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辽宁省新兴装备制造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辽宁省装备制造业曾经的辉煌已成为历史,而在体制、结构等方面的问题和矛盾日渐显现。总体上讲,辽宁省装备制造业发展滞后既有主观方面的原因,也有客观方面的原因。从客观因素看,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所有制结构,制约着辽宁国有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同时新兴装备制造业发展的严重滞后也使辽宁省装备制造发展后劲不足;从主观因素看,观念保守,国企改革滞后,也严重制约了辽宁省新兴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归纳起来,影响辽宁省新兴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发展战略
从改革开放以来至20世纪末,辽宁省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主体就是大中型国有企业,而由于体制方面的原因,发展相对缓慢。一方面,由于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对于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战略还处于比较模糊的阶段;另一方面,模糊的发展战略也导致了在装备制造业科技投入上的数量不够和投入方向的不明确。
在辽宁省装备制造业发展战略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首先,在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方向上,辽宁省的装备制造业管理机构并没有宏观地把握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方向,往往是根据企业的需求而加以扶持,而装备制造业企业大都出于眼前的利益而对当前发展形势比较好的装备制造业产品加大投入,对于长远利益则考虑不够。其次,在装备制造业科技投入的发展重点方面,没有加以科学的调查发展定位。而且,企业往往对于自身要发展的装备产品无明显的目标,大多是仅仅对传统产品进行一些改进,对于新的装备产品的研发和创新显得兴趣不大,自身定位过低或过高都不利于辽宁省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最后,辽宁省装备制造业发展战略的不明确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大多数的装备制造业企业没有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战略,尽管国家提出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发展战略,在资金和政策上加以支持,但是大部分装备制造业企业仅仅是盯着优惠的资金和政策,而不是发展企业自身,因此,很容易造成装备制造业科技投入的发展缓慢。
经营观念是决定企业变化和发展的首要因素。先进的经营观念才会给企业带来深刻的变革和快速的发展。但辽宁省的装备制造业企业近70%是国有企业,由于长期以来受到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使企业形成了一种传统的思维定式,企业的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创新意识等观念不强,难以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从而缺乏内在发展动力和活力,使辽宁省整体经济增长缓慢。同时辽宁装备制造业的企业尚未完全建立起面向市场的企业经营和管理机制。部分企业虽然进行了公司化、股份化或集团化的改革,但内部的经营机制尚未真正转换到位。原来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部门和行业隶属关系仍未彻底打破,条块分割导致信息封闭和市场阻隔。虽然,大多数装备企业已经改组为公司,但企业董事长、总经理都作为干部管理,由组织部任命,政府部门的干预仍然很多;财务制度不允许企业采取灵活经营手段;劳动部门仍然要企业安排诸多特殊岗位人员,富余人员难以分流。闲置资产处理需要层层报批,手续烦琐。真正的现代企业制度尚未建立起来,国企改革任重道远。
二、企业规模结构
辽宁省装备制造业虽发展多年,但至今仍未能建立起大批量集中生产体制,未能按经济规模组织生产,“散乱”状况十分突出,生产集中度低,分散重复严重,内部结构不合理,未能形成一批占有较大市场份额、代表行业水平、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也未能形成一大批产品有特色并按规模经济组织生产的专业化协作配套厂,企业“大而全、小而全”状况依然严重,装备制造业以大带小、以小保大的产业结构远未形成。据统计,2003年辽宁省的重点装备制造业企业的年销售收入几乎都在40亿元以下,超过50亿元的企业仅有华晨汽车集团、辽宁飞机工业公司、大连冰山集团3家,企业的销售收入与国外优势企业相比差距很大,尚没有真正形成规模优势。
辽宁省制造业中新兴装备制造产业的比重过低,辽宁新兴装备制造业发展不快。辽宁装备制造业以重大装备为特色,电子信息设备、环保设备、机器人及自动线、燃气轮机、数字化医疗设备及其他数字化设备、新型材料及其制品、软件等新兴装备制造业的发展还不够快,而且经济运行质量低、效益差。辽宁新兴装备制造业的总资产贡献率仅为4.36%,是全国平均水平的68.8%,是上海的44.8%,与工业化先进国家的水平比,差距更大。在辽宁省的制造业中,以传统产业为主的现状仍未得到较大改变。其主要表现是:第一,传统产业比重仍居高不下;第二,具有广阔市场前景和增长潜力的新兴装备制造业规模小,比重低,缺乏对经济增长的整体带动作用。
装备制造业属于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行业体系庞大、产业链长、品种类型多、专业化协作要求高。辽宁省一批有实力的装备制造骨干企业具有较强的单机设计制造能力,但是相关的配套企业不发达,配套能力差,成本高,难以形成以大型主机制造为核心,上下延伸的强大产业链。另外,优势企业从整机的设计、生产、零部件制造,到销售服务无所不包,分散了资源,增加了成本,使自身的优势难以维系、提升。辽宁省装备制造业中零部件、元器件的配套产业一直未得到有效重视和合理安排,技术水平低,分工协作差,规模小,物耗高,竞争能力远远低于南方发达省市的一些企业。辽宁省各类主要机械基础件的性能指标只相当于国外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水平,基础材料性能质量差,先进复合材料品种很少,这严重影响着主机及配套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大量关键基础件不得不进口,也给企业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削弱了辽宁装备制造业的总体市场竞争力。
三、技术创新能力
具有较强的产品自主研发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形成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技术是装备制造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但是从辽宁省装备制造业的情况看,总体上还处于规模总量大但技术含量和附加价值低,制造能力强但自主研发设计能力弱,引进装备多但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不足,单机制造能力较强但成套制造和工程总承包能力薄弱的不均衡发展状态。技术创新能力弱是关键的制约因素之一。
辽宁装备制造业相当多的企业还没有形成良好的科技创新氛围,没有建立起较强大的技术中心。一些企业虽有研发机构,科技活动也往往限于产品和工艺改进,且手段落后,原创性技术和产品很少。据统计,我国的制造业总量规模占全球的6%,而研发投入仅占0.3%。2005年,我国制造业企业500强的平均研究开发经费投入为1.90亿元(单个企业研发投入只及美国福特公司一家企业2004年投入的研发费用74亿美元的约0.3%),只占相关企业销售收入的1.88%,而发达国家装备制造业企业研发投入通常占销售收入的4%~10%,而辽宁省装备制造企业平均R&D支出仅占销售额的1.6%,而且我国2万多家大中型企业中有研发机构的仅占25%。
当前,辽宁省典型装备产品的技术来源,57%是依赖国外技术,绝大部分产品是国外20世纪90年代的水平。在装备和技术来源上均与国外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而且,由于自身装备问题的落后,企业产品从质量上来说明显落后于发达国家,科技含量低,市场潜力不够。通过引进技术缩短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至今仍是辽宁省装备制造产业技术升级的主要途径。由于基础研究薄弱,用于新产品、新工艺研发的投入力度不足,致使原创性技术创新成果少,忙于应付消化吸收引进技术,缺乏二次开发能力。其结果是,我们只能跟在别人后面走,关键技术受制于人,在国际分工中不可避免地处于低端的不利地位,难以掌握国际竞争中的主动权。
我们的装备制造业的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也不是很好,对进口设备依赖程度高,系统制造、集成创新和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不足是辽宁省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的又一“软肋”。辽宁装备制造业由于研发能力薄弱,资金不足导致辽宁省装备企业普遍存在工艺陈旧、设备老化、制造质量差、信息化水平低等问题。辽宁省装备工业的制造工艺普遍落后,全行业整体制造水平仍处于机械化生产为主的阶段,优质高效节能节材工艺普及率极低。而发达国家在大批量生产技术已非常成熟、CIMS共性基础技术和关键技术过关的基础上,正向定制化、智能化、集成化方向发展,而我国尚处于单机自动化、刚性自动化的阶段,自动化技术水平低、系统集成能力差。科研成果转化率低也是造成辽宁省装备企业技术更新慢的一个原因。有很多科技成果,由于缺乏产学研协作和科技成果转化的有效机制,进一步制约了技术路线创新和产品创新,导致新产品开发周期长,贡献率低。辽宁省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与技术开发水平低于国内外同类企业,不能很好地进行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这除了由于缺乏资金外,还缺乏各部门的共同合作和配合。
四、企业设备水平
从辽宁省装备制造业的情况看,全行业整体制造水平仍处于机械化生产为主的阶段,工艺普遍落后,优质高效、节能节材工艺的普及率很低,系统集成能力弱,在研发、设计、制造技术上与发达国家同业相比差距甚大。虽然在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数字化医疗设备等一些高新技术及产品开发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但相当多的企业还没有形成良好的科技创新的氛围,没有建立起较强大的技术中心。一些企业虽有研发机构,科技活动也往往限于产品和工艺改进,且手段落后,原创性技术和产品很少。
此外,科研院所改制缓慢,大量科技开发人员游离于企业之外,难以形成密切的产、学、研协作和成功的科技成果转化,进一步制约了技术路线创新和产品创新,导致新产品开发周期长,贡献率低。目前,辽宁装备制造业只有近5%的产品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新产品贡献率不到20%。这与以下几方面的因素有关:第一,技术研究开发投入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辽宁省装备制造业的技术进步。第二,多数技术引进后又没能很好地与吸收、消化和创新结合起来。辽宁省装备制造业大中型企业的技术引进经费占技术开发经费的比例很高,即技术引进费用远高于用于消化吸收的费用。通常在引进国外技术经费中,设计图纸、工艺专利所占费用的比例高达60%以上。就是花了这样的高额费用,我们购入的技术往往只有使用权,而无知识产权,或是引进了产权,也没有引来知识,无法形成自身的装备技术优势。因此,辽宁省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已经严重阻碍了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如不加以解决将不利于振兴辽宁省装备制造业。
辽宁省的国有大中型装备制造业企业居多,由于传统的体制原因,大部分装备制造业企业对于自身设备的维护和更新缺乏应有的重视。资金和技术方面的原因也导致了设备更新和维护的缓慢。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市场对装备产品的需求一直呈增长势头,但国产装备的国内市场占有率却在不断下降。辽宁省装备制造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主要是一些技术含量低、附加值较小的产品,而装备制造业的核心部分,也是国际竞争焦点的大型、高技术成套设备和重点产品,辽宁省装备制造业在此竞争力还比较低,基本处于进口替代的初级阶段。由于大量设备进口及低水平的重复建设,辽宁省装备制造业的生产能力大约一半闲置,大量职工下岗,经济效益低下。先进国家装备制造业的增加值率大体在40%~50%,最低的也在30%以上,中国只有25%,差距很大。劳动生产率差距更大,中国只有0.338万美元/人,只相当于日本的3.2%、美国的3.5%和韩国的6.1%。虽然国情不同,难以直接比较,但即使中国再精简2/3的人员,劳动生产率也只有1万美元左右,差距仍然巨大。
五、产品科技含量
产品技术含量低是辽宁省装备制造业产品普遍存在的问题,高精度、超精密机床、数控机床与国外相比,在精度、可靠性、工艺结构等方面尚有一定差距,与数控机床配套的伺服系统、反馈元件方面,成套性差。仪器仪表产品的成套率低,数字化、智能化产品品种总量供应不足。重点工程项目所需高精度、耐腐蚀等特殊要求的品种缺乏。重大技术装备配套的自动化控制系统、自动控制系统用传感器和科学测试仪器的品种满足率不高。
辽宁装备制造业产品结构不合理,特别是高新技术产品和机械基础产品远不能满足当前市场和国民经济迅速发展的需要,其直接后果是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差。一些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装备大多为进口产品。据统计,我国每年固定资产投资所需设备的投资额高达上万亿元,其中,60%以上用于进口装备,我国光纤制造装备的90%以上,集成电路芯片制造装备的85%,石油化工装备的80%,轿车工业装备、数控机床、纺织机械的70%及大型飞机、大型科学仪器、大型医疗设备主要依靠进口。而且,越是重要、高档、技术附加值越高的装备,进口就越多,自给率就越低。因此,辽宁省装备制造业企业产品品种虽多,但结构失衡,装备制造业低水平重复、低档次的产品生产过剩,而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有竞争力的产品短缺,不能满足国内市场的需要,重大技术装备成套供应能力较差,产品“过剩”与“短缺”并存,从而导致产品在严重积压、生产能力过剩的同时,市场急需的技术装备和产品严重短缺,缺乏与进口产品在市场竞争中一争高下的能力和水平。
辽宁省装备制造业在信息化装备上并不亚于国外一些发达城市,各系统、各单位一般都已拥有精良的网络平台和信息系统,而且大有平台越建越大、系统越建越多之势。但与此同时,社会可以共享的软硬件及数据库等信息资源并没有因为各系统、各单位信息化程度的提高而得到改善。相反,平台在不断地增大,系统在不断地增多,而成本不见降低,效益不见提高。很多部门在资金越投越多、包袱越背越重的恶性循环中,仍在追求大而全、小而全,结果是重复建设、资源封闭,难以实现信息的交流和共享。目前,这种装备精良而资源闭塞的状况,也正应验了“系统越多、共享越差”的定律。
辽宁省装备制造业的发展需要以科技发展作为重要的依托,但是就目前来看,情报研究工作存在着管理体系松散、基础建设薄弱、研究队伍不稳、研究经费匮乏等一系列问题,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省内的装备制造业并没有一个相对完善的整合的网络平台、知识资源以及知识价值链以作为其更好的发展之用,没有形成贯通地区知识生产、交流、共享与服务的知识生态系统。在辽宁省装备制造业科技投入发展中,各企业还没有完全克服传统观念,不能真正达到资源共享,各机构或群体还没有构筑起各自的知识价值体系并积极与外界实现互联共享,整个城市还需要形成庞大的知识价值链,需要构建一个分布合理、互连共享、经过整合的城市知识基础设施体系。
六、企业激励机制
装备制造业内的很多企业的管理者片面地认为任何激励措施都有成效,认为只要建立起激励制度就能达到激励效果。事实上,在不同组织结构、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在每个人的不同发展阶段,激励因素都有所不同。要想激励措施起到激励的作用,就必须针对激励对象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激励措施。与此同时,在建立激励机制时生搬硬套国外企业的激励模式,没有结合装备制造业的具体特点,针对不同的激励对象采取不同的激励措施,不是根据本行业的实际情况建立激励制度,最终不仅不能起到激励的作用,反而产生负面影响。
辽宁装备制造业在分配制度上平均现象比较严重,未能根据装备制造业人力资源的组成结构及特点,认真研究和掌握他们的实际需求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激励措施。特别是对于高层次人才这种特殊的生产要素的尊重需要和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以及团队的协作工作方式,缺乏有效的激励手段和方法,所以激励效果得不到充分发挥。个人需求通常有三个方面的因素:薪酬、工作前途和工作满足感。一般可以通过五个方面来建立人才资本的物质激励机制:一是人才资本的薪酬制度;二是与业绩挂钩的年终奖;三是企业期权;四是职务消费;五是福利补贴。辽宁省装备制造业一般效益欠佳,高级人才由于得不到合理的回报,不是跳槽去了南方或外企就是去了国外。报酬留人更应成为政策取向的重点,没有吸引人的环境和条件,新的高级人才也不愿到辽宁装备制造业企业。(www.daowen.com)
辽宁装备制造业由于团队的组织制度、培训体系不健全等因素,我国装备制造业在团队激励方面普遍缺乏对团队目标的认同和承诺,这就极大限制了员工的创造性的发挥。不重视团队内员工的培训和发展,虽然许多装备制造业已经开始重视人才培训,但效果却不令人满意。首先,培训缺乏清晰的目标,易流于形式;其次,培训方法和手段落后;再次,培训前缺乏对员工的调查与分析,造成了培训的针对性不强;最后,对培训较为急功近利,缺乏长远规划和长期投资意识。同时,忽视精神激励和文化氛围的培养,激励氛围的营造力度不够,对激励体系缺乏完整的反馈系统。
在人才激励系统上更是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有:
1.高素质人才匮乏
装备制造业企业是资本技术密集型企业,人才对企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辽宁省在装备制造业人才储备上有一定基础,各级政府也采取了一些措施,积极创造人才施展才干的宽松环境,但在吸纳人才的视野、留住人才的条件,培养和使用人才的市场化机制建设上还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和阻碍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的“瓶颈”所在。人才流失严重是辽宁装备制造业企业的分配制度难以向特殊人才倾斜造成的。辽宁人才中心有过分析,辽宁国有企业人才流失率为60%。中科院沈阳分院每年培养出近200名博士,其中,从沈阳本地招的学生占50%,而毕业后没有一个留在本地工作的。沈阳市内某些重点高校每年毕业2000多名学生,留在沈阳的不足1/10。据统计,2000年沈阳装备制造业领域的工程技术人员数量比10年前下降了25.5%,人才流失数量比10年前增加了1.3倍。
辽宁装备制造业人才开发管理体系还是很不健全的,在科技创新活动中,企业家是主角,工程技术人才和中高级技术人才是主力。但辽宁省还未形成完善的人才开发管理体制,人才论资排辈,分配“大锅饭”的现象仍较为普遍。技术、管理参与分配的办法不落实,有贡献的工程技术人员和表现突出的技术工人得不到应有重视和满意的经济回报,极大挫伤了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在冶矿装备等传统行业产品及技术更新速度较慢的领域中,企业人才正趋于饱和,高达装备制造业人才总量的30%以上,部分亏损企业存在严重的人才积压现象;而在一些新兴装备制造行业,如环保装备业、机器人及自动化装备业中,人才比例还不到总量的2%,严重短缺,很难适应装备制造业改造升级的要求。同时,人才布局也不尽合理。以沈阳市为例,沈阳市88%的专业技术人才集中在机关事业单位,制造业占工业的89%,制造业人才只占工业人才的24%;电子信息化工医药等沈阳市的优势或支柱产业的专业技术人才不足5%。在行业内部,装备制造业涉及的9个重点领域人才资源只占装备制造业人才总数的33%;而机器人及自动化成套装备人才资源仅5000人,人才比例只占到1.4%,两者相差达24倍之多,特别是电子信息、高新技术等高级人才十分短缺。一份调查表明,截至2001年年底,装备制造企业有正高级职称者只占0.23%;有副高级职称者占9.1%。从事装备制造业科技人员占从业人员的比例为8.2%,其中R&D人员所占比例仅为5.4%。另据对32家产值1亿元以上骨干企业的调查,具有博士学位的仅1人,具有硕士学位的245人,平均每个企业不足8人。高层次、高学历人才严重匮乏已经成为沈阳市老工业基地振兴的严重制约因素。
全球对高级人才的需求达到空前的迫切。美国直接向他们所需要的外国高级人才发放绿卡,利用他们经济发达、生活条件的优越吸引经济相对欠发达地区的高级人才流向他们本国。技术移民为美国实现持续经济增长发挥了难以取代的作用。一个争取更多技术移民的浪潮已在美国和欧洲大陆兴起,中国也成了他们获取高级人才的基地之一。不仅如此,在中国的外资企业也在抢夺中国的高级人才,南方企业以5000~6000元的工资在辽宁招聘高级技工的举措,在辽宁省装备制造业制造成了很大的震动和影响,而与此同时辽宁省装备制造业的用人机制却严重滞后时代的发展,这也是造成辽宁省装备制造业高级人才短缺的原因之一。
2.高技能人才匮乏
拥有一大批智能型技术工人是提高辽宁装备制造业经济竞争能力的关键所在。然而,即使在拥有雄厚技术传统的沈阳老工业基地,仍然出现技工严重短缺现象,尤其是高级技工和技师等高级技术人才。以沈阳为例,据统计,在沈阳装备制造企业现有的35万职工中,技术工人只占33%。技术工人,其中,初级技工占60%,中级技工占35%,高级技工占5%。而发达国家工人队伍中技术工人比重为75.9%,其中初级工占15%,中级工占50%,高级工占35%。据沈阳市科技局统计,数控机床应用人才缺口近4000人。而数控机床应用在国外中等发达国家已达到30%,而沈阳市的应用率不超过6%。据沈阳市劳动力市场对2003年第二季度职业供求状况的调查显示,全市缺口最大的10个岗位,技术工种就占7个。其中,数控操作工的求人倍率是4.49,也就是说,有一个求职的,就有4.49个岗位等着要人,这意味着有3.49个岗位缺人;镗工为4.08;中级以上车工为3.94;氢弧焊工为3.17。沈阳的技术工人需求程度可见一斑,但在求职人员中,技工存量年龄偏高,技能水平偏低;无等级和初级工在8万多求职人员中所占比例高达67%。由此看来,要切实满足越来越多的企业对技工不断增长的需求,全面提高工人队伍的素质,努力造就一支宏大的技能型人才队伍,已成为进一步增强辽宁省装备制造业等整体竞争力,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的一个重要课题和当务之急。而具有广博的多学科知识、掌握多种技术能力的人才不多,既懂技术又懂管理,既懂单向生产技术升级换代,又懂产业重组改造的开拓型企业家更少。由于缺乏国际化人才成长与交流的有效机制,有专业技术背景的外贸人才和跨国经营人才更是紧缺。
七、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
辽宁装备制造业由于国有经济比重高,体制改革相对滞后,以及多年来重型产业结构惯性发展的影响,导致后续新兴产业发展严重不足,使整体经济增长面临着后劲乏力的严峻形势。计划体制时期形成的条块分割仍在发挥负面影响,使分属不同部门而可以协作的企业难以联合协作。这些都对企业良性运营造成困难;企业市场驱动力不足,产业总体运行质量差。与全国比较,辽宁装备制造业的总资产贡献率、人均利税全员劳动生产率水平分别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68.8%、54.03%和68%,而资产负债率则高出全国水平3.2%。而促进企业加快改革的外部环境还不完善,产业组织、资产配置和企业经营依赖市场的运行机制还未建立,导致辽宁省装备制造业经济效益和竞争能力与南方发达省市相比有巨大差距,低水平生产能力过剩,高技术含量工业装备短缺,结构性供大于求十分突出。这也直接导致了辽宁省总体运行质量低,效益水平不高。
辽宁省装备制造业企业对市场的快速反应能力差:一是企业市场观念不强,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仍然存在。二是对缺乏对市场变化的了解,产品不能适销对路。辽宁省装备制造业企业的主导产品在国内试销对路和比较试销对路的仅占50%左右。据统计,我国装备制造业国内市场的2/3是由国外企业占领。三是在企业的经营过程中新产品的开发周期过长。有数据表明,我国装备制造业企业的新产品开发周期平均为18个月,而美国开发一个新产品设计周期平均3周,试制周期3个月。
辽宁省地理优越,内处东北、环渤海的中心位置,外居东北亚经济圈,辽宁省与吉黑两省、津京冀和山东在产业配套上具有互补性,与东北亚国家在产业结构上也有很强的互补性,优势更为突出。辽宁省省内有四大港口、沈大两个国际空港,14个市高速公路贯通,既是全国高速公路、铁路密度最高的省份,又是东北的交通枢纽,新的欧亚大陆桥的贯通地,这将为产品从辽宁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开出顺畅的通道。辽宁省是东北地区的金融中心,商流、物流堪称东北之冠,信息化建设综合指数全国第一、东北之首。因此,辽宁省具有发展装备制造业的良好区位优势。但区位优势在很大程度上只是经济发展的一种潜在优势,在经济快速增长启动之前,它的作用是不明显的,只有在经济快速增长启动之后,它对经济发展的促进和加速作用才会显现。目前,辽宁省的区位优势在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局面下未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功能。虽然辽宁省装备制造业在基础和资产存量上是制造大省,但在技术和竞争力上却不是强省,在全国的位次下滑。这些都造成了辽宁省的区位优势并未能充分发挥出来。
辽宁省科研投入较小。辽宁装备制造企业2005年度R&D经费投入强度平均为1.6%。根据2003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结果显示,2003年全国装备制造产业R&D经费投入强度平均为1.4%,其中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达到1.8%,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达到1.7%,普通机械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达到1.3%,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办公用机械制造业达到1.2%。由此可见,辽宁装备制造企业科研与开发的费用比例高于全国平均数。但是,较高的投入强度并没有带来丰厚的创新绩效,企业的产品和技术创新取得的绩效甚微。有超过65%的人认为本企业的技术创新没有效果。
八、企业融资困难
装备制造业是资金密集、技术密集型产业,大量的资金投入是不可或缺的。辽宁省的装备制造业大而不强与融资困难密不可分。从内源融资情况看,沉重的历史包袱和弱小的私人资本,使装备制造企业的原始积累普遍很低,而市场导向的创新意识淡薄和对投资风险的担心又使经营者在研发投入上犹豫不决,投入强度明显不足。从外源融资来看,近几年辽宁省对外招商引资的力度有所增强,但银行贷款、上市融资的程序门槛对辽宁省的装备企业极为不利,给填补大量资金缺口造成了困难。此外,投资与民间资本较少介入,股权融资、融资租赁等其他融资形式不活跃,进一步加重了企业融资的难度,削弱了企业市场竞争能力。
由于过去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辽宁省对国有企业依赖性较大,政府往往重视国有经济和大型企业、忽视非国有经济和中小型企业,重视资本密集型产业、忽视劳动密集型产业。这种政策倾向导致政府在人力、物力、财力的流向上存在很大的“倾斜”性。全省非公有制经济、中小企业、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很不充分。与其他发达省市相比,辽宁省的非公有制经济无论从产值比重还是就业比重均明显偏低,这直接导致整体经济缺乏吸纳就业与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能力。这一方面限制了国有经济在结构调整中大量富余人员的分流空间,抑制传统产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另一方面,也直接影响了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活力,使经济发展步入恶性循环而难以自拔。从产业结构的角度来看,装备制造业大都具有资金密集的特征,客观上进入壁垒很高,新的所有制成分很难从产业内部独立地成长起来。单一体制与资金密集型产业的结合,更加限制了具有活力的民营经济成分的成长和发展壮大。从经济运行的规律来看,当一个经济系统运转出现问题时,受到冲击的首当中小型企业,在辽宁省经济长期下滑的情况下,大量的中小企业生存环境比大企业还要困难,加之东南沿海地区的市场经济起步快,大量的中小型民营经济蓬勃发展,本地区的中小民营企业在竞争中的不利地位也越发显现,企业的衍生也受到制约。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成为技术开发的主体将极大地提高科技投入的效果,但是企业研究与开发费用短缺一直困扰辽宁省企业技术进步,与国外同类企业的科技投入差距不仅体现在投入的绝对量上,而且也体现在投入的相对量上。2005年,辽宁省装备制造业科技投入经费为610589.9万元。与国际甚至是国内的某些省份都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造成辽宁省装备制造业技术投入小的主要原因是装备制造业企业大部分是在计划经济时期建立的,经过几十年的运转,企业设备陈旧,企业负担较重,研究与开发环节薄弱,人才流失,经济效益较差,没有能力对研究与开发和技术改造进行大规模的投入。如果国家不给予一定的补贴,面对国内外强大的竞争对手,装备制造业也只好是维持现状,难以振兴。
九、知识产权模糊
先进装备制造业是一个国家综合竞争力的标志,要在国际上占有一席之地,就要打响自主品牌,叫响“中国制造”。替外国公司搞贴牌加工,或者直接被购并,这是辽宁制造业近10多年不断与外国制造业巨头碰撞中所遭遇的命运。特别是作为产品核心标志的商标,往往牢牢地控制在外国公司的手里,外资公司商标全面覆盖本土商标的状况越来越普遍。要尽快形成辽宁装备制造业的优势,必须扬长补短,瞄准国际一流水准,集中优势资源,开发自主知识产权。而如果精心谋划,密切分工,辽宁省装备制造业企业在国际上不是没有一点优势,而是完全可以利用中国这个巨大市场的优势,淋漓尽致地加以发挥。
同时,对于装备制造业的知识产权专利工作。由于当前辽宁省装备制造业知识产权专利保护意识较弱,就需要依法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开展企事业管理人才与科技人员知识产权法律知识方面的培训。要通过再教育(培训)等手段,重点培养具有专业知识与管理经验的复合型人才,适应国际竞争环境的人才需求。对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提升传统产业作出重大贡献的项目和主要参加人员表彰和奖励应加大力度。积极探索按劳分配和按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机制,鼓励对企业优秀技术人才采用股权、期权等各种分配激励方式。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展自主知识产权,加快自身发展。
随着全球范围内维护知识产权活动的日益发展,大部分企业都十分重视对自身知识产权的保护,如企业的商标权、名誉、核心技术等。辽宁装备制造业在当前发展过程中,对于知识产权缺乏应有的重视,导致大量的核心技术外流。同时,对于企业自主研发和引进的一些先进技术也没有很好的保护,不仅削弱了自身的竞争力,同时对于产品的更新换代也有很大的影响。知识产权正在日益成为辽宁省装备制造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十、相关的法律法规
辽宁省装备制造业的某些行业在国内还处于相对的优势地位,但是,这些相对优势的行业如果不加大科技投入,重点扶持,加快发展,很容易就被同行业的企业所取代,优势逐渐丧失。由于辽宁省装备工业50年来一直采用了技术引进型模仿创新的发展模式,必然造成重要产品和工艺技术来源主要依靠从国外引进的状况。20世纪90年代,辽宁省装备工业虽然能够提供经济建设所需的一些重大装备和产品,但技术仍主要依靠从国外引进,机械制造业中57%的产品产业化是在引进技术基础上完成的。而且辽宁省装备工业大多数没有自己的技术中心,即使有水平也低,行业自身的自主开发和创新能力很弱,发电设备、轿车、仪器仪表、数控系统等主要产品的更新换代离不开从国外引进技术。由于长期重硬件轻软件、重引进轻消化吸收,加之国内自主开发和创新能力弱,技术改造又往往强调技术装备的更新,而忽视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创新,片面追求技术的先进性和规模化,致使装备工业陷入了“引进落后再引进”的恶性循环。辽宁装备制造业没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在世界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因此,辽宁省装备制造业不应该仅仅满足于门类齐全,基础雄厚,长期吃老本,应该有重点地发展一些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产品,大力增加科技投入,增强产品竞争力,发展和振兴辽宁装备制造业。
另外,辽宁装备工业的整体素质和产业技术水平不高,集中体现于重大技术成套装备严重满足不了国民经济重点工程建设的需要。许多重大技术装备尚不具备研究开发与制造能力,不得不主要依靠进口。而且,越是重要、高档、技术附加值越高的装备,进口就越多,自给率就越低。面对这种状况,只有加强自身的研发,自主发展,在引进技术的同时发展自身装备产品,在一些发展较好、有市场潜力的领域投入人力、物力,以开发出好的产品。
辽宁省现行装备制造业科技投入政策的不完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自身的发展。这主要表现在:一是科技发展主要采用税收减免政策,而减免税政策又侧重于所得税的减免,税收政策形式的单一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税收对科技发展的影响作用。二是科技发展的重点主要放在科技成果的形成与应用上,而忽视了科技产品的研究与开发;只是对已形成科技实力的高新技术企业以及享有科研成果的技术性收入实行优惠,而对技术落后、急需进行技术更新的企业以及正在进行科技开发的活动和项目缺乏鼓励。三是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存在明显的区域性,对特定区域内外的同一性质的企业区别对待。四是科技发展的税收政策缺乏系统性和目标性,如科技税收政策散见于各税种之中,彼此缺乏有机的联系与配套,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政策的应有效应。五是科技发展注重对企业单位的扶持而忽视了对人力资本投入的激励,如现行的个人所得税中税前扣除费用并没有把科技人员知识的更新、学习、人力资源再投资发生的费用考虑进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科技队伍综合素质的提高。六是由于现行增值税抵扣范围窄,企业购进的无形资产、特许权使用费、技术转让费等所负担的税款不能抵扣,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对新技术开发和引进的积极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