集成。发明和创造不再是以往发明家个人偶然行为的偶然结果,而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实验室、科研院所和工业企业密切结合中造就的大批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型人才,有目的地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的理性过程。谁拥有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型人才,谁就会在市场竞争中获胜。要建立我们的技术经纪人队伍,提高他们的政治、业务、技能、法律等各种素质,让他们在科技成果的转化与推广工作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3.大力支持中介环节

辽宁省可以通过建立专门的制造业技术市场,充分发挥中介环节的桥梁、纽带作用。要大力扶植和培育技术市场,建立重点的、上规模的固定市场。制定相配套的法律、法规加以规范,使其真正成为开放、竞争、有序、有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市场,这将对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提高转化率起到重要作用。同时,大力发展科技成果化服务行业,加强对辽宁省装备制造业科研成果产业化的中介支持,在科研工作者与企业间建立一个桥梁和纽带,推动科研成果产业化。

七、实施名牌战略

辽宁省装备制造业要通过产品结构调整,开发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竞争力强、关联性强、经济效益好的精品名牌产品,并给予重点扶持、做大做强,提高辽宁新兴装备制造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要重点抓好金杯轿车等30个名牌产品工程建设。通过“三个一批”,即发展壮大一批、改造一批、研究开发一批的原则,推进优势产品的能力扩张,不断提高辽宁省装备制造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其中,对现有名牌产品,要充分利用名牌效应,引导其他一些优势产品向名牌产品靠拢,使名牌效应与规模效应互相促进。同时,重点搞好名牌产品生产企业的改造扩建和技术创新,使名牌产品能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不断更新,在国内同行业中保持领先地位。另外,加强省市之间、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动员各方面的力量支持辽宁省装备制造业精品名牌战略的实施,制定好精品名牌战略发展规划,从研究攻关、改进提高,到壮大规模、强化营销,实施有规划、有步骤、有重点、系统化、系列化的动态管理,并在加大投入力度的同时提供必要的政策扶持,鼓励和支持列入精品名牌产品规划的企业加大产品开发力度、企业改造升级力度、市场营销力度,尽快形成规模优势和品牌优势。具体来说,要落实以下几方面工作:

1.树立全寿命周期服务新理念

进入21世纪,在国际市场上,大多数用户企业对装备制造业的服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服务的内涵已经由单纯的售后服务延伸为全寿命周期服务。赢得用户的指标,不再仅仅是“质量”、“成本”和“交货期”,而是“用户满意度”。在“质量”方面,是全寿命周期的质量,即:产品的设计制造质量+售后服务质量;在“成本”方面是全寿命的成本,即:产品设计制造成本+购买后的运行成本+维护成本+报废后的处理成本;在“交货期”方面,是快速响应,即:研制快速+生产快速+工程服务快速。目前,国外企业的“用户满意度”标准,对国内用户有极大的吸引力。针对这种情况,辽宁省装备制造企业应树立全过程服务的新观念,拓宽服务范围,对设备的选购、安装调试,维修服务,以至改进提高全权负责,承担起总工艺师的责任。

2.建立动态的用户管理系统

装备制造企业的用户资源相对消费品而言较少,但相对集中,建立动态的用户资料管理系统,便于资源的积累,同时通过一些常规手段,加强用户的品牌忠诚度。企业用户资料包括客户的经营规模、财务状况、有无增长潜力、历史合作伙伴、订单数量、进货周期、信赖程度等进行表格化管理。通过用户档案的分析,可以得出工作中需要改进的地方,并能及时了解用户生产经营情况以及合作趋向,以做出反应,并为厂商的双赢提供基础,同时加强了对市场的控制力,达到长久合作的目的。

3.积极推广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品牌

强化品牌质量意识,在巩固提高现有装备制造业名牌产品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产品质量、服务质量,创立更多的新名牌:实施科学的产品开发、营销策略和宣传策略,努力塑造特色名优产品,实现产品内在质量与外部信誉的统一;以名牌为龙头,引导资金、技术等要素集聚,带动企业大发展;以塑造名品、名企、名人为核心,通过对重点产品、企业文化和企业家的培育,树立企业依法经营,诚心经营良好形象,不断提高知名度和市场扩张能力。在实施过程中,着重把握好以下六个重要环节:

①选准优势产业,作为名牌战略的重点,把优势产业的最终产品作为名牌优质产品的基础。

②加强名牌优质产品的高效产业基地建设。辽宁已开始建立汽车工业走廊、中小特种船舶生产基地、信息产业基地、动力设备制造基地、环保基地等六大产业基地的建设,培育具有竞争力的产品。

③研究和推广各种名牌产品的技术规范以保证名牌产品的优质化。装备制造业是技术密集型产业,产品具有高性能、高附加值的特征,对产品尤其是名牌产品的质量、技术标准和技术规范有严格的规定。因此,辽宁省装备制造企业要对国内外知名品牌的产品和技术进行深入研究,从而生产出具有自身特色的优质化产品。

④要大力培育装备制造业龙头企业,在国内市场重点推广一些优势产品,如沈阳新松机器人有限公司等。

⑤抓好名牌优质产品的市场营销环节,要以高品质、适中价格、有力的广告宣传,做好名牌产品的促销工作,扩大市场占有率。

⑥组织好政府、企业的产品名牌战略的合作。通过规范运作,使装备制造业产品的加工、贸易企业都能按照名牌产品的要求进行生产和加工。

4.建立完善装备产品的销售渠道和装备制造业信息服务体系

装备企业要高度重视国内外市场营销网络建设,在提高城市网络水平的同时,加快推广中心和社会化服务中心的建立,扩大产品销售、零配件供应、产品售后服务,形成稳定的装备产品销售渠道和销售网络。装备制造业作为一种特殊的行业,营销渠道以自销营销为主,渠道多为扁平化,从厂商到最终用户、从生产商到经销商再到最终用户、从生产商到分公司再到最终用户,还是采用混合的营销模式,各种方式优劣点不同,关键在于针对性地运用。因此,辽宁省装备制造业应针对企业生产的不同产品,区分不同的区域市场,完成针对性的营销渠道改造,使市场的渠道运作更顺畅,以实现行业利润的最大化。另外,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计算机信息服务网络,建立市场信息快速反应机制,通过多渠道收集环境信息、技术信息、企业信息、供求信息、资金信息,为企业及时跟踪市场、了解装备制造业产品市场供求状况、找准国内外装备制造业和技术的发展趋势,以及促进装备制造业发展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务。

5.发挥产业链的辐射效应,壮大企业和产品优势

装备制造业中的各行业具有很强的关联性,通过着力打造、拉长产业链,以增强支柱产业和传统工业的关联效应,延伸辐射领域,提高带动力可以提高企业和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辽宁省装备制造业目前应重点打造汽车工业产业链和机械装备产业链,其中,汽车工业产业链是以金杯汽车基地等企业为基础,通过合资、合作与技术创新,重点发展经济型轿车、重型汽车及农用车、摩托车,促进发动机、传动机、轮胎、汽车自动变速器、透明导电玻璃、车用空调、精密轿车轴承、高档汽车轴瓦、轿车锁具、玻璃制造等相关产品开发和生产;机械装备产业链是以机电仪一体化为方向,充分发挥辽宁省产品、技术和市场优势,重点发展大型数控机床、锻压设备、工程机械、环保设备、输变电设备、筑路机械和农用机械,不断增强国际竞争力,带动冶金、新材料、电子信息、交通运输等行业的发展,促进重大装备的国产化。

八、完善产业发展环境

1.发挥政府的组织协调作用

装备制造业是辽宁省的主导产业,涉及面广,政府在建立和完善各部门间的协调机制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发挥政府组织协调作用,各相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协同配合,形成运转高效的工作机制,共同促进辽宁省装备制造业的快速健康发展;要充分发挥中介组织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开展调查研究,搞好咨询服务,组织技术推广,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发布有关技术、市场、政策等方面的信息,为企业决策提供服务。

①成立由省经贸委、计委、科委、体改委、财政厅等政府部门人员组成的省装备制造业办公室,其职能是:通盘规划、制定政策、选项投资、协调管理。多部门人员统一行动,有利于辽宁省装备制造业的结构调整与投资结构、产业结构优化相结合;与企业改制、集团化的改组、改造相结合;与高新技术化相结合。最终实现以支柱产业为主体和纽带的多元一体化发展。

②建立重点行业、重点地市产品结构调整责、权、利相结合的体系,强调上下一致、条块协同,统一目标和行动。

③建立政府、企业和大专院校及科研院所的联合运行机制,为装备制造业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人才、科研支持环境。

④广泛宣传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的必要性、紧迫性及战略性,使上下各层部门都认识到,提升装备制造业的竞争力是辽宁工业发挥优势、迎接挑战、实现新一轮经济腾飞的根本途径。

⑤组织联合研究,推动高新技术在制造行业的渗透和发展。具体措施包括:组织企业参与大型的国内或国际科研计划的研究开发工作:鼓励科研机构、高校和企业在签订合同的基础上,就共同感兴趣的项目开展合作研究,在合作研究的过程中允许各研究开发要素的双向或多向流动,并给予一定的资助,具体的资助方式是政府对参加同企业合作研究开发的单位给予补贴,或者对企业集团的项目拨给一定资金,或者政府立项出资,将项目委托给企业、科研机构和高校共同研究开发;建立工程研究中心,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产品研制融为一体;组织企业界联合公关,共同提高行业的科学技术水平。

⑥加大资金投入。对重大技术装备引进消化项目,省有关部门要在技术创新、技术改造方面给予重点支持。积极拓展银行信贷投资。各金融部门和担保机构要支持技术先进、市场急需、经济效益高、带动作用强的装备企业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项目,在资金、信用担保方面给予扶持。改善融资渠道。除关系国家安全和必须由国家垄断的领域外,其余领域都允许外资和民营资本进入,鼓励外资和民营资本参与装备制造业战略调整。充分发挥企业市场主体地位,鼓励企业加大投入。国有、集体工业企业及国有、集体企业控股并购工业生产经营的股份制企业、联营企业的技术研发费不受比例限制在管理费中据实列支,并在缴纳企业所得税前扣除。鼓励企业通过加速折旧,加快自筹资本积累,提高投融资能力。

⑦保障措施上有所突破。各级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对装备制造业的领导,建立和完善部门间的协调机制。各级经贸委要切实担负起组织协调装备制造业发展工作的职责,有关部门要各负其责,协同配合,形成运转高效的运作机制,共同促进辽宁省装备制造业的快速健康发展。要充分发挥中介组织在政府与企业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开展调查研究,搞好咨询服务,组织技术推广,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聘请国内外著名的专家、学者,对全省装备工业重点项目进行评估、论证和指导,搞好装备制造业战略研究,发布有关技术、市场、政策等方面的信息,为政府和企业决策提供服务。

2.加大政府的政策扶持力度

装备制造业是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国际市场竞争激烈,发达国家在科技上占有明显优势,因此要加快辽宁省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就必须有政府的政策支持。

(1)制定和实施振兴装备制造业的法律法规体系

建议国家进行《装备制造业振兴法》的立法工作,明确技术装备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同时,对国家确定要发展的技术装备,要从关键技术的攻关到核心设备的能力建设,从依托工程的落实到推广应用项目的安排,从制造部门的组织到与用户部门的协调,从资金的计划到政策的落实,做出统筹安排。近期内,可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组织有关部门抓紧制定《辽宁省装备制造业专项规划》,确定装备制造业中长期发展战略,明确发展重点,建立重大装备自主化指导体系。

(2)进一步优化财政税收政策

要在WTO规则框架下加大对国产装备制造业的合理保护,为国产重大技术装备进入市场疏通渠道,必须进一步优化财税政策。主要包括:一是调整税收政策,我国已有能力制造的设备,停止减免进口关税;对出口的装备制造业产品在国内产供销环节所缴纳的增值税给予退税,推行装备制造产品零税率制度;提高成套设备、主机的进口关税税率,降低关键零部件、关键原材料的进口关税税率,拉大成套设备、主机、关键零部件、关键原材料的进口关税税率梯度,促进国外先进技术的转让和技术装备的国产化进程。二是灵活运用政府采购政策,加大对国产技术装备的采购比重。三是重点工程项目采购的装备,如果国内制造部分按投资计其比重超过一定比例,项目业主贷款时由国家财政予以贴息贷款。四是对出口技术装备给予长期优惠贷款和长期贴息贷款。

(3)制定有利于产业结构升级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装备技术政策

由用户和制造商共同制定重点产业发展所需装备技术政策,明确应该提倡发展什么装备、推广应用什么装备、限制淘汰什么装备。制定、完善统一的行业技术标准和技术法规、规章、规范,逐步形成以技术标准、法规等技术壁垒为主的市场管理体系,建立规范的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对汽车、交通运输工具、机械设备、压力容器和高低压电器等关系用户生命安全的产品,逐步取消目录和许可证管理,尽快公布产品技术认证标准和法规,实施形式认证和第三方安全认证等科学管理手段。

(4)制定与国际规则一致的非关税保护政策和措施

加入WTO可以消除现有的关税壁垒,但还有可能出现新的贸易壁垒,如美国的反倾销法及日益扩大范围的301条款和所谓的原产地证明等。为此,我们必须制定相应的对策,采取一些与国际规则一致的非关税保护措施,包括:制定《反倾销法》;放宽对中国出口装备制造业设备和产品的限制;制定既符合国际惯例,又符合中国国情的技术标准和规范;加强对机电、通信类产品的登记管理;继续实行出口退税政策,建议对集成电路、电子通信等关键产业的增值税实行即征即退;实行政府采购政策,制定《政府采购法》,支持民族产业(境内产业);对装备制造业中一些重点和有良好发展前景的行业实行贴息贷款;充分运用买方信贷和卖方信贷,支持装备制造业相关产品和设备扩大出口。

(5)设立国家装备制造业专项发展基金

一是设立国家装备制造业振兴基金。为支持装备制造业研发具有国内和国际竞争力的产品,支持装备制造业中关键技术设备的研发与生产,建议设立装备制造业振兴基金。该基金将主要用于重要技术研究开发补助,共性技术研究开发补助,参与官、产、学合作开发项目补助,对国家重点技术领域和重大研究开发项目、技术改造项目以及高精尖产品生产环节的流动资金贷款贴息。

在基金的资金来源上可考虑三个渠道:①国家财政专项拨款;②免除企业的欠缴税金(主要是企业增值税)和税收返还;③将现有财政政策整合,即从电力等财力相对富足的产业基金中划拨出一部分款项抽肥补瘦,用以支持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今后在此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加以适当调整。

二是设立辽宁省重大装备研制风险基金。装备制造业产品生产周期一般较长,生产过程中资金的占用量相对较大,其行业口碑和品牌具有同等的重要性。此外,一些重大装备、高技术产业所需的装备受经济景气指数和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影响远远大于一般制造业,技术上的风险较大,从而所带来的投资风险也远远高于其他行业,这也是民营资本介入较少的主要原因。因此,建议设立辽宁省重大装备研制风险基金。

重大装备研制风险基金专门用于支持装备制造企业对重大技术装备的研制与开发,以鼓励和促进辽宁省重大技术装备的国产化。例如,装备制造企业生产的首台(套)设备由于没有生产业绩,因而没有企业愿意购买并承担使用中的风险。因此,可以采用对购买方和销售方补贴或贴息的方式使双方的风险降低。这部分资金可来源于辽宁省重大装备研制风险基金。建议辽宁省从科技经费中拨出一定数额作为这些企业开发新产品的风险基金。

3.优化装备制造业的发展环境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投资环境。环境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物质和非物质依托,根据环境因素构成的性质可将其分为硬环境和软环境两部分。硬环境主要指基础设施建设,如能源、交通、通信等工业基础设施,为投资者提供必要的生产经营环境。软环境主要由政策环境、市场环境、法制环境、行政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等方面组成。政府应当制定一系列公平、公正的法令、法规,保护合法竞争,主要采取计划、指导、金融税收等措施,为企业公平竞争、技术创新、经营创新创造宽松的软环境。只有不断改善和优化环境,才能形成有利于投资、创业、生活的硬环境和软环境,才能为辽宁省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创造良好氛围。

(1)切实改善投资软环境

抓住当前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发展机遇,狠抓投资软环境的改善。首先,政府要进一步转换职能,树立公共服务意识,提高办事效率,来引导经济发展的基础。其次,制定切实可行的法律法规,改善法律环境,作为社会、生活、商业秩序的保证;利用经济发展的先天区位优势,资源综合能力,改善资源环境,来提升城市的竞争力;落实税收的政策,法规,改善税收环境,作为调控宏观经济、吸引外资的重要手段;增强专业化的配套能力,提高优质化的服务水平,改善配套服务环境,来吸引投资、创业,并创造更多的商业机会;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中心城市建设,改善基础设施环境,作为提供商业活动所需的物资资源、技术资源和通信资源的基础。

(2)继续推进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目前,辽宁装备制造企业的主体仍是国有企业,企业员工众多。因此,要加快建立独立于企业之外、资金来源多元化、保障制度规范化、管理服务社会化的社会保障体系。稳步推进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向失业保险制度过渡,积极推进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帮助企业分离办社会的职能,减轻企业包袱,增强企业发展的后劲。

4.制定实施“引进来、走出去”政策措施

辽宁省的装备制造业企业在对外开放的进程中,“引进来”比较多,“走出去”很少。从严格意义上来说,辽宁省的装备制造业中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化经营的企业。因此,为了提升辽宁省装备制造业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政府部门应当鼓励企业“走出去”,并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鼓励并扶持国产重大装备出口,除认真执行国家支持机电产品出口的现行有关政策,如免、抵、退税等,辽宁省还可以按内外销价差的一定比例,将该部分应纳所得税的额度,从财政收入中返还。鼓励和帮助辽宁省的装备制造业企业到国外承包工程、参与设备招标,也可以到国外办厂,带动产品、劳动力和资本出口。利用中国加入WTO的大好契机,调整辽宁省出口战略,提高装备制造业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增加成套设备出口。实施有效的出口战略,不仅可以扩大辽宁省装备制造业的影响,也可以促进装备制造业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

(1)扩大外商进入领域

除少数涉及国家安全的装备制造业领域外,允许外商以合资、合作、兼并、收购等方式进入装备制造业。特别要鼓励跨国装备制造公司收购兼并国有企业。

(2)努力开拓国际市场

按国家有关规定扩大企业进出口权,鼓励企业自营出口。政府有关部门及中介机构要加强对装备制造企业的信息服务,广泛收集国际市场的有关信息向相关企业发布,引导企业以针对性地开拓国际市场。

(3)鼓励有条件的装备制造企业“走出去”

对于有可能“走出去”的企业,省、市、各级政府、经贸委要在债转股、技术改造、优先上市、富余人员再就业等方面给予支持。对于能够带动出口和有效益的境外投资,要在能源、交通、原材料和流动资金、出口信贷等方面优先保证,并优先保证这些项目所需的设备、散件、零部件以及原材料的优惠政策。

九、发展重点领域

1.辽宁省新兴装备制造业发展重点领域的原则

(1)协调发展原则

科技是拉动经济的主要力量,而经济又为科技的发展指明方向,科技和经济的协调发展能促进社会的进步。因此,科技投入必须协调两者的关系,使科技投入真正促进科技与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具体来说,辽宁省新兴装备制造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必须保持科技与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在选择重点领域时要选择那些可以促进经济发展的、有发展前景的领域。

(2)配置最优原则

发展新兴装备制造业是一项系统工程。系统内要素的优化组合很重要,因此在进行配置时应更多考虑系统的整体效应,装备制造业在发展单项技术的同时,注重以产品或产业为中心的各种技术的集成创新。只有以系统的角度来配置资源,才能真正提高效率,找到优化方案。辽宁省新兴装备制造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应该遵循系统配置最优的原则,从系统的角度来协调重点领域,最大限度地促进装备制造业的发展。

(3)环境配套原则

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进程中,政出多门,各项改革措施的衔接能力差,使装备制造业的资源配置很难协调。所以政府的引导作用、法律的规范作用、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必须相配套,以促进配置总量和强度适当及结构合理,使装备制造业最终呈现边际效益递增。

2.辽宁省新兴装备制造业发展的重点领域

具体来说,辽宁省新兴装备制造业发展的重点领域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发展通用装备制造业

辽宁省的通用制造业在国内有着较大优势,尤其是数控机床行业。可以通过广泛开展与国际机床业的合作,强化技术创新能力,实现经营向国际化转移、产品向数控化转移、制造向规模化转移,继续保持国内领先地位并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支持沈阳机床和大连机床等骨干企业,重点发展高速数控车床、数控铣镗床、高速立式加工中心、龙门五面体加工中心、多轴联动加工中心、车铣中心和柔性自动线、柔性制造系统、智能制造系统等数控技术集成产品,促进开发式数控系统、伺服驱动系统和伺服电机等功能部件产业化。首先要加大科技投入,优先发展普及型数控机床,加快发展高档数控机床。其次,积极跟踪国际先进水平,通过实施海外并购、合资合作与自主研发,大力发展数控机床,保持国内领先地位并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最后,重点加大对数控机床的研发投入,加大对一些核心技术的攻关力度。推动辽宁省机床行业的发展。

(2)发展专用设备制造业

与当代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辽宁装备制造业大体处在国际20世纪90年代初期水平。但是,在专用设备制造方面,辽宁省在国内的技术处于领先地位。因此,应该充分利用优势,继续加大对专用设备制造业的投入,加快其发展。

在重型装备产业方面,瞄准国家重点建设所急需的和可实现进口替代的重大关键装备,强化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积极发展核心主机设备和配套附机,提高成套水平。加强与国外大公司、大集团的技术合作和联合设计、合作制造,通过提高热加工、热处理、自动控制系统等薄弱环节,实现重大装备国产化目标,提高成套水平。

在输变电及发电设备产业方面,要充分发挥新体制、新机制的作用,加强技术资源、品牌资源、人才资源的整合,加大超高压输变电设备、超临界和超超临界发电设备以及核电工程装备产品的研发力度。加快中重型燃机产品的开发,尽快建成国内重型燃气轮机发电机组及配套产品制造基地。

在石化通用装备产业方面,围绕国家“西气东输”、大型乙烯工程、大型煤液化工程等重点工程建设,以沈阳鼓风机集团、大连冰山集团等骨干企业为依托,在消化吸收引进技术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自主开发能力,加快大乙烯、大化肥、大炼油所需的100万吨级以上乙烯装置等高端技术和产品的国产化进程。加强工程系统设计、设备制造、安装调试、售后服务等领域的资源整合,提高石化装备成套水平和能力,把辽宁建成石油化工、重容设备研发、制造基地。

在机器人产品方面,可以加大对机器人产业的支持力度,在资金、人才及技术等方面加大投入,制定正确的战略规划和政策。同时,通过鼓励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大力发展点焊、弧焊、喷漆等工业机器人、水下机器人、特殊用途机器人及自动化控制设备、汽车车身生产自动化成套装备。加快工业机器人及成套设备产业化项目的实施,提高产业化规模。最后,可以设定目标,如到2010年,形成年产400台机器人和年产50套自动化成套装备的生产能力,国内市场份额由30%提高到50%。通过对机器人行业的支持来促进辽宁省经济发展。

(3)发展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以汽车及零部件、船舶、轨道交通设备、飞机及零部件为代表的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是辽宁省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在核心制造技术等方面的综合实力居全国前列,拥有国内同行业的排头兵企业。加速发展这批产品,将带动全省装备制造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在汽车及零部件产业方面,加大投入,加快发展中华系列和宝马系列轿车,积极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巩固轻型客车市场竞争优势地位;加快金杯系列轻型货车的调整改造,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力。汽车零部件产业重点发展车桥、曲轴、安全气囊等产品,加快形成沈阳、大连等汽车零配件产业集聚区,通过加强对外合资合作,逐步实现汽车零部件高端产品的本地化,增加电子控制变速箱、电喷装置等一批有水平的零部件合作产品,增强辽宁省零部件综合配套能力。

船舶产业抓住国际造船业产业转移的战略机遇,实现造船能力和水平的跨越式发展,建成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船舶生产基地。

发动机产业利用辽宁乃至东北地区的研发、加工优势,加大对现有资源的整合,尽快突破船用柴油机曲轴等核心功能部件生产的技术“瓶颈”,开发生产大型船用曲轴产品,扩大马力船用柴油机生产规模,实现国产化,提高装船率和自给率,建成国家低速大马力船用柴油机制造基地。

机车产业积极推进大连机车车辆产业园区、沈阳提速货车制造基地的建设,建立和完善出口机车生产体系,加快电气化铁路配套器材的产业化。飞机及零部件产业在引进和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研制开发自主知识产权的飞机制造技术,加强与波音、空中客车、庞巴迪等世界一流企业的合作,积极做好民用客机、支线客机零部件的转包生产和整机的技术储备,力争占据航空领域的制高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